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身份论文-刘鲁蓉,朱宾忠

杂交身份论文-刘鲁蓉,朱宾忠

导读:本文包含了杂交身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后殖民主义,杂交性身份,后记忆,爱尔兰大饥荒

杂交身份论文文献综述

刘鲁蓉,朱宾忠[1](2018)在《顿悟的徒劳——论乔伊斯《死者》中男主人公的杂交身份》一文中研究指出詹姆斯·乔伊斯《都柏林人》的结篇《死者》以爱尔兰独立前期仍处于英国殖民统治下的都柏林为背景进行叙事,带有浓重的后殖民色彩。男主人公加布里埃尔是典型的杂交性身份,一方面他认同殖民者话语,另一方面他又受到爱尔兰民族文化的熏陶,因此他的身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和矛盾性。文章认为其双重身份是不完整的,这种不完整性减弱了加布里埃尔在故事尾声的顿悟所应有的效力,给隐含其中的爱尔兰民族复兴的希望蒙上了阴影,也揭示了乔伊斯和他的男主人公一样,对自身和民族的未来都是茫然的。(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温强[2](2016)在《杂交性与“普宁化”——《普宁》主人公的杂交性身份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纳博科夫在小说《普宁》中塑造了一个20世纪四五十年代典型的俄罗斯流亡知识分子形象。该文将小说中反复出现的"普宁化"与霍米·巴巴后殖民理论中的"杂交性"这一概念结合起来,从话语杂交和非话语杂交两方面入手,分析了主人公普宁杂交性身份是如何构建的,以及他杂交性身份背后隐藏的焦虑。(本文来源于《海外英语》期刊2016年21期)

沈黎[3](2016)在《《群山回唱》中女性人物身份的杂交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卡勒德·胡塞尼的《群山回唱》以一对兄妹的悲欢离合为轴线,讲述了跨越60年的阿富汗人民在贫穷和战乱中产生的情感纠葛。围绕人物间的流亡与背叛、坚守与眷恋情节缓缓展开,分别从9个不同人物的视角进行讲述,探索了流亡、自我牺牲以及复杂的家族关系,展现了在殖民与被殖民过程中文化认同的艰难性和民族身份危机。这里通过探究霍米·巴巴的杂交性身份理论,对书中女性主人公妮拉、帕丽和小帕丽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从而进一步解读边缘少数文化群体及具有杂交性身份的群体,在全球化趋势中面临的严峻的身份认同危机。(本文来源于《长江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张淼[4](2015)在《跨界生存中的文化身份追寻之旅》一文中研究指出阿富汗裔美国作家卡勒德·胡塞尼(1965——)是当代美国文坛上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他的最新力作《群山回唱》成为2013全美最畅销小说,写作技巧堪称超越其前两部作品,是胡塞尼成为实力派作家的证明。《群山回唱》描写了一群生活在重压之下的阿富汗底层民众的生活状态,在经历了战争与流亡的摧残后,仍然能够在异国他乡坚实地踏出一条属于他们自己的路。作品将阿富汗移民面对文化差异时所产生的身份焦虑表露无遗:在身份追寻的过程中,缺乏身份认同令他们时常感到迷茫与痛苦。《群山回唱》关注的群体是在西方社会生存的少数族裔、边缘性群体,具有较高的文学性和社会性,以及深刻的现实意义。本文以霍米·巴巴杂交性身份理论为视角,深入探讨作品中主要人物在文化夹缝中面临的身份焦虑以及产生身份焦虑的原因,进而试图解决当代少数族裔移民的身份归属问题。《群山回唱》中阿富汗移民的身份焦虑主要体现在两种文化碰撞下文化身份的缺失,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少数族裔文化、边缘文化遭到主流文化的排斥。通过分析作品中主要人物的身份焦虑,揭示出阿富汗移民群体在面对文化差异时有改写文化身份的强烈要求,通过协商和转译能够达到重构文化身份的目的。本文研究旨在通过解读作品中主要人物面临的身份困境,揭露移民群体遇到的普遍问题,为日益增多的移民群体争取相应的文化权利及更多的话语权,最终找寻到属于自己的文化身份。(本文来源于《齐齐哈尔大学》期刊2015-04-30)

