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责备隐藏在玩笑背后(论文文献综述)
陈素金[1](2020)在《小组工作介入被欺凌者自尊水平提升的实务探索 ——以L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呈现出普遍性和频发性的趋势,校园欺凌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特别是身在其中的被欺凌者更是成为关注的焦点。据调查结果显示,被欺凌者很容易出现低自尊等问题,尤其是在自我价值和自我接纳方面会产生困扰。青少年时期是个体人生中的关键期和转折期,并且从自尊的毕生发展来看,整个青少年时期的自尊水平是呈下降趋势的。因此,处于青少年时期的被欺凌者的自尊及其提升是一个亟待深入探究的问题。学者研究发现,自尊与非理性信念之间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关系,并且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能够有效提升个体的自尊水平、改善其非理性信念。鉴于此,本研究运用小组工作方法,以ABC理论为指导,通过六节小组活动,帮助L中学被欺凌者转变其非理性信念、建立理性信念,从而协助组员肯定自我价值、提高自我接纳度,由此提升其自尊水平。首先,本研究在ABC理论的指导下,结合L中学学生的需求分析结果,设计小组工作方案。其次,以班级为单位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初二年级学生120人,使用同伴提名法以及《Olweus儿童欺负问卷中文版》(初中版)进行问卷调查,从中共筛选出42名被欺凌者(既出现在同伴提名中、又在《Olweus儿童欺负问卷中文版》(初中版)至少单个题目上得分大于或等于2分),征得其同意后,采用《自尊量表》、《非理性信念量表》对其进行施测,根据测量结果,进一步筛选出自尊水平较低且非理性信念较高的16名被欺凌者(既在《自尊量表》中总均分小于理论均分2.5分、又在《非理性信念量表》中维度均分大于或等于理论均分3分),并将其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参与小组实施过程)和对照组(不参与小组实施过程),每组各8名,以保证其同质性。再次,按照既定方案开展小组工作,主要包括认识低自尊(了解低自尊的含义、具体表现、不良影响、产生原因)、掌握ABC理论(理解ABC理论的基本观点、学会运用ABC理论分析生活中的事件)、学会辨认和评估与低自尊有关的非理性信念、学会掌握与非理性信念辩论的技巧并建立和内化理性信念(学会对挫折反应、不当情绪、过度关切和力求完美中所蕴含的非理性信念进行辨认、检查和辩论,建立并内化理性信念)。接着,使用自编观察表、小组内前后测问卷、小组执行情况过程评估表对小组工作进行过程评估,使用《自尊量表》、《非理性信念量表》并结合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前后测得分差异对小组工作进行结果评估,分析小组工作成效;评估结果表明,本研究基于ABC理论设计的小组工作方案能够有效改变被欺凌者的非理性信念,提升其自尊水平。最后,本研究不仅从介入理论、实务技巧和评估体系三个角度对小组工作进行了成效分析,也从介入手法、介入理论和实务操作方面进行了深度反思,以此提炼出本研究的专业技巧和实务经验。此外,本研究在总结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小组工作介入被欺凌者自尊水平的实务建议,主要包括积极关注并转变被欺凌者自身的非理性信念和善于发现组员的点滴进步并及时给予肯定,以促进被欺凌者自尊提升成长小组的推广和应用。
孙玉慧[2](2019)在《最是书香能致远》文中认为我认真品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它如同一束灿烂的阳光,一道亮丽的彩虹,给我带来阅读享受的同时,也拂去了我职业及身心的疲惫,是我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法宝。我还千方百计地引领孩子们读书,每天为孩子们朗读,伴孩子们成长,把他们带上精神清明的阅读之路!
