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振型相关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球面网壳,地震动输入,振型响应,主振型
振型相关性论文文献综述
相阳,罗永峰,廖冰,沈祖炎[1](2016)在《球面网壳地震动输入与振型响应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析球面网壳结构对预定地震荷载谱的响应,选出对结构反应贡献较大的主振型(DM)并用于振型迭加计算,提高振型迭加法(MSM)的计算效率.为获得球面网壳在预定地震荷载谱作用下的响应规律以及研究结构振型响应与地震动输入的相关性,基于准静力响应、共振响应及耦合响应的定义,计算结构在预定地震动输入功率谱作用下的位移响应谱、准静力响应谱、共振响应谱及耦合响应谱,得出各响应分量对总响应的贡献规律.结果表明,在预定地震动输入下,球面网壳结构响应主要由某一个或几个特定频率区段的振型响应控制,在不同的频率区段,对总响应贡献最大的响应分量类型不同.给出在预定地震动区划和场地条件下,考虑地震动输入与结构响应相关性的改进振型迭加法的分析流程.(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16年06期)
徐琪泽,吴金志,张毅刚[2](2015)在《基于振型相关性的结构模态参数频域自动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环境激励下,频域分解法(FDD)具有良好的结构模态频率和振型识别能力,但识别过程中需要基于频率准则人为判断奇异值曲线的峰值,无法准确识别出现近频交迭或重频情况的结构模态参数,而且不能自动进行模态参数的识别。对此,提出了基于振型相关性的MAC-FDD模态参数识别方法,该方法能自动搜索目标模态所对应的频率范围,并利用反映实测振型与理论振型良好相关性的最大模态置信准则(MAC)值判断和识别结构真实振型。给出了该方法的具体实现过程,对平面桁架和空间网架算例进行了模态参数识别。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识别出各阶模态频率和振型,可以有效避免模态遗漏,且具有很强的抗噪能力。该方法弥补了常规FDD的不足,适用于对频率密集或具有重频现象的空间网格结构的模态参数识别,且其过程便于编程实现。(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15年05期)
禇志刚,夏金凤,王光建,叶方标[3](2014)在《循环对称结构重根模态振型相关性修正》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消除循环对称结构有限元模态分析和试验模态分析对应重根模态振型之间的夹角误差,实现模态相关性的准确定量分析,基于模态振型方程,揭示不同模态模型重根模态振型夹角误差产生机理,提出修正循环对称结构模态振型相关性的新方法。计算各阶重根模态有限元模态振型与试验模态振型间互模态置信准则(Cross modal assurance criterion,Cross MAC)初值得到夹角误差;在此基础上确定出对应的旋转角度和测点数;对有限元模态振型进行旋转匹配并计算得到修正后的Cross MAC值。应用该方法对制动盘有限元模态模型和试验模态模型进行相关性修正,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获得准确的循环对称结构模态相关性,且相比于已有的循回群和初等旋转变换方法而言,修正效率得到显着提高。(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14年23期)
李小华,沈贝,蔡忆昔,姜勇,张凯[4](2011)在《4105型柴油机曲轴计算模态与试验模态的振型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获得4105型柴油机曲轴振动特性,并验证有限元计算是否正确,对4105柴油机曲轴分别进行了有限元计算和试验模态分析,获得了相应的振动频率和振型,并对所获得各阶振型的内积相关度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计算模型与试验模型的各阶振型的内积相关度均大于0.7,具有较高的吻合度,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振型图对比发现曲轴振动最大变形位置多集中在曲轴两端。振型相关性分析对比确定了曲轴固有振动特性,为利用曲轴有限元模型进行曲轴优化设计、减振等工作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1年11期)
夏国林,张代胜[5](2008)在《轿车白车身模态分析与振型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某轿车白车身进行了计算模态分析,得到其计算模态频率以及相应的振型,并通过试验得到试验模态频率及振型,根据振型相关性理论,对试验和计算模态及振型进行相关性分析,将有限元的动态分析与试验数据有机地结合起来,验证了白车身有限元模型。(本文来源于《汽车科技》期刊2008年01期)
何志刚,邹小龙,张学荣[6](2006)在《模态振型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某轿车车身进行了有限元与试验模态分析,计算出各自的振动频率和振型,并基于内积相关度理论,对两者振型相关度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内积相关度不仅能够进行相关性研究,而且能够发现有限元与试验过程中模态的丢失;验证了计算模型的正确,并为进一步的车身设计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期刊2006年04期)
朱茂桃,何志刚,徐凌,李志兵[7](2004)在《车身模态分析与振型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某车辆车身进行了计算模态分析 ,得到其计算振频以及相应的振型 ,并通过试验得到试验模态频率及振型 ,对计算模态和试验模态进行振型相关性分析 ,将有限元的动态分析与试验数据有机地结合起来 ,验证了车身有限元模型 ,为车身结构设计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农业机械学报》期刊2004年03期)
李万琼[8](1992)在《振型坐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学生在学习“随机振动”时,常将系统对激励的总响应在各阶振型上的分量(即振型坐标)之间的相关性与“振动理论”中关于“振型矢置间线性无关,各振型坐标的运动独立发生”相混淆.甚至由后者直接得出振型坐标不相关的错误结论.本文旨在指出,振型坐标(本文来源于《力学与实践》期刊1992年05期)
振型相关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环境激励下,频域分解法(FDD)具有良好的结构模态频率和振型识别能力,但识别过程中需要基于频率准则人为判断奇异值曲线的峰值,无法准确识别出现近频交迭或重频情况的结构模态参数,而且不能自动进行模态参数的识别。对此,提出了基于振型相关性的MAC-FDD模态参数识别方法,该方法能自动搜索目标模态所对应的频率范围,并利用反映实测振型与理论振型良好相关性的最大模态置信准则(MAC)值判断和识别结构真实振型。给出了该方法的具体实现过程,对平面桁架和空间网架算例进行了模态参数识别。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识别出各阶模态频率和振型,可以有效避免模态遗漏,且具有很强的抗噪能力。该方法弥补了常规FDD的不足,适用于对频率密集或具有重频现象的空间网格结构的模态参数识别,且其过程便于编程实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振型相关性论文参考文献
[1].相阳,罗永峰,廖冰,沈祖炎.球面网壳地震动输入与振型响应的相关性[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6
[2].徐琪泽,吴金志,张毅刚.基于振型相关性的结构模态参数频域自动识别[J].建筑结构.2015
[3].禇志刚,夏金凤,王光建,叶方标.循环对称结构重根模态振型相关性修正[J].机械工程学报.2014
[4].李小华,沈贝,蔡忆昔,姜勇,张凯.4105型柴油机曲轴计算模态与试验模态的振型相关性[J].农业工程学报.2011
[5].夏国林,张代胜.轿车白车身模态分析与振型相关性研究[J].汽车科技.2008
[6].何志刚,邹小龙,张学荣.模态振型相关性分析[J].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06
[7].朱茂桃,何志刚,徐凌,李志兵.车身模态分析与振型相关性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04
[8].李万琼.振型坐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J].力学与实践.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