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纤维素纤维的新宠——竹纤维(论文文献综述)
张凯[1](2021)在《天然竹纤维增强聚苯并恶嗪复合材料力学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今世界由于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问题,可再生的天然纤维资源开发受到研究人员的高度关注。欧美国家一直积极引导和支持天然纤维材料和能源的大力发展。我国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也将农林生物质综合开发利用作为“优先主题”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加以推进。作为玻璃纤维、碳纤维等人造纤维的潜在替代品,天然纤维具有低成本、无污染、可再生、轻质高强等许多优良的特性,因此在制造新一代环保可持续复合材料上具有巨大潜力。然而,与人造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物材料类似,天然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同样面临着湿热老化、高温环境、高速冲击载荷等一系列的考验。另外,天然纤维一般具有很强的亲水性,其与聚合物基体共混过程中,纤维与基体界面强度相对较弱。因此,本文通过碱处理改性方式改善天然竹纤维与聚合物基体间的界面性能,同时针对复合材料在不同工作环境下的力学行为和失效机理开展了系统的研究。本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选取具有极大应用前景的天然竹纤维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浓度的碱溶液对竹纤维进行预处理。借助单纤维拉伸试验(single fiber tensile test)、单纤维拔出试验(single fiber pull-out test)以及扫描电镜技术(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对比分析了不同浓度碱溶液处理前后竹纤维的表面形貌和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并最终得出了适合于竹纤维预处理的碱溶液浓度。(2)结合热压工艺(hot-pressing method)开发了短切竹纤维增强聚苯并恶嗪(polybenzoxazine)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研究了碱处理对复合材料拉伸、弯曲性能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拓展此类复合材料的应用,开展了复合材料在湿热老化后以及在高温环境下的力学性能研究。结合SEM技术,研究了复合材料在湿热老化后的失效机制以及在不同温度下复合材料失效机理的变化规律。通过热重分析(thermal gravimetric analysis,TGA)以及动态力学分析技术(dynamic mechanical analysis,DMA)对竹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热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和分析。(3)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装置(split-Hopkinson pressure bar,SHPB)以及高速摄像技术(high-speed camera),对竹纤维增强聚苯并恶嗪复合材料在高速冲击载荷下的压缩行为进行了研究。通过捕捉纯苯并恶嗪基体及其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受冲击载荷时的实时图像,分析了在受高速冲击载荷下,竹纤维对复合材料的渐进失效以及能量吸收的影响机制。该研究可以为此类复合材料在冲击工程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4)开展了竹纤维增强聚苯并恶嗪复合材料在不同应变率下拉伸行为的试验研究。通过分离式霍普金森拉杆装置(split-Hopkinson tensile bar,SHTB)、数字图像相关法(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DIC)、高速摄像技术以及扫描电镜技术,研究了在不同应变率下竹纤维对复合材料不同的增强机制。(5)通过Matlab软件编写随机函数并结合Python建立了随机分散的短切竹纤维增强聚苯并恶嗪复合材料的几何模型。借助Abaqus有限元软件,采用一种新型建模方法—“嵌入单元法(embedded element method)”对短切竹纤维增强聚苯并恶嗪复合材料的动态拉伸行为进行了仿真研究。另外,本文给出了短切竹纤维增强聚苯并恶嗪复合材料拉伸强度的预测模型,并将应变率因子考虑在理论模型中。
