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菌群构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系统发育树,菌群,菌种保藏中心,真菌分类,木贼,植物病原菌,多基因位点,同物异名,菌株,分子鉴定
菌群构建论文文献综述
张晴丹,翟荣惠[1](2019)在《镰刀菌群系统发育树构建成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近日,山东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教授张修国团队在镰刀菌群鉴定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发表在国际真菌分类权威期刊Persoonia上。镰刀菌是最重要的植物病原菌之一,但是由于主模式丢失,出现了大量的同物异名现象,导致分类长期处于混乱状态。该团队与荷兰(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报》期刊2019-12-03)
王新,汤江武,吴逸飞,姚晓红,孙宏[2](2019)在《基于混合培养和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的复合净水功能菌群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以11株具有不同净水功能的菌株为出发菌株,采用液体共培养的方法,应用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混合培养物中的菌群变化,确定这些菌株的共存能力和生长特性。以混合培养中的优势菌株为核心形成不同菌群组合,确定复配菌株组合,并通过净水实验确定其净水功能。结果显示,菌株AOZ1或BSK9、W14或BSK3在混合培养条件下可以有效生长,是混合培养的优势功能菌。以菌株AOZ1或BSK9为核心菌株,与其他功能菌组合可构建形成复合净水功能菌。其中,由AOZ1、BSK9、W14和BSK3组成的复合菌对河道污水中的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具有较高的去除率,分别达到48.0%和76.8%。结果表明,采用PCR-DGGE监测下的液体共培养方法,可有效构建净水复合菌群。(本文来源于《浙江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李亚,姜勇,陈伟燕,赵曙光,耿翠玉[3](2019)在《硫酸盐还原菌群构建及其对硫酸盐去除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获得煤化工废水处理用高效硫酸盐还原菌群,以筛选的5株硫酸盐还原菌株为基础,构建硫酸盐还原菌群,并以该菌群和厌氧颗粒污泥混合的方法逐步驯化构建菌群功能稳定的高效硫酸盐还原厌氧污泥。研究结果表明,以SRB-BT1、 SRB-BT2和SRB-BT3构建的硫酸盐还原菌群SRB-BT对煤化工酚氨回收废水中硫酸盐去除效果最佳。在CSTR反应器中驯化的的高效硫酸盐还原厌氧污泥,处理煤化工酚氨回收废水时,在进水SO42-的质量浓度为932 mg/L,并补充乙酸钠使废水碳硫质量比为5时,出水SO42-的质量浓度稳定在92 mg/L,去除率为90.13%。(本文来源于《工业用水与废水》期刊2019年04期)
曲子越[4](2019)在《产果胶酶菌群构建及其对马铃薯淀粉工业副产物转化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是马铃薯的重要原产地之一,种植面积和年产量均位居世界第一。马铃薯除了直接食用外,大多数用于淀粉加工,马铃薯淀粉加工不仅是消化残次马铃薯的主要渠道,更是马铃薯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马铃薯淀粉加工副产物的处理问题刻不容缓,成为限制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主要阻碍之一。经过微生物发酵,使马铃薯淀粉加工副产物变废为宝,不仅能解决马铃薯淀粉生产产生的细胞液直接排放的污染问题,而且能增加马铃薯的附加值,减少资源浪费,可以达到解决污水问题和生产生物活性物质的双重目的。本研究通过筛选富含腐殖质的土壤,分离纯化得到无杂菌污染48株菌株,其中15株真菌,33株链霉菌。根据刚果红染色及液体发酵产果胶酶实验结果进一步筛选出高效果胶降解菌6株。根据16S rRNA序列测定结果分析系统进化树确定未鉴定的四株菌QGS69、QCPA72、QDPA48、QDPA53均属于链霉菌。