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科举制延续千年的社会环境因素

浅析科举制延续千年的社会环境因素

刘学琴甘肃省永靖县太极中学731600

摘要:每一种制度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科举制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1300多年,是中国古代最主要的选官制度,它维护着封建专制统治,深受历代皇帝喜爱,为中国的人才选拔做出了重要贡献。它的存在自是受到当时的经济、文化、政治等多方面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其独特的性质影响着后世的选官制度。

关键词:科举制存在封建王朝影响

1921年心理学家张耀祥的著作《新法考试》问世,自此便开启了对科举制——中国古代持续时间最长的选官制度的较为科学的研究,刘海峰教授将其称为“真正用科学的眼光对科举进行研究的,还是走出科举时代的20世纪的现代人”。但是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对科举制的研究并没由此兴盛,直至20世纪八十年代,一股“科举热”的狂风才开始席卷中华大地,人们不再像以往那样只是一味地批判科举制,而是能够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去重新审视这一制度,许多为科举制平反的观点也开始产生,如刘海峰教授就将科举制喻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

如各位所见,科举制一直都充满了争议,那么它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制度呢?为何能在古代社会存在长达1300年之久?它带给中国社会的到底是利还是弊?它的意义究竟何在?

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

广义上的科举制应该始于汉代,而其渊源则可追溯到先秦时期的乡举里选。西周便有了“贡举”。《册府元龟·贡举部·总序》说:“三代贡举之制,始于卿、大夫。”分封制下的西周,卿、大夫实际充当了地方官员,“贡举”人才便是由地方逐级向上推举,是为乡举里贡。春秋战国时期的贤能治国论也为后世的科举制度做了铺垫。直至汉朝,已经有了较为系统的选官制度——察举制。然而,随着东汉时期宦官外戚干政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察举制也逐渐衰落。取而代之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施行初期的确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但是好景不长,有着强大力量的世家大族通过这一制度逐渐控制了官吏的来源,由此捍卫门阀贵族的权力。“上品无寒士,下品无世族”的局面出现,普通庶族只能远远望着朝廷,郁郁不得志。

二、科举制千年延续的原因

我们一般意义上所说的科举制都是狭义的科举制,它创立于隋,在唐代得到创新,宋朝发展,元明清盛极而衰。任何制度都是社会的产物。科举制的发展历程也受到特定的社会环境的影响。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科举制能够延续这么久,与当时的经济发展状况密不可分。隋唐时期,地主经济高度发展,中央集权亟待巩固,以遏制魏晋以来所形成的门阀世族势力,打破察举选官制下世族对选举的垄断,这是科举选士制度赖以产生的经济基础。[1]唐前期实行均田制,使得均田农民对地主的人生依附关系较为松弛,普通百姓有了更大的空间去参加科举考试。唐中期均田制瓦解,土地兼并现象十分严重,产生了许多契约佃农,他们有着更大的流动性,进一步促进了科举制的发展。宋朝商品经济有所发展,农民极易转化为小工商业者,城市逐渐兴起,这些都扩大了应举者的范围。而宋太祖时明确规定:“如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2]南宋时期,甚至是屠夫也可应举,这些规定,打破了工商业者不得参加科举考试的禁令。明清时期施行摊丁入亩政策,不再征收人头税,人们的人身隶属关系更加松弛,对科举考试的资格限制越来越少,及第的待遇也越来越好,导致更多的人加入到了科举考试大军之中。封建土地所有制关系的发展和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逐渐松弛,为选官制度的改革提出了客观的要求并创造了前提条件。[3]

文化因素在科举制的存在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自古以来便有着“唯才是用”的用人思想。孔子最先提出了“举贤才”的主张,并极力宣扬“有教无类”,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成功,让儒学成为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也为科举制度的产生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础。儒学崇尚人伦道德,强调以德治国,以仁义教化天下,以文制武,实现“春秋大一统”的政治理想。“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已经在中国的文人心中根深蒂固,这也成为了科举制发展的助推力。

