一、对《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编制的管见(论文文献综述)
王燕平[1](2021)在《黑臭河道综合治理技术方案研究 ——以海门老城区黑臭水体治理为例》文中认为河道作为现代化工程建设中城市生态环境体系的绿色生命线,是维护城市生态环境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道水体中的现象仍时有发生,污染了水质,日积月累,造成了大量黑臭河道。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和物质文化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周围环境的要求也越来愈高。因此,对众多的黑臭河道进行治理也逐渐成了当今城市面临的一个切实问题。水体的自净能力具有局限性,黑臭河道问题上,需要采取相应的人工干预措施,才能进行有效治理。常见的治理方式有物理净化、化学净化、生物净化等。本文首先分析了黑臭河道产生的原理和治理方式,并明确了黑臭水体的评价标准。随后,针对海门区老城区日新河、宏伟河、通沙河三处河道的水质进行了现状调研和监测结果分析,研究表明日新河、宏伟河、通沙河的水质污染情况在雨后显得尤其严重,主要是因为现状截流干管的设计标准偏低,管径偏小,由于污水溢流或降雨冲刷合流管道内沉积以及初期雨水污染排放等原因,造成污染物经溢流口直接进入河道,部分河段存在合流制管道未纳入截污干管直排河道,即日新河、宏伟河及通沙河的水质污染,主要归咎于老城区的合流制排水体制上:雨期时初期雨水造成直接污染,同时因河道流动性较差,且缺少清洁水持续补充,在初雨造成污染后不能实现水质自净,污染物在河道内沉积,旱期水质亦不能得到较好的改善,污染物日积月累造成水质持续恶化。本文针对河道情况,研究了一系列措施来控制污染。采用“污染源控制、提高水动力、清水补充、水质净化、生态修复”的组合式方案,充分结合各种治理方式的优点。其中,核心方案是实施合流制截污改造工程,河道清淤、补水循环与水质净化工程是重要的治理手段,水生态工程是水质长效保障措施。最后,文章针对河道情况从管理制度、河湖运行管理内容、水生植物养护、河长制、人员、装备等方面论述了注意事项。并针对性建立了河道信息化管控平台,明确了长效管理机制。
傅茂旭[2](2021)在《孔子之叹及其教育意蕴》文中研究表明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所创立的儒家学说,不仅促成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礼仪风范和文化意识,而且对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与民族性格产生了重要影响。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学界关于孔子思想的研究也渐有积壤成山之势,尤其围绕孔子教育思想的多角度探析,更是学者们开展研究的重要取径。但管见所及,从“孔子之叹”的角度系统研究孔子思想的研究尚付阙如。本文以“孔子之叹”为切入点,对其所蕴含的教育思想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当代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些许借鉴。“孔子之叹”是孔子一生中所作的叹辞,这些叹辞散见于《论语》、《礼记》、《孔子家语》等诸多经典,按照情绪表达的不同,有感叹、赞叹和嗟叹之分。“孔子之叹”的产生与春秋时代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息息相关。在经济方面,春秋时期已经形成了以粟黍为主、多种农作物并存的农业生产格局,“铁犁牛耕”的技术得到了推广,生产力的发展打破了“井田制”原有的公私界限,旧的生产关系逐渐瓦解。在政治方面,周朝的宗法制与分封制力量逐渐减弱,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由周初比较可靠的父子兄弟关系转变为邦国之间的利益关系,大小宗之间的等级秩序名存实亡,各国纷纷通过战争兼并他国的土地。在礼乐文化方面,礼乐文化对诸侯与贵族阶层的约束日趋衰微,社会伦理失序,面临“礼崩乐坏”的局面。在鲁国的国际与国内形势方面,鲁国此时已沦为军事上的二流国家,折冲在齐、晋、吴等大国之间,暂时维持了相对和平的环境,而国内的军政大权则掌握在以季氏为首的三家大夫手中。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战乱纷杂的春秋时期,这一时期的历史特点注定了他的王道政治很难得以推展,因此,他的一生颇多叹辞。根据主题不同,本文将“孔子之叹”分为:为学之叹、为政之叹、为教之叹和为道之叹,并分别对其内涵及教育意蕴进行了探究。“为学”是儒家进德修业的第一要事。就孔子的“为学之叹”来看,他推崇“志于道”和“志于仁”的为学志向。其中,“道”指人道,它源出于天,是人类与禽兽的根本区别,其核心内容则是提升道德修养、和谐人际关系的“仁”。“仁”的内涵可以概括为“爱人”,是各种德性的总和,以礼乐为其外在表现。“道”与“仁”是同一事物在不同情境下所展现出的不同面相,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志于道”就是“志于仁”。在为学典范方面,孔子主张以上古时期的尧、舜、禹,周朝的文、武、周公以及当代的子产、晏婴、蘧伯玉等为榜样,以“好学不倦”、“乐以忘忧”的积极态度学习儒家之道,并有意识地避免消极态度的影响。这些对当代学者确定为学的地位、典范和态度具有一定的价值。“学而优则仕”。先秦儒家认为,学者学有所成后,便应该入仕为官,通过办政治来利益天下。但彼时正值战乱纷杂、伦理失序的春秋时期,孔子周流列国十余年,仍然没有得到入仕行道的机缘,因此颇有“礼崩乐坏”与“时无君子”之叹。但在周流四方的过程中,通过对各国政治状况和执政者素养的观察与反思,他建立了一套以“德”为主体的治国之道。他认为,为政者应该从自身的道德修养出发,通过“正人先正己”的为政原则,采用礼乐仪式规范百姓的行为,对百姓的道德养成形成巨大感召,进而促进社会秩序的稳定和良风美俗的形成。在为政次第方面,应该以“正名”为前提,以“信”为侧重点,按照“庶、富、教”的顺序,最终达到“无讼”的为政目标。这些内容对学者“仁以为己任”的责任感的养成,“勉强而为之”的淑世精神的培养,道德教育的垂范与“无讼”的社会理想的树立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孔子认为,如果为政的道路走不通,就可以通过为教的方式来教化生徒,实现人生价值。从孔子“为教之叹”来看,他的为教方法包括“叩则鸣”的问答法、“侍坐言志”的讨论法、“从游论道”的参观法、“历事而教”的实践法等;他的为教内容以《诗》、《书》、《礼》、《乐》为基础科目,以《易》、《春秋》为高阶科目。他对弟子的“贤能”之处进行了赞叹,对弟子的“不肖”行为进行了慨叹,对弟子的“早夭”进行了惜叹。这些内容对教学方法的选择、教育内容的确定、师生关系的相处等,具有很大的启发作用。为学、为政、为教的过程,归根到底都是为道的过程。孔子的“为道之叹”意味着君子应该意识到“为道”的必要性,以“谋道不谋食”为原则,通过“一以贯之”的路径,实现明道的目标。“为道”可以分为“内圣”与“外王”两个向度,以成就理想人格为目标的“内圣”相较于实现社会理想的“外王”具有更为优先的意义。因此,君子即使在贫困潦倒之时,也能“安贫乐道”;即使在颠沛流离之时,也能“笃信守道”。孔子经历了从“积极入仕”到“勉强行道”,再到“大道难行”,最后到“大道未行而己身将殒”的心路历程,显示出他行道与救世的执着。这些内容对教育形上体系的建构、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仁者爱人精神的培养等,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裴欣[3](2020)在《近代以来西安城市规划研究》文中提出近代以来的一百八十年间,西安城市经历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社会政治经济也实现了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发展。近现代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工业革命的发展,工业革命不仅带来了技术变革,更是带来了政治变革和城市变革。城市规划是对城市未来发展的计划,是人类积极主动建设改造城市的活动,对城市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作为城市发展先导的城市规划,自近代以来,从思想理论和规划实践两个层面,逐步实现了从萌芽到形成完善并继续发展的历史过程,至现当代形成成熟完整的城市规划编制和实施的现代化转变,并由此引发了西安城市社会经济的现代转型。本文从历史地理学角度,以城市近代化为主线,从近代以来西安城市规划演变切入,复原民国时期及建国后西安历次城市规划形成的过程,对城市规划各要素及其作用进行了综合分析,探究西安作为内陆城市其城市规划制定及实施的影响因素。本文以时间为经,以历次规划为纬,大体上分为民国时期与当代时期两个阶段来研究近代以来西安城市规划演变的过程。综观民国时期西安的城市发展及规划建设情况,可以将民国时期西安的城市规划分为萌芽时期、形成与完善时期以及继续发展时期三个阶段。