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兴安岭北部上黑龙江拗陷区金铜矿床类型及地质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王远超[1](2020)在《上黑龙江盆地二十一站铜(金)矿床成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十一站铜(金)矿位于大兴安岭北部上黑龙江成矿带东部,近年来一直处于找矿勘查阶段。本文在二十一站铜(金)矿矿床地质特征、二十二站组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及其Hf同位素特征、全岩地球化学、钾长石40Ar-39Ar年代学、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以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基础上,厘定矿床成因并提出可能的成矿模式图。取得了以下主要认识:(1)二十二站组的沉积下限为早白垩世早期,物源区构造背景为活动大陆边缘的大陆岛弧环境,其物源主要形成于四个时期:新太古代(2711±10Ma)、中元古代-古元古代(1238~2428Ma)、新元古代(561~921Ma)、中生代-晚古生代(134~540Ma),且显生宙花岗岩质岩浆为二十二站组提供了最为丰富的物源。(2)二十一站铜(金)矿化与早白垩世石英二长斑岩密切相关。其成矿作用过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石英-钾长石±多金属硫化物阶段(SⅠ),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SⅡ),石英-碳酸盐矿物±黄铁矿阶段(SⅢ)。其中SⅠ和SⅡ为主成矿阶段,铜主要富集在含矿斑岩形成的隐爆角砾岩的胶结物中,金则主要富集在含矿斑岩的围岩中。(3)二十一站铜(金)矿床发育钾硅化蚀变、青磐岩化蚀变、长石分解蚀变。PIMA测试结果显示,铜、金矿化与白云石化、伊利石化密切相关;蚀变岩石主微量元素因子分析表明,铜、金矿化具有差异性,金矿化与硅化和长石分解蚀变密切相关,而铜矿化与钼、锌矿化相关,且同时有In、Cd、Co和Sb的带入。(4)二十一站铜(金)矿早期成矿流体来源于含矿斑岩中出溶的高温高盐度流体,并且在成矿早期有流体沸腾作用的发生,随着成矿作用的进行,逐渐有大气降水的加入,直到成矿晚期演变为以大气降水为主的低温低盐度流体。矿床成矿早期成矿压力为100bars~500bars,估算其成矿深度主要为1~5Km。早期的流体沸腾作用是铜的主要沉淀机制,而温度的降低是金的主要沉淀机制。(5)二十一站铜(金)矿中硫同位素为壳幔混源的深源岩浆硫,铅的来源也为壳幔混源,且流体演化过程中萃取了成矿前形成的岩浆岩和围岩地层中的铅,因此成矿物质为多来源,可能既来自于含矿斑岩,又来自于成矿斑岩的各种围岩。早白垩世含矿岩浆中析出的热液流体在运移过程中使围岩中的矿质活化,在岩浆热能作用下地下水循环,并淋滤各种围岩中的矿质,在适当的构造位置沉淀下来。
程贤达[2](2020)在《上黑龙江盆地二十一站岩体特征与成矿潜力》文中研究指明二十一站岩体位于大兴安岭东北部上黑龙江盆地,塔河县十八站乡北部二十一站地区。经过多年勘查研究,岩体中已发现斑岩型铜金矿化,但由于未进行系统的研究,缺乏找矿理论依据,在成矿系统和岩浆演化方面中尚未取得重大突破。本文在二十一站岩体中系统采样,判断岩体岩石组合为花岗岩、石英正长岩、二长花岗岩、石英二长斑岩和石英二长岩,通过对样品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Sr-Nd-Pb同位素和矿物学研究,旨在确定二十一站岩体的形成时代,探究岩浆物质来源和演化过程,分析其形成的构造环境以及对含矿性作出评价,为今后的找矿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取得成果如下:(1)二十一站岩体岩浆活动大致分两个阶段,花岗岩、石英正长岩和二长花岗岩形成于晚三叠世-早侏罗世(194.9±1.3Ma、186.5±1.3Ma和206.9±1.8Ma);石英二长斑岩和石英二长岩形成于早白垩世(133.16±0.98Ma和127.57±0.83Ma)。(2)二十一站岩体岩浆岩表现出高硅、高铝的特征,铝饱和指数A/CNK大于1.1,属于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钾玄岩系列,为I型花岗岩。微量元素表现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K、Pb等),Pb具有明显的正异常,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P等),表现出弧岩浆或主动大陆边缘岩浆的特征。稀土元素表现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平滑右倾型分配模式,具有轻微的Eu负异常,δEu为0.62-0.90,LREE/HREE为9.48-14.81,(La/Yb)N为11.57-23.22,轻重稀土分馏明显,表明岩浆经历了强烈的分离结晶作用。(3)锆石Hf同位素和岩石Sr-Nd-Pb同位素表明二十一站岩体岩浆源区具有壳源的性质,并有部分地幔物质的参与。综合区域构造演化历史及二十一站岩体主微量特征,认为二十一站岩体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岩浆岩形成于蒙古-鄂霍茨克洋向额尔古纳板块俯冲的环境下,早白垩世岩浆岩形成于鄂霍茨克洋闭合后陆陆碰撞造成增厚下地壳的拆沉引起的局部伸展环境。(4)二十一站岩体中不同岩性的黑云母和角闪石化学成分结果及计算表明:早侏罗世花岗岩和石英正长岩中的黑云母化学成分富铁、贫镁,属于铁质黑云母,对应岩浆结晶时氧逸度相对较低,侵位较深,与铜金硫化物矿床的形成条件不相符,因此不具备成矿潜力。早白垩世石英二长岩和石英二长斑岩中的黑云母属于镁质黑云母,角闪石化学成分显示富钙、富镁、贫钠和贫钾的特征,属于镁角闪石,对应岩浆结晶条件为中高温,高氧逸度和含水量,侵位深度较浅,同时岩浆主要来源于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并有部分地幔物质参与,具有形成大型斑岩矿床的潜力。
刘璇[3](2020)在《黑龙江省龙沟河岩体成矿潜力研究》文中认为龙沟河岩体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县境内,该岩体产出的岩石类型为黑云母二长闪长岩等,在该岩体附近具有开采了多年的砂金矿,但是该岩体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以及岩石成因尚不清楚,成矿潜力也不明确。鉴于此,本文通过对该岩体的年代学、地球化学以及黑云母角闪石成分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龙沟河岩体的岩石成因和成矿意义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此次样品锆石U和Th的含量分别为711×10-6—2255×10-6和225×10-6—2313×10-6,Th/U比值为0.4—1.0(Th/U>0.1),且锆石REE配分图解呈明显左倾趋势,具有典型的岩浆锆石特征。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29.77±0.99Ma(MSWD=0.16),锆石中的?Hf(t)值变化在-0.59到-4.81之间,说明该岩体锆石是壳源物质重融的产物。(2)龙沟河岩体的Si O2含量介于61.37%—66.59%之间,主要为中酸性侵人岩。岩石具有高Al(Al2O3含量介于15.61%—16.37%之间)、高Mg#指数(介于52—56之间)特征。稀土元素特征以轻稀土富集和强烈亏损重稀土元素为主,Yb含量为0.48—0.71μg/g,低于1.90μg/g,δEu介于0.74—0.87,显示微弱负铕异常。岩体富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Th、U、K和Sr),Sr含量介于1082—1396μg/g,Y含量介于6.82—9.62μg/g之间。样品Sr正异常;在微量元素蛛网图上显示强烈的Nb、Ta亏损和弱Ti亏损。地球化学特征与埃达克岩相似。通过对样品Sr-Nd-Pb同位素的测试,铅同位素μ值介于9.53—9.55之间,87Sr/86Sr比值为0.709,表明其来自于壳幔混源物质。(3)黑云母二长闪长岩中角闪石化学成分显示:角闪石富钙w(Ca O)(11.24%-11.79%)和镁w(Mg O)(11.78%-15.11%),属于镁角闪石,结晶温度为748.86℃-861.87℃,压力为65.53MPa-195.83MPa,,含水量为w(H2O)=4.70%。黑云母二长闪长岩岩的黑云母成分显示:黑云母富镁w(Mg O)(12.40%-12.98%),属于镁质黑云母。黑云母结晶温度为680℃-700℃;压力为198.08-204.10MPa,对应岩浆侵位深度为6.54-6.73km;结晶时岩浆氧逸度为10-13-10-15;岩浆来源为壳幔混源。因此,可以认为龙沟河岩体中二长闪长岩具有中高温,高氧逸度和含水量,壳幔混源性物质来源,浅侵位的特点。综上所述,龙沟河岩体具有形成大型金矿床的潜力。
