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并吲哚菁染料论文-杨智媛

苯并吲哚菁染料论文-杨智媛

导读:本文包含了苯并吲哚菁染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烷氧基取代半紫菜嗪金属配合物,光谱,电化学性质,锂,亚硫酰氯(Li,SOCl_2)电池,苯并吲哚二碳菁染料

苯并吲哚菁染料论文文献综述

杨智媛[1](2014)在《1.烷氧基取代半紫菜嗪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对锂/亚硫酰氯电池催化性能的研究 2.一种苯并吲哚二碳菁染料的合成及晶体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分为两部分,涉及到(i)烷氧基取代半紫菜嗪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对锂/亚硫酰氯电池催化性能的研究;(ii)一种苯并吲哚二碳菁染料的合成及晶体结构。第一部分烷氧基取代半紫菜嗪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对锂/亚硫酰氯电池催化性能的研究半紫菜嗪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功能材料,因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能被广泛应用于非线性光学材料、液晶材料、LB膜、电池的电极材料等领域。而将其作为催化剂应用于锂/亚硫酰氯电池目前研究的较少。因此,本文设计、合成了5种新型的烷氧基取代的半紫菜嗪金属配合物,研究了其光谱、电化学性质以及对锂/亚硫酰氯电池的催化性能。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综述了半紫菜嗪类物质及其金属配合物的结构、性质、分类以及近些年来该类化合物的合成和应用研究进展。介绍了金属大环配合物作为锂/亚硫酰氯电池催化剂的研究进展。2.用模板法合成了 5种新型的烷氧基取代半紫菜嗪金属配合物。利用UV-Vis、IR、MS、和1HNMR确证了产物的结构。研究了 5种配合物在普通溶剂中的溶解性,结果表明烷氧基的引入改善了该类配合物的溶解性。对烷氧基半紫菜嗪金属配合物进行了热重分析,发现该类配合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3.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烷氧基取代半紫菜嗪金属配合物在四种溶剂中的光谱性质。结果发现:烷氧基取代半紫菜嗪钴能够与DMF、DMSO溶剂发生轴向配位作用;配合物在400 nm处的吸收波长随着中心金属核外d电子数的增加而逐渐红移,顺序为:λ(Nihp(OR)4)>λ(Cohp(OR)4)>λ(Mnhp(OR)4)。4.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烷氧基取代半紫菜嗪金属配合物在四种不同溶剂中的电化学性质,结果显示:在DMF和DMSO中配合物的氧化还原行为较多,更易发生电子转移。金属对配合物电化学性质的影响主要与金属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有关,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难易程度由易到难排序为Mnhp(OR)4>Cohp(OR)4>Nihp(OR)4。中心金属离子相同时,丙氧基半紫菜嗪金属配合物比丁氧基半紫菜嗪金属配合物较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5.研究了 5种烷氧基取代半紫菜嗪金属配合物在锂/亚硫酰氯电池中的催化性能。结果发现:5种烷氧基取代半紫菜嗪金属配合物作为催化剂均能延长电池的放电时间,最长达到847 s;4种配合物可以使放电电压提高0.01-0.02 V,电池容量和电池能量分别提高了 47.62%-107.36%和46.07%-109.95%。该系列金属配合物对锂/亚硫酰氯电池有一定的催化性能。6.借鉴酞菁及其金属配合物对锂/亚硫酰氯电池的催化机理,以及利用循环伏安法推测了该系列金属配合物对电池的催化机理。具体为:催化剂通过和SOCl2形成加合物ROhp-M·SOCl2促进SOCl2的还原反应来提高电池性能。第二部分一种苯并吲哚二碳菁染料的合成及晶体结构苯并吲哚二碳菁染料是一类结构特殊的多用途有机功能染料,广泛应用于光盘记录介质、有机太阳能电池和非线性光学材料。而光记录染料的光学特性与其晶体排列有着紧密的关系。因此,本文合成并培养了该化合物的单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对其晶体结构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发现该染料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点群为P212121,晶胞参数为:a = 9.7650(12)A,b = 14.7595(18)A,c = 25.128(3)A,α = 90°,β = 90°,γ = 90°,V=3621.6(8)A3,Z = 4,Dc = 1.319 g/cm3,F(000)= 1504,= 0.0621,wR2 = 0.1457[I>2σ(I)]。(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4-06-30)