民国前期西安城市空间格局的初步变化和城市规划文件的形成主要从辛亥革命后至陪都西京确立之前,也可以称之为前陪都时期,出现了萌芽性质的两部城市规划文件,其一是民国十六年(1927年)的《陕西长安市市政建设计划》,其二是民国二十年(1931年)的《陕西省民国二十年建设事业计划大纲》。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开始至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止的十余年间,是民国时期西安城市规划的形成与完善时期,主要是在筹备建设陪都西京时期。这一时期西安先后出现了多部城市规划方案,既有民间拟议,也有官方擘划。民间拟议包括季平的《西京市区分划问题刍议》和易俗社孙经天《西京市政建设计划之准则》。官方擘划则包括《西安市三年行政计划》、《陕西省建设厅二十二年至二十四年行政计划》、《西京市分区计划说明》、《西京规划》等。尤其是《西京规划》的出台,标志着近代西安形成了现代意义上完整的城市规划方案。民国时期西安城市规划的继续发展是在抗日战争胜利以后。随着抗战的结束和战后城市恢复建设的开展,《西安市分区及道路系统计划书》随之编制完成。这部规划借鉴了当时西方主流规划思想,颇具时代意义。当代西安城市规划发展演变在新的历史时期出现了新特点。这一时期我国的现代城市规划体系开始逐步建立,从开始全盘引入苏联模式到逐步接受西方的城市规划理论和方法,至结合实际形成具有自身优势特点的规划方案,当代西安城市规划发展一波三折。西安的城市发展和建设一直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有了统一的安排和指导。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西安总共编制了四轮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即《西安市1953-1972年城市总体规划》、《1980-2000年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年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和《2008-2020年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在这几次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西安改变了近现代时期的城市面貌,从消费型城市发展成为工业城市,进入了现代化都市发展的新时期。通过历史时段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对近代以来西安城市规划演变过程的分析,总结了近代以来西安城市规划的特征,指出这一时期西安城市规划的历史继承和过渡时期的转型变革双重特点。同时总结了近代以来西安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分析了城市规划落实的影响因素。专门之人才、具体之计划、充裕之财力、科学理论之指导是西安城市规划建设主要影响因素。其中政治因素是西安城市规划制定和实施的最为突出的动力因素,西安城市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大多有赖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地方政令的推行。最后,把西安的城市规划置于全球史背景下进行探讨,更加凸显近代以来西安作为世界古都的城市规划特点,为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陈雪儿[4](2020)在《少数民族成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的教育对策研究 ——以“三州”少数民族青壮年农民为例》文中提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中华民族的族际共同语,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凝结不同民族的根本性力量。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一直是我国语言文字政策的主导精神,面向新时期脱贫攻坚和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战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尤其显得重要。教育部等部门曾多次发文强调推广这一教育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由于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滞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外部条件、设施等支持不足,学习者主体内在动力激发不够,少数民族“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一直存在诸多困难。而与此同时,扶贫先扶智,扶智先通普通话,已经成为共识。本研究基于社会学和教育学视角及相关理论工具,通过文献法、访谈法、个案法和问卷调查,把握当前“三州”(怒江州A县和凉山州B县)少数民族青壮年农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实施的现状及这一群体的能力现状,归纳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未来“三州”少数民族青壮年农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的教育对策。本研究主要包括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研究背景、目的意义、研究内容和重难点、研究现状、核心概念和研究设计的简要介绍。第二部分是对我国百年来面向成人实施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历史的大致考察。通过对汉语言文字教育的历史发展梳理,从中窥见汉语言文字在我国历史上长期作为中华民族交流沟通共同语的社会地位,并凝练了成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历史经验。第三部分是关于少数民族青壮年农民国家通用语教育的理论探讨。该部分从增权理论、布迪厄的实践理论以及克拉申的监控理论的视角,探讨了我国少数民族青壮年农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基本属性。第四部分是关于“三州”少数民族青壮年农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现状考察及对存在问题的总结归纳。该部分使用问卷法、访谈法等调查研究方法,揭示了当前这一教育从顶层设计、中观组织到微观落实的问题。第五部分是基于实践理论对影响“三州”少数民族青壮年农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的因素分析,归纳概括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场域外部、场域本身及内部行动者三个方面的原因。第六部分是结合增权理论、监控理论和本论文的研究发现,提出提升“三州”少数民族青壮年农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的教育对策。
高忠儒[5](2020)在《高校教师民族观教育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十年的民族工作实践证明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是帮助人们科学分析民族现象、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金钥匙”,每个公民都有责任和义务接受系统的民族观教育,了解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作为高等教育阶段的教育者,高校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更应自觉接受科学系统的民族观教育,掌握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以正确指导自身以及他人(学生)的行为实践。然而,环顾现阶段我国的民族观教育,不难发现:高校教师的民族观教育工作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与重视,主要表现在:首先,在政策层面,党的民族观教育政策虽然涉及到社会生产生活实践的各个场域,但却较少关注到高校教师群体,表现出对高校教师群体的政策“遗忘”;其次,在高校教师教育与培训的实践层面,未能与时俱进添加民族观教育的具体内容,表现出教育培训内容上民族观知识的不足或缺失;最后,高校教师自身基于“快速”发展考虑,将有限的时间、资源等专注于那些能带来可见的、实际的、限时收益的教学或科研等活动,无暇顾及民族观教育,也是高校教师民族观教育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针对现阶段高校教师民族观教育所存在的种种问题,首先,要着眼于顶层设计,完善和制定具体的民族观教育政策,实现高校教师民族观教育的制度化;其次,要立足于高校教师教育与培训实际,将民族观教育内容有机添加到教育培训的各个阶段;最后,应充分发挥高校教师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使接受民族观教育成为其自觉行为,从而实现政策层面、实践层面与个人层面的全面保障,以推动高校教师民族观教育的常态化进行。