为达到复合菌群的菌种之间的融合,采用平板对峙法发现各菌种之间无显着的抑制其他菌株生长的作用,因此选择了单菌果胶酶活较大的QGS69、QDPA48、黑曲霉H菌株与黑曲霉S菌株进行生长特性的观察,得到48 h作为最佳接种龄的结果。降解果胶的酶有四种,构建复合菌群可弥补不同菌株产酶特性的不足,使产酶效果达到最优,对复合菌群的构建条件进行筛选,确定了QGS69、QDPA48与黑曲霉H菌株为最佳的菌种组合,同时接QGS69、QDPA48,再隔12 h接黑曲霉H为最佳接种时间顺序,QGS69:QDPA48:黑曲霉H=1:1:2为最佳接种比例。之后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及正交试验结果得到果胶酶产量最佳条件为温度25℃,培养基初始pH为6.0,接菌总量为1.0%,真菌与链霉菌共同培养时间为48 h,验证优化条件后,发酵液产果胶酶活为450.7493 U/mL。优化后果胶降解效率65.84%,是优化前的1.59倍,COD优化后的降解效率57.64%,是优化前的2.00倍。(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1)
沈雪晶[5](2019)在《产木聚糖酶复合菌群构建及资源化马铃薯渣发酵条件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马铃薯淀粉加工业生产的副产物的后续处理与应用一直是个难题。主要原因在于不能充分利用薯渣汁水中纤维素与半纤维素等不易降解的成分,且烘干利用成本太高,导致其直接大量排放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木聚糖酶是降解半纤维素的主要酶系。目前,利用复合菌群发酵薯渣与汁水是一项既经济又环保的处理方式,不但能达到降解薯渣与汁水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还能得到木聚糖酶等具有极高利用价值的发酵产物,是一项具有广泛推广价值的微生物高新技术。本研究从自然界土壤中筛选出两株产木聚糖酶能力良好的菌株,并构建复合菌群,应用于马铃薯薯渣发酵产木聚糖酶降解半纤维素。首先,以木聚糖为唯一碳源对菌种进行平板初筛,经过分离纯化,最终获得8株产孢真菌,16株链霉菌。然后进行两步复筛,先对24株菌的单菌落进行刚果红染色,观察记录每株菌的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的比值。随后用DNS法定量测定24株菌的木聚糖酶酶活。两步筛选出一株真菌J-519,一株链霉菌W-41用于构建复合菌群。对两株菌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两方面的鉴定。即显微染色观察微观结构和分别扩增J-519、W-41的ITS序列、16S rRNA序列,并进行测序。序列比对后运用Mega 7.0软件采用Neighbor-Joining法分别构建两株菌的系统进化树,确定两株菌的菌属类别。利用J-519和W-41构建复合菌群:J-519:W-41的接种比例为6:4。接种时间采用先接种W-41发酵12 h后再接入J-519的方式。复合菌群所产的木聚糖酶:最适反应温度为60℃,且在20-65℃温度范围内酶活力相对稳定;最适反应pH值为5.5,且在pH 4.0-8.0范围内,木聚糖酶活力均保持在79%以上。Li~+、Mg~(2+)、SDS对酶活力起到抑制作用;Cu~(2+)、Co~(2+)、Fe~(3+)以及EDTA等均对酶活力有促进作用。利用复合菌群发酵马铃薯薯渣与汁水。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设计正交试验,得到最优发酵条件为:接种量为0.5%,发酵温度为28℃,发酵时间为120 h,pH为7.0,测得木聚糖酶活力平均值为550.39 U/mL,相比优化前提高了67.88%。通过对优化前后半纤维素和COD的测定,得出优化后半纤维素降解率和COD去除率分别是优化前的2.25倍和2.27倍。说明了复合菌群具有高效的半纤维素降解能力和COD去除率。(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1)
