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海洋食物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碳稳定同位素,氮稳定同位素,海洋营养生态学,营养结构
海洋食物网论文文献综述
张硕,高世科,于雯雯,李士虎[1](2019)在《碳、氮稳定同位素在构建海洋食物网及生态系统群落结构中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综述了碳、氮稳定同位素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应用,着重讨论了海洋食物网中不同层级消费者的营养级时空变化及食性特征,为海域生态系统及其动态关系提供了重要手段,也为现代同位素全球生物化学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水产养殖》期刊2019年07期)
林会洁,秦传新,黎小国,陈丕茂,莫宝霖[2](2018)在《柘林湾海洋牧场不同功能区食物网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洋牧场是由多个功能区组成的生态系统工程,不同功能区的生态环境和食物网结构各不相同,通过研究不同功能区食物网结构有助于了解功能区之间生态系统差异。实验通过对南澳柘林湾海洋牧场渔业资源环境调查,利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对海洋牧场不同功能区食物网结构进行比较,并借助SIBER对稳定同位素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海洋牧场调查共采获生物种类78种,其中,消费者的δ~(13)C比值介于–19.94‰~–13.62‰,δ~(15)N比值介于8.78‰~15.29‰,营养级范围介于1.73~3.64。不同功能区同位素数据对比表明,人工鱼礁区生物资源相对丰富,食物网结构较为复杂;海藻增殖区中生物生态位分布最广,营养冗余程度较高;贝类增殖区生物生态位较窄,营养级分布较为集中。在不同功能区生态系统稳定性对比中,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稳定性最佳,海藻增殖区生态系统稳定性较差。(本文来源于《水产学报》期刊2018年07期)
赵苑,赵丽,董逸,李海波,张武昌[3](2017)在《海洋浮游微食物网生物在海洋颗粒形成和沉降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洋中存在着大量的颗粒,包括大型聚合颗粒(即海雪,粒径>500?m)、小型聚合颗粒(1~500?m)和亚微米颗粒粒径(<1?m)等。颗粒在海水中营造了不同于纯海水的小生境,其中生活着与自然海水中不同的生物。异养细菌、蓝细菌、真核藻类、鞭毛虫、纤毛虫等微食物网生物可以黏附在海洋颗粒上,或生活在颗粒内部,其丰度高于周围水体中的自由生活生物,这可能是由于颗粒提供了更适宜生长的营养环境。本文综述了海洋浮游微食物网生物在海洋颗粒形成和沉降中的作用。微食物网生物在颗粒物的形成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直接促进颗粒形成,也可以彼此结合成颗粒,或微型浮游动物排粪形成颗粒。微食物网生物还可以对颗粒进行转化,影响颗粒的大小、沉降速度、或对颗粒及其黏附生物进行摄食。微食物网生物由于本身较小,沉降较慢,但这些生物和颗粒的结合使得微食物网生物在碳通量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海洋科学集刊》期刊2017年00期)
谢斌,李云凯,张虎,张硕[4](2017)在《基于稳定同位素技术的海州湾海洋牧场食物网基础及营养结构的季节性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稳定同位素技术对2015年春季海州湾海洋牧场海域采集的中小型生物消费者,包括鱼类、虾类、蟹类、头足类、螺类和双壳类等与其潜在碳源样品进行分析,利用IsoSource模型计算该海域消费者碳源贡献率,并对2014年夏季生物学样品与2015年春季样品比较,分析食物网营养结构的季节性变化,根据稳定同位素测定结果绘制二维双标图,计算出6种营养结构的量化指标.结果表明:2015年春季海州湾海洋牧场海域消费者的δ~(13)C值范围为-18.9‰~-17.1‰,3种潜在碳源[浮游植物、悬浮颗粒有机物(POM)、沉积物(SOM)]的δ~(13)C值范围为-18.1‰~-23.4‰,根据模型计算得出浮游植物对消费者的平均碳源贡献最大,为80.8%,其余依次为SOM和POM,分别为10.8%和8.4%.2014年夏季生物样品与2015年春季样品的δ~(13)C值存在显着差异,而δ~(15)N值无显着性差异;6种量化指标表明群落营养结构存在季节性差异,2014年夏季的δ~(13)C比值范围(CR)、总面积(TA)、平均最邻近距离(NND)和平均最邻近距离标准差(SDNND)均大于2015年春季,δ~(15)N比值范围(NR)和平均离心距离(CD)无明显变化,夏季群落营养结构冗余度小于春季,且食源多样性水平高于春季,存在季节差异.(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7年07期)
