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杆菌对中华猕猴桃叶柄的遗传转化初报(论文文献综述)
刘闵豪[1](2021)在《杜仲ARF基因家族分析与EuARF19.2功能验证》文中研究说明杜仲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树种,拥有多种用途。叶片是杜仲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最佳原材料,杜仲叶片生长发育相关基因的研究对杜仲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生长素响应因子(Auxin response factor,ARF)是一类能够在叶片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巨大调控作用的转录因子。利用杜仲全基因组测序数据,挖掘杜仲ARF基因家族成员,筛选调控杜仲叶片生长发育的ARF基因进行功能研究,不仅能够填补杜仲ARF基因研究的空白,为杜仲其他基因家族的研究提供借鉴,还能为杜仲叶片生长性状的遗传改良奠定基础。本研究利用杜仲全基因测序数据,鉴定杜仲ARF基因家族的成员,结合杜仲小RNA测序和转录本全长测序信息,通过表达量分析对杜仲ARF基因家族成员进行功能预测,从中选出可能调控杜仲叶片生长发育的关键基因EuARF19.2,构建EuARF19.2植物表达载体,进行拟南芥的遗传转化验证其功能,最后优化杜仲愈伤组织再生体系,构建农杆菌介导的杜仲叶片愈伤组织遗传转化系统,进行EuARF19.2在杜仲的遗传转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杜仲基因组中共鉴定出18个杜仲ARF基因,这些EuARFs可以归属到5个亚族中,同亚族的EuARFs蛋白具有相似的理化性质与蛋白结构,可能行使相似的功能。EuARFs的表达分析显示EuARFs在正常生长条件下不同发育阶段(幼嫩和成熟)的器官(根、茎和叶)中均有表达,其中EuARF19.2在叶片中的表达显着高于其他EuARFs,说明EuARF19.2对杜仲叶片生长可能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2)EuARF19.2表达量与植株叶面积表型的关联性分析显示,EuARF19.2在叶片发育早期的表达与叶片成熟后的叶面积显着正相关,表明EuARF19.2能够调控叶片形态发育,促进叶面积增大。IAA处理下带芽茎段叶片的EuARF19.2表达量分析显示,添加外源IAA,EuARF19.2上调表达,表明EuARF19.2能够响应外源IAA。(3)获得了EuARF19.2的cDNA全长序列,构建了pBI121-EuARF19.2植物表达载体,进行了农杆菌介导的拟南芥遗传转化,通过卡那霉素(Kanamycin,Kan)筛选与PCR验证,最终筛选获得转EuARF19.2 T3代阳性拟南芥植株。T3代阳性转基因植株的表型分析证明EuARF19.2的表达对拟南芥的叶面积增大有促进作用。(4)优化了杜仲叶片愈伤组织再生体系,筛选获得愈伤组织诱导最适导培养基为MS+8.1μmol·L-1 NAA+4.4μmol·L-1 6-BA,诱导率达到100±0%;愈伤组织继代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MS+0.27μmol·L-1 NAA+6.7μmol·L-1 6-BA,增殖系数为304±36%,褐化率为16±4%,继代周期为18~20d;不定芽诱导最适合培养基为3/4MS+0.27μmol·L-1 NAA+4.4μmol·L-1 6-BA,不定芽诱导率为83±10%;芽苗复壮最适培养基为3/4MS+0.054μmol·L-1 NAA+4.4μmol·L-1 6-BA,芽生长长度为2.47±1.33cm。(5)以GUS瞬时表达率为标准评价了转化因子对农杆菌介导杜仲叶片愈伤组织遗传转化效率的影响,获得了最适转化因子组合为:预培养5 d、侵染时间10 min和共培养3 d,筛选培养基为3/4MS+0.054μmol·L-1 NAA+4.4μmol·L-1 6-BA+200mg·L-1Cef+70 mg·L-1Kan。通过获得的遗传转化体系,进行了pBI121-EuARF19.2的遗传转化,获得了4个转pBI121-EuARF19.2抗性芽。PCR分析和GUS组织化学染色都表明目的基因已整合到抗性芽基因组中,表型观察与EuARF19.2表达量的分析推测EuARF19.2的过量表达能够增大杜仲叶面积。
刘佳[2](2020)在《软枣猕猴桃快繁及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软枣猕猴桃(Actinidia arguta)是猕猴桃科猕猴桃属大型落叶藤本植物,是近些年新兴起的一种小浆果,不光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营养,其果树也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药用价值及生态价值。目前软枣猕猴桃的野生资源逐渐减少,种植产业发展缓慢,随着消费需求量的增加,产量不足的问题愈发严重。且随着种植面积的增加,软枣猕猴桃缺少优良品系、环境适应性不强,及果实不耐贮藏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产业的发展。本文探索软枣猕猴桃的多种快速繁殖方法,包括实生苗、压条育苗、丛生芽扩繁等短期内获得大量苗木的方法,建立了适合软枣猕猴桃的快繁体系;通过实验比较多种外植体材料的组培再生效率,建立了高效的组培再生体系;通过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3301-121的转化和转化效果检测建立软枣猕猴桃的遗传转化体系。主要结论如下:1.软枣猕猴桃可采用三种方法快速增殖。实生苗:种子用45℃水浴30分钟,用0.07%的赤霉素浸泡24小时,种子萌发率为82%;丛生芽扩繁:以茎段为外植体,MS基本培养基+6-BA(3 mg/L)+NAA(0.1 mg/L)的增殖系数为5.45;压条育苗:枝条经过0.02%的生根粉浸泡后,压条的生根率更高。2.软枣猕猴桃的幼嫩茎段作为外植体,用75%酒精浸泡30秒,0.2%氯化汞浸泡4分钟消毒,成活率为80%。实验以软枣猕猴桃的叶片、叶柄、茎段、子叶分别作为外植体,以MS(4.43 g/L)+蔗糖(30 g/L)+琼脂(7g/L)为基本培养基,诱导愈伤的培养基为:MS基本培养基+ZT(1 mg/L)+NAA(0.1 mg/L),其中茎段和子叶愈伤诱导率为100%,叶片愈伤诱导率为83.33%,叶柄愈伤诱导率为63.33%;诱导愈伤组织分化的培养基为:MS基本培养基+6-BA(3 mg/L)+NAA(0.1 mg/L),茎段和子叶愈伤组织分化率为96.67%,叶片愈伤组织分化率为10%,叶柄愈伤组织分化率为6.67%;诱导生根的培养基为:1/4 MS(2.21 g/L)+蔗糖(10 g/L)+琼脂(7 g/L),生根率为 96.67%。3.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表达载体pCAMBIA3301-121整合到软枣猕猴桃茎段基因组中。将茎段浸泡在EHA105农杆菌菌液中(OD600=0.6,含As20 mg/L)20分钟,然后共培养4天(温度为20±2℃,暗培养),用MS液体培养基(含Carb,500 mg/L)清洗,接种到添加了 Carb(400 mg/L)的诱导愈伤的培养基中约20天,然后放入选择培养基中进行筛选,每20天换1次增殖培养基并逐渐减少carb浓度,直至得到完整植株。
