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戊荪论文-向士旭

林戊荪论文-向士旭

导读:本文包含了林戊荪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语料库,孙子兵法,兵学术语,翻译策略

林戊荪论文文献综述

向士旭[1](2018)在《基于语料库的《孙子兵法》兵学术语英译研究——以Griffith译本和林戊荪译本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着名的军事着作,以Griffith译本和林戊荪译本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兵学术语进行归类研究,探讨分析译者的英译策略及翻译活动背后的影响因素,深化和扩展《孙子兵法》英译的研究领域和范围。两位译者的译文都彰显了我国独有的兵学术语,是不同历史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成果。(本文来源于《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马燕蕾[2](2018)在《诠释学视域下林戊荪《论语》英译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林戊荪的《<论语>新译》出版于2010年,此译本广借前人佳作之光,又囊括了新时代的特色,而研究者却屈指可数。本文以阐释学为视角对此版本进行分析,并探索此版本中的翻译策略。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主要包含前理解、视域融合、阐释学循环和效果历史四项内容。前理解是理解活动得以发生的基础,是人在理解新事物之前已有知识、价值观、立场等;视域囊括了理解者在开始理解之前从某个立足点出发所能看到的一切,视域融合侧重解构理解的过程;阐释学循环是新旧视域发生多次融合的循环,是长期反复的前进过程;而效果历史则是阐释学循环造成的结果。在翻译活动中,源语文本、译者、目的语文化多个视域发生融合。而时空差距,文化差异及译者主体等变动因素导致不完全的视域融合。这部分的处理手法就表现出异化与归化之分。而针对时代带来的新变化,译者也必须采取相应的新策略。本文采用诠释学理论,对此版本翻译活动进行深入分析,具体研究译者采用什么样的翻译策略,有否创新及这些策略的效果等问题,旨在挖掘此版本中可复制的价值。研究发现:(1)林戊荪采用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处理正文本以达成视域融合。确切来说,对于《论语》中易理解、易解释及不可解释的部分,林戊荪采取异化策略,主要表现在:专有名词(包括人名、地名、古代器具、活动、单位等)、句子、文化、风格等,通过音译与直译,保持原文语言的文化特质。这部分内容内涵有限,异化不但不会影响原文意义,特殊的形式反而更能引发读者的好奇与思考;而对难懂的部分,如表达简洁却内涵深刻的核心概念词,则以归化策略为主,用目的语读者熟悉的语言及概念加以表达与解释。(2)科学安排副文本。序言提供详细完整的背景信息,解释争议观点,帮助读者做好知识与心态的准备。正文被置于适当的语境下,阅读就顺畅、自然;数量少,内容简的脚注、文内隐注、文内夹注等方式,填补正文中翻译的语义空白,同时通过注释将文中纷杂的信息简化分类,既不削弱读者阅读的信心、耐心,又能补充必要信息。(3)林戊荪采取“碎片化”阅读的策略,以轻巧、灵活的方式展现了厚重文本,主要通过义项近译及文末索引,整合归纳同类信息。林戊荪版本的《论语》在正文本中灵活结合运用异化、归化策略,在副文本中搭配使用厚翻译、碎片化策略,正副文本相辅相成,传达原文思想的同时,兼顾梳理目的语文化的对源语文本的理解难点,最大化地实现了视域融合的目的。(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8-06-01)

马燕蕾,王金安[3](2017)在《林戊荪《〈论语〉新译》注释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论语》是拥有最多译本的典籍,因年代久远且言简意深,译为白话文尚需要大量注疏,更不用说译为其他语言。林戊荪《<论语>新译》是较新的英译版本,其研究甚少。本文将系统分类分析林译《论语》中的注释,辨其得失,总结其注释策略,以期为古典原着的翻译加注提供经验和示范。(本文来源于《安徽文学(下半月)》期刊2017年12期)

