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通货膨胀惯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货币政策,一般均衡,福利损失,通货膨胀惯性
通货膨胀惯性论文文献综述
王治政[1](2019)在《通货膨胀惯性对货币政策调控效果有影响吗?》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货膨胀惯性指通货膨胀受到随机扰动的冲击之后偏离其均衡状态所持续的时间,是各国通货膨胀普遍存在的一种重要特征。本文在构建一个包含通货膨胀惯性的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NKDSGE)的基础上,引入价格型和数量型货币政策规则,研究了通货膨胀惯性对货币政策调控效果的影响及福利损失问题。研究发现通货膨胀惯性在提高了货币政策促增长的调控效果的同时,也弱化了货币政策反通货膨胀的调控效果;政策冲击导致的福利损失随着通货膨胀政策目标权重的增加不断降低。研究表明央行在对政策调控的力度和节奏把握过程中,通货膨胀惯性是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且无论价格型还是数量型货币政策,央行给予通货膨胀目标较高的权重,均可以降低政策冲击导致的福利损失。(本文来源于《金融发展研究》期刊2019年08期)
丁洪福[2](2015)在《通货膨胀惯性与货币政策作用中国的经验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中国1996-2013年的季度数据,通过对Svensson(1999)的后顾型模型进行修正,研究货币政策对于通货膨胀惯性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通货膨胀存在较强的惯性,且当前货币政策对于降低通货膨胀惯性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利率工具对于抵消通货膨胀惯性的作用有限,需要采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混合使用。(本文来源于《商业经济研究》期刊2015年32期)
丁洪福,郭万山[3](2015)在《我国通货膨胀惯性及其货币政策启示——基于后顾性菲利普斯曲线模型的实证检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货膨胀惯性内生于通货膨胀动态演进系统中,并会制约外生货币政策冲击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进而导致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成本增大。纯前瞻性的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不包含内在的通货膨胀惯性,无法用来描述和解释通货膨胀惯性问题。构建包含通货膨胀粘性假设的后顾性菲利普斯曲线模型,并采用1996—2013年的季度数据来描述我国通货膨胀的惯性动态特征,结果表明:我国通货膨胀具有较强的惯性,利率和货币供应量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显着。较高的通货膨胀惯性意味着刺激经济的货币政策会导致较高的反通货膨胀成本,中央银行应该赋予控制通货膨胀目标更高的权重,并将市场型货币政策工具作为抑制通货膨胀的主要手段。(本文来源于《西部论坛》期刊2015年06期)
崔百胜[4](2015)在《粘性信息、通货膨胀惯性与货币政策效应——兼论宏观经济变量的共变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构建一个企业获取信息存在粘性的DSGE模型,分析了信息当期宣布和提前宣布或预期到信息两种情况下,发生政府支出和货币供应2种冲击时,宏观经济变量的响应,进而研究主要变量间的共变性与先行滞后关系。结果表明,在基准信息粘性条件下,信息即期宣布,面对政府支出和货币供应冲击,通货膨胀的滞后性存在差异,货币供应冲击发生后的8个季度,通货膨胀达到最大,政府支出6个季度,通货膨胀达到最大,通货膨胀在这2种冲击下均存在惯性。名义利率能够对这2种冲击做出即期反应。信息提前宣布时,通货膨胀和名义利率能够做出即期反应,到信息实现时,在充分吸收信息基础上,反应达到最大,然后呈非连续性快速恢复。从频域和时域角度看,名义利率和通货膨胀2个变量均滞后于实际货币供应,因此,当前可以采用即期增加政府支出的积极财政政策和提前宣布增加货币供应的货币政策相结合的组合政策,达到"稳增长"的目标。(本文来源于《中国管理科学》期刊2015年08期)