刘霄[6](2019)在《高效降解玉米秸秆复合菌群的构建及其降解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秸秆的年产总量高达8×10~8 t。作物秸秆是多功能性和再生性的生物资源,传统的秸秆焚烧处理方式不仅污染空气、破坏土壤结构,也导致了生物质资源的浪费。如何构建高效降解秸秆纤维素的菌群,通过微生物降解的方式处理秸秆,探索解决农业秸秆降解效率低下的问题,对于提高我国农业秸秆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实现绿色循环农业稳步提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以玉米农田土壤为菌源材料,选取玉米秸秆为碳源,通过筛选纤维素降解菌,构建高效纤维素降解菌群,分析液体发酵条件下复合菌群的秸秆降解效能,并最终通过盆栽模拟大田试验,探讨自然条件下秸秆降解效果,旨在通过高效的微生物降解方式,实现秸秆纤维素材料的资源化利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CMC-Na培养基从土壤中分离菌株,并通过刚果红染色和滤纸崩解试验进行初筛,获得12株纤维素降解能力较强的菌株;对菌株进行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CMCase)、滤纸酶活力(FPA)和β-葡萄糖苷酶活力(β-Gase)测定,最终筛选出3株高效纤维素降解真菌菌株;经分子生物学鉴定,菌株Y-2和Y-6均为枝孢菌(Cladosporium sp.),菌株Y-7为镰刀菌(Fusarium sp.);将3株高效纤维素降解菌与实验室保存的优势菌株Y-R(绿色木霉Trichoderma sp.)进行拮抗试验,并将无拮抗作用的菌株进行复配组合,测定各组合菌群的酶活力,最终筛选了一组互相无拮抗作用且酶活力较高的复合菌群(Y-6+Y-7+Y-R),标记为Y-M。(2)对复合菌群Y-M的产酶条件进行研究,确定了复合菌群Y-M产酶最适条件,即培养时间4 d、培养温度为30℃、初始pH为7.5、产酶接种量为5%。(3)通过30d液体发酵试验,分析复合菌群Y-M对玉米秸秆的降解特征。结果显示,复合菌群Y-M酶活力峰值远高于各单菌株,其CMC酶活、FPA酶活和β-葡萄糖苷酶活力最高分别为:37.71 U/mL、37.12 U/mL和38.93 U/mL;经过30 d的液体发酵,复合菌群Y-M对玉米秸秆的降解效果高于单一菌株,秸秆总降解率达到66.57%,分别比单菌株Y-6、Y-7和Y-R高6.56%、24.36%和12.05%,比空白对照组高53.36%;复合菌群Y-M对玉米秸秆叁种纤维素成分降解效果均高于各单菌株,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总降解率分别为39.02%、57.69%和25.79%,比单菌株降解率分别高达16.25%、17.37%和9.50%,比空白对照组分别高33.92%、46.20%和17.55%。(4)通过60d的盆栽模拟秸秆还田试验,探究复合菌群Y-M在实验生产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复合菌群Y-M的玉米秸秆降解效果高于各单菌株,盆栽试验玉米秸秆总降解率达到55.34%,分别比空白对照组、菌株Y-6、Y-7和Y-R高46.93%、5.02%、14.67%和6.78%。在盆栽试验中,复合菌群Y-M仍然有较高的玉米秸秆降解能力,说明复合菌群Y-M降解能力稳定可靠,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建议未来将复合菌群应用于农田实际工作,提高秸秆降解能力,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傅冰,吴芳英[7](2019)在《高效降解纤维素微生物产酶条件优化及复合菌群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为唯一碳源,从白蚁肠道中分离出具有高效降解纤维素能力的菌株,通过16s rDNA鉴定种属关系,叁株菌株命名为2号、4号、5号,2、5号为蜡样芽孢杆菌、4号为链球菌。通过条件优化,确定最佳发酵条件为:CMC-Na为碳源、牛肉膏为氮源、pH值为7、37℃、发酵时间24 h、2%接种量。随机组合不同菌株构建复合菌群,复合菌群产酶能力最强的为4号+5号菌株,酶活达3.67 U/mL。(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吴歆怡[8](2019)在《基于阴道菌群构成变化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复发风险预测模型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下生殖道感染性疾病,与阴道菌群失调密切相关。VVC治疗后仍易复发甚至一年内复发4次或以上发展为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ecurrent vulvovaginal candidiasis,RVVC)。