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结构模型论文-张玉涛,岳慧,林嘉轩

表面结构模型论文-张玉涛,岳慧,林嘉轩

导读:本文包含了表面结构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光栅结构,磁极化,等离子激元

表面结构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张玉涛,岳慧,林嘉轩[1](2018)在《微结构表面磁极化共振频率的色散关系预测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属/介质/金属光栅结构是一种典型的光谱调控结构,在目标隐身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研究该结构光谱调控机理对目标表面结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从电磁场理论出发,利用表面等离子激元的色散关系,在结构色散关系的基础上,建立金属/介质/金属光栅结构共振频率的预测模型,通过分析电磁场分布,揭示金属/介质/金属光栅结构中磁极化效应的物理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金属/介质/金属光栅结构中的磁极化效应是由内等离子激元的耦合产生,色散关系可以预测该结构表面的共振频率。(本文来源于《制导与引信》期刊2018年04期)

瞿中,鞠芳蓉,陈思琪[2](2018)在《结构森林边缘检测与渗流模型相结合的混凝土表面裂缝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现有混凝土表面裂缝检测方法对不同环境下采集的裂缝图像集检测效果鲁棒性不强的问题,引入基于结构森林的学习框架来提取裂缝边缘,并融合改进的快速渗流算法检测裂缝,以保证检测精确率和效率。使用分段函数对彩色图像进行线性变换以增强裂缝,根据包含裂缝块的局部结构特征及彩色图像积分通道特征,利用结构森林边缘检测器快速提取裂缝边缘,同时结合改进的渗流模型快速渗流边缘并去噪。最后,利用形态学方法,连接较小断裂并填充孔洞。在收集的各类裂缝图像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处理速度快、鲁棒性好,且裂缝提取的精确度优于现有算法。(本文来源于《计算机科学》期刊2018年11期)

张洪迪[3](2018)在《表面金属化金刚石/铜复合材料导热模型、界面结构与热变形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器件不断趋于小型化、多功能化和集成化,高功率电子器件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温度的升高以及芯片与封装材料间热失配都将显着降低器件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为有效解决器件的散热问题,迫切需要具有高热导率和低热膨胀系数的热管理材料。近年来,国内外对金刚石/铜复合材料开展了大量研究,通过复合具有高热导的金刚石和具有良好塑性的铜,可实现高热导率与热膨胀系数可调,在集成电路、新能源以及交通运输领域体现了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在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的应用研究中仍然存在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导热模型往往忽略粒径的实际分布而导致预测精度降低;为改善界面结合需要对金刚石表面金属化处理,但金刚石表面金属化演变机制仍不清晰;此外,由于金刚石具有超高硬度,增加了金刚石/铜界面结构表征的难度,也导致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的热变形困难。基于以上问题,本文结合高斯分布函数和微分有效介质模型对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热导率进行预测;通过微结构分析揭示了金刚石表面金属化演变机制,并给出金刚石不同晶面与铜形成的界面结构;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结合热/力模拟方法系统研究了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的热变形行为,为高性能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的研发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微分有效介质模型计算表明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的热导率随着界面过渡层厚度的增加而降低,当界面过渡层厚度小于630 nm时,碳化物对复合材料热导率的促进作用符合以下顺序:WC>ZrC>Cr_3C_2>TiC>Mo_2C;当厚度大于630 nm时符合以下顺序:WC>ZrC>Cr_3C_2>Mo_2C>TiC。利用高斯分布粒径取代平均粒径,并通过高斯函数拟合金刚石的实际粒径分布,在DEM模型的基础上,提出高斯分布-微分有效介质算法和高斯混合分布-微分有效介质算法,分别用于预测单目数和双目数金刚石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热导率,结合文献报道数据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和高预测精度。此外,计算结果表明金刚石粒径的分散度越小,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的热导率越大;(2)利用微结构分析揭示了金刚石表面金属化演变机制。通过调节金刚石与Cr的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控制碳化物Cr_3C_2的形成,统计分析Cr_3C_2的生长过程,结果表明金刚石表面金属化经历弥散生长、择优生长、完全金属化转变和择优开裂四个阶段,并通过W和MoO_3验证了该演变机制的通用性。相同反应条件下,金刚石(100)表面碳化物择优生长;在过高反应温度下,金刚石(111)表面生成的碳化物择优开裂。利用物相检测和表面形貌分析确定了通过Cr、W和MoO_3实现金刚石表面完全金属化转变的条件分别为900℃/60 min、1050℃/60min和1000℃/60 min;(3)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在920℃、50 MPa压力下烧结10 min制备50 vol.%金刚石/铜复合材料,表面镀Cr、W和Mo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分别为413 W/mK、392 W/mK和403 W/mK,热膨胀系数分别为11.7×10~(-6) K~(-1)、13×10~(-6) K~(-1)和12.2×10~(-6) K~(-1)。镀Cr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分析表明金刚石(100)/铜界面由金刚石、Cr_3C_2和铜叁部分构成,而金刚石(111)/铜界面则由金刚石、非晶碳、Cr_3C_2和铜四部分构成。非晶碳原子的存在将引起界面处金刚石晶格和碳化物晶格畸变并引入界面残余应力,导致金刚石(111)表面碳化物层择优开裂;(4)基于热压缩测试,构建了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的热变形本构方程和热加工图,研究了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的热变形行为,并确定了复合材料的安全变形区与失稳区参数。当挤压比为10:1时,分别在850℃/0.036 s~(-1)、880℃/0.036 s~(-1)条件下成功制备了热挤压金刚石/铜复合材料和热挤压镀Cr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热挤压后,镀Cr金刚石/铜复合材料接近完全致密,热导率由413 W/mK提高至487 W/mK,热膨胀系数由11.7×10~(-6) K~(-1)降低至10.5×10~(-6) K~(-1)。未表面处理和表面镀Cr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的热变形激活能分别为206 kJ/mol和238kJ/mol,根据界面TEM检测可知,通过Cr_3C_2实现了金刚石和铜的界面结合,大量位错在金刚石颗粒周围聚集,增加了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的变形难度,导致热变形激活能升高。本文所提出的金刚石表面金属化-放电等离子烧结-热挤压变形制备工艺,可为高热导率、低热膨胀系数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的研发提供更多研究思路。(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18-09-01)

