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间隔震减震结构论文-宋晓,谭平,周福霖,滕晓飞

层间隔震减震结构论文-宋晓,谭平,周福霖,滕晓飞

导读:本文包含了层间隔震减震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层间隔震,随机振动,Timoshenko,参数优化

层间隔震减震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宋晓,谭平,周福霖,滕晓飞[1](2018)在《层间隔震结构参数分析与减震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层间隔震结构的减震性能进行了研究。基于Timoshenko理论建立层间隔震连续化分析模型,建立层间隔震结构的动力方程,推导连续模型振型正交条件及层间隔震结构组合阻尼计算公式。随隔震层位置及刚度改变,结构各阶质量参与系数发生变化。随隔震层位置升高及刚度降低,一阶振型质量参与系数逐渐降低,高阶振型质量参与系数逐渐增大。采用虚拟激励法进行结构响应计算,以结构基底剪力均方值最小为优化目标进行参数分析,研究层间隔震结构减震效果随隔震层位置、隔震层刚度、阻尼变化的影响规律。分析表明,存在最优周期比使得基底剪力达到最小,最优参数与隔震层位置密切相关;隔震层阻尼可有效降低结构响应谱峰值,阻尼越大,结构减震效果越好。最后,采用十层框架结构进行仿真分析,以非隔震结构为参照,对比分析了基础隔震结构、中间层隔震结构的减震效果。(本文来源于《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期刊2018年05期)

崔文韬,王立军[2](2018)在《大底盘双塔结构层间隔震底部阻尼减震的抗震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某大底盘双塔框架为例,通过建立层间隔震与在此基础上底盘采用金属或粘弹性耗能原件的多种有限元模型,对改造后建筑物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响应进行分析,并对比了各结构中层位移、剪力及顶层加速度的变化程度,得出对于大底盘结构下部宜采用粘弹性阻尼器的结论。(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8年05期)

郭齐,姚海,郑静静,顾敏,何新建[3](2018)在《层间隔震减震结构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筑层间应该具有隔震、减震效果,而对其层间隔震和减震效果的研究就离不开对其构造的改进。在振动方面,与其他建筑物基础的隔震体系不同,而且相当于隔震层位移到了结构上部。为此,建立了一个六层框架结构模型,通过将隔震层进行移动,对层间隔震以及减震结构动态进行分析。(本文来源于《民营科技》期刊2018年01期)

罗浩[4](2015)在《下部减震—层间隔震在建筑结构加层改造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筑的加层改造已经成为现阶段主要的房屋改造方法。但是对建筑进行加层改造以后,结构的整体刚度、质量、阻尼和周期都会发生变化,而且会形成一个竖向刚度不规则的结构,对于结构整体的抗震性能不利,需要考虑整个建筑结构的抗震加固。传统的加层改造方法主要是针对建筑的原结构,增大原结构的截面尺寸,本文将下部减震—层间隔震这种新型的组合减震方法引入到加层改造中,讨论这种体系的抗震性能。针对原结构为5层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其上用钢框架结构加层,形成的混合加层结构,初步探讨了下部附加粘滞阻尼器的隔震结构运用到旧建筑物的加层改造中的可能性,采用MIDAS/GEN软件进行结构的抗震分析,主要内容如下:(1)首先对其进行不做任何减震处理的有限元分析,其次对其进行5层顶隔震的有限元分析,再次,在5层顶隔震的基础上,在下部结构附加了粘滞阻尼器进行了下部减震-层间隔震结构的有限元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得出最有利的减震方法。(2)对应用于混合加层结构的不同的粘滞阻尼器布置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给出了对应于混合加层结构中采用下部减震—层间隔震体系时粘滞阻尼器布置的规律。(3)采用时程分析,考虑不同的加层层数,对混合加层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得出结构的薄弱位置可能随着加层层数的改变而改变,而阻尼器放置在结构的薄弱位置耗能效果最好。在今后的工程实际中,需要先对结构的薄弱位置进行判断再布置阻尼器。本文的研究结果对混合加层结构中抗震加固方法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西南科技大学》期刊2015-05-24)

王鑫,闫振国[5](2012)在《层间隔震结构减震机理的数值模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振动台试验模型为背景,隔震垫采用铅芯橡胶隔震支座双线性滞回阻尼和粘滞阻尼的粘塑性分析模型,隔震层采用粘塑性分析模型,建立层间隔震结构的动力运动方程.同时,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该试验模型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动力分析,获得层间隔震结构在地震动下的响应.分析结果表明,隔震层位置越低,隔震效果越好.随着隔震层设置位置下移,层间隔震体系在结构动力特性上体现为前两阶模态质量参与系数的比例发生变化.在中间层隔震区域,隔震层上部子结构反应基本上由一阶振型决定,而下部子结构反应却以二阶振型为主.隔震层上部子结构层间位移较稳定,可以近似为平动;下部子结构层间位移呈现抛物线状,且下部结构最大层间位移常出现在下部结构的中间位置.(本文来源于《兰州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2年04期)