杨玉亮[3](2015)在《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要求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正确途径之一是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质疑,学会创新,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为此就要用真诚唤醒学生的心灵,在课堂上发挥他们的主题地位。
杨文学[4](2014)在《“太阳”梦——“中国梦”调查报告之一》文中认为道德如同一轮高悬的太阳,如果让雾霾遮住了它的光亮,那么,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温暖……序章"中国梦"一词在国人的热切期盼中横空出世了,作为研究"三农"问题的报告文学作家,我开始思考:在"中国梦"这杆猎猎飞舞的大纛下的中国乡村,数以亿计的中国农民是如何理解"中国梦"的?他们的梦是什么?令人心旌摇动的"中国梦"离他们还有多
曹淑媛[5](2011)在《《红楼梦》与《伊瑙》思想艺术之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一句话说,中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戏曲小说,无往而不着此乐天之色彩。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终于享。若《牡丹亭》之返魂,《长生殿》之重圆,其最着之一例也,而《桃花扇》之作者,但借候李之事以写故国之戚,而非以描写人生为事,故《桃花扇》,政治的也,国民的也,历史的也。而《红楼梦》之解脱,自律的也,哲学的也,宇宙的也,文学的也。但本人以为还得加上“感情的也”。此《红楼梦》之所以大背于中国人之精神,而其价值亦即存乎此,正代表中国人乐天之精神者也。而《伊瑙》,泰国诗剧。由阿瑜陀耶王朝后期的波隆葛国王时代(1732-1767)蒙谷公主和恭吞公主根据一个马来亚女俘虏讲述的爪哇班基故事写成,由曼谷王朝二世王帕普塔勒腊·纳帕莱重新加以改编,成为完整优美的诗剧。它是具有泰国民族风格的古典文学名着之一。全剧约两万行诗,描写达哈国王的公主浦莎芭与谷列班国王的王子伊瑙的悲欢离合的故事。两人本已订婚,但伊瑙却另有所爱(金妲兰),寄信与浦莎芭退婚,达哈国王赌气将公主另嫁左蜡卡。不久,嘎芒谷宁国王率大军抢劫浦莎芭,达哈国王向谷列班求援,伊瑙率领援军击败入侵者,杀死嘎芒谷宁父子。伊瑙参拜达哈国王时,看见浦莎芭容貌非凡,重生爱慕之心,将她劫走。不料,浦莎芭在上山游玩时突然被狂风吹走,二人离散。数年内他们互相寻找,遍访列国,历尽波折,终于重逢。作品歌颂了忠贞的爱情和善良终将战胜邪恶的思想,同时描述了泰国宫廷的礼仪和风俗习惯。泰国政府曾经将它列为文科教材。1798年,《伊瑙》被缅甸诗人妙瓦底敏纪吴萨译成缅文,它的故事也先后传入老挝和柬埔寨等国。全文主要内容共分四个章节:第一章《伊瑙》的故事如以上所说,《伊瑙》是泰国的一部由曼谷王朝二世王帕普塔勒腊·纳帕莱重新加以改编诗剧,具有泰国民族风格的一部着作。描写的是达哈国王的公主布莎巴与古列班国王的王子伊瑙的悲欢离合的故事。本来已订婚的少年王室族,但伊瑙却另有所爱与布莎巴退婚,布莎巴的父亲赌气将她嫁给扎拉嘎。不久,嘎芒谷宁国王率大军抢走了布莎巴,达哈国王向谷列班求援,伊瑙率领援军击败入侵者,杀死嘎芒谷宁父子。伊瑙参拜达哈国王时,看见布莎巴美丽动人,容貌非凡,与布莎巴重生爱慕之心,将她劫走。不料中,布莎巴在上山游玩时突然被狂风吹走,二人离散。数年内他们互相寻找,遍访列国,历尽波折,终于重逢。第二章动人心弦的人物心境之比较分为两节,主要内容分析主人物和次人物心境里的差别与共同之处。伊瑙和贾宝玉具有把爱情作为首位之性等的共同之处,同时布莎巴和林黛玉也有她们的孤高伶俐,多愁善感的共同之处。至于次人物本节主要分析金妲兰的外向与薛宝钗的内向,左蜡卡的谦虚与王熙凤的自信之差别等。第三章动人心弦的对话之比较本章主要分析两部作品里的每一种类的对话,如表达爱情,愤怒,悲痛等对话,和对话里使用的笔法,如“像似”笔法,“比喻”笔法,“作,为,是,当”笔法等。第四章动人心弦的背景之比较主要是分为两节,第一节主要是分析在故事里出现的环境背景,如城市环境背景,和自然环境背景。第二节主要是分析给读者印象最深刻的背景,本节已举了两个背景的例子。在《红楼梦》的那部分,本人以“黛玉葬花”,和“宝玉失魂”为主。在《伊瑙》的那部分,本人以“浦莎芭求蜡烛占卜选婿”,和“刮风”为主本论文主要是分析《红楼梦》与《伊瑙》里怎么创造出动人心弦的心境,以便表示这两部作品不管是在创造人物方而,在对话方面,和背景方面都具有突出的表达方式。研究结果归纳出创造动人心弦的心境主要是分为三部分;(一)创造人物,(二)对话,(三)背景,这三部分以有意义的词汇与句子很突出地关联在一起,以便明显地表达出心境与情绪。以形象化的语言描写出让人感到动人心弦的心境,使读者对人物,对话,与背景有着深刻的印象,使读者与作品里的人物有着共同的喜怒哀乐的情绪。