于桂平,何家林[4](2018)在《基于CAD/CAM的舰船外表面结构设计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传统技术设计的舰船外表面结构在抗载荷冲击时,易发生动态屈曲现象,强度较低。针对上述问题,利用CAD/CAM技术设计舰船外表面结构。利用CAD绘图软件设计船体整体型线,根据型线走向利用CAM技术合理构建船体龙骨,并在此基础上科学设计外表面结构,增加外表面的抗冲击强度。对比结果表明:利用CAD/CAM技术设计的舰船外表面结构与利用传统技术设计的外表面结构相比,能抵抗住更大载荷的冲击,强度增加了20 kN/m~2,满足了人们对船体强度的要求。(本文来源于《舰船科学技术》期刊2018年16期)

马帅帅[5](2018)在《利用物理模型研究土壤结构和表面覆盖在挥发性污染物二维迁移中影响其浓度衰减的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产业结构迅速调整,许多城市搬迁、关闭一些“高污染,高消耗”类型的企业,从而产生大量的污染场地。针对这一问题,国务院于2016年颁布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规定污染场地在利用之前必须对其进行修复或者风险管控。无论是修复还是风险管控,其关键前提均是污染场地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估。健康风险评估必须要基于污染物对人体的暴露途径,而污染场地的挥发性污染物对人体的主要暴露途径为蒸气入侵,即挥发性污染物从地下迁移至室内而被人体吸入的过程。目前,国际上(包括我国)推荐利用Johnson-Ettinger经典数学模型(JEM)进行蒸气入侵风险评估。但实际中,由于污染源分布的不均匀性,往往存在挥发性污染物在二维,即纵向和横向上的迁移。而JEM作为一维模型,只考虑挥发性污染物在纵向上的迁移,无法合理评估蒸气入侵的风险。以往对挥发性污染物在二维迁移和浓度衰减之间的规律研究,往往是基于数值或者解析模型的理论研究,并无相关场地和实验室数据的校验。因此,本文利用物理模型研究土壤结构和表面覆盖在挥发性污染物二维迁移中影响其浓度衰减的规律,利用实验数据检验理论推导的数学模型预测结果。主要工作如下:(1)均质土壤表面裸露场景实验,采用两种土壤介质,即砂子和砂土。实验表明污染物在土壤中的浓度分布与土壤介质不相关,且实验结果同叁维数值模型和解析模型预测的浓度分布基本保持一致:即浓度随横向扩散距离呈指数衰减,随纵向扩散距离呈线性衰减。(2)均质土壤表面覆盖场景实验,相比裸露实验,覆盖会增加土壤中浓度。覆盖方式分为连续覆盖和非连续覆盖,在较深取样点处,连续覆盖对于浓度的影响皆要大于非连续覆盖,但是差异不明显。实验表明,当污染源与建筑物存在横向距离时,地表覆盖下的浅层污染物浓度依然高于四周无覆盖下的污染物浓度,这表明美国EPA采用建筑物地基边缘靠近污染源侧的采样点浓度来代表地基下方污染物浓度的建议具有局限性。在较深处,浓度随横向扩散距离呈指数衰减,随纵向扩散距离呈线性衰减,同裸露实验差异不大;而在浅层处,浓度因覆盖影响在横向上会呈现“峰形”分布,在纵向上依然呈线性衰减,且实验结果同叁维数值模型和解析模型预测的浓度分布基本保持一致。(3)非均质土壤表面裸露场景实验,采用叁种土壤:砂子、砂土和黏土,扩散系数依次降低,非均质土壤对于浓度的正负影响取决于介质的排列顺序。实验表明,与均质土壤实验相比,若土壤气体有效扩散系数随深度增加而减小,浓度在横向扩散中的衰减程度会增大,在纵向扩散中的衰减程度会减小;若土壤气体有效扩散系数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浓度在横向扩散中的衰减程度会减小,在纵向扩散中的衰减程度会增大。实验结果同叁维数值模型和解析模型预测的浓度分布基本保持一致:即浓度随横向扩散距离呈指数衰减,随纵向扩散距离以分段形式线性衰减。(4)非均质土壤表面覆盖场景实验,在较深处,浓度随横向扩散距离呈指数衰减,随纵向扩散距离以分段形式线性衰减,同裸露实验差异不大。而在浅层处,浓度因覆盖影响在横向上会呈现“峰形”分布,在纵向上依然呈线性衰减,且实验结果同叁维数值模型和解析模型预测的浓度分布基本保持一致。(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8-04-01)

李玲,李治强,张健,蔡安江[6](2018)在《含硬涂层结构的表面微观接触新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含有硬涂层的粗糙表面中微凸体和基体变形对表面微观接触特性的影响规律,利用Hertz接触理论分别求出微凸体和基体的接触刚度,利用不动点迭代法确定微凸体变形量,建立关于微凸体接触变形量的刚度模型,通过并联关系耦合接触刚度,建立新的接触表面微观接触模型。为验证新模型对含有硬涂层的粗糙表面接触特性描述的正确性,建立了不同大小和不同材料的单微凸体有限元模型,通过与Hertz模型、有限元分析结果比较,发现当基体材料和微凸体材料不同时,微凸体/基体系统的应力分布会不均匀,微凸体表面的接触力比材料相同时的接触力小,最大应力比材料相同时的最大应力大;在变形量很小的时候,Hertz模型解和新模型解都很好地与有限元分析结果相吻合,随着变形量的变大,有限元分析解和新模型解开始同时偏离Hertz模型解,但新模型解一直趋近于有限元分析解。(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8年03期)

