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内压盖论文-罗玉龙,彭华,张晋,罗谷怀

堤内压盖论文-罗玉龙,彭华,张晋,罗谷怀

导读:本文包含了堤内压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二元结构堤基,堤内压盖,虚单元固定网格法,2次入渗

堤内压盖论文文献综述

罗玉龙,彭华,张晋,罗谷怀[1](2009)在《堤内压盖渗流分析的临界破坏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洞庭湖区堤防地质特征,建立二元结构堤基堤内压盖模型。基于渗流有限元理论和虚单元固定网格法,编制了堤内压盖渗流有限元程序。通过在压盖上方增加大量强透水性空气单元的方式,解决了压盖渗流计算中经常遇到的2次入渗问题。同时,研究了压盖宽度对防渗效果的影响,得到在堤内有、无水塘的情况下压盖宽度与堤内最大渗透坡降的影响曲线,指出影响曲线主要呈线性变化的趋势,并提出了用于确定临界压盖宽度的临界破坏点法,该法以压盖宽度-堤内最大渗透坡降影响曲线的延长线与天然覆盖层的允许渗透坡降线的交点作为临界破坏点,临界破坏点左侧的堤内区域为可能破坏区域,需要压盖加固;右侧为安全区域,不需加固。临界破坏点法的应用,大幅度地减小了有限元计算模型,避免了多次重复的有限元计算,显着地提高了计算效率,与规范、有限差分等传统方法相比优势明显。(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09年01期)

罗谷怀,罗玉龙,刘振宇,汤正阳[2](2007)在《洞庭湖区堤内压盖模型渗流有限元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洞庭湖区堤基地质特点,建立了多元结构堤基的堤内压盖模型,并采用渗流有限元法,通过改变堤内压盖宽度或厚度,进行优化研究.提出堤内压盖的临界宽度、厚度概念,并将有限元计算的临界宽度、厚度与堤防设计规范中压盖公式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两者一致,说明有限元法处理压盖问题正确可行.最后,将有限元法应用到洞庭湖区资江大堤柴山湖段压盖处理工程中,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求解实际复杂工程问题实用有效.(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07年01期)

堤内压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根据洞庭湖区堤基地质特点,建立了多元结构堤基的堤内压盖模型,并采用渗流有限元法,通过改变堤内压盖宽度或厚度,进行优化研究.提出堤内压盖的临界宽度、厚度概念,并将有限元计算的临界宽度、厚度与堤防设计规范中压盖公式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两者一致,说明有限元法处理压盖问题正确可行.最后,将有限元法应用到洞庭湖区资江大堤柴山湖段压盖处理工程中,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求解实际复杂工程问题实用有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堤内压盖论文参考文献

[1].罗玉龙,彭华,张晋,罗谷怀.堤内压盖渗流分析的临界破坏点法[J].岩土力学.2009

[2].罗谷怀,罗玉龙,刘振宇,汤正阳.洞庭湖区堤内压盖模型渗流有限元优化[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7

标签:;  ;  ;  ;  

堤内压盖论文-罗玉龙,彭华,张晋,罗谷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