曾有人批判科举制选士不公。但在笔者看来,相比之下,科举制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最为公平公正的选官制度了。唐代的科举制一大创新就在于人人可“怀牒自进”,几近于零门槛,考试也是定期举行,不因任何人的意志而改变考试期限。科举制的选拔也极为严格,步步考察,层层筛选。宋代的科举制有州试、省试和殿试,元代有乡试、会试、殿试,为考察考生的真实水平做足了功课。宋朝时发明的糊名制和誊录制也保证了考试的相对公平,减少了徇私舞弊的发生。为防止权贵干涉考试,统治者对主考官和考场官员做了具体规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考试的公正性。明朝的复试制度和清朝的官、民子弟“分卷取中之法”等具体做法增强了考试成绩的公信力,也为广大考生营造了一个风清气正的选人环境。[4]考试制度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当下,无疑都是一种公平的选才制度,它给每个人的机会都是均等的,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考试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古代一般的读书人十年寒窗苦读,就是渴望有朝一日能够金榜题名,光耀门楣,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不用再寄人篱下。也有许多仁人志士是希望考取功名,谋得一官半职,在官场一展宏图。类似于今天的高考制度,有很多人觉得高考制度存在很多弊端,像加分、保送、自主招生之类的政策,都极容易弄虚作假,让人有可乘之机,因此呼吁取消高考制度。但是,在没有找到更好的选拔人才的制度之前,高考制仍然是最公平的选才制度。如果取消了高考制度,那么恐怕绝大多数普通人家孩子进入高等学府的比率将大大降低,高等教育将再一次成为贵族教育。科举制开始之前是九品中正制下的世家大族对选官的垄断,而科举制废除之后,文官考试制度被放弃,“上制定下”的用人方法再次实施,致使选拔的官员学识浅薄、能力不足,政府的运作受到严峻挑战,这是历史的倒退。可见,科举制在选拔人才方面还是有很大的可取性,通过这一制度选拔出来的也的确是一些学富五车知识渊博的能人志士,为维护帝制统治做出了巨大贡献。

科举制之所以能够长存,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就是统治者的重视与支持。历代的皇帝都非常重视人才的选拔,科举制自然备受朝廷关注。唐朝的科举分为常科和制科两种。常科由礼部侍郎主持,制科则由皇帝亲自主持,武则天时期更是创制殿试,亲自对进士进行面试,选拔人才,并创武举,扩大选拔范围。自宋太祖开宝六年起,取录的进士一律要经过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最后一关殿试,名次也由皇帝亲定。“天子门生”取代了“官员门生”,足见皇帝的重视程度。宋朝还放宽了考试人员的限制,不论财富、声望、年龄皆可应考,对于偏远地区的考生还给予路费支持。还有各地贡院的修建,像如今保留下来的江南贡院、北京贡院、定州贡院、川北道贡院等,这些贡院规模之大数量之多,都在证明着统治者对科举考试的重视。考试举行时各地大小官员都严阵以待,考场纪律非常严明,对徇私舞弊的处罚也很严厉,再次说明统治阶级对这一选才制度的重视。

类似于后宫争斗中只有受皇帝宠爱的妃子才能在深宫之中立于不败之地,科举制在封建社会存在千年之久,必是深受历代皇帝的喜爱。统治者为何如此重视科举制呢?这就要从科举制的影响说起。首先,它是维护封建国家大一统的基石,积聚了实行统治的社会基础。科举制为普通百姓提供了步入仕途的方向。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科举制给了处于社会底层的“寒士”一个考取功名的机会,让他们可以步入上层社会,进入到权力体系。这样一来,皇权逐渐下移,渗透到百姓之中,权力不再仅仅掌握于世家大族手中,贵族的权力被削弱,皇权自然而然得到了加强。最重要的是,由科举考试选拔而出的这一批人才,必定对皇帝感恩戴德,皇恩浩荡才让这些“寒士”有了出人头地一展抱负的机会,中国的文人一向对知遇之恩看得很重,中举之人俨然已是“天子门生”,他们一定死心塌地效忠皇帝。皇帝的统治基础便由此扩大,世家大族则受到了臣子们的限制,不敢胡作非为。

三、科举制对于古典社会的巨大作用

“什么时候文人受到重视,什么时候科举制实行得顺畅,那这一时期就会政治稳定,天下太平,反之则兵荒马乱,国家动荡.黎民遭殃。”[5]此话在理。而且底层的知识分子有了升迁的机会,就会想着如何刻苦读书,靠自己的努力进入到社会上层,暴乱起义之类的也会减少。在科举制实施之前,庶族百姓很难进入到政权内部,暴乱反抗之事便时有发生。像秦朝,陈胜吴广起义也是因为没有了活路,他们不但无法依靠军功制度达到自己飞黄腾达的愿望,而且很有可能要被处死,在这种情况下,揭竿而起最好不过。而到了清末科举制衰落变成一种禁锢之时,选才制度的不完善也加剧了社会的动荡混乱。洪秀全也是多次科举不中,走上了造反之路,自己开辟政权。