金建敏,谭平,周福霖,张颖,陈建秋[6](2012)在《下部减震层间隔震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层间隔震体系是基础隔震体系的发展与延伸,作为一种复杂结构体系,以往的研究仅限于探讨隔震层参数对地震响应及减震效果的影响,首次进行了下部结构附加黏滞阻尼器的层间隔震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设计了1个四层的钢框架模型,首先进行了基础固接及1层顶隔震的振动台试验研究,其次,在1层顶隔震的基础上,在下部结构附加了黏滞阻尼器进行下部减震层间隔震结构的振动台试验研究,测定结构的加速度、层间位移及层剪力系数。试验结果表明,下部减震是在层间隔震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隔震减震效果,降低结构地震响应行之有效的策略。还建立了层间隔震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将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2年06期)

胡建安[7](2012)在《层间隔震加消能减震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相对于传统的抗震技术而言,隔震和消能减震技术都是新型的结构减震技术。隔震结构是通过在建筑物上部结构的楼层之间或在上部结构与基础之间设置隔震层,来延长建筑物的自振周期,使得传递给隔震层以上结构的地震作用大大减小。隔震结构根据隔震装置所布置的位置不同,可分为基础隔震和层间隔震。消能减震技术是指在结构中把结构的非承重构件设置为消能构件(如阻尼器装置),通过设置的这些消能构件所产生的变形来消耗地震作用输入到结构中的能量,以减轻结构在风和地震作用下的反应。该技术因其各自独特的优点,施工简便,造价不高,在旧有结构的加固、加层以及近海建筑或其他重要的建筑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且日益受到工程研究及设计大员的关注。本文的研究工作,着重于层间隔震加消能减震这种混合方式在大底盘单塔框架结构中的隔震减震效果,并对其经济可行性也作了简单的分析。本文首先阐述了隔震支座和粘滞阻尼器的力学性能,介绍了层间隔震技术和消能减震技术的原理,分别建立结构分析模型和动力平衡方程,并推导了平衡方程的求解方法。然后以一栋10层的大底盘单塔结构为例,采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分别对其建立抗震结构、层间隔震结构和层间隔震加消能减震结构叁种模型。通过在多遇、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动力时程分析,得出叁种模型结构的楼层相对加速度、楼层剪力和层间位移响应,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到层间隔震结构和混合减震结构的地震响应的变化规律以及其减震效果。最后对隔震减震结构进行了简单的经济可行性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层间隔震结构通过隔震层充分发挥其大变形的性能来消耗掉大部分的地震能量,使得隔震层以上结构的地震反应明显减轻,具有很好的隔震效果,但增加了隔震层以下结构的楼层加速度,而在这下部结构中合理添置粘滞阻尼消能支撑的混合减震结构恰能弥补这一不足,具有优越的减震效果。对于建造于高烈度地震区较高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采用隔震技术后可降低造价的1%-5%,采用混合减震技术后造价有所增加,可控制在5%以内,若考虑大震过后结构的震后损失及维修费用,其经济效益相当可观。(本文来源于《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期刊2012-03-01)

许建波[8](2008)在《层间隔震结构减震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层间隔震技术是在基础隔震结构的工程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结构隔震形式。层间隔震结构是将隔震层设置在建筑物某层柱子和楼板之间以进行结构的地震反应控制。目前的研究工作处于开始阶段,还没有系统的理论和试验研究成果。本文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对一设有铅芯橡胶隔震支座的六层框架结构进行了地震反应时程分析,分析了层间隔震结构的减震效果,探讨了相应的减震机理和规律。论文首先介绍了基础隔震及TMD系统的工作机理以及目前层间隔震的研究现状,接着在现有的基础隔震研究理论基础上,推导了层间隔震结构的动力运动方程,最后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建立了层间隔震结构的有限元模型,输入不同地震波,分别计算了隔震层位于3层顶时及隔震层位置改变时层间隔震结构的地震反应,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并与传统抗震结构进行了对比,总结了层间隔震结构的地震反应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隔震层水平刚度对结构的基本周期和隔震层层间位移有较大的影响,具有合理水平刚度的隔震层可以有效的减少结构的地震反应。同时,隔震层下部结构水平刚度的变化对各层层间位移的变化均影响甚小,可忽略不计。此外,隔震层位置对层间隔震结构的减震效果和机理影响较大,隔震层位置较高时,其工作机理类似于TMD系统的工作机理,有一定的减震效果;隔震层位置较低时,工作机理类似于基础隔震结构的工作机理,且减震效果显着。(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08-05-01)

