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中翻译论文-郭小雪

日中翻译论文-郭小雪

导读:本文包含了日中翻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蒙古趣谈》,日译汉,翻译实践报告

日中翻译论文文献综述

郭小雪[1](2019)在《《蒙古趣谈》(第二章)日中翻译实践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蒙古趣谈》是日本学者金冈秀郎的书,是他根据多次访问蒙古国,中国内蒙古地区的经历编纂而成的。他对蒙古学,佛学都有很深入的研究。本书于1993年8月在日本出版。此次翻译文本,笔者节选了《蒙古趣谈》中的第二章,也就是“走向成吉思汗之旅”中的节选。该章主要讲述了成吉思汗的诞生与传说,围绕成吉思汗的诞生、家族的变迁、成长经历、成为一代大汗,外人的评说等方面展开。该实践报告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为序言,主要介绍了本次翻译实践的内容,研究课题以及意义。第二部分主要介绍该文本的情况,作者情况等。第叁部分主要介绍本次的翻译实践情况,从译前准备、翻译过程、译后校对,这叁个方面对此次翻译实践进行了介绍。第四部分是案例分析,主要从专有名词、句子以及标题的翻译方法以及策略方面进行介绍。第五部分为此次翻译实践情况的总结。(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9-05-28)

李海红[2](2019)在《《餐桌之云》日中翻译实践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日本文学作品在世界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是小说、电影、还是动漫,都时刻影响着世界文坛,也影响着关注日本文学的每一个人。这些影响要发挥其作用,都离不开语言之间的媒介——译者。可以说,译者穿梭于两种甚至更多种语言之间,传达思想、传递文化,是文化发展全球化所不可或缺的高端型人才。本次日译汉翻译实践报告所选文本是日本作家林望的随笔《餐桌之云》。这是林望留英归来时的早期作品,成书于1993年。作家林望文学功底深厚,他翻译出版了《源氏物语》的现代语译本《谨译源氏物语》,并获得了每日出版文化的特别奖,对弘扬日本古典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创作了很多作品,但在中国却鲜为人知。《餐桌之云》就是其中之一。据笔者所知,尚未有中文译本。这部随笔作品,以作家林望的衣食住行为主线,穿插了作家林望的平生经历,表达了作家林望热爱生活的态度。本次日译汉翻译实践报告,通过大量例句分析的形式,阐述了文学翻译中的一个典型类型,即随笔文学翻译的特点。文章从介绍作家、作品入手,例举随笔文学翻译的特征和翻译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再通过大量例句分析的形式,阐述了在翻译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例如:词汇的翻译问题、句子的翻译问题、古文的翻译问题等。衷心希望我的研究能对有志于从事翻译工作的同仁有所裨益,同时也希望通过此次翻译实践报告,能够让更多的国人了解日本的随笔文学,了解作家林望的内心世界及其生活现状。(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9-05-28)

吴烨[3](2019)在《《骑马民族的思想》(第六、七章)日中翻译实践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是日中翻译实践报告。选取丰田有恒的《骑马民族的思想》中“骑马民族和日本语”和“骑马民族的思想”两章进行翻译,来完成本次报告。《骑马民族的思想》是关于日本史的着作,被誉为最能理解“骑马民族征服说”的入门书籍。笔者采用北京外国语大学李长栓教授的“理解、表达、变通”的框架,对本次翻译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进行分析。本论文一共分为四部分内容。首先介绍了前期准备以及原着和作者,叙述了选取该原着的理由和本次翻译实践的意义。其次介绍了本次实践报告中所采用的论文框架。然后从“理解、表达、变通”这叁方面出发,进行翻译事例的分析。在这之中会详细说到笔者在翻译时的考虑和处理,并会贯穿一些翻译理论。最后总结心得和不足之处。在本文中,试着总结历史作品的翻译方法和文学作品的翻译技巧,尝试在“理解、表达、变通”的框架下,撰写日译汉翻译实践报告,如若能对今后日中翻译有所帮助的话,笔者不胜荣幸。(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9-05-28)

