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远隔缺血预处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远隔缺血预处理,动态脑血流自动调节,神经保护,经颅多普勒超声
远隔缺血预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郭炜彤[1](2019)在《远隔缺血预处理对健康成年人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一部分健康成年人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日间节律的研究背景与目的:人体的许多功能都具有昼夜节律,昼夜节律的紊乱通常会导致疾病。动态脑血流自动调节(dynamic cerebral autoregulation,d CA)是通过调整脑小动脉的直径稳定脑血流量,维持正常的神经功能的过程。目前d CA的日间节律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索d CA的日间节律,为d CA作为评估脑血管功能的指标提供数据支持。对象与方法:本研究拟纳入51名健康成年人,并在6个预定时间点(8:00,9:00,11:00,14:00,17:00)进行d CA监测。d CA通过伺服体积描记器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评估。从每个受试者实时同步记录脑血流速度(cerebral blood flow velocity,CBFV)和连续动脉血压(arterial blood pressure,ABP)10分钟。使用MATLAB(Math Works,Inc.,US)分析记录的数据。通过传递函数分析(Transfer Function Analysis,TFA),分析ABP和CBFV之间的动态关系。然后从TFA导出0.06至0.12Hz频率范围内的相位差(phase difference,PD),增益和相干函数以评估d CA。应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不同时间点观察值的差异。结果:本研究共纳入51名健康成年人(38.294±13.279岁,40名女性)。根据实验设计每个受试者接受了6次d CA监测。所有记录的相干函数大于0.40。从8:00到20:00,PD在12小时内没有显着变化(P=0.233)。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在各个时间点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心率在12小时内保持稳定(P=0.052)。女性或男性独立分析与总体受试者分析的结果一致。结论:健康成年人早8时至晚8时dCA的节律保持平稳,不受ABP波动的影响。d CA在日间多次测量一致性较好,可应用于评价脑血管功能。第二部分远隔缺血预处理对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作用的研究背景与目的:远隔缺血预处理(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RIPC),是指在周围组织或器官进行短暂的缺血/再灌注处理,使得远隔组织和/或器官获得对随后的长期缺血损伤的抵抗力。在心血管疾病方面的研究表明,RIPC可显着降低动物和人类心肌缺血后的梗死面积。一些动物和临床研究表明RIPC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和脑小血管疾病中具有类似的有益作用。研究表明RIPC激活神经元信号和体液因子诱导其对远隔组织和器官的保护作用,但其潜在的机制,特别是在大脑中的机制尚不清楚。动态脑血流自动调节(dynamic cerebral autoregulation,d CA)是脑血管系统的独特功能,对脑血流动力学的稳定至关重要。d CA在临床上可以预测脑血管病的发生和预后。既往的研究表明,RIPC可以调节几种具有血管活性的细胞因子,这可能会影响d CA。然而,RIPC是否可以调节人类的d CA仍然未知。该研究旨在探索RIPC对健康成年人d CA的影响。研究对象与方法:本研究拟纳入50名健康成年志愿者(年龄18至70岁,性别不限,亚洲人)进行自身对照研究。首先在对照日连续7次(7:00,9:00,11:00,14:00,17:00和20:00,以及第二天的8:00)进行d CA监测,在RIPC日,在7:20-8:00进行RIPC,在与对照日相同个的7个时间点再次进行d CA监测。d CA通过伺服体积描记器和经颅多普勒超声评估。从每个受试者实时同步记录10分钟CBFV和连续ABP。使用MATLAB(Math Works,Inc.,US)分析ABP和CBFV的数据。通过传递函数分析(Transfer Function Analysis,TFA)分析ABP和CBFV之间的动态关系,通过TFA导出0.06至0.12Hz频率范围内的PD,增益和相干函数以评估d CA。使用重复测量的混合线性模型比较RIPC和不同时间点之间的相位差,增益,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的差异。结果:本研究对58名健康成年志愿者进行了资格评估,并排除了8名不符合入选标准或拒绝参加的志愿者。本研究共招募了50名健康成年人(34.54±12.01岁,22名男性(44%))。由于低相干函数,2名受试者的数据未进入统计分析。因此,该研究共纳入48名受试者数据,用于d CA数据的统计分析。混合线性模型确定了干预(P=0.0006)和时间点(P=0.0024)对PD的高度显着影响,但二者没有交互作用(P=0.4836)。与对照日和RIPC日的相同时间点的PD值相比,PD在RIPC后3小时内没有显着改变。从RIPC后6小时开始,PD值显着增加,并且该增加持续至少18小时直至RIPC后24小时。对照日和RIPC日之间的增益没有显着差异。结论:本研究发现健康成年人在RIPC后6小时至24小时dCA持续改善。我们的研究为RIPC诱导神经保护提供了证据,RIPC可通过改善d CA提高脑血管功能的新方法。第叁部分远隔缺血预处理对神经保护因子和炎症相关因子作用的研究背景与目的:远隔缺血预处理(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RIPC),是指在周围组织或器官进行短暂的缺血/再灌注处理,使得远隔组织和/或器官获得对随后的长期缺血损伤的一定抵抗力。