巩鑫,赵元艺,水新芳,程贤达,王远超,刘璇,谭伟[4](2020)在《上黑龙江盆地虎拉林早白垩世岩体锆石U-Pb年代学、Hf同位素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文中提出上黑龙江盆地虎拉林金矿床位于兴蒙造山带东段大兴安岭北部额尔古纳微地块北缘,夹持于蒙古鄂霍茨克缝合带与得尔布干断裂之间,其矿体主要赋存于隐爆角砾岩中,与早白垩世岩浆活动形成的花岗斑岩、石英斑岩关系密切。本文采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方法,获得花岗斑岩岩体结晶年龄为141.7±1.1 Ma(MSWD=0.086)、石英斑岩(2件)岩体结晶年龄为144.9±0.56Ma(MSWD=0.580)和142.6±0.74 Ma(MSWD=0.077),两者均为早白垩世岩浆活动产物。两岩体锆石εHf(t)分别介于-4.14~0.16、-2.25~1.37,且大部分数据位于球粒陨石演化线之下,两阶段模式年龄(tDM2)分别为987.08~1259.04 Ma、908.38~1138.56 Ma。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花岗斑岩w(SiO2)为66.21%~66.70%,w(Al2O3)为15.18%~15.45%,w(Na2O+K2O)为7.56%~8.17%,铝饱和指数A/CNK为1.03~1.06,显示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钾玄岩序列;石英斑岩w(SiO2)为66.34%~68.25%,w(Al2O3)为13.77%~15.05%,w(Na2O+K2O)为6.76%~9.06%,在SiO2-K2O图解中,落入钾玄岩序列范围内。花岗斑岩、石英斑岩ΣREE分别为71.07×10-6~97.92×10-6、135.53×10-6~156.15×10-6,(La/Yb)N分别为24.87~26.81、31.33~40.62,均表现轻稀土(LREE)相对富集、重稀土(HREE)相对亏损的右倾曲线特征,且轻、重稀土分馏明显;δEu分别为0.65~0.88、0.41~0.50,后者较前者铕负异常明显;两岩体均相对富集Rb、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s)、LREE及U等不相容元素,强烈亏损Nb、Ta、Ti、P等高场强元素(HFSEs)。岩石成因类型判别图显示上黑龙江盆地虎拉林早白垩世侵入岩为Ⅰ型花岗岩,形成于蒙古-中朝大陆与西伯利亚大陆后碰撞环境,由挤压转为伸展的构造背景下,可能是蒙古-鄂霍茨克造山带陆陆碰撞期间加厚古老地壳拆沉、部分熔融,并受到幔源物质或新生地壳熔融混染的产物,进而限制了蒙古-鄂霍茨克洋至少在144.9Ma以前已经完全闭合。
邓昌州[5](2019)在《大兴安岭北部中生代斑岩铜矿:成岩与成矿》文中研究指明小柯勒河和富克山铜矿位于大兴安岭北部,是近年来发现的成矿潜力较大的斑岩型矿床。对矿区成岩成矿作用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区域成岩成矿时代特征、成矿岩体地球化学特征、成矿作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动力学背景。本次工作通过对小柯勒河和富克山矿区内矿床地质、岩浆岩锆石U-Pb和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代学、全岩地球化学、Sr-Nd同位素、锆石Hf同位素、矿物地球化学和稳定同位素(S、C-H-O)研究,限定了研究区岩浆演化序列和成矿年龄,探讨了矿区各期次岩浆岩成因、成矿物质来源和流体演化环境,并重建了成矿过程和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小柯勒河斑岩型铜矿床矿化与花岗闪长斑岩关系密切,蚀变分带包含内带钾化带和外带黄铁绢英岩化带,Cu矿化主要见于钾化带;富克山矿区石英闪长玢岩与Cu-Mo矿体时空分布关系密切,石英二长岩为弱的Mo矿成矿岩体,与石英闪长玢岩接触的粗粒二长花岗岩和石英二长岩为重要的Cu-Mo矿含矿岩体,矿区由于成矿岩体规模较小,再加上后期岩浆热液叠加作用,蚀变分带不明显。(2)小柯勒河矿区流纹岩、花岗闪长斑岩、闪长玢岩和花岗斑岩形成年龄分别为152.5±1.7 Ma、150.0±1.6 Ma、147.9±1.3 Ma和123.2±1.7 Ma;富克山矿区粗粒二长花岗岩、中粒二长花岗岩、石英闪长玢岩、石英二长岩、花岗闪长斑岩、闪长玢岩和安山玢岩侵入年龄分别为192.2±2.7,192.7±1.9,148.7±0.8,148.8±0.9,144.1±1.1,144.9±0.9和144.8±1.3 Ma。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年显示小科勒矿区成矿年龄为147.3±0.8 Ma,富克山矿区成矿年龄为148.0±2.8 Ma。认为大兴安岭东北部存在晚侏罗世斑岩型铜矿成矿事件。(3)小柯勒河矿区成矿前期流纹岩源自底侵的玄武质地壳,成矿花岗闪长斑岩由平板俯冲的洋壳部分熔融形成,成矿后期闪长玢岩物源为洋壳流体交代的地幔楔物质,最晚期花岗斑岩由拉张伸展环境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形成。富克山矿区粗粒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斑岩源自新生加厚下地壳的部分熔融,中粒二长花岗岩源自稍浅部位的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成矿石英闪长玢岩和石英二长岩源自大洋板片的部分熔融,闪长玢岩和安山玢岩则源自洋壳交代的地幔物质。小柯勒河和富克山矿区成矿岩体均具有埃达克质岩亲和性,显示高Sr、低Y和Yb、弱负-正Eu异常特征,具有高的Sr/Y比值,可作为寻找斑岩型铜矿岩体的岩石地球化学标志。(4)小柯勒河和富克山矿区成矿岩体内黑云母均属于镁质黑云母,矿物地球化学指示岩浆物源具有壳幔混源的特征,且岩浆具有高的氧逸度。两个矿区成矿岩体内角闪石均为低Al镁质角闪石,矿物地球化学特征指示岩浆具有高湿度(H2Omelt介于3.5%和5%之间)和氧逸度(Logf(O2)介于NNO+1和NNO+2之间)。角闪石开始结晶时小柯勒河矿区成矿花岗闪长斑岩母岩浆侵位深度约1.9km,富克山矿区成矿石英闪长玢岩母岩浆侵位深度约为3.8km。锆石微量元素显示小柯勒河和富克山矿区成矿岩体均具有较高的CeIV/III值,进一步指示成矿岩体具有较高的氧逸度。(5)黄铁矿和黄铜矿原位S同位素、黄铁矿原位微量元素和辉钼矿Re-Os含量特征显示富克山和小柯勒河矿床成矿物质均具有深源特征,地幔物质在成矿中扮演重要角色。(6)区域成岩成矿特征指示在侏罗世到早白垩世期间,大兴安岭北部地区可能经历了蒙古—鄂霍茨克洋板块低角度俯冲(195-170Ma)、板块回撤(165-155Ma)、平板俯冲(150-147Ma)、大洋闭合(陆陆碰撞:145-143Ma)和碰撞后伸展等构造过程。(7)大兴安岭北部地区晚中生代期间晚侏罗世洋脊和平板俯冲阶段利于埃达克岩和斑岩型铜矿的形成,而晚期大洋闭合后大规模拉张伸展阶段主要发育火山岩和次火山岩,成矿则以中低温热液Au、Ag、Pb-Zn-Cu矿床为主。
龚龑君,王建新[6](2018)在《黑龙江拗陷区金铜矿床类型及地质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黑龙江拗陷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区域,得尔布干成矿带其中一个组成部分就是它。近年来,经过一些研究以及依据相关矿产勘查情况得知黑龙江拗陷区是金铜矿床的重要区域,可将该区域的金铜矿床划分成三种类型的矿床和七个矿床式。浅层低温热液型、铜矿床为斑岩型以及蚀变岩型是金矿床的三种类型。在本地区首次发现以中侏罗统碎屑岩为容矿岩的蚀变岩型金矿,它的前景十分广阔。