田燕歌,董浩然,刘学芳,李建生,冯素香[7](2018)在《补肺益肾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大鼠肺泡表面活性蛋白A、D及肺泡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补肺益肾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模型大鼠肺泡表面活性蛋白(Surfactant-associated Proteins,SP)-A、SP-D及肺泡结构的影响。方法:将36只COP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补肺益肾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氨茶碱组,采用香烟暴露联合反复细菌感染制备COPD稳定期大鼠模型,空白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补肺益肾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分别给予补肺益肾方7.4 g·(kg·d)~(-1)、3.7g·(kg·d)~(-1)、1.85 g·(kg·d)~(-1)灌胃,氨茶碱组给予氨茶碱54 mg·(kg·d)~(-1)灌胃。治疗12周后取材,检测肺组织病理、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超微结构,荧光定量PCR检测肺组织SP-A、SP-D基因表达,激光共聚焦检测肺组织SP-A、SP-D阳性表达。结果:肺组织病理示,空白组大鼠肺组织结构基本正常;模型组大鼠肺泡壁部分断裂融合,细支气管壁增厚,管壁周围结缔组织增生、炎症细胞浸润,气道内黏液分泌;补肺益肾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和氨茶碱组均有不同程度减轻,补肺益肾中剂量组减轻尤为明显。肺组织超微结构示,空白组大鼠肺组织肺泡Ⅱ型细胞中可见线粒体丰富,线粒体嵴排列整齐,板层小体完整;模型组Ⅱ型细胞线粒体较小,线粒体嵴较为清晰,但板层小体脱颗粒、空泡化;补肺益肾高剂量组Ⅱ型细胞中线粒体丰富,线粒体嵴清晰,板层小体较少但结构完整;补肺益肾中剂量组Ⅱ型细胞中线粒体丰富且排列整齐,线粒体嵴较为清晰,板层小体丰富且结构完整,细胞边缘绒毛完整;补肺益肾低剂量组和氨茶碱组Ⅱ型细胞中线粒体较少,结构不清晰,板层小体少且部分空泡化。荧光定量PCR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肺组织SP-A、SP-D mRNA显着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肺益肾高剂量组、中剂量组,氨茶碱组SP-A、SP-D mRNA均显着升高(P≤0.01),补肺益肾低剂量组SP-A mRNA升高(P≤0.01);与补肺益肾高剂量组、中剂量组比较,低剂量组和氨茶碱组SPA、SP-D mRNA均显着降低(P≤0.01)。激光共聚焦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肺组织SP-A、SP-D阳性表达细胞数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肺益肾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氨茶碱组SP-A、SP-D均升高(P≤0.01);与补肺益肾高剂量组比较,中剂量组SP-A、SP-D均升高(P≤0.05或P≤0.01);与补肺益肾中剂量组比较,补肺益肾低剂量组和氨茶碱组SP-A、SP-D均降低(P≤0.01)。结论:补肺益肾方能够改善COPD模型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中板层小体的结构,调节肺泡表面活性蛋白的合成和分泌,从而维持肺泡结构稳定,以补肺益肾中剂量尤为显着。(本文来源于《中医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王维嘉[8](2017)在《氧化铈负载Zr、Co及Co-Au双金属模型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及界面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氧化铈作为催化剂及金属催化剂的载体在许多重要的催化反应中都展现了出色的催化活性,其在催化剂领域中的应用很大程度上源于自身优异的氧化还原性能和氧储存/释放能力。然而在实际的催化环境中氧化铈常会因高温烧结而失去催化活性。