在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表明,RIPC可显着降低动物和人类心肌缺血后的梗死面积。一些动物和临床研究表明RIPC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和脑小血管疾病中具有类似的有益作用。研究表明RIPC能激活神经元信号和体液因子诱导其对远隔组织和器官的保护作用,但其潜在的机制,特别是在大脑中的机制尚不清楚。既往的研究表明,RIPC可以调节几种具有血管活性细胞因子,如腺苷、缓激肽、一氧化氮或亚硝酸盐等。此外,最近的研究表明RIPC在动物模型中具有神经保护和炎症调节功能。然而RIPC是否能调节人类神经保护和炎症相关细胞因子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评估RIPC对静脉血中30种细胞因子的影响,包括5种神经保护因子和25种炎症相关细胞因子,并试图证明RIPC可以通过差异性调节血液中一系列神经保护和炎症相关细胞因子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研究对象与方法:本研究拟纳入50名健康成年志愿者(年龄18至70岁,男性和女性,亚洲人)。本研究为自身对照研究。在基线和RIPC后1小时收集静脉血标本,并使用蛋白质芯片定量监测30种神经相关细胞因子,包括5种神经保护因子和25种炎症相关细胞因子。神经保护因子包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神经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β-神经生长因子(β-nerve growth factor,β-NGF),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y neurotrophic factor,CNT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A,VEGF-A,也是有效的血管活性因子)。炎症相关细胞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1α(interleukin-1α,IL-1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β(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1β,MIP-1β),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3,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s-1,TIMP-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M-CSF),嗜酸细胞活化趋化因子(eotaxin,EOT),嗜酸细胞活化趋化因子-2(eotaxin-2,EOT-2),嗜酸细胞活化趋化因子-3(eotaxin-3,EOT-3),脂联素(Adiponectin),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6(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superfamily member 6,Fas),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胸腺和激活调节趋化因子(thymus and activation-regulated chemokine,TARC)。在基线和RIPC后1小时比较多种细胞因子的检测值,应用Bonferroni校正进行多重比较。通过将粗P值乘以多重比较的次数(6)获得调整的P值。结果:本研究对58名健康成年志愿者进行了资格评估,并排除了8名不符合入选标准或拒绝参加的志愿者。本研究共招募了50名健康成年人(34.54±12.01岁,22名男性,44%)。RIPC后1小时,静脉血清中VEGF-A和GDNF与基线水平相比显着增加(P=0.0006,P<0.0001)。TGF-β1,LIF,MMP-9和TIMP-1的水平显着高于基线水平(P=0.0030,P=0.0372,P<0.0001,P<0.0001)。相反,MCP-1的水平显着低于基线水平(P=0.0234)。结论:本研究发现RIPC后1小时后血清中VEGF-A、GDNF、TGF-β1、MMP-9、TIMP-1、LIF升高,MCP-1降低,RIPC可能通过调控神经保护因子和炎症相关因子发挥神经保护和炎症调节作用。(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薛凯凯,杨玲,陈海明[2](2019)在《右美托咪定联合远隔缺血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联合远隔缺血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影响以及探讨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择期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瓣膜术病患,随机分成4组(n=20);对照组(C组),远隔缺血预处理组(R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右美托咪定联合远隔缺血预处理组(DR组);R组于麻醉诱导后行上肢缺血预处理,D组将盐酸右美托咪定以1 g/kg负荷剂量泵注10 min后以0.4 g/(kg·h)注入至手术结束,DR组联合应用D组和R组两种方法;测主动脉阻断前(T_0)、体外循环结束时(T_1)和结束手术后(T_2)血浆肌钙蛋白I(cTnI)浓度。检测T_0和T_1时Bcl-2、Bax蛋白含量及计数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 T_1和T_2时,与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浆cTnI均降低(P<0.05)。