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氮钾配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杭菊,氮肥,钾肥,产量
氮钾配施论文文献综述
许丹枫,罗丹丹,夏运生,左智天,刘引[1](2019)在《氮、钾配施对杭菊生长、产量和元素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盆栽土培试验,研究氮、钾配施对杭菊生长、产量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分析,并确定适宜杭菊生长的最佳氮、钾肥施用量。【方法】测定各不同花期的鲜花花朵数、鲜花产量和折干率;采用相应的理化方法测定氮(N)、磷(P)、钾(K)、钙(Ca)和镁(Mg)。【结果】氮和钾肥配合施用显着影响杭菊的花朵数、鲜花产量和各花期的折干率。氮、钾肥均能促进杭菊花芽分化,并提高植株的花朵数和药材产量。植株鲜花折干率同施氮量呈负相关,同施钾量呈正相关。氮、钾两种肥料之间相比,氮肥施用量对杭菊各期花的花朵数和鲜花产量影响更大,而钾肥对杭菊各期花的折干率影响更大;氮、钾两种肥料对杭菊植株花朵数、鲜花产量、鲜花折干率等方面存在着显着的交互作用。【结论】回归分析表明,杭菊生育期内,当N=5.00 g/株,K=5.64~6.00 g/株时,鲜花花朵数、鲜花产量以及鲜花折干率达到最大,分别为98.94朵/株,88.80 g/株;氮、钾两种肥料间施用比例以N/K=0.83~0.89时,植株生育期的花朵数、鲜花产量和折干率最高。(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魏全全,赵欢,张萌,周开芳,左明玉[2](2019)在《黄壤甘蓝—烤烟模式下氮钾利用对氮钾配施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周年内氮钾的分配,明确适合贵州黄壤甘蓝—烤烟模式的氮钾配施模式,为烤烟和甘蓝节肥减施、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于2016—2017年在贵州省绥阳县开展氮钾不同配施大田试验,以甘蓝和烤烟为试验材料,在一个种植周期内,控制氮磷钾总量一致,设置4个氮钾配施处理,即T1处理(甘蓝季高氮中钾、烤烟季低氮中钾)、T2处理(甘蓝季低氮中钾、烤烟季高氮中钾)、T3处理(甘蓝季中氮低钾、烤烟季中氮高钾)和T4处理(甘蓝季中氮高钾、烤烟季中氮低钾),研究不同氮钾配施对甘蓝和烤烟产量、养分吸收、化学成分以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T1处理甘蓝产量最高,达73 290 kg/hm~2,显着高于其他处理;T3处理烤烟产量最高,为1 605 kg/hm~2,显着高于T1和T4处理。周年经济效益以T1处理最高,为106 847.0元/hm~2,高于其他处理3 091.0~5 409.0元/hm~2。甘蓝氮素吸收量以T1处理最大,达135.6 kg/hm~2,显着高于T2、T3、T4处理19.8、32.8、9.5 kg/hm~2,烤烟氮素吸收量以T3处理最大,为77.7 kg/hm~2,显着高于其他处理5.7~8.6 kg/hm~2;甘蓝钾素吸收量以T4处理最大,达104.1 kg/hm~2,显着高于T1、T2、T3处理3.0、15.1、39.6 kg/hm~2,烤烟钾素吸收量以T3处理为最大,为101.7 kg/hm~2,显着高于其他处理16.4~31.3 kg/hm~2,从周年轮作养分吸收看,T1处理氮素和钾素养分吸收量分别为204.7、184.6 kg/hm~2,高于其他处理。不同氮钾配施影响烤烟化学成分,总体化学成分含量合理,内在协调。与甘蓝种植前相比,烤烟收获后土壤pH值、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均具有不同程度升高。综上所述,在黄壤区甘蓝—烤烟周年种植体系中,甘蓝季应重视氮肥施用,烤烟季应重视钾肥施用,综合周年效益和土壤养分来看,应选取甘蓝季高氮中钾、烤烟季低氮中钾的养分分配方式。(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7期)
林子龙,郭其茂,陈根辉,黄艳霞,林金虎[3](2019)在《氮钾配施对甘薯龙薯31号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田间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氮肥(0、90、180 kg/hm~2)钾肥(0、150、300 kg/hm~2)对甘薯新品种龙薯31号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有助于提高甘薯茎叶鲜重,氮钾配施能使T/R值较早地达到平衡。不同施肥处理间甘薯鲜产、干产和干物率都存在极显着差异。施肥有利于提高鲜薯、薯干的产量,氮钾配施的效果优于施用单一肥料。甘薯产量随着肥料施用量的提高,先增加后降低。