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功能调节论文-银瑞,王俊钢

免疫功能调节论文-银瑞,王俊钢

导读:本文包含了免疫功能调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肺肿瘤,免疫球蛋白类,T淋巴细胞,白术多糖

免疫功能调节论文文献综述

银瑞,王俊钢[1](2019)在《白术多糖对肺癌模型大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及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白术多糖对肺癌模型大鼠免疫相关因子及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探讨其肿瘤抑制机制。方法观察记录不同给药剂量20、50、80mg/(kg·d)白术多糖对肺癌模型大鼠肺指数、脾脏指数、胸腺指数的影响。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大鼠外周血中白细胞和溶菌酶含量。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IgG、IgA、Ig M水平。流式细胞仪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比例。MTT法和Annexin V-FITC/PI双染法分别检测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白术多糖各剂量组大鼠肺指数均下降(P <0.01),脾脏和胸腺指数上升(P <0.01),大鼠外周血中白细胞和溶菌酶含量升高(P <0.01),且均呈剂量依赖性。ELISA法和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白术多糖给药组大鼠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 M水平和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水平呈剂量依赖性升高(P <0.01)。MTT法和AnnexinV-FITC/PI双染法检测结果表明,对比模型组,白术多糖各剂量组肺癌模型大鼠癌细胞增殖率降低(P <0.01),细胞凋亡率增大(P <0.01)。结论白术多糖能够增强肺癌模型大鼠机体免疫功能,抑制癌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生物技术》期刊2019年06期)

严晓薇,李小东,李素清,滑立伟,段立娟[2](2019)在《不同液体复苏策略对创伤性休克伴TIC患者的凝血功能、免疫调节及疗效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积极液体复苏(active liquid resuscitation,AFR)与损伤控制复苏(damage control resuscitation,DCR)对创伤性休克伴创伤性凝血功能异常(trauma induced coagulopathy,TIC)患者凝血功能、免疫调节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创伤性休克伴TIC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液体复苏策略分为积极液体复苏组(AFR组,46例)和损伤控制复苏组(DCR组,48例),对复苏前20 min和复苏后12 h 2组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D-二聚体,复苏后18 h 2组休克指数(shock index,SI)、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血压波动幅度、总补液量,复苏前20 min和复苏后12 h、24 h、48 h 2组磷脂酶A_2(phospholipase A_2,PLA_2)、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复苏后96 h并发症发生率,复苏后1周存活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入院时2组MAP、SI、创伤严重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复苏前20 min APTT、INR、PT、D-二聚体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后12 h DCR组APTT、INR、PT、D-二聚体值明显低于AFR组(P<0.05)。复苏后24 h DCR组MAP、血压波动幅度、SI值、总补液量明显低于AFR组(P<0.05)。2组复苏前20 min和复苏后24 h PLA_2、PA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后12 h DCR组PLA_2、PAF明显高于AFR组,复苏后48 h DCR组PLA_2、PAF明显低于AFR组(P<0.05)。复苏后96 h DCR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FR组,复苏后1周DCR组存活率明显高于AFR组(P<0.05)。结论 DCR救治创伤性休克伴TIC患者,明显改善凝血功能指标,有效纠正休克,复苏期间血压稳定,并发症发生率低,存活率较高,与AFR相比临床疗效明显;但AFR在复苏治疗早期能有效抑制免疫细胞因子、炎症介质,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本文来源于《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张沛,姚朝增,韩锰,周苗苗,周源[3](2019)在《壳聚糖的特性分析及其免疫调节功能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壳聚糖是甲壳素经脱乙酰化后得到的一种生物活性阳离子多糖,来源丰富,制备简单,是自然界存在的唯一的碱性多糖,不同原材料或不同工艺制备的壳聚糖具备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脱乙酰度、氨基含量及红外光谱等基本特性会有所不同。而壳聚糖普遍具有的良好生物相容性、天然降解性和粘膜吸附性等理化性能,可发挥降血脂、降血糖、抗氧化、抗炎症、抗菌抑菌及增强免疫等医学功效。本文即先对壳聚糖的基本特性进行分析,然后针对其在免疫应答反应(包括固有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的调节功能进行综述,尤其作为佐剂,壳聚糖可有效降低药物酶解率,提升药物稳定性以及治疗效果;其靶向性、高效保护性、缓释性及抗原增强性能显着增强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另外,结合前期结果对其作用机理进行探究:一氧化氮(NO)途径,是通过壳聚糖刺激巨噬细胞控制NO释放来实现其对免疫系统的应答;磷脂酶A2-花生四烯酸(PLA2-AA)途径通过壳聚糖刺激PLA2和AA的活性进一步诱导免疫细胞进而调节机体免疫系统。最后,针对壳聚糖在医学领域中的进一步开发与应用作出展望。(本文来源于《药物分析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郑薇,黄聘和,田嘉军,曾怡[4](2019)在《沙棘全果油对小鼠免疫功能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沙棘全果油对昆明种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将小鼠适应性喂养到一定体重后随机分为4组,每组40只共160只,按照受试物低、中、高、阴性对照4个不同浓度进行30 d灌胃。其中免疫1组进行巨噬细胞吞噬率和吞噬指数测定试验;免疫2组进行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测定和NK细胞活性测定;免疫3组进行溶血空斑数、抗体水平积数测定和足跖肿胀度测定;免疫4组进行碳廓清能力试验。实验结束进行体重和脏器的测定及脏器/体重比值的计算,对各免疫小组的试验数据根据不同灌胃剂量进行方差分析或秩和检验。结果 4个免疫组不同灌胃剂量的动物在试验中期、末期的体重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脾脏/体重比值和胸腺/体重比值分别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无显着性差异。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试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体液免疫试验和碳廓清能力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足趾肿胀试验和NK细胞活性试验结果为阳性。结论沙棘全果油对小鼠具有增强免疫力的功能。(本文来源于《职业卫生与病伤》期刊2019年05期)