武玉永[3](2019)在《一种简单稳定的质体转化体系的建立及其在木本植物中的应用》文中提出质体工程技术是一种具有很强应用前景的植物生物技术,不同于传统的植物细胞核转化体系,质体转化通过同源重组方式使外源基因整合到质体的基因组中。具有高效表达,多基因共转化,产物区域化,无基因漂移等优势。利用质体作为植物生物反应器表达重组蛋白可实现植物分子农场,通过质体代谢工程可生产高附加值代谢产物。但是,应用此技术仍然存在一些技术瓶颈,比如,目前能进行稳定质体转化的高等植物仅有6种,且均属于草本植物。主要原因在于较多的植物尚未建立良好的外植体再生条件,质体转化载体构建过程繁琐,缺乏合适的筛选方法等。杨树和猕猴桃是我国种植范围最广、经济重要性最强的木本植物之一,但均无成熟的质体转化体系。为了拓宽可稳定质体转化的植物种类,扩大该技术的应用范围,本研究以山杨树、猕猴桃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质体转化技术对这两种植物进行质体转基因研究。得到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我们采用在大肠杆菌体内克隆技术(i VEC)来快速组装质体转化载体。首先,通过一步法把组成质体转化载体的5个DNA片段无缝拼接,构建了烟草质体转化载体pYY12。该载体包括烟草质体基因组的左同源序列(trnf M-psa B段)和右同源序列(trn Gpsb Z段)、aad A表达盒、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盒、以及去除多克隆位点的质粒p Bluescript II SK(+)作为载体骨架。采用基因枪转化法将pYY12载体成功导入烟草质体基因组中,通过Southern杂交和种子测试分析验证了获得的质体转gfp基因烟草达到了同质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证实了GFP在质体转基因烟草中的存在位置;SDS-PAGE定量分析表明GFP在质体中高水平的积累量,达到总可溶性蛋白~9%。鉴于以上结果中的高GFP积累量,可以将pYY12载体中的表达元件(aad A表达盒和gfp表达盒)应用到其他植物的质体转化载体的构建。2.利用pYY12载体中的表达元件及山新杨基因组中的左右同源序列,我们构建了杨树质体转化载体pYY20(gfp)。利用山新杨叶片再生体系,我们成功地将pYY20导入杨树质体基因组中,通过2~3轮再生,获得了转化同质化的质体转化植株。同质化的Pa-YY20杨树植株中,GFP的积累量仅占总可溶性蛋白的0.005%。用苏云金芽孢杆菌(Bt)cry1C基因和cry3Bb基因分别替换杨树质体转化载体pYY20中的gfp基因,我们分别获得了pYY25(cry1C)和pYY26(cry3Bb)等两个质体转化载体。在得到的同质化Pa-YY25转基因山新杨植株中,发现Cry1C蛋白在不同组织中的积累量不同,在叶片中积累量最高达到20.74μg/g鲜重,其次是在成熟叶片和老叶片中,在非绿质体(韧皮部、木质部和根)中的含量极其微弱。Pa-YY25转基因山新杨对美国白蛾1-4龄幼虫3天的致死率均为100%,而Pa-YY26转基因山新杨对柳蓝叶甲1龄幼虫1天的致死率和成虫6天的致死率均为100%。获得了质体Bt基因工程产生抗虫杨树第一个成功实例,为今后杨树的遗传改良开辟了新的途径。3.构建了红阳猕猴桃质体转化载体pYY34,通过基因枪转化法成功获得了1株同质化的质体转gfp基因猕猴桃植株Ad-YY34,在其叶片中观察到了GFP的荧光信号,GFP在叶片中的积累量约占总可溶性蛋白的0.02%。本研究是猕猴桃质体中转基因的第一个成功案例,该质体表达系统的建立为高效生产可食用疫苗、药物和抗体提供了研究基础。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的建立了一种基于i VEC法构建质体转化载体的方法;以及在木本植物山新杨、猕猴桃中的建立了质体转化体系,并获得了高效抗虫的质体转Bt山新杨植株,为植物的遗传改良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和方法。
冯浩楠[4](2019)在《彩叶芋根腐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广谱抗性基因AtNPR1的转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彩叶芋(Caladium bicolor)是一种单子叶观赏植物,因其叶片宽大,色彩鲜艳,形状多样,也是一种理想的花坛植物。由于其具有变态的块茎,在栽培的过程中容易受到根腐病危害,严重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发育,进而影响其观赏价值和块茎的产量。根腐病主要发生在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下。重庆在晚春或初夏的时候温度较高且雨水丰沛,有利于彩叶芋根腐病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彩叶芋在重庆地区的引种应用。为了促进彩叶芋在重庆引种成功,本论文从彩叶芋根腐病发病机理和彩叶芋抗病性遗传改良两个方面开展试验,试图为彩叶芋在重庆的引种试栽工作奠定一些工作基础。论文一方面对彩叶芋根腐病在重庆的发病症状进行了调查记载,对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另一方面优化了彩叶芋遗传转化的条件,将广谱抗性基因AtNPR1转化到彩叶芋中,并分析了转基因彩叶芋对根腐病的抗性。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彩叶芋根腐病的发病症状。彩叶芋根腐病在重庆地区的发病规律:4月下旬开始发病,5月至6月进入盛发期。在发病的初期地上部的叶片变黄并出现病斑,叶柄微微向外弯曲;随着病情的加重,病斑面积扩大,叶片由外向内逐渐枯萎,叶柄倒伏,新叶产生速度变慢,并伴随着褐色的病斑;同时地下部的根茎基部在发病初期会形成褐色凹陷斑块,随着病情的加重,根由白色变褐腐烂,块茎也呈现褐色的腐烂。2.彩叶芋根腐病病原菌分离鉴定。根据柯赫法则对感病组织分离纯化得到的病原菌进行致病性测定,将获得的具有致病性的病原菌进行形态学观察和rDNA-ITS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引起彩叶芋根腐病的病原菌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中的AG4融合菌群。3.彩叶芋遗传转化条件的优化。彩叶芋叶片对不同浓度卡那霉素的敏感性试验表明,卡那霉素的浓度为200 mg/L时可以有效地筛选再生愈伤;不同负压处理方式的试验表明,真空0.05MPa的压力处理15min的处理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彩叶芋叶片的愈伤分化率。4.转化AtNPR1彩叶芋的获得。采用上述优化的遗传转化条件对500个彩叶芋叶片进行了AtNPR1基因的转化,共筛选得到了120株抗性植株。对抗性植株进行PCR检测,有29株抗性植株呈阳性,转化效率为5.8%;将29株阳性转基因植株进行GUS组织染色,有11株植株被染成蓝色。初步证实获得了转化AtNPR1基因的植株。5.转基因植株的生长状态。11株转基因植株均表现出生长缓慢,叶片偏小,株型矮小的生长发育状态。6.转基因植株抗病性鉴定。11株转基因植株中有8株对立枯丝核菌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抗性,初步鉴定获得了3株具有抗性的植株。
赵玉洁[5](2017)在《‘突尼斯软子’石榴遗传转化体系建立及转化ICE1基因的研究》文中指出石榴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在我国被广泛种植。由于石榴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近年来石榴越来越受到消费市场的青睐,石榴产业在国内外迅速发展。‘突尼斯软子’石榴抗旱、抗病、栽培适应范围广,但其抗寒性较差,温度低于-10℃时,容易受冻害,抗寒性差制约其在我国范围内的推广和栽培。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尤其是植物组织培养和基因工程的发展,为石榴定向改良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而遗传转化技术的出现使得快速培育石榴抗寒新种质成为可能。本试验以‘突尼斯软子’石榴胚培苗的子叶、叶片、上胚轴和下胚轴为外植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进行遗传转化,通过比较GUS瞬时表达率对不同的预培养时间、菌液浓度、侵染时间、共培养时间、AS浓度进行了优化,建立‘突尼斯软子’石榴四种不同外植体的高效遗传转化再生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抗寒基因ICE1转入石榴基因组,对转化所得抗性芽进行PCR检测;此外,为解决石榴遗传转化研究中不定芽生根率低的问题,对石榴试管嫁接技术进行初步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石榴四种不同外植体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通过比较GUS瞬时表达率,确定了预培养时间、菌液浓度、侵染时间、共培养时间、乙酰丁香酮浓度等的最适处理。