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宪宝
博湖县妇幼保健院(新疆博湖841400)
[中图分类号]R96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0-5734(2010)7-0082-01
当今,阿司匹林不仅用于感冒、发热、头痛等症,还由于其具有阻止血小板凝集,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而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为了解患者对该药的认识程度和正确使用情况,笔者对正在使用阿司匹林的81名患者做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来源于2008年博湖县直属机关离退休干部职工查体资料。被调查病例中,男67例,女14例;年龄63-76岁。有基础疾病者79例,均以原有第一诊断为统计标准,其中高血压病34例、冠心病21例、心绞痛3例、心肌梗死2例、脑梗死9例、糖尿病10例、高脂血症2例。合并症(系指第一诊断合并高脂血症、高血糖、高血压、脂肪肝):合并1种者55例、2种36例、3种及以上者14例。
1.2调查内容
1.2.1服药目的:根据询问结果判定,分基本明白、略有所知、不明白。
1.2.2对药物的作用、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的了解程度:根据询问结果判定,分基本了解、部分了解、不了解。
1.2.3初次服药的指导出处。
1.2.4每天服药次数、用量、总时间。
1.2.5出现的不良反应。
1.3调查方法:由2名医护人员根据调查内容对用药患者进行问答式调查,并进行判定和详细记录。
1.4结果
1.4.181例中,服药目的基本明白69例(85.1%)、略有所知9例(11.1%)、不明白3例(3.7%)。
1.4.2对药物的作用基本了解3例、部分了解9例;对药物的作用机制仅2例(2.5%)部分了解;不良反应了解胃肠道反应者21例(25.9%)、了解胃肠道反应及出血者8例(9.9%)、了解过敏反应者3例。
1.4.3初次服药指导出处:由心血管专业医生处方48例(59.3%),非专业医生(包括卫生室、私人诊所)处方27例(33.3%)、根据病友推荐自行服药6例(7.4%)。
1.4.4每日一次用药49例(60.5%)、2次27例(33.3%)、3次5例(6.2%);每日用量50mg54例(66.7%)、75mg22例(27.1%)、100mg5例(6.2%)。服药最长时间6年另4个月,最短8个月,平均2年另10个月。
1.4.5服药期间感到胃部不适7例(8.6%)、皮疹1例。
2讨论
2.1阿司匹林具有镇痛、消炎、解热、抗风湿及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是一种常用的非甾体类抗炎药,现在主要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疾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症。由于其口服吸收迅速,毒副作用较小,价格便宜,所以,被全世界广泛应用,并被列入非处方药物使用。本组资料也显示,对有适应证的患者,不管是心血管专业医生还是非专业医生,使用阿司匹林非常普遍,同时患者也愿意接受,在本组资料中自行使用者达7.4%,且大多数接受治疗者对用药目的基本明确,个别不了解者,均与医护人员在用药时未向患者解释有关。
2.2本组接受治疗的患者对该药的作用、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了解明显不够。作为一种使用如此广泛的药物,医护人员应该向患者做简明扼要的介绍,尤其是药物的不良反应、使用注意事项更应向患者说明,也可嘱患者详细看药物使用说明书加以了解,以免发生严重意外反应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2.3阿司匹林的作用在于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而阻断血栓素的形成,从而发挥其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而防止动脉内血栓形成。临床药理学研究证明,健康人或动脉硬化患者1次口服5mg以上的阿司匹林后,其血小板环氧化酶活性即开始受抑制,这种抑制作用随阿司匹林的剂量增加而增加,到100mg时,才能几乎完全抑制血栓素的生物合成,因此阿司匹林的剂量每天小于75mg,则不能充分发挥其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作用。大多数医生也认为,对于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者,长期预防性应用:阿司匹林的最佳剂量是每天75—100mg[1]。这个剂量也使用于稳定性心绞痛,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性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死)时用量可增至150mg。本组资料中使用剂量普遍偏小,达到上述剂量者仅占33.3%,这与当地医生对该药的认识程度有关,同时也存在一个怕引起出血承担风险的心理问题。
2.4本组病例服药期间胃部不适者7例,占被调查人数的8.6%。对上述7例均行胃镜检查,发现胃溃疡1例、胃黏膜点状出血1例、浅表性胃炎2例,但与每日用药剂量和总量无明显关系,难以确定是由阿司匹林直接造成,但并不排除诱发或加重的可能。因此,此类患者不宜再继续长期使用。
参考文献
[1]周鹏、胡大—如何正确使用阿司匹林,中国医刊2001.36(8):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