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浆型参地土壤论文-郜灵灵

白浆型参地土壤论文-郜灵灵

导读:本文包含了白浆型参地土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人参,红皮病,铝,抗坏血酸

白浆型参地土壤论文文献综述

郜灵灵[1](2013)在《白浆型参地土壤交换性铝年度监测及红皮病人参抗坏血酸代谢相关酶活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长白山地区是人参的主要产地,但因人参忌连作等特点,当地参农毁林开荒的种参方式给长白山脉的生态系统带来毁灭性的灾难。红皮病是白浆型床土上重要的生理病害,导致人参品质及产量均明显下降。抗坏血酸是植物体内重要的抗氧化物质,在植物抵抗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中均起重要的作用。基于实验室前期工作发现:白浆型参地土壤及红皮病人参中含高量铝,以及人参红皮病与酚类化合物的氧化相关联,本研究从白浆型参地土壤交换性铝的年度调查、水培条件下评价活性铝对人参生长的影响、比较分析红皮病人参与健康人参中抗坏血酸相关酶的活性,并通过水培和田间外源施用的方法评价抗坏血酸对人参铝毒及红皮病的改善效果,从而进一步解析人参红皮病的发病机理,分析人参红皮病与铝毒及抗坏血酸代谢之间的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于2009年9月采集吉林省长白县马鹿沟第一参场1年和4年(移栽1年)人参床土,采集深度为0-5cm,5-10cm,10-15cm,并于2010年和2011年9月再次于同一床土上进行土壤样品采集,对土壤的理化性质测定发现,随栽参年限增加,人参床土交换性铝含量上升, pH值下降,且二者呈极显着负相关(R=0.56,p<0.01,n=36);参床土壤交换性钙、镁含量逐渐降低,2011年时3年人参床土和6年人参床土上铝饱和度分别高达24%和60%,较2009年时铝饱和度17.8%,25.9%分别提高了1.3、2.3倍之多,说明白浆型人参床土上有铝大量的富集;Ca/Al比值在4-6年人参床土上小于1,说明在4-6年人参床土上存在铝的毒害作用。比较分析红皮病人参和健康人参须根、表皮、皮层的试验发现:与健康人参相比,红皮病人参表皮和须根有较高的质膜过氧化和酚类化物的累积,且含有较高的抗坏血酸含量,AsA-GSH循环中相关酶的活性测定发现,抗坏血酸合成酶类——L-半乳糖脱氢酶(L-galactose dehydrogenase,L-CalDH);降解酶类——抗坏血酸氧化酶(Ascorbic oxidase,AAO);再生酶类——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ehydroascorbate reductase,DHAR),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onodehydroascorbate reductase,MDHAR),谷胱甘肽还原酶(Glutathionereductase,GR),谷胱甘肽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GST),其酶活性均较健康人参高。可见,红皮病人参可能激活AsA的合成酶(L-GalDH)及AsA再生循环的相关酶(DHAR、MDHAR、GR、GST)的活性,合成抗坏血酸,来抵御酚类化合物的氧化过程,并保护人参根内部免受氧化胁迫的危害。通过田间和水培条件下外源施用抗坏血酸发现:田间施用抗坏血酸可降低人参红皮病的发病指数,并增加人参的产量;Al胁迫可刺激人参产生大量的酚类物质,酚类物质代谢紊乱使人参罹患红皮病;铝胁迫可对人参细胞产生质膜过氧化的危害,同时激活人参体内抗坏血酸的防御系统,保护植物免受危害;外源抗坏血酸可减轻铝胁迫对人参的氧化胁迫,并提高还原型抗坏血酸含量,保证人参根的抗氧化能力。因此可推测,白浆型人参土壤发生铝毒害,激活人参体内AsA-GSH循环抗氧化系统并提高酚类物质的含量。酚类物质氧化过程可使人参罹患红皮病,抗坏血酸类抗氧化体系可防御铝胁迫和酚氧化的危害作用,保护人参内部免受危害。(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3-06-01)

李刚[2](2009)在《白浆型参地土壤铝形态转化及与人参红皮病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参(Panax ginseng C. A. Meyer)是吉林省长白山区的特色资源优势产业之一,在东部山区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因人参忌连作,多年来的伐林栽参导致人参产业和林业之间矛盾日益突出,而且老参地连续栽参导致人参病害发生严重,严重制约着人参产业的发展。因此本实验从参地土壤理化性质出发,根据人参喜微酸性土壤,且铝毒是酸性土壤上限制植物生长及作物产量的主要因子等研究成果,对参地土壤中不同形态铝的相互转化及其与连作障碍关系(主要表现为红皮病)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土壤酸化是参地土壤重要的化学本质特征,酸化问题是人参连作障碍的关键因子之一。白浆土呈酸性,其形成过程中的白浆化作用使土壤中累积了大量的可溶性铝等致酸离子;白浆型参地土壤栽参(移栽)后,土壤酸度明显增强,栽参加剧了土壤的酸化;(2)栽参后土壤生态环境的恶化是人参连作障碍的又一关键因子。栽参(移栽)后土壤酸度明显增强,引起土壤矿物中的钙镁大量溶解释出,使参地土壤中含有大量交换性钙镁。同时由于人参地土壤常年处于不透雨的塑料棚下,参地表土中不断积累的大量硝态氮、铵态氮难以扩散到大气中,造成土壤中出现氮过剩的现象,容易产生氮毒害;(3)栽参后土壤中活性铝含量的增加(主要是交换态铝)是参地土壤酸化的根本原因。通过连续浸提法对白浆型参地土壤中的不同形态铝进行分级提取发现,酸溶无机铝与腐殖酸铝虽然占可提取铝总量的绝大部分,但随栽参年限延长变化不显着;交换态铝与单聚体羟基铝等活性铝形态在可提取铝总量中占的比例虽然较少,但随栽参年限的延长其含量明显增加,尤其是交换态铝;(4)土壤中活性铝(主要是交换态铝)与红皮病发生的有密切关系。通过对病参、健参参根铝含量的比较分析知,栽参(移栽)后,参地土壤中活性铝含量的大量增加,致使人参根组织中铝含量普遍较高,且红皮病参根组织中铝含量明显高于健参,尤其是周皮组织,周皮组织是病参铝的主要积累部位;红皮病的发生同时还造成了钙镁在人参周皮中的大量积累。(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09-06-01)