结果表明,以子叶为外植体时,预培养3 d,菌液浓度OD600为0.5,常规方法侵染25 min,共培养培养基添加30.0 mg/L乙酰丁香酮,共培养3 d后GUS瞬时表达率最高,为60.0%;以叶片为外植体时,预培养3 d,菌液浓度OD600为0.7,常规方法侵染25 min,共培养培养基添加20.0 mg/L乙酰丁香酮,共培养3 d后GUS瞬时表达率最高,为73.3%;以上胚轴为外植体时,预培养2 d,菌液浓度OD600为0.5,常规方法侵染20 min,共培养培养基添加30.0 mg/L乙酰丁香酮,共培养3 d后GUS瞬时表达率最高,为70.0%;以下胚轴为外植体时,预培养2 d,菌液浓度OD600为0.5,常规方法侵染25 min,共培养培养基添加30.0 mg/L乙酰丁香酮,共培养3 d后GUS瞬时表达率最高,为73.3%。2.农杆菌介导石榴不同外植体转化ICE1基因试验以石榴胚培苗子叶、叶片、上胚轴和下胚轴为外植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进行ICE1基因遗传转化研究,试验初步获得大量抗性愈伤组织和少量抗性芽;并对获得的抗性芽进行PCR检测发现没有目的条带;抗性愈伤组织的扩繁和后续试验正在进行中。3.石榴试管嫁接技术研究在石榴遗传转化的研究中发现外植体诱导出的不定芽生长细弱、黄化,不利于生根得到完整植株,而试管嫁接技术能克服无根试管苗生根困难的问题;石榴试管嫁接试验采用改良劈接法,以带四片叶片茎尖(四叶一心)为接穗、根和下胚轴连接体(不带子叶)为砧木的组合是石榴试管嫁接的最佳处理组合,嫁接成活率达70.0%,显着高于其他处理组合。
王林青[6](2017)在《猕猴桃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猕猴桃是一种新兴水果,喜得人们的青睐,其营养丰富,维生素C含量高,享有“维C之王”的称号。脐红猕猴桃是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猕猴桃试验站、陕西宝鸡市陈仓区桑果工作站等单位联合选育出的中华系列的品种;Hort16A源自于20世纪70年代新西兰的科学和工业部开始的猕猴桃选育计划的引种原始种质资源;农大郁香是一种特大果型品种,以实生选种途径得来。脐红、Hort16A、农大郁香作为稀有品种,独具特色,拥有很好的推广前景和开发利用价值。本试验以脐红、Hort16A和农大郁香为试材,取顶芽、带芽茎段、叶片、叶柄作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研究三个品种的诱导成苗、增殖、生根移栽技术,建立猕猴桃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体系,为工厂化生产优质苗木提供技术支持。试验结果如下:1、三个品种茎段最佳消毒方式:75%酒精处理茎段30 s后,脐红和Hort16A茎段用0.1%升汞处理5 min,成活率分别达50%和60%;农大郁香茎段用0.1%升汞处理3 min,成活率达70%。2、三个品种顶芽、带芽茎段诱导出芽的最佳培养基:脐红为MS+2.0 mg/L 6-BA+0.1mg/L NAA,萌芽率高达82.64%,;Hort16A为MS+3.0 mg/L 6-BA+0.1 mg/L NAA,萌芽率高达85.15%;农大郁香为MS+1.0 mg/L 6-BA+0.1 mg/L NAA,萌芽率高达92.19%。3、三个品种叶片、叶柄诱导出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脐红为MS+1.0 mg/L ZT+0.1mg/L NAA,诱导率分别为40.93%、45.02%;Hort16A为MS+2.0 mg/L ZT+0.1 mg/L NAA,诱导率分别为41.71%、47.43%;农大郁香为MS+0.5 mg/L ZT+0.1 mg/L NAA,诱导率分别为45.01%、50.31%。4、三个品种增殖的最佳培养基均为MS+4.0 mg/L 6-BA+0.4 mg/L NAA+0.2 mg/L GA3,其中脐红的增殖系数可达5.75,平均株高为5.56cm;Hort16A的增殖系数可达6.23,平均株高为5.91cm;农大郁香的增殖系数可达4.91,平均株高为5.43cm。5、三个品种生根的最佳培养基:脐红为1/2MS+0.6 mg/L IBA+0.3 mg/L IAA,生根率达82.13%,平均根数7.14根,平均根长6.22 cm;Hort16A为1/2MS+0.9 mg/L IBA+0.3mg/L IAA,生根率达89.12%,平均根数10.33根,平均根长6.78cm;农大郁香为1/2MS+0.9mg/L IBA+0.1 mg/L IAA,生根率达79.11%,平均根数6.72根,平均根长6.18 cm。
王腾飞[7](2016)在《农杆菌介导‘蜂蜜罐’枣上胚轴和子叶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Bt基因的转化》文中研究指明枣树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树种之一,具有抗旱、耐瘠薄、适应性强等特点,并且枣树果实营养丰富,深受大众喜爱。枣树杂交育种由于工作量大、育种周期长,极大地限制了枣树的栽培发展,与此同时,枣尺蠖、枣粘虫、枣桃小食心虫、黄刺蛾等常见害虫也极大地制约了枣树的生产栽培。枣树虫害研究的需求,随着枣树种植面积的一步步扩大,枣树虫害一步步地蔓延和加重,也在慢慢地扩大和延伸。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尤其是植物组织培养和基因工程的发展,为枣树定向改良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而转基因技术的出现为快速培育枣树抗虫新种质提供了可能。本试验以‘蜂蜜罐’枣胚培苗上胚轴和子叶为试验材料,进行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通过比较不同处理的GUS瞬时表达率,研究了不同的预培养时间、菌液浓度、侵染时间、共培养时间、乙酰丁香酮浓度和侵染方式对转化效率的影响,优化了农杆菌介导上胚轴和子叶的遗传转化体系;在此基础上,以‘蜂蜜罐’枣上胚轴、子叶和叶片为外植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进行Bt基因的转化研究,为遗传转化培育抗虫新种质奠定了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外植体Kan敏感性试验以上胚轴和子叶为外植体,探究了不同浓度Kan对愈伤组织形成和不定芽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50 mg/L Kan为抑制上胚轴和子叶再生的最适浓度。2.上胚轴和子叶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通过比较GUS瞬时表达率,确定了预培养时间、菌液浓度、侵染时间、共培养时间、乙酰丁香酮浓度和侵染方式的最适处理。结果表明,以上胚轴为外植体时,菌液浓度OD600为0.5,采用真空辅助侵染10 min,共培养培养基添加20 mg/L乙酰丁香酮,共培养3 d后GUS瞬时表达率最高,为最佳转化体系;以子叶为外植体,预培养3 d,菌液浓度OD600为0.5,采用真空辅助侵染10 min,共培养培养基添加10 mg/L乙酰丁香酮,共培养3 d后GUS瞬时表达率最高,为最佳遗传转化体系。3.农杆菌介导‘蜂蜜罐’枣不同外植体Bt基因的转化分别以上胚轴、子叶和叶片为外植体,通过农杆菌介导Bt基因遗传转化,对三种外植体获得的抗性芽进行PCR检测,共获得21株经PCR检测为阳性的植株,并对三种外植体的转化率进行了比较。
邵卫平[8](2015)在《猕猴桃抗性砧木培育与遗传转化参数初探》文中提出随着猕猴桃栽培面积的扩大,其病害种类和危害程度也随之加剧,对猕猴桃的生产构成极其严重的威胁。果树砧木在提高嫁接品种的抗性和适应性,调节嫁接苗的生长势、产量以及改善果实品质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猕猴桃栽培还存在砧木结构单一、砧木抗性不强、砧穗嫁接不亲和等问题,因此十分有必要加强抗性砧木的选育研究。本试验从猕猴桃实生苗抗性鉴定与砧木培育以及遗传转化参数两方面进行了探索。主要结论如下:建立了猕猴桃实生苗微繁体系。使用2.5g/LGA3浸种12h,用10%次氯酸钠消毒lOmin,在铺有一层湿润滤纸的培养皿中进行暗培养可得到较高发芽率。‘徐香’实生苗带芽茎段增殖培养基为M S+4mg/L6-BA+0.1mg/LNAA+20g/L蔗糖;生根培养基为1/2MS+3mg/IBA+20g/L蔗糖。‘徐香’实生苗生根无菌苗经炼苗和覆膜保湿移栽,成活率可达100%。微枝嫁接可以在猕猴桃实生苗上应用,‘布鲁诺’和‘红阳’实生苗嫁接的成活率高于‘徐香’和‘红阳’嫁接苗。‘徐香’猕猴桃的抗性强于‘布鲁诺’,同一品种不同株系间抗病性也有差异。为了提高嫁接苗的抗病能力,可以选择‘徐香’实生苗2号,‘布鲁诺’实生苗3号作为抗性砧木。CAT、POD酶活性也可以作为不同品种砧木间的抗性鉴定指标。建立了‘徐香’实生苗再生体系。‘徐香’实生苗的离体再生适宜外植体是叶片,适宜培养基为MS+3mg/L6-BA+0.1mg/LNAA+20g/L蔗糖+7g/L琼脂粉,暗培养2周。6周后愈伤组织形成率为79.17%,不定芽再生频率为68.06%,平均芽数为3.84。初步确定了‘徐香’实生苗遗传转化过程中抗生素添加指标。‘徐香’实生苗遗传转化中,经叶片诱导愈伤组织和不定芽时,应使用8mg/L Kan或8mg/L Hyg作为抗性筛选临界浓度,抑菌剂Cef为300mg/L;生根过程应使用10mg/L Kan或10mg/LHyg来进行抗性芽的筛选与生根,抑菌剂Carb为300mg/L。