在中等肥力土壤条件下,当施N 90 kg/hm~2、K_2O 150 kg/hm~2时,能取得最高的鲜薯产量(43.87 t/hm~2)和薯干产量(12.63 t/hm~2)。(本文来源于《江西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侯文峰[4](2019)在《氮钾配施提高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生理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由于其具有产量高、产量稳定性好等特点,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作物产量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化肥的投入,水稻生产也不例外。长期大量施用化肥,尤其是氮肥,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提高氮肥利用效率不仅事关农民自身的收益,也关系到环境的质量。培育氮高效水稻品种、测土配方施肥、化肥与有机肥配施、合理轮作、肥料深施、养分配合施用等均是提高水稻氮肥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氮和钾是水稻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也是水稻根系从土壤中吸收量较大的两种营养元素。我国南方水稻主产区具有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的气候特点,土壤风化程度较高,氮钾养分均较为缺乏。另一方面,由于氮肥价格相对钾肥便宜,水稻生产中重施氮肥,轻施钾肥的现象较为普遍。研究氮钾肥配合施用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叁年田间试验和温室营养液培养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氮钾肥配合施用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影响,阐明了氮钾肥配合施用下的叶片生长发育机制、光合作用机制及碳氮代谢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氮钾肥配合施用显着提高了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与不施氮肥处理相比,施用氮肥后水稻产量提高了18.2%-21.6%;与不施钾肥处理相比,施用钾肥后水稻产量提高了9.7%-11.2%。钾肥的施用显着促进了水稻对氮的吸收与利用。与不施钾肥处理相比,施用钾肥后水稻的氮肥吸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和贡献率分别提高了15.3%-27.1%、26.8%-45.2%和16.2%-26.9%。氮肥的施用显着促进了水稻对钾的吸收与利用。与不施氮肥处理相比,施用氮肥后水稻的钾肥吸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和贡献率分别提高了32.4%-42.2%、52.3%-110.1%和20.9%-75.8%。(2)与不施氮肥处理相比,施用氮肥后水稻拔节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氮含量和镁含量分别提高了10.6%-11.1%、5.6%-14.3%和7.5%-10.1%,钾含量则降低了14.1%-24.8%。与不施钾肥处理相比,施用钾肥后叶片叶绿素含量、氮含量和镁含量分别降低了9.9%-10.9%、6.8%-7.2%和6.8%-7.2%,而钾含量则提高了11.9%-22.6%。施用氮肥后叶面积指数、叶片干物质量和总叶绿素积累量分别平均提高了60.5%-71.5%、32.8%-72.5%和71.5%-79.9%,施用钾肥则分别平均提高了25.7%-28.2%、15.4%-40.9%和13.7%-25.8%。(3)氮钾肥配合施用显着降低了水稻拔节期叶片总光合限制值,提高了叶片净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量。与不施氮钾肥处理相比,通过氮钾肥配合施用后,叶片气孔导度限制、叶肉导度限制和生理生化限制分别下降了26.6%-79.9%、24.4%-54.1%和44.1%-75.2%。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叶肉导度、最大电子传递速率和最大羧化速率分别平均提高了32.2%、57.0%、25.1%、14.0%和14.9%。水稻总干物质量、叶片干物质量和叶面积分别平均提高了120.5%、178.5%和186.9%。适宜的氮钾比是维持叶片较高光合能力的重要前提,本试验条件下拔节期适宜光合作用的叶片氮钾比为1.42-1.51,叶片氮含量为2.93%-3.23%,钾含量为2.06%-2.14%。(4)施用氮肥在提高了水稻拔节期叶片全氮含量和光合氮含量的同时,降低了光合氮的相对含量,使得更多的氮向储存氮分配,降低了叶片光合氮素利用率。