张淼,王佳英[5](2015)在《《群山回唱》中女性人物的杂交性身份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卡勒德·胡塞尼的新作《群山回唱》通过描述几个家庭的悲欢离合,父子兄妹、表亲继母之间的互相背叛与彼此牺牲,深刻反映出因战争和贫困而被迫离开祖国的当代阿富汗移民在西方社会所面临的身份困境。本文利用后殖民理论大师霍米巴巴的杂交性身份理论对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妮拉、帕丽以及新生代移民小帕丽进行深入剖析,探究具有杂交性特征的少数族裔和边缘群体在全球化背景下所面临的身份危机。(本文来源于《理论观察》期刊2015年01期)

刘皎[6](2013)在《双重意识与文化杂交下的身份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吉恩·图默是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最具影响力和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由于其特殊的黑白混血身份,吉恩·图默毕生都在追寻一种超越肤色界限的内心和谐,对种族身份和黑人文化的探索成为其作品中的重要主题。图默的代表作——《甘蔗》,于1923年出版,被誉为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的先驱作品,是黑人文学中现代主义作品的代表作,而吉恩·图默也因此作品一夜成名,成为青年黑人作家中的新星。至今《甘蔗》仍被认为是哈莱姆时期最有力的作品之一,对图默和《甘蔗》的评价仍有不断升温之势。迄今为止,国外已经有大量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甘蔗》做系统的研究,包括历史、传记、种族身份、文本结构、创作风格、叙事策略、主题研究等,而国内对这部作品的研究依然处于起步阶段,仅有少量学者从历史、文本结构、主题等角度研究《甘蔗》。目前还没有评论家借助双重意识和种族文化理论探究《甘蔗》中的新黑人形象。因此,本论文以杜波依斯的“双重意识”理论与保罗·吉尔罗伊的“黑色”种族文化理论为基础,对《甘蔗》中的新黑人形象进行研究。论文在介绍哈莱姆文艺复兴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吉恩·图默的生平及其创作、《甘蔗》的故事梗概,同时回顾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本论文研究的价值与意义,并对杜波依斯和保罗·吉尔罗伊的理论的重要概念做了梳理和介绍。论文的主体部分首先探讨了在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美国新一代黑人在双重意识与文化杂交的压力之下面临的身份危机。其次,论文分析了《甘蔗》中人物对文化身份与种族身份的建构,以此来透视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新黑人的形象特征。最后,结论部分指出新黑人是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美国多元文化的产物,是独立、平等、自由的新一代美国黑人的代表。(本文来源于《宁夏大学》期刊2013-03-01)

贺玉高[7](2011)在《霍米·巴巴的杂交身份理论及其不满》一文中研究指出霍米.巴巴的杂交性理论所要解决的问题是萨义德的后殖民主义研究中出现的抵抗的能动性缺失。巴巴把巴赫金首倡的长篇小说话语杂交性理论引入到后殖民主义话语分析之中,但巴巴对这个概念实施了精神分析学的改造。在巴巴改造后的杂交性理论视角下,爱重复的殖民主义类型话语成为殖民者因身份不能完全实现而呈现的症状。被殖民者可以通过杂交化的策略与殖民者玩一种身份边界的游戏,解构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之间身份边界划分。也有批评者认为杂交性理论太过于强制心理和话语层面的抵抗,或者可能只是当代跨国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共谋者。(本文来源于《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5期)

