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有源单元方向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弹载相控阵,有源单元方向图,等效,互耦补偿
有源单元方向图论文文献综述
王迪,王雪梅,何岷,张金昌,景海[1](2019)在《基于有源单元方向图等效法的弹载相控阵天线互耦补偿》一文中研究指出弹载相控阵天线单元间互耦会使方向图失真,导引头制导性能下降,提出将有源单元方向图等效法应用到导引头上的相控阵天线方向图计算中。仅第n个天线单元以单位幅度源馈电、其余所有单元接匹配负载,获得消除互耦的有源单元辐射场,利用小型阵列的单元辐射场来等效大型阵列中相似环境下的单元辐射场,进而利用迭加定理计算大型阵列的总辐射场,建立弹载相控阵天线方向图计算模型。仿真和远场暗室实验结果表明源单元方向图等效法可以有效消除互耦对方向图的影响,说明可以应用于工程实践中。(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32期)
徐小龙,邵维,张生俊[2](2015)在《基于傅立叶级数和有源单元方向图的圆柱面共形阵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将圆柱面共形阵列划分成小的子阵,在子阵中提取单元的有源单元方向图,之后利用傅立叶级数方法,将子阵单元方向图转换为实际阵列单元方向图。使用该方法分析等间距分布的圆柱面共形天线阵列,仅需对子阵进行全波仿真,大大降低了仿真计算花费。由于不需要对子阵单元方向图进行空间坐标变换,降低了对采样精度的要求。与传统圆柱面共形阵列分析方法相比,本文提出的方法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本文来源于《2015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期刊2015-05-30)
徐小龙[3](2015)在《基于有源单元方向图技术的共形天线阵列综合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共形天线具有低剖面、不影响飞行器气动外形、低雷达散射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RCS)、排布成天线阵列以后可以获得更宽的扫描角度等优点,因而在飞行器设计领域具有非常强烈的应用需求。本文围绕共形阵列的分析与综合方法,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文中提出了两种改进型的共形阵列分析方法,它们在多个方面优于传统的基于坐标变换理论的共形阵列分析方法。基于这两种改进型共形阵列分析方法,结合智能优化算法和网络编程技术,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共形阵列并行分析、优化、综合系统。最后,出于现实应用的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MATLAB和HFSS协同仿真方法,该方法相比于传统方法,计算效率更高,容错能力更强。第一章简要介绍了共形天线阵列的研究背景和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概述了共形天线阵列的分析和综合方法,并对本文各章的内容安排进行了简要介绍。第二章主要介绍了有源单元方向图技术的基本原理,给出了有源单元方向图的提取方法,并结合实例介绍了如何将大型阵列划分成子阵,并从子阵中提取单元的有源单元方向图。第叁章主要介绍了叁种共形阵列的分析方法,首先简要介绍了基于坐标变换的共形阵列分析方法,之后提出了两种改进型的共形阵列分析方法,最后给出的算例中对几种共形天线阵列进行了实际的分析和计算,并比较了叁种分析方法的优劣。第四章首先介绍遗传算法、粒子群优化算法、多目标优化算法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流程。之后简要介绍了一种改进型的MATLAB和HFSS进行协同仿真的实现方法。最后,结合第叁章介绍的共形阵列分析方法,针对具体计算实例,采用智能优化算法对共形天线阵列进行综合。第五章主要介绍自主开发的一款网络并行优化仿真工具SmartSim。该工具大大提高了优化计算的速度和效率。本章的最后,使用该工具对单折迭槽天线进行优化及仿真。第六章是对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的总结,同时指出了共形阵列分析和综合技术中存在的某些不足之处,并对后续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5-04-01)