陆荣生,杜晓莉,霍秀娟,韩美丽,马跃峰,覃建林,郭成林[9](2014)在《中华猕猴桃华优遗传转化系统建立研究》文中认为为了更好的利用遗传转化技术进行猕猴桃品种改良研究,以中华猕猴桃华优组培苗幼嫩叶片为材料,研究了外植体分化不定芽再生途径所需的培养条件及转化效率提高方法。结果表明,在叶片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中加入浓度为0.751.0 mg/L的TDZ时,叶片愈伤发生率达85.7%90.1%,不定芽发生率达41.8%44.6%;在TDZ 1.0mg/L基础上,补充0.10.4 mg/L IAA可使叶片愈伤发生率提高到96.7%100%,不定芽发生率提高到67.4%71.9%;在农杆菌侵染液与共培养基中同时加入75100μmol/L浓度的AS,可使GUS瞬时表达率及卡那抗性芽发生率分别提高至27.9%、14.5%;外植体被农杆菌侵染前,的预培养23 d有利于提高GUS表达率与卡那抗性芽发生率。GUS染色与PCR扩增检测结果显示,Shiva A基因已转化至中华猕猴桃华优转基因植株。
周月,赵许朋,吴秀华,张艳玲,张林,罗克明,汤绍虎[10](2014)在《农杆菌介导LJAMP2基因导入‘红阳’猕猴桃及分子鉴定》文中指出为了获得抗溃疡病的‘红阳’猕猴桃转基因植株,以红阳猕猴桃试管苗叶盘为转基因受体材料,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将CaMV35S启动子调控下的LJAMP2基因导入红阳猕猴桃。450个叶盘与携带表达载体质粒pBI121的根癌农杆菌菌珠LBA4404共培养2 d后,转入含25 mg/L Kan的筛选培养基培养40 d,15 d转接1次,之后30 d继代1次。结果表明,在MS+3.0 mg/L BA+1.0 mg/L NAA筛选培养基中,Kanr芽率达85%以上,在1/2 MS+0.8 mg/L IBA培养基中,Kanr芽生根率达100%。共获得Kanr再生植株40株,经GUS组织染色和PCR分析证明,其中23株为转基因植株。阳性率为57.50%,转化率达5.11%。抗溃疡病基因LJAMP2已成功导入红阳猕猴桃,为红阳猕猴桃的抗病基因工程育种奠定了基础。
二、农杆菌对中华猕猴桃叶柄的遗传转化初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杆菌对中华猕猴桃叶柄的遗传转化初报(论文提纲范文)
(1)杜仲ARF基因家族分析与EuARF19.2功能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生长素响应因子(ARF)研究进展 |
1.2.1 ARF的作用机制 |
1.2.2 ARF的蛋白结构 |
1.2.3 ARF对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 |
1.2.4 miR160/miR167对ARF的调控 |
1.3 植物基因的功能验证 |
1.4 杜仲的遗传转化 |
1.4.1 植物遗传转化的方法 |
1.4.2 杜仲的组织培养及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主要内容 |
1.5.1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杜仲ARF基因家族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主要仪器与试剂 |
2.1.3 杜仲ARF基因家族的鉴定 |
2.1.4 杜仲ARF基因家族系统进化树分析 |
2.1.5 杜仲ARF基因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2.1.6 miRNA靶基因结合位点预测 |
2.1.7 EuARFs基因表达分析 |
2.1.8 RNA的提取 |
2.1.9 反转录与qRT-PCR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EuARF蛋白的鉴定及理化性质 |
2.2.2 EuARF蛋白的系统进化 |
2.2.3 EuARFs的基因结构 |
2.2.4 EuARFs蛋白的保守结构域和基序 |
2.2.5 EuARF基因受miR160/167 调控的靶位点 |
2.2.6 EuARFs和 eu-miR160/167 的表达模式 |
2.3 讨论 |
2.3.1 EuARFs的进化 |
2.3.2 EuARFs的蛋白结构 |
2.3.3 miRNA的调控预测 |
2.3.4 EuARFs的功能预测 |
2.4 小结 |
第三章 杜仲EuARF19.2 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主要仪器和试剂 |
3.1.3 杜仲杂交后代叶片数据测定 |
3.1.4 杜仲杂交后代叶片的EuARF19.2 表达分析 |
3.1.5 IAA处理下杜仲萌发芽的EuARF19.2 表达分析 |
3.1.6 RNA提取与qRT-PCR分析 |
3.1.7 EuARF19.2 cDNA全长的克隆 |
3.1.8 农杆菌介导的拟南芥遗传转化 |
3.1.9 T3代拟南芥阳性转基因植株叶片的表型测定与EuARF19.2的表达量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EuARF19.2 表达与植株叶面积的关联性 |
3.2.2 EuARF19.2对IAA的响应 |
3.2.3 EuARF19.2 表达载体的构建 |
3.2.4 T3 代阳性拟南芥转基因植株的获得 |
3.2.5 T3 代拟南芥转基因阳性植株叶片的表型与EuARF19.2 表达量 |
3.3 讨论 |
3.3.1 杜仲叶片生长发育模式 |
3.3.2 EuARF19.2对IAA的响应 |
3.3.3 EuARF19.2 对叶片生长发育的调控 |
3.4 小结 |
第四章 杜仲叶片愈伤组织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与EuARF19.2的遗传转化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主要仪器与试剂 |
4.1.3 叶片愈伤组织再生体系优化 |
4.1.4 愈伤组织抑菌剂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 |
4.1.5 农杆菌介导的杜仲叶片愈伤组织遗传转化转化因子试验 |
4.1.6 抗性芽的筛选与检测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愈伤组织诱导最适培养基 |
4.2.2 愈伤组织增殖的最适培养基 |
4.2.3 不定芽诱导与复壮最适培养基 |
4.2.4 头孢霉素与卡那霉素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
4.2.5 农杆菌介导的杜仲叶片愈伤组织遗传转化的转化因子 |
4.2.6 抗性芽的获得 |
4.3 讨论 |
4.3.1 杜仲叶片愈伤组织再生体系 |
4.3.2 影响杜仲叶片愈伤组织遗传转化的因子 |
4.3.3 转EuARF19.2 杜仲抗性芽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 |
附录 |
附表2-1 AtARF、OsARF与PeARF的蛋白序列号 |
附表3-1 一号家系2015 年叶片数据 |
附表3-2 一号家系2016 年叶片数据 |
附表3-3 一号家系2017 年叶片数据 |
附表3-4 一号家系2018 年叶片数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软枣猕猴桃快繁及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表 |