在氧化铈中掺杂Zr不仅可以提高氧化铈抗烧结的能力,也可提高氧化铈的储/放氧能力。氧化铈负载金属Co催化剂具有价格低廉、易于制备的优点,可取代一些贵金属催化剂应用于CO氧化、乙醇蒸汽重整反应、水汽转换反应等重要催化反应中。氧化铈负载Co-Au双金属催化剂由于金属之间协同作用及金属与衬底相互作用的存在而具有独特的催化活性逐渐引起关注。建立氧化铈薄膜负载金属Zr、Co及Co-Au双金属模型催化剂,利用现代表面科学技术和手段,从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氧化铈衬底与所负载金属之间相互作用、双金属之间协同作用、氧化铈负载金属催化剂的微观结构、热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是探究氧化铈负载金属催化剂催化机理、提高其催化效率及开发新型高性能催化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论文的工作要点及获得的成果如下:1.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功函数变化等表面科学表征手段研究了 Zr与完全氧化CeO2(111)及部分还原CeOx(111)(1.5<x<2)薄膜之间的界面相互作用。完全氧化CeO2(111)及部分还原CeOx(111)薄膜是在超高真空中以Ru(0001)单晶为衬底,通过外延生长的方式原位制备的,其厚度约为3 nm,而后以物理气相沉积法将Zr纳米颗粒沉积在薄膜表面上。室温条件下沉积的Zr与完全氧化CeO2(111)衬底之间会发生电子转移,使得Zr在低覆盖度时被氧化成Zr4+,氧化铈衬底中部分Ce4+被还原而转变为Ce3+,且在此过程中伴随着混合氧化物Zr-O-Ce生成。随着Zr覆盖度的增加,会逐渐出现低氧化态Zrδ+及金属态ZrO。由于这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亚单层的Zr在CeO2(111)薄膜表面呈现出二维生长的生长模式。Zr与部分还原的氧化铈薄膜之间也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室温条件下沉积的金属Zr与部分还原CeO(111)衬底也会发生电子转移。然而对比发现,还原度越高的表面,氧化的能力越弱。2.通过XPS、STM、同步辐射光电子能谱(SRPES)考察了 Co与不同还原度氧化铈之间的界面相互作用及Co纳米颗粒在不同还原度氧化铈薄膜上的热稳定性。XPS芯能级谱、价态谱及功函数变化的结果证实,室温条件下CeO2(111)与沉积的Co之间有电子转移的现象发生。Co在低覆盖度时被氧化成Co2+,氧化铈衬底中部分Ce4+被还原成Ce3+。Co2+及金属态Co的含量随Co覆盖度的增加而有所增加,然而最终金属态Co会占据主导地位。Co与部分还原的氧化铈薄膜表面相互作用较弱,室温条件下沉积在部分还原的薄膜上的Co主要是以金属态的形式存在。金属Co的热稳定性取决于衬底的性质。通过Co/CeO2(111)体系的退火研究发现,退火过程中Co2+会向氧化铈衬底扩散,同时Co纳米颗粒也会发生团聚的现象。而在Co/CeO1.82(111)体系的退火过程中Co纳米颗粒向衬底扩散的程度降低。3.重点利用SRPES、XPS、STM考察了 Au在完全氧化CeO2(111)及部分还原CeOx(111)(1.5<x<2)薄膜表面的生长、热稳定性及在完全氧化CeO2(111)及部分还原CeOx(111)(1.5<x<2)的表面预沉积金属Co对于Au生长及退火行为的影响。室温条件下沉积的Au与完全氧化的CeO2(111)衬底之间存在着电子转移的现象。Au在低覆盖度时被氧化成Auδ+,薄膜衬底中部分Ce4+被还原成Ce3+。室温沉积的Au与部分还原CeO1.82(111)薄膜衬底之间也存在着电子转移的现象。Au被还原为带部分负电荷的Auδ-,而氧化铈衬底CeO1.82(111)薄膜中部分的Ce3+被氧化为Ce4+。此外,两种不同还原度的衬底对Au的热稳定性的影响也是不同。由于Au与衬底缺陷位之间较强的相互作用使得Au在部分还原薄膜上的热稳定性相较于Au在完全氧化的薄膜上的热稳定性更强。Au选择性沉积在Co纳米颗粒上形成Co-Au双金属纳米颗粒,且表面自由能相对较小的Au会富集在Co-Au双金属纳米颗粒的表面上。Co-Au双金属热稳定性会受到氧化物衬底的还原度的影响。对于Co-Au/CeO2体系退火行为研究发现高温时预沉积的Co会抑制Au的烧结。而Au的存在不会抑制Co向衬底扩散的行为。从XPS的结果上看,Co-Au/CeO1.82体系相较于Au/CeO1.82体系,Au的烧结状况更加的严重,结合文献的报道,我们认为可能的原因是Au向Co内扩散或Au被Co包覆。(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7-04-25)