与阻断主动脉前相比,体外循环结束后4组心肌组织Bcl-2、Bax蛋白值含量和AI均升高,Bcl-2/Bax下降(P<0.05);与C组比较,D组、R组和DR组Bcl-2、Bcl-2/Bax均增高,Bax和AI降低(P<0.05);与R组、D组比较,DR组Bcl-2、Bcl-2/Bax升高,Bax和AI降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与远隔缺血预处理均能减轻MI/RI,二者联合作用优于单独使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凋亡有关。(本文来源于《心脏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周俊辉,刘晓乐,孟宪慧[3](2019)在《远隔缺血预处理对食管癌根治术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及术后早期康复的改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远隔缺血预处理(RIPC)对食管癌根治术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及术后早期康复的改善作用。方法择期接受食管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RIPC组(R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麻醉方法及苏醒期躁动的常规预防措施相同。R组在麻醉诱导后5 min于患者右上肢上臂采用测压袖带给予3个循环的5 min缺血(袖带充气,压力≥200 mm Hg)及5 min再灌注(袖带放气至0 mmHg)处理;C组将袖带绑于患者右上肢,但不进行充气及放气操作。(1)两组患者在麻醉结束后0、5、10、15、20、30、60min采用叁分法进行苏醒期躁动评分,躁动评分≥1分记为患者发生躁动,计算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躁动发生率。(2)使用FORE-SIGHT脑氧饱和度监测仪监测患者的局部脑氧饱和度(r SO_2),分别于麻醉前10 min(T_0)、麻醉后10 min(T_1)、手术开始前10 min(T_2)、手术开始后10 min(T_3)、手术开始后30 min(T_4)、手术开始后60 min(T_5)、术毕前10 min(T_6)及术毕时(T_7)记录患者的r SO_2。(3)分别于术后第1天和第2天采用康复质量评分量表-15(QoR-15)评估患者术后早期康复质量。(4)监测两组患者麻醉苏醒期嗜睡、呼吸抑制、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低血压、高血压、恶心、呕吐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1)与C组患者相比,R组麻醉结束后5、10、15、20min时躁动评分为3分的例数明显减少(P均<0.05),R组麻醉结束后10 min时的躁动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2)与C组患者相比,R组T_3~T_5时r SO_2均显着升高(P均<0.05)。与T_0时相比,两组患者T_1~T_2及T_6~T_7时r SO_2均显着升高(P均<0.05),而C组患者T3~T5时r SO_2均显着降低(P均<0.05),R组患者T_4~T_5时r SO_2均显着升高(P均<0.05)。(3)R组患者术后第1天和第2天的QoR-15评分分别为(115.5±6.6)、(128.2±7.6)分,C组分别为(91.4±7.9)、(103.5±8.2)分,两组相比,P均<0.05。(4)两组患者麻醉苏醒期嗜睡、呼吸抑制、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高血压、低血压、恶心、呕吐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例数相比,P均>0.05。结论 RIPC可有效降低食管癌根治术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及躁动评分,提升患者术中r SO_2,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康复。(本文来源于《山东医药》期刊2019年12期)
薛凯凯[4](2019)在《右美托咪定联合远隔缺血预处理对CPB下心脏瓣膜术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联合远隔缺血预处理共同作用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以及探讨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选取体外循环下行择期心脏瓣膜术患者80名,随机分成4组(n=20):对照组(C组),肢体缺血预处理组(R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右美托咪定联合肢体缺血预处理组(DR组)。R组于麻醉诱导后行上肢缺血预处理,将水银血压计袖带系于右上肢肘上2~3cm,将袖带充气到水银柱刻度达200 mmHg,关闭充气球囊,计时5min使其缺血,缺血的成功标准:肢体桡动脉的搏动不能被触及,且指尖的氧饱和度无法测量,打开球囊排气使该缺血肢体血运通畅,持续5 min,上述操作共进行3个循环,用时30 min。D组将盐酸右美托咪定以1ug/kg负荷剂量输注10min后以0.4ug·kg~(-1)·h~(-1)注入至术毕,DR组输注右美托咪定的同时进行肢体缺血预处理,方法与D组、R组相同;测入室前(T_0)、完成手术24h(T_1)、完成手术48h(T_2)血浆肌钙蛋白I浓度。测阻断主动脉前和体外循环结束时Bcl-2、Bax蛋白含量及计数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记录各组患者术后早期心血管并发症。结果:1.四组患者一般情况、左室射血分数、手术时长、体外循环时长、ICU停留时长、术后早期心血管并发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内比较:与T_0时相比,各组病人在T_1、T_2时血浆cTnI浓度均显着增高(P<0.05)。