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太阳能集热器,椭圆管,全玻璃真空管,辐射模型
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论文文献综述
张昌宓,陶汉中,李同,蒋川[1](2017)在《椭圆形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非稳态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叁维非稳态椭圆形截面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集热管内工质的流动特征和传热性能。通过分析努塞尔数Nu、管内流体自然对流瑞利数Ra、流体涡量?、流体轴向速度u、集热器的平均热效率η5个参数,比较截面短长轴比?分别为0.6、0.9、1.0的3种椭圆形截面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集热管内工质的叁维非稳态流动特征和传热性能。结果表明:η、Nu、Ra随着短长轴比的增加而增加,短长轴比为1.0的圆形截面集热管比短长轴比为0.6的椭圆形截面集热管η、Nu、Ra高,因此圆形截面集热管传热性能和流动性能最好;集热管内存在涡旋,管箱连接处的涡旋强度最大,到集热管底部的涡旋强度越来越小,椭圆管内的涡旋强度大于圆管;集热管内的轴向速度呈余弦函数分布。(本文来源于《热力发电》期刊2017年11期)
张涛,韩吉田,田瑞,于泽庭[2](2016)在《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对流换热试验与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可再生能源总能系统为研究背景,通过搭建太阳能辅助燃料电池试验平台,逐步完成不同涂层材料、内置导流板太阳能集热器自然对流试验研究;在试验验证基础上,分别建立太阳能集热器自然对流和强迫对流叁维数学模型,应用场协同和火积理论分析流动和传热数据。自然对流研究表明,吸收率在0.95~1.0、发射率在0.06~0.16时,随吸收率升高,发射率降低,热效率升高1.71%,火积增量逐渐增大;加装导流板后,真空管内部混流消失,底部流动得到强化,实验热效率提高2.17%;确定全玻璃真空管热水器导流板合理板厚为2 mm,合理板长为距离真空管底部60~100 mm,合理位置为中心线以上16~20 mm;强迫对流研究表明,横双排集热器雷诺和努赛尔数、火积增量均高于竖单排集热器,火积耗散低于竖单排集热器。确定太阳能辅助燃料电池集热场在中低温条件下,自然对流采用内置导流板集热器,强迫对流采用横双排集热器。(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王者,宣永梅[3](2014)在《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研究方法概述及计算模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实验测试、数学模拟、模型分析等方法,介绍了国内外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各影响因素对集热效率的影响,确定最佳倾角,提高集热性能和优化结构是集热器研究的重点。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真空管式太阳热水器能量收益和效率模型、标准光-热性能计算模型、自然对流的冷热水循环计算模型和强制循环太阳能热水系统计算模型。(本文来源于《洁净与空调技术》期刊2014年04期)
李双双,刘振华[4](2014)在《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水蒸气集热系统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一种使用全真空玻璃集热管、简化CPC(非追踪式复合抛物线聚光板)集热板和金属换热套管组合的中温太阳能水蒸气集热系统.系统由60个集热单元串联而成,每个集热单元包括简化CPC集热板、全真空玻璃集热管和换热套管叁部分,在全真空玻璃集热管和换热套管之间填充了一种高导热性能固液混合型导热介质增强其导热性能.研究了系统的集热性能和天气条件、集热单元级数等不同工况对系统集热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获得200℃的高温蒸汽,集热效率达到0.332,表现出优异的集热性能,是一种有工业应用前景的太阳能水蒸气集热器,为将该高温太阳能集热器用于更广阔的领域提供了设计基础.(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6期)