RVVC反复发作引起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夫妻和谐与社会稳定,但目前其治疗仍是一难题。近年研究证实VVC患者阴道菌群构成呈多样化,RVVC相对单一;抗真菌治疗后,VVC患者阴道菌群结构的改变较RVVC显着,且后者菌群结构在疾病发作期和间歇期相似。亦有研究提示在VVC患者治疗后首次复发的阴道菌群较健康女性明显发生变化,随着复发次数增多其菌群结构则趋于稳定。本研究拟对VVC患者初次治疗后的阴道菌群状态与临床信息进行检测与分析,采用机器学习算法,构建VVC复发风险的预测模型,以期探讨和明确VVC复发的相关因素,为未来进行早期干预,预防其进展为RVVC打下理论基础。研究目的比较WC初治患者6个月内复发与未复发人群的阴道菌群差异,并基于VVC患者阴道菌群的构成,整合临床信息指标,尝试构建出VVC复发风险的预测模型。研究方法第一章2017年8月至2018年1月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妇科门诊的首次诊断为VVC的患者,采集所有入组患者在初次治疗停药3天后复诊时的阴道分泌物。根据患者治疗后半年内的随访情况分为两组:复发组(即Yes)、未复发组(即No)。对样本进行处理后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扩增的产物进行测序,再通过BIPES生物信息分析方法,比较两组间阴道菌群物种丰富度和结构差异。对多样性指数,应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应用Wilcoxon Signed Ranks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我们采用LEfSe(LDA=2)在线统计分析工具寻找复发组与未复发组之间的差异菌属。第二章采用第一章入组患者分组方式及测序信息,并采用其初次就诊时所记录近1月内的相关临床信息,包括年龄、是否具有阴道冲洗习惯、避孕方式、性交方式、抗菌素的使用、激素的使用及首次发作时的VVC评分。同时运用机器学习法的随机森林预测模型分析菌属、临床信息与复发结局的关联,筛选出相关变量。随后将验证集合代入模型中,计算使得OOB(Out-of-bag)错误率达到最小值同时预测各变量的贡献值。最终通过得出预测模型及受试者的工作特征(Receivert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r Curve,AUC)来评估模型的效能。研究结果第一章(1)初诊VVC患者初次治疗后阴道菌群以乳杆菌属为优势菌属,部分患者阴道菌群中还存在链球菌科、假单胞菌、加德纳菌属、普氏菌属、奇异菌属、达芬戈尔德菌等菌属。与未复发组相比,复发组在乳杆菌属,普氏菌属等有升高趋势,而在链球菌属、假单胞菌属、加德纳菌属及奇异菌属等有降低趋势。(2)两组间比较,复发组的菌群丰富度高于未复发组;复发组与未复发组菌群结构有所差异,且复发组的菌群结构更为稳定。(3)采用LEfSe分析寻两组间的差异菌属,发现在复发组中肠杆菌目、弧菌目、肠杆菌科、苯基杆菌丰富度增加;在未复发组中,红色杆菌目、紫单胞菌科、红蝽菌科、卟啉单胞菌属、螺杆菌属丰富度增加。第二章建立的预测模型在临床信息及菌群信息中筛选出与VVC复发风险相关的7个相关变量。将变量验证集纳入该模型的使得OOB错误率达到最小28.06%。同时根据计算出的贡献值对相关变量进行排序,阴道冲洗习惯是最重要的相关因素;卟啉单胞菌、奇异菌属、抗菌素的使用均与VVC复发风险呈负相关;金黄杆菌属、阴道冲洗习惯、年龄和激素的使用呈正相关。此外,通过得出预测模型及受试者的工作特征的曲线下面积为0.959,95%可信区间为(0.929-0.989),该模型预测效能位于可信区间中。研究结论VVC初治后的复发组阴道菌群丰富度更高,且菌群结构更趋于稳定。结合阴道菌群信息和临床信息可以成功建立VVC复发风险预测模型,并且预测效果良好。模型提示:阴道冲洗习惯是VVC复发最重要的因素;卟啉单胞菌、奇异菌属、抗菌素的使用是VVC复发风险的保护性因素;金黄杆菌属、阴道冲洗习惯、年龄和激素的使用是复发风险的危险因素。(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期刊2019-05-20)
