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种新型变压器局放在线监测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辜祥[1](2021)在《变电站变压器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电力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能源,电力变压器作为电力系统中最重要的供电设备之一,如果变压器的发生故障,很容易造成电网事件或者大面积的停电事故,影响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和社会稳定。加之未来电网规模越来越大,电气化设备越来越多。而目前对变压器的监测手段仍然比较落后,难以适应现代设备管理的要求。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变压器在线监测的解决方案,力求对变压器的运行工况进行实时监测。本文对相关重要的厂站进行研究,分析了变压器在线监测的实际需求,并且对国内外设备在线监测的情况作了对比了解。就现在成熟的相关技术和常用的设备监测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对比,对系统的便捷性,安全性,准确性,经济性等方面作了充分考虑。设计出了基于.NET平台的变压器在线监测系统。系统采用Client/Server架构(简称C/S架构)作为变压器在线监测系统的软件结构,以发挥C/S架构在安全性方面的优势,确定了系统的三层结构模式和设计了系统的基本功能模块。使用.NET Framework框架平台进行软件开发,一方面.NET平台支持C/S架构开发模式和优秀的图形化人机交互控件模式,另一发面提供了Visual Studio IDE集成开发环境,为开发人员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基于.NET平台使用C#语言实现了变压器在线监测系统的系统管理、油中气体监测、铁芯接地电流、油面温度监测等功能模块。利用SQL Sever数据库强大的数据管理能力,为系统的数据提供了数据管理、存储、查询等业务的支撑。总的说来,本文开发出了C/S架构+.NET平台+C#+SQL Sever的变压器在线监测系统,实现了实时监测变压器运行态势的初衷。通过变压器运行的指标数据可以第一时间发现故障表征,就可以在发生故障前制定科学的检修策略,以此达到保障变压器长期稳定运行,不出现大的停电事故的目标。
王波[2](2020)在《GIS设备局部放电在线监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近些年,电力系统随着规模性发展,对其安全运行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GIS)因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运行可靠性高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各电压等级的电力系统。考虑到GIS设备的绝缘缺陷可能直接影响到系统安全性,掌握GIS设备的内部绝缘缺陷,特别是通过监测局部放电现象判断绝缘劣化程度及时发现设备故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在比较各种局部放电监测原理及方法基础上,分析了 GIS局部放电的常见原因、表现特征及其危害,得出超高频检测法在GIS局部放电监测中的可行性;其次,详细研究分析了 GIS局部放电的等效电路及超高频传播特性理论,就某应用超高频的GIS局放在线监测系统,从硬件到软件做了设计及应用说明,并通过现场模拟放电试验由系统成功捕捉到信号并得到放电图谱。然后介绍了局放在线监测系统在出厂及现场安装前进行的一些必要试验。最后,提出了本工程现场安装配置方案,并进行了现场检测试验,与超高频便携式检测仪检测到数据进行比较,说明该系统数据采集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并进一步通过系统检测到放电量正确判断是否发生局部放电等设备绝缘故障。通过系统在现场应用中总结了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案。本文研究在提升GIS设备运行的可靠性方面,对系统实现状态监测及掌握设备绝缘情况具有工程指导意义。
张晨晖[3](2020)在《基于双树复小波的GIS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SF6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Gas Insualate Switchgear,简称GIS)随着智能电网的建设,在电力系统中广泛使用,GIS的安全运行直接关乎电力系统的安全。因此对GIS局部放电实施有效、可靠的检测与诊断,使GIS缺陷消除在萌芽中,避免事故严重发生。在线监测系统是当前迫切需求的,对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GIS内部存在的局部放电现象进行研究,将现有的检测方法进行比对,特高频检测法在抗干扰能力、监测灵敏度上均优于其它检测法。从根本上研究分析局部放电信号的机理,同时分析了局部放电的表征参数、电磁波在GIS内部传播路径和基于局部放电定位原理,本文系统研究了电磁波动方程在GIS同轴波导中的应用,对GIS内部电磁波衰减规律进行定性分析,为抗干扰研究奠定了基础。在吸取传统式监测系统的缺陷下,致力于改善现有不足的分布式检测系统。就地处理信号的采集和降噪并转换成数字信号,再将数字信号直接上传至上位监测中心实现故障类型的判断和故障定位。然后,针对特高频在线监测局部放电信号混有的高斯白噪声干扰的问题。根据实数小波在现有降噪上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改进阈值下的双树复小波变换算法进行白噪声干扰抑制,并主要从去噪效果上对改进阈值后的双树复小波算法进行性能评估,确定改进阈值下的双树复小波变换在GIS局部放电信号去噪中的实用性。