曹传钊[5](2013)在《玻璃真空管振荡流热管太阳能集热器的设计及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课题依托国家863计划项目“承压式振荡热管太阳能热水器的开发”资助,将目前国际上倍受瞩目的高效传热元件---振荡热管应用到太阳能集热器。开发出可承压式振荡热管太阳能集热器。本文总结了当前国内外振荡热管及太阳能集热器热性能测试研究现状,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单根柱形振荡热管的基本传热规律。通过室外热性能测试系统研究了玻璃真空管振荡热管太阳能热水系统热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依据玻璃真空管的结构将振荡热管设计制作成柱形管束,通过研究与分析工质、充液率、加热段与冷却段长度、弯头数、热管管材特性、管内真空度对振荡热管的影响,探讨出振荡热管适合应用于作为玻璃真空管吸热内管的参数。自行设计了玻璃真空管振荡热管太阳能集热器,掌握了振荡热管的机械加工,真空抽取密封,太阳能集热器加工组装等工艺、室外热性能测试平台搭建等。2、建立了单根柱形振荡热管元件热性能室内测试实验台,分别通过改变加热功率、倾角对单根柱形振荡热管元件热性能进行了测试,掌握了单根振荡热管元件的基本传热规律,为太阳能热水系统热性能室外测试奠定了基础。3、建立了玻璃真空管振荡热管太阳能热水系统热性能室外测试实验台,经过数天测试获得玻璃真空管振荡流热管太阳热水系统的性能方程、输人-输出图。用来预测在不同条件下热水系统的热性能。依据相关太阳能集热器测试标准搭建了太阳能集热器热性能实验台,对太阳能集热器进行了瞬时效率曲线和空晒系数的测定。(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期刊2013-03-01)
安玉娇[6](2011)在《U型玻璃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热性能研究与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太阳能是世界上最丰富的永久性能源。太阳能集热器是太阳能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其成本和技术决定了太阳能系统利用效果的优劣。U型玻璃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是在全玻璃真空管集热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集热装置。与全玻璃真空管型太阳能集热器相比较,其具有承压能力大、启动速度快、耐冻损性强等特性,为其推广与使用开辟了广阔的天地。目前,对U型玻璃真空管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从传热机理和物理模型两方面对U型玻璃真空管的热性能进行研究,并提出优化方案。本文对U型玻璃真空管的研究取得如下几个方面的成果:(1)建立太阳辐射模型:太阳辐射量是太阳能系统中重要的参数。通常使用太阳辐射仪测量出的是水平面上总辐射,本文通过Matlab编程实现计算将实测总辐射分解为直射辐射和散射辐射,并且利用公式计算不同集热器放置倾角下能够获得的太阳辐射量,为下文对U型玻璃真空管的热性能研究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2)区别于传统一维非稳态数学模型,在本文中,通过分析U型玻璃真空管的传热过程,在柱坐标系中建立叁维非稳态数学模型,考虑各部分材料热容的影响,列出瞬态能量平衡方程,在不同气象参数条件下对所建非稳态模型进行数值求解,得到非稳态下流体的出口平均温度。由于U型铜管内容水量少,管内水热容对其热性能的影响小,为能更加真实的描述U型玻璃真空管的传热过程,建立稳态数学模型。传统稳态数学模型的建立一般近似认为真空管内部的温度均匀一致,采用集总参数的分析方法。本文中以能量平衡为基础,建立在太阳辐射下流体从U型管入口到出口的水温变化的数学模型,并采用控制容积法对每个微分方程在求解域上进行积分,实现对微分方程的节点离散,最后通过迭代求解得到离散方程的数值解。同时,本文建立了U型玻璃真空管集热器效率的计算模型,并且推导出总热损失系数、热转移因子和热效率因子的计算模型。(3)在深入研究U型玻璃真空管热特性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分析U型玻璃真空管管长、入口流速、U型铜管内径、太阳辐射量、流体入口温度和铝翼形式等因素对其热性能的影响,提出合理的优化方案。为U型玻璃真空管的优化设计,参数匹配等方面提供技术储备和理论支持。(4)鉴于通过实验获取真空管内部温度分布及流场状态的难度较大,为了验证U型玻璃真空管的数学模型,在FLUENT中建立U型玻璃真空管整体传热模型,通过模拟进行验证,得到U型铜管内流体沿管长方向及径向的温度变化情况。在其它参数设置相同的条件下,模拟不同入口流速、U型管内径以及太阳辐射量改变时流体的温度及流场变化,并与数值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数学模型的可靠性和正确性。(5)基于对U型玻璃真空管传热机理的研究,提出结构优化方案——在其内部内置波浪式铝翼,并申请了专利。将优化后的模型在FLUENT中进行模拟,对比传统U型玻璃真空管,发现内置波浪式铝翼的U型真空管热效率可以提高约6%。本文对U型玻璃真空管的传热机理和物理模型进行了详细具体的分析,所得结论为完善我国U型玻璃真空管的设计标准和整体优化提供理论根据,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期刊2011-03-01)
孟繁晋,戎卫国,涂庆童,祖文超,李显英[7](2009)在《基于供暖系统玻璃真空管式太阳能集热器的热力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热力学原理和火用分析方法,对玻璃真空管式太阳能集热器进行了能量分析和火用分析,并且通过MATLAB非线性最优化问题进行求解,得到不同参数下的玻璃真空管式太阳能集热器最大火用效率,从而为太阳能低温地板辐射采暖系统的设计和研究提供了判断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热能动力分会第十六届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期刊2009-10-16)
