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扰动状态理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淤泥,固化,龄期,一维压缩
扰动状态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饶春义,朱剑锋,潘斌杰,刘浩旭,周志军[1](2019)在《基于扰动状态概念理论的固化淤泥一维压缩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低碳、环保的镁质水泥对淤泥进行固化处理,研究了不同龄期下固化淤泥一维压缩特性。采用新型环刀制样方法,开展了镁质水泥固化淤泥的一维压缩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固化淤泥的压缩曲线与结构性土变化趋势类似,固化淤泥的ln(1+e)–lgσ′v曲线存在一个明显的拐点(结构屈服应力),且随着龄期的增长,固化淤泥的结构屈服应力逐渐增大。基于扰动状态概念理论,提出了能反应固化淤泥强化与弱化并存的一维压缩模型,试验验证了该模型可以较好预测任意龄期下固化淤泥的一维压缩特性。(本文来源于《岩土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S1期)
张力,张子仲,顾建炜[2](2018)在《基于随机矩阵理论的电网状态分析与扰动定位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电力技术的不断发展,电网的规模和复杂程度在不断增加,导致相应的电力数据也在以指数级的速度增加。传统的模型法无法充分利用历史和实时数据,同时具有不可避免的假设与简化,而以数据为驱动的随机矩阵理论方法不依赖于具体的机理建模。文中首先介绍了大维统计分析,结合经典多元统计分析的局限,分析了随机矩阵原理的重要作用,重点介绍了单环定理和线性谱统计量的概念。然后,引出了高维统计指标,即文中使用的平均谱半径。结合已有的知识体系分析了随机矩阵理论的应用基础和数据来源,给出了电网状态分析的具体思路,提出了基于电压数据的电网扰动定位方法。最后,通过算例的验证,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期刊2018年12期)
文畅平[3](2018)在《基于扰动状态理论的生物酶改良膨胀土K-G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生物酶改良膨胀土的非线性弹性本构关系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扰动状态理论的修正KG模型。首先开展不同生物酶掺量条件下的重塑膨胀土样的等向固结排水试验和等p叁轴固结排水剪切试验,研究生物酶改良膨胀土的应力-应变关系特征,基于非线性弹性K-G模型,分析生物酶掺量对膨胀土的切线体积模量Kt和切线剪切模量Gt中相关参数的影响规律。采用生物酶掺量作为扰动掺量,以试验和扰动状态概念为基础建立扰动函数,基于扰动状态理论对K-G模型进行修正,以反映生物酶掺量对改良膨胀土应力-应变扰动关系,使本构关系符合土体的实际变形过程,更合理地描述生物酶改良膨胀土的非线性弹性应力-应变关系。结果表明:通过对比εv-p及εs-q的试验曲线、K-G模型曲线与修正K-G模型理论计算曲线,体应变εv的K-G模型预测值小于试验值,而剪应变εs的K-G模型预测值大于试验值,修正K-G模型的体应变εv和剪应变εs的预测值都与试验值较为接近。修正K-G本构模型中各参数物理意义明确,与K-G模型中的参数确定方法一致,可以较合理地描述不同生物酶掺量扰动条件下改良膨胀土的变形特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公路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陈晓宇[4](2017)在《基于扰动状态理论的饱和黏性土叁剪统一结构性本构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在自然状态下都具有一定的结构性,土的结构性对土体的力学性质有着显着的影响。目前大多数的土体本构模型都是针对重塑土而建立的,这些模型往往忽略了土的结构性。随着计算机编程的发展及广泛应用,只要能够建立合适的本构模型,都可以很好的利用计算机编程模拟出土体的应力应变等关系曲线。则建立考虑适合结构性土体的本构模型,成为当下首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扰动状态理论出发,以修正剑桥模型为基础,结合叁剪统一屈服准则,建立了饱和黏性土的叁剪结构性本构模型。由于修正剑桥模型的破坏应力比M为一定值,无法体现应力状态的变化。将叁剪统一屈服准则作为破坏准则,分别运用等量代换法和坐标平移法对破坏应力比M进行修正,有效的弥补了上述不足。其中坐标平移法考虑了土体粘聚力c的影响,更符合饱和黏性土的力学特性。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创新的将建立的结构性本构模型进行叁维化处理,来表达六维应力状态下,结构性土体的应力应变关系。以江西饱和原状红土为试验土样,通过大量的室内土工试验和常规叁轴试验,获得基本土性参数和本构模型的计算参数。同时进行了常规叁轴排水、不排水试验,0K压缩实验等,得到了江西红土的剪应力与轴向应变、体积应变与轴向应变、孔隙水压力等特性曲线,着重说明了结构性对土体的强度和变形特性的影响。为实际岩土工程提供了一定的依据。通过Fortran9.0程序语言,编写了本构模型的有限元子程序。分别模拟了结构性土体在常规叁轴试验,0K压缩试验、真叁轴试验下,土体的应力应变之间的关系曲线及变化规律。将等量代换法和坐标平移法的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新建立的本构模型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同时也探讨了中主应力影响系数b,对本构模型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7-06-30)