张敬源,邱靖娜[4](2016)在《从功能语境重构看译者选择——兼评林戊荪《论语》英译本》一文中研究指出林戊荪的《论语新译》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论语》英译本之一,对译本翻译策略、优缺点等进行探讨,有利于推动中国典籍外译进程。本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语境理论出发,对该译本的语境重构进行研究。发现译者通过注释等副文本手段对原文的文化语境进行还原和重构,译文具备学术性特点,基本实现了对原文内容的忠实传译;通过词汇语法层的调整,对原文情景语境进行重构,使译文具有学术性、通俗性、时代性的特点;最后通过主位结构等因素的调整进行上下文语境重构,再现原文的行文特点、修辞特色,保持原文的文学价值。对《论语》英译和其他典籍英译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山东外语教学》期刊2016年06期)

陈平[5](2016)在《交际伦理视域下《论语》概念词英译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典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典籍代表作《论语》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上举足轻重,它主要记录了我国春秋时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丘的言行和思想,其中的“仁”、“礼”、“忠”、“孝”和“悌”等伦理思想对中国社会发展意义重大。翻译《论语》,译介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对于世界伦理文明大有裨益。23世纪43年代,翻译伦理重回人们的视线,从贝尔曼“以异为异”的翻译纯目标,到韦努蒂基于文化霸权的翻译政治的差异性伦理,从皮姆基于文化间性的译者伦理,再到切斯特曼基于价值的五大翻译伦理模式,勾勒了翻译伦理研究的轮廓。交际伦理模式从叁个维度建构:一、语言维度:在客观层面译者与原文站在平等的位置上,译者客观而真实地再现作者与原作的真实意图,以语言为媒介忠实体现原文作者的意图。二、文化维度:译者不再是传递文化的“他者”,而是两种文化交流中的调停者,在翻译中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以正确传递文化内涵。叁、社会维度:翻译不是单个主体的活动,而是多个主体参与的群体交互主体性活动,包括委托者、出版社、合译者、编辑、读者。作为翻译过程中各方参与者的中间人,译者不仅对原作忠实,同时考虑读者接受度。本文以切斯特曼的交际伦理为理论框架,从语言、文化和社会叁个维度对安乐哲和林戊荪《论语》英译本中的概念词“仁”、“礼”、“忠”和“孝”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交际伦理视界下译者采取的翻译策略与翻译方法。结论如下:语言层面上,不同于林戊荪的直译与意译相结合,安乐哲运用过程性语言,将核心概念词译为动名词或含有动态意义的名词,在语言层面体现儒家思维的动态特性。文化层面上,通过分析概念词的英译与注释,发现译者采用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省译加注作为补充的形式,促进两种文化的良性沟通,提高读者接受度。译者在《论语》英译中,在传递文化信息方面,对中国文化更精通的林戊荪更好地传递了原着文化内涵。社会层面上,通过分析读者难以理解的概念词时,发现译者根据读者预设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林译采用归化翻译,将复杂概念简单化,便于读者的理解;而安译采用异化翻译,与原文对照,并加以注释,构建新的话语模式,来体现孔子哲学。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以下叁点:首先,理论切入点契合伦理回归诉求,以切斯特曼交际伦理为框架,为翻译理论重构奠定基础,更好地指导翻译实践。其次,对《论语》核心概念词英译进行定量与定性研究,系统分析译者在交际伦理视角下采取的翻译策略与翻译技巧,为汉语典籍翻译构建了新的理论范式。最后,总结概念词英译中蕴含的伦理文化,为中国乃至世界伦理系统构建提供源头活水。研究提出,在翻译核心概念词时,译者根据翻译语境,在其后括号内加汉语方块字与汉语拼音以统一译名,对内涵丰富的概念词加以脚注的译法,以达到译者与原文、作者、源语文化、译语文化、读者之间的理性交流,翻译既忠实于原文,又能提高读者接受度,更好地促进文化交流。(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6-06-01)