曹炳阳[4](2019)在《拟声拟态词日中翻译方法的实证性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以《大提琴手高修》的7部译本为研究素材,运用统计分析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对日语拟声拟态词的日汉翻译方法及使用情况进行实证性考察,得出以下结论:日语拟声拟态词因种类不同会有不同的翻译方法。无论是探讨翻译方法还是实际翻译,都有必要对拟声拟态词进一步分类,并按照分类归纳或选择翻译方法。翻译拟声词和拟音词时多采用译为对应象声词的方法,还需考虑原文的语境和场面等。翻译拟态词和拟容词时,多译为形容词,可根据具体情况译为迭词形容词、“…然”形容词、一般形容词等。翻译拟情词时,因其常和动词一并使用而多译为动词。本文还进一步明确了各种翻译方法的适用范围,并指出翻译拟声词时需慎用“省略”法,需熟悉中国象声词词意,避免随意造词。在翻译拟态词时需慎用“译为名词”等翻译方法。本稿共分为五个部分:序论部分:说明拟声拟态词的难点和翻译方法的先行研究,并汇总目前的问题点,介绍本稿的研究课题和研究方法。1:使用文献分析和比较分析,整理分析先行研究中的拟声拟态词的日中翻译方法,明确目前拟声拟态词的日中翻译方法的数目及具体方法。2:选定用于本研究的翻译素材。选定研究的作品以及作品的中文译本之后,进一步分类整理作品中的拟声拟态词。3:通过统计分析,调查拟声拟态词的翻译方法的使用情况,确认是否存在其它方法。然后,通过调查各个翻译方法使用次数及使用利用率,确认拟声拟态词常用的翻译方法。4:通过比较译文来确认每种翻译方法使用是否恰当,并考察其实际使用情况和适用范围等。结论部分:简单总结本文的研究,并提出今后的研究课题和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国际关系学院》期刊2019-04-01)

黄柳雅倩[5](2018)在《《日中近代图书馆—友好与对立之间》(节选)翻译实践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告翻译内容节选自小黑浩司的学术论文集《日中近代图书馆——友好与对立之间》。本书由青弓社出版,据作者过去所撰写的七篇学术论作整理而成,追溯了近代日本图书馆在中国的成立过程,介绍了图书馆相关人物的作用。笔者翻译实践内容为该书第四章《抗日战争与北京近代科学图书馆》。第四章前半部分讲述了卢沟桥事变的爆发拉开了中国全面抗日的序幕,日本外务省创立的北京近代科学图书馆在美其名曰“华北文化工作”政策的指导下,开展一系列教育文化活动。后半部分讲述该图书馆与日本军部、日本图书馆界往来密切,筹集书籍送至前线,慰问日军。后随着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北京近代科学图书馆最终被关闭,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本次翻译实践在法国释意理论指导下,结合多种翻译方法完成。法国释意理论始源于口译,它将翻译分解为理解、脱离原语语言外壳和重新表达叁个步骤,通过释意传递信息,达到交际意义对等。该书属于传递信息的学术文本,语言简洁精炼,释意理论对该类型文本的翻译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释意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因表达方式引起的译入语拗口的问题,可以更加流畅、更好地诠释原文所表达的内容和意义。本报告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翻译任务描述,主要介绍了作者、整个文本及节选文本的特点;第二部分为翻译实践概括;第叁部分阐述了释意理论的核心内容;第四部分案例分析为本报告重点内容,从词语和句子两方面入手具体分析释意理论的运用;第五部分为结语,总结翻译的收获与不足。(本文来源于《浙江工商大学》期刊2018-12-01)