王超[4](2020)在《1000kV特高压变电站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研究和应用》文中研究说明1000kV特高压变电站在线监测系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主要研究1000kV GIS设备局放在线监测系统(DMS)、SF6气体在线监测系统和变压器(并联电抗器)有色谱分析在线监测系统在特高压变电站内的应用,从基本原理、技术要求和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告警、异常信号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证。本文1000kV GIS设备局放在线监测系统(DMS)通过在GIS设备上放置外置式和内置式传感器采集特高频信号,预判设备健康状况。内置传感器由GIS生产厂在制造时置入,外置传感器可带电安装,安装于GIS设备盆式绝缘子外侧未包裹金属屏蔽处或者GIS设备壳体上存在的介质窗处,依靠绝缘介质处电磁波的泄漏进行特高频信号的检测;SF6在线监测系统用以判断以SF6气体为绝缘和灭弧介质的变电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泄漏时,提前发现,智能告警,避免发生设备缺陷严重化和人员伤害;变压器(并联电抗器)油色谱在线监测装置通过对故障部位的绝缘油或固体绝缘物将会分解出小分子烃类气体(如CH4、C2H6、C2H4、C2H2等)和其他气体(如H2、CO、CO2等)的含量和成分分析,诊断变压器(并联电抗器)健康状况和故障类别,能够准确、及时的发挥预警作用,便于对变压器突发故障进行监测。
陈玉竹[5](2020)在《高压电缆局部放电与介质损耗的检测诊断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电力网络不断发展,高压电缆铺设长度不断增加,高压电缆的安全稳定运行与国民生产生活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因此需要能够及时反应电缆运行状态的检测手段,减少电缆因为绝缘缺陷出现电力事故的可能性,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高压电缆局部放电检测和介质损耗检测是电缆绝缘突发性故障检测方法中的有效手段。局部放电(简称局放)监测可以对电缆局部故障进行检测与诊断。介质损耗(简称介损)检测可以反映电缆整体老化程度。这两种方法均是IEEE标准推荐的电缆检测方法。本文从高压电缆加压测试实验、介损检测技术、局放多源头识别以及动态自适应诊断技术四个方面对高压电缆局放与介损的检测诊断技术进行了研究。(1)针对局放检测样本与介损检测样本库获取难度高的问题,本文搭建了基于典型缺陷的高压电缆加压测试实验平台,开展了电缆局放和介损检测试验。本文通过选取和设置五种典型缺陷类型,开展高压电缆单源缺陷和多源缺陷的加压测试实验,获取局放数据。本文开展了高压电缆介质损耗检测试验,获取介质损耗检测数据。本文分析了基于单源缺陷和多源缺陷高压电缆局放检测中起始电压与熄灭电压,并分析了不同电压等级下单源缺陷和多源缺陷所引起的局放脉冲形状与幅值规律。(2)针对高压电缆介损带电检测难度大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多点同步的高压电缆介损检测方法与精度提升方法。本文对高压电缆介损检测方法进行总结,将高压电缆介质损耗方法分为绝对测量法和相对测量法。本文分析了高压电缆介质损耗检测误差产生的原因,并相应提出了改进方法。本文提出了高压电缆介质损耗检测新型系统,分析了泄露电流分离、参考电压补偿以及加装测温系统对介损检测值的误差影响。(3)针对高压电缆局部多源头识别难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高可靠性同步触发采集和特征优化选择的高压电缆局放多源头识别方法。本文针对同一电缆不同位置产生的多源局放,提出基于高可靠性同步触发采集与多源信息融合的高压电缆局放多源识别方法。本文针对电缆同一位置不同缺陷产生的多源局放,提出基于特征优化选择与聚类分割的高压电缆多源局放识别方法。本文针对电缆及电缆连接的电力设备产生的多源局放,提出基于优选特征和卷积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的高压电缆局放多源头识别方法。(4)针对基于局放检测的高压电缆状态诊断困难的问题,提出基于局放检测技术的高压电缆动态自适应状态诊断方法。本文分析了高压电缆状态诊断的影响因素,将高压电缆状态诊断影响因素分为考虑电缆自身信息、局放干扰识别以及局放源头和类型三种类型。本文结合高压电缆状态诊断的影响因素,提出基于动态自适应技术的高压电缆状态诊断模型。本文对某供电公司5条线路电缆进行诊断,判断出需要重点关注电缆,但由于停电检修时间安排问题,该电缆出现事故。本文对某EPR电缆进行诊断过程中发生闪络,通过分析闪络前后局放幅值变化以及局放脉冲数目变化,得到新的高压电缆状态诊断影响因素。
王坤涵[6](2020)在《环网柜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研制》文中指出我国环网柜使用量逐年增加,保障环网柜的安全可靠运行,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必要条件。目前环网柜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成本过高,导致监测系统难以广泛使用。此外,环网柜在线监测系统检测的量值不够全面,功能集成度单一。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设计了一套环网柜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除了考虑温湿度、烟雾等环境参数采集外,系统也设计了适用于环网柜局部放电检测的高频传感器以及暂态对地电压传感器,并验证了传感器的有效性。设计了降频调理电路,实现了对HFCT局放信号的降频处理,使降频处理后HFCT局放信号满足了DSP的AD端口采样速率,实现了DSP对局放信号直接采样,有效降低了在线监测系统的成本。设计了TEV局放信号调理电路,调理电路将TEV局放信号修整成方波,调理后的TEV局放信号能通过DSP的ECAP模块对放电个数进行统计。通过对HFCT局放信号以及TEV局放信号的处理,实现了DSP处理器对局放信号的采集。在局放信号的识别方面,本文采集了三种缺陷的局部放电信号,研究了小波能量谱法、统计特征参数法和分形特征参数法三种特征提取方案对本文HFCT局部放电信号的特征提取效果。结合BP神经网络对统计特征参数和分形特征参数进行类型识别,实验表明统计特征的识别效果要优于分形特征的识别效果。通过BP神经网络验证了统计特征和分形特征组成的混合特征向量具有最优识别效果。本文开发了一套环网柜在线监测系统上位机软件,基于NI公司的Lab VIEW软件开发,采用无线通讯方案实现了远程在线监测环网柜状态。软件通过图表全面展现下位机上传的环网柜状态信息,具备状态数据实时显示、监测信息储存、历史数据查询、放电类型识别等功能,为监测人员分析故障发展趋势提供了参考。