杨莹[6](2016)在《语义—交际翻译视角下林戊荪和格里菲斯《孙子兵法》英译本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成书于春秋时期的《孙子兵法》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最有价值的军事典籍。它不仅揭示了战争的本质和规律,而且对中国古代战争与政治、社会、经济、文化诸多方面的关系进行了全面总结。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逡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被誉为“兵学圣典”,历来备受推崇,研习者辈出。自从1905年第一个英译本产生以来,《孙子兵法》在西方世界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掀起了“孙子热”,多种版本的英译本应运而生,针对其英译本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总体来看,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译本质量优劣的评价以及译者所用翻译技巧的探讨等方面,研究视角大多涉及目的论、关联理论、阐释学、批评理论等。但是,很少有人把纽马克的语义与交际翻译理论应用到《孙子兵法》英译本的对比研究中。因此这一领域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间。鉴于此,本文选取了资深翻译家林戊荪和美国准将格里菲斯的《孙子兵法》英译本,在纽马克语义与交际翻译理论框架下,从语言和文化的维度对两位译者在词汇、句法、文化信息的处理方面表现出的不同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解读两位译者对译文的细节处理,本文发现:林戊荪更倾向于使用语义翻译来最大程度地保留原文的内容和句子结构,以求保留原语文化的独特性,把最真实的中国文化介绍给西方读者。相比较而言,格里菲斯则更多地使用交际翻译,他把强调的重点放在了译语读者对译文的理解和接受性上,用更符合译语读者思维和习惯的表达方式,来减少他们的阅读障碍。另外,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对导致两位译者采取不同翻译策略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个人经历以及译者的翻译动机是影响其翻译方法选择最主要的因素。本文不仅论证了纽马克的语义与交际翻译理论对古典文学作品的解释力度,而且丰富了《孙子兵法》英译研究的内容和视角。同时,作者期望本研究能够为其他中国典籍的英译研究以及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6-04-01)

赵炎炎[7](2014)在《视域融合视角下《论语·学而第一》的英译——以理雅各和林戊荪的翻译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论语》作为儒家学派的经典着作之一,其意义和影响深远,它的翻译也备受中外学者的关注。本文从视域融合视角,分析《论语·学而第一》的两种译文。探讨译者视域与原文文本、译文读者等翻译主体或要素所进行的多次视域融合,同时将理雅各和林戊荪的译文进行对比和分析,进一步体会译者、原文作者及读者之间所达成的视域融合。(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4年15期)

张婧,刘兵[8](2013)在《乔治·斯坦纳阐释翻译论视野下林戊荪译《孙子兵法》的译者主体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乔治·斯坦纳在哲学阐释学基础上提出的翻译四步骤理论为理论指导,以《孙子兵法》林戊荪译本作为个案研究对象,尝试将译者主体性这一概念分解到乔治·斯坦纳的"信任"、"侵入"、"吸收"和"补偿"四个具体翻译步骤中,旨在分析研究译者主体性如何影响并作用于译本这个问题,从而肯定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语文建设》期刊2013年27期)

刘琳,梁颖[9](2013)在《从文化翻译理论视角看汉英典籍翻译信息补偿——以林戊荪《论语新译》英译本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翻译是两种语言的转换,也是两种文化的交流。由于语言、文化差异的存在,翻译损失一直与翻译相伴,翻译补偿也是翻译题中应有之义。在文化翻译理论观照下,通过分析林戊荪《论语新译》英译本的信息补偿可以看出译者通过文内文外的补偿方式对原文进行改写,采取释译融合的策略向西方读者传达中国传统文化。(本文来源于《鸡西大学学报》期刊2013年05期)

张婉丽[10](2013)在《基于语料库的《孙子兵法》军事术语英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孙子兵法》是中国最有价值的军事典籍之一,历来被称为“兵经”,不仅在中国兵学史上意义非凡,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现今对《孙子兵法》的研究却时常偏离军事用途,多注重其在市场营销、企业人际关系等非军事领域的具体运用,对军事功能反倒不够注重。近些年来对其英译本的研究虽有所增多,但其中关注军事术语的仍占少数。本文基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和德国功能学派的目的论等理论,结合褚良才研究的《敦煌变文中的古代军语汇释》和北洋陆军编译局《军语》的军事术语分类,作者通过建立《孙子兵法》汉语原文和两部权威英译本,即林戊荪译本和格里菲斯译本的平行语料库,根据得到的统计数据,用定性和定量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两个译本中的军事术语进行对比,分析其意义的准确性,研究译文用语是否符合英语的军事语域,并探讨军事术语的英译策略。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林戊荪和格里菲斯在译文中都注重体现军事术语的内涵功能。2.在翻译时,对英语中有对等的军事术语,都直接采用英语军语,并且根据语境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表达。3.林戊荪采用多种不同的翻译策略准确地表达原文信息及文化内涵,而格里菲斯的译文更符合军事英语的语域,但漏译误译情况较多。(本文来源于《大连海事大学》期刊2013-05-01)