施用钾肥降低了叶片全氮含量,但促进了储存氮向光合氮的转化,提高了叶片光合氮的含量和相对含量,进而提高了叶片光合氮素利用率。与不施氮肥处理相比,施用氮肥后叶片光合氮的相对含量下降了5.6%-14.5%,而储存氮的相对含量则提高了8.7%-33.8%。与不施钾肥处理相比,施用钾肥后叶片光合氮的相对含量提高了7.3%-17.7%,而储存氮的相对含量则下降了8.7%-24.2%。进一步分析表明,储存氮中的非蛋白氮组分是向光合氮转化的主要氮源。(5)氮钾肥配合施用显着影响了水稻的碳氮代谢。氮钾肥配合施用提高了孕穗期叶片的光合能力,促进了碳水化合物的生产,同时显着降低了植株体内的可溶性糖含量,促进了源器官中碳水化合物的转运。氮肥和钾肥的施用使孕穗期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平均下降了8.0%和14.7%,收获期籽粒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平均提高了51.8%和45.1%。与不施氮肥或不施钾肥处理相比,氮钾肥配合施用后叶片及根系谷氨酰胺合成酶、谷氨酸合成酶、谷氨酸脱氢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均得到了显着提高,促进了氨基酸的合成。施用氮肥同时提高了叶片中总游离氨基酸的含量,而施用钾肥则促进了氨基酸的代谢,显着降低了叶片中总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刘芳芳[5](2019)在《氮钾配施对菊花幼苗抗蚜性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菊姬长管蚜(Macrosiphoniella sanborni Gillette)是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危害最严重的害虫之一,目前生产上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还会增加产品中的农药残留。氮钾肥不仅是植物营养的必需元素,也是目前农业上大量生产的化学肥料,过量施肥或者施肥不当都会使植物遭受较大的虫害压力。相关研究表明,科学的氮钾肥配施会对植食性昆虫的生命参数产生显着的影响,控制害虫的生长发育。因此,研究氮钾肥配施,对于改进菊花蚜虫综合防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试验主要以杭白菊为试验材料,在不同浓度的氮钾配施水平处理下(N0K0、N1K1、N1K2、N1K3、N2K1、N2K2、N2K3、N3K1、N3K2、N3K3),对杭白菊幼苗期间进行蚜虫接种,并调查了接种后的蚜虫群体动态,同时比较了菊花在蚜虫侵害后的营养物质、渗透调节物、次生代谢物以及防御性酶活性的变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蚜虫调查结果显示:10个氮钾配施水平条件下植株接种蚜虫之后,对照(N0K0)条件下,蚜虫的繁殖倍率最高,N2K2繁殖倍率最低,依次是:CK>N3K3>N3K2>N1K3>N1K1>N1K2>N2K1>N3K1>N2K3>N2K2,可以看出N2K2水平条件下的处理更有利于控制蚜虫的数量,同时N2K2配施还可以缓解蚜虫侵害对植株生长的抑制。2合理的氮钾肥配施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菊花叶片内可溶性糖、提高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在植株接种蚜虫后,通过相关性分析表明,可溶性糖与蚜虫的繁殖倍率呈一定的正相关,与可溶性蛋白质存在一定的负相关性。由此可以说明氮钾配施条件下,蚜虫侵染植株时,通过降低植株内源可溶性糖和提高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提高植株抗蚜性。3合理的氮钾肥配施可以提高植株内源的次生代谢物质(类黄酮、总酚、木质素)的含量,其中CK次生代谢物质含量最低,N2K2含量最高,并且通过相关性分析表明,植物内源的次生物质与蚜虫的繁殖倍率呈一定的负相关性。由此可以说明,氮钾配施可以通过提高植株内源的次生代谢物质的含量,提高植株的抗蚜性。4合理的氮钾肥配施可以影响植株内源的渗透调节物质,提高了脯氨酸含量降低了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含量,从而降低植株的氧化损伤,提高植株抗蚜性,其中N2K2丙二醛含量最低,脯氨酸含量最高,变化幅度最大。5合理的氮钾肥配施可以提高植株内源SOD、POD、PAL、PPO、TAL、CAT的活性,增加植株内源次生代谢物的含量;其中以N2K2处理活性最高,变化幅度最大,相关性分析表明,植株叶片内次生物质含量与蚜虫的繁殖倍率呈一定的负相关性,氮钾配施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可以提高酶活性,提高次生物质含量,从而增强植株对蚜虫的抵抗力。(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19-03-27)