其次,科举制加强了皇权,巩固了中央集权。官吏来源的多样化使得皇权的中心更加凸显。皇帝虽然是高高在上的,但却受到各方势力的冲击,相权、将权都制约着皇权。本来如果皇权独大,各方势力可以达到平衡的话,社会是比较稳定的。但是很多时候世家大族不会安于现状,他们总是想尽一切办法膨胀自己的势力。为防范贵族们的蠢蠢欲动,皇帝会好好利用他的官僚体系,科举制的目的就在于为官僚体系输送经世治国之人才,辅助皇帝,巩固统治。有这么一批忠心耿耿的人保驾护航,有野心的贼子们就不敢轻举妄动。[6]这也是中国文官制度确立的重要原因。据统计,唐代宰相中有半数以上是进士出身,唐敬宗以后各朝(825-906)进士出身者在宰相中的比例更高达80%以上。据统计,新旧唐书有传之官员,除去后妃宫官和宗室、宦官等特殊出身者及武功出身任武职者,有官员1383人,其中进士有469人,占总数的40%,唐后期697名官员中进士出身者达344人,占总数的49%,进士科已成为士子出身入仕的首要途径,“有唐一代,从此两途出身为宰相的有142人,占宰相多数的38.6%”。[7]能够找到如此之多的帮手巩固自己的地位,皇帝们自然喜闻乐见,非常愿意将科举制发扬光大。这也是科举制得以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

1905年,科举制历经一千多年的风风雨雨,终被废止。任何一种制度的存在,都有其合理性。就当是的情况来看,科举制的出现打破了世家大族对人才选拔的垄断,加强了皇权,巩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维护着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统治。虽然到了晚清,科举制已然演变为禁锢文人的牢笼,蒙蔽了中国人的思想,阻碍了启蒙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使得中国在思想文化方面渐落后于西方,但它对中国封建大一统专制王朝的维护意义重大,可以说没有科举制这种较为公平的考试选拔制度,中国古代的官僚制度将会是一片混乱,普通百姓永无出头之日,封建王朝估计也不会拥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

有人说科举制是“奴化中国知识分子的温床”[8],它在起着笼络人心的作用的同时,一点点侵蚀知识分子的激情与思想。那些经过层层选拔的童生、秀才、举人和进士们在实现心中梦想的时候,也逐渐为封建意识形态所奴化,转变为皇帝的奴才。明清时代的文人们“被囚禁在程朱注疏、八股章句的枷锁中,颤栗在文字狱和科场案的屠刀下,挣扎攀爬在从童生、秀才到举人、进士的层层阶梯上,根本就丧失了唐宋以前知识分子阶层在政治生活中的魄力和自主精神。”[9]这话说得不错,不否认科举制到了后来的确变成了一种束缚、一种阻碍。但是想要维持一种长久的统治,就必须采取一些非常手段,中国自古以来就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它与西方许多蕞尔小国不同,可以实行什么小国寡民城邦制度,中国古代的国情就决定了专制制度的生成。思想文化的专制也是维护统治必要的手段。思想的一元论直至今日依然存在,今天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不允许指导思想多元化,这是就中国国情所设定的。科举制对捍卫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儒家崇尚“仁”、“爱”、“中庸”,这对统治阶级加强统治是极为有利的,因此科举制在未变质之前还是有着非常深远的积极影响,巩固了封建帝制统治,维护着社会安定。

四、结语

应该说,科举制是政治制度中的一种技术性工具,其可以反映某个时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水平,也可以为某个利益集团服务,成为特定这回结构的支柱之一。既然是工具,科举制本身便没有性质上的优劣善恶之分,只是在其为不同利益集团所利用时,才带上一定倾向的本质属性,如19世纪,科举制的基本模式进入欧洲,得以成为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范本。而在古代中国,科举制则因其依附于封建政治,伴随封建社会的盛衰荣枯,从一个在当时较为先进的选官制度蜕变为百弊丛生的表面程式,最终成为了历史。[10]

从科举制的演变当中,我们也该吸取到一些经验教训:没有什么制度会在一成不变的模式中保持永恒。每一种制度既有其存在的理由,也有其消亡的理由。放眼今天,规模庞大的公务员制度,要想存活下去,只有再结合中国国情和现实的基础上不断加以创新,与时俱进,适应日益发展的社会环境,才有可能更好地服务于当下的政治制度,否则将难逃被淘汰的厄运。所以,对于中国历史上存在了1300多年之久的科举制,我们应当也以历史的观点去辩证地看待。

参考文献

[1]王炳照徐勇主编《中国科举制度研究》.河北人民出版,2002年版,第43页

[2]王炳照徐勇主编《中国科举制度研究》.河北人民出版,2002年版,第44页。

[3]王炳照徐勇主编《中国科举制度研究》.河北人民出版,2002年版,第44页。

[4]黎世昌邓先涛《浅析科举制的影响及启示》.《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13年,第1期。

[5]杨业汉《科举制对中国封建王朝的影响》.《湖北社会科学》,2003年,第12期。

[6]杨业汉《科举制对中国封建王朝的影响》.《湖北社会科学》,2003年,第12期。

[7]王金炳《科举制的利弊和借鉴》.《南方论坛》,2007年第4期。

[8]杨业汉《科举制对中国封建王朝的影响》.《湖北社会科学》,2003年,第12期。

[9]杨业汉《科举制对中国封建王朝的影响》.《湖北社会科学》,2003年,第12期。

[10]龚红月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3页。

标签:;  ;  ;  

浅析科举制延续千年的社会环境因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