南映辰[6](2019)在《普兰店区生态林业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在长期实践中取得的一切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持续发展的一种伦理道德和意识形态,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百姓福祉、关乎国家未来的长远大计,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林业作为绿色发展的实践者、先行者,在生态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普兰店区高度重视林业在生态建设中的首要地位,坚持以工程项目带动生态林业发展、造管并重保障林业资源增量提质、综合整治有效维护林业资源安全、落实改革增强林业发展活力、绩效考核推进林业目标化管理,全区造林绿化成果显着、林业资源管护全面加强、林业保障能力明显提高、林业产业快速发展、林业生态建设稳步推进。尽管如此,与国内外其他生态林业管理较为突出的地方相比,普兰店区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林业资源管理措施不到位、林业生态建设设施不健全、林业系统队伍力量薄弱、林业产业缺乏竞争优势等。本文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出发,以普兰店区林业资源管理情况为研究对象,采取文献研究、实地调研、比较研究等方法,综合掌握普兰店区生态林业管理现状,查找其存在的问题并剖析问题的根源,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及有效措施,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包括健全林业资源管理体系、完善生态林业管理机制、健全生态林业管理保障机制、完善生态林业队伍建设机制、构建生态林业产业发展体系等,以丰富基层政府生态林业管理的相关理论,对普兰店区林业资源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促进作用。
王建新[7](2019)在《内蒙古地勘行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全球经济和资源形势面临重大转折,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对地质调查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地质勘查产业结构调整变化,战略性矿产的兴起,科技创新战略实施将不断拓展地质勘查的空间。新的形势对我国地质勘查工作提出巨大的挑战,同时为地质勘查产业转型升级带来了机遇,也为内蒙古自治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现阶段探索内蒙古地勘行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更好的把内蒙古自治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显得尤为关键。本文在参考借鉴现有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全球及国内的地质勘查形势、内蒙古矿产资源及其勘查开发利用现状、内蒙古地勘行业现状分析等方面,围绕内蒙古地勘行业转型升级路径及动力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提出了“新地勘经济体系”,新地勘经济体系是由地勘经济活动各个环节的相互关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内蒙古地勘行业转型升级发展的路径是建立新地勘经济体系,包括地勘产业体系、绿色发展和对外地勘。地勘产业体系是建立行业化管理、专业化细分和企业化经营的地勘产业体系;企业化经营就是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打造实体经济就是组建地矿集团公司,地矿集团公司采取勘查开发一体化、大地质、地质跨界的战略。并论述了地质跨界战略实施是地勘行业转型升级的衍生和实体经济的补充。建立了地勘行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指标体系。地勘行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是实体经济的创新驱动,实现创新驱动就是要创建高效的组织管控制度,完善的人力资源制度,健全的地勘金融机制,充满活力的文化建设以及科技创新机制。以此为基本点构建了转型升级的动力指标体系,包含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和30个三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为准则层,三级指标为方案层。实施转型升级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地勘新经济,地勘新经济就是在地质勘查业基础性、战略性、公益性的基础上与新经济的大数据、互联网+、智能化的结合体。
朱晓博[8](2019)在《清末袁世凯用人思想与用人实践研究 ——以抚东督直时期为中心》文中认为袁世凯是中国早期现代化历程中的关键代表人物,是继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之后中国自强运动的实际领导人,是清末民初社会转型时期的重要人物。晚清时期,他从登州从军、驻节朝鲜、小站练兵至巡抚山东、总督直隶,长期在关键岗位上历练,拥有一定的从政经验,视野开阔,尤其巡抚山东,成为封疆大吏之后,在中国政坛上风生水起,为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的早期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引领了当时的时代潮流。在长期的用人行政和实践中,袁世凯独特的用人思想逐渐形成。袁世凯作为一个从传统向现代转型时期的人物,他的思想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他的用人思想也是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产物,既有中国传统的用人特点,又有为了中国的早期现代化而任用新型人才的特点。作为晚清重臣的袁世凯在追求权势的过程中,他的用人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为他一步步取得政治高位,取得重大成就奠定了基础,也为他在民国初年纵横捭阖,问鼎最高权力铺平道路。可以看到的是,以袁世凯为核心的北洋集团在社会转型过渡时期的中国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除绪论之外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主要写袁世凯成长历程与晚清早期现代化趋势。具体来说,在袁世凯的成长历程中,其家族世代为官的影响是他用人思想产生的先决条件;其早年从军、驻节朝鲜、小站练兵的经历是他用人思想的早期雏形;其自身条件与个人抱负是他用人思想形成的主观条件;晚清早期现代化趋势与变局人才应对是影响他用人思想的客观因素。第二章主要梳理袁世凯用人群体及其扩大。袁世凯晚清任官经历主要分为四个时期:驻节朝鲜、小站练兵、巡抚山东和总督直隶。笔者认为,驻节朝鲜是袁世凯事业的起步时期,也是用人群体的初步形成时期;小站练兵是袁世凯在朝鲜用人群体基础上的第一次扩张时期·,巡抚山东是袁世凯用人群体的快速发展时期;总督直隶是袁世凯在清末用人群体的全面扩张时期,也是北洋集团的最终形成时期。第三章主要梳理袁世凯巡抚山东时期的用人实践。主要关注他在巡抚山东期间扩充武卫右军,镇压义和团、办理对外交涉,赢得政治声誉、督办河工、参与东南互保和开启山东早期现代化等方面的用人实践。第四章主要梳理袁世凯总督直隶时期的用人实践。包括接收天津,维护主权、创办巡警,维护治安、改革军制,编练新军、提倡实业,发展经济、修建铁路,收回利权,以及废除科举,广兴教育等方面。第五章主要阐述袁世凯的用人思想和特点。从袁世凯在抚东督直时期的用人实践及与曾国藩、李鸿章等人的用人比较归纳袁世凯的用人思想和特点为重视人才,唯才是举、恩禄相结,笼络人才、重视学校,培育新才、整顿吏治,慎选重育、破除畛域,兼容并蓄、不用私人,不念私仇、礼贤下士,待人友善、兼备德才,绝对服从。结语则对清末袁世凯的任官经历、用人实践和思想进行了总结,分析了袁世凯的用人思想在北洋集团崛起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给予其用人思想以更加客观的评价。