张武昌,陈雪,赵苑,赵丽,肖天[5](2016)在《海洋浮游微食物网结构及其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微食物环是海洋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物质和能量过程,是传统食物链的有效补充。微食物环研究是当前海洋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但对其结构的系统研究较少,海洋微食物网结构在2000年才被Garrison提出。尽管微食物网各个类群的丰度在不同海洋环境中存在相对变化,但是这些变化都处于一定的范围之内,其丰度结构约为纤毛虫10cell/mL、鞭毛虫10~3cell/mL、微微型真核浮游生物10~4cell/mL、蓝细菌10~4~10~5cell/mL、异养细菌10~6cell/mL、病毒10~7particle/mL。海洋浮游食物链中捕食者和饵料生物粒径的最佳比值为10︰1,实际研究中该比值会略低,如纤毛虫与其饵料的粒径比值为8︰1,鞭毛虫为3︰1。微微型(pico-)和微型(nano-)浮游植物的丰度比(pico︰nano)是研究微食物网结构的指数之一,该指数具有不受研究尺度影响的优点,可用于研究区域性和全球性微食物网结构。近年来,学者们从多角度对海洋微食物网的结构开展了研究,针对不同海区微食物网各类群丰度、生物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研究有很多报道,微食物网的结构受空间、季节、摄食、营养盐等多种因素影响。在对不同空间微食物网的研究中,众多学者往往研究不同物理性质的水团中各类群生物丰度的不同,以此来表征微食物网结构的不同;同一海区微食物网结构的季节变化也是使用各个类群丰度和生物量的变化来表示,该变化主要受水文环境因素影响。摄食者对微食物网各类生物的影响通过3种途径:(1)中型浮游动物摄食;(2)中型浮游动物摄食微型浮游动物,通过营养级级联效应影响低营养级生物;(3)中型浮游动物通过释放溶解有机物、营养盐影响细菌和低营养级生物。浮游植物通过产生化感物质和溶解有机物影响微食物网结构,而营养盐的浓度及变化则可以对微食物网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本文来源于《海洋科学集刊》期刊2016年00期)
张武昌,陈雪,李海波,赵丽,赵苑[6](2016)在《海洋浮游微食物网对氮、磷营养盐的再生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洋浮游微食物网包括病毒、细菌、聚球藻蓝细菌、原绿球藻、微微型自养真核生物、微型浮游动物(混合营养和异养鞭毛虫、纤毛虫)等生物类群,其中病毒、细菌及微型浮游动物等异养生物类群是海洋中氮、磷营养盐再生的重要贡献者。海洋中细菌吸收还是释放营养盐取决于细菌与底物中元素的比例,在多数海区,异养细菌都是吸收营养盐。病毒主要通过溶解宿主来释放宿主细胞中的物质,释放的营养元素的存在形态大多为有机物。微型浮游动物对营养盐的再生主要通过排泄来完成,目前在实验室内测定微型浮游动物排泄率的研究比较少,进行研究的主要困难有两个:第一,微型浮游动物的室内培养较难;第二,测定微型浮游动物的代谢率技术难度较高。根据已有研究结果,鞭毛虫的单位体重排氮率为2.8~140μg N(mg DW)~(-1)h~(-1),最大排氮率为7.0×10-9~13.8×10-6μg NH4+N cell~(-1)h~(-1),再生效率为0~100%;最大排磷率为3.8×10-9~6.6×10-7μg P cell~(-1)h~(-1),再生效率为0~100%。鞭毛虫的营养盐排泄率和再生效率受鞭毛虫自身的生长阶段和生活策略、饵料中元素比例及温度的影响。纤毛虫的单位体重排氮率为0.25~178μg N(mg DW)~(-1)h~(-1),最大排氮率为1.59×10-7~1.2×10-4μg NH4+N cell~(-1)h~(-1);单位体重排磷率为13~363μg P(mg DW)~(-1)h~(-1),最大排磷率为0~1.3×10-5μg P cell~(-1)h~(-1)。影响纤毛虫排泄率和再生速率的主要因素为纤毛虫生长阶段和温度。自然海区测定微型浮游生物对营养盐的再生的方法主要为同位素稀释法,此外还可以根据其他资料推算微型浮游生物的营养盐再生速率及产生率以反映再生能力。多数野外实验结果证明微型浮游动物是营养盐主要的再生者。(本文来源于《海洋通报》期刊2016年03期)
朱江峰,戴小杰,王学昉,陈彦[7](2016)在《海洋食物网拓扑学方法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EBFM)对海洋食物网研究提出了新的理论和方法需求。作者针对食物网动态这一生态系统的核心问题,对其近期发展起来的研究领域——食物网拓扑学理论和方法进行综述。食物网拓扑学通过建立一系列拓扑学指标,定量描述食物网各个成员之间的联系紧密程度,以及各个成员对整个食物网的作用。评价渔业对食物网的影响或食物网对外界的响应,开发可持续的捕捞方案,需要建立并运用食物网的动态模型。鱼类生物的重要特点是其捕食关系在很大程度上由个体大小(体长、体重)决定。而体长结构的渔业种群动力学模型发展已经成熟。因此,建议将食物网拓扑学的动态建模、体长结构的渔业种群生物量模型、鱼类个体大小相关的捕捞过程研究结合起来,作为基于生态系统渔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的、潜在解决方案。对此,下一步的研究重点是,选择食物网资料采集较为容易、渔业统计资料较为全面的海洋食物网,开展试点研究,从而逐步构建起完整的、具有实际应用能力的EBFM方法体系。(本文来源于《渔业科学进展》期刊2016年02期)