丁艳玉,刘佳娣[2](2020)在《再生竹纤维的开发应用及发展趋势》文中研究说明由于传统的棉、麻天然纤维素纤维在原料生产上受资源瓶颈制约,如棉花的"与粮争地"问题,人们把视线越来越多地集中在了新型天然、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开发和利用上。近年来人们的绿色意识越来越强,保健要求不断提高,在纺织原料的采用上,更趋于棉、麻、毛、蚕丝等天然原料或混纺,能否开发出更多的天然材料,成为人们研究的课题,木纤维、大豆蛋白纤维等应运而生。
宋舒苹[3](2013)在《水溶性壳聚糖的制备及其在抗菌竹纤维膜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竹纤维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吸湿性和抗紫外线等功能;壳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良好的抑菌性,被作为抗菌试剂广泛的应用于食品、医药和纺织行业。本文以未漂硫酸盐竹浆为原料,通过漂白精制得到优质溶解级竹浆粕。探讨了反应条件对竹浆粕性能的影响;以壳聚糖为原料,用氯乙酸作为改性剂,制备了具有良好水溶性的N,O-羧甲基壳聚糖,以H202作为氧化剂,制取低分子量水溶性壳聚糖;在NaOH/尿素/硫脲/水溶剂体系中制备了抗菌壳聚糖竹纤维共混膜,并按照GBT20944.3-2008纺织品抗菌性能标准测定了竹纤维共混膜对革兰氏细菌的抑菌率。采用H-Q-P-A的漂白精制工艺可制备出优质的溶解级竹浆粕,其α-纤维素含量为95.50%,白度达到85%,聚合度为517,灰分含量为0.183%。用氯乙酸在低碱浓的条件下制备N,O-羧甲基壳聚糖,可以制备出总取代度为1.675、O位取代度为1.346,具有良好水溶性、抗菌性和反应活性的N,O-羧甲基壳聚糖。以H20:作为氧化剂,在醋酸溶液的均相介质中制备了不同分子量的水溶性壳聚糖。首次将N,O-羧甲基壳聚糖、低分子量壳聚糖与竹纤维共混,以氢氧化钠/尿素/硫脲/水为溶剂制备出表面平滑的壳聚糖竹纤维共混膜。共混膜的红外谱图表明,在制备壳聚糖竹纤维共混膜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交联反应,有新的化学键生成。共混膜的XRD衍射曲线和结品度表明,添加N,O-羧甲基壳聚糖和低分子量壳聚糖,均能提高竹纤维膜的结晶度。共混膜的SEM图表明,N,O-羧甲基壳聚糖和低分子量壳聚糖与竹纤维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当添加量为5%时,N,O-羧甲基壳聚糖/竹纤维共混膜对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达到99.99%,对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为88.66%。低分子量壳聚糖的分子量在0.8万-1.73万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有很好的抗菌效果,当添加量为5%时,其对两种细菌的抑菌率均达到90%以上。
杨明霞,沈兰萍[4](2011)在《新型再生纤维素纤维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文中研究说明综述了天丝、莫代尔纤维、竹浆纤维、圣麻纤维、丽赛纤维等几种新型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发展现状,简述了我国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发展趋势。
梅士英,唐人成[5](2010)在《新型多组分纤维纺织品及染整关键技术》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纺织品发展趋势出发,阐述了纺织新纤维多组分纺织面料的组合优点、组合类型和制造方法;并对多组分纤维纺织面料中新型纤维的染整加工特性进行了简述和分类,对不同色彩效果的染色方法和染整加工中的关键技术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蔡丽丽[6](2011)在《竹纤维生物脱胶探索》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对新型纤维的开发利用,对获取天然纤维的研究也越来越广泛深入。竹纤维作为一种新型纤维,对其开发利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且竹资源为可再生资源,我国又是竹资源大国,将竹资源引入到纺织纤维开发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论文拟通过生物酶脱胶的方法从竹材中提取纤维。