叶光[5](2015)在《系统抽样、脉冲响应与通货膨胀惯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时间序列模型研究经济变量的动态特征时,模型估计结果通常随样本观测频率改变而变化。本文针对系统抽样问题,研究样本观测频率变化对脉冲响应函数和累积脉冲响应的影响,探讨不同观测频率下脉冲响应函数的理论联系,以及对变量持久性特征更加稳健的度量方法,在此基础上考察中国通货膨胀的动态特征。结果表明,累积脉冲响应和惯性系数随样本观测频率提高而增加;系统抽样对脉冲响应函数的影响源于外生冲击界定的不同,脉冲响应的数值意义有限,但可用其考察冲击影响的持续时间;外生冲击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影响持续2年左右,且90%在1年内实现,央行要对通货膨胀走势有很强的预判能力,政策滞后将增加反通货膨胀成本。(本文来源于《统计研究》期刊2015年05期)
刘旭[6](2015)在《粘性信息通货膨胀惯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伴随着高速的经济增长,物价水平在近几年持续上升,通货膨胀压力越来越大。而且当通货膨胀在经济运行中受到诸如宏观经济政策的改变这种因素的冲击之后,并不会立刻发生改变,而是在一段时间内缓慢变化,最终达到均衡状态,并将这种现象定义为通货膨胀惯性。本文结合了之前的学者的研究,介绍和分析了粘性信息理论,然后用数理方法推导粘性信息菲利普斯曲线。并对粘性信息菲利普斯曲线进行数理分析。本文首先利用向量自回归方法选取了CPI作为解释变量论证了中国确实存在通货膨胀惯性这种经济现象。然后运用广义矩阵法和相关数据来估计中国的粘性信息菲利普斯曲线。通过检验保证计量结果的合理性,并根据计量结果和经济理论提出一些政策建议。这些政策建议包括施行通货膨胀目标制、提高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对通货膨胀预期进行管理、提高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透明度等。(本文来源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期刊2015-03-01)
苏梽芳,陈昌楠[7](2014)在《我国居民消费价格粘性及其与部门通货膨胀惯性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把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发布的109种消费品和服务价格调查数据,重新整合划分为非加工食品、加工食品、普通消费品、耐用消费品、普通服务和管制服务六个类别,研究中国居民消费品和服务价格粘性及其与通胀惯性两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检验价格设定模式。研究结果发现:(1)我国居民消费品和服务价格粘性存在部门异质性。非加工食品、非耐用消费品和耐用品部门价格调整频率大于加工食品部门。服务价格调整频率较低,服务类价格向下调整倾向在6大类中也最小,特别是管制服务价格表现出更强的粘性程度。消费(服务)价格平均上涨倾向大于下跌倾向,这表明价格水平上涨动力较强。(2)企业价格设定行为总体上是状态依赖相关模式,但存在部门的差异性。(3)总体上,价格粘性与通胀惯性正相关。但分部门考察后发现,农产品、加工食品通胀惯性与变化频率负相关,普通消费品、服务通胀惯性与变化频率正相关。这些结论为货币政策制定提供了微观证据,同时对警惕与防范"服务价格驱动通胀"风险具有一定启示意义。(本文来源于《经济学动态》期刊2014年10期)
张明[8](2014)在《我国通货膨胀惯性与货币政策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货膨胀惯性在通货膨胀动态机制研究中正受到越米越多的关注,目前普遍接受的一种观点为:通货膨胀惯性越高,货币政策的滞后过程一般也更长。正是因为通货膨胀惯性直接影响着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货币当局只有深入理解和把握通货膨胀在受到各种冲击后的调整速度,才有可能制定和实施最优的货币政策。另一方面,在影响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同时,通货膨胀惯性本身也受到各种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通过观察通货膨胀惯性系数与通胀率、通胀预期和M1增长率之间的关系,能够明显看出这几个变量序列的波动有着近乎同步的趋势。那么,我国的通货膨胀惯性到底处于什么样的水平?哪些因素影响着我国的通货膨胀惯性?影响通货膨胀惯性的这些因素分别对通胀惯性起到多大的推动作用?这些因素各自对通货膨胀惯性作用的反应快慢、持续时间又是怎样?我国的通货膨胀惯性动态特征对制定前瞻性的货币政策决策和实施有效的货币政策有什么样的借鉴意义?带着这一系列疑问,本文以通货膨胀惯性系数的估计为起点研究了其与通胀水平、通胀预期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影响关系,不仅包含理论分析,也进行了实证检验。本文先是回顾并归纳已有的相关研究,分析了我国通货膨胀惯性的研究现状。阐述了通胀惯性的含义和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一定理论分析,尝试着论述通胀惯性受到通胀水平、通胀预期和货币政策影响的机制。