陈蕾[8](2015)在《N/P比失衡对海洋浮游生物的影响及其沿食物网的传递》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半个世纪以来,近海富营养化问题日益突出,富营养化水体营养盐数量和比例均发生显着变化,由此引起的海洋生态系统演变过程、机制及趋势是当前研究的前沿问题。生态化学计量学(Ecological stoichiometry)理论从元素计量平衡限制角度为了解富营养化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机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研究方法。然而,海洋生态化学计量学的研究起步较晚,国内研究尚少。为了更好的探究N/P比失衡(本文中将偏离Redfield比定义为N/P比失衡)对海洋浮游生物的影响及其沿食物网的级联效应,本文针对N/P比失衡对浮游植物的影响、浮游植物元素组成的变化是否影响浮游动物以及沿食物链的级联效应开展室内实验研究,以期为揭示富营养化对海洋浮游生态系统的影响途径及机制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N/P比失衡条件下,叁角褐指藻(PT)、中肋骨条藻(SC)、小球藻(CV)和球等鞭金藻(IG)的元素组成受到显着影响。高N/P比条件下,微藻P含量显着降低,同时微藻N含量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低N/P比条件下微藻的N含量显着降低。微藻N含量较P含量表现出了更强的稳定性。微藻的营养组成也受到N/P比失衡的影响。低N/P比条件下PT和SC的总脂肪酸(TFA)、多不饱和脂肪(PU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饱和脂肪酸(SFA)的含量均增加。PUFA含量与DIP存在正相关性,而MUFA和SFA含量与DIN存在负相关性。蛋白质、氨基酸以及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也受到N/P比失衡的影响,其中低N/P比条件影响效应更显着。同时,N/P比失衡条件下,中肋骨条藻和海链藻群体的粒径出现减小的趋势,高N/P比条件下这一趋势更为显着。中华哲水蚤、蒙古裸腹水溞和褶皱臂尾轮虫叁种浮游动物对N/P比失衡的饵料没有主动回避的能力,其对不同N/P比饵料的摄食无显着差异。N/P比失衡饵料培养条件下,叁种浮游动物的生长均出现降低现象,但是繁殖活动的变化存在一定的种间差异。蒙古裸腹水溞的怀卵率在低N/P比饵料条件下升高,在高N/P比饵料条件下降低;而褶皱臂尾轮虫的怀卵率在低N/P比和高N/P比饵料条件下均呈现降低现象;中华哲水蚤的产卵率在低N/P比饵料条件下降低,在高N/P比饵料条件下升高,其孵化率在低N/P比和高N/P比饵料条件下均呈现降低现象。褶皱臂尾轮虫体内C、N和P元素在高N/P比和低N/P比条件下均呈现降低的现象,高N/P比的降低幅度更大。高N/P比饵料条件下,褶皱臂尾轮虫的TFA、PUFA、MUFA和SFA含量均呈现增加趋势,但PUFA在TFA中的百分比降低;高N/P比和低N/P比条件下褶皱臂尾轮虫的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均呈现降低现象,高N/P比的降低幅度更大。由如上结果推论,N/P比失衡效应会由浮游植物向植食性浮游动物传递。关于肉食性浮游动物,从生长状态来看,饵料N/P比失衡对牙鲆仔鱼的影响大于海月水母碟状幼体。牙鲆仔鱼的生长在高N/P比和低N/P比条件下均呈现较大程度的降低,而水母海月水母碟状幼体的生长在高N/P比条件下存在一定程度的降低,但是在低N/P比条件下却呈现一定程度的升高。在N/P比失衡饵料条件下,牙鲆仔鱼达到LT10的时间较海月水母碟状幼体短。从元素组成来看,N/P比失衡饵料对牙鲆仔鱼的影响大于海月水母碟状幼体,海月水母碟状幼体可能具有比牙鲆仔鱼更强的耐受性。由此,N/P比失衡可以沿食物网向肉食性浮游动物传递,存在食物网的级联效应。综上所述,N/P比失衡效应可以由浮游植物向植食性浮游动物,进而向肉食性浮游动物传递,存在食物网级联效应。但是,传递过程会因生物不同产生不同的传递效应。因此,富营养化的生态效应研究中,不仅要关注营养元素结构改变引起的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以及数量变化,亦要关注浮游植物的元素组成和营养结构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沿食物网的级联效应,有助于全面系统地认识富营养化对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影响途径和机制。(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期刊2015-04-01)