论文首先根据GB5889-86《苎麻化学成分定量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竹材的主要成分,测得竹材的纤维素含量为42.13%,木质素含量为25.67%,果胶质含量0.55%。根据定量分析结果及天然竹纤维分离方法原理,确定了脱胶工艺流程:预处理→热裂解→水洗→复合生物酶脱胶→水洗→白腐菌脱胶→水洗→复合生物酶处理→水洗→漂白→给油处理→水洗→梳理→烘干。通过对热裂解后失重率的测定,确定热裂解时间为2.5h,利用单因子、正交设计试验,确定各因子试验范围,对比分析影响脱胶效果的因素,确定酶法脱胶的优化工艺为:酶浓度4g/L,pH=7.5,时间t=10h,温度T=55℃。通过均匀设计试验,确定白腐菌脱胶的优化工艺:时间20天,菌浓度10g/L,温度36.5℃,pH=5.5。对所得纤维的电镜观察,得到竹纤维的横截面为不规则腰圆形,表面有孔洞,纵向有沟槽,粗细分布不均匀。测定纤维长度细度,得到最长纤维为67.9mm,最短8.2mm,平均长度为27.6mm,线密度均值为66.6dtex,断裂强度15.76cN/tex,可以满足纺粗特纱要求。用红外光谱分析法分析了纤维内部结构并与竹浆粘胶纤维进行了对比。最后用热重分析法分析了纤维的热学性能,其热稳定性与其他天然纤维素纤维相近。用纯生物方法从竹材中提取竹纤维于生态环保有益,但是从试验效果上看,木质素的去除效果比较差,国内外对用白腐菌脱除木质素的研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现对草本植物木质素的脱除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对木本植物木质素的去除未能找到特别有效的菌种,因此,在此方面的研究还有待深入。
胡家军,陆必泰,赖红敏[7](2010)在《绿色环保新型纤维的开发利用》文中认为对几种非常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型纤维的特点、开发应用以及前景做了简单的介绍。其中包含玉米纤维、甲壳素纤维、竹纤维以及莫代尔纤维等。
胡家军,赖红敏[8](2010)在《绿色环保新型纤维的开发利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目前全球经济大环境的下,纺织业充满挑战,也充满了机遇,本文对几种非常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型纤维的特点、开发应用以及前景做了简单的介绍。其中包含玉米纤维、甲壳素纤维、竹纤维以及莫代尔纤维等。
吴楠楠[9](2010)在《亚麻/竹纤维功能性面料的开发》文中指出随着全球环境意识的加强和“绿色工程”的兴起,天然纤维生产的绿色产品和生态服装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亚麻制品具有挺括、凉爽、吸湿性好、不沾皮肤和保健、抑菌、抗静电等多种卫生性能,长期使用对人体有益,被视为绿色保健用品。竹纤维产品柔滑软暖、凉爽舒适、抑菌抗菌、绿色环保,不会对人体皮肤造成任何过敏性不良反应,是真正的亲肤保健产品,应用领域宽广。本文充分利用亚麻,竹纤维的优良特性,将亚麻,竹纤维交织制成织物,并按照以下流程进行研究:亚麻/竹纤维交织织物织造与前处理→织物抗皱整理工艺研究→织物柔软整理工艺研究→织物抗菌性能测试。首先,用烧碱和生物酶分别对亚麻/竹纤维交织织物进行处理,实验证明,酶处理工艺已能基本达到传统碱处理的效果。淀粉酶退浆的优化工艺可以代替碱退浆工艺,采用酶处理不仅工艺温和,对纱线、织物损伤小,有效降低能耗和水耗、节约成本,而且解决了烧碱工艺复杂、污染严重的问题,使亚麻织物退浆更好地向着我国目前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其次,采用BTCA对亚麻/竹纤维交织织物进行抗皱整理。经分析发现,整理剂用量、催化剂用量、焙烘温度以及焙烘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对抗皱整理效果均有影响。为了确定BTCA的最佳整理工艺,我们进行了正交实验,以折皱回复角作为主要评价指标,综合各因素的考虑最终确定的亚麻、竹纤维交织织物BTCA抗皱整理的较佳工艺为:BTCA120g/L, NaH2PO250g/L,焙烘温度150℃,焙烘时间2min。在亚麻/竹纤维交织织物的柔软整理中,我们分别采用纤维素酶整理、氨基硅油整理和纤维素酶配合氨基硅油整理。通过测试整理后织物毛效和减量率及断裂强力保留率发现,纤维素酶对织物进行柔软整理,织物的毛效提高,但强力下降很大;采用氨基硅油和纤维素酶配合氨基硅油整理,织物的毛效下降,但强力下降不大,采用纤维素酶配合氨基硅油整理,织物的毛效及断裂强力介于两者之间。同时通过织物各服用性能的比较分析发现,总体上看来,采用纤维素酶配合氨基硅油整理后的织物服用性能较好。在实际应用时,使用柔软剂和生物酶处理两种柔软整理方法优势互补,提高了织物的附加值。