陈利江[6](2007)在《做一个幸福的班主任》文中研究表明补缺补差、追缴作业、调节纠纷……班主任可谓"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但期望值与收获却成反比。如此一个悲壮角色,幸福从何言之?传统教育观念下,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拥有绝对的权威,用各种规章制度约束学生,美其名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且"下马
蔚然[7](2004)在《从写实主义视角重新研究《红楼梦》 ——以其写实主义成分及不足为中心》文中提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学者们就开始关注《红楼梦》如实描写生活的特点。建国以后,通过批判俞平伯先生的《红楼梦》研究的运动,“现实主义”就成为肯定《红楼梦》思想价值的唯一标尺。可是,在几十年的研究中,尽管一直把恩格斯提出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一写实主义原则作为准绳,但却抽去了“典型人物”的人性基础和个性内涵。在这样对典型片面的理解下研究《红楼梦》,也就不能真正阐明《红楼梦》与写实主义之间的联系。 本文首先廓清对“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理解,典型人物其实就是建筑在真实人性基础上的鲜明个性,它的丰富的社会内涵也即由此而产生。并以这种理解为出发点,重新认识《红楼梦》的写实主义成分及其特色。《红楼梦》是以作者真实生活为原型的自叙性小说,作者之所以描写出不少个性鲜明的典型人物,是因为他对人物原型的熟悉与理解,能够同情人物的处境,理解人物的情感,客观上摆脱了当时社会道德对个体的要求,真实展现了人物丰富复杂的内心情感世界,从而在这些个性鲜明的人物身上体现出真实的人性,达到了写实主义要求的典型人物。《红楼梦》的写实主义成就不是有意识的理论指导的结果,因此,当作者失去了对人物原型的依托,或者失去了对人物的同情,他就不能从人性的角度如实描写出典型人物,所以,《红楼梦》也存在着写实主义的不足。 本文第一章论述《红楼梦》的自叙性与写实主义的异同,指出《红楼梦》达到写实主义艺术要求不是出于自觉的理论指导,而是对人物原型的高度依赖,以及对人物的眷恋、关心和爱;第二章论述《红楼梦》的写实主义成分,分析作品中表现的人性对环境的因应,以及在真实人性基础上塑造的典型人物;第三章分析《红楼梦》中写实主义成分的艺术特色,对作品如何塑造典型人物进行形式的分析;第四章是《红楼梦》写实主义的不足,分析作者在对人物原型不够熟悉与理解或失去对人物的公正态度时,就阻碍典型人物的塑造,造成《红楼梦》写实主义的缺憾。 本文在对写实主义理论重新理解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分析《红楼梦》中的写实主义成就及其不足。《红楼梦》中写实主义的成分,实际上是出于对其所爱的人的尊重和理解,因而达到对人物性格复杂性的理解,这与西方民主思想中尊重个人的观念存在相通之处。也正因此,在古代小说提供的写实主义成分及其成就的基础上,五四以后知识分子才能很快接受西方写实主义创作方法,推动现代文学的发展。
秋平[8](2004)在《“批评”的艺术》文中研究指明
苏凤秀[9](2002)在《把责备隐藏在玩笑背后》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这么一件事儿。我的女儿名叫王小可,上小学二年级。也许是她因为个头小,希望快长大;也许是少写一个字省事,常把名字写作“王可”。这种行为多少有点不严肃。一天,美术课上黄老师讲评学生作品:“这幅画真棒!”接着又说,“请作者王可同学站起来。”我女儿喜滋滋地站了起来,没想到黄老师又问:“王小可,你怎么站起来了?”“王可也就是我呀,老师。”黄老师笑容满
