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倍周期分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振动与波,倍周期分叉,分叉控制,状态反馈控制
倍周期分叉论文文献综述
欧阳克俭,唐驾时[1](2014)在《离散非线性动力系统的倍周期分叉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离散非线性系统的倍周期分叉的分叉控制,设计线形控制器,非线性控制器以及状态反馈控制方法控制非线性动力系统。得到在控制前和控制后的分叉图,使系统的分叉达到预期的控制目的。根据实际的应用目的可以设计不同的控制器,其中线性控制器和非线性控制器由粗调和微调两部分组成。可以使系统分叉得到有效控制。选用的状态反馈控制器在适当选择控制器和有效的调控控制参数可以使分叉的效果控制达到良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噪声与振动控制》期刊2014年03期)
张金锋,公丕锋,朱孟正,尹新国[2](2013)在《倍周期分叉通向混沌过程的计算机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fortran语言对虫口方程进行数值计算,可观察倍周期分岔进入混沌状态及混沌运动的性质,从而使人们对混沌理论有较正确的认识.(本文来源于《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1期)
陈艳平,姚明辉,张伟[3](2012)在《高速旋转叶片倍周期分叉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航空发动机叶片在高温高压环境中做高速旋转,其振动问题是航空航天工程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本文把航空发动机压气机叶片简化为固定在刚性轮毂上的变速旋转Timoshenko薄壁梁模型。模型为矩形截面的薄壁梁,其几何特征包括沿轴向变化的预扭转角,预安装角。叶片在脉动风速下做带有余弦形式扰动的变角速度旋转,其气动载荷由一阶活塞理论导出。在高速旋转中,叶片将承受巨大的离心力,因此在建模中考虑到非线性的应力位移关系,并且由于薄壁结构的几何特性和叶片的高温工作环境,本文还将考虑叶片的剪切效应和热弹性本构(本文来源于《第九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会议手册》期刊2012-05-18)
曹东兴,张伟,范金红[4](2007)在《悬臂梁倍周期分叉和混沌运动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受轴向简谐激励作用的悬臂梁的非线性响应进行了实验研究。对实验采集到的位移信号进行了相图和频谱分析,揭示了看似简单的机械系统却发现了非常复杂的动力学行为,在一定的激励条件下,系统产生了倍周期分叉和混沌运动,给出了响应的时间历程、相图和幅值谱。(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07-05-17)
曹东兴,张伟,范金红[5](2007)在《悬臂梁倍周期分叉和混沌运动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受轴向简谐激励作用的悬臂梁的非线性响应进行了实验研究。对实验采集到的位移信号进行了相图和频谱分析,揭示了看似简单的机械系统却发现了非常复杂的动力学行为,在一定的激励条件下,系统产生了倍周期分叉和混沌运动,给出了响应的时间历程、相图和幅值谱。(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07-05-17)
冯春,陈永[6](2003)在《确定Logistic映射倍周期分叉点的遗传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虫口模型———Logistic映射动力系统的倍周期分叉问题为例,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精确计算混沌动力系统分叉点的新方法.根据动力系统在分叉点的动力学特性,研究了遗传算法求解倍周期分叉点的模型.通过数值仿真,获得了较为精确的倍周期分叉点.倍周期分叉是通向混沌的快速途径.(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03年03期)
王雁春,郭姝,李光,冯逵,曹济民[7](2002)在《室性心动过速向室颤转化过程中的倍周期分叉和浑沌》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室颤(VF)通常由室性心动过速(VT)转化而来,但此种转化遵循何种动力学机制仍未完全明了。本研究兹在探讨VT向VF的转化是否遵循浑沌动力学机制。方法:用频率递增快速起搏法造成犬在位心脏驱动性VT,当起搏频率达到临界值时即可诱发VF。利用非线性方法分析在VT向VF转化过程中,心肌激动周期(CL)、激动传导速度(CV)和R波振幅(AR)是否表现为浑沌动力学特征。(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理学会第21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02-10-01)
王晓华,敬忠良,姚晓东,邹俊忠[8](2001)在《由倍周期分叉走向混沌的Logistic Map及其控制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详细讨论了 L ogistic Map映射由倍周期分叉走向混沌的过程 ,并根据离散系统 Devaney混沌定义 (以μ=4为例 )证明该映射确实发生了混沌 ,最后基于反馈方法提出了一种简单实用的混沌控制方法 .无论对于定值控制 ,还是随动控制 ,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控制方法都优于文献 [1]提出的逆系统方法(本文来源于《信息与控制》期刊2001年04期)
叶敏,陈予恕[9](1998)在《弹性屈曲梁在参数激励下的倍周期分叉》一文中研究指出考虑一端具有干摩擦的弹性屈曲梁在轴向激励下的非线性振动系统,利用Flo-quet理论和谐波平衡法,研究了系统中初始屈曲度、阻尼、频率、激励振幅等各种物理参数对1/2亚谐共振情况下倍周期分叉的影响,其规律与以往的数值模拟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本文来源于《固体力学学报》期刊1998年04期)
刘洪章,王才璋,周忠[10](1998)在《裂峰映射倍周期分叉的复杂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连续函数迭代映射的符号动力学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因此对非连续函数的符号动力学的研究是更具有实际应用的意义,正为人们普遍关注。混沌运动与周期轨道有着密切关系,本文讨论裂峰映射倍周期分岔过程中的复杂性,这表明裂峰映射通往混沌道路的多样性。并在可允条件下,简要给出倍周期生成规则的证明方法。(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98年03期)
倍周期分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fortran语言对虫口方程进行数值计算,可观察倍周期分岔进入混沌状态及混沌运动的性质,从而使人们对混沌理论有较正确的认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倍周期分叉论文参考文献
[1].欧阳克俭,唐驾时.离散非线性动力系统的倍周期分叉控制[J].噪声与振动控制.2014
[2].张金锋,公丕锋,朱孟正,尹新国.倍周期分叉通向混沌过程的计算机模拟[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3].陈艳平,姚明辉,张伟.高速旋转叶片倍周期分叉的研究[C].第九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会议手册.2012
[4].曹东兴,张伟,范金红.悬臂梁倍周期分叉和混沌运动的实验研究[C].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集.2007
[5].曹东兴,张伟,范金红.悬臂梁倍周期分叉和混沌运动的实验研究[C].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07
[6].冯春,陈永.确定Logistic映射倍周期分叉点的遗传算法[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3
[7].王雁春,郭姝,李光,冯逵,曹济民.室性心动过速向室颤转化过程中的倍周期分叉和浑沌[C].中国生理学会第21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2002
[8].王晓华,敬忠良,姚晓东,邹俊忠.由倍周期分叉走向混沌的LogisticMap及其控制器设计[J].信息与控制.2001
[9].叶敏,陈予恕.弹性屈曲梁在参数激励下的倍周期分叉[J].固体力学学报.1998
[10].刘洪章,王才璋,周忠.裂峰映射倍周期分叉的复杂性[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