此外,本文针对亚麻/竹纤维交织织物的抗菌性能进行对比性测试,亚麻/竹纤维交织织物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为55.8%,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率为52.9%,具有明显的抗菌效果。研究分析表明亚麻/竹纤维交织面料的综合性能好,而且是天然材料,今后的使用范围将非常广阔,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赵春梅[10](2010)在《竹原纤维性能研究及其产品开发》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态纤维的重视与喜爱程度也日益增强。天然竹原纤维以其独特的性能和可降解性受到了消费者的普遍关注,并且有望广泛应用于纺织服装领域。本文对竹原纤维的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并与苎麻纤维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了竹/棉纱线的性能随着不同混纺比的变化趋势;探讨了不同混纺比例的竹/棉纱线制成的织物的服用性能,重点分析了不同混纺比对竹/棉织物抗菌性能的影响,为竹原纤维产品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论文研究结果表明:(1)竹原纤维横截面呈现不规则的腰圆形或圆形,内部有大小不一的中腔;纤维纵向表面有裂纹,并且伴有或深或浅的沟槽和明显的竹节,无天然转曲。测试竹原纤维的聚合度、结晶度和取向度,结果表明竹原纤维属于高结晶、高取向、高聚合度的天然纤维素纤维。对竹原纤维的力学性质进行测试,发现竹原纤维的断裂强力离散性较大,断裂强度高,但是断裂伸长率较小,属于高强低伸型纤维。(2)以混纺比为50/50竹/棉纱线为例对竹原纤维混纺纱线纺纱工艺进行了探讨。竹/棉纱线的混纺比例显着影响纱线条干质量。随着纱线中竹原纤维比例的增加,纱线的断裂强度逐渐增大,纱线的断裂伸长率下降;纱线条干均匀度越差;纱线的3mm以上长毛羽比例增加,影响纱线后道加工。(3)含竹纤维织物的断裂强度大,断裂伸长率较低,其中混纺比对织物的断裂强度无明显影响,而竹/棉织物断裂伸长率随着竹原纤维混纺比的增加而降低。含竹纤维织物的顶破强力较大,其中混纺比为50/50竹/棉织物的顶破强力最低,30/70竹/棉织物的顶破强力最大。含竹纤维织物的耐磨性能较差,其中织物的质量损失率随着竹原纤维混纺比的增加而上升,织物的耐磨性下降。竹/棉织物的透气性能随着竹原纤维混纺比的增加而增加。竹/棉织物的透湿性能随着竹原纤维混纺比的增加没有较大差异。竹/棉织物的悬垂性能差,随着竹/棉织物中竹原纤维混纺比的增加,悬垂系数不断增大,悬垂性能下降。(4)在竹原纤维诸多优良性能中,抗菌性能是最受瞩目的。通过对自行织造的织物试样进行抗菌性测试,结果表明:竹原纤维织物对金黄色葡萄糖球菌的杀菌活性值与抑菌活性值分别为1.2和4.3,具有很好的抑菌性能。对不同混纺比的竹/棉织物进行抗菌性测试,随着织物中竹原纤维混纺比的增加,竹棉织物的抑菌性能也越来越好;但是随着织物中竹原纤维混纺比的增加,杀菌活性值和抑菌活性值的增加速率降低,其中混纺比为30/70竹/棉织物相对于混纺比为20/80竹/棉织物的杀菌活性值增长率为200%,增长率达到最大。论文还针对竹原纤维优良的抗菌性能开发了保健袜。
二、纤维素纤维的新宠——竹纤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纤维素纤维的新宠——竹纤维(论文提纲范文)
(1)天然竹纤维增强聚苯并恶嗪复合材料力学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竹子与天然竹纤维 |
1.2.1 竹子材料 |
1.2.2 天然竹纤维 |
1.3 苯并恶嗪树脂研究现状 |
1.3.1 苯并恶嗪树脂介绍 |
1.3.2 苯并恶嗪树脂增韧增强研究 |
1.4 天然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
1.4.1 天然纤维的表面预处理 |
1.4.2 天然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
1.5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章 碱处理对竹纤维表面形貌及其力学性能影响 |
2.1 引言 |
2.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竹纤维的碱处理 |
2.2.3 竹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制备 |
2.3 测试和表征 |
2.3.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 |
2.3.2 热重分析(TGA/DTG) |
2.3.3 单纤维拉伸试验(single fiber tensile test) |
2.3.4 单纤维拔出试验(single fiber pull-out test) |
2.3.5 准静态断裂韧性试验 |
2.3.6 扫描电镜分析(SEM) |