乔木[7](2020)在《换流变压器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研究》文中认为换流变压器在换流变电站中起到枢纽作用,是电力系统输变电运行中极为重要的电气设备。如果换流变压器发生故障,将导致部分或全部系统停止运行,甚至造成严重的停电事故。换流变压器内部连接件、阀侧绕组和出线套管绝缘失效导致据换流变压器绝缘失效的重要原因之一,局放故障则是换流变绝缘失效的主要表现。因此,对换流变运行状态进行局部放电的在线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早期的故障隐患,对于换流变绝缘状态评估、维护以及电网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换流变压器局部放电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根据换流变压器的局部放电特性,设计出一套针对换流变压器的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系统主要使用高频和特高频传感器,尤其以针对站域局放在线监测研发的套管末屏高频传感器为中心,有效的掌握换流变的绝缘状态;并使用变压器油阀特高频局放、变压器套管末屏高频局放、变压器铁芯夹件接地线高频局放等不同位置的监测方式,应用波形鉴别、图谱鉴别、极性鉴别等技术,解决换流变套管局放监测中的抗干扰问题;且通过基于深度学习的局放诊断技术的研究,提高在线监测系统局放类型识别的准确性。为了验证该系统的可行性,采用该系统对换流变压器的局部放电故障进行了现场监测,得到了较好的检测结果,与传统的监测手段相比,更适用于换流变压器的在线监测,有利于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性。
王者[8](2019)在《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变电站巡检机器人故障分析与自主特巡系统》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智能电网的建设和变电站人工替代技术的推广,变电站自动巡检机器人在各级变电站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目前的巡检机器人系统并不能自动查找分析故障隐患设备,只能对已出现缺陷的设备生成报告,很多隐患设备只能通过人工方式预测排查,因而加重了运维人员的生产负担。为了强化机器人在变电站巡检工作中的利用效率,使巡检机器人更好地服务于运维工作,减轻人员负担,本文提出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变电站运行数据,使巡检机器人系统能够自主完成故障诊断,寻找相关巡视点,并制定特巡计划。主要工作如下:第一,构建变电站三方综合数据库。为了收集数据挖掘过程所需的设备运行数据,将生产系统、监控后台、机器人巡视三方数据进行整合,去除噪声干扰后形成综合数据库,用于挖掘缺陷设备。以机器人后台为综合数据库数据分析平台,优化机器人采样数据库,制定更为科学的巡视策略,提高巡检机器人巡视效率,并依托靶向采集数据,提高综合数据库样本质量。同时,基于生产管理系统构建知识信息库和故障信息库,为缺陷等级分类和挖掘缺陷相关的故障点提供依据。第二,完成设备故障挖掘。深入研究数据挖掘应用,筛选适合故障分析的方法,确定以粗糙集和故障树相结合的数据挖掘方法。利用粗糙集方法有效解决变电站运行数据噪声多、种类复杂等问题,并采用故障树方法实现对设备故障类型的挖掘。以实现变压器自主状态评价为例,结合专家评估以及设备检修专业知识库(国家电网公司变电检测管理规定、变电站现场规程)等,探讨能够实现机器人后台系统自动判断故障的故障树构建方法。第三,完成故障相关巡视点关联算法。通过知识信息库中的缺陷等级分类确定各个故障的巡视期限与周期,介绍了故障信息库与生产系统中台账信息相关联的必要性、关联度挖掘的相关算法。经过比较证明,FP-growth算法相比Apriori算法不会产生候选频繁集,挖掘效率更高。最终提出利用FP-growth算法对故障信息库进行挖掘的方案,通过挖掘故障巡视点之间的关联信息筛选应该巡视的位置,确定故障发生后应该巡视的所有巡视点并进行优先级排序。第四,完成机器人特巡策略制定和路线规划。探讨解决多个特巡计划的路径优化方法,并进行仿真验证比较,由于蚁群算法能够优化Dijkstra算法的局部最优解,最终决定使用Dijkstra算法配合蚁群算法完成多故障设备特巡路线优化,使得机器人可在不影响每日例行巡视的基础上,自动对后台分析系统判定的故障设备巡视点进行最优化策略特巡。
刘佳[9](2018)在《110kV智能变电站的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我国经济正处在飞速发展阶段,随之而来的用电量猛增,对传统电网产生了巨大冲击,而智能电网就在此时应运而生。变电站作为传统电网中的重要环节,智能变电站同样在智能电网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主要作用是变换电压,同时兼顾分配、控流和调压的重要电力设施,所以设计一座可以长时间可靠运行的智能化变电站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首先介绍了目前智能电站的研究进展,并以此提出了本文要设计的110k V智能变电站的设计需求;其次介绍了智能变电站结构,并比较了智能变电站和传统变电站结构的不同。再次着重介绍本文设计的110k V智能变电站的三类主要设备,主要研究了一次设备的智能化方式,给出了本文研究设计的智能变电的一次设备的选择方式;重点研究了110k V智能变电站的在线监测系统,着重介绍了全站各个部分的在线监测系统的构成,对每个系统都详细分析了各种方案的利弊,本文从运行可靠性和整体经济性角度出发选择最为合适的在线监测系统配置方案,着重研究介绍了110k V智能变电站的电子式互感器的选择,先介绍了电子式互感器的发展,并通过表格详细逐项的对比了各种互感器的优缺点,仍旧从运行可靠性和整体经济性角度选择合适的电子式互感器,具体给出了110k V智能变电站的互感器选择方案。最终,详细阐述整个110k V智能变电站各个部分的设计方案,包括各个设备的型号选择、设备参数以及变电站基建方案,本设计方案采用了全寿命周期管理理念,着重强调智能变电站的可靠性,同时全站的通讯都基于IEC61850标准规约下实现,大大提高了传输速度和传输水平。在最后,总结了本次智能变电站设计的4点不足,并对未来的智能变电站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提出了未来发展的5点趋势。
