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国家救助制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被救助人,息诉,社会矛盾,江门日报,江海区,心理疏导,救助方案,人文关怀,交通事故赔偿,证明材料
国家救助制度论文文献综述
朱仑,黄双[1](2019)在《一年多来司法救助7宗13人》一文中研究指出江门日报讯 (/朱仑 通讯员/黄双) 建立国家司法救助制度是彰显司法为民的本质要求,江海区检察院做细做实此项工作,在细微之处彰显司法机关的人文关怀,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贡献检察力量。从去年至今年8月,该院共立案办理国家司法救助案件7宗13人,发放救助金(本文来源于《江门日报》期刊2019-11-04)
杨朴伟[2](2019)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西部农村社会救助的现状与制度构建——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党的十八大提出"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这一概念。社会保障是现代国家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一,农村社会保障是国家推进农村社会治理的基础,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村社会救助保障是农村社会保障所涵盖的一部分。党的十六大提出:"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提高农牧民养老生活保障,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于2008年开始推进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经济研究参考》期刊2019年06期)
杨璐[3](2019)在《未成年人国家司法救助制度的完善》一文中研究指出未成年人身体和心理尚未发育成熟,缺乏独立性及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一直以来是社会关系中较为弱势的一方,也容易遭受不法侵害,是我国法律予以特殊保护的群体。为此,检察机关在未成年人司法实践中,对构建国家司法救助制度作了大量有益探索,但该制度尚不健全,立法缺位,救助方式和资金来源较为单一,对未成年被害人监督人代管救助金缺乏有效监管。对此,要进一步通过立法确立相关规则,完善资金发放监督机制,强化救助金的使用监督。(本文来源于《中国检察官》期刊2019年06期)
梁巍,周丽君[4](2019)在《关爱听力健康 落实国家救助制度——基于听力语言康复服务的认识与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听觉是人类感知世界,学习言语、语言、阅读和发展认知能力的最有效途径。儿童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听力障碍严重影响其言语、语言功能发育,先天听力障碍还会影响儿童认知、情感、个性及社会性的发展[1]。我国是人口大国,听力障碍人数较多,政府以及社会各界一直高度重视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工作,尤其重视儿童群体的听力健康。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本文来源于《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5](2019)在《关爱听力健康,落实国家救助制度》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是世界上听力残疾人数最多的国家,听力残疾人数超2780万(2006年数据),且每年新生听障儿童3万余人。儿童期是听觉言语发育的关键时期,听力残疾导致儿童言语发育障碍并影响其情感、心理和社会交往等能力发展,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和康复训练,能使绝大多数听力残疾儿童和健听儿童_样上学、就业。2018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意见》,要求为包括听力残疾儿童在内的符合条件的各类残疾儿童接受基本康复服务提供制度化保障。《家庭医学》呼吁社会各界协力推动国家救助制度的贯彻落实,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本文来源于《家庭医学》期刊2019年03期)
孙航[6](2019)在《完善国家司法救助制度 落实救助案件司法化目标》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完善国家司法救助制度,落实救助案件司法化目标,推动国家司法救助工作制度化、规范化,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开发布《人民法院国家司法救助案件办理程序规定(试行)》(以下简称《程序规定》)《人民法院国家司法救助文书样式(试行)》(以下简称《文书样式》)《(本文来源于《人民法院报》期刊2019-02-27)
黄锴[7](2018)在《论作为国家义务的社会救助——源于社会救助制度规范起点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社会救助立法中将社会救助作为一项国家义务予以规范优于将其视为权力或责任的进路,因其关注到宪法上"公民权利—国家义务"和行政法上"社会救助请求权—国家给付义务"两个层面的互动关系。我国社会救助国家义务来源于通过《宪法》社会保障权、物质帮助权、共享权等条文解释导出的生存权,其规范体系可以分成排除国家公权力对生存权侵害的尊重义务、提供生存权保障制度和财政支持的保护义务、在具体法律关系中达成个体生存权的给付义务叁部分。社会救助国家义务的实现有赖于作为与被救助者个体直接关联的给付义务的履行,从行政法上请求权的赋予、行使和实现可以看到社会救助国家义务实现的整个过程。(本文来源于《河北法学》期刊2018年10期)
王晓娟[8](2018)在《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12年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一内容,顺应了当前时代人权保障发展的潮流。长期以来,无论是立法司法以及理论界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益保护投入更多的关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保障机制不断完善和发展,但却忽略了对被害人的权益保护。不可否认,对被害人提供高效便捷的救助、保障其生存尊严,有利于平衡被害人权利保护、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对社会和谐具有重大意义。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是现代人权保护的重要成果,世界许多国家都已经建立了完善的救助体系,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而我国尚未建议统一的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目前一些地方作为试点开始对被害人救助制度进行探索和尝试,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存在大量问题。