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胃食管反流论文-周丽,施娟

术后胃食管反流论文-周丽,施娟

导读:本文包含了术后胃食管反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胃食管反流,高危因素

术后胃食管反流论文文献综述

周丽,施娟[1](2019)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食管反流的高危因素分析与防护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食管反流的高危因素,并拟定相应防护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164例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住院资料,其中39例(23. 78%)术后发生胃食管反流,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食管反流高危影响因素。结果体质量指数、吸烟、饮酒、喝咖啡、按时进食叁餐、进食过饱、餐后平卧或入睡、焦虑状态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食管反流发生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进食过饱、焦虑状态、餐后平卧或入睡、吸烟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针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食管反流的独立危险因素加强防护,降低术后胃食管反流发生率,提高手术效果。(本文来源于《护理实践与研究》期刊2019年21期)

张岚岚,梁红霞[2](2019)在《激励式护理干预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腹腔镜术后治疗效果、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激励式护理干预对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治疗效果、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浙江省人民医院诊治的150例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激励式护理干预。随访1个月,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负性情绪、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8.7%)高于对照组(8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857,P=0.009)。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的抑郁及焦虑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的抑郁及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的生理机能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激励式护理干预对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效果较好,可显着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且更经济实惠,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全科医学》期刊2019年S1期)

许秋霞,张璋,侯远发,官伟军,曹火留[3](2019)在《四磨汤联合多潘立酮片治疗胃切除术后胃食管反流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胃切除术后胃食管反流(GERD)者临床以中药四磨汤配合西药多潘立酮片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胃切除术后GERD者为研究对象,按病床单双号不同分组,对照组29例(常规基础西药治疗)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中药四磨汤),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差异及疗效评估,对比治疗后患者内镜下治疗效果,统计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症状治疗率为96.77%,高于对照组的86.21%(P<0.05);治疗后观察组黏膜破损长径、食管病变范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内镜下治疗率为96.77%,高于对照组的89.66%(P<0.05)。结论:临床对胃切除术后GERD者以中药四磨汤配合西药多潘立酮片治疗,治疗效果理想,患者黏膜恢复好,不良反应少,症状显着改善。(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创新》期刊2019年06期)

申冉冉[4](2019)在《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食管反流的护理干预对其成功拔管率和满意度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术后食管反流患者实施食管反流针对性护理后的患者的拔管成功概率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6-01~2017-12进入本院接受治疗的气管切开术后食管反流患者共134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食管反流针对性护理者设定为实验组,给予常规护理者设定为对照组,每组67例患者。结果: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拔管成功率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于食管反流针对性护理的满意程度优于常规护理(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方法相比,应用食管反流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更显着,可明显提高患者拔管成功概率,故方案推广意义大。(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医药科学》期刊2019年01期)

郑民华,巴突尔·艾克木,王光帅[5](2019)在《腹腔镜胃癌手术消化道重建与术后胃食管反流病》一文中研究指出腹腔镜技术在过去20余年里的长足进步对胃癌的外科治疗具有非凡意义,如今的微创手术不仅在肿瘤根治手段上日益规范成熟,也更关注功能的保留与保护。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的消化道重建与术后生理功能密切相关,同时决定着手术的成败。随着器械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消化道重建方法正不断革新,本文就其中几种术式与重建后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做一述评。(本文来源于《中华胃食管反流病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邢健鹏,朱宝宇,宋德锋[6](2019)在《Roux-en-Y改良P袢吻合术对减轻胃癌全胃切除术后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Roux-en-Y改良P袢吻合术对减轻胃癌全胃切除术后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7年3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收治的行全胃切除术的胃癌患者40例。其中19例患者采用常规Roux-en-Y吻合术(常规Roux-en-Y吻合术组),21例患者采用改良P袢吻合术(改良P袢吻合术组)。采用GerdQ量表评估所有患者术后1年出现GERD的情况。采用χ2检验比较2组患者GERD发生率差异。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一例患者死亡。改良P袢吻合术组患者术后1年GERD发生率为4.8%(1/21),低于常规Roux-en-Y吻合术组的42.1%(8/19),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8,P<0.05)。结论 Roux-en-Y改良P袢吻合术能显着减少胃癌全胃切除术后GERD的发生。(本文来源于《中华胃食管反流病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张克,李德冰[7](2018)在《管状胃宽度与中老年食管癌术后抗胃食管反流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管状胃宽度与中老年食管癌术后抗胃食管反流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接受中老年食管癌根治术联合管状胃重建胃食管治疗的60例患者,根据术中管状胃的吻合途径(颈部吻合、胸腔吻合)及管状胃不同宽度(≥3 cm、<3 cm)进行分组,分别为:颈部吻合+≥3 cm组(14例)、颈部吻合+<3 cm组(15例)、胸腔吻合+≥3 cm组(15例)与胸腔吻合+<3 cm组(16例)。所有患者于术后第11天开始行24 h食管pH监测,连续监测3 d,指标包括:反流次数、pH <4的累积时间,收集患者术后是否出现临床症状(胃灼痛、胸痛、咽部异物感、咳嗽、哮喘等)等次数及出现临床症状的时间,所有患者于术后第14天行内镜检查,观察患者食管黏膜并对其进行病理组织学胃黏膜炎症分级。将所有出现反流症状患者的管状胃宽度和食管黏膜炎症分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四组患者出现反流症状的次数、反流临床症状发生率、pH值<4的累积时间均存在明显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颈部吻合+<3 cm组患者出现反流症状的次数、p H值<4的累积时间、患者反流临床症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其他叁组(P<0. 05),不同组间内镜下食管黏膜病理组织学炎症分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颈部吻合+<3 cm组患者食管黏膜炎症分级最轻。出现反流症状患者的管状胃宽度和食管黏膜炎症分级呈线性相关,管状胃宽度增加,食管黏膜炎症分级越严重,反流症状的次数、p H值<4的累积时间越高。结论中老年食管癌术后采用管状胃重建胃食管,胃食管的宽度与患者术后出现胃食管反流密切相关,术中因为患者个体原因无法将管状胃宽度控制到合适范围时,应加强患者反流相关指标监测,便于及早采取措施防治胃食管反流,提高患者预后质量。(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年学杂志》期刊2018年24期)