秦宗璧[8](2009)在《论《喜福会》所表征的文化身份杂交之旅》一文中研究指出《喜福会》是美国华人文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引领华裔文学进入美国主流文学领域。作为最具代表性的美国华裔作家之一,谭恩美在《喜福会》中探讨了文化身份问题,并揭示了她对文化身份这一问题的深刻理解—文化杂交。在本书中,谭恩美讲述了华人母亲和美国女儿之间冲突以及和解的故事,这些故事深刻地揭示了喜福会母女文化身份认同的过程。后殖民批评家霍米巴巴认为,文化杂交是一种历史必然:文化是存在差异的,只要存在文化差异,就必然存在文化否定和文化翻译。文化的跨国性和翻译性表明文化边界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文化间的相互参与使文化的完整性和纯洁性受到破坏,文化杂交成为一种历史必然。本论文紧扣文化身份这一主题,尝试应用霍米巴巴的“超越”理论以及巴巴对身份认同和杂交概念的阐述对喜福会母女的文化身份认同过程进行解读。在文化身份认同之初,喜福会母女试图通过文化否定来实现她们文化身份构建,但文化否定使喜福会母女被中美文化双重边缘化。双重边缘化后,喜福会母女开始进行文化协商,意识到文化的跨国性和翻译性,从而成功构建了她们的杂交文化身份—既不是美国人也不是中国人,而是巴巴所指的“第叁空间”。经过一系列详细的分析和系统研究,文章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喜福会母女在经历了文化否定,文化协商直至最后的文化杂交的认同之旅后,构建了其杂交文化身份,这表明文化杂交的历史必然性。该论文的研究为学者们对谭恩美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同时,它也为华裔和其他移民或族裔群体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身份构建提供一定启示。(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期刊2009-05-10)

王莎烈[9](2009)在《杂交性与身份言说——以奈保尔小说《灵异推拿师》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旨在通过霍米.巴巴的"杂交"理论和布尔迪厄"文化资本"的观念从两个方面阐述《灵异推拿师》中后殖民时代知识分子建构个人身份和获得身份言说的两条重要途径:杂交和文化资本的累积。(本文来源于《当代文坛》期刊2009年01期)

赵阿茹娜[10](2009)在《奈保尔“杂交性”印度文化身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霍米·芭芭的"杂交性"理论作为基础解析奈保尔的印度文化身份。奈保尔对印度传统文化中的印度教﹑种姓制度以及对印度后殖民社会的落后现态的爱恨交加的矛盾心理,确定了其文化身份的"杂交性"。本文得出的结论是奈保尔的"杂交性"身份使他无法独立地确立于哪一种文化身份或脱离哪一种文化身份,因为皆有特立尼达﹑印度和英国文化与生活经历的他无法使自己完全而彻底地依附或摆脱哪一种文化之中,这就是对他后殖民身份的真实写照。借此了解生活在后殖民社会或国家的移民的痛苦而艰难的身份追求过程以及为研究和分析其他的文学批评理论﹑作品和作者提供参考性意见。(本文来源于《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期刊2009年01期)

杂交身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纳博科夫在小说《普宁》中塑造了一个20世纪四五十年代典型的俄罗斯流亡知识分子形象。该文将小说中反复出现的"普宁化"与霍米·巴巴后殖民理论中的"杂交性"这一概念结合起来,从话语杂交和非话语杂交两方面入手,分析了主人公普宁杂交性身份是如何构建的,以及他杂交性身份背后隐藏的焦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杂交身份论文参考文献

[1].刘鲁蓉,朱宾忠.顿悟的徒劳——论乔伊斯《死者》中男主人公的杂交身份[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2].温强.杂交性与“普宁化”——《普宁》主人公的杂交性身份解读[J].海外英语.2016

[3].沈黎.《群山回唱》中女性人物身份的杂交性[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6

[4].张淼.跨界生存中的文化身份追寻之旅[D].齐齐哈尔大学.2015

[5].张淼,王佳英.《群山回唱》中女性人物的杂交性身份解读[J].理论观察.2015

[6].刘皎.双重意识与文化杂交下的身份构建[D].宁夏大学.2013

[7].贺玉高.霍米·巴巴的杂交身份理论及其不满[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8].秦宗璧.论《喜福会》所表征的文化身份杂交之旅[D].云南师范大学.2009

[9].王莎烈.杂交性与身份言说——以奈保尔小说《灵异推拿师》为例[J].当代文坛.2009

[10].赵阿茹娜.奈保尔“杂交性”印度文化身份研究[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09

标签:;  ;  ;  ;  

杂交身份论文-刘鲁蓉,朱宾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