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模型跟踪论文-刘海辉,郁嘉,屈香菊

隐模型跟踪论文-刘海辉,郁嘉,屈香菊

导读:本文包含了隐模型跟踪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倾转旋翼机,配平,线性化,隐模型跟踪

隐模型跟踪论文文献综述

刘海辉,郁嘉,屈香菊[1](2017)在《基于隐模型跟踪的倾转旋翼机飞行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倾转旋翼机过渡阶段的强耦合性和快时变性,基于隐模型跟踪法设计了过渡阶段的自主飞行控制律。首先,考虑短舱和旋翼相对机身运动带来的额外惯性力,建立了倾转旋翼机的多体动力学模型;然后,通过飞行动力学特性分析发现倾转旋翼机过渡阶段具有强耦合性和快时变性;最后,针对强耦合性使用隐模型跟踪法实现了固定倾转角时的解耦控制,针对快时变性使用插值调用控制参数的方法实现了倾转旋翼机在整个过渡阶段的连续控制。仿真结果表明,隐模型跟踪控制系统能够达到良好的速度和轨迹跟踪效果,可以实现倾转旋翼机在过渡阶段的自主飞行仿真。(本文来源于《飞行力学》期刊2017年05期)

罗昶[2](2005)在《多电机电动车动力学系统隐模型跟踪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应用隐模型跟踪最优二次型调节器的车辆动力学控制方法,为多电机独立驱动电动车设计了直接横摆力偶矩控制器,通过仿真计算证明了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汽车工程》期刊2005年02期)

周杰,张曙光[3](2005)在《多操纵面布局飞机隐模型跟踪控制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隐模型跟踪算法 ,针对多操纵面布局的飞机 ,进行控制增稳设计 ,要求具有满意的飞行品质 .因而按照飞行品质规范和飞机动力学特性 ,对理想模型的选取做了深入分析 ;并对控制方案从指令跟踪精度、大气紊流响应和对其它扰动的抑制特性等方面进行了评估 ,其中用结构奇异值对增稳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和鲁棒性能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设计方案能有效抑制扰动 ,并具有合适的鲁棒稳定性和鲁棒性能(本文来源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期刊2005年01期)

魏金钟,高金源[4](1991)在《频域加权最优隐模型跟踪法及其在飞控系统设计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把频率加权二次型法与隐模型跟踪理论综合起来,在系统设计时,考虑系统的稳定性、动态特性和鲁棒性要求,以期达到满意的综合指标。利用所述方法,设计了飞控系统的控制律。通过数字仿真及实时混合仿真表明,与通常最优二次型方法所设计的控制律比较,用本文所述方法设计的控制律,不仅有满意的稳定性和动态特性,而且还改善了鲁棒性。(本文来源于《航空学报》期刊1991年08期)

隐模型跟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提出一种应用隐模型跟踪最优二次型调节器的车辆动力学控制方法,为多电机独立驱动电动车设计了直接横摆力偶矩控制器,通过仿真计算证明了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隐模型跟踪论文参考文献

[1].刘海辉,郁嘉,屈香菊.基于隐模型跟踪的倾转旋翼机飞行控制[J].飞行力学.2017

[2].罗昶.多电机电动车动力学系统隐模型跟踪控制[J].汽车工程.2005

[3].周杰,张曙光.多操纵面布局飞机隐模型跟踪控制设计[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5

[4].魏金钟,高金源.频域加权最优隐模型跟踪法及其在飞控系统设计中的应用[J].航空学报.1991

标签:;  ;  ;  ;  

隐模型跟踪论文-刘海辉,郁嘉,屈香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