汪妍泽[9](2019)在《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兼论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是中国建筑学科现代转型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厘清其历史真源、思想脉络,探索其发展规律可以为当今中国建筑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提供重要参考。中国高等建筑教育承袭法国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思想,并与中国高等建筑教育制度相结合形成了系统、高效的建筑教育模式。但是随着社会变革及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冲击,源自古典美学的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和时代发展愈显脱节,逐渐显露出认知落后、步伐蹒跚的疲态,一度被认为是保守思想的代名词,学界也曾因此而“一边倒”地认为其阻碍了中国建筑教育的现代转型。为了摒除观念偏见、还原史实的客观性,本文采用层次化的方法剖析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的本质,揭示这一经典教育模式的积极意义。研究的首要层次是全面、客观地重审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及其延续,打破中西壁垒以大历史观的视野重识其教学内涵,以时空交织的纵横网络从教育制度与知识体系两方面入手系统探讨“学院式建筑教育”这一命题;研究的更深层次在于梳理高等建筑教育发展脉络中的连贯线索,分析其中可以适应变革、历久弥新的内在因素,而中国建筑教育由移植到创新的发展历程也揭示了学院式建筑教育在中国建筑学科现代转型中的生命力。就以上问题,绪论部分提出了本文研究的出发点,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回顾提出研究的具体内容、创新点及框架。正文六个章节分两部分,就建筑教育制度与知识体系的建立、发展,分别论述自17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西方建筑教育的历史渊源,以及以东南大学建筑教育为典型的中国建筑教育的演进。第一部分包含第一、二章。第一章从西方建筑教育组织方式梳理高等院校中建筑教育制度的建立过程,从中透析教育制度步步变革的影响因素。第二章从西方建筑教育知识结构演变展示高等建筑教育在多种思想源头的影响下呈现出的开放性知识体系,以此预示中国建筑教育思想现代转型的可能性。第二部分包含第三至六章。第三章通过各时期典型教学计划对比分析中国高等建筑教育制度的建立、发展及变革阶段的动态因素;第四、五章分别从知识体系的两个方面:设计方法和设计思想,论述中国建筑教育从吸收西方建筑思想到自主建立“中国建筑”的意识觉醒;第六章通过回顾文革及改革开放后东南大学教学改革成果,提出学院式建筑教育在中国建筑教育现代转型中的积极意义。结语部分回应绪论中提出的问题,总结中国建筑教育的多重源头以及中西建筑教育的谱系关系,揭示当代从事建筑教育发展研究的价值,并对可能的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全文约25.7万字,图片263幅,表格55幅。
郑梦娜[10](2019)在《江浙两省新高考改革中综合素质评价的调查研究》文中认为综合素质评价是通过对学生成长过程的观察、记录、比较及分析,发现和探索学生的个性特长、引导其多元化发展的考评体系。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落实不仅是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同样是高招录取过程中人才甄选制度的重要组成,也是新一轮高招改革录取环节的重要举措及亮点,是在破除唯分论的基础上,促进“比分”走向“选人”的关键制度设计。在我国,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自2002年开始实施至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践基础,直至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颁布,其中首次明确规定“综合素质评价将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论文在此背景之下以浙江省与江苏省为调查范围,对两省的十二所普通高中的学生、任课教师、班主任及校级中层管理人员进行调查研究,通过以不同研究对象对评价满意及认可度的调查为研究手段,探究综合素质评价落实过程中的问题所在,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建议与意见。论文主要研究江浙两省高考改革中综合素质评价的最新落实情况,分为四个部分:绪论部分对研究的来源、文献综述(研究的现状)、国内外高考招生过程中综合素质评价的相关研究及启示、文献的量化分析以及相关研究进行阐述。第一章对综合素质评价的相关概念、研究基础理论、改革的亮点体现、框架体系进行理论研究。基于研究指标问卷及访谈的概述、量表的分析检测、综合素质评价调查的内容。第二章以浙江及江苏部分学校为例对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探索实践情况进行研究、利用Spss、Mplus软件对学生、教师及校级管理者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探究两省落实情况现状。第三章通过调查结果、研究两省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总结描述。第四章是从四个方面对两省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进行探索实践并得出相关的启示: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匹配对接标准水平、提升综合素质评价作用的可利用水平、完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作用水平、提升综合素质评价的信用等级水平。
二、对《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编制的管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编制的管见(论文提纲范文)
(1)黑臭河道综合治理技术方案研究 ——以海门老城区黑臭水体治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黑臭水体的定义 |
1.2 黑臭水体的成因分析 |
1.2.1 水体黑臭的原理 |
1.2.2 水体黑臭的成因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1.2.3 水体黑臭的可操控因素 |
1.3 黑臭水体的治理技术综述 |
1.3.1 城市污染河流净化与修复原理 |
1.3.2 物理方法及措施 |
1.3.3 化学法技术及措施 |
1.3.4 生物法技术及措施 |
1.3.5 生态修复技术及措施 |
1.4 黑臭水体的评价标准 |
1.4.1 分级标准与测定方法 |
1.4.2 布点与测定频率 |
1.4.3 黑臭水体级别判定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黑臭水体调查分析 |
2.1 河道概况 |
2.2 水环境质量现状 |
2.3 排水现状 |
2.4 未来排水情况分析 |
2.4.1 总体规划 |
2.4.2 排水专项规划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黑臭水体治理关键技术研究 |
3.1 水体特征与治理目标 |
3.1.1 水体基本特征 |
3.1.2 水体黑臭成因分析 |
3.1.3 治理目标 |
3.2 排水体制论证 |
3.2.1 InfoWorks ICM建模分析 |
3.2.2 方案比较 |
3.3 合流制截污改造关键技术 |
3.3.1 合流制改造方法研究 |
3.3.2 泵站的选址 |
3.3.3 雨水量计算 |
3.3.4 污水量计算 |
3.3.5 合流泵站参数的确定 |
3.4 水处理设施及补水循环技术方案研究 |
3.4.1 补水循环 |
3.4.2 水处理 |
3.5 河道清淤技术方案研究 |
3.5.1 清淤方法与淤泥的利用 |
3.5.2 清淤量计算 |
3.6 水生态技术方案研究 |
3.6.1 增设水力推进设施 |
3.6.2 人工浮床水生植物技术 |
3.6.3 布置方式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体长效管理机制研究 |
4.1 管理机构工作内容 |
4.2 管理内容 |
4.3 工程运行管理 |
4.3.1 管理制度 |
4.3.2 河湖运行管理内容 |
4.3.3 水生植物养护措施 |
4.3.4 建立河长制 |
4.3.5 人员编制 |
4.3.6 管理装备配置 |
4.4 流域信息化管控平台的建立思路 |
4.4.1 系统总体性能目标 |