张成[4](2014)在《基于有源单元方向图方法的阵列天线综合》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分析阵列天线的辐射特性时,阵列单元间的互耦是不可忽略的。有源单元方向图方法是近年来在阵列天线设计中运用的比较广泛的一种方法,可以有效的将互耦对阵列天线辐射特性的影响考虑在内。阵列天线的综合是一个有众多变量以及各种限制条件下的优化问题。这类问题在大多情况下呈现出不可微、甚至不连续的特性,其方向图参数的优化是一种非线性优化问题。传统的优化方法多数是基于梯度寻优方法或者随机搜索方法。共轭梯度法收敛速度较快,但要求目标函数可微、连续,而且目标参数有限;随机搜索法虽然无需计算梯度,但是效率太低,而且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智能优化算法只要求待解问题是可计算的,并对目标函数无可微性、连续性等条件的限制,同时该类算法是一种搜索能力比较强、搜索过程具有一定方向性的随机搜索算法。本论文主要围绕有源单元方向图方法和智能优化算法在阵列天线设计中的应用来展开研究,工作分布在第叁、四、五章。第叁章首先验证有源单元方向图方法在分析规则满阵的辐射特性时的有效性。然后将其分析一个中型线阵的辐射特性,并运用遗传算法对阵列单元的激励电流幅度和相位进行优化,综合出几种实用的方向图。第四章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将有源单元方向图方法运用于稀疏线性阵列天线辐射特性的分析中,仿真结果证明了这种方法的准确性;为了提高稀疏线阵的综合效率,对免疫算法进行修正,并将其与前者结合设计稀疏线阵。数值算例证明了设计方法的有效性与优越性。第五章提出了一种新的综合方法,这种方法将智能优化算法有效地运用到大型阵列天线的综合中,而阵面形状和单元排布方式可以是任意的。从而弥补了智能优化算法在综合大型阵列天线时的不足,即未成熟收敛。数值算例证实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4-04-01)
李启飞,邵维,朱新岳,刘建超[5](2011)在《基于H型微带天线有源单元方向图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有源单元方向图方法计算小型化H型微带天线阵列的实例。考虑单元间的互耦,天线阵列可分为边缘单元、邻边单元和中间单元等几个部分。从而,大的天线阵列计算可以分解成几个小问题的迭加。通过对比有源单元方向图方法和HFSS仿真全阵列辐射特性的结果,显示了有源单元方向图方法的有效性和高效性。(本文来源于《201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期刊2011-06-01)
杜海龙,闫鲁滨[6](2009)在《相控阵天线有源单元方向图的计算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弗洛奎定理给出了一种计算无限相控阵有源单元方向图的方法。与传统的基于有源反射系数的方法不同,这种方法不但可以用于计算功率方向图,而且可以计算场方向图,因此可以计算诸如交叉极化、相位信息等更多的辐射特性。通过数值计算结果与仿真结果的比较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空间科学技术》期刊2009年06期)
有源单元方向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将圆柱面共形阵列划分成小的子阵,在子阵中提取单元的有源单元方向图,之后利用傅立叶级数方法,将子阵单元方向图转换为实际阵列单元方向图。使用该方法分析等间距分布的圆柱面共形天线阵列,仅需对子阵进行全波仿真,大大降低了仿真计算花费。由于不需要对子阵单元方向图进行空间坐标变换,降低了对采样精度的要求。与传统圆柱面共形阵列分析方法相比,本文提出的方法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有源单元方向图论文参考文献
[1].王迪,王雪梅,何岷,张金昌,景海.基于有源单元方向图等效法的弹载相控阵天线互耦补偿[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
[2].徐小龙,邵维,张生俊.基于傅立叶级数和有源单元方向图的圆柱面共形阵列研究[C].2015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2015
[3].徐小龙.基于有源单元方向图技术的共形天线阵列综合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
[4].张成.基于有源单元方向图方法的阵列天线综合[D].电子科技大学.2014
[5].李启飞,邵维,朱新岳,刘建超.基于H型微带天线有源单元方向图方法研究[C].201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2011
[6].杜海龙,闫鲁滨.相控阵天线有源单元方向图的计算方法[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