甘铁生[10](1985)在《都市的眼睛》文中研究说明 0 “还没听出我是谁?喂……”分明是个陌生姑娘的声音。但她在电话中的口吻,简直象和你结识了多年。“说实在的,我猜不出你是谁。”袁毅尽量把责备的口吻压下去“喂,您是不是也该亮亮相了?”“真是贵人多忘事儿。我们已经一起度过了七个白天和夜晚,还在以后的日子里打过一个照面。你再想想。嘻。”真要命。这简直是候宝林的相声《打电话》的续集:一对男女在电话里贫嘴贫舌,车轱辘话无休无尽
二、把责备隐藏在玩笑背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把责备隐藏在玩笑背后(论文提纲范文)
(1)小组工作介入被欺凌者自尊水平提升的实务探索 ——以L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1.被欺凌者自尊现状研究 |
2.自尊提升研究 |
3.自尊与非理性信念的关系与干预研究 |
4.研究现状述评与问题提出 |
(四)研究目标 |
1.提升被欺凌者的自尊水平 |
2.为社工机构开展小组工作提供借鉴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六)研究创新点 |
1.研究内容有拓展 |
2.评估体系更完善 |
二、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1.被欺凌者 |
2.自尊 |
3.小组工作 |
(二)理论基础 |
1.ABC理论概述 |
2.ABC理论应用于被欺凌者自尊提升的适用性分析 |
三、小组工作介入被欺凌者自尊水平实务过程分析 |
(一)小组工作筹备阶段 |
1.服务对象资料的收集 |
2.服务对象需求分析 |
3.小组工作方案设计 |
(二)小组工作实施过程及分析 |
1.小组形成期:建立信任,彼此理解 |
2.小组转折期:认识自我,改变自我 |
3.小组成熟期:积极接纳,提升价值 |
4.小组结束期:巩固改变,分享收获 |
四、小组工作评估 |
(一)小组过程评估 |
1.低自尊认识的提升 |
2.ABC理论的掌握 |
3.非理性信念的辨认 |
4.挫折反应的应对 |
5.不当情绪、过度关切和力求完美的应对 |
6.理性信念的建立和内化 |
(二)小组结果评估 |
1.低自尊水平相关因素——非理性信念的改变 |
2.自尊水平的提升 |
五、总结与建议 |
(一)小组工作介入被欺凌者自尊水平的成效分析 |
1.有关介入理论的成效分析 |
2.有关实务技巧的成效分析 |
3.有关评估体系的成效分析 |
(二)小组工作介入被欺凌者自尊水平的问题反思 |
1.对介入手法的反思 |
2.对介入理论的反思 |
3.对实务操作的反思 |
(三)小组工作介入被欺凌者自尊水平的实务建议 |
1.积极关注并转变被欺凌者自身的非理性信念 |
2.善于发现组员的点滴进步并及时给予肯定 |
附录1 我是大导演 |
附录2 Olweus儿童欺负问卷(初中版) |
附录3 自尊量表 |
附录4 非理性信念量表附录4 |
附录5 访谈提纲 |
附录6 每节小组练习或前后测问卷附录6 |
附录6-1 第一节小组前后测问卷 |
附录6-2 第二节小组前后测问卷 |
附录6-3 第三节小组前后测问卷 |
附录6-4 第四节小组前后测问卷 |
附录6-5 第五节小组前后测问卷 |
附录6-6 第六节小组前后测问卷 |
附录7 小组执行过程情况评估表 |
附录8 非参与式观察记录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2)最是书香能致远(论文提纲范文)
一、在书中探寻法宝,做个有智慧的班妈 |
(一)身教重于言教 |
(二)教师要恪守诚信 |
(三)把责备隐藏在玩笑背后 |
二、为孩子读书,伴孩子成长 |
(3)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论文提纲范文)
一、用真诚唤醒学生的心灵 |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地位 |
三、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