4.4.2 系统架构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孔子之叹及其教育意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文献综述 |
三、文本选择与素材运用 |
四、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孔子之叹”的义涵与时代背景 |
第一节 “孔子之叹”的义涵 |
一、“叹”的含义 |
二、“孔子之叹”的含义 |
第二节 “孔子之叹”产生的时代背景 |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状况 |
二、春秋时期的政治制度 |
三、春秋时期的礼乐文化 |
四、春秋时期鲁国的国际与国内状况 |
第二章 为学之叹及其教育价值 |
第一节 为学志向之叹 |
一、“志于道”的为学志向 |
二、“志于仁”的为学志向 |
第二节 为学典范之叹 |
一、“尧、舜、禹”上古之典范 |
二、“文、武、周公”周朝之典范 |
三、“子产、晏婴、蘧伯玉”时代之典范 |
第三节 为学态度之叹 |
一、“好学不倦”的为学态度 |
二、“乐以忘忧”的为学态度 |
三、“难以哉”的为学障碍 |
第四节 为学之叹的现代价值 |
一、“学不能已”的为学定位 |
二、“古圣先贤”与“时代精英”相结合的榜样学习法 |
三、“好学”、“乐学”的为学态度 |
第三章 为政之叹及其教育意蕴 |
第一节 “礼崩乐坏”之叹 |
一、“礼崩乐坏”的本质 |
二、“礼崩乐坏”的具体表现 |
第二节 “时无君子”之叹 |
一、“时无君子”的概况之叹 |
二、“时无君子”的个案之叹 |
三、“时无君子”的境遇之叹 |
第三节 为政原则之叹 |
一、“以德治国”的为政原则 |
二、“礼让为国”的为政原则 |
三、“正人先正己”的为政原则 |
四、“知人用人”的为政原则 |
第四节 为政次第之叹 |
一、“必也正名”的为政前提 |
二、“庶、富、教”的为政次第 |
三、“信、食、兵”的为政侧重点 |
四、“无讼”的为政目标 |
第五节 为政之叹的教育意蕴 |
一、“仁以为己任”的责任担当者 |
二、“勉强而为之”的时代逆行者 |
三、“正人先正己”的道德垂范者 |
四、“无讼”社会的理想奋斗者 |
第四章 为教之叹及其教育镜鉴 |
第一节 为教方法之叹 |
一、“叩则鸣”的问答法 |
二、“侍坐言志”的讨论法 |
三、“从游论道”的参观法 |
四、“历事而教”的实践法 |
第二节 为教内容之叹 |
一、“思无邪”的《诗》之叹 |
二、“郁郁乎文哉”的《礼》之叹 |
三、“洋洋乎盈耳哉”的《乐》之叹 |
四、“人君辞诰之典”的《书》之叹 |
五、“可以无大过”的《易》之叹 |
六、“知我罪我”的《春秋》之叹 |
第三节 弟子之叹 |
一、弟子“贤能”之赞叹 |
二、弟子“不肖”之慨叹 |
三、弟子“夭亡”之惜叹 |
第四节 为教之叹的教育镜鉴 |
一、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
二、综合性的教学内容 |
三、“师徒如父子”的师生关系 |
第五章 为道之叹及其教育意义 |
第一节 志道学道之叹 |
一、学“道”的必要性 |
二、“谋道不谋食”的为道原则 |
三、“一以贯之”的为道路径 |
第二节 乐道守道之叹 |
一、“箪食瓢饮”的乐道之叹 |
二、“君子固穷”的守道之叹 |
第三节 行道传道之叹 |
一、“吾其为东周乎”的志在行道之叹 |
二、“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勉强行道之叹 |
三、“归与归与”的大道难行之叹 |
四、“甚矣,吾衰也”的己身将殒之叹 |
第四节 为道之叹的教育意义 |
一、教育形上体系的建构 |
二、学生对理想人格的坚守与追求 |
三、因“时”而变的仁者之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 |
二、论文 |
三、网站及报纸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3)近代以来西安城市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
一、城市规划的相关研究 |
二、近现代城市史相关研究 |
三、近代以来西安城市规划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资料介绍及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二、资料介绍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西安城市近代化的地理基础与历史背景 |
第一节 西安的地理环境特征 |
一、地理位置 |
二、地貌特征 |
三、气候特征 |
四、河流与水文 |
第二节 西安城市近代化的历史背景 |
一、古代西安的城市建设和规划 |
二、西安城市近代化发展的社会经济基础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民国前期西安城市规划的萌芽(1912-1932年) |
第一节 民国前期西安城市空间格局的初步变革 |
一、晚清时期西安城市格局概况(1840-1911年) |
二、民国前期西安城市的初步发展(1912-1926年) |
三、国民政府初期西安城市格局发展演变(1927-1931年) |
第二节 民国前期西安城市规划的萌芽 |
一、《陕西长安市市政建设计划》 |
二、《陕西省民国二十年建设事业计划大纲》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民国中期西安城市规划的形成与完善(1932-1945年) |
第一节 民国中期西安城市规划的发展概况 |
一、民间之拟议 |
二、官方之擘划 |
第二节 民国时期西安第一部现代都市规划——《西京规划》 |
一、《西京规划》出台的背景 |
二、《西京规划》的出台过程 |
三、《西京规划》的主要内容 |
四、《西京规划》的规划者群体 |
五、《西京规划》的实施情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民国后期西安城市规划的继续发展(1945-1949年) |
第一节 民国后期西安城市规划的提出 |
一、民国后期西安城市发展的现状 |
二、战后西安城市规划出台的背景 |
第二节 战后西安城市规划——《西安市分区及道路系统计划书》 |
一、《西安市分区及道路系统计划书》的主要内容 |
二、规划的实施情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当代西安第一轮城市总体规划(1953-1972年) |
第一节 建国初期西安城市规划发展概况 |
一、建国初期西安城市建设的逐步恢复 |
二、建国初期三部都市计划的制定 |
第二节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1953-1972年)的制定 |
一、西安城市总体规划(1953-1972年)编制的背景 |
二、规划的内容 |
三、规划实施情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当代西安第二轮城市总体规划(1980-2000年) |
第一节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1980-2000年)的出台 |
一、西安城市总体规划(1980-2000年)出台的背景 |
二、西安城市总体规划(1980-2000年)出台的过程 |
第二节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1980-2000年)分析 |
一、西安城市总体规划(1980-2000年)的主要内容 |
二、规划的实施情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当代西安第三轮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年) |
第一节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年)的出台 |
一、西安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年)出台的背景 |
二、西安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年)出台的过程 |
第二节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年)分析 |
一、西安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年)的主要内容 |
二、西安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年)的实施情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当代西安第四轮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 |
第一节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的出台 |
一、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出台的背景 |
二、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出台的过程 |
