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延迟性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小儿延迟性心因反应,误诊
延迟性心论文文献综述
张剑锋[1](2012)在《小儿延迟性心因反应误诊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1病例报告患儿,男,9岁,因"呕吐腹痛1天,全身无力半天"为主诉第一次入院。缘于入院前1天(星期天)因进食冰激凌后出现上腹痛伴呕吐胃内容物10余次,继之全身乏力,由家人抱入院。既往健康。出生无窒息史;生长发育正常;智力正常;现上小学叁年级,学习成绩一般;其父精神科主任医师,家(本文来源于《中国保健营养》期刊2012年12期)
陈宪生[2](2008)在《灾后延迟性心因性反应不可忽视》一文中研究指出延迟性心因性反应,也称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突发性、威胁性或灾难性生活事件导致人们延迟出现和持续存在的心理障碍。这种创伤后应激障碍有一定的潜伏期,从遭受创伤到出现精神症状一般为几周到几个月,但一般不超过六个月。其主要表现为:痛苦的回忆中、“触景生情”、明显(本文来源于《家庭医生报》期刊2008-07-14)
梁芝国,刘军[3](2003)在《延迟性心因性反应与焦虑症患者的皮肤电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延迟性心因性反应与焦虑症都有明显的植物神经症状 ,且都有持续性警觉状态 ,临床上易造成误诊 ,为探讨两者鉴别的客观依据 ,我们做了如下研究。对象 :①患者组共4 0例 ,均合作较好 ,无躯体疾患且受试前停药 2周 ;其中 2 0例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本文来源于《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期刊2003年03期)
史春光,申清慧[4](2000)在《延迟性心因性失语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患者,女,22岁,已婚,以“失语二个月”为主诉就诊。就诊时患者仪表尚整,由丈夫陪伴步入诊室并叙述病情。患者二个月前的一天早晨起床后,突然发现自己不能正常说话,“啊,啊”不停,偶而能说出“我”“妈妈”等个别单词,但含糊不清,亦能听懂别人的讲话。曾经到综合医院治疗月余,诊断为“中风”,运动(本文来源于《中原精神医学学刊》期刊2000年03期)
梅秀森[5](1997)在《延迟性心因性反应45例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延迟性心因性反应45例临床分析湖南省精神病医院(410007)梅秀森分析1993~1995年在本院住院诊断为延迟性心因性反应的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提示负性生活事件(精神刺激)引起心理应激与疾病发生存在相关性。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5例诊断均...(本文来源于《湖南医学》期刊1997年02期)
何鸣,杨德森,章晓冬[6](1993)在《试论“延迟性心因反应”诊断名称与标准的实用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新修订的《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中,列入了“延迟性心因反应”这一名称与诊断标准。本文拟通过对一次翻车事故幸存者所作的研究来探讨该诊断名称与标准的临床实用性。 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次汽车翻入河底事故当场死亡11人。22位幸存者为本文受试者。男17例,女5例;年龄13~67岁(38.3±16.0岁)。事故中受伤13例,住院2~65天((19.4±20.4天)。按各位受试者的性别、年龄、职业、婚姻、文化,在当地逐个寻找相匹配者22人为对照者。由2名医师给受试者和对照者测SCL—90、(本文来源于《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期刊1993年01期)
延迟性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延迟性心因性反应,也称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突发性、威胁性或灾难性生活事件导致人们延迟出现和持续存在的心理障碍。这种创伤后应激障碍有一定的潜伏期,从遭受创伤到出现精神症状一般为几周到几个月,但一般不超过六个月。其主要表现为:痛苦的回忆中、“触景生情”、明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延迟性心论文参考文献
[1].张剑锋.小儿延迟性心因反应误诊1例[J].中国保健营养.2012
[2].陈宪生.灾后延迟性心因性反应不可忽视[N].家庭医生报.2008
[3].梁芝国,刘军.延迟性心因性反应与焦虑症患者的皮肤电反应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3
[4].史春光,申清慧.延迟性心因性失语1例[J].中原精神医学学刊.2000
[5].梅秀森.延迟性心因性反应45例临床分析[J].湖南医学.1997
[6].何鸣,杨德森,章晓冬.试论“延迟性心因反应”诊断名称与标准的实用性[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