李静,闫金垚,胡文诗,李小坤,丛日环[6](2019)在《氮钾配施对油菜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实际生产中氮钾肥投入不平衡严重限制了氮肥肥效及作物的产量潜力。为了探明不同施氮量下钾肥施用对油菜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于2016—2017年及2017—2018年在湖北省武穴市开展连续2年的田间试验,采用氮钾两因素完全试验设计,设氮0、90、180、270 kg N hm-2和钾0、60、120、180 kg K2O hm-2各4个水平。在油菜成熟期取样测定产量、地上部氮钾积累量以及氮肥利用率。结果表明,在钾供应不足时(K0和K60),冬油菜施用氮肥的平均增产率为113.7%,而在钾供应充足的条件下(K120和K180),施用氮肥的平均增产率高达172.9%;与K0处理相比, K120处理冬油菜氮肥回收利用率平均提高了16.6%,继续增施钾肥对不同施氮量下冬油菜氮肥回收利用率的进一步提高无显着影响;达到区域平均产量时,钾供应充足较低钾(K60)投入平均降低33.9%的氮肥用量。综上所述,氮钾配施显着提高了冬油菜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在冬油菜实际生产中除了重视氮肥施用外,应增加钾肥投入,通过优化氮钾肥配施比例可进一步提高油菜产量,实现冬油菜高产和养分高效。(本文来源于《作物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张振东,钱永德[7](2017)在《氮钾配施对龙粳31营养品质和食味评分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氮肥与钾肥互作对龙粳31营养品质和食味评分的影响,为水稻的优质栽培提供合理的氮钾配施技术。结果表明:施氮量为153.12 kg/hm~2、施钾量为0 kg/hm~2,蛋白质含量达到最高,为9.37%;施氮量为0 kg/hm~2、施钾量为26.25 kg/hm~2,直链淀粉含量最高,为17.3%;施氮量为76.56 kg/hm~2、施钾量为0 kg/hm~2,食味评分最高,为83.05%。(本文来源于《南方农业》期刊2017年08期)
汪顺义,刘庆,史衍玺,李欢[8](2017)在《氮钾配施对甘薯光合产物积累及分配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氮钾配施对甘薯光合产物转移分配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方法】开展两年田间试验,设CK(不施肥)、单独施氮(75 kg N·hm~(-2))、单独施钾(150 kg K_2O·hm~(-2))和氮钾配施(75 kg N·hm~(-2)+150 kg K_2O·hm~(-2))4个处理,在生长前期(40 d)和薯块膨大期(100 d)分别进行~(13)C叶片标记。测定了功能叶~(13)C积累量和分配率、蔗糖合成酶(SS)和磷酸蔗糖合成酶(SPS)活性、叶绿素荧光和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等指标,并进行逐步回归分析、通径分析和RDA分析。【结果】与单独施氮和单独施钾相比,氮钾配施处理2014和2015年分别增产7.9%—10.1%和9.3%—10.7%。双因素分析表明,氮钾配施对甘薯产量的增加呈显着的正交互效应,其中,2014年交互效应值为0.95 t·hm~(-2),2015年交互效应值为1.35 t·hm~(-2)。在生长前期和薯块膨大期,与氮、钾处理相比,氮钾配施处理显着提高了甘薯功能叶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从而促进了两关键生长期光合产物的积累。其中CO2同化速率对应的量子产额(ΦCO2)提高27.1%—39.7%,净光合速率(Pn)提高9.1%—20.2%,甘薯地上部和地下部~(13)C总积累量提高26.3%—42.2%。氮钾配施条件下光合产物分配在两生长期内存在差异。生长前期,氮钾配施处理通过提高叶片SS和SPS酶活性,显着提高了地上部~(13)C分配率(达60.7%)(P<0.05),促进光合产物在源器官分配;薯块膨大期,氮钾配施处理显着提高块根中SS和SPS酶活性,光合产物在库-源器官膨压差的作用下由地上部向地下部转运,显着提高~(13)C向块根分配(~(13)C分配率为71.6%,P<0.05)。逐步回归分析表明,SS和SPS酶活性、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特性是调控甘薯光合产物分配的关键指标(R1=0.954,R2=0.912);通径分析表明,生长前期氮钾配施对甘薯~(13)C分配的影响直接作用系数较大的是Pn、Fv/Fm和SS;薯块膨大期氮钾配施对甘薯~(13)C分配的影响直接作用系数较大的是Pn、ΦPSⅡ和SPS。【结论】生长前期,氮钾配施处理通过提高Pn、Fv/Fm和SS促进光合产物在地上部积累,实现"建源",而薯块膨大期主要提高Pn、ΦPSⅡ和SPS促进光合产物由地上部向地下部转运,兼顾"促流"和"扩库",氮钾协同最终提高了甘薯产量。(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17年14期)