与阻断主动脉前相比,体外循环结束后四组心肌组织Bcl-2、Bax蛋白值含量和AI均升高,Bcl-2/Bax下降(P<0.05)。3.组间比较:T_1、T_2时,与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浆肌钙蛋白-I降低(P<0.05)。与D组、R组比较,DR组cTnI浓度降低(P<0.05),D组与R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C组比较,D组、R组、DR组Bcl-2、Bcl-2/Bax均增高,Bax和AI降低(P<0.05);与R组、D组比较,DR组Bcl-2、Bcl-2/Bax升高,Bax和AI降低(P<0.05)。结论:1.风心病患者在CPB下行心脏瓣膜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预处理、肢体远隔缺血预处理和二者联合应用均能减轻患者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凋亡的发生有关。2.右美托咪定联合远隔缺血预处理作用优于单一作用的原因,可能与二者联合作用进一步抑制了细胞凋亡的发生有关。3.右美托咪定联合远隔缺血预处理对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影响尚需进一步大样本的研究。(本文来源于《山西医科大学》期刊2019-04-18)
娄宝辉,崔亚东,陈敏[5](2018)在《远隔缺血预处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的功能和结构影像学评价:Met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行远隔缺血预处理(RIPC)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应用的影像学meta分析。方法纳入PubMed, EMBase,CochraneLibrary数据库(截至2018年8月)发表相应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涉及的影像学技术为经胸超声(TTE),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或心脏磁共振成像术(MRI)。临床研究终点主要含心脏功能和结构两大部分: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肌梗死面积(IS),危险区(AAR)和心肌拯救指数(MSI);心肌水肿(ME);微血管阻塞(MVO)及其发生率。由于存在潜在的临床异质性所有分析采用随机效应模型。采用RevMan 5.3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9篇RCTs共计920例患者。与对照组相比,RIPC并不明显改善LVEF [加权均差(WMD)=1.47, P=0.20, I~2=82.0%)和MSI(WMD=0.09, P=0.16,I~2=94.0%),亦无法降低IS(WMD=-2.03, P=0.11, I~2=72.0%)和AAR(WMD=2.00, P=0.65, I~2=95.0%);尽管RIPC不能减少MVO发生率[相对危险度(RR)=0.84,P=0.25, I~2=55.0%],但其可以减轻MVO的程度(WMD=-0.28, P <0.00001)。RIPC对ME也有一定的减轻作用(WMD=-5.52, P=0.002,I~2=0.0%)。结论本Meta分析的研究有关影像学评价的结果显示,RIPC不能明显改善术后LVEF和MSI,及降低IS和AAR;但其在MVO和ME方面其可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期刊2018年06期)
刘金洁,马笑,吉训明,李雅洁,丁旭[6](2018)在《远隔缺血预处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浆内皮素-1、血管紧张素Ⅱ和NO水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行远隔缺血预处理(RIPC)前后血浆内皮素-1(ET-1)、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探讨远隔缺血预处理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8)和实验组(10例,削除不合格者n=8),对照组给予40 mm Hg无效加压,实验组给予200 mm Hg有效加压,两组患者均按双上肢1次/d进行缺血预适应治疗。分别在脑梗死后1 w且RIPC治疗前、RIPC治疗后1个月采集两组患者外周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患者血浆ET-1、Ang-Ⅱ和NO水平。结果两组均有8例纳入后续研究,两组纳入研究患者基线资料及神经系统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治疗后ET-1水平为(64.64±7.00) pg/ml,较治疗前(91.64±10.43) pg/ml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Ang-Ⅱ水平为(86.51±10.22) pg/ml,较治疗前(97.35±9.27) pg/ml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Ang-Ⅱ水平为(54.40±8.74) pg/ml,较治疗前(95.14±54.40) pg/ml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Ang-Ⅱ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NO水平为(34.47±4.32)μmol/L,较治疗前(26.52±5.99)μmol/L明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隔缺血预处理能够改善脑梗死患者血浆ET-1、Ang-Ⅱ和NO水平的失衡状态。(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工程学》期刊2018年06期)
