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格纳肉芽肿病论文-郭丽,王可

韦格纳肉芽肿病论文-郭丽,王可

导读:本文包含了韦格纳肉芽肿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韦格纳肉芽肿病,胸部,躯干,薄壁空洞

韦格纳肉芽肿病论文文献综述

郭丽,王可[1](2017)在《伴多种胸部CT征象的韦格纳肉芽肿病一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1岁。因"鼻塞、头昏3个月余,咳嗽、咽痛3周余"于2016年8月22日收住我科。既往体健。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鼻塞,伴头昏,无视物旋转、呕吐等,不伴流涕、呼吸困难、发热、畏寒、咯血、咳嗽等不适,误以为感冒,对症治疗后无好转。就诊于当地医院(本文来源于《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期刊2017年04期)

唐丝一,王萍,朱敏立[2](2016)在《肺韦格纳肉芽肿病一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3岁。因"咳嗽、咳痰、胸痛、间断发热20+d"于2014年4月9日收治我科。既往陈旧性肺结核病史,未治。偶有血压升高,未系统治疗。患者于2014年3月20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干咳,未予重视,25日咳嗽加重,咳少量白粘痰,伴有左侧胸痛、胸闷、气短、畏寒并间断发热,至当地医院门诊"抗炎"治疗3 d,未见好转并有加重趋势。于3月28日至当地县医院查血常规提示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肺炎衣原体抗体、支原体抗体Ig M(-)。胸部X线片示双肺斑片状阴影,肺气肿。考虑肺部感染,予以头孢类药物抗炎治疗(具体不详)。期间仍间断出现午后发热,体(本文来源于《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期刊2016年03期)

王香莲,谈瑞生,刘霞[3](2015)在《肺韦格纳肉芽肿病的CT影像分析并文献复习》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肺部韦格纳肉芽肿病(PWG)的CT影像学表现特点,提高该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4例经肺穿刺活检和临床综合资料证实的肺部韦格纳肉芽肿患者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影像学特征。4例均行胸部CT扫描,其中男3例,女1例,年龄38~64岁,平均64.0±0.5)岁。结果多发病变3例,均为多发结节或肿块。单发病变1例,为单发肿块。伴随征象包括毛刺征象4例;空洞1例;供养血管征2例;淋巴结肿大1例;胸膜粘连3例。肺部病变影像学表现多样;结节(或)肿块及空洞是最常见表现,可呈斑片状侵润改变。4例PWG患者误诊为肺癌,肺结核提示PWG和肺癌及肺结核有许多相似之处,极易误诊。结论 PWG临床症状及胸部影像均无特异性表现,容易误诊。组织活检是明确诊断的重要方法。(本文来源于《实用医学影像杂志》期刊2015年06期)

臧长海,葛虹,张军锋,王艳军[4](2015)在《应将“韦格纳肉芽肿病”改名为“坏死性肉芽肿血管炎”》一文中研究指出肉芽肿性血管炎,既往称为韦格纳肉芽肿病,是一种坏死性肉芽肿性血管炎,目前病因不明。病变累及小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偶尔累及大动脉,其病理以血管壁的炎症为特征,主要侵犯上、下呼吸道和肾脏,通常从鼻黏膜和肺组织的局灶性肉芽肿性炎症开始,逐渐进展为血管的弥漫性坏死性肉芽肿性炎症。2009年Chest杂志在《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和呼吸系统疾病》一文中正式提出以"坏死性肉芽肿血管炎"取代"韦格纳肉芽肿病"。2010年美国Saunders Elsevier出版社在最新出版的呼吸病学教科书中,已经正式将(本文来源于《健康向导》期刊2015年02期)

崔永慧,杨军锋,陈佩[5](2015)在《韦格纳肉芽肿病肺损害18例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一文中研究指出韦格纳肉芽肿病(Wegener's granulomatosis,WG)是一种少见疾病,与遗传、感染、免疫和环境等因素相关,以坏死性肉芽肿和坏死性血管炎为特征的多系统疾病[1-2]。该病可能侵犯几乎任何系统和器官,但主要累及上呼吸道、肺和肾脏,有资料显示肺部受侵犯约占75%~95%[3]。为了解该病肺损害情况,本文对西京医院呼吸科确诊的18例WG伴有肺损害病例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进行回顾性分析。(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研究》期刊2015年02期)

Vaszar,LT,魏建国[6](2014)在《伴多血管炎的肺肉芽肿病(韦格纳肉芽肿病)与肠道克罗恩病并存(英)》一文中研究指出克罗恩病(CD)可能与不同的肠外表现有关,比如罕见的呼吸道上皮受累。当肺部出现渐进性坏死结节时,鉴别诊断包括多发血管炎性肉芽肿病(韦格纳肉芽肿病)(GPA)。CD与GPA的呼吸道上皮病变表现非常相似,使得诊断变得困难,并且提示这两种疾病共存的可能性,本研究旨在描述这两种疾病并存时的临床、放射学及病理学特征。作者回顾性研究了梅奥临床中心炎性肠病和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共存患者的病案记录,排除了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在内的单一诊断患者后,回顾性复习了97例患者的(本文来源于《诊断病理学杂志》期刊2014年12期)

