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带功放论文-刘太君

宽带功放论文-刘太君

导读:本文包含了宽带功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宽带射频功放,深度神经网络,预失真线性化技术

宽带功放论文文献综述

刘太君[1](2019)在《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5G宽带射频功放数字预失真线性化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告将讨论使用几种不同的深度神经网络对5G宽带射频功放进行数字预失真线性化的问题。首先回顾采用诸如各种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前馈神经网络等传统神经网络对射频功放进行数字预失真线性化时所表现出的性能差异。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如何使用卷积神经网络(CNN)、循环神经网络(RNN)、长短期神经网络(LSTM)、对抗神经网络(GAN)等深度神经网络对5G宽带射频功放进行数字预失真线性化。最后,通过一些在5G射频功放原型上获得的实验结果,对各种深度神经网络的线性化能力进行实验验证。(本文来源于《201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期刊2019-05-19)

马佳,吴云飞,韩海生,赖署晨[2](2019)在《1~6 GHz宽带大功率固态功放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有源相控阵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功率放大器设计提出宽带、小型化、高效率、低成本的要求。通过使用GaN HEMT器件设计一款工作在1~6GHz输出功率为50 W的宽带大功率固态功放模块。经过测试,该功放模块工作带宽超过2个倍频程,在全频段增益满足47±3dB,输入驻波≤1.5,整个功放模块的功耗≤1 800 W,模块效率≥25%。(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李光[3](2019)在《基于FPGA的宽带功放数字预失真技术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些年来,随着半导体和无线通信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人类正在朝着信息高速路全面迈进。人们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的通信业务需求催生了一代又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更迭。为了获得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频谱利用率,新的通信系统信号传输带宽增加,对信号也采用诸如QPSK,64QAM,OFDM等非恒定包络高阶调制方式。当这些信号经过射频功率放大器时,功放会工作在回退区间,从而效率降低。同时,由于带宽的增加,信号失真更加严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对功放进行线性化。本文在对各种线性化技术进行研究分析和对比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射频功放数字预失真实现方案,该方案实现简单,成本低,灵活易用。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本文对宽带功放的非线性模型进行分析。对现有功放模型的基函数和运算复杂度,建模精度等对比,指出了各模型在FPGA实现中存在的局限性。同时提出了一种MCMP混合多项式模型,对建模精度和计算复杂度进行很好折衷,且易于在FPGA上实现。用该模型对20 MHz LTE信号激励下的功放进行建模,在MATLAB的仿真中发现其NMSE相比于记忆多项式模型减少了大约3 dB,在系数个数相同的条件下,模型计算复杂度相比于DDR模型减少20%。(2)本文对于FPGA实现中的查找表结构预失真器中的均匀量化问题进行了探究,对均匀量化查找表采用分段和插值法优化。现有的查找表大多采用均匀量化,为了提高计算的复数增益的精度,只能增加查找表的深度,牺牲了查找时间和存储空间。本文采用的带插值的非均匀量化查找表,在功放线性度较好且信号分布稀疏的部分采用中间插值法存储,减少表项个数。在功放线性度较差,且信号分布密集的部分,则适当减小量化间隔,增加表项个数。此种结构相较于均匀量化的查找表结构,资源消耗减少30%的同时预失真改善效果提高2.5 dB。(3)本文给出了一种FPGA单芯片射频功放数字预失真系统实现方式,并基于Xilinx的VC707开发板搭建了实验平台。功放建模和预失真系数及复数增益的计算在Microblaze软核中完成,然后将计算结果发送到硬逻辑实现的查找表结构的预失真器中进行处理,最终得到预失真之后的基带信号。相比于FPGA+DSP和FPGA+ARM芯片架构,此方案实现更加简单,成本和功耗更低。用此平台分别对20 MHz和40 MHz的LTE信号进行测试,ACPR均能降低到-45 dBc以下。(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9-03-01)