张磊[10](2018)在《石家庄地区安托变电站变压器局放在线监测系统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变压器能否正常运行,影响到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对于变压器运行状况的在线监测,目前有超声波、特高频、脉冲电流、化学法等方法。基于局部放电特高频信号的在线监测方法,具备收到的干扰影响较小、灵敏度高等优点。课题主要针对变压器局部放电的特高频在线检测方法,进行特高频传感器的优化设计和制作,并利用制作的传感器对局部放电的特高频模拟信号进行采集,基于Labview进行软件程序开发,并实现信号采集、去噪、显示、存储和预警等功能。最后探究在线监测系统的可扩展功能实现,并将其与已运行功能融合起来,组成一套完整的变压器局部放电特高频检测系统。首先,探究用于采集特高频信号的天线形状,通过仿真手段检验各种形状的特性和效果,制作相应的特高频传感器的天线;根据采集要求,选用合适的分离放大和检波电路,以提高对信号检测的灵敏度和抗干扰能力等,最终得到配套的信号处理模块,与特高频天线结合,形成完整的特高频传感器。然后,根据采集要求,搭建变压器局放特高频在线监测系统结构,通过应用多路复用器,实现可扩展功能,通过使用数据采集卡,实现实时数据的在线采集、存储和分析。并基于Labview,编译系统所需的采集程序,实现数据采集、软件去噪和扩展功能,与制作的的特高频信号采集装置结合,形成完整的特高频局放监测系统。并通过模拟局部放电实验,采集局放数据,经检验监测系统达到预期功能。最后,通过现场安装调试,并经过实验测试和系统运行验证,制作的特高频传感器参数符合相关指标,能够很好地采集特高频信号,并经信号处理模块后能够被采集卡采集,由软件系统完成检测功能,硬件系统和软件设计均能够投入运行。
二、一种新型变压器局放在线监测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新型变压器局放在线监测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变电站变压器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变压器在线监测关键技术 |
2.1 变压器在线监测相关技术 |
2.1.1 变压器油色谱监测技术 |
2.1.2 变压器铁芯接地电流监测技术 |
2.1.3 变压器油温监测技术 |
2.2 C/S架构概述 |
2.3 .NET平台概述 |
2.4 C#语言概述 |
2.5 SQL Server概述 |
2.6 ADO.NET组件概述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的需求分析 |
3.1 系统的整体需求 |
3.2 功能性需求 |
3.2.1 系统管理需求 |
3.2.2 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需求 |
3.2.3 油中气体监测需求 |
3.2.4 铁芯接地电流监测需求 |
3.2.5 油温监测需求 |
3.3 非功能性需求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总体设计 |
4.1 系统设计的原则 |
4.2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
4.3 系统数据库设计 |
4.3.1 数据库设计原则 |
4.3.2 数据库规范设计 |
4.3.3 数据库逻辑信息设计 |
4.3.4 数据库信息表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关键模块详细设计 |
5.1 系统模块设计 |
5.2 系统管理模块设计 |
5.3 数据采集和分析模块设计 |
5.4 油中气体监测模块设计 |
5.5 铁芯接地电流监测设计 |
5.6 油温监测模块设计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实现 |
6.1 使用ADO.NET连接数据库 |
6.2 系统登录模块的实现 |
6.3 油中气体监测模块的实现 |
6.4 铁芯接地电流监测模块的实现 |
6.5 油温监测模块的实现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系统测试 |
7.1 测试工具 |
7.2 功能测试 |
7.3 性能测试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论文工作总结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GIS设备局部放电在线监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GIS局部放电监测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主要工作 |
2 GIS设备局部放电的研究 |
2.1 局部放电的概念 |
2.2 GIS局部放电等效回路的分析 |
2.2.1 等效放电回路 |
2.2.2 局部放电特性的等效电路 |
2.3 GIS局部放电的超高频电磁波传播分析 |
2.3.1 TEM模波在GIS同轴波导中传播特性 |
2.3.2 TE和TM模波在GIS同轴波导中的传播特性 |
2.4 GIS局部放电超高频检测技术可行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GIS超高频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 |
3.1 在线监测装置的硬件选型 |
3.1.1 超高频传感器 |
3.1.2 现场采集单元 |
3.1.3 信号电缆选型 |
3.1.4 后台监测主站 |
3.2 在线监测装置的软件设计 |
3.2.1 数据显示及设置模块 |
3.2.2 数据分析及报警模块 |
3.2.3 数据存储及查询模块 |