李睿华,张晗,孙丰月,武广,张宇婷,王硕[7](2018)在《大兴安岭北段二十一站岩体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找矿意义》文中研究说明大兴安岭北端的上黑龙江盆地具有良好的斑岩型矿床的成矿潜力,本次对二十一站铜金矿区与成矿密切相关的闪长岩、花岗闪长斑岩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二十一站岩体的U-Pb定年结果显示,闪长岩形成时代为129±2Ma(MSWD=0.41),花岗闪长斑岩形成时代为127±2Ma(MSWD=0.10),均为早白垩世岩浆活动的产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闪长岩SiO2的含量为57.04%~59.91%,Al2O3为15.5%~16.22%,MgO为2.93%~4.02%,Mg#为51~61;花岗闪长斑岩SiO2的含量为61.52%~62.77%,Al2O3为13.71%~14.54%,MgO为1.91%~2.51%,Mg#为52~60,岩石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的Sr含量高,为595×10-6~1207×10-6,Y含量低,介于11×10-6~16.1×10-6之间,Yb含量低,为1.1×10-6~1.62×10-6,(La/Yb)N值为14.5~19.9,δEu值介于0.70~0.85之间,岩石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轻稀土元素和不相容元素U,相对亏损重稀土、高场强元素(Nb、Ta、Ti),符合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区域地质研究认为上黑龙江盆地二十一站早白垩世岩体为源区存在的榴辉岩或高镁麻粒岩构成的下地壳拆沉、熔融形成,该时期处于蒙古-中朝大陆与西伯利亚大陆后碰撞局部隆升的构造环境。
吴猛[8](2018)在《黑龙江省中东部金矿类型、成矿特征与成矿规律》文中指出黑龙江省中东部隶属黑龙江省境内的逊克-铁力-尚志以东地区,南、北分别与吉林省北部、俄罗斯远东地区相毗邻,是一个经历了不同时期的罗迪尼亚超大陆演化、古亚洲洋演化和中新生代滨太平洋演化而形成的复合构造区,多期、复杂的地质作用使得本区成为重要的内生金矿床成矿区之一。目前为止,该区已发现大型金矿床4座(老柞山、东安、金厂和东风山等),中型金矿床10余座(大安河、平顶山、四山林场等),小型金矿床20余座及30处以上的金矿(化)点。长期以来,有关该区金矿类型、成矿特征,特别是区域成矿规律与找矿潜力,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和研究。但有关矿床成因类型、成矿规律等方面认识存在较大争议,本文通过该区各类重要金矿床的矿床地质、流体包裹体、年代学等方面研究,取得如下进展。1.在系统研究矿床地质基础上,将该区内生金矿的主要成因类型划分为中温热液金矿床、接触交代/矽卡岩金矿床、浅成热液型和斑岩型金矿床以及沉积变质热液型金矿床五大类。同时将浅成热液型金矿床划分两个亚类,分别是浅成热液高硫化型、浅成热液低硫化型金矿床。2.通过典型矿床的矿物流体包裹体研究得出,研究区不同类型矿床的成矿流体性质是:中温热液金矿床具有中温、中盐度、低密度的流体特征,流体包裹体主要为CO2和H2O,属于CO2-H2O-NaCl岩浆流体体系;接触交代/矽卡岩金矿床具有高温、中等盐度、中等密度的属性,成矿流体气相成分以CO2-CH4-H2O为主,具有岩浆热液流体属性;浅成热液低硫化型具有中低温、中低盐度、低密度的含矿流体性质,为H2O-NaCl岩浆流体体系;浅成低温热液高硫化型-斑岩型金矿床中温、中等密度、低盐度的含矿流性质,含CO2的H2O-NaCl岩浆流体;沉积变质热液型金矿床流体具有中低温、中低盐度、中低密度特征,成矿流体的气相成分以CO2为主,并含有一定量N2、H2O、CH4等。3.硫化物的硫、铅同位素和石英流体包裹体的氢-氧同位素数据揭示:中温热液金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下地壳,含矿流体为岩浆流体性质,成矿过程有大量的大气降水加入;接触交代热液型金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上地壳或年轻地壳源,成矿流体属中温热液流体,流体组成为岩浆与地层相互作用形成的特征,并在成矿过程还有大气降水加入;斑岩型、浅成热液高硫化型金铜矿床和浅成热液低硫化型金矿床成矿物质具有壳幔混生源特征,但前两者成矿流体具有高氧化流体属性或岩浆热液属性,成矿过程有不同程度的大气降水加入,后者浅成热液低硫化型金矿床成矿流体以大气降水为主,岩浆水所占比例较小。4.将单颗粒锆石U-Pb同位素与蚀变矿物39Ar/40Ar同位素定年相结合,厘定了该区金矿床成矿期划分中二叠世(262 Ma)、晚三叠(219-182Ma)、早白垩世(119-110Ma)三个成矿期,浅成热液低硫化型金矿床和斑岩-浅成热液铜金矿床成矿集中发育在早白垩世,而中温热液金矿床在晚三叠(219-182Ma)和早白垩世(119-110Ma)均有形成。5.从流体演化角度出发,得出不同成因类型金矿成矿机制:接触交代热液型金矿床成矿经历了流体的不混溶或沸腾作用形成低盐度和高盐度后,再以气相为主的高温含矿液体交代围岩发生矽卡岩化,温度>350℃,后形成低盐度和高盐度,以液相为主的中高温的含矿液体卸载Fe、As、Au等元素,最终含矿流体与大气降水沉淀卸载石英、方解石;中温热液型金矿床是在成矿流体还原的、较封闭下,伴随温压降低和大气水加入过程而卸载沉淀出金、银等成矿物质;浅成热液低硫化型金矿床是低温、低盐度的流体以充填结晶作用为主而沉淀卸载金等成矿元素;浅成热液高硫化型金铜矿床和斑岩/类斑岩型成矿过程是高氧化流体上升、并发生强烈的不混溶、沸腾作用之后而卸载成矿物质而成矿;沉积变质热液型金矿床成矿经历了早期沉积和叠加变质变形作用而成矿的,并一定程度受到后期岩浆热液改造。6.从成岩成矿角度出发,分别建立了上述接触-交代热液型(矽卡岩型)、中温热液型、浅成低温热液低硫化型金矿床、斑岩-浅成热液高硫化型金铜矿床成岩成矿地质模式,为进一步开展区域成矿理论研究和找矿提供了科学依据。7.将区域地质背景与成矿地质特征相结合,明确指出了在佳木斯地块上应以寻找矽卡岩型金矿和沉积变质型金矿床为主,而在广泛中生代发育的中生代盆地内具有较大的浅成热液低硫化型金矿潜力,而在花岗杂岩隆起区发育早白垩世花岗岩区是寻找浅成热液高硫化型-斑岩型金铜矿床的良好场所。8.从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勘查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金矿的时空分布角度出发,重新将研究区的金矿床划分出5个成矿系列、6个成矿亚系列、11个矿床式。成矿单元划分为古亚洲和滨太平洋2个成矿域、吉黑1个成矿省、3个Ⅲ级成矿带、34个Ⅳ级成矿带或成矿远景区、6个Ⅴ级矿田或矿化集中区,并指出了金矿今后的找矿方向。
杨永胜[9](2017)在《大兴安岭中北段与金铜钼矿有关岩浆岩成矿专属性及红彦地区成矿预测》文中认为大兴安岭中北段大致为乌兰浩特市以北的大兴安岭及其两侧邻近地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兴蒙造山带东部的中间地带,主要由以NE向头道桥-鄂伦春断裂为界的额尔古纳地块和兴安地体组成,古生代以来,先后经历了古亚洲洋、蒙古-鄂霍茨克海和环太平洋构造成矿域的叠加、转换及复合演化,属大兴安岭成矿省北东部,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和贵金属矿产地,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极具成矿潜力。由于该区域地质工作和研究程度较低,区域成矿规律和成矿预测研究亟需加强,本论文以之作为研究区,通过金、铜、钼典型矿床剖析,成矿岩浆岩成岩作用与成矿专属性研究,总结区域成矿规律,进而试点性应用于区内勘查程度偏低的红彦地区,开展岩浆岩成岩作用研究与成矿有利性评价,并进行成矿远景预测,以期对区域成岩-成矿作用关系研究有初步阶段性总结,同时为矿产勘查实践提供参考。区域金铜钼成矿的岩浆偏在性:解剖区域主要成矿金属金、铜、钼典型矿床,包括古利库Au-Ag矿床、争光Au-Zn矿床,多宝山Cu-Mo(-Au-Ag)矿床、岔路口Mo-Zn-Pb-Ag矿床,对古利库和争光金矿床进行了详细研究,包括野外地质调研、样品采集及相关测试分析,其他矿床以引用前人分析数据和参考已有研究成果为主,进行资料二次整理,综合运用岩石学、矿物学、矿床地球化学、流体地质学等理论和方法,主要从与成矿有关岩浆岩的矿化蚀变特征、成矿时代、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来源以及成矿机制方面探讨成矿作用的岩浆偏在性,同时确定矿床成因类型。区域金矿床类型主要为浅成低温热液型(ED)和热液脉型(VD),ED型代表性矿床为古利库Au-Ag矿床(低硫化型LS)和争光Au-Zn矿床(中硫化型IS);铜矿床类型主要为斑岩型(PD,PD型铜矿床缩写为PCD),以多宝山Cu-Mo(Au-Ag)矿床为代表性矿床,其次为矽卡岩型(SD);钼矿床类型绝大多数且主要为PD型(PD型钼矿床缩写为PMD),代表性矿床为岔路口Climax型Mo-Zn-Pb-Ag矿床。特别地,本文将争光Au-Zn矿床成因类型确定为IS型,而不同于以往认为的LS型、构造蚀变岩型等。区域金、铜、钼主要矿种组合在成矿时代、成矿大地构造背景及成矿物质方面均存在明显的岩浆偏在性。IS型Au-Zn组合存在早寒武世-晚奥陶世、中奥陶世、早侏罗世中晚期及晚侏罗世晚期四期成矿,主要与加里东(早)中期陆缘岩浆弧构造背景下的中性-中酸性侵入(斑)岩具成因联系,矿质来源以幔源为主,成矿流体为大气水与岩浆水的混合流体,且以大气水成分居多,并存在少量幔源流体,矿质沉淀机制以流体混合为主,局部隐爆角砾岩范围内沸腾作用可能重要。