康琼,范芳丽,毕渭滨,黄怡,付义乐[2](2012)在《苯并吲哚半菁、二次甲基菁染料的微波合成、光谱性能及其与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微波技术,分别以N-烷基-2,3,3-叁甲基-4,5-苯并吲哚六氟合磷酸盐与二甲氨基苯甲醛或3-吲哚甲醛为原料,在哌啶的催化下快速合成了4种苯并吲哚半菁染料H1~H4和4种苯并吲哚二次甲基菁染料F1~F4,并采用UV-Vis,1H NMR,IR,元素分析确证了产物的结构.研究了染料在不同溶剂中的吸收光谱性质,结果显示:两类染料在质子性溶剂中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加最大吸收波长出现蓝移;而在非质子性溶剂中随着溶剂极性的减小最大吸收波长发生红移.同时,研究了染料H3和F2在生理条件下与鲑鱼精DNA、牛血清白蛋白、溶菌酶、淀粉酶和糜蛋白酶的相互作用,发现染料H3的荧光强度随着DNA浓度的增加而增强.(本文来源于《有机化学》期刊2012年03期)

范芳丽,王兰英,袁宏安,张祖训[3](2007)在《苯并吲哚二碳菁染料的合成及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合成了2种新型的多甲川链上含氯取代的对称型苯并吲哚二碳菁染料,通过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氢核磁共振谱和质谱对所得产物进行了表征。用紫外-可见光谱仪研究了溶剂、温度及光照时间对这2种染料吸收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溶剂折射率n的增大,2种染料的最大吸收波长均有一定的红移;与阴离子为p-CH3C6H4SO3-的染料比较,阴离子为PF6-的染料具有较大的摩尔消光系数[λmax=676 nm,ε=2.45×105mol/(L.cm)]和良好的光、热稳定性。为合成稳定的、性能优良的光存储介质提供了实验基础。(本文来源于《化学工程》期刊2007年05期)

范芳丽,王兰英,袁宏安,王少康,张祖训[4](2006)在《苯并吲哚二甲川菁染料的无溶剂微波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In this paper, benzoindole dimethine cyanine dyes were synthesized in the present of piperidine under solvent-free microwave irradiation with high yields. The products were identified by 1H NMR, IR, UV-vis and elemental analysis.(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期刊2006-07-01)

邓丹,徐文国,卢士香,宋也,王玉平[5](2006)在《苯并吲哚二碳菁染料的合成及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菁染料作为有机材料中的一种,具有吸收波长可调协范围大,能够高度吸收近红外光,具有强反射性,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度高,热导率低等特点。因此,它目前已广泛用于电子照相,红外激光染料,光盘记录介质,生物分析等领域。(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期刊2006-07-01)

范芳丽,陶友妮,葛步刚,王兰英,张祖训[6](2006)在《苯并吲哚二碳菁染料在甲醇水溶液中的热力学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In this paper,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of 3,3,3’,3’-tetramethyl-1,1’dibutyl-10-chloro-4,5-benzindodi carbocyanine dye was study by UV-vis absorption spectrum at 23~43.5℃.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is dye exists the dimerization equilibrium in 50 % aqueous methanol solution. The △HD obtained in our experiment is -24.79 kJ/mol.(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期刊2006-07-01)

