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抗全蚀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小麦,PvPGIP2,TaLTP5,双价基因
抗全蚀病论文文献综述
荣玮,王金凤,李钊,王爱云,杜丽璞[1](2013)在《抗全蚀病的转PvPGIP2-TaLTP5双价基因小麦的创制及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全蚀病是小麦的毁灭性病害。创制转PvPGIP2和TaLTP5双价基因小麦,分析外源PvPGIP2和TaLTP5在转基因小麦中的遗传与表达情况,选育抗全蚀病的转基因小麦新种质。【方法】采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了PvPGIP2和TaLTP5双价表达转基因载体pA25-PvPGIP2-TaLTP5,利用基因枪介导法将该载体转入小麦品种扬麦18,采用PCR、RT-PCR与qRT-PCR方法分析转基因小麦T0—T4植株中目的基因及其表达量,并对T3和T4逐株进行全蚀病接种与抗性鉴定。【结果】创制并选育出稳定的抗全蚀病转PvPGIP2和TaLTP5小麦株系6个。PvPGIP2和TaLTP5能够在这6个转基因小麦株系中稳定遗传,并高水平表达。对转PvPGIP2和TaLTP5小麦的全蚀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与受体扬麦18相比,转PvPGIP2和TaLTP5小麦对全蚀病抗性明显提高。【结论】创制了转PvPGIP2和TaLTP5抗全蚀病的小麦新种质,其对全蚀病具有一定的抗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13年23期)
杨坤,刘欣,杜丽璞,叶兴国,张增艳[2](2014)在《转AcAMP-sn基因抗全蚀病小麦新种质的创制与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抗菌肽是一类具有广谱抗菌性的小分子多肽,在植物防卫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人工合成了洋葱抗菌肽基因AcAMP-sn,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了该基因的单子叶植物表达载体pAHC25::AcAMP-sn,使AcAMP-sn基因的表达受玉米Ubiqutin启动子控制。采用基因枪介导法,将AcAMP-sn基因导入小麦品种扬麦18,利用PCR、半定量RT-PCR及荧光实时定量RT-PCR检测、分析转基因小麦T0~T4代目的基因及其表达量,并对转基因植株进行全蚀病的抗性鉴定。PCR检测结果表明,导入的AcAMP-sn基因能够在转基因小麦中遗传。与受体扬麦18相比,在5个转基因小麦T4代株系中,AcAMP-sn基因的表达量及全蚀病抗性均显着提高,且全蚀病菌的相对含量明显下降,说明AcAMP-sn基因的过表达可以增强转基因小麦对全蚀病的抗性。(本文来源于《作物学报》期刊2014年01期)
杨丽华,王金凤,杜丽璞,徐惠君,魏学宁[3](2013)在《抗全蚀病、根腐病的转PgPGIP1基因小麦的获得与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全蚀病和根腐病是小麦(Triticum aestivum)重要的土传真菌病害。PgPGIP1是人参(Panax ginseng)的一种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可以抑制部分病原真菌分泌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的活性。本研究人工合成了PgPGIP1基因,并构建PgPGIP1基因的单子叶植物表达载体pA25-PgPGIP1,通过基因枪介导法将其转入小麦品种扬麦18中。对转PgPGIP1基因的T0至T4代植株进行PCR、RT-PCR和Q-RT-PCR分析,并对其全蚀病和根腐病抗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PgPGIP1基因能够在4个转基因小麦株系中遗传、转录与表达。与未转基因的小麦扬麦18相比,4个转基因小麦株系对全蚀病与根腐病的抗性明显提高,说明PgPGIP1表达增强了转基因小麦对全蚀病与根腐病的抗性。(本文来源于《作物学报》期刊2013年09期)
刘菲[4](2013)在《小麦抗全蚀病材料鉴选及转基因小麦对全蚀病抗性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全蚀病是由子囊菌门顶囊壳属禾顶囊壳小麦变种(Gaeumannomyces graminisvar.tritici J.Walker.)引起的根部侵染性病害,高效的抗病品种是防治全蚀病根本的方法。本研究对抗全蚀病评价体系进行了优化,并鉴定了不同转基因小麦及人工合成小麦的抗病性,同时讨论了病原菌对转基因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抗性小麦对病原菌生长的抑制情况。研究结果如下:1.对小麦常规材料的鉴定结果进行主成分、相关性和显着性分析发现严重度、黑茎面积、黄叶率和黑茎率与其他指标相关性显着或极显着。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信息进行提取,四项指标信息的提取都在85%以上,载荷系数分别为:0.628、0.827、0.723、0.802。以上四个指标可以更全面、更准确的反应不同材料间抗病差异。2.