丁建中,倪圣,张六通,黄江荣,肖长义[9](2016)在《桑杏汤对温燥模型小鼠肺呼吸膜超微结构、表面活性物质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桑杏汤"生津润燥"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 110只小鼠随机分为常温常湿组、温燥模型组、温燥阴性治疗组和桑杏汤低、高剂量组,每组22只。采用"温度-相对湿度-风"综合条件建立温燥小鼠模型。造模6天后桑杏汤低、高剂量组分别给予桑杏汤0.009、0.018 g/(kg·d)灌胃,常温常湿组、温燥阴性治疗照组用等量无菌生理盐水灌胃,连续6天。观察各组小鼠气道与肺组织学变化并观察左肺中叶超微结构,检测肺组织水通道蛋白5(AQP5)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及气管肺泡灌洗液中黏多糖、无机磷、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a1-抗胰蛋白酶(a1-AT)、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水平。结果与常温常湿组比较,温燥模型组小鼠气管及肺组织病理及超微组织均出现损伤,呼吸膜增厚,肺泡灌洗液黏多糖、无机磷、IL-10水平降低,PAF水平增高,AQP5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5或P<0.01)。与温燥模型组比较,桑杏汤低剂量组小鼠气管上皮化生、纤毛缺损与黏膜腺体化生减轻,呼吸膜平均厚度降低,肺泡灌洗液黏多糖、无机磷、a1-AT、IL-10水平增高但NE、PAF水平下降,肺组织AQP5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5或P<0.01)。结论桑杏汤"生津"可能与增加气道液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分泌、上调AQP5基因表达相关,"润燥"可能是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级联反应",以改善气道病理损伤。(本文来源于《中医杂志》期刊2016年12期)

