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文学分析论文-袁顺芝

战争文学分析论文-袁顺芝

导读:本文包含了战争文学分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苏联战争文学,电影台词,文化价值

战争文学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袁顺芝[1](2015)在《苏联战争文学电影经典台词的文化价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俄罗斯的"文学年"。由苏联战争文学改编的电影,其经典台词蕴含了丰富的俄罗斯传统文化,全面展示了俄国社会生活,揭示了典型人物的内心世界,弘扬了真善美,诠释了主流文化价值观,是俄罗斯精神文化价值的主要传播方式之一。本文拟简要分析苏联战争文学电影经典台词所体现的俄罗斯民族的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等核心精神文化价值,以表达我们反对战争、珍惜和平的祈愿。(本文来源于《俄语学习》期刊2015年05期)

向湘立[2](2009)在《基于语料库的战争文学文体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但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残酷的战争带给人类的血与泪我们绝不能忘怀。人类历史上最惨痛的浩劫莫过于法西斯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未经战火洗礼的我们,要深刻地理解战争必须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纵观当今研究之道,除了历史文献之外,我们还可取道描写二战的文学作品。而赫曼·沃克的《战争风云》及姊妹篇《战争与回忆》则是现代文学史上全景式展现第二次世界大战真实进程且规模最大的作品。目前国内对于这两本史诗风范的长篇小说的研究凤毛麟角。本文运用语料库语言学,将视角锁定在对《战争风云》的功能文体特征的探讨上,以此揭示作者是如何诠释其主题的。尽管“文体学”这一术语首次出现于1882年,然而人类对于文体分析的涉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运用修辞学探究如何更好的说服听众,而这正是文体学的起源。虽然对于文体的定义,理论界一直没有统一的标准,但大致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前者指的是文学文体,而后者指的是包括文学文体在内的所有语体。本文采用的是前者,即文学文体。而文学文体也可以从分析目的的不同进而分为文学文体学及语言学文体学。语言学文体学引进不同的语言学理论来分析文学文体。这其中就包括形式文体学、语用文体学、认知文体学、功能文体学等等。1969年,系统功能语法的创始人之一,韩礼德在其“语言功能和文学文体”一文中运用系统功能语法中的概念功能分析威廉·戈尔丁的《继承者》的及物性系统,至此功能文体学诞生。功能文体学主张从功能的角度分析文体,认为语言具有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并提出了相关性标准来衡量语言特征是否与文体有关。韩礼德(1983)认为,文体分析有两个目标:展示语篇本身的意义是如何表达的,以及展示语篇为何被认为具有自身的价值。换言之,文体分析就是把隐藏在语篇之中的美妙之处找出来,并把自己对语篇的理解展示出来。虽然国内外很多学者都曾运用功能文体学的理论分析文学文体,但大多限于较小的文学文本,对战争文学的涉足更是罕见。基于上述考虑,本文将语料库语言学与功能文体学相结合,运用概念功能的及物性系统及语态系统对赫曼·沃克的《战争风云》进行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并以韩礼德的文体分析的两个目标为依据,从而回答两个问题:(1)作者在小说中表达了怎样的主题意义?(2)作者是如何表达其主题意义的?本文作者将赫曼·沃克的《战争风云》建立为文本语料库,并从中抽取4章,根据概念功能的及物性系统与语态系统进行人工标注,建立起一个5万余字的小型标注语料库。同时,借助语料库软件WordSmith (5.0)对语料库进行检索,并利用数据处理软件SPSS (13.0)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本文主体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利用词频统计分析从宏观层面整体把握《战争风云》的文体特征;第二部分运用语料库语言学与功能文体学从及物性系统及语态系统对《战争风云》进行微观层面的分析。运用及物性系统中的六大过程及语态系统的叁大语态对小说中涉及的五个方面:战争的发动者——纳粹德国、战争的参与国——英国、美国、前苏联及战争的受害者——犹太民族,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揭示作者是如何通过这五个方面诠释其主题意义。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表明,作者在对以上五个方面的及物性及语态的使用中具有显着性差异(p=.000<.05, p=.005<.05),其具体表现为:(1)在及物性系统的使用中,美国、英国及犹太民族没有显着性差异,而美国、英国及犹太民族与纳粹德国及前苏联都具有显着性差异,而前苏联和纳粹德国之间也具有显着性差异。(2)在语态系统的使用中,美国与英国、犹太民族及纳粹德国有显着性差异,而与前苏联则没有显着性差异;而英国与前苏联、纳粹德国及犹太民族没有显着性差异;前苏联与德国之间没有显着性差异,而与犹太民族之间有显着性差异;德国与犹太民族没有显着性差异。本文在以上分析结果的基础上,运用功能文体学中的概念功能对其进行了深入探索并得出以下结论:(1)美国和英国的及物性及语态的使用表明,作者重在塑造美国的大国形象,强调美国在二战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而在作者笔下,英国与美国同是资本主义国家,在战争中都拥有相同的政治立场,因此无显着性差异。(2)纳粹德国的及物性及语态的使用表明,作者重在揭示纳粹德国及希特勒的丑恶本质与对犹太民族惨绝人寰的屠杀,以此与英、美两国正面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3)而对前苏联的及物性使用上,作者多用“共产主义独裁者”等词汇来指称斯大林等共产主义者,暗示作者在“尽最大的努力给一次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描绘一幅真实的、宏伟的图景”的同时,对共产主义持有一定偏见。(4)而在对犹太民族的及物性及语态的使用上,作者在揭露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暴行的同时给予了犹太民族以无限的同情并努力发掘出犹太民族的抗争精神。本研究的意义在于将语料库语言学纳入战争文学文本的研究中,通过运用语料库语言学进行定量分析,弥补了传统文学分析的主观性过强的缺陷,同时证明了语料库语言学在文学研究以及文学教学中的价值。此外,本文采用功能文体学理论对赫曼·沃克的《战争风云》进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国内对这部具有史诗风范的战争小说的研究。(本文来源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09-12-01)