3.3 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的验收试验 |
3.3.1 型式试验 |
3.3.2 现场验收试验 |
3.4 GIS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传感器模拟放电试验 |
3.5 本章小结 |
4 GIS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的现场应用 |
4.1 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的传感器现场配置 |
4.1.1 内置传感器性能试验 |
4.1.2 传感器现场配置原则 |
4.2 GIS主回路绝缘耐压及局部放电测试 |
4.3 GIS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数据比对检测试验 |
4.4 局放在线监测系统运行存在问题 |
4.4.1 监测系统的信号干扰及抗干扰措施 |
4.4.2 监测系统运行中的常见故障问题 |
4.5 监测系统应用的适用性分析 |
4.5.1 提高设备运行安全可靠性 |
4.5.2 降低设备维护成本 |
4.5.3 实现智能化管理变电设备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基于双树复小波的GIS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GIS局部放电检测方法 |
1.3 GIS局部放电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GIS局部放电抗干扰的研究现状 |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GIS局部放电机理及特高频信号机理 |
2.1 GIS局部放电的机理分析 |
2.1.1 GIS典型绝缘故障放电分析 |
2.1.2 GIS局部放电的发生机理 |
2.1.3 局部放电特高频信号的表征参数 |
2.2 GIS局部放电特高频信号传播机理 |
2.3 局部放电特高频检测的定位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的硬件设计 |
3.1 硬件设计的技术目标 |
3.2 局部放电在线监测方案选择 |
3.3 监测装置硬件结构 |
3.4 特高频智能传感器设计 |
3.4.1 智能传感器信号采集单元 |
3.4.2 无线传输网络及控制 |
3.5 信号调理单元 |
3.6 数据处理单元 |
3.6.1 STM32F407ZET6芯片介绍 |
3.6.2 CPU最小系统 |
3.6.3 JTAG接口电路 |
3.7 上位机监测单元 |
3.7.1 操作界面模块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的双树复小波抗干扰研究 |
4.1 概述 |
4.2 小波变换的基本原理 |
4.2.1 小波的定义 |
4.2.2 离散小波变换的原理分析 |
4.2.3 小波构造与多分辨分析 |
4.2.4 小波基函数及尺度函数确定 |
4.2.5 小波基函数的选取 |
4.3 小波降噪 |
4.3.1 小波去噪方法及优缺点 |
4.3.2 小波阈值去噪 |
4.3.3 小波变换的局限性 |
4.4 改进阈值下的双树复小波变换 |
4.4.1 双树复小波变换基本结构 |
4.4.2 滤波器组的设计 |
4.4.3 双树复小波去噪流程 |
4.4.4 阈值函数设计和阈值的选取 |
4.5 改进双树复小波变换算法性能分析 |
4.5.1 局部放电信号的仿真数学模型建立 |
4.5.2 不同小波去噪算法的去噪效果分析 |
4.5.3 不同小波去噪算法的去噪效果分析比较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1000kV特高压变电站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研究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在线监测技术研究的必要性 |
第2章 项目的工作原理研究 |
2.1 局放在线监测系统(DMS)的工作原理研究 |
2.2 SF6气体在线监测系统的工作原理研究 |
2.2.1 室内SF6浓度报警仪的工作原理 |
2.2.2 SF6气体微水综合监测器的工作原理 |
2.2.3 意义及作用 |
2.3 变压器(并联电抗器)油色谱在线监测系统的工作原理研究 |
2.3.1 系变压器(并联电抗器)油色谱在线监测系统概述 |
2.3.2 变压器(并联电抗器)油色谱在线监测系统构成 |
2.3.3 变压器(并联电抗器)油色谱在线监测系统结构与原理 |
第3章 项目的设计技术要求 |
3.1 局放在线监测系统(DMS)的设计技术要求 |
3.2 SF6气体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技术要求 |
3.2.1 SF6气体在线监测系统安装技术要求 |
3.2.2 SF6气体在线监测系统调试技术要求 |
3.3 变压器(并联电抗器)油色谱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技术要求 |
第4章 项目的技术判断方法和数据比对分析 |
4.1 局放在线监测系统(DMS)的数据比对分析 |
4.1.1 局部放电类型的判断 |
4.1.2 局部放电源位 |
4.1.3 局部放电严重程度判定 |
4.1.4 其他注意事项 |
4.2 SF6气体在线监测系统的判断方法和数据比对分析 |
4.2.1 在线SF6综合检测设备参数设定 |
4.2.2 数据比对分析 |
4.2.3 注意事项 |
4.2.4 室内SF6浓度报警仪参数设定 |
4.3 变压器(并联电抗器)油色谱在线监测系统的判断方法数据比对分析 |
4.3.1 测试控制条件设定 |
4.3.2 缺陷类型判别 |
4.3.3 数据比对分析 |
4.3.4 其他注意事项 |
第5章 项目实际应用和数据分析 |
5.1 局放在线监测系统(DMS)的实际应用和数据分析 |
5.1.1 局放在线监测系统告警 |
5.1.2 局放在线监测系统告警原因分析 |
5.2 GIS设备SF6在线监测系统的实际应用和数据分析 |
5.2.1 GIS设备SF6在线监测系统告警 |
5.2.2 GIS设备SF6在线监测系统告警原因分析 |
5.2.3 GIS设备SF6在线监测系统告警整改处理 |
5.3 变压器(并联电抗器)油色谱在线监测系统的实际应用和系统分析 |