黄襄云[9](2008)在《层间隔震减震结构的理论分析和振动台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房屋基础隔震是一种有效、经济和现实可行的结构抗震新技术和新体系。国内外多次地震经验表明,采用隔震技术,在基础与上部结构之间设置隔震层,可使房屋结构及其内部设施免受地震灾害。我国自1993年建成首栋采用迭层橡胶支座的隔震房屋以来,在全国各地已经建成了数百栋隔震建筑。隔震技术在我国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已作为正式内容列入,国外也有类似规范,如美国、日本、欧共同体等。目前在各国现行的隔震技术规范中,隔震结构只限于体形规则的结构,规定隔震层设在基础顶面或地下室底部。但在实际工程中,由于建筑和使用上的需要,要求突破规范的这些限制,在结构的中间层设置隔震装置,形成新的层间隔震减震体系。层间隔震减震体系是根据结构本身的特点,一般在结构竖向刚度有突变的部位设置隔震层,隔震层的位置可根据需要设置在结构的一层顶、中间层、结构的转换层等,隔震装置可采用迭层橡胶隔震支座。由于隔震层设置在结构的中间层,将整体结构分为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引起结构动力特性的变化,隔震结构的工作机理出现了新的特征。层间隔震结构设计的目的,不仅要减小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同时要求在不增加或减小下部结构地震反应的情况下,减小整体结构的地震反应。因而需要进行专门的研究。本文以6层框架结构为模型,系统地完成了层间隔震减震体系的振动台试验研究。通过试验对层间隔震减震结构的隔震层刚度、变形、阻尼及滞回曲线等物理特性指标进行了探讨,并对影响层间隔震减震结构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采用Bouc-Wen模型模拟层间隔震结构的隔震层恢复力,建立了层间隔震结构的简化计算模型。导出了层间隔震减震结构的运动方程,编制了时程分析计算程序,对层间隔震减震结构进行了地震反应分析,与振动台试验结果对比,具有较好的精度,验证了计算模型和分析程序的可靠性,可用于后续的研究分析工作。对主要影响参数进行分析,探讨在建筑物层间设置隔震层时,隔震层上、下结构体系协同作用等问题,包括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的刚度比、频率比、质量比、隔震层参数等对隔震效果的影响,将层间隔震与基础固接和基础隔震结构进行对比,对隔震层位于建筑物底部和建筑物中间任意层的不同情况分别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在进行层间隔震减震结构设计时,不仅仅控制结构的第一周期,第二周期也需要控制。对于隔震层上部结构,通过合理设计隔震层刚度和阻尼,延长结构的第一周期,并适当控制隔震层的位移,可达到对上部结构“隔震”的设计目的。对于隔震层下部结构,根据结构本身的特点,合理选择隔震层位置,通过调整隔震层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的刚度、质量,增设结构阻尼等,避开结构的第二个主控周期,可达到在不增加或减小下部结构地震作用的同时,减小整体结构地震作用的“减震"目的。对基础隔震结构、动力调谐减震结构和层间隔震减震结构的参数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根据隔震层位置的不同,将层间隔震减震结构分成叁类:调频减震、部分隔震和完全隔震。根据层间隔震减震结构设计控制目标的不同,对影响层间隔震系统的主要参数进行了优化。提出了最优的参数组合,最优频率比α_opt和最佳阻尼值ζ_opt。将研究成果结合实际工程,对一栋大平台多塔楼结构进行了层间隔震减震设计,提出了层间隔震减震结构的设计方法、施工方法和构造措施,对上部塔楼隔震和下部大平台的减震效果均很好,达到了结构设计的隔震减震目标。(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08-03-01)

层间隔震减震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某大底盘双塔框架为例,通过建立层间隔震与在此基础上底盘采用金属或粘弹性耗能原件的多种有限元模型,对改造后建筑物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响应进行分析,并对比了各结构中层位移、剪力及顶层加速度的变化程度,得出对于大底盘结构下部宜采用粘弹性阻尼器的结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层间隔震减震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宋晓,谭平,周福霖,滕晓飞.层间隔震结构参数分析与减震性能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8

[2].崔文韬,王立军.大底盘双塔结构层间隔震底部阻尼减震的抗震性能研究[J].山西建筑.2018

[3].郭齐,姚海,郑静静,顾敏,何新建.层间隔震减震结构的研究[J].民营科技.2018

[4].罗浩.下部减震—层间隔震在建筑结构加层改造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5

[5].王鑫,闫振国.层间隔震结构减震机理的数值模拟分析[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12

[6].金建敏,谭平,周福霖,张颖,陈建秋.下部减震层间隔震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2

[7].胡建安.层间隔震加消能减震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D].安徽建筑工业学院.2012

[8].许建波.层间隔震结构减震机理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

[9].黄襄云.层间隔震减震结构的理论分析和振动台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

标签:;  ;  ;  ;  

层间隔震减震结构论文-宋晓,谭平,周福霖,滕晓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