2.4 结果和讨论 |
2.4.1 碱处理前后竹纤维的表面形貌变化 |
2.4.2 碱处理前后竹纤维化学结构变化 |
2.4.3 竹纤维及其环氧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分析 |
2.4.4 碱处理对单根竹纤维拉伸行为的影响 |
2.4.5 碱处理对竹纤维与环氧树脂基体间界面强度的影响 |
2.4.6 竹纤维增强环氧树脂的断裂性能 |
2.4.7 竹纤维增强环氧树脂的断裂表面形貌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湿热老化对竹纤维增强聚苯并恶嗪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制备工艺 |
3.2.1 试验所用材料 |
3.2.2 短切竹纤维增强聚苯并恶嗪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
3.3 测试与表征 |
3.3.1 湿热老化试验 |
3.3.2 拉伸和弯曲试验 |
3.3.3 扫描电镜观察(SEM) |
3.4 结果和讨论 |
3.4.1 材料吸水特性研究 |
3.4.2 Fick吸湿模型 |
3.4.3 湿热老化对复合材料拉伸行为的影响 |
3.4.4 湿热老化对复合材料弯曲行为的影响 |
3.4.5 复合材料老化后断裂表面形貌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竹纤维增强聚苯并恶嗪复合材料在高温下的力学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测试与表征 |
4.2.1 热重分析(TGA) |
4.2.2 动态力学分析(DMA) |
4.2.3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
4.2.4 力学测试 |
4.2.5 扫描电镜观察(SEM) |
4.3 结果和讨论 |
4.3.1 复合材料热学性能分析 |
4.3.2 DMA和 DSC分析 |
4.3.3 温度对复合材料拉伸行为的影响 |
4.3.4 温度对复合材料弯曲行为的影响 |
4.3.5 复合材料在高温环境下断口形貌分析 |
4.3.6 混杂复合材料弹性模量随温度变化的细观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竹纤维增强聚苯并恶嗪复合材料在动态压缩载荷下的渐进失效和能量吸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试样尺寸 |
5.3 测试与表征 |
5.3.1 准静态压缩测试 |
5.3.2 动态压缩测试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准静态压缩分析 |
5.4.2 动态压缩分析 |
5.4.3 复合材料的率相关性以及能量吸收能力 |
5.4.4 苯并恶嗪树脂在动态压缩下的率相关本构模型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竹纤维增强聚苯并恶嗪复合材料在动态拉伸载荷下的力学行为研究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试样尺寸 |
6.3 测试与表征 |
6.3.1 准静态拉伸测试 |
6.3.2 动态拉伸测试 |
6.3.3 SEM测试 |
6.4 结果和分析 |
6.4.1 典型应力-应变曲线 |
6.4.2 失效模式分析 |
6.5 采用嵌入单元法模拟复合材料动态拉伸行为 |
6.5.1 嵌入单元法介绍 |
6.5.2 嵌入单元法可行性验证 |
6.5.3 采用嵌入单元法对复合材料进行动态拉伸模拟 |
6.6 短切竹纤维增强聚苯并恶嗪复合材料拉伸强度预测模型 |
6.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再生竹纤维的开发应用及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再生竹纤维的概念 |
2 再生竹纤维的分类 |
3 再生竹纤维的制备方法 |
3.1 溶剂纺丝法 |
3.2 粘胶纺丝法 |
4 再生竹纤维的主要特点 |
5 再生竹纤维的结构 |
6 开发及应用 |
6.1 开发的意义 |
6.2 应用 |
7 发展趋势 |
(3)水溶性壳聚糖的制备及其在抗菌竹纤维膜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竹纤维的制备应用及研究进展 |
1.1.1 竹纤维的改性及抗菌性纤维的研究进展 |
1.1.1.1 竹纤维的性质及制备 |
1.1.1.2 抗菌纤维的研究进展 |
1.1.2 前景展望 |
1.2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
1.2.1 壳聚糖的结构及性质 |
1.2.2 壳聚糖的抗菌性及抗菌机理 |
1.2.3 壳聚糖的衍生物制备及其应用 |