(5)《红楼梦》与《伊瑙》思想艺术之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节 红楼梦与伊瑙关系简论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作的历史背景 |
第五节 红楼梦与伊脑主旨 |
第一章 伊瑙的故事 |
第二章 动人心弦的人物心境之比较 |
第一节 主人物 |
一,伊瑙与贾宝玉 |
(一) 伊瑙与贾宝玉的特性 |
1. 贵族的身世 |
2. 出身的创造 |
3. 美感 |
4. 伊瑙之勇敢与贾宝玉叛逆之性 |
(二) 伊瑙与贾宝玉的性格 |
1. 情痴之性 |
2. 意淫之性 |
3. 敏感之性 |
二,浦莎芭与林黛玉 |
(一) 浦莎芭与林黛玉的特性 |
1. 贵族的身世 |
2. 出身的创造 |
3. 美感 |
(二) 浦沙芭与林黛玉的性格 |
1. 自尊强之性 |
2. 多愁善感之性 |
3. 伶牙俐齿之性 |
第二节 次人物 |
一,金妲兰与薛宝钗 |
(一) 金妲兰与薛宝钗的特性 |
1. 美貌 |
2. 身世与身份 |
(二) 金妲兰与薛宝钗的性格 |
1. 金妲兰与薛宝钗的复杂性 |
2. 金妲兰与薛宝钗的失态 |
第三章 动人心弦的对话之比较 |
第一节 表达爱情的语言 |
第二节 表达愤怒的语言 |
第四章 动人心弦的背景之比较 |
第一节 给读者印象最深刻的细节 |
1. 《伊瑙》里的浦莎芭求蜡烛占卜选婿与《红楼梦》里的黛玉葬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从写实主义视角重新研究《红楼梦》 ——以其写实主义成分及不足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对写实主义理论的重新理解 |
第一章 《红楼梦》的自叙性与写实主义的异同 |
第二章 《红楼梦》的写实主义成分 |
第一节 《红楼梦》中描写人性对环境的因应 |
一、 对情欲的真实表现 |
二、 对与个人利益联系的情感的尊重 |
三、 爱的情感的深层表现 |
四、 对自尊的肯定 |
五、 自由展示个人才能的要求 |
第二节 《红楼梦》中典型人物真实人性的表现 |
一、 贾宝玉 |
二、 王熙凤 |
三、 林黛玉 |
四、 花袭人 |
第三章 《红楼梦》写实主义成分艺术手法分析 |
第一节 时间流程中勾勒人物轮廓 |
一、 较为明晰的时间框架中表现人物的鲜明个性 |
二、 时间框架中人物个性发展的因果关系得到重视 |
三、 时间流程中人物性格具有内在一致性 |
第二节 多层次叙事方式逐层深化人物性格 |
一、 省略 |
二、 停顿 |
三、 概述 |
四、 场景 |
第三节 围绕“趋于极端的可能性”揭示人物深层心理 |
一、 隐喻的方式掩盖趋于极端的情绪 |
二、 人物极端行为的阻断 |
三、 人物谈话中极端趋向的消解 |
第四章 《红楼梦》写实主义的不足 |
第一节 作者对人物原型的高度依赖限制典型人物的塑造 |
第二节 人物容貌描写的缺憾 |
结语: |
附录: 二十世纪以来《红楼梦》写实主义研究概要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把责备隐藏在玩笑背后(论文参考文献)
- [1]小组工作介入被欺凌者自尊水平提升的实务探索 ——以L中学为例[D]. 陈素金.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2]最是书香能致远[J]. 孙玉慧. 读写算, 2019(06)
- [3]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J]. 杨玉亮. 课程教育研究, 2015(10)
- [4]“太阳”梦——“中国梦”调查报告之一[J]. 杨文学. 中国作家, 2014(06)
- [5]《红楼梦》与《伊瑙》思想艺术之比较[D]. 曹淑媛. 山东大学, 2011(04)
- [6]做一个幸福的班主任[J]. 陈利江. 小学教学参考, 2007(27)
- [7]从写实主义视角重新研究《红楼梦》 ——以其写实主义成分及不足为中心[D]. 蔚然. 复旦大学, 2004(01)
- [8]“批评”的艺术[J]. 秋平. 宁夏教育, 2004(02)
- [9]把责备隐藏在玩笑背后[J]. 苏凤秀. 班主任之友, 2002(01)
- [10]都市的眼睛[J]. 甘铁生. 中国作家, 198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