LS型Au-Ag和独立Au组合为早白垩世晚期成矿,与燕山(中)期区域大规模伸展构造背景下的酸性-中酸性火山岩和中性-中酸性火山岩具成因联系,矿质来源分别以壳(上地壳)幔混源为主和以幔源为主,流体来源均为大气水与岩浆水的混合流体,但分别以岩浆水或大气水成分居多,矿质沉淀机制以流体沸腾作用为主。PD型Cu-Mo(-Au-Ag)组合为早奥陶世成矿,与加里东中期陆缘岩浆弧构造背景下的中酸性侵入(斑)岩具成因联系,矿质来源以幔源为主,流体来源为岩浆水与大气水的混合流体,且初始流体为岩浆去气流体,矿质沉淀机制以多期次流体沸腾作用为主,早阶段流体不混溶和水岩反应起重要作用,晚阶段流体混合作用较显着。PD型Mo-Zn-Pb-Ag组合以晚侏罗世(中)晚期成矿为主,与燕山中期区域伸展构造背景下的酸性侵入斑岩具成因联系,矿质来源以壳(上地壳)与地幔混合来源为主,尚有部分下地壳来源,流体来源为岩浆水与大气水的混合流体,且以岩浆去气流体为主,矿质沉淀机制以多期次流体沸腾作用最为重要。区域与金铜钼矿有关岩浆岩的成矿专属性:运用岩相学、矿物学、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Sr-Nd-Hf同位素地球化学、锆石U-Pb成岩年代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区域金、铜、钼成矿岩浆岩的关键化学成分特征、岩浆氧化还原程度、分异度与演化度、岩浆温度、岩石成因类型、岩浆来源、成岩时代以及成岩成矿大地构造背景,综上进一步论述岩浆岩的成矿物质、时代及空间专属性。区域金成矿岩浆岩化学成分定名侵入岩以花岗闪长岩-闪长岩和花岗岩为主,(次)火山岩以英安岩/粗面英安岩-安山岩/粗安岩和流纹岩为主,大部分属准铝质(QA),部分强过铝质(SP),总体具低硅(SiO2=5184%,平均66%)、相对高铝、贫碱(钾)(全碱含量平均6.6%)特征,REE配分曲线右倾,无-中等负Eu异常。氧逸度(按单个矿床统计)介于FMQ-0.5FMQ+3.6,平均FMQ+1.7,主体为中等-强氧化性质,总体低-中等分异、低-中等(-强)演化,岩浆温度较高(全岩锆石饱和温度TZr=723950℃,平均814℃),属“热”花岗岩。主要为具不同分异程度的I型,少数高分异I型,部分为埃达克质岩(AR)或部分具埃达克质岩特征(PAR);其次为中等分异A型。岩浆来源以幔源为主,次为壳源,主要来源于变质玄武岩/变质英云闪长岩(相对贫铝)和变质泥岩的部分熔融。本文研究认为争光Au-Zn矿床成矿英云闪长斑岩和古利库Au-Ag矿床与成矿有关的流纹岩分别为高镁埃达克质岩和(高)分异I型。铜成矿岩浆岩主要为花岗闪长(斑)岩,其次为花岗(斑)岩,大部分属弱过铝质(WP),总体具中硅(5976%,平均68%)、高铝、相对贫碱(钾)(平均7.0%)特征,REE含量整体相对较低,配分曲线右倾,无-较弱Eu负异常。氧逸度介于FMQ+1.2FMQ+5.34,平均FMQ+3.6,主体为强氧化性质,总体低-中等分异、低-中等演化,岩浆温度较低(634884℃,平均785℃),属“冷”花岗岩。为以低-中等分异程度为主的I型,大部分属AR或PAR。岩浆来源以幔源为主,次为壳幔混源,主要来源于变质玄武岩/变质英云闪长岩(相对富铝)的部分熔融,部分来源于变质杂砂岩或变质泥岩的部分熔融。钼成矿岩浆岩主体为花岗(斑)岩,主要为WP,总体具高硅(5982%,平均74%)、低铝、富碱(钾)(平均8.0%)特征,REE配分曲线右倾或“海鸥形”,绝大多数具不同程度(弱-强)Eu负异常。氧逸度介于FMQ+1.6FMQ+5.26,平均FMQ+3.2,中等和强-非常强氧化,总体高-中等-低分异、中等-强演化,岩浆温度相对最高(768908℃,平均839℃),属典型“热”花岗岩。多数为中等-低分异程度I型,部分为(高硅高镁)AR;其次为中等-较高分异A1型和高分异A型。岩浆来源以壳幔混源为主,次为幔源,主要来源于变质杂砂岩和变质泥岩的部分熔融。金成矿岩浆岩时代主要为燕山期(97181Ma),且集中于燕山晚期(112145Ma),还存在加里东中期(462481Ma)和海西早、晚期(385Ma和254Ma)。铜成矿岩浆岩按成矿规模和数量递减顺序依次为燕山早(中)期(112?204Ma)、加里东中期(461484Ma)、印支中晚期(218238Ma)及海西中晚期(324344Ma;二叠纪)。钼成矿岩浆岩主要为印支晚期-燕山晚期(124202Ma)。其中(超)大、中型矿床主要形成于加里东期、印支期及燕山期。本文获得了古利库Au-Ag矿床与成矿有关的光华组流纹岩和争光Au-Zn矿床与成矿有关隐伏英云闪长斑岩LA-ICP-MS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为126.33±0.93Ma(MSWD=1.7)和462.1±1.8Ma(MSWD=0.34),分别属早白垩世中晚期和中奥陶世晚期。金、铜、钼成矿岩浆岩产出构造背景主要为(陆缘)岩浆弧和碰撞后伸展或弧后伸展背景。挤压背景较利于铜(金)成矿岩浆岩产出,如岩浆弧可产出(超)大型Cu和Au-Zn矿床;伸展背景更利于金和钼成矿岩浆岩产出,如伸展高峰阶段产出多矿种组合和矿床类型,并可产出大型Au-Te矿床;由挤压向伸展转换背景可产出大型-超大型Mo和独立Au矿床。区域优势矿种成矿规律:总结了区域Mo、Zn-Pb-Ag、Cu、Au及Fe矿床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特别分析了岩浆岩成矿物质专属性与金铜钼成矿空间分布的对应性规律。矿床空间分布总体具NE向带状展布(分带性)和成区集中(丛聚性)的不均匀性规律,矿集区内具NE或NW向行列或构成格状分布特征。矿床成矿时代主要有加里东中期、海西早中期、印支中晚期及燕山期四期,古生代以Cu(-Mo)-Fe-Au为主,矿床类型以PD(-ED)-SD型为主,其中晚古生代以VMS型成矿为特征;中生代以Mo-Pb-Zn-Ag-Cu-Au-Fe多金属成矿为特征,矿床类型以PD-VD-ED型为主。低分异I型(LFI)和高(-中)分异I型(H(-M)FI)岩浆岩均具金、铜、钼成矿物质专属性,且前者尤为显着,控制了区域大部分金、铜、钼矿床的分布,呈NE向带状分别展布于额尔古纳地块和多宝山-伊尔施岛弧带(铜和金矿床),或呈面型广泛展布于区域中部(钼矿床);中低分异A型(M-LFA)和中高分异A型(M-HFA)分别仅具金和钼成矿专属性,控制少数金和钼矿床的分布。红彦地区岩浆岩成矿有利性:红彦地区处于大兴安岭中北段东坡,大地构造位置属兴安地体与松嫩地体交接的多宝山-扎兰屯岛弧带,区内岩浆岩广泛发育,侵入岩以(偏碱性)酸性占绝对优势,均为海西期,火山岩以中(基)性和(中)酸性火山熔岩及其凝灰岩为主,包括海西中期和燕山中期。对区内主要侵入岩体和火山岩进行岩相学、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锆石Hf同位素地球化学、锆石微量元素分析,研究了其成岩时代、氧化还原程度、分异度与演化度、岩浆温度、岩石成因类型、岩浆来源及成岩大地构造背景,并与区域优势矿种成矿岩浆岩的时代和空间专属性及金、铜、钼成矿岩浆岩的物质专属性对比,分析各岩浆岩的成矿专属性;利用1:5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数据,分析区内主要岩浆岩的含矿性;并将岩浆岩成矿专属性与含矿性结合评价其成矿有利性。红彦地区岩浆活动主要为海西期和燕山晚期,可细分为至少七个期次,包括中-晚泥盆世(383.8389.8Ma,石头沟D2-3γ和宜合德D2-3ηγ岩体)、晚泥盆世(374.0Ma,奇安绰罗D3γδ岩体)、早石炭世早期(356.0Ma,C1m中性-酸性火山岩)、早石炭世晚期(323.5Ma,拉抛C1ξγ岩体)、晚石炭世(305.3Ma,哈达阳C2ξγ岩体)、早二叠世早期(290.9297.6Ma,山神府P1κγ和P1ηγ岩体)及早白垩世晚期(124.7127.5Ma,K1gh中基性和K1b酸性火山岩)。中-晚泥盆世(389.8374.0Ma)处于后碰撞-后造山局部走滑拉张构造背景,晚泥盆世-早石炭世(363.3352.5Ma或334.3Ma)处于陆缘弧-同碰撞挤压背景,早-晚石炭世(323.5305.3Ma)处于碰撞后伸展背景,早二叠世(297.6290.9Ma)处于活动大陆边缘弧后伸展背景,晚侏罗世(145.7Ma)处于区域由挤压向伸展转换过渡阶段,早白垩世(127.5124.7Ma)处于大陆碰撞后与弧后伸展-减薄体制叠加背景。奇安绰罗D3γδ属低分异I型,为壳幔混源;其余花岗岩类(包括山神府P1κγ、哈达阳C2ξγ、石头沟D2-3γ、拉抛C1ξγ及宜合德D2-3ηγ岩体)均属较高-高分异A型之A2亚型中的碱性A型(AAG)亚类,前四者均为以壳源物质占主导的壳幔混合来源,后者主要来自壳源物质。白音高老组K1b流纹岩属较高-高分异A型之A1亚型,主要来自壳源物质,与甘河组K1gh碱性玄武岩构成双峰式火山岩,为富集岩石圈地幔来源,并受壳源物质混染;莫尔根河组C1m的中基性-中性-中酸性钙碱性火山岩属低分异I型,中基性岩为富集地幔楔来源,中酸性岩为幔源分异岩浆,均受壳源物质混染。