孟繁晋,戎卫国,涂庆童,祖文超,李显英[8](2008)在《基于供暖系统玻璃真空管式太阳能集热器的热力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热力学原理和(?)分析方法,对玻璃真空管式太阳能集热器进行了能量分析和火用分析,并且通过MATLAB非线性最优化问题进行求解,得到不同参数下的玻璃真空管式太阳能集热器最大火用效率,从而为太阳能低温地板辐射采暖系统的设计和研究提供了判断依据。(本文来源于《山东土木建筑学会建筑热能动力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期刊2008-09-01)
[9](2007)在《新型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赛恩斯公司最新专利产品——内插金属流道换热式全玻璃真空管集热器系列产品,是几种可以与建筑完美集合的新型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用于以下几种太阳能热水系统。(本文来源于《建设科技》期刊2007年Z2期)
王志峰[10](2001)在《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热性能试验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玻璃真空管空气集热器是一种热损较小的太阳能空气加热装置。该文对该类集热器热性能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 ,并对集热器的时间常数、热延迟常数、角系数修正因子及瞬时热效率的实验方法进行了初步的实验研究。研究表明 ,用热延迟常数比时间常数能更好地反映真空管集热器的热性能 ,真空管集热器的角系数修正因子在垂直入射时最小。(本文来源于《太阳能学报》期刊2001年02期)
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可再生能源总能系统为研究背景,通过搭建太阳能辅助燃料电池试验平台,逐步完成不同涂层材料、内置导流板太阳能集热器自然对流试验研究;在试验验证基础上,分别建立太阳能集热器自然对流和强迫对流叁维数学模型,应用场协同和火积理论分析流动和传热数据。自然对流研究表明,吸收率在0.95~1.0、发射率在0.06~0.16时,随吸收率升高,发射率降低,热效率升高1.71%,火积增量逐渐增大;加装导流板后,真空管内部混流消失,底部流动得到强化,实验热效率提高2.17%;确定全玻璃真空管热水器导流板合理板厚为2 mm,合理板长为距离真空管底部60~100 mm,合理位置为中心线以上16~20 mm;强迫对流研究表明,横双排集热器雷诺和努赛尔数、火积增量均高于竖单排集热器,火积耗散低于竖单排集热器。确定太阳能辅助燃料电池集热场在中低温条件下,自然对流采用内置导流板集热器,强迫对流采用横双排集热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论文参考文献
[1].张昌宓,陶汉中,李同,蒋川.椭圆形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非稳态数值模拟[J].热力发电.2017
[2].张涛,韩吉田,田瑞,于泽庭.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对流换热试验与模拟[J].农业工程学报.2016
[3].王者,宣永梅.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研究方法概述及计算模型分析[J].洁净与空调技术.2014
[4].李双双,刘振华.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水蒸气集热系统实验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4
[5].曹传钊.玻璃真空管振荡流热管太阳能集热器的设计及实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
[6].安玉娇.U型玻璃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热性能研究与优化设计[D].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1
[7].孟繁晋,戎卫国,涂庆童,祖文超,李显英.基于供暖系统玻璃真空管式太阳能集热器的热力学分析[C].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热能动力分会第十六届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2009
[8].孟繁晋,戎卫国,涂庆童,祖文超,李显英.基于供暖系统玻璃真空管式太阳能集热器的热力学分析[C].山东土木建筑学会建筑热能动力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2008
[9]..新型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系统[J].建设科技.2007
[10].王志峰.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热性能试验方法研究[J].太阳能学报.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