朱向平,刘邕波[7](2018)在《远隔缺血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的研究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远隔缺血预处理是一个较为新颖的概念,其主要是通过对器官或组织预先进行一段时间的缺血处理使其获得更长缺血时间的耐受能力,其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方向。目前很多研究认为远隔的缺血处理不仅对心肌具有保护作用,且对全身其他组织器官也具有保护作用,并且部分临床随机对照实验也证实了远隔缺血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的确切性。该文即对远隔缺血处理的概念、对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以及其应用过程中的优劣势作一简要综述。(本文来源于《中外医疗》期刊2018年30期)
周彪,娄彦,白红丽,韩国瑞[8](2018)在《远隔缺血预处理对老年患者肝癌手术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远隔缺血预处理对老年患者肝癌手术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肝癌患者60例,ASAⅡ、Ⅲ级,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远隔缺血预处理(RIPC)组(R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麻醉方法,R组在麻醉诱导后手术开始前进行肢体RIPC处理。分别于手术前、手术结束后测定两组患者血清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_(2α))、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S100β蛋白的浓度,计算颈内动-静脉血氧含量差(Da-jvO_2)、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含量(CjvO_2)及脑氧摄取率(CERO_2),并统计术后7 d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结束后与术前血清8-iso-PGF_ (2α)、IL-6、TNF-α、S100β蛋白与Da-jvO_2、CERO_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后各指标高于术前;手术结束后R组与C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R组各指标低于C组;术后7 d内POCD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组低于C组。结论远隔缺血预处理能降低肝癌手术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其机制可能与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脑氧代谢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医学杂志》期刊2018年25期)
祖晓麟,李鹏,曾玉杰[9](2018)在《远隔缺血预处理对稳定性冠心病老年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远隔缺血预处理(RIPC)对稳定性冠心病老年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的影响,进一步阐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某院心内科住院的稳定性冠心病老年患者共215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RIPC组(105例)和对照组(110例)。RIPC组患者在入院后第2、3和4天的每天上、下午各行一轮无创上肢缺血预适应,第5天行PCI术;对照组在入院后第5天直接行PCI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肌酶、心功能、西雅图量表评分及随访12个月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男性比例、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线资料相似(均P>0.05)。此外,RIPC组PCI术后24小时的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的峰值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但两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和NYHA心功能分级无显着差别(均P>0.05)。随访12个月,RIPC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西雅图量表评分均较对照组有显着改善(均P<0.05);RIPC组有11例MACE事件,对照组有15例,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基线左心室射血分数和NYHA心功能分级是影响术后12个月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远隔缺血预处理能减轻冠状动脉再灌注损伤程度,改善生活质量,但对中期心功能和MACE无显着影响,仍需要更多大型研究验证RIPC对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预后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病案》期刊2018年08期)