本文在考察国内外相关立法及实践探索的基础上,立足各地对形势被害人保护的探索现状,总结国外的先进经验,提出目前我国被害人救助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的框架性思考。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部分对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进行研究分析:第一部分是前言。主要叙述设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背景及国外探索现状引出本文的核心——建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必要性,并简要指出目前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存在的问题,为整篇文章作下铺垫。第二部分是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基本理论。首先论述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内涵与特征,之后从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法理基础分析构建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必要性,该制度以人权尊严理论和人权保护理论为基础,以国家责任说、社会福利说、社会保险说为主流。第叁部分是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的现状分析。通过考察我国各试点地区的探索成果,总结归纳我国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立法现状和实践现状,并指出我国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分别是:救助对象范围不统一、救助制度适用范围不明确、救助形式单一、救助标准不统一、救助机关不统一、救助程序不规范、救助资金没有保障。第四部分是域外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的对比借鉴。通过对国外以及我国香港、台湾地区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研究,分析其立法特点及实践经验,并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可以为我国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完善提供参考。第五部分是健全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的具体设想。(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8-09-01)
潘照东,王璇子[9](2018)在《浅议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窘境:民事赔偿无法得到落实,刑事被害人合法权益缺乏有效保障,救助资金不足使得刑事被害人的境遇雪上加霜。为了更好维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保障,设立专门的救助机构,实行多元化救助机制势在必行。(本文来源于《天中学刊》期刊2018年04期)
单琳琳[10](2018)在《发达国家社会救助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社会救助作为社会保障制度中最后一道防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阐述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救助制度概况,分析其福利特点的基础上,反思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而汲取发达国家社会救助制度的经验启示,不断完善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本文来源于《湖北函授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国家救助制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党的十八大提出"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这一概念。社会保障是现代国家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一,农村社会保障是国家推进农村社会治理的基础,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村社会救助保障是农村社会保障所涵盖的一部分。党的十六大提出:"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提高农牧民养老生活保障,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于2008年开始推进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奠定了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国家救助制度论文参考文献
[1].朱仑,黄双.一年多来司法救助7宗13人[N].江门日报.2019
[2].杨朴伟.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西部农村社会救助的现状与制度构建——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为例[J].经济研究参考.2019
[3].杨璐.未成年人国家司法救助制度的完善[J].中国检察官.2019
[4].梁巍,周丽君.关爱听力健康落实国家救助制度——基于听力语言康复服务的认识与思考[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19
[5]..关爱听力健康,落实国家救助制度[J].家庭医学.2019
[6].孙航.完善国家司法救助制度落实救助案件司法化目标[N].人民法院报.2019
[7].黄锴.论作为国家义务的社会救助——源于社会救助制度规范起点的思考[J].河北法学.2018
[8].王晓娟.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研究[D].西北大学.2018
[9].潘照东,王璇子.浅议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J].天中学刊.2018
[10].单琳琳.发达国家社会救助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
标签:被救助人; 息诉; 社会矛盾; 江门日报; 江海区; 心理疏导; 救助方案; 人文关怀; 交通事故赔偿; 证明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