第二节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分析 |
一、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的主要内容 |
二、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的实施情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比较视野下的西安城市规划研究(1912-2020年) |
第一节 民国时期西安历次城市规划比较研究 |
第二节 当代西安历次城市规划比较研究 |
第三节 西安与国内其他城市之比较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近代以来西安城市规划的特征 |
二、近代以来西安城市规划思想演变 |
三、近代以来西安城市规划落实的影响因素 |
四、关于西安城市规划的一些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 近代以来西安城市规划资料选辑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少数民族成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的教育对策研究 ——以“三州”少数民族青壮年农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研究内容和重难点 |
(四)文献综述 |
(五)核心概念界定 |
(六)研究设计 |
一、百年来面向成人实施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历史梳理 |
(一)民国时期成人扫盲教育发展概况(1912-1949年) |
(二)新中国成立后成人扫盲教育的快速发展(1949-1977年) |
(三)改革开放后成人扫盲教育的革新发展(1978-1999年) |
(四)进入新世纪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新发展(2000年至今) |
(五)百年来国家通用文字教育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
二、少数民族青壮年农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理论探讨 |
(一)语言文字教育的理论基础探讨 |
(二)少数民族青壮年农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基本属性 |
三、“三州”少数民族青壮年农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现状考察 |
(一)“三州”少数民族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概述 |
(二)少数民族青壮年农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现状分析 |
(三)少数民族青壮年农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存在问题的分析 |
四、影响“三州”少数民族青壮年农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的因素分析 |
(一)场域外:严峻的自然地理环境 |
(二)场域本身:少数民族青壮年农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内部存在多重矛盾 |
(三)行动者分析:不同主体的利益多元 |
五、提升“三州”少数民族青壮年农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的教育对策 |
(一)继续完善成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政策法规建设 |
(二)丰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内容,创新发展教育形式 |
(三)建立全方位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资源保障体系 |
(四)激发教育对象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内生动力 |
(五)构建终身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平台 |
(六)加强理论研究以持续引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可持续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问卷调查工具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5)高校教师民族观教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切身体会:民族观教育是认识“民族”的必要过程 |
(二)社会舆情引发对高校教师民族观教育的思考 |
(三)政府重视教师的民族观教育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政策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理论意义研究 |
(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价值功能研究 |
(三)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基本内容研究 |
(四)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教育实践研究 |
(五)研究述评 |
四、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点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一)民族 |
(二)民族观 |
(三)民族观教育 |
第一章 加强高校教师民族观教育的必要性 |
第一节 重视民族观教育是党的优良传统 |
一、建国初期党对民族观教育的关注(1949-1956) |
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对民族观教育的重视(1956-1965) |
三、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对民族观教育的强调(1978-今) |
第二节 民族大学生快速增长要求高校教师加强民族观教育 |
一、教育的整体发展推动民族大学生基数上升 |
二、“教育者先受教育”要求高校教师加强民族观教育 |
三、“互嵌式”校园格局的构建要求高校教师加强民族观教育 |
第二章 高校教师民族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民族观教育政策之于高校教师的“遗忘” |
一、政府体系民族观教育政策之于高校教师的“遗忘” |
二、学校场域民族观教育政策之于高校教师的“遗忘” |
三、社会场域民族观教育政策之于高校教师的“遗忘” |
第二节 教师培训内容中民族观教育的不足 |
一、政策执行上民族观教育内容的不足 |
二、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民族观教育内容的缺失 |
三、“潜在高校教师”群体高等教育阶段民族观教育的不足 |
第三节 各行为主体对民族观教育的选择性“忽视” |
一、时间精力“稀缺”导致教师的选择性“忽视” |
二、学校基于自身发展的选择性“忽视” |
三、政府部门间权责“模糊” |
四、社会场域对高校教师民族观产生的冲击 |
第三章 高校教师民族观教育常态化思考 |
第一节 政策层面:完善高校教师民族观教育的政策制度 |
一、政策制约:明文规定,理清源头 |
二、适当的激励机制设计 |
三、完善多元的政策考核评价机制 |
第二节 实践层面:高校教师民族观教育的具体实施 |
一、立足课堂教学:加强高校教师“潜在群体”的在校教育 |
二、基于入职培训:完善民族观教育的入职培训机制 |
三、把握在职培训:完善民族观教育的继续教育设计 |
第三节 个人层面:高校教师增强民族观学习的自觉性 |
一、民族理论与政策专业教师发挥带头作用 |
二、普通教师自觉提高民族观学习意识 |
三、潜在教师群体加强多渠道的民族观学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普兰店区生态林业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关键词释义 |
1.2.1 林业 |
1.2.2 生态林业 |
1.2.3 林业资源管理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理论基础 |
1.4.1 公共治理理论 |
1.4.2 新公共管理理论 |
1.4.3 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