张振东[9](2017)在《氮钾配施对龙粳31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于2016年在黑龙江省胜利农场第七管理区试验田进行,以龙粳31为供试品种,以本田氮、钾不同施入量为处理,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氮肥及钾肥不同施肥量对龙粳31生育动态、群体质量、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达到为寒地水稻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的目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氮肥施用量相同时,适量钾能够增加植株高度,当钾肥施用过量时对株高有抑制作用。当氮肥和钾肥施用均超过常规施肥量时,植株株高提升明显。钾肥施用量一定的条件下,株高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升高。处理N_5K_5株高最高(113.67cm)。氮肥一定量时齐穗期茎数增多,氮肥超量时齐穗期茎数减少。分蘖末期处理N_5K_5茎数最多为19个/穴,齐穗期处理N_5K_2最多为24.3个/穴。施用氮肥和钾肥有利于提高水稻叶面积指数及干物质积累量,显着高于对照区(N_3K_3),且钾肥与氮肥存在明显的互作效应,氮肥对叶面积指数及水稻干物质积累的影响大于钾肥,叶面积指数最高处理N_5K_5(3.93),干物质积累齐穗期以N_5K_5最高(52.3g/穴)、成熟期以N_4K_4最高(96.7g/穴)。施氮量为N_1、N_2时,穗数随钾肥用量增加而升高,施氮量为N_3、N_4、N_5时,穗数随钾肥用量增加而先升高后降低。施钾量为K_1、K_2时,穗数随氮肥用量增加呈升高趋势,施钾量为K_3、K_4、K_5时,穗数随氮肥用量增加而先升高后降低。氮肥用量一定时穗粒数随钾用量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钾肥用量一定时穗粒数随氮用量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施氮量为N_1、N_2、N_5时,结实率随钾肥用量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施氮量为N_3、N_4时,结实率随钾肥用量增加呈降低趋势。不同氮钾施肥量对水稻产量具有显着影响。当施氮量为N_1、N_2时,水稻产量随钾肥施用量增加呈上升趋势,当施氮量为N_3、N_4时,水稻产量随钾肥施用量增加呈先上升后降低趋势,当施氮量为N_5时,水稻产量随钾肥施用量增加呈降低趋势。当施钾量为K_1时,产量随氮的增加呈升高趋势,当施钾量为K_2、K_3、K_4、K_5时,产量随氮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处理N_4K_4产量最高(11615.81kg/hm~2)。氮肥或钾肥对水稻食味评分的影响均达到显着水平,且存在极显着的互作效应,氮钾互作下的食味评分以处理N_3K_4最高,即氮肥76.56 kg/hm~2,钾肥78.75kg/hm~2时为最佳配置,食味达到85.2,较不施肥提高10.5%,差异达显着水平。氮钾肥用量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有重要影响,在供试条件下,高产处理为氮肥76.56 kg/hm~2-114.84 kg/hm~2、钾肥52.5kg/hm~2-78.75 kg/hm~2;优质处理为:氮肥76.56kg/hm~2-114.84 kg/hm~2、钾肥78.75 kg/hm~2-105 kg/hm~2;高产优质处理为:氮肥114.84kg/hm~2,钾肥78.75 kg/hm~2。(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期刊2017-06-01)
何志刚,娄春荣,王秀娟,董环,韩瑛祚[10](2017)在《氮钾配施对设施番茄土壤微生物群落及土壤养分和盐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明不同氮钾肥用量对番茄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及土壤养分和盐分的影响,以番茄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氮肥和钾肥用量,通过土培盆栽模拟试验,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根际土壤微生物及土壤养分的变化。