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功能主义理论论文-陈淇淇

新功能主义理论论文-陈淇淇

导读:本文包含了新功能主义理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新功能主义理论,传媒,性别

新功能主义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陈淇淇[1](2019)在《新功能主义理论视角下的传媒与性别》一文中研究指出大众传媒在人们性别社会化的过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作用,是人们社会化的重要社会主体,也是建构社会性别的重要载体。本文基于新功能主义理论的视角下分析传媒与性别的关系。传媒是表达性别文化的重要载体,建构人们对性别角色的期待,从而形成对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而传媒文化是在特定的社会中形成的,其是被特定社会中的人们所构建。其实质是建构与被建构的关系。(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9年02期)

陈宇[2](2014)在《扩大民间交往,推进东亚合作——新功能主义理论对东亚区域一体化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功能主义理论在欧洲的一体化过程中,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在全球化的今天,东亚也在推进区域的合作。根据新功能主义理论,区域的合作应该是由上层和民众层面的双向推动,这样区域合作才能够完成。东亚的发展由于历史的因素,上层的合作阻力很大,而推进东亚各国民众之间的交往对于东亚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就具有了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4期)

黄达[3](2010)在《欧洲一体化进程原因简析——以新功能主义“外溢理论”为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运用新功能主义的外溢理论,对欧洲一体化的进程进行了分析。对欧洲一体化的进展步骤进行了梳理。(本文来源于《现代经济信息》期刊2010年15期)

谭吉华,黄丽萍[4](2009)在《新功能主义理论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功能主义以"外溢"和"超国家性"为核心,其实质是功能主义和联邦主义的折中,它对当今一体化尤其是欧洲一体化的进展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主要代表人物有厄恩斯特.哈斯、菲力浦.施密特和约瑟夫.奈。(本文来源于《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期刊2009年06期)

张召宁[5](2009)在《从新功能主义扩溢理论看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农村建设是一自觉的、能动的过程,应在提高农民的收入生活水平的基础上,各变量和条件的成熟,农民具有积极的认识时,才能能动的推动新农村建设。应把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各要素真正有机统合起来;注重农村精英的重要作用;整合各方利益,建立共同认知;高度重视并发挥政府的作用,科学有效地推动新农村建设。(本文来源于《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9年04期)

舒建中[6](2009)在《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理论争鸣:结构主义、功能主义和新功能主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国际经济新秩序是发展中国家长期追求的战略目标,其实质就是对现行国际经济制度规则进行改革,以平等地体现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而结构主义、功能主义和新功能主义围绕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理论争鸣则为深入思考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有效途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启迪。(本文来源于《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期刊2009年02期)

张榕,张枫[7](2009)在《欧洲一体化理论中的新功能主义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功能主义是在批判继承功能主义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一体化理论,是研究欧洲一体化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它在欧洲一体化的不同发展阶段和领域发挥了不同作用。新功能主义认为在条件合适时,有一种能动的、扩展性的一体化逻辑,并最终导致取代可能过时的民族国家,其方法不是通过联邦而是通过超国家共同体的新型机构来实现。外溢和超国家机制是新功能主义的核心要素。虽然新功能主义是描述欧洲一体化的一个有用的分析工具,但是也存在不足之处,其研究方法和实践指导都受到了评判。(本文来源于《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9年02期)