花岗岩类(奇安绰罗D3γδ除外)多具较差的Mo(物质)成矿专属性,奇安绰罗D3γδ(ΔFMQD为+2.4)、宜合德D2-3ηγ(ΔFMQD为-0.4)及山神府P1κγ岩体(ΔFMQD为+0.3)氧逸度相对较高,且成矿物质专属性与时空专属性存在不同程度一致性,其成矿专属性(前者为Au和Cu,后二者为Au和Mo)较为可靠且成矿可能性较大;火山岩均具Au成矿专属性,早石炭世和早白垩世火山岩成矿物质专属性与时空专属性存在一定或较好的一致性,后者成矿专属性更为可靠,早石炭世火山岩尚具Cu成矿专属性,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酸性火山岩尚具ED型Ag-Pb-Zn成矿时空专属性。红彦地区岩浆岩Au、Ag、Mo、W、Cu、Pb分异性强且较富集,成矿可能性高。宜合德D2-3ηγ、奇安绰罗D3γδ、山神府P1ξγ及石头沟D2-3γ岩体,J3mk酸性火山岩、C1m中基性-中性-酸性火山岩及K1b酸性火山岩具相对较好的Au成矿有利性;Ag和Au可能具相似来源而呈共、伴生产出;哈北C2ηγ和奇安绰罗D3γδ岩体,C1m中基性-中性-酸性火山岩、J3mk酸性火山岩及C2P1bl1中性火山岩相对具Cu成矿有利性;哈达阳C2ξγ和山神府P1ξγ岩体最具Mo成矿有利性;山神府P1ξγ和哈达阳C2ξγ岩体W成矿可能性相对较大;J3mk酸性火山岩相对更具Pb成矿有利性。红彦地区成矿远景预测:基于1:5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数据,采用传统方法获得各元素异常下限并进行单元素异常圈定,将共生元素异常组合圈定为综合异常,并进行剖析、排序及分类,评估其矿致可能性和开展矿产检查的必要性。结合区域成岩成矿特征与规律和区内具体成矿有利条件和信息,确定了红彦地区的主攻矿种和主攻矿床类型。进而综合地质、化探、物探、遥感异常信息,其中将岩浆岩成矿有利性作为重要依据,圈定了成矿远景区。区内1:5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数据统计显示Au、Cu、Mo、Ag变异系数较高,具较大成矿可能。共圈定10处综合异常,其中元素异常组合以As-Au-Cu(HS-4-乙2)和Sb-As-Cu-Pb(HS-5-乙2)为主的两处综合异常,成矿条件优异,找矿前景好。区内矿产预测主攻矿种按重要程度依次为Au、Cu、Ag,Mo、Pb,W;主攻矿床类型为与火山作用有关的ED型Au(-Cu-Ag)矿床、与侵入作用有关的VD型Au和Mo(-W)矿床、PD型Cu(-Au-Ag)矿床。圈定出3个I级成矿远景区,山神府-奋斗金铜钨钼多金属成矿远景区、小黑山-石头沟铜金银铅成矿远景区及蒋屯-缸窑金铜银多金属成矿远景区,后经矿产检查,在前二者中设置的找矿靶区分别发现了奋斗金铜银矿点和小黑山铜金矿点。
高燊[10](2017)在《黑龙江省黑河北部中生代金成矿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区位于黑龙江省黑河市北部,大地构造位于中亚造山带北东,是中国东北重要的金成矿带。本次研究以成矿系统理论为指导,对区内金矿进行系统研究,建立了晚中生代黑龙江北部金成矿模式,主要认识如下:(1)划分了金成矿系统类型,查明矿物组合特征:研究区包括造山型和浅成低温热液型金成矿系统,典型造山型Sb-Au矿床(大新屯),矿物组合为:辉锑矿、黝铜矿、硫锑铅银矿、黝锑银矿、块硫锑铜矿、硫锑铅矿和自然金。浅成低温热液包括Te-Au矿床(三道湾子、北大沟)和Ag-Au矿床(上马场、天望台山、旁开门)。Te-Au矿床矿物组合:金、银碲化物矿物和自然金。Ag-Au矿床矿物组合:辉银矿、硫锑铜银矿和银金矿。(2)明确了金成矿系统动力学背景,构造-岩浆活动与成矿关系:侏罗世以来古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叠加了蒙古-鄂霍茨克洋向东的俯冲。晚侏罗-早白垩世,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伴随造山型金成矿事件。早白垩世伸展背景下的岩浆活动与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化关系密切。岩石化学表明侏罗-白垩世岩石为钙碱性系列,Sr-Nd-Pb同位素表明岩浆来源于下地壳的部分熔融,早白垩世埃达克岩成因指示了拆沉下地壳来源。(3)研究了造山型金成矿作用:矿床赋存于前寒武-古生界二云片岩、大理岩中或泥盆系变质沉积岩中,成矿时代为晚侏罗世(如153 Ma)。热液矿物硫、铅同位素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深部变质岩。成矿流体为CO2-H2O-Na Cl±CH4/H2S系统、低温、低盐度(112~353°C;1~12 wt.%Na Cl eq.),成矿深度~6.7 km。氢-氧同位素表明成矿流体为变质流体和少量大气降水混合。金、银以Au(HS)2-和Ag(HS)2-形式迁移,锑以HSb2S4-形式迁移。(4)研究了浅成低温热液型金成矿作用:矿床赋存于下白垩统粗面安山岩、英安岩中,成矿时代为早白垩世(如115~120 Ma)。热液矿物硫、铅、碳同位素表明成矿物质以地幔物质来源为主。成矿流体含CH4-CO2-H2S成分,大气降水为主导。成矿温度集中于175~225°C,盐度1~10wt.%Na Cl eq.,成矿深度<1km。金、银为主的矿床中:以Au HS0和Ag Cl2-形式迁移,弱酸性条件;金、银、碲为主的矿床中:金、银以Au(HS)2-和Ag(HS)2-形式迁移,碲以Te22-形式迁移,碱性条件。(5)建立了区域金成矿模式:晚侏罗-早白垩世挤压向伸展构造体制的转变伴随着大规模金成矿事件。晚侏罗世挤压环境构造变形过程中使得深部变质岩中的成矿物质活化,变质流体运移成矿物质,流体混合,并伴随p H值、f S2和f O2降低导致金、锑在近中性环境下沉淀。早白垩世伸展环境下地壳拆沉、软流圈上涌,带来的地幔物质运移至浅部,成矿过程中流体沸腾、p H值的中和导致了矿质的沉淀。(6)建立了区域金矿床形成-变化-保存模式与找矿模式:造山型金矿形成后经历了构造体制转换,保存条件较差,但受控于韧性剪切带和逆冲推覆构造,具有延伸性,深部具有一定找矿潜力。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成矿深度浅,成矿后构造-岩浆活动弱,保存条件较好。含金、银、碲矿物具有空间分带性(上部含银矿物,中部含金、银、碲矿物,下部硫化物),有利于新发现矿床深部含矿性的预测。NW、NE向构造交会部位、或同期岩浆频繁活动部位具有一定找矿潜力。
二、大兴安岭北部上黑龙江拗陷区金铜矿床类型及地质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兴安岭北部上黑龙江拗陷区金铜矿床类型及地质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上黑龙江盆地二十一站铜(金)矿床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意义及依托项目 |
1.1.1 选题依据、意义 |
1.1.2 依托项目 |
1.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现状 |
1.2.1 研究区概况 |
1.2.2 研究现状 |
1.2.2.1 斑岩铜矿的研究现状 |
1.2.2.2 二十一站铜(金)矿床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科学问题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科学问题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1.1 野外工作方法 |
1.4.1.2 室内工作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完成实物工作量 |
2 成矿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与区域构造演化 |
2.2 区域地质背景 |
2.2.1 区域地层 |
2.2.2.1 前中生代基地 |
2.2.2.2 晚中生代盖层 |
2.2.2 区域构造 |
2.2.3 区域岩浆岩 |
2.2.4 区域矿产 |
3 矿区地质 |
3.1 矿区地层分布 |
3.2 二十二站组砂岩研究 |
3.2.1 碎屑锆石年代学 |
3.2.1.1 碎屑锆石阴极发光特征 |
3.2.1.2 碎屑锆石U-Pb年龄组成特征 |
3.2.2 碎屑锆石Hf同位素特征 |
3.2.3 砂岩地球化学 |
3.2.3.1 主量元素 |
3.2.3.2 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 |
3.2.4 二十二站组形成时代 |
3.2.5 二十二站组物源 |
3.2.6 二十二站组形成构造背景 |
3.3 构造 |
3.4 侵入岩 |
3.4.1 石英闪长岩(J_3δο) |
3.4.2 石英二长闪长岩(K_1ηγ) |
3.4.3 脉岩 |
3.5 矿体特征 |
3.6 矿石特征 |
3.6.1 矿石组成 |
3.6.1.1 矿石矿物组成 |
3.6.1.2 矿石化学组成 |
3.6.2 矿石组构 |
3.6.2.1 矿石结构 |
3.6.2.2 矿石构造 |
3.7 蚀变特征 |
3.7.1 钾硅化蚀变 |
3.7.2 青磐岩化蚀变 |
3.7.3 长石分解蚀变 |