李宗刚[3](2007)在《抗美援朝战争文学中的英雄叙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抗美援朝战争就是由无数的英雄创造的战争奇迹,是一部英雄的史诗。这种激越的历史诗篇,在英雄叙事中甚至保持战争的原汁原味就能够打动人,与此相对应,抗美援朝战争英雄叙事一开始就成为鼓舞士气的一种有效手段,成为配合战争的第二战争形式。抗美援朝战争英雄叙事的代表性文本是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巴金的《我们会见了彭德怀司令员》等;英雄叙事边缘化文本的代表是路翎的《初雪》、《洼地上的战役》;通过文学想象的方式建构起来的文本审美世界的代表性作家是巴金和杨朔。(本文来源于《商丘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07年11期)

刘东方[4](2006)在《同“途”殊“归”为哪般——中国当代抗战文学与西方反法西斯战争文学风格相异的原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今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当我们透过岁月的雾霭,共时性的横向观照我国当代的抗战文学与西方反法西斯战争文学时,便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二次世界大战,作为20世纪人类社会的一次梦魇,虽给人们的生命及心灵造成了不可言状的创伤,但却给世界文坛(本文来源于《文艺评论》期刊2006年02期)

范玉刚[5](2005)在《抗战中的文学与文学中的抗战——对上世纪中华民族解放战争文学的向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叁四十年代,中国爱国的文艺工作者以笔为武器、以文学活动为战场开展抗日救亡运动。他们用创新的文学实践“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信念,宣传、动员、组织民众,为凝聚全民族的抗战力量发挥了粘合剂的作用。抗战文学的“中国化”、“民族化”迅速转化为文学界的心理定向。它虽然从理想轨迹“歧出”,但在总体倾向上受过“五四”新文学的洗礼,仍旧行进在文学的民族化与世界化之间,其发展方向是中国特色的文学现代化。它过分倚重抗日救亡的政治向度、偏重文学的宣传功能和动员功能而忽视了文学的自身建设、个性解放的启蒙思想和弱化国民性批判的意识。抗战文学以时代的号角定位于历史的高格。那个时代的文学虽然显得粗糙,但展现了中华民族热爱和平、不畏强暴的精神。抗战题材的文学将不断激励中国走向和平崛起和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本文来源于《中共中央党校学报》期刊2005年04期)

崔丹[6](2001)在《战争文学《五号屠场》叙事的结构模式和时空机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五号屠场》是当代美国黑色幽默派大师库尔特·冯尼格长篇小说的代表作,于1969年出版。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中期,冯尼格并未受到评论界的重视。《五号屠场》的发表,使冯尼格在美国文坛上的地位终于得到确认。《五号屠场》曾高踞《时代周刊》畅销书之列,大学生中一度掀起冯尼格热,英国着名作家格雷厄姆·格林也因此称冯尼格为“当代最优秀的美国作家之一”。 在美国当代文学中,《五号屠场》是一部富于思想又精于艺术的非凡之作,因此,对《五号屠场》从叙事艺术上作尽可能的具体深入的分析,对于解读作品,把握作品,理解作者便成为必要,本文拟应用新兴的叙事学理论对《五号屠场》的聚焦模式和时空机制两大叙事技巧加以分析。(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大学》期刊2001-04-08)