王灿[6](2018)在《《制造业白皮书》的日中翻译实践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实践报告通过《制造业白皮书》的翻译实践,对翻译中从事先准备到完成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这次的实践报告主要围绕六个方面展开:工作委托介绍、事先准备、翻译实施过程、翻译评价、案例分析、总结。工作委托介绍主要是对翻译的时间、资料、委托方等进行介绍。事先准备则是介绍单词、原文文体特征以及翻译方针等。而翻译实施过程主要介绍了翻译过程以及在这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点,包括“单词、时间”。翻译评价主要从客户评价及自身评价两方面展开。案例分析则是从“单词”、“句子”、“翻译辅助”的角度,针对翻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其中,“单词”这一部分主要是关于汉字和专有词汇的翻译的问题进行分析。而“句子”这一部分是关于格助词“の”的翻译、主语漏译、长句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总结部分对整篇报告进行了总结,并针对自己问题分析了今后的努力方向。(本文来源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期刊2018-04-18)

余荣权[7](2017)在《《一个女人的一生》日中翻译实践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有关岛崎藤村的译介活动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二十年代。鲁迅、周作人之后,国内对岛崎藤村作品研究、翻译的学者不断涌现。换而言之,关于岛崎藤村作品的文学活动十分活跃。不仅小说,他的散文、诗歌等也被翻译为汉语。现今,研究、分析岛崎藤村文学观念和作品的学者非常多。但是大多数学者或翻译家对岛崎藤村文学观念和作品之间的联系研究和分析,或者对作品的译介,仅仅局限于一个方面,在关于他的作品如何翻译为好这个领域的研究尚未形成体系。翻译理论中,众所周知尤金·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此理论多用于说明文、记叙文等文章,很少用于文学类文章和诗歌等。它的形式对等、意义对等和风格对等叁个特征,适用于简洁朴素的文章。《一个女人的一生》属于岛崎藤村女性题材、语言朴实的短篇小说,尚未有人翻译,因此以此为文本,在翻译岛崎藤村女性题材的作品过程中,如何应用动态对等理论,举出典型例文,积极寻求翻译难点的解决办法,为以后的学者和翻译家提供翻译材料、岛崎藤村作品系统性的翻译方法以及新的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7-06-07)

王亚迪[8](2017)在《《论职权探知主义—以人事诉讼程序为中心》日中翻译项目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日本在职权探知主义与人事诉讼程序方面的研究较为完善,理论积淀深厚。通过对日本的职权探知主义与人事诉讼程序的研究,可为中国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撑。本翻译项目报告的原文为法律论文《职榷探知主义について--人事诉讼手続を中心に》,共约12000字。法律论文翻译不同于普通翻译,译文更加注重学术性、专业性,这就要求译者具有严谨的翻译态度以及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翻译该论文文本主要采取了翻译学家纽马克的翻译理论为指导,采取多种方法进行翻译。翻译项目报告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项目描述,简要介绍本次翻译任务的背景以及译前准备;第二部分翻译过程描述,包括翻译策略的选择、译文风格及形成原因等;第叁部分案例分析,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结合,列举典型案例,分析专业术语以及长句的翻译,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第四部分翻译质量管理及客户评价;第五部分结论,对此次翻译实践进行了总结,简要讲述笔者此次翻译实践的心得体会。(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7-06-01)

杨胜永[9](2017)在《《游牧民族(鲜卑族二)鼎盛时期情感的升华》历史讲义日中翻译项目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的多样性显得尤其重要和珍贵,鲜卑族历史回顾也能启发当今人们的对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视。另外,中日两国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重新回顾那些辉煌的交流历史,也能够对当今的中日交流提供一些经验的借鉴和参考。翻译作为一门沟通交流的工具,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往来搭起了桥梁,促进了社会的交流和发展。本翻译项目报告的原文是日语历史讲义,主要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笔者所翻译的是该历史讲义的第二部分内容,其中有一些是关于鲜卑族的内容,但主要内容是有关隋唐的历史和遣隋使、遣唐使。笔者依据西方功能翻译理论中的目的论(skopostheorie)对该历史讲义文本进行翻译。本翻译报告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是任务描述,分别从原文文本性质、日译汉译文文本性质和译前准备叁个方面进行描述分析;第二部分是翻译过程,其中包括翻译策略的选择、译文风格及形成原因、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及解决方案,比如在句子的翻译中所选择的顺译、倒译以及加译等的翻译方法,另外对“烂熟”、“情念”、和“升华”等日语词汇进行翻译时所采取的中日词典的解释对比研究之后的译法选择;第叁部分是质量控制;第四部分是总结;第五部分是参考文献;第六部分是附录。(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7-06-01)

