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多直流落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多直流馈入城市电网,直流落点,系统侧谐波阻抗,独立分量法
多直流落点论文文献综述
赵劲帅,杨洪耕,徐方维,潘爱强[1](2019)在《基于稀疏成分分析的多直流馈入城市电网直流落点系统侧谐波阻抗计算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多直流馈入城市电网具有高电缆化率,在电网中易产生感容耦合,从而引发谐振与谐波放大。计算直流落点系统侧谐波阻抗对治理上述问题具有指导意义。由于直流落点背景谐波大且落点侧谐波阻抗并非远大于系统侧,现有方法难以求解。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稀疏成分分析的改进复独立分量算法,在复独立分量法分离出的谐波源信号基础上进行局部搜索,由稀疏成分分析构造稀疏筛选判据,通过稀疏筛选与非高斯性二次筛选找出与真实源信号吻合的局部信号,进而求取系统侧谐波阻抗。该算法在背景谐波较大且落点侧谐波阻抗非远大于系统侧时仍然适用。通过仿真与实际案例验证所提算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史一明[2](2017)在《基于受端系统分区的多直流馈入系统落点选取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的经济发展情况和能源储备情况大体呈逆向分布,因此电力能源大范围的流动配置成了我国电力能源的主要发展方向,国家提出了将西南地区水电向东送和南北地区互相支撑的全国联网发展战略。比较交直流两种输电形式,在运送距离、输送容量和操作控制性能方面直流输电都有其独特优势,得到了快速发展。因此,研究多直流之间的电压交互作用机理,在受端区域合理分配高密度的直流输电线路站址落点,将对以后的交直流混合电网安全稳定性和运行可靠性方面意义重大。本文针对多直流馈入输电系统的发展以及研究现状进行了简单分析介绍,通过总结已有研究成果重点分析了多直流馈入输电系统的电压交互作用机理和多馈入交互影响因子(Multi-Infeed Interaction Factor,MIIF)指标及表征直流输电电压稳定性的量化指标多馈入短路比(Multi-Infeed Short Circuit Ratio,MISCR)。针对多条直流同时落点到同一受端区域的情况,推导了多端口戴维南等值定理并建立了多直流馈入系统的等值模型,进行了等值分析。电压稳定是直流线路稳定运行的关键,直流线路的电压超出稳定范围将导致换相失败、直流闭锁等情况。本文依据电压稳定性指标MISCR和分区理论相结合分别提出了依据关联指标分区的选点方法和依据耦合作用指标聚类分区的多直流规划选点方法,针对两种不同的分区方法,分别使用线性加权法和变权评估法对分区后的方案进行了评估。最后对IEEE 14节点系统进行选点规划,通过传统方法与本文所提方法结果对比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分区指标和评估方案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东北电力大学》期刊2017-05-01)
史一明,蔡国伟,杨德友[3](2017)在《基于MIIF指标的多直流落点选择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降低多直流受端系统中直流间交互影响作用,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提出了一种基于MIIF指标的多直流落点选择方法。首先根据系统MIIF指标使用聚类手段进行系统分区,子区中的节点交互影响作用强,区间的节点交互作用弱;然后每条直流落点到一个区域,随机组合所有落点形成方案集合;最后以每个落点处抵御风险能力指标为目标,综合评估所有方案指标的整体性与均衡性,利用线性加权法筛选出最优落点方案。经过IEEE 14节点算例验证提出方法,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以为规划运行人员提供筛选依据,筛选计算规模小,便于实际工程应用。(本文来源于《现代电力》期刊2017年01期)
程斌杰,徐蔚,徐政[4](2016)在《基于多直流落点系统稳定性的电网静态分区方案选择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多直流落点系统静态分区方案的选择问题,提出多直流落点相互作用因子、多直流落点有效短路比、频率偏差因子3个评价指标,以及反映上述指标整体性和均衡性的子指标。建立线性加权和模型求解该多目标决策问题,采用综合赋权法计算权重系数,并提出基于多直流落点系统稳定性的电网静态分区方案选择方法。以实际电网为例,对静态分区方案进行评价和选择,得到最优方案。利用PSS/E平台对各方案的系统稳定性能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各分区方案的系统稳定性优劣排序与静态分区方案选择方法的计算结果排序具有一致性,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力自动化设备》期刊2016年12期)
蔡国伟,史一明,郭小江,韩奕,杨德友[5](2016)在《基于节点耦合距离的多直流馈入系统落点选取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多条直流落点到同一受端系统,密集的直流落点给电网的运行带来巨大挑战,因此合理安排直流落点位置对于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多馈入交互影响因子为基础,定义了节点间耦合距离并通过聚类的方法将受端系统分成若干子区域。聚类结果表明同一子区中的节点交互影响作用强,不同子区域中的节点交互作用弱。每条直流选择一个子区域作为备选落点区域,所有可能方案构成落点方案集合,以多馈入短路比指标为目标,利用变权综合法评估落点方案。最后通过同一算例与已有筛选方法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与简便性,可应用于直流落点规划选址。(本文来源于《电网技术》期刊2016年07期)