1.5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2 普兰店区生态林业管理现状 |
2.1 普兰店区林业资源与林业管理部门概况 |
2.1.1 林业资源状况 |
2.1.2 林业管理部门情况 |
2.2 普兰店区生态林业管理现状调查研究 |
2.2.1 问卷调查研究 |
2.2.2 访谈调查研究 |
2.2.3 普兰店区生态林业管理现状基本评价 |
2.3 普兰店区生态林业管理的主要举措 |
2.3.1 合力推进以工程项目带动生态林业发展 |
2.3.2 造管并重保障林业资源增量提质 |
2.3.3 综合整治有效维护林业资源安全 |
2.3.4 落实改革增强林业发展活力 |
2.3.5 绩效考核推进林业目标化管理 |
2.4 普兰店区生态林业管理取得的成效 |
2.4.1 造林绿化成果显着 |
2.4.2 林业资源管护全面加强 |
2.4.3 林业保障能力明显提高 |
2.4.4 林业产业快速发展 |
2.4.5 林业生态建设稳步推进 |
3 普兰店区生态林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3.1 普兰店区生态林业管理与其他地区的比较 |
3.1.1 林业资源比较 |
3.1.2 管理模式比较 |
3.2 普兰店区生态林业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林业资源管理措施不到位 |
3.2.2 林业生态建设设施不健全 |
3.2.3 林业系统队伍力量薄弱 |
3.2.4 林业产业缺乏竞争优势 |
3.3 普兰店区生态林业管理主要问题的成因分析 |
3.3.1 林业资源管理体制有待完善 |
3.3.2 林业生态建设资金体系亟需建立 |
3.3.3 林业系统队伍建设重视不够投入不足 |
3.3.4 林业产业科技含量不高发展后劲不足 |
4 完善普兰店区生态林业管理的对策建议 |
4.1 健全林业资源管理体系 |
4.1.1 理顺基层林业管理部门职能 |
4.1.2 构建生态林业管理多元参与体系 |
4.2 完善生态林业管理机制 |
4.2.1 加强基层林业部门法制建设 |
4.2.2 建立健全生态林业管理举措 |
4.2.3 推进绩效考核贯穿生态林业管理全程 |
4.3 健全生态林业管理保障机制 |
4.3.1 加大生态林业管理资金投入 |
4.3.2 推进林业信息化建设 |
4.3.3 强化基层林业工作站建设 |
4.4 完善生态林业队伍建设机制 |
4.4.1 健全林业人才培养制度 |
4.4.2 完善林业选人用人机制 |
4.4.3 创建有利于林业人才发展环境 |
4.5 构建生态林业产业发展体系 |
4.5.1 健全林业产业管理体系 |
4.5.2 营造林业产业发展良好环境 |
4.5.3 完善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普兰店区林业资源管理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B 普兰店区林业资源管理情况访谈提纲 |
致谢 |
(7)内蒙古地勘行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存在的问题 |
1.2.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2.2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主要工作量 |
1.5 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相关概念解析 |
2.2 内蒙古地勘行业转型升级的现实背景和实现方式 |
2.3 转型升级研究评价 |
2.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4.1 国外地质勘查行业的管理体制 |
2.4.2 国内研究现状 |
3 地质勘查行业形势分析 |
3.1 全球地质勘查形势分析 |
3.2 国内地质勘查形势分析 |
3.3 小结 |
4 内蒙古矿产资源及其勘查开发利用现状 |
4.1 综述 |
4.2 矿产资源 |
4.3 地质矿产勘查 |
4.4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
4.5 小结 |
5 内蒙古地勘行业现状分析 |
5.1 内蒙古地勘行业单位情况 |
5.2 内蒙古地勘行业从业人员 |
5.3 内蒙古地勘行业资产状况 |
5.4 内蒙古地矿集团发展历程 |
5.5 内蒙古地矿集团SWOT分析 |
5.6 小结 |
6 内蒙古地勘行业转型升级发展路径 |
6.1 转型升级发展模型构建 |
6.2 深耕地勘产业体系 |
6.2.1 行业化管理 |
6.2.2 专业化细分 |
6.2.3 企业化经营 |
6.3 服务绿色矿业发展 |
6.4 “走出去”拓宽地质市场 |
6.4.1 海外发展方案 |
6.4.2 境外投资架构 |
6.5 小结 |
7 实现地勘行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的动力 |
7.1 发展动力指标构建 |
7.2 构建新型组织管控制度 |
7.3 激发人力资源潜能 |
7.4 强化地勘金融管理 |
7.5 探索科技创新途径 |
7.6 小结 |
8 结论 |
8.1 成果和认识 |
8.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清末袁世凯用人思想与用人实践研究 ——以抚东督直时期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视角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袁世凯成长历程与晚清早期现代化趋势 |
一、袁世凯的家世 |
二、袁世凯自身条件和个人抱负 |
三、早年从军和驻节朝鲜的经历 |
四、晚清早期现代化趋势与变局人才应对 |
第二章 袁世凯用人群体及其扩大 |
一、起步:驻节朝鲜时期(1882-1894) |
二、初步崛起:小站练兵时期(1895-1899) |
三、快速扩充:巡抚山东时期(1899-1901) |
四、全面扩张:总督直隶时期(1901-1907) |
第三章 袁世凯巡抚山东时期的用人实践 |
一、任用新军,镇压义和团 |
二、办理教案、路案,交涉列强 |
三、督办河工,造福一方 |
四、加入东南互保,保境安民 |
五、任用洋务人才,开启山东早期现代化 |
第四章 袁世凯总督直隶时期的用人实践 |
一、接收天津,维护主权——折冲樽俎的唐绍仪 |
二、创办巡警,维护治安——长于缉捕的赵秉钧 |
三、改革军制,编练新军——小站练兵的老底柱 |
四、提倡实业,发展经济——实业专家周学熙 |
五、收回利权,京张铁路——“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
六、废除科举,广兴教育——深裨学务的严修 |
第五章 袁世凯的用人思想和特点 |
一、重视人才,唯才是举 |
二、恩禄相结,笼络人才 |
三、重视学校,培育新才 |
四、整顿吏治,慎选重育 |
五、破除畛域,兼容并蓄 |
六、不用私人,不念私仇 |
七、礼贤下士,待人友善 |
八、兼备德才,绝对服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9)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兼论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现实: 问题提出 |
0.1.1 建筑师的多重身份 |
0.1.2 建筑教育的单一源头 |
0.2 研究:内容及范畴 |
0.2.1 研究对象 |
0.2.2 论述要点 |
0.2.3 案例选择 |
0.2.4 时间限定 |
0.3 前期:国内外研究现状 |
0.3.1 国外研究现状 |
0.3.2 国内研究现状 |
0.4 预期:目标及创新 |
0.4.1 研究目标 |
0.4.2 研究创新 |
0.4.3 研究框架 |
第一章 大学样本:教育制度的移植与演化 |
1.1 建筑教育制度的基本结构 |
1.1.1 机构与职责 |
1.1.2 课程与评价 |
1.2 美国建筑教育的社会性 |
1.2.1 美国建筑教育的兴起 |
1.2.2 美国建筑师学会及建筑院校联盟 |
1.2.3 布扎设计研究会 |
1.2.4 民间画室 |
1.3 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 |
1.3.1 课程基本架构 |
1.3.2 课程构架扩展 |
1.3.3 教学研究结合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本源重溯:教学思想的修正与再现 |
2.1 巴黎美术学院教育思想要点 |
2.1.1 设计 |
2.1.2 表现 |
2.2 古典思想的起伏 |
2.2.1 推陈出新:崇古与尚新之辩 |
2.2.2 另立门户:对美院办学宗旨的挑战 |
2.2.3 分道扬镳:对古典文化根基的批判 |
2.3 现代思想的冲击 |
2.3.1 古典美学余温 |
2.3.2 现代主义萌芽 |
2.3.3 现代主义盛期 |
2.4 终结及后续 |
2.4.1 终结背后 |
2.4.2 思想回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制度异化:工学院中的美院教育 |
3.1 大学建筑教育的建立 |
3.1.1 行业背景 |
3.1.2 工学根基 |