杨光,李晓东,胡啸,余振坤[4](2018)在《宽带Chrip信号激励下功放数字预失真补偿》一文中研究指出功率放大器(power amplifiers,PAs)会对输入的宽带线性调频信号(linear frequency modulated,LFM)引入幅度失真和相位失真,这将导致接收机脉冲压缩处理后的输出信号主瓣展宽,旁瓣电平抬高,从而恶化雷达距离分辨率甚至产生虚假目标。文中提出采用有限冲击响应滤波器(finite impulse response,FIR)模型对宽带LFM信号激励下的功放进行行为建模和数字预失真(digital predistortion,DPD)补偿。利用宽带测试平台对500 MHz瞬时带宽LFM信号激励下峰值功率15 W的S波段功放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浅饱和和深饱和情况下FIR模型都能准确建模功放的失真特性,浅饱和情况下DPD能够补偿幅度失真和相位失真,而深饱和情况下只能补偿相位失真,经过DPD补偿脉冲压缩后的峰值旁瓣电平都明显降低。(本文来源于《微波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孙洪铮,丁浩,王志刚[5](2018)在《2~4 GHz宽带高效率功放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宽带高效率功放的设计要求,基于宽带匹配网络设计了一款GaN宽带高效率功率放大器,其工作频率覆盖整个S波段。仿真结果显示,该功放在整个S频段内漏极效率(DE)大于62%,功率附加效率(PAE)大于57%,增益大于10.6dB。实测结果表明,该功放在整个频段内DE大于54%,PAE大于48%,增益大于9 dB,增益平坦度在1 dB以内,实现了S波段高效率宽带功率放大器的设计。(本文来源于《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李合理[6](2018)在《一种宽带DPD功放非线性建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无线通信技术飞速发展,宽带DPD线性化技术成为功率放大器的主流技术,尤其是自主DPD更是成为各大公司主攻的技术研究方向,PA的非线性宽带建模方法是技术突破的关键。本论文重点研究有记忆效应的宽带功放建模方法 ,及宽带功放AM-AM、AM-PM特性的评估分析方法,并通过实验数据进行分析验证。(本文来源于《现代信息科技》期刊2018年08期)

惠明,张新刚,张萌,余超,朱晓维[7](2018)在《基于实复值混合时延神经网络的宽带功放的建模和线性化(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实复值混合时延神经网络,用于建模和线性化宽带射频功放.该神经网络包含输入信号的广义记忆效应、复值输入信号和复值输入信号模值的分数阶次,因而其建模精度显着提高.对实复值混合时延神经网络在不同扩展常数、记忆深度、神经元数和阶数时的归一化均方误差(NMSE)进行了比较研究,以建立一个能够有效建模宽带功放强非线性的基带模型—最优时延神经网络(TDNN).采用51 dBm宽带功放和25 MHz带宽的混合测试信号用于模型的有效性验证.测试结果表明,实复值混合时延神经网络相比记忆多项式模型和实值时延神经网络具有更高的建模精度,NMSE提高5 dB.此外,实复值混合时延神经网络相比广义记忆多项式模型,NMSE提高0.6 dB,并具有更好的数值稳定性.相比实值时延神经网络和记忆多项式模型,所提出的时延神经网络能够更好地抑制带外的频谱再生.(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期刊2018年02期)

郑智潜,杨志刚[8](2018)在《VHF波段宽带连续波大功率双通道功放组件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针对VHF波段宽带连续波大功率固态功放组件的整体指标要求,分析主要指标间的关系和相互制约性,对指标之间相互制约问题折中考虑,优化设计。既能实现大功率、线性化指标要求,又解决了高热耗下的散热难题,同时满足组件的小型化要求。然后分别从功能模块化设计、电磁兼容设计、热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从功率放大方式的选择和结构布局安排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研制出一种双通道VHF波段宽带连续波大功率固态功放组件,满足机载平台对固态功放组件体积和重量的严格要求。最后给出了功放组件的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组件完全满足总体指标要求。(本文来源于《雷达科学与技术》期刊2018年03期)