魏虎进,朱小明,纪雅宁,姜亚洲,林楠[9](2013)在《基于稳定同位素技术的象山港海洋牧场区食物网基础与营养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对2011年春季和秋季在象山港海洋牧场采集的生物消费者及其食物源样品的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进行了分析,通过IsoSource模型计算该海域生物的食物网基础并利用氮稳定同位素数据计算消费者的营养级.结果表明:该海域生物消费者食物源的δ13C值范围介于-13.75‰~-24.29‰之间;根据δ13C值可以将其食物源分为4类:浮游植物、大型海藻、悬浮颗粒有机物(POM)、沉积相颗粒有机物(SOM).浮游植物和SOM是该海域生物食物网的基础,对消费者的碳源贡献率(50.27%)比较大,大型海藻也是消费者的重要碳源(贡献率为35.5%),POM对消费者的碳源贡献率为13.7%.消费者的δ15N值则介于5.40‰~11.85‰之间,消费者的营养级介于2.0~3.7级之间,不同食性的鱼类处于食物网中不同的地位,浮游生物食性的鱼类位于食物网的底端,游泳生物食性的鱼类处于食物链的上层.(本文来源于《应用海洋学学报》期刊2013年02期)
刘瑀,刘保占,李颖,王海霞,刘苓[10](2013)在《样品前处理方法对海洋食物网稳定同位素组成分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稳定同位素组成分析常被应用于海洋食物网的研究。但是,样品的前处理方法不同将直接影响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分析结果。本研究确认了不同前处理方法对海洋食物网样品C、N稳定同位素组成分析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N稳定同位素分析样品不需要进行酸化处理;C同位素分析样品中藻类、腔肠动物、贝类和鱼类酸化后δ13C无明显变化,不需要进行酸化处理;沉积物(SOM)、悬浮颗粒有机物(SPOM)、浮游动植物和甲壳动物酸化后δ13C值减小,分析前必需进行酸化处理;样品酸化前需进行蒸馏水冲洗,而酸化后不需要进行水洗处理。(本文来源于《海洋环境科学》期刊2013年02期)
海洋食物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海洋牧场是由多个功能区组成的生态系统工程,不同功能区的生态环境和食物网结构各不相同,通过研究不同功能区食物网结构有助于了解功能区之间生态系统差异。实验通过对南澳柘林湾海洋牧场渔业资源环境调查,利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对海洋牧场不同功能区食物网结构进行比较,并借助SIBER对稳定同位素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海洋牧场调查共采获生物种类78种,其中,消费者的δ~(13)C比值介于–19.94‰~–13.62‰,δ~(15)N比值介于8.78‰~15.29‰,营养级范围介于1.73~3.64。不同功能区同位素数据对比表明,人工鱼礁区生物资源相对丰富,食物网结构较为复杂;海藻增殖区中生物生态位分布最广,营养冗余程度较高;贝类增殖区生物生态位较窄,营养级分布较为集中。在不同功能区生态系统稳定性对比中,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稳定性最佳,海藻增殖区生态系统稳定性较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海洋食物网论文参考文献
[1].张硕,高世科,于雯雯,李士虎.碳、氮稳定同位素在构建海洋食物网及生态系统群落结构中的研究进展[J].水产养殖.2019
[2].林会洁,秦传新,黎小国,陈丕茂,莫宝霖.柘林湾海洋牧场不同功能区食物网结构[J].水产学报.2018
[3].赵苑,赵丽,董逸,李海波,张武昌.海洋浮游微食物网生物在海洋颗粒形成和沉降中的作用[J].海洋科学集刊.2017
[4].谢斌,李云凯,张虎,张硕.基于稳定同位素技术的海州湾海洋牧场食物网基础及营养结构的季节性变化[J].应用生态学报.2017
[5].张武昌,陈雪,赵苑,赵丽,肖天.海洋浮游微食物网结构及其影响因素[J].海洋科学集刊.2016
[6].张武昌,陈雪,李海波,赵丽,赵苑.海洋浮游微食物网对氮、磷营养盐的再生研究综述[J].海洋通报.2016
[7].朱江峰,戴小杰,王学昉,陈彦.海洋食物网拓扑学方法研究进展[J].渔业科学进展.2016
[8].陈蕾.N/P比失衡对海洋浮游生物的影响及其沿食物网的传递[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15
[9].魏虎进,朱小明,纪雅宁,姜亚洲,林楠.基于稳定同位素技术的象山港海洋牧场区食物网基础与营养级的研究[J].应用海洋学学报.2013
[10].刘瑀,刘保占,李颖,王海霞,刘苓.样品前处理方法对海洋食物网稳定同位素组成分析的影响[J].海洋环境科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