1 引言 |
1.1 软枣猕猴桃的生物学特性 |
1.1.1 软枣猕猴桃概述 |
1.1.2 软枣猕猴桃的营养及应用价值 |
1.1.3 软枣猕猴桃果实品种及生产状况 |
1.2 软枣猕猴桃的快速繁殖 |
1.2.1 种子育苗 |
1.2.2 扦插育苗 |
1.2.3 压条育苗 |
1.3 猕猴桃的组织培养 |
1.3.1 猕猴桃组织培养研究现状 |
1.3.2 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 |
1.4 植物雉因工程方法 |
1.4.1 间接转化法 |
1.4.2 直接转化法 |
1.5 猕猴桃的遗传转化 |
1.5.1 猕猴桃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
1.5.2 软枣猕猴桃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软枣猕猴桃快繁体系的建立 |
2.1 实验材料及试剂 |
2.1.1 植物材料及试剂 |
2.1.2 培养基的制备及激素母液的配置 |
2.2 实验方法 |
2.2.1 软枣猕猴桃的扦插育苗 |
2.2.2 无菌外植体的获得 |
2.2.3 茎段的增殖 |
2.2.4 种子的萌发 |
2.2.5 软枣猕猴桃的压条育苗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扦插生根 |
2.3.2 外植体的消毒灭菌 |
2.3.3 茎段的增殖培养 |
2.3.4 种子的萌发 |
2.3.5 压条育苗 |
2.4 小结 |
3 软枣猕猴桃组培再生体系的建立 |
3.1 实验材料 |
3.1.1 植物材料及试剂 |
3.1.2 实验器械 |
3.1.3 培养基的制备及培养条件 |
3.2 实验方法 |
3.2.1 诱导愈伤组织 |
3.2.2 愈伤组织的分化 |
3.2.3 诱导生根 |
3.2.4 移栽炼苗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软枣猕猴桃的愈伤组织的诱导 |
3.3.2 愈伤组织的分化 |
3.3.3 生根诱导 |
3.3.4 炼苗移栽 |
3.4 小结 |
4 软枣猕猴桃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
4.1 材料与培养基的制备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仪器 |
4.1.3 培养基的制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软枣猕猴桃抗生素敏感性实验 |
4.2.2 转化农杆菌 |
4.2.3 软枣猕猴桃的遗传转化 |
4.2.4 阳性植株的检测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软枣猕猴桃抗生素筛选压浓度 |
4.3.2 农杆菌的转化 |
4.3.3 阳性植株鉴定 |
4.4 小结 |
5 讨论 |
5.1 软枣猕猴桃快速繁殖 |
5.2 软枣猕猴桃的组培再生 |
5.3 软枣猕猴桃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一种简单稳定的质体转化体系的建立及其在木本植物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质体(叶绿体)生物技术研究的现状 |
1.1.1 质体生物技术概述 |
1.1.2 质体生物技术的优势 |
1.1.3 质体表达系统的构建 |
1.1.4 质体生物技术在转化植物上的限制 |
1.2 基于同源重组的克隆方法研究进展 |
1.3 杨树抗虫基因工程研究现状 |
1.3.1 国外杨树抗虫基因工程研究现状 |
1.3.2 国内杨树抗虫基因工程研究现状 |
1.4 转抗虫基因杨树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 |
1.5 杨树抗虫基因工程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
1.5.1 制约杨树转基因的重要因素 |
1.5.2 转Bt杨树在应用中的问题和对策 |
1.6 杨树质体转基因研究现状 |
1.7 红阳猕猴桃转基因研究进展 |
第2章 质体转化体系的建立 |
2.1 前言 |
2.2 材料 |
2.2.1 植物材料 |
2.2.2 实验菌株与质粒 |
2.2.3 试剂盒、酶和试剂耗材 |
2.2.4 培养基 |
2.2.5 扩增引物序列 |
2.2.6 引物合成、基因合成和测序 |
2.2.7 仪器设备 |
2.3 方法 |
2.3.1 烟草质体转化载体构建 |
2.3.2 烟草的生长条件 |
2.3.3 烟草质体转化方法 |
2.3.4 质体转化和转质体株系的筛选 |
2.3.5 DNA提取和抗性芽的PCR分析 |
2.3.6 抗性芽的Southern Blot分析 |
2.3.7 RNA分离提取和Norther Blot分析 |
2.3.8 蛋白质的提取和GFP的定量分析(SDS-PAGE法) |
2.3.9 荧光显微镜检测GFP |
2.4 结果 |
2.4.1 质体转化载体的构建 |
2.4.2 转质体烟草的产生 |
2.4.3 在质体转基因烟草株系中检测GFP的表达水平 |
2.5 讨论 |
第3章 杨树质体表达系统的建立和抗虫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 |
3.2.1 植物材料 |
3.2.2 实验菌株与质粒 |
3.2.3 测试昆虫 |
3.2.4 培养基 |
3.2.5 扩增引物序列 |
3.2.6 试剂盒、酶、试剂耗材 |
3.2.7 引物合成、基因合成和测序 |
3.2.8 仪器设备 |
3.3 方法 |
3.3.1 山新杨高效叶片再生体系的建立 |
3.3.2 山新杨对壮观霉素敏感度测试 |
3.3.3 山新杨叶绿体同源片段的克隆 |
3.3.4 山新杨质体转化载体的构建 |
3.3.5 转Bt基因山新杨质体转化载体的构建 |
3.3.6 杨树质体基因枪转化方法步骤 |
3.3.7 杨树抗性苗的筛选 |
3.3.8 同质化转基因杨树组培苗的炼苗和移栽 |
3.3.9 山新杨总DNA的提取和抗性芽的PCR检测 |
3.3.10 抗性芽的Southern bolt分析 |
3.3.11 RNA的提取和Northern bolt分析 |
3.3.12 蛋白的提取和SDS-PAGE |
3.3.13 Western bolt分析和GFP的定量 |
3.3.14 GFP的荧光检测 |
3.3.15 Bt蛋白在转基因植物中的积累量的测定 |
3.3.16 质体转Bt-cry1C基因山新杨抗虫性试验 |
3.3.17 质体转Bt-cry3Bb基因山新杨抗虫性试验 |
3.3.18 质体转Bt基因山新杨植株抗虫数据统计分析 |
3.4 结果 |
3.4.1 山新杨叶片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
3.4.2 山新杨对壮观霉素敏感度测试结果 |
3.4.3 山新杨叶绿体同源片段的获得 |
3.4.4 山新杨质体转化载体的构建 |
3.4.5 质体转gfp基因山新杨抗性芽的初步鉴定 |
3.4.6 质体转gfp基因山新杨抗性芽的Southern blot分析 |
3.4.7 质体转gfp基因表型情况 |
3.4.8 gfp基因在质体中的转录与表达 |
3.4.9 转Bt基因山新杨质体转化载体的构建 |
3.4.10 质体转Bt-cry1C基因山新杨抗性芽的PCR初步鉴定 |
3.4.11 质体转cry1C基因山新杨抗性芽的分子鉴定 |
3.4.12 质体转cry1C基因山新杨Northern bolt分析 |
3.4.13 质体转cry1C基因杨树表型情况 |
3.4.14 质体转Bt-cry1C基因山新杨植株中Bt-Cry1C蛋白的定量分析 |
3.4.15 质体转Bt-cry1C基因山新杨抗虫性试验 |
3.4.16 质体转Bt-cry3Bb基因山新杨抗性芽的PCR初步鉴定 |
3.4.17 质体转cry3Bb基因山新杨抗性芽的Southern blot分析 |
3.4.18 质体转cry3Bb基因山新杨Northern bolt分析 |
3.4.19 质体转cry3Bb基因表型情况 |
3.4.20 质体转Bt-cry3Bb基因山新杨抗虫性试验 |
3.5 讨论 |
3.5.1 杨树质体转基因的意义 |
3.5.2 质体转gfp基因杨树中gfp基因转录和表达问题 |
3.5.3 质体转cry1C基因山新杨中cry1C基因的表达情况与其他文献的比较,以及其它转cry1类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的表达情况和抗虫情况比较 |