1.2.4 N,O-羧甲基壳聚糖性质与制备方法 |
1.2.4.1 N,O-羧甲基壳聚糖性质 |
1.2.4.2 N,O-羧甲基壳聚糖的制备方法 |
1.2.4.3 N,O-羧甲基壳聚糖的抗菌机理 |
1.2.5 低分子量壳聚糖的性质和制备方法 |
1.3 纤维素溶剂的研究进展 |
1.4 壳聚糖在抗菌纤维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1. 5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溶解级竹浆粕的制备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药品 |
2.2.4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不同次氯酸钠用量对制备溶解级竹浆粕的影响 |
2.3.2 不同过氧化氢补充漂白对制备溶解级竹浆粕的影响 |
2.4 小结 |
3 N,O-羧甲基壳聚糖的制备及表征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试剂 |
3.2.3 试验方法 |
3.2.3.1 N,O-羧甲基壳聚糖的制备 |
3.2.3.2 电位滴定法测定N,O-羧甲基壳聚糖的取代度 |
3.2.3.3 红外光谱法分析N,O-羧甲基壳聚糖中羧甲基的取代位置 |
3.2.3.4 N,O-羧甲基壳聚糖的结晶度测定 |
3.2.3.5 N,O-羧甲基壳聚糖的热稳定性测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不同反应条件下得到的N,O-羧甲基壳聚糖的取代度测定 |
3.3.1.1 反应温度对制备N,O-羧甲基壳聚糖取代度的影响 |
3.3.1.2 反应物比例对N,O-羧甲基壳聚糖的取代度的影响 |
3.3.1.3 反应时间对N,O-羧甲基壳聚糖取代度的影响 |
3.3.2 N,O-羧甲基壳聚糖的红外光谱表征 |
3.3.3 N,O-羧甲基壳聚糖的XRD衍射图和结晶度分析 |
3.3.4 N,O-羧甲基壳聚糖的热稳定性分析 |
3.4 小结 |
4 低分子量壳聚糖的制备及表征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仪器及设备 |
4.2.2 实验试剂 |
4.2.3 实验方法 |
4.2.3.1 低分子量壳聚糖的制备方法 |
4.2.3.2 低分子量壳聚糖粘均分子量的测定方法 |
4.2.3.3 低分子量壳聚糖红外光谱图采集 |
4.2.3.4 低分子量壳聚糖的结晶度测定 |
4.2.3.5 低分子量壳聚糖的热稳定性测定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低分子量壳聚糖的制备条件探讨 |
4.3.1.1 低分子量壳聚糖的分子量测定 |
4.3.1.2 过氧化氢用量对制取低分子量壳聚糖的影响 |
4.3.1.3 不同反应时间对制取低分子量壳聚糖的影响 |
4.3.1.4 不同反应温度对制取低分子量壳聚糖的影响 |
4.3.2 低分子量壳聚糖的红外光谱表征 |
4.3.3 低分子量壳聚糖的结晶度测定 |
4.3.3.1 低分子量壳聚糖的X-射线衍射谱图 |
4.3.3.2 低分子量壳聚糖的结晶度测定 |
4.3.4 低分子量壳聚糖的热稳定性测定 |
4.4 小结 |
5 抗菌竹纤维膜的制备及表征 |
5.1 前言 |
5.2 实验材料及设备 |
5.3 N,O-羧甲基壳聚糖与竹纤维共混膜的制备及表征 |
5.3.1 制备方法 |
5.3.2 N,O-羧甲基壳聚糖/竹纤维膜的表征方法 |
5.3.3 结果与讨论 |
5.3.3.1 竹纤维膜的红外光谱表征 |
5.3.3.2 竹纤维膜的XRD表征 |
5.3.3.3 竹纤维膜的SEM表征 |
5.3.4 小结 |
5.4 低分子量壳聚糖/竹纤维共混膜及表征 |
5.4.1. 制备方法 |
5.4.2 低分子量壳聚糖与竹纤维共混膜的表征方法 |
5.4.3 结果与讨论 |
5.4.3.1 低分子量壳聚糖/竹纤维共混膜的红外谱图表征 |
5.4.3.2 低分子量壳聚糖/竹纤维共混膜的XRD表征 |
5.4.3.3 低分子量壳聚糖/竹纤维共混膜的SEM表征 |
5.4.4 小结 |
6 竹纤维膜抗菌性检测及抗菌机理探讨 |
6.1 前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6.2.2 实验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N,O-羧甲基壳聚糖/竹纤维共混膜的抗菌性检测 |
6.3.2 低分子量壳聚糖/竹纤维共混膜的抗菌性检测 |
6.4 小结 |
7 结论,创新与建议 |
1 结论 |
2 创新 |
3 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成果目录 |
致谢 |
(4)新型再生纤维素纤维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几种再生纤维素纤维的现状 |
1.1 天丝 |
1.2 莫代尔纤维 |