李伟,孟进,葛松虎,何方敏,李毅[9](2018)在《基于权重双核模型的宽带功放行为建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宽带功放行为建模和畸变补偿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权重双盒模型.该模型采用无记忆子模型和记忆子模型权重级联的方法分别对宽带功放的静态非线性和动态非线性进行级联建模.首先,利用无记忆子模型对输入信号幅值进行压缩,降低静态畸变部分模型的拟合误差,并在子模型输出端进行解权值,保证功放的饱和驱动特性;接着,构建权重记忆子模型,利用信号幅值相关的权值函数动态的调整高低功率动态畸变子模型的权重比例.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信号驱动情况下,本文方法在降低计算复杂度的同时,保持了更好的建模精度和畸变补偿能力.(本文来源于《电子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薛强[10](2018)在《超宽带固态功放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固态功放是一种基于半导体芯片制作而成的功率放大器,其与传统的电真空功率放大器相比具有体积小,寿命长,故障率低的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雷达系统、卫星通信、测试控制等领域。研制宽频带,高功率的固态功放是固态功放设计中不断追求的一个设计目标,在此背景下,本论文对超宽带固态功放进行了研究与设计,主要在6-18GHz工作频段内,实现两路功率合成。研究基于功率合成技术,首先介绍了3种常见的功率合成方式,包括管芯合成、电路合成和空间合成,并着重分析了功率合成时幅度差和相位差对合成效率的影响,然后通过理论分析、仿真设计和实物测试研制了两款6-18GHz功分/合成单元,分别是两路威尔金森功分器和一种新型渐变带状线结构3d B电桥,随后为保证固态功放特有的加电顺序,研制了一款新型时序保护电路;为保证功放模块良好散热,对热设计过程进行了详细计算分析;为改善链路幅度不平衡度,设计并调试了一款宽带均衡器。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对6-18GHz两路固态功放进行了完整功率合成和级联测试,最终标明:在6-12GHz频段内,功放系统饱和输出功率大于43d Bm,在12-18GHz频段内,饱和功率大于42d Bm,在全频段内功放的整体幅度不平度<±5.5dB,增益>40d B,功率附加效率>15%。本论文在超宽带3d B耦合器、时序保护电路、热设计、均衡器技术上进行了某些创新性研究,为超宽带固态功放技术的研究提供了一些参考。(本文来源于《西南科技大学》期刊2018-06-10)

宽带功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伴随着有源相控阵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功率放大器设计提出宽带、小型化、高效率、低成本的要求。通过使用GaN HEMT器件设计一款工作在1~6GHz输出功率为50 W的宽带大功率固态功放模块。经过测试,该功放模块工作带宽超过2个倍频程,在全频段增益满足47±3dB,输入驻波≤1.5,整个功放模块的功耗≤1 800 W,模块效率≥25%。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宽带功放论文参考文献

[1].刘太君.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5G宽带射频功放数字预失真线性化技术研究[C].201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2019

[2].马佳,吴云飞,韩海生,赖署晨.1~6GHz宽带大功率固态功放设计[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19

[3].李光.基于FPGA的宽带功放数字预失真技术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9

[4].杨光,李晓东,胡啸,余振坤.宽带Chrip信号激励下功放数字预失真补偿[J].微波学报.2018

[5].孙洪铮,丁浩,王志刚.2~4GHz宽带高效率功放的设计[J].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2018

[6].李合理.一种宽带DPD功放非线性建模方法[J].现代信息科技.2018

[7].惠明,张新刚,张萌,余超,朱晓维.基于实复值混合时延神经网络的宽带功放的建模和线性化(英文)[J].JournalofSoutheastUniversity(EnglishEdition).2018

[8].郑智潜,杨志刚.VHF波段宽带连续波大功率双通道功放组件的设计[J].雷达科学与技术.2018

[9].李伟,孟进,葛松虎,何方敏,李毅.基于权重双核模型的宽带功放行为建模方法[J].电子学报.2018

[10].薛强.超宽带固态功放技术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8

标签:;  ;  ;  

宽带功放论文-刘太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