席亮[6](2014)在《多直流落点系统换相失败及恢复特性的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直流输电本身所具有的经济性、高度可控及快速可调的特性,使其在远距离、大容量输电和区域电力系统联网等方面应用广泛,并逐渐形成了交直流输电并联运行、多回直流集中馈入受端系统的复杂电网,以我国南方电网尤为典型。对于多直流落点系统,换相失败是交直流相互作用下最为典型的问题。至2015年溪洛渡和糯扎渡直流工程投产后,南方电网在“十二五”期间将形成更为复杂的多直流落点系统,某些严重故障可能会引起南方电网受端八回直流输电逆变器同时发生换相失败,多回直流输电逆变器的换相失败特性与功率恢复特性对受端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因此对多直流落点系统进行详细地电磁暂态建模,通过仿真的方法研究直流换相失败及恢复特性非常必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换相失败的机理及影响换相失败和功率恢复过程的主要因素;使用PSCAD/EMTDC仿真软件,以糯扎渡±800kV特高压直流工程为例,研究逆变侧换流母线电压变化、逆变侧交流系统强度及低压限流控制(VDCOL)对换相失败及功率恢复特性的影响。针对大规模交直流电网电磁暂态仿真精确初始稳态难以确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EMTDC快速建模调试方法,通过分区建模调试的思想将大电网建模问题转化成小电网进行解决,使建模效率及模型准确度大大提高。对南方电网“两渡”直流投产后的2015水平年丰大规划方式数据进行了动态等值,采用上述方法对等值后系统建立了含全部8回直流详细模型及500kV主网架的交直流大电网PSCAD/EMTDC电磁暂态仿真模型。对2015年南方电网多直流落点系统换相失败特性进行了详细地EMTDC仿真分析,通过对受端主要500kV站点出线进行故障扫描确定了可能引起多回直流同时换相失败的站点,并重点对直流逆变站出线典型故障下各直流的响应特性及恢复过程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南方电网受端系统500kV北郊站、水乡站和木棉站分别配置±200Mvar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装置对多直流落点系统换相失败及恢复特性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分析。(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4-04-22)
林桥,李兴源[7](2014)在《整流站与逆变站临近的多直流落点系统的短路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多馈入短路比是研究多馈入直流系统的重要参考指标,以往的研究大多仅考虑送端或仅考虑受端,对于整流站与逆变站临近的多直流系统,传统的多馈入短路比已无法正确描述其运行特性。本文在原有研究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深入研究了整流站与逆变站临近的多直流落点系统短路比以及电气距离对它的影响,给出了整流站与逆变站临近的多直流落点系统短路比的变化规律。基于CIGRE模型建立了两条整流站与逆变站临近的直流输电模型,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其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华东电力》期刊2014年02期)
周勤勇,刘玉田,汤涌[8](2013)在《计及直流权重的多直流馈入落点选择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多直流馈入情况下,需要对电网规划的多个直流落点进行决策。基于直流落点间的等效阻抗和直流额定功率,给出了反映直流在系统内影响力的的权重系数定义。基于多馈入短路比,提出计及直流权重的多直流馈入落点方案评价指标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根据直流间的相互影响因子,给出了纳入评价指标计算的直流的筛选策略。提出了涵盖初选、评估排序、安全稳定校核步骤的直流落点选择方法和流程。该方法体现了多直流相互影响的特点,为电网规划方案多回直流落点的选取提供了快速、直接的计算分析工具。方法应用于华东2020年规划电网,计算得到的规划直流落点方案优劣排序与时域仿真计算结果高度一致,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网技术》期刊2013年12期)
赵睿,李兴源,王渝红,刘天琪,王曦[9](2013)在《多直流落点系统分时多目标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多直流落点系统直流闭锁故障,提出分时多目标控制策略。该策略在监测机组滑差过零前,以最大限度减少发电机过剩动能为目标,同时提升多条直流有功功率;滑差过零后,以分配断面功率损失和提高系统阻尼为目标,通过同时降低多条直流有功提升量来平衡送受端系统功率,采用基于敏感点挖掘的的直流阻尼控制来提升后续摆阻尼。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显着提高"叁华"电网直流闭锁故障后系统的暂态稳定性和动态稳定性。(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期刊2013年05期)
