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矿用气体传感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跨学科教学,化学实验教学,教学设计
矿用气体传感器论文文献综述
周莉萍,吴泽铭,莫柯开[1](2019)在《信息技术与化学跨学科协同教学的案例设计——以“用气体压强传感器测空气中氧气含量变化”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我国中小学课程教学多是分科进行的。为了避免知识割裂,促进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融合,我校尝试信息技术教师与化学教师协同教学,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对教师而言,实施跨学科协同教学时,两个学科的教师根据教学需要既可轮流组织不同的教学活动,又可同时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多途径保障教学活动的连贯性。对学生而言,跨学科协同教学可使学生的学习不再是简单的识别或记忆,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建立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运用分类、综合、分析、归纳等信息加工策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实现多学(本文来源于《中小学数字化教学》期刊2019年04期)
李莹莹[2](2018)在《矿用智能气体传感器元件模块灌封封装工艺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矿用气体智能传感器元件模块多采用环氧灌封工艺,灌封后传感器元件模块芯片易造成应力损伤;通过对产品缺陷分析后,采用改良环氧树脂及灌封工艺,可有效减少灌封元器件损坏,但仍不能完全避免内应力现象。最终通过优化方案,提出一种分层复合灌封方案,在元器件表面预先涂覆弹性涂层后,再进行环氧树脂灌封。实践表明,该技术方案可有效降低环氧树脂灌封件内部的残余应力,对50件样品进行高低温实验测试,经测试全部合格。跟踪3500件产品工程应用,未发生因灌封造成的批量损坏。(本文来源于《煤矿机械》期刊2018年05期)
罗文浩,李冬梅,彭永飞,李扬[3](2018)在《抗井下恶劣环境的高可靠性矿用气体传感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设计创新的气体采样方法和抗干扰措施,研制出能够抗井下超高湿度、电磁干扰等恶劣环境高可靠性气体传感器,从而保证传感器检测数据准确、延长仪器使用寿命、减少工作人员对仪器的调校维护工作量。(本文来源于《能源与环境》期刊2018年02期)
罗文浩,李冬梅,彭永飞,李扬[4](2017)在《抗井下恶劣环境的高可靠性矿用气体传感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设计创新的气体采样方法和抗干扰措施,研制出能够抗井下超高湿度、电磁干扰等恶劣环境高可靠性气体传感器,从而保证传感器检测数据准确、延长仪器使用寿命、减少工作人员对仪器的调校维护工作量。(本文来源于《中国煤炭学会2017年华东片区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期刊2017-10-18)
王海潮[5](2016)在《煤矿用气体传感器稳定性检验方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稳定性试验是保证气体传感器工作性能可靠的一项关键试验。在实际的测试中,依据标准实施的试验方法多种多样,试验安全性、效率和准确性参差不齐。为此针对常用的不同气体类型的传感器和测定器,介绍了一种稳定性试验的方法。该方法依托通风橱柜、转子流量计及调节阀等构成的测试装置,可同时最多对4台气体传感器进行校验和检定,并可同时采集4路气体传感器信号输出,适用于各类甲烷、氧气等非腐蚀性气体传感器、测定器的型式试验及出厂检验,同时具有操作简便、适用范围广、试验安全性和效率显着提高的特点,为保证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保障。(本文来源于《矿山机械》期刊2016年07期)
康琛笠,张熹[6](2016)在《基于神经网络的矿用气体传感器多路智能校验仪的研发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现有校验仪校验速度慢、精度低、误差大和劳动强度大的问题,论文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矿用气体传感器智能校验仪。该校验仪使用DSP为核心智能控制单元,实现了校验过程的自动智能运行,有效降低了校验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引入神经网络,解决了现有检验仪精度低误差大的缺点;可同时校验多台传感器,大大提高了校验速度。本智能校验仪已在多个煤矿推广应用,有效保证了煤矿井下的安全生产。(本文来源于《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王小松[7](2015)在《矿用气体传感器压力影响试验装置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各种矿用气体传感器的行业标准中均对其大气压力适应范围给出了明确的要求。本文从AQ6211-2008[1]的压力影响试验方法出发,结合基本的物理化学原理和气体传感器型式检验的具体实际,提出了一套优化后的压力影响试验装置设计方案。(本文来源于《电子制作》期刊2015年23期)
王素玲[8](2015)在《矿用气体传感器远程智能调校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传感器能够实现对生产状况的全面监控,在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了有效地确保传感器的可靠性以及准确性,就要定时的对其展开调校工作,然而,目前我国调教技术自动化程度还有待提高,调校精度以及范围还需进一步的完善。对矿用气体传感器的远程智能调校系统的相关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促进传感器安全性、精确性以及自动化程度的全面提升,不断的丰富调校功能、扩大调校范围。(本文来源于《机电工程技术》期刊2015年08期)