5.3.1 高抗油色谱在线监测系统告警 |
5.3.2 高抗油色谱在线监测系统告警原因分析 |
5.3.3 高抗检查处理 |
5.3.4 验收 |
第6章 结论 |
6.1 局放在线监测系统(DMS) |
6.2 SF6气体在线监测系统 |
6.3 变压器(并联电抗器)油色谱在线监测系统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5)高压电缆局部放电与介质损耗的检测诊断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高压电缆局部放电检测研究现状 |
1.2.2 高压电缆介质损耗监测研究现状 |
1.3 现有研究不足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基于典型缺陷的高压电缆加压测试实验 |
2.1 高压电缆典型人工缺陷类型 |
2.2 高压电缆加压测试实验原理 |
2.2.1 高压电缆单源缺陷的局部放电实验原理 |
2.2.2 高压电缆多源缺陷的局部放电实验原理 |
2.2.3 高压电缆介质损耗检测实验原理 |
2.3 高压电缆典型缺陷加压测试方法及实验步骤 |
2.3.1 高压电缆典型缺陷加压测试方法 |
2.3.2 高压电缆典型缺陷加压测试实验步骤 |
2.4 高压电缆加压测试实验数据分析 |
2.4.1 高压电缆单源缺陷的局部放电数据分析 |
2.4.2 高压电缆多源缺陷的局部放电数据分析 |
2.4.3 高压电缆介质损耗检测的数据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多点同步的高压电缆介质损耗检测技术与误差分析 |
3.1 高压电缆介质损耗检测原理 |
3.1.1 高压电缆介质损耗绝对测量法 |
3.1.2 高压电缆介质损耗相对测量 |
3.2 高压电缆介质损耗检测误差分析 |
3.3 高压电缆介质损耗检测系统 |
3.3.1 高压电缆介质损耗检测新型系统原理 |
3.3.2 高压电缆介质损耗检测新型改进方法 |
3.4 算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高可靠性同步触发采集和特征优化选择的高压电缆局放多源头识别 |
4.1 多源头局放来源与分类 |
4.2 基于高可靠性同步触发采集与多源信息融合的高压电缆局放多源识别 |
4.2.1 高压电缆高可靠性同步触发采集原理 |
4.2.2 高压电缆局放信号 |
4.2.3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高压电缆局放多源头识别模型 |
4.2.4 基于同步触发采集的局放检测实验与算例分析 |
4.3 基于特征优化选择与聚类分割的高压电缆多源局放识别 |
4.3.1 高压电缆局放特征提取与优化选择 |
4.3.2 基于优选特征与K-Means聚类的高压电缆多源局放识别模型 |
4.3.3 算例分析 |
4.4 基于优选特征和卷积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的高压电缆局放多源头识别 |
4.4.1 卷积神经网络原理 |
4.4.2 基于优选特征和卷积神经网络的高压电缆多源局放识别 |
4.5 算例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局放检测技术的高压电缆动态自适应状态诊断技术 |
5.1 基于局放检测技术的高压电缆状态诊断方法 |
5.2 高压电缆状态诊断的影响因素分析 |
5.2.1 考虑电缆自身信息 |
5.2.2 局放和干扰的识别 |
5.2.3 局放源头和类型 |
5.3 基于动态自适应技术的高压电缆状态诊断模型 |
5.4 算例分析 |
5.4.1 某供电公司高压电缆诊断案例 |
5.4.2 某EPR电缆诊断案例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 |
(6)环网柜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非电气量检测法 |
1.2.2 电气量检测法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局部放电传感器的研制 |
2.1 高频电流传感器的研制 |
2.1.1 高频电流传感器理论分析 |
2.1.2 高频电流传感器参数的选择 |
2.1.3 高频电流传感器匝数N及积分电阻的关系 |
2.1.4 高频电流传感器性能测试 |
2.2 暂态对地电压传感器的研制 |
2.2.1 暂态对地电压产生机理 |
2.2.2 暂态对地电压传感器理论分析 |
2.2.3 暂态对地电压传感器设计 |
2.2.4 暂态对地电压传感器性能测试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硬件设计 |
3.1 环网柜局放在线监测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
3.2 高频电流传感器调理电路 |
3.2.1 放大模块 |
3.2.2 检波模块 |
3.2.3 积分模块 |
3.3 暂态对地电压传感器调理电路 |
3.3.1 滤波模块 |
3.3.2 放大模块 |
3.3.3 高速比较模块 |
3.4 监测系统放电强度标定 |
3.4.1 HF检测法放电量标定 |
3.4.2 TEV检测法局放强度评价方案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局部放电特征提取方法研究 |
4.1 局放测试平台搭建及放电模型制作 |
4.1.1 试验平台组成 |
4.1.2 放电模型制作 |
4.2 数据预处理 |
4.2.1 数据滤波处理 |
4.2.2 数据归一化 |
4.3 特征提取方案 |
4.3.1 小波包能量谱 |
4.3.2 统计特征参数 |
4.3.3 分形特征参数 |
4.4 局部放电特征提取 |
4.4.1 小波包能量特征的提取 |
4.4.2 统计特征参数的提取 |
4.4.3 分形特征参数的提取 |
4.5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模式识别研究 |
4.5.1 BP神经网络算法 |
4.5.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特征识别结果 |
4.5.3 特征向量混合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环网柜在线监测系统软件开发及现场测试 |