索明贵[10](2013)在《多直流落点系统中高压直流换相失败问题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电力需求的逐年增长,加之我国幅员辽阔,能源资源分布极不均衡,西部地区能源资源丰富,但是电力需求较小;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然而能源匮乏;因此,我国形成了“西电东送”的格局。高压直流输电由于在远距离、大容量输电中比高压交流输电更经济,加上无稳定性问题并具有快速调节的能力,使之在“西电东送”战略中担当了重要角色,形成了大规模、交直流互联和多回直流落点集中于同一地区的复杂网络,以我国南方电网和华东电网尤为典型。换相失败是HVDC输电系统常见的故障之一,它严重影响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对于多直流落点系统来说,交直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更为复杂,单个逆变站的换相失败可能引发几个逆变站相继发生换相失败,甚至导致直流功率传输的中断,影响整个交直流系统的稳定运行。因此,多直流落点系统中高压直流换相失败问题的研究就非常必要。本文介绍了直流输电系统的基本构成及特点,并从原理上重点分析换相失败的机理;提出了一种利用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快速判断直流系统换相失败的方法。基于节点阻抗矩阵对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进行定义,通过最小熄弧角判断标准推导出临界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的通用表达式,提出了基于临界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的换相失败判断方法。某一回直流逆变侧换流母线发生叁相短路故障时,如果另一回直流与该直流间的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大于临界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则认为另一回直流系统也会同时发生换相失败。并用小算例系统和实际电网的研究结果证明了该指标和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进行了基于EMTDC仿真的换相失败特性及影响因素分析;介绍了南方电网多直流落点系统的电磁暂态建模;以南方电网2011年丰大运行方式EMTDC模型分析了逆变站换流母线电压变化对换相失败及功率特性的影响和交流严重故障对直流输电运行影响,最后进行了交流系统故障引起多回直流同时换相失败的研究,结合BPA和EMTDC仿真工具提出了一种快速判断能导致多回直流同时换相失败的交流故障区域的方法。(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3-05-01)
多直流落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我国的经济发展情况和能源储备情况大体呈逆向分布,因此电力能源大范围的流动配置成了我国电力能源的主要发展方向,国家提出了将西南地区水电向东送和南北地区互相支撑的全国联网发展战略。比较交直流两种输电形式,在运送距离、输送容量和操作控制性能方面直流输电都有其独特优势,得到了快速发展。因此,研究多直流之间的电压交互作用机理,在受端区域合理分配高密度的直流输电线路站址落点,将对以后的交直流混合电网安全稳定性和运行可靠性方面意义重大。本文针对多直流馈入输电系统的发展以及研究现状进行了简单分析介绍,通过总结已有研究成果重点分析了多直流馈入输电系统的电压交互作用机理和多馈入交互影响因子(Multi-Infeed Interaction Factor,MIIF)指标及表征直流输电电压稳定性的量化指标多馈入短路比(Multi-Infeed Short Circuit Ratio,MISCR)。针对多条直流同时落点到同一受端区域的情况,推导了多端口戴维南等值定理并建立了多直流馈入系统的等值模型,进行了等值分析。电压稳定是直流线路稳定运行的关键,直流线路的电压超出稳定范围将导致换相失败、直流闭锁等情况。本文依据电压稳定性指标MISCR和分区理论相结合分别提出了依据关联指标分区的选点方法和依据耦合作用指标聚类分区的多直流规划选点方法,针对两种不同的分区方法,分别使用线性加权法和变权评估法对分区后的方案进行了评估。最后对IEEE 14节点系统进行选点规划,通过传统方法与本文所提方法结果对比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分区指标和评估方案的有效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多直流落点论文参考文献
[1].赵劲帅,杨洪耕,徐方维,潘爱强.基于稀疏成分分析的多直流馈入城市电网直流落点系统侧谐波阻抗计算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9
[2].史一明.基于受端系统分区的多直流馈入系统落点选取方法研究[D].东北电力大学.2017
[3].史一明,蔡国伟,杨德友.基于MIIF指标的多直流落点选择方法[J].现代电力.2017
[4].程斌杰,徐蔚,徐政.基于多直流落点系统稳定性的电网静态分区方案选择方法[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6
[5].蔡国伟,史一明,郭小江,韩奕,杨德友.基于节点耦合距离的多直流馈入系统落点选取方法[J].电网技术.2016
[6].席亮.多直流落点系统换相失败及恢复特性的仿真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
[7].林桥,李兴源.整流站与逆变站临近的多直流落点系统的短路比研究[J].华东电力.2014
[8].周勤勇,刘玉田,汤涌.计及直流权重的多直流馈入落点选择方法[J].电网技术.2013
[9].赵睿,李兴源,王渝红,刘天琪,王曦.多直流落点系统分时多目标控制[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3
[10].索明贵.多直流落点系统中高压直流换相失败问题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