田平雅[9](2019)在《耐盐植物根际细菌多样性研究及促生菌筛选和复合菌群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宁夏银北地区盐渍化土壤中生长的六种耐盐植物苜蓿(Medicago sativa)、枸杞(Lycium barbarum)、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和柽柳(Tamarix chinensis)的根际土壤为材料,采用国标法测定了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运用Biolog微孔板法和高通量测序对根际土壤细菌代谢特征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组成进行分析,分离筛选植物根际促生菌,通过研究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和促生活性,选择生长快、促生活性广且互不拮抗的促生菌,构建PGPR复合菌群,并对其促生效果进行了验证。该项目的研究为制备出适合我区特定气候、能够在盐渍化土壤中稳定发挥作用的生态菌肥提供菌种资源,也为有效利用植物根际促生菌改良盐碱土壤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根际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代谢特征结果分析显示,不同植物根际土壤理化性质不同,与裸地相比,六种植物能显着提高盐碱地土壤酶活性,苜蓿根际土壤叁种酶活性显着高于其他植物。土壤平均颜色变化率(average well color development,AWCD)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多样性指数均以苜蓿根际土壤最高,芨芨草次之,二者较其他土壤差异显着(P<0.05)。不同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能力存在差异,苜蓿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利用率显着高于其他土壤(P<0.05),碳水化合物类是根际土壤微生物的主要碳源。主成分分析显示,对PC1和PC2起分异作用的主要碳源为碳水化合物类和羧酸类。(2)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分析表明,六种土壤样品共检测到31门(亚门)67纲253科400属细菌类群,不同植物根际细菌群落组成相似,但丰度各有差异,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为主要优势类群;在纲水平芽孢杆菌纲(Bacilli)相对丰度最高,其次为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和梭菌纲(Clostridia)等;在属水平上,芽孢杆菌属(Bacillus)以极高的丰度(15.57%-53.85%)占据绝对优势,其次为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和节杆菌属(Arthrobacter)等。六种植物根际细菌的群落结构组成表现为芨芨草和柽柳相似,柳枝稷、苜蓿与枸杞相似,苦豆子则与另外五种差别最大。(3)从六种根际土壤中共分离纯化得到110株细菌,对其进行促生能力的筛选和鉴定。结果表明多数菌株具有一种以上生物学活性和较强的盐碱耐受性,其中有11株在含15%NaCl的培养基中仍能生长,54株菌在pH 12.0的条件下仍然长势良好。分别隶属于5个属,芽孢杆菌属、假单胞菌属、鞘氨醇杆菌属、节杆菌属和中华根瘤菌属,在属水平上多样性单一,芽孢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是六种根际土壤的共有属。(4)选择相互不拮抗的菌株构建了 9组复合菌群,经促生功能的测定和评价,筛选促生能力较好的C3和C8复菌群进行盆栽验证。结果显示,接种2组复合菌都能明显促进苜蓿和柳枝稷幼苗生物量的增长。C3复合菌群对促生效果尤为显着,与对照相比,苜蓿和柳枝稷幼苗株高分别增长了 54.95%和50.96%,地上鲜重增加了113.33%和125.00%,具有开发为微生物复合菌剂的潜能。(本文来源于《宁夏大学》期刊2019-04-01)
