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槽埋栅太阳电池论文-孙秀菊

刻槽埋栅太阳电池论文-孙秀菊

导读:本文包含了刻槽埋栅太阳电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表面钝化,ZnS薄膜,MgF_2薄膜,减反射

刻槽埋栅太阳电池论文文献综述

孙秀菊[1](2009)在《高效刻槽埋栅晶体硅太阳电池(BCSC)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太阳电池技术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晶硅太阳电池占据市场主要份额。本文重点研究了晶体硅的表面钝化、太阳电池用减反射薄膜的优化设计及高效刻槽埋栅太阳电池(BCSC)的制备。硅表面复合对太阳电池的性能具有极大的影响,本文采用碘酒和氢氟酸两种化学钝化表面的方法,用WT-2000少子寿命测试仪测试钝化前后的少子寿命来表征钝化效果。结果发现:0.08mol.L-1的碘酒溶液钝化效果最好,比裸片的有效寿命提高了近20倍,但用HF钝化时其稳定性较好。本文优化设计了MgF2/ZnS双层减反射薄膜的厚度匹配,采用热真空蒸发法制备薄膜,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对薄膜的形貌特性及结晶形态进行分析,利用反射谱对双层减反射薄膜的减反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发现:衬底温度为200℃时薄膜的各项性能良好,MgF2/ZnS厚度为110nm/35nm时具有最佳减反射效果。刻槽埋栅太阳电池(BCSC)是高效电池的一种,主要特点是减少栅线的遮光面积,其效率比常规丝网印刷电池高2%。本实验制备出了刻槽埋栅太阳电池并对其工艺及实验结果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较小的绒面利于太阳电池效率的提高;SiO2薄膜的厚度在350-450nm为佳;栅线间距为1.5mm为宜;必须保证NaOH清槽干净;化学镀镍铜银是高效刻槽埋栅太阳电池(BCSC)制备过程的关键工艺。(本文来源于《河北工业大学》期刊2009-02-01)

何少琪,宋爽,衡阳,李仲明[2](2003)在《刻槽埋栅太阳电池镀镍工艺的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酸性镀镍液用于刻槽埋栅太阳电池的研究工作。在研究了镀镍液中各组分的浓度,反应温度和搅拌等因素对反应速度和镍-硅结合牢固度的影响后,酸性镀镍液已用于批量生产。酸性镀镍液的稳定性,镀镍后镍-硅结合的牢固度优于碱性镀镍液。在应用中,根据镀液中各组分的含量,补充镍盐和还原剂,并适当补充络合剂和稳定剂,镀镍液可以长期使用,既降低了镀镍的材料成本,又减少了镀镍液的排放。(本文来源于《21世纪太阳能新技术——2003年中国太阳能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03-06-30)

谷锦华,卢景霄,李维强[3](2003)在《机械刻槽埋栅硅太阳电池化学镀工艺的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辅助超声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埋栅硅太阳电池化学镀铜经常发生槽内空洞和镀不满的现象 ,使电池串联电阻由 0 .5Ω降为 0 .1Ω .在化学镀银过程中 ,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作容器 ,避免了银沉积容器内壁 .镀液中加入络合剂 -氨水 ,可较好地控制反应 ,使镀银效果大大提高(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期刊2003年02期)

赵玉文,李仲明,莫春东,何少琪,于元[4](1998)在《机械刻槽埋栅高效硅太阳电池》一文中研究指出报道了机械刻槽埋栅高效硅太阳电池的实验研究结果。最好电池的效率达18.47%,整个制作工艺过程比较简单,是一种有可能实现规模化生产的高效低成本电池技术。(本文来源于《太阳能学报》期刊1998年01期)

刻槽埋栅太阳电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介绍了酸性镀镍液用于刻槽埋栅太阳电池的研究工作。在研究了镀镍液中各组分的浓度,反应温度和搅拌等因素对反应速度和镍-硅结合牢固度的影响后,酸性镀镍液已用于批量生产。酸性镀镍液的稳定性,镀镍后镍-硅结合的牢固度优于碱性镀镍液。在应用中,根据镀液中各组分的含量,补充镍盐和还原剂,并适当补充络合剂和稳定剂,镀镍液可以长期使用,既降低了镀镍的材料成本,又减少了镀镍液的排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刻槽埋栅太阳电池论文参考文献

[1].孙秀菊.高效刻槽埋栅晶体硅太阳电池(BCSC)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9

[2].何少琪,宋爽,衡阳,李仲明.刻槽埋栅太阳电池镀镍工艺的改进[C].21世纪太阳能新技术——2003年中国太阳能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3

[3].谷锦华,卢景霄,李维强.机械刻槽埋栅硅太阳电池化学镀工艺的改进[J].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2003

[4].赵玉文,李仲明,莫春东,何少琪,于元.机械刻槽埋栅高效硅太阳电池[J].太阳能学报.1998

标签:;  ;  ;  ;  

刻槽埋栅太阳电池论文-孙秀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