战争文学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但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残酷的战争带给人类的血与泪我们绝不能忘怀。人类历史上最惨痛的浩劫莫过于法西斯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未经战火洗礼的我们,要深刻地理解战争必须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纵观当今研究之道,除了历史文献之外,我们还可取道描写二战的文学作品。而赫曼·沃克的《战争风云》及姊妹篇《战争与回忆》则是现代文学史上全景式展现第二次世界大战真实进程且规模最大的作品。目前国内对于这两本史诗风范的长篇小说的研究凤毛麟角。本文运用语料库语言学,将视角锁定在对《战争风云》的功能文体特征的探讨上,以此揭示作者是如何诠释其主题的。尽管“文体学”这一术语首次出现于1882年,然而人类对于文体分析的涉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运用修辞学探究如何更好的说服听众,而这正是文体学的起源。虽然对于文体的定义,理论界一直没有统一的标准,但大致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前者指的是文学文体,而后者指的是包括文学文体在内的所有语体。本文采用的是前者,即文学文体。而文学文体也可以从分析目的的不同进而分为文学文体学及语言学文体学。语言学文体学引进不同的语言学理论来分析文学文体。这其中就包括形式文体学、语用文体学、认知文体学、功能文体学等等。1969年,系统功能语法的创始人之一,韩礼德在其“语言功能和文学文体”一文中运用系统功能语法中的概念功能分析威廉·戈尔丁的《继承者》的及物性系统,至此功能文体学诞生。功能文体学主张从功能的角度分析文体,认为语言具有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并提出了相关性标准来衡量语言特征是否与文体有关。韩礼德(1983)认为,文体分析有两个目标:展示语篇本身的意义是如何表达的,以及展示语篇为何被认为具有自身的价值。换言之,文体分析就是把隐藏在语篇之中的美妙之处找出来,并把自己对语篇的理解展示出来。虽然国内外很多学者都曾运用功能文体学的理论分析文学文体,但大多限于较小的文学文本,对战争文学的涉足更是罕见。基于上述考虑,本文将语料库语言学与功能文体学相结合,运用概念功能的及物性系统及语态系统对赫曼·沃克的《战争风云》进行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并以韩礼德的文体分析的两个目标为依据,从而回答两个问题:(1)作者在小说中表达了怎样的主题意义?(2)作者是如何表达其主题意义的?本文作者将赫曼·沃克的《战争风云》建立为文本语料库,并从中抽取4章,根据概念功能的及物性系统与语态系统进行人工标注,建立起一个5万余字的小型标注语料库。同时,借助语料库软件WordSmith (5.0)对语料库进行检索,并利用数据处理软件SPSS (13.0)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本文主体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利用词频统计分析从宏观层面整体把握《战争风云》的文体特征;第二部分运用语料库语言学与功能文体学从及物性系统及语态系统对《战争风云》进行微观层面的分析。运用及物性系统中的六大过程及语态系统的叁大语态对小说中涉及的五个方面:战争的发动者——纳粹德国、战争的参与国——英国、美国、前苏联及战争的受害者——犹太民族,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揭示作者是如何通过这五个方面诠释其主题意义。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表明,作者在对以上五个方面的及物性及语态的使用中具有显着性差异(p=.000<.05, p=.005<.05),其具体表现为:(1)在及物性系统的使用中,美国、英国及犹太民族没有显着性差异,而美国、英国及犹太民族与纳粹德国及前苏联都具有显着性差异,而前苏联和纳粹德国之间也具有显着性差异。(2)在语态系统的使用中,美国与英国、犹太民族及纳粹德国有显着性差异,而与前苏联则没有显着性差异;而英国与前苏联、纳粹德国及犹太民族没有显着性差异;前苏联与德国之间没有显着性差异,而与犹太民族之间有显着性差异;德国与犹太民族没有显着性差异。本文在以上分析结果的基础上,运用功能文体学中的概念功能对其进行了深入探索并得出以下结论:(1)美国和英国的及物性及语态的使用表明,作者重在塑造美国的大国形象,强调美国在二战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而在作者笔下,英国与美国同是资本主义国家,在战争中都拥有相同的政治立场,因此无显着性差异。(2)纳粹德国的及物性及语态的使用表明,作者重在揭示纳粹德国及希特勒的丑恶本质与对犹太民族惨绝人寰的屠杀,以此与英、美两国正面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3)而对前苏联的及物性使用上,作者多用“共产主义独裁者”等词汇来指称斯大林等共产主义者,暗示作者在“尽最大的努力给一次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描绘一幅真实的、宏伟的图景”的同时,对共产主义持有一定偏见。(4)而在对犹太民族的及物性及语态的使用上,作者在揭露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暴行的同时给予了犹太民族以无限的同情并努力发掘出犹太民族的抗争精神。本研究的意义在于将语料库语言学纳入战争文学文本的研究中,通过运用语料库语言学进行定量分析,弥补了传统文学分析的主观性过强的缺陷,同时证明了语料库语言学在文学研究以及文学教学中的价值。此外,本文采用功能文体学理论对赫曼·沃克的《战争风云》进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国内对这部具有史诗风范的战争小说的研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战争文学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1].袁顺芝.苏联战争文学电影经典台词的文化价值分析[J].俄语学习.2015

[2].向湘立.基于语料库的战争文学文体分析[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

[3].李宗刚.抗美援朝战争文学中的英雄叙事分析[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7

[4].刘东方.同“途”殊“归”为哪般——中国当代抗战文学与西方反法西斯战争文学风格相异的原因分析[J].文艺评论.2006

[5].范玉刚.抗战中的文学与文学中的抗战——对上世纪中华民族解放战争文学的向度分析[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5

[6].崔丹.战争文学《五号屠场》叙事的结构模式和时空机制分析[D].黑龙江大学.2001

标签:;  ;  ;  

战争文学分析论文-袁顺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