为了验证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又进行了实证检验,先是应用状态空间变参数模型动态的估计了我国通货膨胀惯性系数,其次,采用VAR模型、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手段来分析我国通货膨胀惯性的影响机制和动态特征。检验结果表明,首先,我国的通胀惯性水平一直较高;其次,通胀惯性受到通胀水平、通胀预期和货币政策的影响和冲击,且这叁者对通胀惯性影响的大小、反应快慢、持续时间各有不同。具体来讲,通胀率对当期通货膨胀惯性的影响最大,通胀预期和货币政策对通胀惯性的影响存在一定滞后性,它们对当期通胀惯性影响相对较小但是对后期的影响不容小视。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通胀水平和通货膨胀动态机制的现状,本文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建议,希望能对该领域的研究及通货膨胀调控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有所贡献。(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4-04-17)
苏梽芳,李颖,徐小君[9](2013)在《我国通货膨胀惯性结构性转变及其预期管理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应用马尔可夫区制转换不可观测成分模型(MS-UC)研究我国通货膨胀率动态,并对通货膨胀惯性是否发生结构变化进行识别与动因解释。研究发现:我国通货膨胀动态可以由一个具有吸收态的区制转换模型加以刻画;我国通货膨胀率存在两次结构变化,这导致通货膨胀惯性大小呈现区制依赖的特征,但总体上呈现出逐渐下降趋势;其主导力量要归因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系统性改进,而随机冲击因素对通货膨胀惯性影响正趋于弱化。这些结论对目前中央银行进行的预期管理具有重要政策启示意义。(本文来源于《经济学动态》期刊2013年10期)
胡军,郭峰,龙硕[10](2014)在《通胀惯性、通胀预期与我国通货膨胀的空间特征——基于空间动态面板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将经济地理空间权重矩阵引入通胀惯性和通胀预期共存的新凯恩斯混合菲利普斯曲线框架,通过空间动态面板模型计量方法考察我国地区通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特征。我们通过蒙特卡罗模拟发现,使用拟最大似然函数方法估计空间动态面板模型明显优于用于估计动态面板模型的向前正交离差广义矩方法。分析发现,消费者物价指数和零售商品物价指数空间传染性较强,GDP平减指数空间相关性较弱。新凯恩斯混合菲利普斯曲线较好地拟合了我国通胀的运行机理,其中,在影响当期通胀水平上,通胀惯性明显占优于通胀预期,治理通胀必须承受必要代价。(本文来源于《经济学(季刊)》期刊2014年01期)
通货膨胀惯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利用中国1996-2013年的季度数据,通过对Svensson(1999)的后顾型模型进行修正,研究货币政策对于通货膨胀惯性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通货膨胀存在较强的惯性,且当前货币政策对于降低通货膨胀惯性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利率工具对于抵消通货膨胀惯性的作用有限,需要采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混合使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通货膨胀惯性论文参考文献
[1].王治政.通货膨胀惯性对货币政策调控效果有影响吗?[J].金融发展研究.2019
[2].丁洪福.通货膨胀惯性与货币政策作用中国的经验证据[J].商业经济研究.2015
[3].丁洪福,郭万山.我国通货膨胀惯性及其货币政策启示——基于后顾性菲利普斯曲线模型的实证检验[J].西部论坛.2015
[4].崔百胜.粘性信息、通货膨胀惯性与货币政策效应——兼论宏观经济变量的共变性[J].中国管理科学.2015
[5].叶光.系统抽样、脉冲响应与通货膨胀惯性[J].统计研究.2015
[6].刘旭.粘性信息通货膨胀惯性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
[7].苏梽芳,陈昌楠.我国居民消费价格粘性及其与部门通货膨胀惯性关系[J].经济学动态.2014
[8].张明.我国通货膨胀惯性与货币政策启示[D].南京大学.2014
[9].苏梽芳,李颖,徐小君.我国通货膨胀惯性结构性转变及其预期管理启示[J].经济学动态.2013
[10].胡军,郭峰,龙硕.通胀惯性、通胀预期与我国通货膨胀的空间特征——基于空间动态面板模型[J].经济学(季刊).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