汪智慧,陈晨[5](2017)在《基于扰动状态理论的沈阳砾砂修正邓肯-张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沈阳地区砾砂受扰动影响的应力-应变关系,以相对密实度为媒介,推导出考虑扰动影响的修正邓肯-张模型,为实际岩土工程问题的计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针对沈阳地区砾砂进行叁轴固结排水剪切试验;并基于扰动状态理论,采用相对密实度Dr为扰动参量,提出能考虑扰动影响的统一扰动度函数,并将其引入Duncan-Chang模型中,结合叁轴试验结果,提出适用于沈阳地区砾砂的修正D-C模型;最后将试验曲线与理论计算曲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中密或密实状态砾砂,应力-应变关系呈应变软化型;峰值强度会随围压增大而增大;峰值强度也会随Dr的增大而增大.传统D-C模型中的参数K和峰值强度(σ1-σ3)f受扰动影响程度较大,而参数n和Rf在扰动过程中变化微小.结论采用笔者提出的考虑扰动影响的修正模型计算结果较传统D-C模型更接近于真实的试验结果.因此,该修正模型可更好地模拟沈阳地区粗颗粒土的强度与变形特性.(本文来源于《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1期)
毕天姝,王清,薛安成,夏德明[6](2016)在《基于状态矩阵和摄动理论的双馈风力发电机与同步机小扰动互作用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大规模双馈风力发电机的并网,研究双馈风力发电机与同步机间的小扰动互作用机理值得重视。为揭示该互作用机理,首先分析了双馈风力发电机端电压相角变化与转子侧矢量控制的关系;然后建立了风力发电机端电压相角变化和锁相环与电网电压角频率偏差的关系方程,在此基础上,基于单同步机单双馈风力发电机无穷大系统,建立了风力发电机锁相环与同步机功角耦合的状态矩阵,并采用摄动理论和模态分析研究了该状态矩阵对应模态间的耦合互作用,揭示了风力发电机锁相环模态与同步机功角模态间互作用的产生机理;最后,通过模态及其主导状态变量与参与因子的比较验证了分析结果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电工技术学报》期刊2016年07期)
赵毅鑫,姜耀东,张科学,王宏伟,田素鹏[7](2014)在《基于扰动状态理论的回采巷道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定量评价不同回采阶段对煤层巷道稳定性的影响,以宁东矿区任家庄矿11501和11503工作面回采巷道为研究对象,根据现场监测数据,引入扰动状态理论中扰动因子D的概念,探讨了回采巷道受本区段回采(一次扰动)、上区段和本区段回采(二次扰动)的影响情况,并基于数值模拟和高精度地质雷达对所研究回采巷道不同位置处的围岩松动圈进行了分析和实测.结果表明:基于围岩变形的扰动因子具有较好的物理意义,能够用于分析不同开采阶段不同巷道受扰动情况;扰动因子D越大,回采对巷道稳定性影响越大;当受一次扰动的回采巷道扰动因子D≥0.7时和受二次扰动的回采巷道扰动因子D≥0.6时,巷道稳定性均需加强安全预警.(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2期)
朱剑锋,徐日庆,王兴陈[8](2011)在《基于扰动状态概念模型的刚性挡土墙土压力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扰动状态概念(DSC),结合库伦土压力理论研究平动位移模式下刚性挡土墙的土压力计算方法.以挡墙平动位移量为扰动参量,建立扰动度函数表达式.提出扰动摩擦角概念,建立扰动摩擦角与扰动度之间的关系公式.参照库仑土压力理论,分析任意扰动状态下土楔的最不利受力情况,得到平动位移模式下基于DSC理论刚性挡土墙土压力计算公式.算例分析表明:在任意扰动状态下,基于DSC理论的刚性挡墙土压力计算公式所预测的土压力大小、分布以及土压力系数均与模型试验结果比较吻合.(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11年06期)