3.7.4 PIMA测试蚀变矿物与金含量之间的关系 |
3.7.4.1 PIMA测试原理 |
3.7.4.2 PIMA测试结果 |
3.7.4.3 聚类分析 |
3.8 成矿阶段划分及矿物生成顺序表 |
4 矿床成因研究 |
4.1 成矿年代学 |
4.1.1 样品特征 |
4.1.2 测年结果及成矿时代的厘定 |
4.2 成矿流体性质及演化 |
4.2.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 |
4.2.1.1 热液演化过程的地质记录 |
4.2.1.2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 |
4.2.2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 |
4.2.2.1 显微测温情况及估算方法 |
4.2.2.2 均一温度和盐度 |
4.2.2.3 沸腾包裹体及S2型包裹体成因 |
4.2.2.4 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的升温过程 |
4.2.3 单个流体包裹体激光拉曼光谱分析 |
4.2.4 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及成矿深度估算 |
4.2.5 氢氧同位素特征 |
4.2.6 成矿流体来源及其演化 |
4.2.7 矿质沉淀机制 |
4.3 成矿物质来源 |
4.3.1 二十二站组地层含矿性 |
4.3.2 硫同位素组成 |
4.3.3 硫的来源 |
4.3.4 铅同位素组成 |
4.3.5 铅的来演 |
4.3.6 成矿物质来源 |
4.4 矿床成矿模型 |
4.5 矿床成因总结 |
5 结论 |
5.1 取得的主要认识 |
5.2 存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2)上黑龙江盆地二十一站岩体特征与成矿潜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思路 |
1.3 资助项目 |
1.4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1.1 地层 |
2.1.2 构造 |
2.1.3 侵入岩 |
2.2 矿区地质背景 |
2.2.1 地层 |
2.2.2 构造 |
2.2.3 侵入岩 |
2.2.4 蚀变特征 |
2.2.5 矿体特征 |
第3章 二十一站岩体特征 |
3.1 岩相学特征 |
3.2 矿物学特征 |
3.2.1 斜长石 |
3.2.2 钾长石 |
3.2.3 角闪石 |
3.2.4 黑云母 |
3.3 锆石U-Pb年代学和锆石微量元素 |
3.4 地球化学特征 |
3.4.1 主量元素 |
3.4.2 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 |
3.5 锆石Hf同位素 |
3.6 Sr-Nd-Pb同位素 |
第4章 成矿潜力 |
4.1 成岩时代 |
4.2 岩石成因及物质来源 |
4.2.1 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岩浆作用 |
4.2.2 早白垩世岩浆作用 |
4.3 岩浆结晶的物理化学条件 |
4.3.1 压力和深度 |
4.3.2 氧逸度和含水量 |
4.3.3 结晶温度 |
4.4 构造环境 |
4.5 成矿潜力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3)黑龙江省龙沟河岩体成矿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与依托项目 |
1.1.1 选题依据 |
1.1.2 依托项目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工作方法、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工作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地质背景及地质特征 |
2.1 区域地层 |
2.2 区域构造背景 |
2.3 区域侵入岩 |
2.4 区域矿产分布 |
2.5 岩体特征 |
2.6 岩相学特征 |
第3章 岩体年代学特征 |
3.1 锆石年代学特征 |
3.2 锆石稀土元素特征 |
3.3 锆石Hf同位素分析 |
第4章 岩体地球化学特征 |
4.1 主微量及稀土元素特征 |
4.1.1 主量元素特征 |
4.1.2 稀土元素特征 |
4.1.3 微量元素特征 |
4.2 Nd-Sr-Pb同位素特征分析 |
4.2.1 Pb同位素特征 |
4.2.2 Sr、Nd同位素特征 |
第5章 角闪石与黑云母成分特征 |
5.1 角闪石 |
5.2 黑云母 |
5.3 物理化学条件分析 |
5.3.1 压力和深度 |
5.3.2 氧逸度和含水量 |
5.3.3 结晶温度 |
第6章 岩石成因及成矿潜力研究 |
6.1 岩石成因 |
6.2 成矿潜力讨论 |
第7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上黑龙江盆地虎拉林早白垩世岩体锆石U-Pb年代学、Hf同位素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地质背景 |
1.1区域地质 |
1.2矿床地质 |
2样品特征及分析方法 |
2.1样品特征及岩相学 |
2.2 LA-ICP-MS锆石U-Pb和Hf同位素测试 |
2.3主微量元素分析方法 |
3测试结果 |
3.1锆石LA-ICP-MS年代学 |
3.1.1灰黑色花岗斑岩(样品编号HLL1-4) |
3.1.2石英斑岩(样品编号HLL2-1、HLL3-1) |
3.2锆石Hf同位素特征 |
3.3地球化学特征 |
3.3.1主量元素 |
3.3.2微量元素 |
4讨论 |
4.1形成时代 |
4.2物质来源 |
4.3成因类型 |
4.4构造背景及形成机制 |
5结论 |
(5)大兴安岭北部中生代斑岩铜矿:成岩与成矿(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序言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斑岩铜矿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大兴安岭东北部斑岩型铜矿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工作量 |
1.4 取得的主要认识及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与区域构造演化 |
2.2 区域地层 |
2.2.1 前寒武系 |
2.2.2 古生界 |
2.2.3 中生界 |
2.2.4 新生界 |
2.3 岩浆岩 |
2.3.1 侵入岩 |
2.3.2 火山岩 |
2.4 区域矿产 |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小柯勒河矿区 |
3.1.1 地层 |
3.1.2 构造 |
3.1.3 岩浆岩 |
3.1.4 矿体地质特征 |
3.2 富克山矿区 |
3.2.1 岩浆岩 |
3.2.2 矿体地质特征 |
3.3 小结 |
第4章 成岩成矿年龄的限定及意义 |
4.1 测试方法 |
4.1.1 LA-ICP-MS锆石U-Pb测年 |
4.1.2 MC-ICP-MS辉钼矿Re-Os测年 |
4.2 测年结果 |
4.2.1 锆石U-Pb年龄测定及岩浆侵入时序 |
4.2.2 辉钼矿Re-Os年龄 |
4.3 晚侏罗世成矿事件的确立 |
4.4 小结 |
第5章 矿区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石成因 |
5.1 分析测试方法 |
5.1.1 全岩地球化学分析 |
5.1.2 全岩Sr-Nd同位素分析 |
5.1.3 锆石原位Hf同位素分析 |
5.1.4 单矿物电子探针分析 |
5.1.5 锆石原位微量元素分析 |
5.2 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 |
5.2.1 小柯勒河矿区岩浆岩及单矿物地球化学特征 |
5.2.2 富克山矿区岩浆岩全岩及单矿物地球化学特征 |
5.3 岩浆岩成因 |
5.3.1 小柯勒河矿区岩浆岩成因 |
5.3.2 富克山矿区岩浆岩成因 |
5.4 小结 |
第6章 成矿作用地球化学及成矿过程 |
6.1 样品测试方法 |
6.1.1 黄铁矿、黄铜矿原位S同位素测试 |
6.1.2 黄铁矿LA-ICP-MS原位微区微量元素测试 |
6.1.3 石英H-O同位素测试 |
6.1.4 方解石C-O同位素测试 |
6.2 成矿作用地球化学特征 |
6.2.1 黄铁矿和黄铜矿S同位素特征 |
6.2.2 黄铁矿LA-ICP-MS微量元素特征 |
6.2.3 石英H-O同位素 |
6.2.4 方解石C-O同位素 |
6.3 成矿过程 |
6.3.1 小柯勒河斑岩铜矿成矿过程 |