范芳丽[7](2006)在《苯并吲哚菁染料的合成及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苯并吲哚菁染料以其特殊的结构及性能,已成为在光盘存储、生物分析、有机太阳能电池等方面应用最为活跃的染料之一。 本论文介绍了苯并吲哚菁染料的结构及分类,综述了这类染料的合成进展及应用现状。 合成了8种新的多甲川链上含氯取代的对称型苯并吲哚五甲川菁染料,并通过~1H NMR、MS、IR、UV-vis确证了产物的结构。研究了8种染料在不同溶剂中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性质及其在醇溶液中的光、热稳定性。结果表明:随着溶剂折射率(n)的增大,染料的最大吸收波长(λ_(max))有一定的红移;8种染料在25~65℃温度范围内是比较稳定的;它们的光氧化反应都遵循一级动力学模型。研究了3,3,3',3'-四甲基-1,1'-二丙基-10-氯-4,5-苯并吲哚五甲川菁六氟磷酸盐(2c)在溶液中的聚集行为及3,3,3',3'-四甲基-1,1'-二丁基-10-氯-4,5-苯并吲哚五甲川菁六氟磷酸盐(2d)的热力学性质。实验表明:溶剂及外加盐对染料2c在溶液中的聚集有较大的影响;染料2d在50%的甲醇水溶液中存在着单体与二聚体的平衡,在23.0~43.5℃温度范围内染料二聚的聚集热(△HD)为-24.79 kJ/mol。 采用微波技术,参照绿色合成的原则,在无溶剂微波条件下快速合成了4种新的苯并吲哚二甲川菁染料及4种新的苯并吲哚半菁染料,并用元素分析、~1H NMR、IR、UV-vis确证了产物的结构。研究了合成染料的紫外-可见吸收性质及荧光性质。(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06-05-01)

王剑,王荣仙,郭鹏[8](2005)在《苯并吲哚叁甲川花菁染料的微波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β-萘胺为原料,经重氮化,还原,成环,N-烷基化,缩合5步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苯并吲哚叁甲川花菁染料,并在部分中间体和目标化合物合成步骤中运用了微波辐射法合成技术.该类化合物通过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紫外可见光谱(UV)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微波辐射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反应时间缩短7.4~47倍,产率提高了5.1%~50.4%.(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期刊2005年06期)

苯并吲哚菁染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微波技术,分别以N-烷基-2,3,3-叁甲基-4,5-苯并吲哚六氟合磷酸盐与二甲氨基苯甲醛或3-吲哚甲醛为原料,在哌啶的催化下快速合成了4种苯并吲哚半菁染料H1~H4和4种苯并吲哚二次甲基菁染料F1~F4,并采用UV-Vis,1H NMR,IR,元素分析确证了产物的结构.研究了染料在不同溶剂中的吸收光谱性质,结果显示:两类染料在质子性溶剂中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加最大吸收波长出现蓝移;而在非质子性溶剂中随着溶剂极性的减小最大吸收波长发生红移.同时,研究了染料H3和F2在生理条件下与鲑鱼精DNA、牛血清白蛋白、溶菌酶、淀粉酶和糜蛋白酶的相互作用,发现染料H3的荧光强度随着DNA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苯并吲哚菁染料论文参考文献

[1].杨智媛.1.烷氧基取代半紫菜嗪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对锂/亚硫酰氯电池催化性能的研究2.一种苯并吲哚二碳菁染料的合成及晶体结构[D].西北大学.2014

[2].康琼,范芳丽,毕渭滨,黄怡,付义乐.苯并吲哚半菁、二次甲基菁染料的微波合成、光谱性能及其与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J].有机化学.2012

[3].范芳丽,王兰英,袁宏安,张祖训.苯并吲哚二碳菁染料的合成及性质研究[J].化学工程.2007

[4].范芳丽,王兰英,袁宏安,王少康,张祖训.苯并吲哚二甲川菁染料的无溶剂微波合成[C].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2006

[5].邓丹,徐文国,卢士香,宋也,王玉平.苯并吲哚二碳菁染料的合成及表征[C].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2006

[6].范芳丽,陶友妮,葛步刚,王兰英,张祖训.苯并吲哚二碳菁染料在甲醇水溶液中的热力学性质[C].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2006

[7].范芳丽.苯并吲哚菁染料的合成及性质研究[D].西北大学.2006

[8].王剑,王荣仙,郭鹏.苯并吲哚叁甲川花菁染料的微波合成[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05

标签:;  ;  ;  ;  ;  ;  ;  

苯并吲哚菁染料论文-杨智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