李军霞,王常明,张先伟[9](2010)在《基于扰动状态理论的软土压缩变形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扰动状态理论对漳州和东莞软土扰动样和重塑样单向压缩变形的结构性特征进行了分析,利用重塑样试验数据还原了原状样的压缩曲线,将变形中的土体视为相对完整状态和完全调整状态的混合物,定义原状土样为相对完整状态、重塑土样为完全调整状态,且分别用土弹性模型和修正剑桥模型表达,扰动函数与荷载对数具有较好的幂函数关系,因此建立了土体应力应变关系扰动状态模型,并通过压缩试验结果对模型合理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土体压缩变形特性,且参数确定简单易行,为软土地基工程沉降分析提供了一定参考。(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期刊2010年02期)
季朝将[10](2010)在《基于扰动状态理论的砂土液化分析及其动应力—应变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动荷载作用下,饱和砂土的液化判别对于结构和基础的设计与分析是十分重要的。基于指标特性的传统经验性判别标准为这种设计与分析提供了有效的实用方法。然而,出于提高对砂土液化问题进一步认识的需要,材料的基本微观结构必须得到考虑。扰动状态理论就是通过对细观结构变化的物理与力学过程来反映材料变形与破坏的理论方法。本文对砂土液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对其作用机理、影响因素以及传统经验性判别方法进行了总结归纳。为了反映土体微观结构的扰动,本文引入了扰动状态理论,重新定义了表征土体内部扰动的扰动状态函数,提出了一个基于扰动理论的砂土液化分析方法。通过对杭州饱和砂土进行不排水动叁轴试验,研究了循环次数、循环应力比、初始平均有效应力、相对密实度以及颗粒特征对土体扰动状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所受循环应力比较小时,扰动状态函数随循环次数增长缓慢,在较高的循环次数时才能达到临界值D_c或者无法达到临界值;当所受循环应力比较大时,在较小的循环次数时就能达到临界值D_c。对于相同循环应力比下的同类砂土,初始平均有效应力对扰动状态函数D的影响并不显着。而土体相对密实度越大,颗粒粒径越大,扰动状态函数到达临界值D_c的循环次数越大,其抗液化的能力亦越强。同时,在试验的基础上推导建立了扰动状态函数与循环次数、砂土的塑性轴向应变以及孔隙水压力响应的经验公式。在Hardin-Drnevich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了卸载及再加载曲线的割线剪切模量的变化规律和循环过程中的扰动损伤的影响,提出了一个基于扰动状态理论并可以反映卸载及再加载曲线非反对称性规律的动力应力-应变关系。该动力应力-应变关系较好地描述了卸载及再加载曲线的非反对称性,以及在小应变条件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0-01-01)
扰动状态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电力技术的不断发展,电网的规模和复杂程度在不断增加,导致相应的电力数据也在以指数级的速度增加。传统的模型法无法充分利用历史和实时数据,同时具有不可避免的假设与简化,而以数据为驱动的随机矩阵理论方法不依赖于具体的机理建模。文中首先介绍了大维统计分析,结合经典多元统计分析的局限,分析了随机矩阵原理的重要作用,重点介绍了单环定理和线性谱统计量的概念。然后,引出了高维统计指标,即文中使用的平均谱半径。结合已有的知识体系分析了随机矩阵理论的应用基础和数据来源,给出了电网状态分析的具体思路,提出了基于电压数据的电网扰动定位方法。最后,通过算例的验证,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扰动状态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1].饶春义,朱剑锋,潘斌杰,刘浩旭,周志军.基于扰动状态概念理论的固化淤泥一维压缩模型[J].岩土工程学报.2019
[2].张力,张子仲,顾建炜.基于随机矩阵理论的电网状态分析与扰动定位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8
[3].文畅平.基于扰动状态理论的生物酶改良膨胀土K-G模型[J].中国公路学报.2018
[4].陈晓宇.基于扰动状态理论的饱和黏性土叁剪统一结构性本构模型研究[D].南昌大学.2017
[5].汪智慧,陈晨.基于扰动状态理论的沈阳砾砂修正邓肯-张模型[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6].毕天姝,王清,薛安成,夏德明.基于状态矩阵和摄动理论的双馈风力发电机与同步机小扰动互作用机理[J].电工技术学报.2016
[7].赵毅鑫,姜耀东,张科学,王宏伟,田素鹏.基于扰动状态理论的回采巷道稳定性分析[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4
[8].朱剑锋,徐日庆,王兴陈.基于扰动状态概念模型的刚性挡土墙土压力理论[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1
[9].李军霞,王常明,张先伟.基于扰动状态理论的软土压缩变形试验[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0
[10].季朝将.基于扰动状态理论的砂土液化分析及其动应力—应变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