6.3.2 富克山斑岩铜矿成矿过程 |
6.4 小结 |
第7章 大兴安岭东北部中生代构造演化及成矿启示 |
7.1 大兴安岭东北部中生代地质演化主控构造域:蒙古—鄂霍茨克洋构造域?古太平洋构造域? |
7.2 大兴安岭北部蒙古—鄂霍茨克洋板块中生代南向俯冲过程 |
7.2.1 早三叠世—早侏罗世南向低角度俯冲 |
7.2.2 中侏罗纪蒙古—鄂霍茨克洋俯冲板块回撤 |
7.2.3 晚侏罗-早白垩世蒙古—鄂霍茨克洋洋脊俯冲 |
7.2.4 早白垩世蒙古—鄂霍茨克洋东段闭合 |
7.3 晚侏罗世—早白垩纪蒙古—鄂霍茨克洋南向平板俯冲:来自早白垩世火山岩的佐证 |
7.3.1 早白垩世大兴安岭地区大规模岩浆喷发机制争议 |
7.3.2 大兴安岭地区早白垩世火山岩时空分布特征 |
7.3.3 大兴安岭地区早白垩世火山岩岩石成因对构造演化的限定 |
7.3.4 平板俯冲过程及对区域构造演化的解释 |
7.4 构造演化对斑岩型铜矿成矿意义及对区域矿产勘查启示 |
7.5 小结 |
第8章 结论 |
8.1 取得的主要成果 |
8.2 存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6)黑龙江拗陷区金铜矿床类型及地质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黑龙江拗陷区成矿的地质条件 |
1.1 分析该地区的地质构造情况 |
1.2 分析地层状况 |
1.3 分析该地区的侵入岩 |
2 分析该区域的金矿和铜矿 |
2.1 金矿 |
2.2 铜矿 |
3 结语 |
(7)大兴安岭北段二十一站岩体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找矿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
1.1 区域地质背景 |
1.2 矿区地质背景 |
2 岩相学特征和样品描述 |
3 分析方法 |
3.1 LA-ICP-MS锆石U-Pb定年 |
3.2 岩石地球化学测试 |
4 分析结果 |
4.1 锆石LA-ICP-MS年代学 |
4.1.1 闪长岩 |
4.1.2 花岗闪长斑岩 |
4.2 地球化学特征 |
4.2.1 主量元素 |
4.2.2 微量元素 |
5 讨论 |
5.1 岩体的形成时代 |
5.2 岩石源区与岩石成因 |
5.3 构造背景 |
5.4 二十一站Cu (Au) 成矿意义 |
6 结论 |
(8)黑龙江省中东部金矿类型、成矿特征与成矿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依托项目及论文选题 |
1.1.1 依托项目 |
1.1.2 论文选题 |
1.2 地理位置 |
1.2.1 研究区范围 |
1.2.2 自然地理概况 |
1.3 工作程度及存在的问题 |
1.3.1 研究区工作程度 |
1.3.2 研究区存在问题 |
1.4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实物工作量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及实物工作量 |
1.5 本次主要研究进展 |
第2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1.1 中-新元古界 |
2.1.2 早古生界 |
2.1.3 晚古生界 |
2.1.4 中生界 |
2.1.5 新生界 |
2.2 区域侵入岩 |
2.2.1 中元古代-古生代 |
2.2.2 中生代 |
2.3 区域火山岩 |
2.3.1 古生代 |
2.3.2 中生代 |
2.3.3 新生代 |
2.4 区域构造 |
2.4.1 褶皱构造 |
2.4.2 断裂构造 |
2.5 区域矿产特征 |
2.6 区域地壳演化 |
2.6.1 中元古代-新元古代结晶基底形成时期 |
2.6.2 早寒武世沉积盖层形成时期 |
2.6.3 晚寒武世-早志留世弧盆系形成时期 |
2.6.4 晚志留世-早三叠世构造发展演化时期 |
2.6.5 中三叠-早白垩世陆缘岩浆弧演化时期 |
2.6.6 晚白垩世-第四纪陆内盆山演化时期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区金矿成因类型和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床成因分类原则及分类 |
3.2 金矿床成因类型及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3.2.1 接触交代/矽卡岩型金矿 |
3.2.2 中温热液型 |
3.2.3 浅成热液型 |
3.2.4 斑岩型 |
3.2.5 沉积变质热液型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典型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
4.1 接触交代/矽卡岩型 |
4.1.1 大安河金矿床 |
4.1.2 老柞山金矿床 |
4.2 中温热液型 |
4.2.1 四山林场金矿床 |
4.3 浅成热液型-斑岩型 |
4.3.1 团结沟金矿床 |
4.3.2 东宁金厂铜金矿床 |
4.4 沉积变质热液型 |
4.4.1 东风山金矿床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成矿时代与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 |
5.1 成矿时代讨论 |
5.1.1 接触交代热液型/矽卡岩型 |
5.1.2 中温热液型 |
5.1.3 浅成热液型-斑岩型 |
5.1.4 沉积变质热液型 |
5.2 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 |
5.2.1 接触交代热液/矽卡岩型 |
5.2.2 中温热液型金矿床 |
5.2.3 浅成热液型金矿床 |
5.2.4 沉积变质热液型金矿床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金矿床成因与成矿模式 |
6.1 大安河金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 |
6.2 老柞山金矿床矿床成因与成矿模式 |
6.3 四山林场金矿床成因与成矿模式 |
6.4 团结沟金矿床成因与成矿模式 |
6.5 金厂铜金矿床成因与成矿模式 |
6.6 东风山金矿床成因与成矿模式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区域成矿规律研究 |
7.1 矿床的空间分布规律 |
7.2 矿床的时间分布规律 |
7.3 成矿系列 |
7.4 成矿区带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及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大兴安岭中北段与金铜钼矿有关岩浆岩成矿专属性及红彦地区成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言 |
1.1 课题来源、目的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选题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1.2.1 浅成低温热液矿床 |
1.2.2 中酸性岩浆岩成矿专属性 |
1.2.3 成矿预测研究现状 |
1.2.4 研究区地质勘查程度与研究工作基础 |
1.2.5 存在的主要科学问题 |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2 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认识与创新点 |
1.5.1 主要认识 |
1.5.2 创新点 |
1.6 测试方法 |
1.6.1 LA-ICP-MS锆石U-Pb定年与微量元素测试 |
1.6.2 锆石Hf同位素测试 |
1.6.3 Sr-Nd同位素测试 |
1.6.4 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测试 |
1.6.5 H-O-S-Pb稳定同位素测试 |
1.6.6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 |
第二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单元 |
2.1.1 额尔古纳地块 |
2.1.2 兴安地体 |
2.1.3 松辽地体 |
2.1.4 其他构造单元 |
2.2 地层 |
2.2.1 前寒武系 |
2.2.2 古生界 |
2.2.3 中生界 |
2.2.4 新生界 |
2.3 构造 |
2.3.1 主要断裂 |
2.3.2 次要断裂和褶皱带 |
2.4 岩浆岩 |
2.4.1 前寒武纪 |
2.4.2 兴凯-萨拉伊尔期 |
2.4.3 加里东期 |
2.4.4 海西期 |