朱志川,芶富均,黄毅,苗峰,张传武[10](2016)在《自由液态锡表面结构的流体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Solid Works和ANSYS软件设计了自由液态锡表面流体结构模型,计算了初始流速和热通量不同时液态锡的速度变化和温度变化,得到了流动液态锡的速度分布和温度分布。结果表明,垂直流动方向液态锡流速较为均匀,沿流动方向液态锡流速逐渐增大、液态锡液面厚度逐渐变薄。初始温度为600K的条件下,热通量为1MW·m~(-2)时,液态锡出口温度为623.38K;热通量为5MW·m~(-2)时,液态锡出口温度为720.18K。在相同条件下使用液态锂作为计算流体,结果表明出口处液态锂的温度低于液态锡的温度。(本文来源于《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期刊2016年02期)

表面结构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现有混凝土表面裂缝检测方法对不同环境下采集的裂缝图像集检测效果鲁棒性不强的问题,引入基于结构森林的学习框架来提取裂缝边缘,并融合改进的快速渗流算法检测裂缝,以保证检测精确率和效率。使用分段函数对彩色图像进行线性变换以增强裂缝,根据包含裂缝块的局部结构特征及彩色图像积分通道特征,利用结构森林边缘检测器快速提取裂缝边缘,同时结合改进的渗流模型快速渗流边缘并去噪。最后,利用形态学方法,连接较小断裂并填充孔洞。在收集的各类裂缝图像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处理速度快、鲁棒性好,且裂缝提取的精确度优于现有算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表面结构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张玉涛,岳慧,林嘉轩.微结构表面磁极化共振频率的色散关系预测模型[J].制导与引信.2018

[2].瞿中,鞠芳蓉,陈思琪.结构森林边缘检测与渗流模型相结合的混凝土表面裂缝检测[J].计算机科学.2018

[3].张洪迪.表面金属化金刚石/铜复合材料导热模型、界面结构与热变形行为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8

[4].于桂平,何家林.基于CAD/CAM的舰船外表面结构设计模型[J].舰船科学技术.2018

[5].马帅帅.利用物理模型研究土壤结构和表面覆盖在挥发性污染物二维迁移中影响其浓度衰减的规律[D].浙江大学.2018

[6].李玲,李治强,张健,蔡安江.含硬涂层结构的表面微观接触新模型[J].振动与冲击.2018

[7].田燕歌,董浩然,刘学芳,李建生,冯素香.补肺益肾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大鼠肺泡表面活性蛋白A、D及肺泡结构的影响[J].中医学报.2018

[8].王维嘉.氧化铈负载Zr、Co及Co-Au双金属模型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及界面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

[9].丁建中,倪圣,张六通,黄江荣,肖长义.桑杏汤对温燥模型小鼠肺呼吸膜超微结构、表面活性物质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J].中医杂志.2016

[10].朱志川,芶富均,黄毅,苗峰,张传武.自由液态锡表面结构的流体模型[J].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2016

标签:;  ;  ;  

表面结构模型论文-张玉涛,岳慧,林嘉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