3.5.4 质体转Bt-cry3Bb基因山新杨中Bt-cry3Bb基因的表达情况与其他文献的比较以及其它转cry3类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
3.5.5 Bt蛋白在质体转Bt植物中的积累量、抗虫性和对植物表型影响 |
3.5.6 转Bt基因杨树的生物安全性 |
第4章 猕猴桃质体表达系统的建立 |
4.1 前言 |
4.2 材料 |
4.2.1 植物材料 |
4.2.2 实验菌株与质粒 |
4.2.3 培养基 |
4.2.4 扩增引物序列 |
4.2.5 试剂盒、酶、试剂和其他耗材 |
4.2.6 引物合成、基因合成和测序 |
4.2.7 仪器设备 |
4.3 方法 |
4.3.1 红阳猕猴桃叶片再生体系的优化 |
4.3.2 红阳猕猴桃生根及移栽 |
4.3.3 红阳猕猴桃叶绿体同源片段的克隆 |
4.3.4 红阳猕猴桃质体转化载体的构建 |
4.3.5 红阳猕猴桃壮观霉素敏感度测试 |
4.3.6 猕猴桃质体基因枪转化方法 |
4.3.7 猕猴桃抗性芽的筛选 |
4.3.8 猕猴桃总DNA的提取和抗性芽的PCR检测 |
4.3.9 抗性芽的Southern bolt分析 |
4.3.10 RNA的提取和Northern bolt分析 |
4.3.11 蛋白的提取和SDS-PAGE |
4.3.12 Western bolt分析和GFP的定量 |
4.3.13 GFP的荧光检测 |
4.4 结果 |
4.4.1 猕猴桃叶片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
4.4.2 红阳猕猴桃叶绿体同源片段的BLAST分析 |
4.4.3 红阳猕猴桃质体转化载体的构建 |
4.4.4 红阳猕猴桃壮观霉素敏感度测试 |
4.4.5 质体转gfp基因红阳猕猴桃植株的获得 |
4.4.6 质体转gfp基因猕猴桃组培苗的炼苗、移栽和表型情况 |
4.4.7 质体转基因红阳猕猴桃中gfp的表达水平 |
4.5 讨论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彩叶芋根腐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广谱抗性基因AtNPR1的转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彩叶芋研究现状 |
1.1.1 彩叶芋的主要病害 |
1.1.2 彩叶芋根腐病研究现状 |
1.1.3 彩叶芋抗病育种及相关研究 |
1.2 土传病害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及抗性鉴定的方法 |
1.2.1 土传病害病原菌分离的方法 |
1.2.2 病原菌纯化的方法 |
1.2.3 抗性鉴定的方法 |
1.3 植物遗传转化 |
1.3.1 农杆菌介导的植物遗传转化 |
1.3.2 农杆菌介导的单子叶植物遗传转化 |
1.3.3 提高农杆菌转化效率的辅助措施 |
1.3.4 彩叶芋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 |
1.4 NPR1 基因的研究进展 |
1.4.1 NPR1 基因的发现 |
1.4.2 NPR1 在植物抗病性中的作用 |
1.4.3 NPR1 基因在植物抗病育种中的应用 |
第2章 引言 |
2.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3章 彩叶芋根腐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
3.1 试验材料 |
3.1.1 植物材料 |
3.1.2 主要试剂 |
3.1.3 培养基 |
3.1.4 仪器设备 |
3.2 试验方法 |
3.2.1 彩叶芋发病症状观察 |
3.2.2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保存 |
3.2.3 致病性的测定 |
3.2.4 病原菌形态学鉴定 |
3.2.5 病原菌分子鉴定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彩叶芋根腐病发病症状 |
3.3.2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及致病性检测结果 |
3.3.3 病原菌形态学鉴定 |
3.3.4 病原菌的分子鉴定 |
3.4 讨论 |
3.4.1 彩叶芋根腐病的症状 |
3.4.2 彩叶芋根腐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
第4章 AtNPR1 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彩叶芋转化条件的优化 |
4.1 试验材料 |
4.1.1 植物材料 |
4.1.2 菌株和质粒载体 |
4.1.3 主要仪器设备 |
4.1.4 主要试剂 |
4.1.5 试剂配制 |
4.2 实验方法 |
4.2.1 拟南芥AtNPR1 基因的克隆 |
4.2.2 拟南芥AtNPR1 超表达载体的构建 |
4.2.3 转化农杆菌及鉴定 |
4.2.4 彩叶芋转化条件的优化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拟南芥AtNPR1 的克隆 |
4.3.2 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2301G-AtNPR1 的构建 |
4.3.3 pCAMBIA2301G-AtNPR1 的农杆菌转化 |
4.3.4 彩叶芋转化条件的优化 |
4.4 讨论 |
4.4.1 AtNPR1 基因及其抗病性 |
4.4.2 彩叶芋转化条件的优化 |
第5章 转AtNPR1 基因材料的获得 |
5.1 试验材料 |
5.1.1 植物材料和菌种 |
5.1.2 主要仪器设备 |
5.1.3 主要试剂 |
5.1.4 试剂配制 |
5.2 试验方法 |
5.2.1 外植体的消毒及预培养 |
5.2.2 农杆菌侵染液的制备 |
5.2.3 彩叶芋的遗传转化 |
5.2.4 转化材料的生根、移栽 |
5.2.5 转基因植株的分子鉴定 |
5.2.6 转基因植株GUS组织化学染色检测 |
5.2.7 转基因植株的抗病性鉴定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转基因材料Kan抗性的筛选 |
5.3.2 转基因植株的生根及移栽 |
5.3.3 转基因植株的PCR鉴定 |
5.3.4 转基因植株GUS组织化学染色检测 |
5.3.5 转基因植株的抗病性鉴定 |
5.4 讨论 |
5.4.1 彩叶芋遗传转化 |
5.4.2 转AtNPR1 植株的鉴定和表型分析 |
5.4.3 转基因植株的抗病性鉴定 |
第6章 总结 |
6.1 结论 |
6.2 下一步计划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 |
致谢 |
附图 |
(5)‘突尼斯软子’石榴遗传转化体系建立及转化ICE1基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果树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
1.2 石榴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
1.2.1 外植体的选择 |
1.2.2 愈伤组织的分化 |
1.2.3 不定芽的诱导 |
1.2.4 试管苗生根 |
1.2.5 石榴组织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
1.3 果树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
1.3.1 遗传转化常用方法 |
1.3.1.1 农杆菌介导法 |
1.3.1.2 基因枪法 |
1.3.1.3 超声波介导法 |
1.3.2 遗传转化受体材料 |
1.3.2.1 叶片 |
1.3.2.2 茎段 |
1.3.2.3 子叶 |
1.3.2.4 胚轴 |
1.3.3 遗传转化常用基因类型 |
1.3.3.1 选择标记基因与报告基因 |
1.3.3.2 抗病虫基因 |
1.3.3.3 改良果实性状相关基因 |
1.3.3.4 矮化相关基因 |
1.3.3.5 改良性状的其它基因 |
1.3.4 遗传转化植株的鉴定 |
1.3.4.1 选择标记基因的筛选 |
1.3.4.2 分子水平的鉴定 |
1.3.5 石榴遗传转化研究 |
1.4 果树试管嫁接 |
1.4.1 嫁接方法 |
1.4.2 影响嫁接苗成活的因素 |
1.4.2.1 接穗大小 |
