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冷挤压凹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Deform-3D,冷挤压模,理论应力集中系数,定量研究
冷挤压凹模论文文献综述
王凌浩,辛选荣,黎志勇,单陇红[1](2018)在《基于Deform-3D冷挤压凹模应力集中规律的定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正方形挤压凹模为例,运用有限元仿真模拟软件Deform-3D对凹模进行应力分析,在凹模应力集中研究中引入理论应力系数KT,提出拟合KT值与凹模拐角处圆角半径R之间的函数关系,以此达到定量研究凹模应力集中程度的目的。试验结果与分析表明,KT值的引入能更准确描述凹模应力集中程度的变化规律,并拟合得到KT值与R的函数关系,对比分析表明,拟合函数能很好地表达圆角半径变化对凹模应力集中程度的影响规律,达到定量研究的目的。(本文来源于《模具工业》期刊2018年07期)
鲁志兵,王成勇,张心怡,张鹏,王思艳[2](2015)在《筒形件冷挤压凹模强度设计及结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厚壁圆筒理论,分析了整体式凹模工作载荷特点,讨论了单纯通过增加壁厚来提高模具强度的局限性。为提高承载能力,探讨了多层预应力组合凹模方案。基于第四强度理论,推导了n层组合凹模承受内压的数学表达式。采用Lagrange乘子法对组合凹模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推导了n层组合凹模各层最佳径比分配、凹模极限内压、套缩界面残余压力及最优过盈量等设计变量的计算式。以叁层组合凹模为算例,运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上述n层组合凹模的各设计变量计算式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两者的结果吻合较好。(本文来源于《中国机械工程》期刊2015年23期)
鲁志兵[3](2015)在《冷挤压凹模强度设计及应力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冷挤压凹模服役时,由于坯料塑性变形时的能量交换以及凹模与坯料接触面间材料的高速流动,使其在承受高温和超高交变载荷作用时容易失效。因此,提高凹模结构强度是保证其长期高效稳定工作的前提条件。为了降低凹模内壁处的峰值应力以及均匀化壁厚方向的应力水平,本文引入了自增强技术和预应力结构,分析了凹模残余应力场对工作应力场的正向增益作用,为凹模的强度设计提供了参考。本文基于弹塑性基础理论、有限元法、最优化方法对整体式自增强凹模、多层套缩组合凹模、自增强-套缩双层组合凹模叁种结构的凹模强化机制进行了探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基于双向幂硬化本构关系及最大应变能理论,建立了整体式凹模自增强力学模型。分析了自增强凹模工作时的最大承载能力以及自增强处理时最佳弹塑性半径的影响因素。运用有限元技术对凹模自增强工艺过程进行了仿真,数值解和解析解吻合较好。通过对比分析自增强处理前后凹模等效应力的变化趋势,验证了自增强处理对提高凹模承载能力的有效性。基于厚壁圆筒理论,分析了整体式凹模工作载荷特点,讨论了单纯通过增加壁厚来提高模具强度的局限性。为提高承载能力,探讨了多层预应力组合凹模方案。以最大应变能理论为强度条件,在组合凹模总径比及各层材料参数已知的前提下,以各层径比为设计变量,以组合凹模最大承载能力为优化目标,采用Lagrange乘子法对组合凹模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获得了各层最佳径比、凹模极限承载压力、最优套缩压力以及最优过盈量的解析解。将自增强技术与多层套缩技术相结合,可以使凹模的弹性极限承载压力进一步得到提升。在保证模具强度的前提下,可以使模具结构紧凑,降低制造成本。本文的分析方法及研究结论对完善冷挤压凹模的强度设计,提高凹模的服役寿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理论意义。(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5-04-01)
尹甜甜,李辉[4](2015)在《铝合金反向冷挤压凹模内壁压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DEFORM-3D数值模拟软件,利用5种铝合金,研究分析反挤压凹模内壁压力最大值与凸模单位压力之间的关系,并获得两者之间的数学表达式.利用正交实验,分析得到坯料高径比、摩擦状况以及挤压速度等因素对反挤压凹模内壁压力影响较小.最后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利用数值模拟与实验这两种手段得到的公式互相吻合.(本文来源于《开封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赵正光[5](2013)在《利用涂层处理提高冷挤压凹模的使用寿命》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一正挤压制件与其所使用的模具,模具镶件涂层前与涂层后的使用情况;重点介绍了模具镶件的选材、热处理、加工、装配等情况;指出涂层技术的使用对模具寿命大幅提升的效果。(本文来源于《模具制造》期刊2013年10期)
左阳春[6](2013)在《提高冷挤压凹模强度的理论与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冷挤压凹模强度问题是一个值得严重关注的问题,文中从力学理论和实验研究二方面对此进行了探讨,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和解决问题的途径。(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师》期刊2013年08期)
尹甜甜,杨永顺,虞跨海,冯科[7](2012)在《影响反向冷挤压凹模径向压力的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Deform-3D数值模拟软件,通过单因素分析和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各因素对反挤压凹模内壁径向压力的影响规律及程度大小。研究结果表明:以1060铝合金为例,变形程度由16%变化到81%,压力值由48MPa增加到872 MPa;高径比由0.4变化到1.2,其值增加70 MPa;摩擦因数由0.05变化到0.50,其值增加400 MPa;挤压速度对凹模内壁压力的影响很不明显,屈服应力与其的变化关系近似为线性。其中,挤压材料性能对内壁影响最大,高径比的影响最弱。最后,通过对1060铝合金进行物理模拟可知:各测点应变值的物理模拟与数值模拟结果,相对误差最大为13.30%,最小为0.38%。(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06期)