张冰蕾,龙雨,李范,任学坤,叶喜文[3](2007)在《白浆型水稻土生物硅肥土壤肥力效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在白浆土上施用生物硅肥的对土壤肥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生物硅肥的施入,降低了土壤中水溶性硅的含量,提高了活性硅、无定形硅和有效硅的含量,可能原因是由于硅素的施入,促进了Al(OH)3和Fe(OH)3沉淀对水溶性硅的吸附,促进了生物硅肥中活性硅的解析和溶解,促进了硅酸凝胶与土壤还原铁锰生成混合凝胶;生物硅肥的施用促进了土壤氮的矿化,降低了土壤磷的有效性,提高了土壤PH值,而对土壤有效钾的含量没有明显的影响。(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期刊2007年01期)

宋健国,李楠,刘伟,刘兆荣,窦森[4](1995)在《白浆型参地土壤氮素营养供应状况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Stanford-Smith好气培养间歇淋洗法,研究了床土氮素的潜在供应能力。结果表明,累积矿化氮量(Nt)与时间的平方根(t1/2)呈很好的线性相关(r2=0.97~0.99,n=14),两者的直线斜率随床土肥力的增高而逐渐升高。14种床土的矿化速率常数(K)为0.0074~0.093,其间无显着差异,矿化半时值(t1/2)为57.75±4.97(d),平均每天释放出1.2%的可矿化氮。~0.99,n=14).Theslopesincreasedwiththeincreasedoffertilitylevelinginsengsoil.Themineralizationrateconstants(K)ofthese14ginsengsoilarefrom0.0074to0.093.Therewerenodifferentamongtheratecontants.ThatshowsthemineralizableNisreleasedatanaveragerateof1.2%perday.Keywords:ginsengsoil;nitrogen-supply;mineralization(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1995年04期)

白浆型参地土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人参(Panax ginseng C. A. Meyer)是吉林省长白山区的特色资源优势产业之一,在东部山区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因人参忌连作,多年来的伐林栽参导致人参产业和林业之间矛盾日益突出,而且老参地连续栽参导致人参病害发生严重,严重制约着人参产业的发展。因此本实验从参地土壤理化性质出发,根据人参喜微酸性土壤,且铝毒是酸性土壤上限制植物生长及作物产量的主要因子等研究成果,对参地土壤中不同形态铝的相互转化及其与连作障碍关系(主要表现为红皮病)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土壤酸化是参地土壤重要的化学本质特征,酸化问题是人参连作障碍的关键因子之一。白浆土呈酸性,其形成过程中的白浆化作用使土壤中累积了大量的可溶性铝等致酸离子;白浆型参地土壤栽参(移栽)后,土壤酸度明显增强,栽参加剧了土壤的酸化;(2)栽参后土壤生态环境的恶化是人参连作障碍的又一关键因子。栽参(移栽)后土壤酸度明显增强,引起土壤矿物中的钙镁大量溶解释出,使参地土壤中含有大量交换性钙镁。同时由于人参地土壤常年处于不透雨的塑料棚下,参地表土中不断积累的大量硝态氮、铵态氮难以扩散到大气中,造成土壤中出现氮过剩的现象,容易产生氮毒害;(3)栽参后土壤中活性铝含量的增加(主要是交换态铝)是参地土壤酸化的根本原因。通过连续浸提法对白浆型参地土壤中的不同形态铝进行分级提取发现,酸溶无机铝与腐殖酸铝虽然占可提取铝总量的绝大部分,但随栽参年限延长变化不显着;交换态铝与单聚体羟基铝等活性铝形态在可提取铝总量中占的比例虽然较少,但随栽参年限的延长其含量明显增加,尤其是交换态铝;(4)土壤中活性铝(主要是交换态铝)与红皮病发生的有密切关系。通过对病参、健参参根铝含量的比较分析知,栽参(移栽)后,参地土壤中活性铝含量的大量增加,致使人参根组织中铝含量普遍较高,且红皮病参根组织中铝含量明显高于健参,尤其是周皮组织,周皮组织是病参铝的主要积累部位;红皮病的发生同时还造成了钙镁在人参周皮中的大量积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白浆型参地土壤论文参考文献

[1].郜灵灵.白浆型参地土壤交换性铝年度监测及红皮病人参抗坏血酸代谢相关酶活性分析[D].吉林大学.2013

[2].李刚.白浆型参地土壤铝形态转化及与人参红皮病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9

[3].张冰蕾,龙雨,李范,任学坤,叶喜文.白浆型水稻土生物硅肥土壤肥力效应的研究[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7

[4].宋健国,李楠,刘伟,刘兆荣,窦森.白浆型参地土壤氮素营养供应状况的研究[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95

标签:;  ;  ;  ;  

白浆型参地土壤论文-郜灵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