采用以上指标进行鉴定发现:在586份常规材料中有19份表现出较好抗病性,其中皖44抗性水平接近于高抗,其余达到中抗水平;转基因材料中发现,11份高抗材料和14份中抗材料,结合田间病圃发现其中有5份在全生育期的抗性表现显着;人工合成小麦鉴定中得到CI107和CI1612份高抗材料及11份中抗材料。3.对转TiERF1-RC7和MYB基因小麦进行PCR分析,发现转TiERF1-RC7基因在受体扬麦18的阳性检出率达到100%,转MYB基因的阳性检出率为87.5%。结合鉴定结果分析,转TiERF1-RC7基因小麦的抗病性更为稳定。4.可溶蛋白测定中得到可溶蛋白含量较高的19份转基因小麦材料,其中10份材料的蛋白含量达到15mg/g,而受体对照的蛋白含量在7.5~8.8mg/g,略低于未接种的空白受体对照。对比苗期鉴定结果得出抗性强的大多蛋白含量较高。5.电镜观察发现感病受体扬麦18根细胞表面的菌丝数量较多,而且菌丝形态粗壮,侵染能力较强。而相同时期的抗病材料10ZGY-92细胞表面菌丝数量少且细弱,侵染能力较差。推测导入基因的表达可能影响了菌丝的生长、发育。(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3-05-01)
祝秀亮,李钊,杜丽璞,徐惠君,杨丽华[5](2012)在《兼抗全蚀病和白粉病小麦新种质的创制与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TaLTP5是从小麦中分离到的一个脂质转移蛋白编码基因。利用基因枪介导法将TaLTP5表达载体pA25-TaLTP5转入抗白粉病的小麦品种扬麦18(含抗白粉病基因Pm21)中,旨在选育兼抗全蚀病和白粉病的小麦新种质。对转基因小麦T0~T3代植株中引入的TaLTP5基因进行分子检测和抗病性鉴定。PCR检测、Southern杂交分析结果表明,外源TaLTP5基因已转入、整合到3个转基因小麦株系的基因组中,并能稳定遗传;荧光定量RT-PCR分析以及全蚀病菌的接种与鉴定结果表明,与受体小麦扬麦18相比,这3个转基因小麦株系中TaLTP5表达量显着提高,其对全蚀病的抗性也明显增强。对3个转基因株系的Pm21分子标记和白粉病抗性鉴定表明,外源TaLTP5基因的导入没有影响受体小麦对白粉病抗性。本研究获得了兼抗全蚀病和白粉病小麦新种质。(本文来源于《作物学报》期刊2012年12期)
魏芳勤[6](2008)在《小麦—华山新麦草后代材料抗全蚀病鉴定及其遗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近缘植物存在着极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和可供改良小麦的优异基因,加强小麦与其近缘植物的杂交、鉴定和利用研究,必将为小麦生产和育种带来更大的进展。本研究通过细胞学分析、原位杂交、分子标记及形态学统计,对小麦-华山新麦草稳定后代株系中抗全蚀病材料进行了系统的鉴定与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小麦-华山新麦草后代的抗全蚀病鉴定及其抗病材料的细胞学检测和GISH分析通过抗全蚀病的形态学鉴定统计,细胞学分析和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在8份小麦-华山新麦草稳定株系中,得到叁个抗全蚀病株系。GISH检测出一个异附加系-H9017和一个异代换系-H922,而株系H924的GISH检测没出现杂交信号,推测可能是个小片段易位系。2. H924的F2群体对小麦全蚀病的抗病性遗传分析对96(15)×H924的F2群体抗感病性状用IECM算法估算结果表明,来自H924的抗性遗传由二对主基因+多基因控制,其遗传模型是B-1,主基因表现为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主基因遗传率h2mg在两次重复中为别为96.7%和94.6%。3. H924抗小麦全蚀病基因的初步染色体定位用296对分布于小麦整个基因组的SSR引物对双亲PCR扩增,得到102对差异引物,这些引物在抗病池和感病池中进行扩增,有5对引物在池间表现出多态性。这5对SSR引物定位在5D和6D两条染色体上。其中5D上有3对引物出现,6D上出现2对。说明在这两条染色体上有抗全蚀病基因存在。(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08-05-01)
傅杰,王美南,赵继新,陈漱阳,侯文胜[7](2003)在《抗全蚀病小麦-华山新麦草中间材料H8911的细胞遗传学研究与利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抗小麦全蚀病中间材料H8911 BC1F1 是通过小麦与华山新麦草杂种幼胚培养及杂种F1 ABDN2n=28 再与小麦回交后得到的.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49条,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I,染色体构型为20.85 19~21 +7.30 7~11 I,21 +7I的细胞占86.67%.BC1F2和BC1F3体细胞染色体数目范围分别为45~53和44~52,49条染色体的植株类型分别占30.19%和27.50%,华山新麦草染色体丢失率分别为11.85%和13.14%;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I,染色体构型分别为20.62 18~22 +7.64 5~13 I+0.04 0~1 和20.53 17~22 +7.79 5~15 I+0.05 0~1 ,21 +7I的细胞分别占77.24%和69.42%.随着自交世代的延续,21 +7I细胞的传递能力逐渐降低.利用H8911作供体,选育出小麦-华山新麦草抗全蚀病新种质13个,其中1个附加系表现近高度抗病性,6个附加系、3个代换系和3个易位系材料表现中度抗病性.(本文来源于《西北植物学报》期刊2003年12期)