2.4.5 印支期 |
2.4.6 燕山期 |
2.5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2.5.1 重力场特征 |
2.5.2 磁场特征 |
2.6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2.7 金属矿产 |
第三章 金铜钼典型矿床成矿作用特征及岩浆偏在性 |
3.1 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
3.1.1 古利库Au-Ag矿床 |
3.1.2 争光Au-Zn矿床 |
3.2 斑岩型铜矿床 |
3.2.1 多宝山Cu-Mo(-Au-Ag)矿床 |
3.3 斑岩型钼矿床 |
3.3.1 岔路口Mo-Zn-Pb-Ag矿床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金铜钼成矿岩浆岩的成矿专属性 |
4.1 成矿岩浆岩地质特征 |
4.2 物质专属性 |
4.2.1 岩石化学成分 |
4.2.2 氧化还原程度 |
4.2.3 分异度和演化度 |
4.2.4 岩浆温度 |
4.2.5 岩石成因类型 |
4.2.6 岩浆来源 |
4.3 时代专属性 |
4.4 空间专属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区域优势矿种成矿规律 |
5.1 矿床空间分布规律 |
5.1.1 各成矿带中矿床的空间分布 |
5.1.2 由岩浆岩成矿专属性主控的金铜钼矿床空间分布规律 |
5.2 成矿时间演化规律 |
5.2.1 矿种及矿床类型的成矿时间分布 |
5.2.2 各成矿带的成矿时间分布 |
5.2.3 成矿时间与岩浆岩成岩时间的对应 |
5.2.4 区域成矿时间演化规律 |
第六章 红彦地区岩浆岩成矿有利性评价 |
6.1 红彦地区地质概况 |
6.1.1 地层 |
6.1.2 构造 |
6.2 岩浆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
6.2.1 地质及岩石学特征 |
6.2.2 年代学特征 |
6.2.3 锆石Hf同位素特征 |
6.2.4 主微量元素特征 |
6.3 与区域岩浆岩成矿专属性对比 |
6.3.1 时代专属性 |
6.3.2 空间专属性 |
6.3.3 物质专属性 |
6.4 岩浆岩含矿性分析 |
6.5 岩浆岩成矿有利性评价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红彦地区成矿远景预测 |
7.1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7.1.1 元素共生组合特征 |
7.1.2 元素异常特征 |
7.2 成矿有利地质条件 |
7.2.1 地层与成矿 |
7.2.2 岩浆岩与成矿 |
7.2.3 构造与成矿 |
7.3 主攻矿种和矿床成因类型 |
7.3.1 主攻矿种 |
7.3.2 主攻矿床类型 |
7.4 成矿远景预测 |
7.4.1 成矿远景区圈定 |
7.4.2 预测效果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存在的问题 |
8.1 结论 |
8.2 存在的问题 |
致谢 |
图版Ⅰ |
图版Ⅱ-1 |
图版Ⅱ-2 |
图版Ⅲ |
图版Ⅳ |
图版Ⅴ |
图版Ⅵ |
附图1 预测区构造纲要图 |
附图2-1 预测区Au、As、Sb、Hg元素异常图 |
附图2-2 预测区Cu、Pb、Zn、Ag元素异常图 |
附图2-3 预测区Mo、W、Sn、Bi元素异常图 |
附图3 预测区元素综合异常图 |
附图4 预测区综合信息成矿远景预测图 |
附表1 红彦地区岩浆岩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数据 |
附表2 红彦地区部分侵入岩锆石Hf同位素分析数据 |
附表3 红彦地区岩浆岩锆石微量元素分析数据 |
附表4 红彦地区岩浆岩主量、稀土及微量元素分析数据 |
参考文献 |
(10)黑龙江省黑河北部中生代金成矿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主要金矿类型 |
1.1.1 造山型金矿 |
1.1.2 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 |
1.2 研究区金矿特征 |
1.2.1 勘探开发现状 |
1.2.2 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思路与分析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分析方法 |
1.4.3 完成工作量 |
1.5 研究意义与主要认识 |
1.5.1 造山型金矿 |
1.5.2 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 |
1.5.3 成矿后变化与保存 |
1.5.4 成矿系统模式与成矿远景 |
2 成矿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2 区域构造-岩浆活动 |
2.3 区域地球化学背景 |
2.4 区域矿产 |
3 造山型金成矿系统 |
3.1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3.1.1 大新屯 |
3.1.2 三五八 |
3.1.3 二十四号桥 |
3.2 成矿环境与控矿因素 |
3.2.1 控矿构造 |
3.2.2 岩石类型 |
3.2.3 岩石成因与构造环境 |
3.2.4 成矿时代 |
3.3 成矿要素与作用过程 |
3.3.1 成矿物质来源 |
3.3.2 成矿流体特征 |
3.3.3 成矿机制 |
3.4 小结 |
4 浅成低温热液型金成矿系统 |
4.1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4.1.1 三道湾子 |
4.1.2 北大沟 |
4.1.3 上马场 |
4.2 成矿环境与控矿因素 |
4.2.1 控矿构造 |
4.2.2 岩石类型 |
4.2.3 岩石成因与构造环境 |
4.2.4 成矿时代 |
4.3 成矿要素与作用过程 |
4.3.1 成矿物质来源 |
4.3.2 成矿流体特征 |
4.3.3 成矿机制 |
4.4 小结 |
5 成矿后变化与保存 |
5.1 控制因素 |
5.1.1 区域隆升 |
5.1.2 构造-岩浆活动 |
5.1.3 差异抬升 |
5.1.4 风化、剥蚀、沉积 |
5.1.5 流体活动 |
5.2 变化与保存 |
5.3 保存状态 |
5.4 小结 |
6 成矿系统模式与成矿远景 |
6.1 成矿动力学演化 |
6.2 成矿系统模式 |
6.2.1 造山型金矿 |
6.2.2 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 |
6.3 成矿规律与找矿模型 |
6.3.1 成矿规律 |
6.3.2 找矿标志 |
6.3.3 找矿模型与远景 |
6.4 小结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大兴安岭北部上黑龙江拗陷区金铜矿床类型及地质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上黑龙江盆地二十一站铜(金)矿床成因研究[D]. 王远超.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2]上黑龙江盆地二十一站岩体特征与成矿潜力[D]. 程贤达.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3]黑龙江省龙沟河岩体成矿潜力研究[D]. 刘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4]上黑龙江盆地虎拉林早白垩世岩体锆石U-Pb年代学、Hf同位素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J]. 巩鑫,赵元艺,水新芳,程贤达,王远超,刘璇,谭伟. 地质学报, 2020(02)
- [5]大兴安岭北部中生代斑岩铜矿:成岩与成矿[D]. 邓昌州. 吉林大学, 2019(10)
- [6]黑龙江拗陷区金铜矿床类型及地质特征分析[J]. 龚龑君,王建新. 中国金属通报, 2018(09)
- [7]大兴安岭北段二十一站岩体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找矿意义[J]. 李睿华,张晗,孙丰月,武广,张宇婷,王硕. 岩石学报, 2018(06)
- [8]黑龙江省中东部金矿类型、成矿特征与成矿规律[D]. 吴猛. 吉林大学, 2018(12)
- [9]大兴安岭中北段与金铜钼矿有关岩浆岩成矿专属性及红彦地区成矿预测[D]. 杨永胜. 中国地质大学, 2017(01)
- [10]黑龙江省黑河北部中生代金成矿系统研究[D]. 高燊.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