郭妍,任鸿秋,田慕琴[9](2015)在《矿用气体传感器无人值守调校的废气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保证矿用气体传感器在调校过程中产生的有毒废气不影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并能无污染地排向大气,介绍了一种智能处理方法,即采用活性炭纤维负载Ti O2的光催化氧化技术吸附并分解有毒废气,利用BP神经网络控制室内活性炭用量,以C8051F020单片机为核心控制CPU,研究并设计了废气处理系统,使调校室内有毒废气浓度达到不危害人体健康并符合国家排放标准的目的,对实现调校过程中废气处理的智能化控制、保障人身安全和煤矿生产以及改善环境质量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电气应用》期刊2015年12期)
郭妍[10](2015)在《矿用气体传感器无人值守调校及废气处理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煤矿安全生产事关井下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而矿用气体传感器用于对煤矿井下产生的瓦斯等各种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的监测,是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中的首要监测元件,是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重中之重,它的可靠性和灵敏性是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关键技术指标。由于矿用气体传感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有零点漂移的现象产生,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需对矿用气体传感器和报警仪定期进行调校。国内目前的矿用气体传感器调校方式通常有手动调校和自动调校两种,手动调校因存在人为误差使调校精度降低、工作强度增大;自动调校是通过红外遥控器正对着调校装置进行按键操作完成调校,最多实现5到8台传感器同时检测并依次进行调校,工作效率较低,无法满足煤矿企业有大量气体传感器需要精确校准的现状。按调校规程要求需要连续进行叁次校准,并通入低浓度、中浓度、高浓度等标准样气持续90~120s,调校时瓦斯等校准气体会扩散在调校室内。多数厂家采用风机直接将废气排放至室外,既影响了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也污染了空气质量。因此,开发一套无人值守调校与废气处理系统,实现大批量传感器调校的同时将废气做净化处理,在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人员人身安全和环境质量方面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掌握气体传感器工作原理、调校步骤以及废气净化技术的基础上,制定了系统的设计方案,设计了以C8051F020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单元的无人值守调校及废气处理系统,分为信号采集和自动控制两个子系统。信号采集子系统完成了待调校矿用气体传感器输出信号的采集,瓦斯传感器等废气监测用气体传感器输出信号的采集以及温度传感器输出信号的采集,自动控制子系统主要完成了校准气进气控制、废气处理装置驱动控制、红外信号输出控制、外部数据存储扩展以及废气浓度液晶显示和超标浓度报警等。该系统能够实现64路矿用气体传感器的检定和调校,设计了可对多种型号传感器发送各种红外调校指令的实时系统,实现了自动闭环检定和调校,采用活性炭纤维负载TiO2的光催化氧化技术将调校过程中瓦斯等有毒废气进行彻底降解,净化调校室内环境,运用BP神经网络对活性炭纤维投加量进行预测实现净化材料的自动精确投加和置换。该系统实现了大批量矿用气体传感器自动闭环调校,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调校精度,减少了劳动力和调校设备的投入及维护费用,将调校室内超标的瓦斯等有毒有害废气进行分解净化处理,保证了操作人员的身体安全和室内外的环境质量。系统目前已处于试运行阶段,运行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运行良好,控制过程准确率高,数据实时性强,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和稳定性,废气处理效果明显并符合国家排放标准,实现了无人值守调校与废气处理功能。(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5-05-01)
矿用气体传感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矿用气体智能传感器元件模块多采用环氧灌封工艺,灌封后传感器元件模块芯片易造成应力损伤;通过对产品缺陷分析后,采用改良环氧树脂及灌封工艺,可有效减少灌封元器件损坏,但仍不能完全避免内应力现象。最终通过优化方案,提出一种分层复合灌封方案,在元器件表面预先涂覆弹性涂层后,再进行环氧树脂灌封。实践表明,该技术方案可有效降低环氧树脂灌封件内部的残余应力,对50件样品进行高低温实验测试,经测试全部合格。跟踪3500件产品工程应用,未发生因灌封造成的批量损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矿用气体传感器论文参考文献
[1].周莉萍,吴泽铭,莫柯开.信息技术与化学跨学科协同教学的案例设计——以“用气体压强传感器测空气中氧气含量变化”为例[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19
[2].李莹莹.矿用智能气体传感器元件模块灌封封装工艺优化[J].煤矿机械.2018
[3].罗文浩,李冬梅,彭永飞,李扬.抗井下恶劣环境的高可靠性矿用气体传感器研究[J].能源与环境.2018
[4].罗文浩,李冬梅,彭永飞,李扬.抗井下恶劣环境的高可靠性矿用气体传感器研究[C].中国煤炭学会2017年华东片区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7
[5].王海潮.煤矿用气体传感器稳定性检验方法的研究[J].矿山机械.2016
[6].康琛笠,张熹.基于神经网络的矿用气体传感器多路智能校验仪的研发与应用[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
[7].王小松.矿用气体传感器压力影响试验装置设计[J].电子制作.2015
[8].王素玲.矿用气体传感器远程智能调校系统研究[J].机电工程技术.2015
[9].郭妍,任鸿秋,田慕琴.矿用气体传感器无人值守调校的废气处理[J].电气应用.2015
[10].郭妍.矿用气体传感器无人值守调校及废气处理系统[D].太原理工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