1.3 竹浆纤维 |
1.4 圣麻纤维 |
1.5 丽赛 (Richcel) 纤维 |
2 我国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发展趋势 |
3 结语 |
(6)竹纤维生物脱胶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概述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1.1.1 目的 |
1.1.2 意义 |
1.2 竹纤维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白腐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前景 |
1.4.1 课题研究内容 |
1.4.2 课题研究前景 |
2. 竹材化学成分定量分析 |
2.1 竹材主要成分介绍 |
2.1.1 纤维素 |
2.1.2 半纤维素 |
2.1.3 果胶质 |
2.1.4 木质素 |
2.1.5 脂腊质 |
2.1.6 灰分 |
2.1.7 其它 |
2.2 成分定量分析 |
2.2.1 试验目的 |
2.2.2 试验仪器及化学药品 |
2.2.3 试样的制备 |
2.2.4 试验方法与步骤 |
2.2.5 试验结果与讨论 |
2.3 本章小结 |
3. 竹材的裂解及酶法脱胶 |
3.1 竹材的初加工 |
3.2 竹材的裂解 |
3.2.1 试验目的 |
3.2.2 试验原理 |
3.2.3 试验仪器及内容 |
3.2.4 试验数据及结果讨论 |
3.3 酶法脱胶 |
3.3.1 酶的概述 |
3.3.2 酶法脱胶概述 |
3.3.3 酶法脱胶机理 |
3.3.4 酶处理竹材实验参数的选择 |
3.3.5 酶处理竹材 |
3.4 本章小结 |
4. 白腐菌的培养及其对粗竹纤维木质素的脱除 |
4.1 白腐菌的培养 |
4.1.1 试验设备仪器与药品 |
4.1.2 白腐菌培养基的制作及菌种的培养 |
4.1.3 试验结果 |
4.2 木质素的脱除 |
4.2.1 白腐菌脱木质素机理 |
4.2.2 白腐菌脱木质素实践 |
4.3 本章小结 |
5. 纤维后处理 |
5.1 漂白 |
5.1.1 漂白目的 |
5.1.2 漂白原理 |
5.1.3 漂白试验 |
5.2 给油处理 |
5.2.1 给油目的 |
5.2.2 给油方案及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竹纤维结构与性能研究 |
6.1 竹纤维的形态表征 |
6.1.1 竹纤维长度 |
6.1.2 竹纤维细度 |
6.1.3 竹纤维形貌 |
6.2 竹纤维内部结构 |
6.3 纤维力学性质 |
6.4 竹纤维热学性能 |
6.5 本章小结 |
7. 总结 |
7.1 论文结论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论文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
致谢 |
(7)绿色环保新型纤维的开发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绿色环保型再生蛋白质纤维——玉米纤维 |
2 竹纤维——绿色环保的天然纤维 |
3 绿色环保型再生纤维 |
3.1 甲壳素纤维 |
3.1.1 可再生聚合物。 |
3.1.2 甲壳素纤维可纺性差。 |
3.1.3 良好的医学性。 |
3.1.4 美容面膜。 |
3.2 莫代尔纤维 |
4 结语 |
(9)亚麻/竹纤维功能性面料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前言 |
1.1 引言 |
1.2 亚麻产品生产及研究现状 |
1.3 竹纤维产品生产及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意义及内容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用价值 |
1.4.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2章 亚麻/竹纤维交织织物的织造与前处理 |
2.1 产品规格及工艺设计流程 |
2.1.1 产品规格 |
2.1.2 织造工艺流程 |
2.1.3 织造技术分析 |
2.2 织物的前处理工艺 |
2.2.1 材料 |
2.2.2 助剂 |
2.2.3 实验仪器 |
2.2.4 整理工艺流程及参数 |
2.2.5 测试指标 |
2.2.6 前处理效果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亚麻/竹纤维交织织物抗皱整理工艺研究 |
3.1 纤维素纤维织物产生折皱的原因 |
3.2 纤维素纤维织物的防皱机理 |
3.3 多元羧酸的作用机理 |
3.3.1 多元羧酸的作用机理 |
3.3.2 BTCA免烫整理的原理 |
3.4 实验器材及测试指标 |
3.4.1 材料 |
3.4.2 助剂 |
3.4.3 实验仪器 |