3.1.3 美术缘起 |
3.2 制度初成:三十年传统 |
3.2.1 工学预设 |
3.2.2 美术居上 |
3.2.3 建国前后 |
3.3 制度建立:十七年改革之 |
3.3.1 院系调整 |
3.3.2 教学机构的重组 |
3.3.3 课程系统的再造 |
3.4 制度创新:十七年改革之二 |
3.4.1 实践意识的上升 |
3.4.2 自主修正与探索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思维渐进:设计方法的纠偏与探索 |
4.1 教学思想传播 |
4.1.1 分解构图作为基础设计训练 |
4.1.2 构图作为建筑设计训练 |
4.1.3 初识与误读 |
4.2 基础设计训练 |
4.2.1 西方古典建筑分解构图 |
4.2.2 中国传统建筑分解构图 |
4.2.3 中西分解构图交替演化 |
4.3 建筑设计训练 |
4.3.1 设计命题的继承 |
4.3.2 设计方法的变革 |
4.3.3 设计理论的发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文化踌躇:中国建筑的自觉与重建 |
5.1 对传统形式的自觉 |
5.1.1 对民族内容的定位 |
5.1.2 对混合风格的辨析 |
5.2 对现代建筑的认知 |
5.2.1 “中国现代建筑 |
5.2.2 技术为手段 |
5.2.3 建造为目的 |
5.3 对地域文化的重建 |
5.3.1 地域建筑理念的建立 |
5.3.2 地域建筑理念的发展 |
5.3.3 建筑思潮的综合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理性介入:中国教育的退守与新生 |
6.1 十年断续 |
6.1.1 工农兵学员 |
6.1.2 新三届 |
6.1.3 研究生 |
6.2 改革前奏 |
6.2.1 外界输入 |
6.2.2 自发改革 |
6.3 理性思想 |
6.3.1 国际交流 |
6.3.2 理性教改 |
6.4 本章小结 |
结语 |
7.1 学院式建筑教育作为历史线索 |
7.2 学院式建筑教育作为体系范式 |
7.3 学院式建筑教育的学科价值 |
7.4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学术成果 |
致谢 |
(10)江浙两省新高考改革中综合素质评价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新高考改革中综合素质评价的意义所在 |
(二)新高考试点省份高中综合素质评价面临的实际问题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内外高考招生过程中综合素质评价的相关研究 |
(二)文献的量化分析 |
三、已有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
四、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理论意义 |
(三)研究的实践价值 |
五、本研究的思维路径及方法 |
(一)研究的思维路径及创新处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新高考改革中综合素质评价的理论研究 |
一、相关概念 |
(一)新高考 |
(二)综合素质评价 |
(三)素质教育评价机制 |
二、综合素质评价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主体性教育理论 |
(二)多元智力评价理论 |
(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四)发展性评价理论 |
三、综合素质评价的改革新举措 |
(一)适应新时代对人才的新要求 |
(二)江浙两省综合素质评价电子记录平台的使用 |
(三)学生在评价中占主导地位 |
四、综合素质评价的框架体系 |
(一)综合素质评价的构成因素及体系 |
(二)综合素质评价的基本框架 |
第二章 江浙两省新高考中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满意度调查 |
一、研究指标问卷及访谈研究设计 |
(一)研究指标问卷的调查目的 |
(二)相关研究的假设 |
(三)调查问卷的来源 |
(四)问卷及访谈调查的研究设计及内容 |
(五)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
二、综合素质评价量表的检测及信效度分析 |
(一)学生问卷信效度检测 |
(二)校级领导管理人员问卷信效度检测 |
(三)任课教师及班主任问卷信效度检测 |
三、江浙两省新高考中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满意度调查分析 |
(一)学生、教师、校领导的满意度分析 |
(二)三者的比较分析 |
(三)不同类型学校学生、教师、校领导满意度的差异性分析 |
第三章 江浙两省新高考中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效果的调查研究 |
一、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效果的调查分析 |
(一)三类调查对象对评价实施的整体满意度相对较低 |
(二)两省省级示范高中实施效果相对较好 |
(三)综合素质整体评价内容及标准不够明确 |
(四)评价水平的结果影响较为薄弱 |
二、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评价的结果难以与各校的招录标准对接 |
(二)对综合素质评价的认知情况仍处于“虚化”状态 |
(三)评价活动电子评价平台中学生成绩如何量化比较 |
(四)学生多元化主体的价值发展难以体现 |
(五)即将实施新高考省份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所面临的挑战 |
第四章 江浙两省新高考中综合素质评价探索实践的启示 |
一、完善综合素质评价的匹配对接标准 |
(一)明确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内容 |
(二)完善高招自主招生录取要求 |
二、提升综合素质评价作用水平的可利用水平 |
(一)转变评价主导人、“谁用谁评价” |
(二)设计多元化的评价 |
(三)增加家长对评价的作用程度 |
三、完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作用水平 |
(一)平衡评价本身发展与人才甄选功能 |
(二)教育制度上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
四、提升综合素质评价的信用等级水平 |
(一)电子平台的使用价值与落实 |
(二)建立完善可实施的监控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附:本人在读研期间论文发表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
四、对《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编制的管见(论文参考文献)
- [1]黑臭河道综合治理技术方案研究 ——以海门老城区黑臭水体治理为例[D]. 王燕平. 扬州大学, 2021(08)
- [2]孔子之叹及其教育意蕴[D]. 傅茂旭.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2)
- [3]近代以来西安城市规划研究[D]. 裴欣. 陕西师范大学, 2020
- [4]少数民族成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的教育对策研究 ——以“三州”少数民族青壮年农民为例[D]. 陈雪儿. 西南大学, 2020(01)
- [5]高校教师民族观教育问题研究[D]. 高忠儒.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5)
- [6]普兰店区生态林业管理研究[D]. 南映辰.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8)
- [7]内蒙古地勘行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研究[D]. 王建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8]清末袁世凯用人思想与用人实践研究 ——以抚东督直时期为中心[D]. 朱晓博.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9]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兼论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D]. 汪妍泽. 东南大学, 2019(05)
- [10]江浙两省新高考改革中综合素质评价的调查研究[D]. 郑梦娜. 安徽师范大学, 2019(01)
标签:城市规划论文; 西安建设论文;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论文; 袁世凯论文; 孔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