5.1 监测系统软件方案 |
5.2 监测系统软件开发 |
5.2.1 无线通讯模块 |
5.2.2 故障判别模块 |
5.2.3 数据存储模块 |
5.2.4 数据显示模块 |
5.2.5 纵向比较模块 |
5.2.6 局放类型识别模块 |
5.3 监测系统现场试验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得成果 |
致谢 |
(7)换流变压器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变压器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研究现状 |
1.2.2 特高频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局部放电理论及变压器局部放电研究 |
2.1 电气设备局部放电 |
2.1.1 概述 |
2.1.2 局部放电的产生原因 |
2.1.3 局部放电的类型 |
2.1.4 局部放电的危害 |
2.1.5 局部放电的表征参数 |
2.2 变压器局部放电研究 |
2.2.1 变压器局部放电特性 |
2.2.2 变压器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技术 |
2.3 局部放电抗干扰措施研究 |
2.3.1 干扰信号识别 |
2.3.2 抗干扰措施 |
2.3.3 监测系统抗干扰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局部放电信号传感器及检测技术 |
3.1 传感器类型选择 |
3.2 套管末屏传感器 |
3.2.1 概况 |
3.2.2 传感器组成和功能 |
3.2.3 传感器特征和性能 |
3.2.4 应用方式 |
3.2.5 有效性验证 |
3.2.6 安全性验证 |
3.3 其他局放传感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换流变压器在线监测系统研制 |
4.1 系统概述 |
4.2 系统特点 |
4.3 系统结构 |
4.4 系统功能 |
4.4.1 监测策略 |
4.4.2 监测方法 |
4.4.3 监测模式 |
4.4.4 同步 |
4.4.5 趋势监测与报警 |
4.4.6 局放诊断 |
4.5 系统组件 |
4.5.1 传感器 |
4.5.2 监测前端 |
4.5.3 服务器 |
4.5.4 客户端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现场应用及分析 |
5.1 某±800kV换流站换流变局部放电异常检测一 |
5.1.1 异常情况 |
5.1.2 检测项目及结果 |
5.1.3 综合分析 |
5.2 某±800kV换流站换流变局部放电异常检测二 |
5.2.1 异常情况 |
5.2.2 检测项目及结果 |
5.2.3 综合分析 |
5.3 某±660kV换流站变压器髙频局部放电异常检测 |
5.3.1 异常情况 |
5.3.2 检测项目及结果 |
5.3.3 综合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变电站巡检机器人故障分析与自主特巡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 变电站巡检机器人发展现状 |
1.3 变电站设备状态监测及数据分析发展现状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目标 |
2.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变电站设备状态信息数据库构建 |
2.1 数据挖掘技术 |
2.2 三方数据的获取与采集 |
2.3 设备状态数据预处理 |
2.4 变电站设备状态信息库的建立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变压器设备故障树构建 |
3.1 粗糙集与故障树分析方法 |
3.2 变压器设备故障类型 |
3.3 设备故障状态量体系 |
3.4 应用粗糙集理论构建变压器故障树 |
3.5 本章小结 |
4 变电站检修数据关联度挖掘 |
4.1 关联规则挖掘方法 |
4.2 变电设备缺陷分级与关联规则挖掘 |
4.3 故障信息库的关联度挖掘 |
4.4 通过FP-growth算法实现检修数据关联度挖掘 |
4.5 本章小结 |
5 巡检机器人路径规划及路径优化 |
5.1 巡检机器人巡视任务及路线 |
5.2 蚁群优化方法 |
5.3 基于蚁群算法的巡检机器人路径优化 |
5.4 巡检后台软件与算法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110kV智能变电站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我国智能变电站发展现状 |
1.3 国外智能变电站研究现状 |
1.4 通信标准IEC61850规约 |
1.5 本文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
1.5.1 本文的研究对象 |
1.5.2 主要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智能变电站概述 |
2.1 智能变电站的定义和主要技术特征 |
2.2 智能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的结构区别 |
2.2.1 常规变电站的基本结构 |
2.2.2 智能变电站的基本结构 |
2.3 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的差异比较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一次设备智能化 |
3.1 智能一次设备发展历程及趋势 |
3.2 一次设备智能化技术要求 |
3.3 110kV智能变电站智能一次设备选择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智能变电站在线监测设备设计 |
4.1 智能变电站在线监测的意义 |
4.2 智能变电站设备在线监测的范围 |
4.3 智能变电站设备在线监测系统构成 |
4.3.1 主变压器在线监测系统构成 |
4.3.2 组合电器在线监测系统构成 |
4.4 智能变电站设备在线监测策略 |
4.4.1 一次设备在线监测策略 |
4.4.2 二次设备在线监测策略 |