张锐,杨建安,王焰斌,王湘,于洪涛[10](2018)在《肢体远隔缺血预处理对深低温停循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肾损伤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分析肢体远隔缺血预处理对深低温停循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肾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100例Stanford A主动脉夹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深低温停循环,观察组患者采用肢体远隔缺血预处理联合深低温停循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及输血量、停循环时间。结果:术后两组患者认知功能MMSE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输血量、停循环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肢体远隔缺血预处理联合深低温停循环能有效缓解脑缺血、缺氧现象,减少脑损伤风险,缓解肾缺血状况,减少患者肾缺血性损伤风险,且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小,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包头医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远隔缺血预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联合远隔缺血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影响以及探讨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择期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瓣膜术病患,随机分成4组(n=20);对照组(C组),远隔缺血预处理组(R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右美托咪定联合远隔缺血预处理组(DR组);R组于麻醉诱导后行上肢缺血预处理,D组将盐酸右美托咪定以1 g/kg负荷剂量泵注10 min后以0.4 g/(kg·h)注入至手术结束,DR组联合应用D组和R组两种方法;测主动脉阻断前(T_0)、体外循环结束时(T_1)和结束手术后(T_2)血浆肌钙蛋白I(cTnI)浓度。检测T_0和T_1时Bcl-2、Bax蛋白含量及计数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 T_1和T_2时,与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浆cTnI均降低(P<0.05)。与阻断主动脉前相比,体外循环结束后4组心肌组织Bcl-2、Bax蛋白值含量和AI均升高,Bcl-2/Bax下降(P<0.05);与C组比较,D组、R组和DR组Bcl-2、Bcl-2/Bax均增高,Bax和AI降低(P<0.05);与R组、D组比较,DR组Bcl-2、Bcl-2/Bax升高,Bax和AI降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与远隔缺血预处理均能减轻MI/RI,二者联合作用优于单独使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远隔缺血预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1].郭炜彤.远隔缺血预处理对健康成年人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9
[2].薛凯凯,杨玲,陈海明.右美托咪定联合远隔缺血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J].心脏杂志.2019
[3].周俊辉,刘晓乐,孟宪慧.远隔缺血预处理对食管癌根治术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及术后早期康复的改善作用[J].山东医药.2019
[4].薛凯凯.右美托咪定联合远隔缺血预处理对CPB下心脏瓣膜术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9
[5].娄宝辉,崔亚东,陈敏.远隔缺血预处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的功能和结构影像学评价:Meta分析[J].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18
[6].刘金洁,马笑,吉训明,李雅洁,丁旭.远隔缺血预处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浆内皮素-1、血管紧张素Ⅱ和NO水平的影响[J].中国卫生工程学.2018
[7].朱向平,刘邕波.远隔缺血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的研究现状[J].中外医疗.2018
[8].周彪,娄彦,白红丽,韩国瑞.远隔缺血预处理对老年患者肝癌手术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8
[9].祖晓麟,李鹏,曾玉杰.远隔缺血预处理对稳定性冠心病老年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的影响[J].中国病案.2018
[10].张锐,杨建安,王焰斌,王湘,于洪涛.肢体远隔缺血预处理对深低温停循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肾损伤的影响[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