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探索点”的巧设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探索点”的巧设

关键词:探索点;英语阅读教学;阅读技巧

作者简介:刘敏,任教于内蒙古通辽实验中学,“十佳青年教师”、市级优秀班主任、中学一级教师。

一、引言

新课标要求中提出:高中英语课程作为必修课是为每一个高中学生奠定终身发展的共同基础的课程。因此,高中英语课程的教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高中学生应该形成的英语共同基础是持续的学习动机和初步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高中英语课程要特别着重培养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传达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为了帮助学生打好高中英语课程的共同基础,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和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要为学生独立学习留有探索点,超越传统的skimming和scanning的课文信息,使学生有机会通过联想、推理和归纳等思维活动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获得经验,增强自信,提高能力。

二、探索点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提出

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心理学教授J.M.keller提出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有四类:注意力(attention)、相关性(relevance)、自信心(confidence)和满足感(satisfaction)。(王秋海,《简介美国英语阅读课的的改革》,中小学外语教学2003年第3期)。阅读中的探索点更能满足学生的阅读兴趣、自信心和满足感,给予动力,这与我国推行的《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改革的目标和内容有很大的相通性。

三、探索点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1.拓展性的topic

好文章讲究“凤头猪肚豹尾”,一堂好课也如此,拓展性topic是阅读课有力的discussion。讨论是拓展性练习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可给出一个与课文主题相关但又具引申意义的topic,最好选取学生身边的题材,让他们不至于无话可说。从讨论中可以检测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消化程度以及学习能力的提升情况。下面谈谈笔者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是如何具体操作的。

在讲授Student’sBook1Unit4AnightTheEarthDidn’tSleep时笔者以冯小刚导演的影片《唐山大地震》导入新课,迅速捕捉学生的注意力,地震情形的再现激起了学生的同情之心和爱国情感并提出探索性问题Whatstrangethingsdoyouthinkmayhappenbeforeanearthquake?阅读课不只追求“原汁原味”,要使所读材料在题材、体裁、难度等方面适合教学的实际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水平,还要给学生以新奇感,让学生想读、爱读,充满探索性。

2.引导学生进行课文背景探究

此环节目的旨在激活学生的相关知识网络,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而教师可以以各种形式向学生提供与课文主题相关的背景知识进行讨论,从而水到渠成地由学生自己引出课文主题。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该环节作为阅读课的引入部分,虽占时不多但意义重大,值得教师们重视。比如Student’sBook2unit1CultureRelics的课文导入用大量的历史文物的图片,引出探索性问题Whatisaculturerelic?在学生给出acorrectdefinition后,自然导入阅读adetectivestory并且思考WhathappenedtotheAmberRoom?

3.阅读课中时间数轴的探索性

在阅读课Student’sBook1Unit4AnightTheEarthDidn’tSleep一文中,涉及的时间多,而时间数轴的妙用会帮助学生探索在地震的32秒和震后的32年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在第三段(描写地震后的惨烈)之后,插入Discussion:WillpeopleinTangshanlosetheirhope?Supposeyouareoneofthem,whatwillyoudo?

及时把握学生被激活的情感,有效引导到对于震后的重建。对于细节信息量大、时间点多的文章,灵活地设计了时间数轴,让学生形成了对课文的清晰的轮廓。避免了通俗的TrueorFalse或选择题的俗套,重在学生获取信息和输出信息,可以说是阅读课的独到之处。

4.巧用对比,形成反差,激活探索弦

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阅读中的对比手法,就是把事物、现象和过程中矛盾的双方,安置在一定条件下,使之集中在一个完整的艺术统一体中,形成相辅相成的比照和呼应关系。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Student’sBook1Unit4AnightTheEarthDidn’tSleep阅读课中,影片《唐山大地震》地震场面的再现和视频《唐山新貌》的对比,仿佛穿越时空,32年的沧桑巨变,生与死的考验,让学生耳目一新,吸引了注意力(attention)的同时,也激起了心底的千层浪,自然让学生产生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不向自然灾害低头的精神。短短的一堂课,让学生的激情澎湃,这就是对比激活探索弦的可贵之处。

5.问题的设计给学生留有探索的空间

学生有效地参与课堂能使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在阅读中,学生应把阅读材料本身的静态思考和Pairwork以及Groupwork的动态相结合,在教TheOlympicGames时,我们可以在阅读课的后阶段在任务设置上下功夫。抛出不同的topic:HowoftenaretheOlympicGamesheld?WhenwasthefirstOlympicGamesheld?WhatistheOlympicmotto?HowmanygoldmedalsdidtheChineseteamgetin2008inBeijing?DoyouthinkwhoisthemostpopularathletefromChina?

2008北京奥运会是举世瞩目的运动盛会,奥运会在北京的成功举办和中国运动员的优异成绩使每个中国人都深感骄傲和自豪。在讨论中,学生们热情高涨,兴趣盎然。教师可以发现在讨论探索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在不断地激活,并且学生也获得了从未体验过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这就是探索空间的巧设,可以达到的效果。

6.阅读课要给学生再创作的探索空间

“教材是英语信息的载体,教师的任务就是组织学生直接与客体发生作用,保证信息传递的有序、保真、密紧”。(王才仁,1996)国内著名教学法专家王才仁教授曾指出,语言是一种活动,学生学习语言必须动起来——动脑想、动嘴说、动手写等,只有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活动首先是活化或激活——把文字活化为话语、把教材内容活化为实际生活、把教学活化为交际;然后就是行动——人的主体意识动、人的身体器官动。活是第一位的,活为动,活才能动。活动是为了掌握英语。英语教学只有在活动上下功夫,才能产生教学效果。

笔者在教授必修二unit2ThestoryofAtlanta时,鉴于课文内容是叙事性的,故事的本身很易懂,所以让学生把它在阅读后改写成了课本剧,不同的小组不同的改编版本,然后进行表演,在actout这一环节,达到了英语课中很少有的百花齐放的效果。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成员对对话或短文进行初步的剧本构思,并考虑角色分工。学生认真阅读原始材料是改写对话或剧本的关键。在学生研读过程中,教师可适当给与帮助或提示,告知哪些信息应该吸收到剧本中,哪些信息不该采纳到剧本中。同时,剧本角色的分工也很重要,学生可以通过试演,使性格外向与内向的学生、表演能力强与弱的学生都能在学习和表演中找到自己合适的角色。

总之,教师要提高英语阅读的教学质量,必须掌握英语阅读的教学技巧,通过巧设探索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王秋海.简介美国英语阅读课的改革[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3(3).

[2]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标签:;  ;  ;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探索点”的巧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