1.4.2.2 嫁接方式 |
1.4.2.3 蔗糖浓度 |
1.4.2.4 植物生长调节剂 |
1.4.3 试管嫁接在果树生产中的意义 |
1.4.3.1 培育无病毒苗木 |
1.4.3.2 鉴定嫁接亲和性 |
1.4.3.3 快速检测植物病毒 |
1.5 本研究的目的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1.1 试验材料 |
3.1.2 农杆菌菌株类型及转化载体 |
3.1.3 主要药品试剂 |
3.1.4 主要仪器设备 |
3.1.5 培养基 |
3.1.6 培养条件 |
3.2 试验方法 |
3.2.1 无菌材料的获得 |
3.2.2 试管苗嫁接 |
3.2.3 农杆菌浸染液制备 |
3.2.4 农杆菌介导石榴不同外植体遗传转化 |
3.2.4.1 预培养 |
3.2.4.2 侵染 |
3.2.4.3 共培养 |
3.2.4.4 筛选培养 |
3.2.5 GUS组织化学检测 |
3.2.6 分子检测 |
3.2.6.1 质粒DNA提取 |
3.2.6.2 植物DNA提取 |
3.2.6.3 PCR检测 |
3.2.7 炼苗移栽 |
3.2.8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 结果分析 |
4.1 农杆菌介导的子叶、叶片、上胚轴和下胚轴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
4.1.1 菌液浓度对石榴不同材料转化率的影响 |
4.1.2 侵染时间对石榴不同材料转化率的影响 |
4.1.3 预培养时间对石榴不同材料转化率的影响 |
4.1.4 共培养时间对石榴不同材料转化率的影响 |
4.1.5 不同乙酰丁香酮浓度对石榴不同材料转化率的影响 |
4.2 不同处理组合对石榴试管嫁接成活的影响 |
4.3 根癌农杆菌介导石榴转化ICE1基因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5.2.1 菌液浓度和侵染时间对石榴不同材料转化率的影响 |
5.2.2 预培养时间对石榴不同材料转化率的影响 |
5.2.3 共培养时间对石榴不同材料转化率的影响 |
5.2.4 不同乙酰丁香酮浓度对石榴不同材料转化率的影响 |
5.2.5 根癌农杆菌介导石榴转化ICE1基因 |
5.2.6 砧木对石榴试管嫁接成活的影响 |
5.2.7 接穗对石榴试管嫁接成活的影响 |
5.2.8 切除部分胚根及绑缚对试管嫁接成活的影响 |
图版说明 |
ABSTRACT |
参考文献 |
(6)猕猴桃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猕猴桃传统育苗方法 |
1.1.1 实生苗培育 |
1.1.2 嫁接苗培育 |
1.1.3 扦插苗培育 |
1.2 猕猴桃组织培养育苗方法及其应用 |
1.2.1 猕猴桃组织培养育苗方法 |
1.2.2 猕猴桃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 |
1.3 猕猴桃组织培养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技术路线 |
2.3 准备工作及外植体的选取 |
2.3.1 试验仪器设备 |
2.3.2 基本培养基的处理 |
2.3.3 外植体的选取 |
2.4 三个猕猴桃品种带芽茎段不同消毒时间的试验设计 |
2.5 猕猴桃成苗的试验设计 |
2.5.1 顶芽、带芽茎段诱导再生芽试验设计 |
2.5.2 叶片、叶柄愈伤组织诱导的试验设计 |
2.6 猕猴桃再生苗增殖的试验设计 |
2.7 猕猴桃生根的试验设计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升汞不同消毒时间对茎段的影响 |
3.2 6-BA、NAA对顶芽、带芽茎段诱导再生芽的影响 |
3.3 6-BA、ZT、NAA对叶片、叶柄诱导愈伤组织的影响 |
3.4 6-BA、NAA对再生苗增殖的影响 |
3.5 IBA、IAA对生根的影响 |
3.6 小结 |
第四章 讨论 |
4.1 外植体 |
4.2 消毒处理 |
4.3 外植体褐化 |
4.4 激素对再生苗各生长阶段的影响 |
4.4.1 顶芽、带芽茎段诱导出再生芽 |
4.4.2 叶片、叶柄诱导愈伤组织 |
4.4.3 再生苗增殖 |
4.4.4 生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 |
附图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农杆菌介导‘蜂蜜罐’枣上胚轴和子叶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Bt基因的转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缩略词表 Abbreviation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枣树遗传转化概况 |
1.2 果树遗传转化概述 |
1.2.1 常用遗传转化方法及其优缺点 |
1.2.1.1 农杆菌介导法 |
1.2.1.2 基因枪法 |
1.2.1.3 PEG介导法 |
1.2.1.4 超生波介导法 |
1.2.2 常用外植体类型 |
1.2.2.1 愈伤组织 |
1.2.2.2 原生质体 |
1.2.2.3 悬浮细胞 |
1.2.2.4 胚状体 |
1.2.2.5 叶片 |
1.2.2.6 茎段 |
1.2.2.7 子叶 |
1.2.2.8 胚轴 |
1.2.3 常用报告基因 |
1.2.3.1 绿色荧光蛋白 |
1.2.3.2 红色荧光蛋白 |
1.2.3.3 β-葡糖苷酸酶 |
1.2.4 影响转化的因素 |
1.2.4.1 基因型 |
1.2.4.2 菌株 |
1.2.4.3 预培养时间 |
1.2.4.4 菌液浓度和侵染时间 |
1.2.4.6 共培养时间和温度 |
1.2.4.7 乙酰丁香酮 |
1.2.4.8 侵染方式 |
1.3 抗虫基因研究进展 |
1.4 研究意义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材料 |
3.1.1 试验材料 |
3.1.2 农杆菌菌株和质粒 |
3.1.3 主要药品试剂 |
3.1.4 主要仪器设备 |
3.1.5 培养基 |
3.1.6 培养条件 |
3.2 试验方法 |
3.2.1 无菌材料的获得 |
3.2.2 上胚轴、子叶Kan敏感性试验 |
3.2.3 农杆菌侵染液的制备 |
3.2.4 农杆菌介导‘蜂蜜罐’枣不同外植体的遗传转化 |
3.2.4.1 预培养 |
3.2.4.2 侵染 |
3.2.4.3 共培养 |
3.2.4.4 筛选培养 |
3.2.4.5 抗性植株再生 |
3.2.5 GUS组织化学检测 |
3.2.6 分子检测 |
3.2.6.1 质粒DNA提取 |
3.2.6.2 植物DNA提取 |
3.2.6.3 PCR检测 |
3.2.7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不同外植体Kan敏感性试验 |
4.1.1 不同浓度Kan对上胚轴再生的影响 |
4.1.2 不同浓度Kan对子叶再生的影响 |
4.2 农杆菌介导上胚轴和子叶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
4.2.1 不同的预培养时间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
4.2.2 不同的侵染浓度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
4.2.3 不同的侵染时间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
4.2.4 不同的共培养时间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
4.2.5 不同的乙酰丁香酮浓度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
4.2.6 不同的侵染方式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
4.2.7 不同处理对GUS染色状况的影响 |
4.3 根癌农杆菌介导‘蜂蜜罐’ 枣Bt基因的遗传转化 |
5 讨论与结论 |
5.1 讨论 |
5.1.1 不同外植体Kan敏感性试验 |
5.1.2 不同的预培养时间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