傅杰,赵继新,陈漱阳,侯文胜,杨群惠[8](2003)在《小麦-华山新麦草抗全蚀病新种质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小麦-华山新麦草附加系H20和代换系H1的抗病性及分子细胞遗传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H20和H1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范围分别为42~44和40~42,2n=44和2n=42的细胞频率分别为58.33%和90%;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 ,染色体构型分别为21.55 +0.90 和20.74 +0.52 ,22 和21 的细胞频率分别为61.56%和86.18%;与中国春测交,21 +1 和20 +2 的细胞频率分别为70.14%和88.59%。用华山新麦草基因组DNA作探针进行原位杂交,结果显示H20和H1中均有2条华山新麦草染色体,他们的染色体构成分别为2n=44=42W+2N和2n=42=40W+2N。对全蚀病菌,H20表现近高度抗病性,H1表现中度抗病性。(本文来源于《西北植物学报》期刊2003年11期)
刘常宏,商鸿生[9](2000)在《小麦初生根与次生根抗全蚀病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室内盆栽接种法,研究了小麦初生根与次生根对全蚀病菌——禾顶囊壳小麦变种侵染的抗性差异。结果表明,小麦初生根易感全蚀病菌,是全蚀病菌侵染的主要部位,而次生根相对抗病,其发病轻重与次生根(本文来源于《第六届全国系统与进化植物学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0-11-01)
刘常宏,商鸿生[10](1998)在《小麦抗全蚀病鉴定概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全蚀病为根部侵染性病害,由于根际生态条件复杂,抗病性鉴定和防治该病难度较大。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抗全蚀病的鉴定方法及指标,期望对抗全蚀病育种及种质筛选等有所帮助,最终实现以种植抗病品种来根本上防治该病的目的。(本文来源于《麦类作物学报》期刊1998年03期)
抗全蚀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抗菌肽是一类具有广谱抗菌性的小分子多肽,在植物防卫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人工合成了洋葱抗菌肽基因AcAMP-sn,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了该基因的单子叶植物表达载体pAHC25::AcAMP-sn,使AcAMP-sn基因的表达受玉米Ubiqutin启动子控制。采用基因枪介导法,将AcAMP-sn基因导入小麦品种扬麦18,利用PCR、半定量RT-PCR及荧光实时定量RT-PCR检测、分析转基因小麦T0~T4代目的基因及其表达量,并对转基因植株进行全蚀病的抗性鉴定。PCR检测结果表明,导入的AcAMP-sn基因能够在转基因小麦中遗传。与受体扬麦18相比,在5个转基因小麦T4代株系中,AcAMP-sn基因的表达量及全蚀病抗性均显着提高,且全蚀病菌的相对含量明显下降,说明AcAMP-sn基因的过表达可以增强转基因小麦对全蚀病的抗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全蚀病论文参考文献
[1].荣玮,王金凤,李钊,王爱云,杜丽璞.抗全蚀病的转PvPGIP2-TaLTP5双价基因小麦的创制及鉴定[J].中国农业科学.2013
[2].杨坤,刘欣,杜丽璞,叶兴国,张增艳.转AcAMP-sn基因抗全蚀病小麦新种质的创制与鉴定[J].作物学报.2014
[3].杨丽华,王金凤,杜丽璞,徐惠君,魏学宁.抗全蚀病、根腐病的转PgPGIP1基因小麦的获得与鉴定[J].作物学报.2013
[4].刘菲.小麦抗全蚀病材料鉴选及转基因小麦对全蚀病抗性的初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5].祝秀亮,李钊,杜丽璞,徐惠君,杨丽华.兼抗全蚀病和白粉病小麦新种质的创制与鉴定[J].作物学报.2012
[6].魏芳勤.小麦—华山新麦草后代材料抗全蚀病鉴定及其遗传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7].傅杰,王美南,赵继新,陈漱阳,侯文胜.抗全蚀病小麦-华山新麦草中间材料H8911的细胞遗传学研究与利用[J].西北植物学报.2003
[8].傅杰,赵继新,陈漱阳,侯文胜,杨群惠.小麦-华山新麦草抗全蚀病新种质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3
[9].刘常宏,商鸿生.小麦初生根与次生根抗全蚀病研究[C].第六届全国系统与进化植物学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00
[10].刘常宏,商鸿生.小麦抗全蚀病鉴定概述[J].麦类作物学报.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