3.4.4 整理工艺流程 |
3.4.5 测试指标 |
3.5 抗皱整理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
3.5.1 整理剂用量对织物抗皱性能的影响 |
3.5.2 催化剂用量对织物抗皱性能的影响 |
3.5.3 焙烘温度对织物抗皱性能的影响 |
3.5.4 焙烘时间对织物抗皱性能的影响 |
3.6 抗皱整理工艺正交试验与结果 |
3.6.1 实验准备 |
3.6.2 实验方法及结果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亚麻/竹纤维交织织物柔软整理工艺研究 |
4.1 织物柔软整理的方法 |
4.1.1 机械加工法 |
4.1.2 化学法 |
4.1.3 生物酶加工法 |
4.2 织物柔软整理实验 |
4.2.1 材料 |
4.2.2 助剂 |
4.2.3 实验仪器 |
4.2.4 整理工艺流程及参数 |
4.2.5 测试指标 |
4.3 柔软整理效果分析与探讨 |
4.4 织物其它服用性能的分析比较 |
4.4.1 织物结构的分析比较 |
4.4.2 织物的刚柔性测试 |
4.4.3 织物的折皱回复角测定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亚麻/竹纤维交织织物抗菌性能研究 |
5.1 抗菌性测试方法概述 |
5.1.1 抗菌性测试菌种的选择 |
5.1.2 纺织品抗菌性能测试方法分类 |
5.1.3 抗菌性能评价方法的选择 |
5.2 亚麻/竹纤维交织织物的抗菌性实验 |
5.2.1 材料 |
5.2.2 助剂 |
5.2.3 实验仪器 |
5.2.4 实验准备及步骤 |
5.2.5 抗菌试验结果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6.1 全文小结 |
6.2 论文的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10)竹原纤维性能研究及其产品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竹材 |
1.2 竹原纤维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第2章 竹原纤维性能研究 |
2.1 试验原料 |
2.2 试验方法 |
2.3 测试结果及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竹原纤维混纺纱线纺纱工艺及其性能研究 |
3.1 竹/棉混纺纱线纺纱工艺 |
3.2 纱线性能测试 |
3.3 纱线性能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含竹纤维织物织造工艺及其性能研究 |
4.1 含竹纤维织物织造工艺 |
4.2 含竹纤维织物性能测试 |
4.3 测试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竹原纤维抗菌性能研究 |
5.1 抗菌测试方法概述 |
5.2 抗菌试验 |
5.3 竹原纤维抗菌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竹原纤维产品开发 |
6.1 保健袜国内行业分析 |
6.2 特色保健袜市场分析 |
6.3 竹原纤维保健袜开发及其特点分析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目录 |
四、纤维素纤维的新宠——竹纤维(论文参考文献)
- [1]天然竹纤维增强聚苯并恶嗪复合材料力学行为研究[D]. 张凯.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1
- [2]再生竹纤维的开发应用及发展趋势[J]. 丁艳玉,刘佳娣. 辽宁丝绸, 2020(04)
- [3]水溶性壳聚糖的制备及其在抗菌竹纤维膜中的应用[D]. 宋舒苹. 北京林业大学, 2013(S2)
- [4]新型再生纤维素纤维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 杨明霞,沈兰萍. 纺织科技进展, 2011(02)
- [5]新型多组分纤维纺织品及染整关键技术[A]. 梅士英,唐人成. 高技术纤维及其面料开发应用论坛论文集, 2010
- [6]竹纤维生物脱胶探索[D]. 蔡丽丽. 中原工学院, 2011(07)
- [7]绿色环保新型纤维的开发利用[J]. 胡家军,陆必泰,赖红敏. 广西纺织科技, 2010(03)
- [8]绿色环保新型纤维的开发利用[A]. 胡家军,赖红敏. 2010年全国现代纺纱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0
- [9]亚麻/竹纤维功能性面料的开发[D]. 吴楠楠. 安徽工程大学, 2010(06)
- [10]竹原纤维性能研究及其产品开发[D]. 赵春梅. 东华大学, 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