5.1.3 不同的菌液浓度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
5.1.4 不同的侵染时间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
5.1.5 不同的共培养时间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
5.1.6 不同的乙酰丁香酮浓度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
5.1.7 不同侵染方式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
5.2 结论 |
参考文献 |
ABSTACT |
(8)猕猴桃抗性砧木培育与遗传转化参数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Abbreviations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猕猴桃组织培养 |
1.2 猕猴桃抗性砧木培育 |
1.2.1 猕猴桃病害概述 |
1.2.2 植物抗病机制研究 |
1.2.3 抗性砧术选育研究 |
1.3 猕猴桃遗传转化研究 |
1.3.1 猕猴桃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
1.3.2 EjMYB1基因研究 |
1.4 立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猕猴桃实生苗抗性鉴定与砧木培育 |
2.1 猕猴桃实生苗的培育 |
2.1.1 材料和方法 |
2.1.2 结果与分析 |
2.1.2.1 赤霉素浸种时间对‘徐香’猕猴桃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
2.1.2.2 消毒时间对‘徐香’猕猴桃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
2.1.2.3 不同发芽方式对‘徐香’猕猴桃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
2.1.2.4 暗处理对‘徐香’猕猴桃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
2.1.2.5 不同猕猴桃品种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
2.1.2.6 猕猴桃实生苗株系的建立 |
2.1.3 讨论 |
2.2 猕猴桃实生苗抗性鉴定与砧木筛选 |
2.2.1 材料和方法 |
2.2.1.1 病菌的侵染 |
2.2.1.2 抗性生理参数的测定 |
2.2.2 结果与分析 |
2.2.2.1 感病程度分级标准 |
2.2.2.2 不同株系的病情指数和抗性评价 |
2.2.2.3 CAT、POD酶活性与猕猴桃实生苗抗性的关系 |
2.2.3 讨论 |
2.3 ‘徐香’实生苗的扩繁与驯化移栽 |
2.3.1 材料和方法 |
2.3.2 结果与分析 |
2.3.2.1 激素种类和浓度对‘徐香’实生苗增殖的影响 |
2.3.2.2 蔗糖浓度对‘徐香’实生苗增殖的影响 |
2.3.2.3 培养基种类对‘徐香’实生苗生根的影响 |
2.3.2.4 激素浓度对‘徐香’实生苗生根的影响 |
2.3.2.5 ‘徐香’实生苗的驯化移栽 |
2.3.3 讨论 |
2.4 猕猴桃微枝嫁接技术 |
2.4.1 材料和方法 |
2.4.2 结果与分析 |
2.4.3 讨论 |
第3章 猕猴桃遗传转化参数初探 |
3.1 ‘徐香’实生苗再生体系的建立 |
3.1.1 材料和方法 |
3.1.2 结果与分析 |
3.1.2.1 激素种类和浓度对叶片愈伤组织和不定芽形成的影响 |
3.1.2.2 培养基种类对叶片愈伤组织和不定芽形成的影响 |
3.1.2.3 蔗糖浓度对叶片愈伤组织和不定芽形成的影响 |
3.1.2.4 外植体种类对叶片愈伤组织和不定芽形成的影响 |
3.1.2.5 暗培养对叶片愈伤组织和不定芽形成的影响 |
3.1.3 讨论 |
3.2 抗生素对‘徐香’实生苗形态发生和器官形成的影响 |
3.2.1 材料和方法 |
3.2.2 结果与分析 |
3.2.2.1 Kan对叶片愈伤组织和不定芽形成的影响 |
3.2.2.2 Hyg对叶片愈伤组织和不定芽形成的影响 |
3.2.2.3 Cef对叶片愈伤组织和不定芽形成的影响 |
3.2.2.4 Kan对不定芽生根的影响 |
3.2.2.5 Hyg对不定芽生根的影响 |
3.2.2.4 Carb对不定芽生根的影响 |
3.2.3 讨论 |
3.3 猕猴桃EjMYB1基因遗传转化 |
3.3.1 材料和方法 |
3.3.2 结果与分析 |
3.3.3 讨论 |
第4章 小结与展望 |
版图 |
参考文献 |
(9)中华猕猴桃华优遗传转化系统建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植株叶片不定芽再生 |
1.2.2转化方法 |
1.2.3测定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激素种类与浓度对叶片不定芽发生的影响 |
2.2 TDZ与生长素结合对不定芽分化率的提高及不定芽数的提高作用 |
2.3 乙酰丁香酮(AS)加入浓度与时期对外植体GUS阳性率的影响 |
2.4 不同预培养时间对外植体GUS阳性率及抗生芽的影响 |
2.5 转化植株的PCR检测 |
3 结论与讨论 |
(10)农杆菌介导LJAMP2基因导入‘红阳’猕猴桃及分子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植物材料与感染受体 |
1.1.2 质粒与菌株 |
1.2 方法 |
1.2.1 农杆菌的培养与活化 |
1.2.2 农杆菌侵染与共培养 |
1.2.3 GUS组织染色与转基因植株的PCR检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部分转化因素水平的确定 |
2.1.1 卡那霉素(Kan)选择压的确定 |
2.1.2 羧苄青霉素(Carb)和头孢霉素(Cef)抑菌浓度的确定 |
2.1.3 叶盘预培养和农杆菌侵染时间对转化频率的影响 |
2.1.4 乙酰丁香酮对转化频率的影响 |
2.2 抗性植株叶片的GUS染色 |
2.3 转基因植株的PCR检测 |
3 讨论 |
3.1 关于‘红阳’猕猴桃的遗传转化条件 |
3.1.1 Kan选择压与叶盘预培养时间 |
3.1.2 农杆菌侵染与共培养时间 |
3.1.3 转化过程中AS的作用 |
3.1.4 菌液浓度与抗生素抑菌浓度 |
3.2 关于猕猴桃的溃疡病和基因工程育种 |
四、农杆菌对中华猕猴桃叶柄的遗传转化初报(论文参考文献)
- [1]杜仲ARF基因家族分析与EuARF19.2功能验证[D]. 刘闵豪.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2]软枣猕猴桃快繁及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D]. 刘佳. 北京农学院, 2020(02)
- [3]一种简单稳定的质体转化体系的建立及其在木本植物中的应用[D]. 武玉永. 湖北大学, 2019(04)
- [4]彩叶芋根腐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广谱抗性基因AtNPR1的转化[D]. 冯浩楠. 西南大学, 2019(01)
- [5]‘突尼斯软子’石榴遗传转化体系建立及转化ICE1基因的研究[D]. 赵玉洁. 河南农业大学, 2017(05)
- [6]猕猴桃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D]. 王林青.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2)
- [7]农杆菌介导‘蜂蜜罐’枣上胚轴和子叶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Bt基因的转化[D]. 王腾飞. 河南农业大学, 2016(05)
- [8]猕猴桃抗性砧木培育与遗传转化参数初探[D]. 邵卫平. 浙江大学, 2015(09)
- [9]中华猕猴桃华优遗传转化系统建立研究[J]. 陆荣生,杜晓莉,霍秀娟,韩美丽,马跃峰,覃建林,郭成林. 广东农业科学, 2014(07)
- [10]农杆菌介导LJAMP2基因导入‘红阳’猕猴桃及分子鉴定[J]. 周月,赵许朋,吴秀华,张艳玲,张林,罗克明,汤绍虎. 生物工程学报, 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