张成岗,巩文静,李志慧,高大文,高艳[10](2019)在《双脑模型假说—由肠道菌群微生态构建的“菌脑”可能是人体对物质记忆的“第二大脑”》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何看待细菌这种虽然微小、然而却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生命体,对于理解生命的起源和动机具有重要意义。大量文献报道,受"人类第二基因组"编码的人体共生微生物尤其是肠道菌群与多种慢病如肥胖、糖尿病、自闭症甚至抑郁症等密切相关,凸显出肠道菌群对健康的重要性。在国内外相关研究启发下,我们实验室通过大量研究发现"饥饿源于菌群",并在反向验证的基础上提出"菌心说"学说,认为肠道菌群为人体编码饥饿基因,是推动人体(和动物)因饥饿而被迫摄食的客观原因,进而提出"菌心进化论",在认可人体(和动物)以中空的消化道结构为肠道菌群提供栖息场所的基础上,认为动物的进化过程也受到肠道菌群所施加的饥饿压力而发展,并表现为"人菌共生"的彼此依赖关系。由于人脑主要以葡萄糖为能源、而肠道菌群则能够以自然界多种碳源为能源,由此引发作者提出这样的科学问题,即由肠道菌群组成的"菌脑"会是人体对物质记忆的"第二大脑"吗?在进一步分析的基础上,我们逐渐形成"双脑模型(two-brain model,TBM)"的新认识,即"(肠道)菌群承载物质记忆而构成人体对物质需求的大脑"以及"人脑承载符号记忆和逻辑推理而构成意识和思维(乃至精神追求)的大脑","物质记忆大脑"和"意识处理大脑"依托于人体,并通过肠脑轴等方式实时对话通讯,分别实现对人体的物质操控(如摄食动机和物质依赖)和意识调控(如思考过程和精神意志),将有助于从物质和意识相互关系的层次深入理解如何重构、重建、重塑正确的"人菌关系",深刻理解"吃五谷"与"得百病"的关系,推动"健康中国"战略的早日实现。(本文来源于《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菌群构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11株具有不同净水功能的菌株为出发菌株,采用液体共培养的方法,应用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混合培养物中的菌群变化,确定这些菌株的共存能力和生长特性。以混合培养中的优势菌株为核心形成不同菌群组合,确定复配菌株组合,并通过净水实验确定其净水功能。结果显示,菌株AOZ1或BSK9、W14或BSK3在混合培养条件下可以有效生长,是混合培养的优势功能菌。以菌株AOZ1或BSK9为核心菌株,与其他功能菌组合可构建形成复合净水功能菌。其中,由AOZ1、BSK9、W14和BSK3组成的复合菌对河道污水中的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具有较高的去除率,分别达到48.0%和76.8%。结果表明,采用PCR-DGGE监测下的液体共培养方法,可有效构建净水复合菌群。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菌群构建论文参考文献
[1].张晴丹,翟荣惠.镰刀菌群系统发育树构建成功[N].中国科学报.2019
[2].王新,汤江武,吴逸飞,姚晓红,孙宏.基于混合培养和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的复合净水功能菌群构建[J].浙江农业学报.2019
[3].李亚,姜勇,陈伟燕,赵曙光,耿翠玉.硫酸盐还原菌群构建及其对硫酸盐去除效果研究[J].工业用水与废水.2019
[4].曲子越.产果胶酶菌群构建及其对马铃薯淀粉工业副产物转化作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
[5].沈雪晶.产木聚糖酶复合菌群构建及资源化马铃薯渣发酵条件优化[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
[6].刘霄.高效降解玉米秸秆复合菌群的构建及其降解效果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9
[7].傅冰,吴芳英.高效降解纤维素微生物产酶条件优化及复合菌群的构建[J].湖南农业科学.2019
[8].吴歆怡.基于阴道菌群构成变化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复发风险预测模型构建[D].南方医科大学.2019
[9].田平雅.耐盐植物根际细菌多样性研究及促生菌筛选和复合菌群构建[D].宁夏大学.2019
[10].张成岗,巩文静,李志慧,高大文,高艳.双脑模型假说—由肠道菌群微生态构建的“菌脑”可能是人体对物质记忆的“第二大脑”[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
标签:系统发育树; 菌群; 菌种保藏中心; 真菌分类; 木贼; 植物病原菌; 多基因位点; 同物异名; 菌株; 分子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