结果表明:1)施肥使主要的优势菌群发生明显改变,过量施肥显着降低根际土壤的细菌数量,根际土壤中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细菌的相对丰度明显下降,但鞘脂单胞菌科(Sphingomonadaceae)和黄单胞菌科(Xanthomonadaceae)相对丰度略有增加,细菌种群分布趋于单一化。2)过量施肥导致的土壤电导率(EC)增加、C/N下降,是土壤根际细菌群落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3)过量施肥显着降低番茄株高、茎粗,但叶片叶绿素SPAD相对含量却呈现增加趋势,叶片光合作用受到抑制,从而产量明显下降。研究表明,施肥过量是导致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主要因素,次生盐渍化导致土壤中细菌群落发生改变,植株生长受到抑制,从而产量下降。(本文来源于《北方园艺》期刊2017年09期)
氮钾配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探讨周年内氮钾的分配,明确适合贵州黄壤甘蓝—烤烟模式的氮钾配施模式,为烤烟和甘蓝节肥减施、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于2016—2017年在贵州省绥阳县开展氮钾不同配施大田试验,以甘蓝和烤烟为试验材料,在一个种植周期内,控制氮磷钾总量一致,设置4个氮钾配施处理,即T1处理(甘蓝季高氮中钾、烤烟季低氮中钾)、T2处理(甘蓝季低氮中钾、烤烟季高氮中钾)、T3处理(甘蓝季中氮低钾、烤烟季中氮高钾)和T4处理(甘蓝季中氮高钾、烤烟季中氮低钾),研究不同氮钾配施对甘蓝和烤烟产量、养分吸收、化学成分以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T1处理甘蓝产量最高,达73 290 kg/hm~2,显着高于其他处理;T3处理烤烟产量最高,为1 605 kg/hm~2,显着高于T1和T4处理。周年经济效益以T1处理最高,为106 847.0元/hm~2,高于其他处理3 091.0~5 409.0元/hm~2。甘蓝氮素吸收量以T1处理最大,达135.6 kg/hm~2,显着高于T2、T3、T4处理19.8、32.8、9.5 kg/hm~2,烤烟氮素吸收量以T3处理最大,为77.7 kg/hm~2,显着高于其他处理5.7~8.6 kg/hm~2;甘蓝钾素吸收量以T4处理最大,达104.1 kg/hm~2,显着高于T1、T2、T3处理3.0、15.1、39.6 kg/hm~2,烤烟钾素吸收量以T3处理为最大,为101.7 kg/hm~2,显着高于其他处理16.4~31.3 kg/hm~2,从周年轮作养分吸收看,T1处理氮素和钾素养分吸收量分别为204.7、184.6 kg/hm~2,高于其他处理。不同氮钾配施影响烤烟化学成分,总体化学成分含量合理,内在协调。与甘蓝种植前相比,烤烟收获后土壤pH值、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均具有不同程度升高。综上所述,在黄壤区甘蓝—烤烟周年种植体系中,甘蓝季应重视氮肥施用,烤烟季应重视钾肥施用,综合周年效益和土壤养分来看,应选取甘蓝季高氮中钾、烤烟季低氮中钾的养分分配方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氮钾配施论文参考文献
[1].许丹枫,罗丹丹,夏运生,左智天,刘引.氮、钾配施对杭菊生长、产量和元素含量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9
[2].魏全全,赵欢,张萌,周开芳,左明玉.黄壤甘蓝—烤烟模式下氮钾利用对氮钾配施的响应[J].江苏农业科学.2019
[3].林子龙,郭其茂,陈根辉,黄艳霞,林金虎.氮钾配施对甘薯龙薯31号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2019
[4].侯文峰.氮钾配施提高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生理机制[D].华中农业大学.2019
[5].刘芳芳.氮钾配施对菊花幼苗抗蚜性的影响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9
[6].李静,闫金垚,胡文诗,李小坤,丛日环.氮钾配施对油菜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J].作物学报.2019
[7].张振东,钱永德.氮钾配施对龙粳31营养品质和食味评分的影响分析[J].南方农业.2017
[8].汪顺义,刘庆,史衍玺,李欢.氮钾配施对甘薯光合产物积累及分配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7
[9].张振东.氮钾配施对龙粳31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7
[10].何志刚,娄春荣,王秀娟,董环,韩瑛祚.氮钾配施对设施番茄土壤微生物群落及土壤养分和盐分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