林戊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林戊荪的《<论语>新译》出版于2010年,此译本广借前人佳作之光,又囊括了新时代的特色,而研究者却屈指可数。本文以阐释学为视角对此版本进行分析,并探索此版本中的翻译策略。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主要包含前理解、视域融合、阐释学循环和效果历史四项内容。前理解是理解活动得以发生的基础,是人在理解新事物之前已有知识、价值观、立场等;视域囊括了理解者在开始理解之前从某个立足点出发所能看到的一切,视域融合侧重解构理解的过程;阐释学循环是新旧视域发生多次融合的循环,是长期反复的前进过程;而效果历史则是阐释学循环造成的结果。在翻译活动中,源语文本、译者、目的语文化多个视域发生融合。而时空差距,文化差异及译者主体等变动因素导致不完全的视域融合。这部分的处理手法就表现出异化与归化之分。而针对时代带来的新变化,译者也必须采取相应的新策略。本文采用诠释学理论,对此版本翻译活动进行深入分析,具体研究译者采用什么样的翻译策略,有否创新及这些策略的效果等问题,旨在挖掘此版本中可复制的价值。研究发现:(1)林戊荪采用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处理正文本以达成视域融合。确切来说,对于《论语》中易理解、易解释及不可解释的部分,林戊荪采取异化策略,主要表现在:专有名词(包括人名、地名、古代器具、活动、单位等)、句子、文化、风格等,通过音译与直译,保持原文语言的文化特质。这部分内容内涵有限,异化不但不会影响原文意义,特殊的形式反而更能引发读者的好奇与思考;而对难懂的部分,如表达简洁却内涵深刻的核心概念词,则以归化策略为主,用目的语读者熟悉的语言及概念加以表达与解释。(2)科学安排副文本。序言提供详细完整的背景信息,解释争议观点,帮助读者做好知识与心态的准备。正文被置于适当的语境下,阅读就顺畅、自然;数量少,内容简的脚注、文内隐注、文内夹注等方式,填补正文中翻译的语义空白,同时通过注释将文中纷杂的信息简化分类,既不削弱读者阅读的信心、耐心,又能补充必要信息。(3)林戊荪采取“碎片化”阅读的策略,以轻巧、灵活的方式展现了厚重文本,主要通过义项近译及文末索引,整合归纳同类信息。林戊荪版本的《论语》在正文本中灵活结合运用异化、归化策略,在副文本中搭配使用厚翻译、碎片化策略,正副文本相辅相成,传达原文思想的同时,兼顾梳理目的语文化的对源语文本的理解难点,最大化地实现了视域融合的目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林戊荪论文参考文献

[1].向士旭.基于语料库的《孙子兵法》兵学术语英译研究——以Griffith译本和林戊荪译本为例[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

[2].马燕蕾.诠释学视域下林戊荪《论语》英译策略研究[D].江南大学.2018

[3].马燕蕾,王金安.林戊荪《〈论语〉新译》注释策略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7

[4].张敬源,邱靖娜.从功能语境重构看译者选择——兼评林戊荪《论语》英译本[J].山东外语教学.2016

[5].陈平.交际伦理视域下《论语》概念词英译对比分析[D].江南大学.2016

[6].杨莹.语义—交际翻译视角下林戊荪和格里菲斯《孙子兵法》英译本的对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

[7].赵炎炎.视域融合视角下《论语·学而第一》的英译——以理雅各和林戊荪的翻译为例[J].名作欣赏.2014

[8].张婧,刘兵.乔治·斯坦纳阐释翻译论视野下林戊荪译《孙子兵法》的译者主体性研究[J].语文建设.2013

[9].刘琳,梁颖.从文化翻译理论视角看汉英典籍翻译信息补偿——以林戊荪《论语新译》英译本为例[J].鸡西大学学报.2013

[10].张婉丽.基于语料库的《孙子兵法》军事术语英译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

标签:;  ;  ;  ;  

林戊荪论文-向士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