尹甜甜[8](2012)在《铝合金反向冷挤压凹模应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冷挤压作为金属塑性成形技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加工手段之一,在我国工业各部门有着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冷挤压时材料变形抗力高,模具强度和寿命就成为限制冷挤压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阻力。目前,在设计挤压凹模时一般都采用凹模内壁压力等于凸模单位压力且沿凹模型腔高度方向均匀分布。实际上,两者并不相等,也不存在简单的比例关系,那么将凸模单位挤压力作为衡量凹模受力和进行强度计算的依据就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因此,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还需要从凹模内壁压力大小及分布规律中寻找突破口。首先,利用DEFORM-3D数值模拟软件,以挤压坯料为研究对象,分析整体式凹模在反向冷挤压时内壁受到变形坯料的径向压力大小。通过反挤压过程模拟,获得了凹模内壁压力最大值总是在稳定挤压阶段出现,并选用此值作为后续分析的依据;基于单因素和正交实验方法研究变形程度、坯料高径比、挤压时的摩擦状况、挤压速度和挤压材料性能对凹模内壁压力的影响及其程度大小,结果可知凹模受力影响程度最大的为挤压材料性能和变形程度,高径比最小;并通过不同铝合金在不同变形程度下的模拟分析,获得了凹模内壁压力最大值凸模单位压力之间的关系式。其次,将某一模拟条件下凹模内壁压力最大值作为已知内压,基于ANSYSWorkbench研究整体式凹模在均布载荷作用下,载荷作用区间和位置改变时的凹模响应情况,并获得凹模应力的一般规律,为非均布载荷作用下的凹模受力分析提供依据。最后,以1060铝合金为例,利用电阻应变片粘贴技术测量挤压过程中凹模外壁处径向应变和切向应变的分布变化规律。同时,将数值模拟与实验结果对比验证模拟的准确程度,结果表明:试验和模拟的各测点应变曲线变化趋势一致,两者对应测点的应变最大值,最大相对误差为13.6%,最小为0.38%。(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大学》期刊2012-04-01)
高小会,孟献举,李军[9](2011)在《有心棒管件开式冷挤压凹模受力分析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开式冷挤压技术是一种高效、低耗的先进生产工艺技术,通常应用于中小型锻件的规模化生产中。目前,这项技术在国内外受到了普遍重视,如今更以其成形力低、工艺流程简化、无污染等诸多优势在汽车、摩托车以及家电生产等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数值模拟作为一种综合应用计算力学、计(本文来源于《金属加工(冷加工)》期刊2011年19期)
钱凌云,刘全坤,李亨,韩豫,王琬璐[10](2011)在《提高冷挤压凹模强度方法的研究现状与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冷挤压凹模的服役条件恶劣,提高强度是保证其长期稳定工作的前提条件。通过分析整体式凹模的受力特点和常见的破坏形式,首先介绍了对常用的组合凹模的研究现状,提出了研究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其次,分析了钢带缠绕预应力凹模的优势及研究的关键技术;最后,将自增强技术引入到凹模的设计中,并分析了其应用的可行性。与多层套缩组合式预应力凹模结构相比较,缠绕式和自增强式凹模结构有更多的优势,是凹模强度研究的新趋势。(本文来源于《模具工业》期刊2011年09期)
冷挤压凹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厚壁圆筒理论,分析了整体式凹模工作载荷特点,讨论了单纯通过增加壁厚来提高模具强度的局限性。为提高承载能力,探讨了多层预应力组合凹模方案。基于第四强度理论,推导了n层组合凹模承受内压的数学表达式。采用Lagrange乘子法对组合凹模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推导了n层组合凹模各层最佳径比分配、凹模极限内压、套缩界面残余压力及最优过盈量等设计变量的计算式。以叁层组合凹模为算例,运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上述n层组合凹模的各设计变量计算式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两者的结果吻合较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冷挤压凹模论文参考文献
[1].王凌浩,辛选荣,黎志勇,单陇红.基于Deform-3D冷挤压凹模应力集中规律的定量研究[J].模具工业.2018
[2].鲁志兵,王成勇,张心怡,张鹏,王思艳.筒形件冷挤压凹模强度设计及结构优化[J].中国机械工程.2015
[3].鲁志兵.冷挤压凹模强度设计及应力场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5
[4].尹甜甜,李辉.铝合金反向冷挤压凹模内壁压力研究[J].开封大学学报.2015
[5].赵正光.利用涂层处理提高冷挤压凹模的使用寿命[J].模具制造.2013
[6].左阳春.提高冷挤压凹模强度的理论与实验研究[J].机械工程师.2013
[7].尹甜甜,杨永顺,虞跨海,冯科.影响反向冷挤压凹模径向压力的因素研究[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8].尹甜甜.铝合金反向冷挤压凹模应力分析[D].河南科技大学.2012
[9].高小会,孟献举,李军.有心棒管件开式冷挤压凹模受力分析的数值模拟[J].金属加工(冷加工).2011
[10].钱凌云,刘全坤,李亨,韩豫,王琬璐.提高冷挤压凹模强度方法的研究现状与进展[J].模具工业.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