4.4.3 网络通信状态在线监测策略 |
4.4.4 其他设备在线监测策略 |
4.4.5 案例库和专家诊断系统 |
4.5 110kV智能变电站在线监配置方案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智能变电站电子式互感器的选择 |
5.1 电子式互感器的构成与分类 |
5.2 电子式互感器相比传统互感器的优点 |
5.3 两种电子式互感器的比较 |
5.3.1 两种电子式互感器技术性能比较 |
5.3.2 两种电子式互感器工程应用比较 |
5.4 两种电子式互感器工程应用的主要问题 |
5.4.1 有源电子式互感器工程应用的主要问题 |
5.4.2 无源电子式互感器工程应用的主要问题 |
5.5 110kV智能变电站电子式互感器的选择方案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110kV智能变电站设计方案 |
6.1 电力系统层面设计 |
6.1.1 短路电流层次 |
6.1.2 继电保护及安全保护装置 |
6.1.3 站内及系统通讯设计 |
6.2 一次设备层面 |
6.2.1 主接线 |
6.2.2 主要电气设备计划实施 |
6.2.3 避雷器设计 |
6.2.4 电气设备绝缘等级具体策略 |
6.3 二次设备部分 |
6.3.1 110kV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网络系统 |
6.3.2 110kV智能变电站同步对时系统 |
6.3.3 110kV智能变电站计量体系 |
6.3.4 110kV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组屏方案 |
6.3.5 110kV智能变电站在线监测方案 |
6.4 110kV智能变电站基建设计及配电装置型式 |
6.4.1 110kV智能变电站基建设计 |
6.4.2 110kV智能变电站配电装置型式 |
6.4.3 110kV智能变电站照明装置 |
6.4.4 110kV智能变电站光纤与电缆布置 |
6.5 110kV智能变电站自愈系统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110kV智能变电站设计不足与展望 |
7.1 110kV智能变电站设计不足 |
7.2 智能变电站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0)石家庄地区安托变电站变压器局放在线监测系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章 传感器的选用和组合制作 |
2.1 特高频信号采集 |
2.1.1 局部放电分类 |
2.1.2 天线选形 |
2.1.3 天线的制作和测试 |
2.2 特高频传感器的组合制作 |
2.2.1 信号处理模块的结构 |
2.2.2 放大器的选取 |
2.2.3 检波器的制作 |
2.3 特高频传感器的采集实验 |
2.3.1 实验设备和过程 |
2.3.2 实验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特高频监测系统设计 |
3.1 特高频监测系统的结构 |
3.2 特高频监测系统的硬件设计 |
3.2.1 硬件组成 |
3.2.2 硬件功能特点 |
3.3 特高频检测系统的软件设计 |
3.3.1 软件设计 |
3.3.2 软件特点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特高频监测系统调试运行 |
4.1 石家庄安托变电站概况 |
4.2 特高频监测系统的安装 |
4.2.1 传感器结构 |
4.2.2 特高频传感器的配置 |
4.2.3 硬件安装结构 |
4.3 特高频检测系统的调试 |
4.3.1 显示变压器内部电磁信号实时波形 |
4.3.2 指示变压器运行状态 |
4.3.3 历史数据存储和显示 |
4.3.4 软件去噪 |
4.3.5 可扩展功能 |
4.4 特高频监测系统的投运试验 |
4.4.1 系统投运 |
4.4.2 监测效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一种新型变压器局放在线监测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变电站变压器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辜祥.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2]GIS设备局部放电在线监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 王波.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3]基于双树复小波的GIS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研究[D]. 张晨晖. 南昌大学, 2020(01)
- [4]1000kV特高压变电站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研究和应用[D]. 王超. 长春工业大学, 2020(01)
- [5]高压电缆局部放电与介质损耗的检测诊断技术研究[D]. 陈玉竹.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6]环网柜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研制[D]. 王坤涵.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0(02)
- [7]换流变压器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研究[D]. 乔木. 山东大学, 2020(11)
- [8]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变电站巡检机器人故障分析与自主特巡系统[D]. 王者. 山东大学, 2019(02)
- [9]110kV智能变电站的设计研究[D]. 刘佳. 沈阳农业大学, 2018(03)
- [10]石家庄地区安托变电站变压器局放在线监测系统设计研究[D]. 张磊. 华北电力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