应可明,燕归如,孙民昌,柏巍松,阚炳华[8](2018)在《近端胃癌术后胃食管反流的发生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近端胃癌术后患者胃食管反流的发生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2年10月本院接受近端胃癌根治术224例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法来分析影响患者生存、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近端胃切除术后胃食管严重反流率55. 26%,全胃切除术组24. 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近端胃癌根治术后胃食管反流与性别、年龄、肿瘤位置、分化程度、p TNM分期、切缘残留、脉管癌栓和神经侵犯无关(P> 0. 05);而与手术方式、肿瘤大小、术后化疗、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术后复发有关(P <0. 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术后胃食管反流、手术方式、肿瘤大小、术后化疗、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术后复发是近端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胃食管无反流组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优于反流组(50. 9%vs 41. 7%,P=0. 043);全胃切除术组患者5年总生存率优于近端胃切除术组(50. 3%vs 42. 4%,P=0. 044)。结论对于肿瘤≥5 cm、淋巴结转移或T3和T4期的近端胃癌患者应行全胃切除术,以提高生存率;术后化疗虽增加胃食管反流的发生,但能显着提高生存率;全胃切除术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高于近端胃切除术;近端胃癌术后胃食管反流患者容易发生转移、复发,其5年总体生存率低、预后差。(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师杂志》期刊2018年11期)

隋丰光,金澄宇[9](2018)在《胃食管吻合术联合Nissen胃底折迭术对食管中段癌患者术后胃食管反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胃食管吻合术联合Nissen胃底折迭术对食管中段癌术后患者胃食管反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3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并行食管癌切除术31例食管中段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2组,即接受胃食管吻合术联合Nissen胃底折迭术15例(观察组),接受胃食管吻合术16例(对照组),术后2周待患者恢复正常的胃肠道功能后采用pH动态监测仪对其进行24 h p H监测,术后1、3、6、12个月依据胃食管反流病调查问卷(GerdQ)对患者的胃食管反流相关症状进行评分,比较2组患者术后胃食管反流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均未出现死亡病例,且术后均未发生有吻合口瘘及胸胃排空障碍等并发症;观察组患者术后2周24 h酸反流次数显着少于对照组、最长酸反流时间和pH值<4的总时间短于对照组,DeMeester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6、12个月胃食管反流病调查问卷(GerdQ)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食管吻合术联合Nissen胃底折迭术对食管癌切术后的胃食管反流病情起到更为理想的控制效果,为食管中段癌患者术中吻合术式的选择提供一定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华胃食管反流病电子杂志》期刊2018年04期)

荀林娟,张瑾,施雁,宋瑞梅,陈蓓敏[10](2018)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食管反流病的危险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食管反流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食管反流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及胃食管反流病问卷(GerdQ),调查8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内发生胃食管反流病的情况,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胃食管反流病的总发病率为11. 5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BMI、焦虑、吸烟史、每餐进食过饱、饮食习惯偏油腻、胃溃疡病史、饱餐后平卧或睡觉为胃食管反流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P <0. 01)。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率较高。女性、体质量高、焦虑、有吸烟史、每餐进食过饱、饮食习惯偏油腻、胃溃疡病史、饱餐后习惯平卧或睡觉的患者应给予更多干预,以减少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本文来源于《护理学杂志》期刊2018年21期)

术后胃食管反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激励式护理干预对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治疗效果、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浙江省人民医院诊治的150例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激励式护理干预。随访1个月,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负性情绪、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8.7%)高于对照组(8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857,P=0.009)。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的抑郁及焦虑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的抑郁及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的生理机能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激励式护理干预对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效果较好,可显着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且更经济实惠,值得临床推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术后胃食管反流论文参考文献

[1].周丽,施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食管反流的高危因素分析与防护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

[2].张岚岚,梁红霞.激励式护理干预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腹腔镜术后治疗效果、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9

[3].许秋霞,张璋,侯远发,官伟军,曹火留.四磨汤联合多潘立酮片治疗胃切除术后胃食管反流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9

[4].申冉冉.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食管反流的护理干预对其成功拔管率和满意度影响分析[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9

[5].郑民华,巴突尔·艾克木,王光帅.腹腔镜胃癌手术消化道重建与术后胃食管反流病[J].中华胃食管反流病电子杂志.2019

[6].邢健鹏,朱宝宇,宋德锋.Roux-en-Y改良P袢吻合术对减轻胃癌全胃切除术后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价值[J].中华胃食管反流病电子杂志.2019

[7].张克,李德冰.管状胃宽度与中老年食管癌术后抗胃食管反流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

[8].应可明,燕归如,孙民昌,柏巍松,阚炳华.近端胃癌术后胃食管反流的发生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18

[9].隋丰光,金澄宇.胃食管吻合术联合Nissen胃底折迭术对食管中段癌患者术后胃食管反流的影响[J].中华胃食管反流病电子杂志.2018

[10].荀林娟,张瑾,施雁,宋瑞梅,陈蓓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食管反流病的危险因素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8

标签:;  ;  ;  ;  

术后胃食管反流论文-周丽,施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