郭志俊[8](2008)在《欧盟共同能源政策》一文中研究指出能源问题是当今世界关注的一个焦点。对于欧洲而言,欧盟成员国多为能源匮乏的国家,所以能源一直是制约其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20世纪的欧洲其能源消费结构经历过几次变迁,经历了由煤炭到石油再到包含煤炭、石油、可再生能源等多种能源类型在内的能源消费结构的转变。本文所提到的能源主要指当前在欧盟能源消费结构中占重要地位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等。欧盟在其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系列制度化的政策领域,其中,欧盟的能源政策包括超国家层面的能源政策以及各成员国国家层面的能源政策,本文提到的欧盟共同能源政策特指超国家层面的能源政策。欧洲一体化开始于能源部门,在欧洲一体化刚刚启动时,人们对于欧盟共同能源政策的最早形成充满期待。然而,与共同农业政策相比,欧盟共同能源政策却在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曲折历程后直到2006年3月才得以形成,《欧盟能源政策绿皮书》的发表就是一个标志。欧盟共同能源政策的形成经历了一个从煤炭和原子能单一领域的政策向一种包括石油、电力和可再生能源在内的综合性能源政策的发展过程,能源政策目标也呈现为从消极防范能源供应中断到积极开发替代能源再到融合能源供应安全、环境保护和内部能源市场议程的综合性能源政策的转变。欧盟共同能源政策的形成无疑表明欧盟各个成员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进一步加强,超国家层面的权威也有所增强。那么,促使欧盟共同能源政策形成的动力有哪些呢?政策形成过程中的阻碍因素又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对于这些问题的分析和回答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欧盟共同能源政策的历史和现状的认识并有助于我们对其未来发展趋势作出较为合理的判断。目前学术界对欧盟能源政策的分析基本上停留在介绍、描述的层面,而从理论高度对其进行的分析还比较少,本文则力图从理论分析的高度审视欧盟共同能源政策的形成过程。本文选取的是新功能主义理论的分析视角,主要运用了新功能主义的核心概念——外溢作为分析工具。新功能主义理论曾经对欧洲一体化发展的动力作出了较为合理的解释,那么,具体到欧盟共同能源政策的形成过程而言,新功能主义理论是否仍然具有解释力?欧盟共同能源政策的形成过程能否被看作是一种外溢的过程?新功能主义理论经历了一个历史的演进过程,从理论的兴起、发展阶段到理论反思阶段再到理论的综合阶段。在新功能主义理论中,外溢是一个核心概念,它承担了新功能主义理论解释变化的绝大部分功能。根据所强调的动力的不同,经过修正和完善之后的新功能主义理论的外溢概念可以划分为叁种形式,即功能性外溢、诱发性外溢和养成性外溢,它们从不同侧面强调了一体化过程中的推动因素。本文将上面提到的叁种外溢形式概括为一种复合型外溢模式,并以此作为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之上,本文具体分析了欧盟共同能源政策形成过程中各个历史阶段的动力和阻碍因素。笔者认为,欧盟共同能源政策的形成过程从总体上可以看作是一种外溢的过程,只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主要体现出的是不同的外溢形式。具体而言,在从欧洲煤钢共同体向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发展过程中主要体现出的外溢形式是功能性外溢和养成性外溢;在从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向石油领域共同政策的发展过程中主要体现出的外溢形式是诱发性外溢和功能性外溢;在从石油领域的共同政策向包括电力、可再生能源等在内的综合性能源政策的发展过程中主要体现出的是功能性外溢、诱发性外溢和养成性外溢的合力作用,其中养成性外溢的作用最为突出。由此可见,新功能主义理论的复合型外溢模式在欧盟共同能源政策的形成过程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检验,这同时也意味着,经过拓展和完善之后的新功能主义理论对欧盟共同能源政策的形成过程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欧盟共同能源政策的形成仅仅局限于新功能主义理论框架之中的推动力,而是取决于更多的影响因素,如各成员国国家战略和利益的差异、国家压力的影响等。我们在分析欧盟共同能源政策的形成过程时,应该将一体化看作是一个辩证的过程,而不是仅仅关注一体化发展的动力,也就是说,既要考虑共同能源政策形成的动力也要考虑到共同能源政策形成过程中的阻碍因素。从1957年《罗马条约》的签署至今,欧盟已经走过了50多年的发展历程。如今的欧盟在扩大和深化两个轮子的运转下继续前行。伴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深化和扩大,一种融合供应安全、环境保护和竞争性的综合性能源政策将会进一步发展,欧盟共同能源政策将会通过一系列行动计划而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落实。但同时也要认识到,欧盟共同能源政策的未来发展正日益接近主权国家这一根本性层面,因而将会面临更大的外溢阻力,但与此同时,欧盟的自主性也大大增强,因而外溢现象将会弱化。(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08-03-26)

刘颖[9](2005)在《小约瑟夫·奈与新功能主义理论的“修正”》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实地考察东非和中美洲一体化的状况并与欧洲一体化的过程进行比较研究,小约瑟夫.奈发现了新功能主义的缺陷和不足,其独特贡献是提出了一体化的多维概念,修正了新功能主义的“外溢”、“政治化”等概念,建立了一体化过程的新模型即奈模型。该模型在分析一体化进程、一体化的潜力和局限等方面提供了更为明细的理论框架。(本文来源于《湛江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05年04期)

万江红,胡艳华[10](2005)在《从新功能主义理论角度看农村“赌码”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村“赌码”的蔓延已严重干扰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部分农民的正常生活,本文从社会学中新功能主义理论角度分析了农村“赌码”的原因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并提出了控制“赌码”的一些对策。(本文来源于《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05年03期)

新功能主义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新功能主义理论在欧洲的一体化过程中,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在全球化的今天,东亚也在推进区域的合作。根据新功能主义理论,区域的合作应该是由上层和民众层面的双向推动,这样区域合作才能够完成。东亚的发展由于历史的因素,上层的合作阻力很大,而推进东亚各国民众之间的交往对于东亚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就具有了重要的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新功能主义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1].陈淇淇.新功能主义理论视角下的传媒与性别[J].大众文艺.2019

[2].陈宇.扩大民间交往,推进东亚合作——新功能主义理论对东亚区域一体化的启示[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3].黄达.欧洲一体化进程原因简析——以新功能主义“外溢理论”为方法[J].现代经济信息.2010

[4].谭吉华,黄丽萍.新功能主义理论述评[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9

[5].张召宁.从新功能主义扩溢理论看我国的新农村建设[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6].舒建中.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理论争鸣:结构主义、功能主义和新功能主义[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9

[7].张榕,张枫.欧洲一体化理论中的新功能主义探析[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8].郭志俊.欧盟共同能源政策[D].山东大学.2008

[9].刘颖.小约瑟夫·奈与新功能主义理论的“修正”[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

[10].万江红,胡艳华.从新功能主义理论角度看农村“赌码”现象[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

标签:;  ;  ;  

新功能主义理论论文-陈淇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