徐齐[10](2017)在《斯坦纳阐释学在日中翻译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今时今日中日交流日益深化,不仅仅是在经济、政治的方面,而且在学术界也呈现了越发紧密的趋势。因此,学术论文的翻译作为学术交流的主要桥梁也已成为了翻译实务中不可欠缺的一部分。此类文本的特点是翻译量大,学术专业性较强,因此难度较大。所以作为译者,必须具备专业的知识素养和论文翻译能力。本翻译实践报告以笔者所翻译的《康有为的宗教观和大同思想》为例,为了使原文意义准确地传达给读者,结合乔治·斯坦纳的翻译理论,通过其中的四个步骤,致力于解决实践过程中所产生的若干个问题。借此,本翻译报告也体现了以阐释学为基础的该翻译理论的重要性。(本文来源于《浙江工商大学》期刊2017-01-01)

日中翻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日本文学作品在世界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是小说、电影、还是动漫,都时刻影响着世界文坛,也影响着关注日本文学的每一个人。这些影响要发挥其作用,都离不开语言之间的媒介——译者。可以说,译者穿梭于两种甚至更多种语言之间,传达思想、传递文化,是文化发展全球化所不可或缺的高端型人才。本次日译汉翻译实践报告所选文本是日本作家林望的随笔《餐桌之云》。这是林望留英归来时的早期作品,成书于1993年。作家林望文学功底深厚,他翻译出版了《源氏物语》的现代语译本《谨译源氏物语》,并获得了每日出版文化的特别奖,对弘扬日本古典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创作了很多作品,但在中国却鲜为人知。《餐桌之云》就是其中之一。据笔者所知,尚未有中文译本。这部随笔作品,以作家林望的衣食住行为主线,穿插了作家林望的平生经历,表达了作家林望热爱生活的态度。本次日译汉翻译实践报告,通过大量例句分析的形式,阐述了文学翻译中的一个典型类型,即随笔文学翻译的特点。文章从介绍作家、作品入手,例举随笔文学翻译的特征和翻译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再通过大量例句分析的形式,阐述了在翻译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例如:词汇的翻译问题、句子的翻译问题、古文的翻译问题等。衷心希望我的研究能对有志于从事翻译工作的同仁有所裨益,同时也希望通过此次翻译实践报告,能够让更多的国人了解日本的随笔文学,了解作家林望的内心世界及其生活现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日中翻译论文参考文献

[1].郭小雪.《蒙古趣谈》(第二章)日中翻译实践报告[D].内蒙古大学.2019

[2].李海红.《餐桌之云》日中翻译实践报告[D].内蒙古大学.2019

[3].吴烨.《骑马民族的思想》(第六、七章)日中翻译实践报告[D].内蒙古大学.2019

[4].曹炳阳.拟声拟态词日中翻译方法的实证性考察[D].国际关系学院.2019

[5].黄柳雅倩.《日中近代图书馆—友好与对立之间》(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浙江工商大学.2018

[6].王灿.《制造业白皮书》的日中翻译实践报告[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8

[7].余荣权.《一个女人的一生》日中翻译实践报告[D].内蒙古大学.2017

[8].王亚迪.《论职权探知主义—以人事诉讼程序为中心》日中翻译项目报告[D].广西大学.2017

[9].杨胜永.《游牧民族(鲜卑族二)鼎盛时期情感的升华》历史讲义日中翻译项目报告[D].广西大学.2017

[10].徐齐.斯坦纳阐释学在日中翻译中的应用[D].浙江工商大学.2017

标签:;  ;  ;  

日中翻译论文-郭小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