陆杨,赵亚娥,顾立军,韩本谊[7](2014)在《肺韦格纳肉芽肿病患者肺部HRCT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肺部韦格纳肉芽肿病(WG)肺部高分辨率CT(HRCT)特征。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9例WG患者影像资料,回顾性分析其肺部HRCT影像特征。结果所有病例均显示肺内多发结节和肿块,部分结节或肿块周围可见"晕轮征";空洞样改变6例;伴有片状实变影4例,其中表现为胸膜下楔形实变2例;局灶性磨玻璃影2例;双侧肺门周围扇形分布磨玻璃影1例,内见充气支气管征;气管支气管壁增厚2例;伴有少量胸腔积液1例;纵隔淋巴结肿大1例。增强扫描多数结节或肿块呈边缘性强化,可见"供养血管征"。CT随访4例,CT影像均表现出多变特点。结论多发结节与肿块、空洞病变、磨玻璃影及实变影是WG患者最常见的HRCT表现,边缘性强化及供养血管征具有特征性,多种影像征象混合存在且相互转化是WG肺部病变的特征性表现。(本文来源于《山东医药》期刊2014年22期)

周晓明,黄惠昌[8](2014)在《韦格纳肉芽肿病误诊1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韦格纳肉芽肿病(WG)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以中小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受累为主的肉芽肿性或坏死性血管炎,可累及全身多系统,以血管壁坏死性炎症为特征,主要累及上下呼吸道和肾脏,临床表现为全身多组织、多脏器受损的综合征,肺部受累约80%,其临床症状与其他肺部疾病无特异性区别,尤以肺部症状为首发表现的病例易被误诊,本科收治1例WG患者,病初误诊为活动性肺结核,现报道如下。(本文来源于《现代医药卫生》期刊2014年04期)

万齐,赵康艳,李新春,孙翀鹏,周嘉璇[9](2013)在《肺韦格纳肉芽肿病CT征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肺韦格纳肉芽肿病的临床及CT表现,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1例肺韦格纳肉芽肿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总结其临床及影像学特点。结果:11例患者中,多发肿块、结节影10例(91%),伴空洞形成8例,病灶周围毛刺征3例,胸膜凹陷征1例,晕征4例,血管供给征6例。浸润性阴影4例(36%),其中3例伴多发结节及空洞形成。气道受累3例(27%),胸膜受累2例(18%)。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c-ANCA)阳性10例,c-ANCA阴性1例。结论:多发病灶周围的毛刺征、晕征以及伴发的气道改变对韦格纳肉芽肿病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放射学实践》期刊2013年11期)

王海燕,刘茜,文仲光,李玉柱[10](2013)在《韦格纳肉芽肿病26例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总结韦格纳肉芽肿病的临床资料,提高对该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收集确诊的26例韦格纳肉芽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例中男12例,女14例,发病年龄21~74岁,中位年龄45.3岁。发病至确诊时间为3~48周。首发症状以累及鼻部最多11例(42.3%),临床表现以发热最多17例(65.4%),其次为鼻部症状15例(57.7%),肺部症状14例(53.8%)。2个器官受累3例(11.5%),3个器官受累5例(19.2%),3个以上器官受累18例(69.3%)。24例(92.3%)患者通过病理活检确诊,不同组织病理表现皆为坏死性肉芽肿性炎、炎性细胞浸润性血管炎。胞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cANCA)阳性23例(88.5%),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ANCA)阳性2例(7.7%)。经糖皮质激素或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好。结论韦格纳肉芽肿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早期易误诊。主要表现为多器官系统受累的症候群,以鼻部、肺脏及肾脏受累最多见,组织活检可确诊,cANCA阳性高度提示本病。早期诊断及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本文来源于《疑难病杂志》期刊2013年07期)

韦格纳肉芽肿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3岁。因"咳嗽、咳痰、胸痛、间断发热20+d"于2014年4月9日收治我科。既往陈旧性肺结核病史,未治。偶有血压升高,未系统治疗。患者于2014年3月20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干咳,未予重视,25日咳嗽加重,咳少量白粘痰,伴有左侧胸痛、胸闷、气短、畏寒并间断发热,至当地医院门诊"抗炎"治疗3 d,未见好转并有加重趋势。于3月28日至当地县医院查血常规提示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肺炎衣原体抗体、支原体抗体Ig M(-)。胸部X线片示双肺斑片状阴影,肺气肿。考虑肺部感染,予以头孢类药物抗炎治疗(具体不详)。期间仍间断出现午后发热,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韦格纳肉芽肿病论文参考文献

[1].郭丽,王可.伴多种胸部CT征象的韦格纳肉芽肿病一例[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7

[2].唐丝一,王萍,朱敏立.肺韦格纳肉芽肿病一例[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6

[3].王香莲,谈瑞生,刘霞.肺韦格纳肉芽肿病的CT影像分析并文献复习[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5

[4].臧长海,葛虹,张军锋,王艳军.应将“韦格纳肉芽肿病”改名为“坏死性肉芽肿血管炎”[J].健康向导.2015

[5].崔永慧,杨军锋,陈佩.韦格纳肉芽肿病肺损害18例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J].中国临床研究.2015

[6].Vaszar,LT,魏建国.伴多血管炎的肺肉芽肿病(韦格纳肉芽肿病)与肠道克罗恩病并存(英)[J].诊断病理学杂志.2014

[7].陆杨,赵亚娥,顾立军,韩本谊.肺韦格纳肉芽肿病患者肺部HRCT特征分析[J].山东医药.2014

[8].周晓明,黄惠昌.韦格纳肉芽肿病误诊1例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4

[9].万齐,赵康艳,李新春,孙翀鹏,周嘉璇.肺韦格纳肉芽肿病CT征象分析[J].放射学实践.2013

[10].王海燕,刘茜,文仲光,李玉柱.韦格纳肉芽肿病26例临床分析[J].疑难病杂志.2013

标签:;  ;  ;  ;  

韦格纳肉芽肿病论文-郭丽,王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