李智伟,丁剑冰[5](2019)在《巨噬细胞极化特点及其在胞内菌感染中免疫调节功能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巨噬细胞是抵抗胞内菌感染的重要固有免疫细胞之一。根据外部环境和刺激物的不同,巨噬细胞通过极化为不同亚型进一步发挥免疫调节功能。本文就巨噬细胞极化特点以及在胞内菌感染中免疫调节作用进行总结,为更好地控制胞内菌感染和炎症性疾病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中国免疫学杂志》期刊2019年20期)

石峰,杨蕙文,罗余生,喻秋平,叶兴文[6](2019)在《CRRT联合免疫吸附对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免疫功能调节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CRRT联合免疫吸附对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免疫调节影响。方法将31例重症SLE患者分为对照组、IA组及CRRT+IA组。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按指南要求给予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药物治疗。IA组采用在此基础上给予DNA免疫吸附治疗,CRRT+IA组在IA组基础上联合CRRT(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模式CVVH)治疗。疗程为收住风湿免疫科(重症监护病房)后连续3d。抽取治疗前和治疗后第3、7d静脉血,检测血清干扰素(INF)-α、白介素(IL)-6、IL-10浓度;抗核小体抗体、抗双链DNA(dsDNA)抗体水平以及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血清补体C3、C4水平。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的细胞因子浓度、特异性自身抗体、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等指标均较前有所好转。IA组抗核小体抗体、抗双链DNA(dsDNA)抗体、免疫球蛋白IgG水平下降显着(P<0.05);CRRT+IA组较IA组血清干扰素(INF)-α、白介素(IL)-6、IL-10浓度下降显着(P<0.05),治疗7天后免疫球蛋白IgA、IgM水平下降显着(P<0.05)、血清补体C3、C4水平增高明显(P<0.05)。结论对于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在传统的药物治疗基础上早期应用CRRT联合DNA免疫吸附这种集成血液净化模式治疗,能显着改善患者免疫紊乱状态,调节免疫功能,缓解及控制疾病进展。(本文来源于《江西医药》期刊2019年10期)

周明良,喻建辉,余春涛,江平屿[7](2019)在《蜂王浆调节小鼠免疫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人体推荐量的低、中、高3个剂量组的蜂王浆软胶囊,即5倍的低剂量组0.25 g/(kg·bw)、10倍的中剂量组0.5 g/(kg·bw)、30倍的高剂量组1.5 g/(kg·bw)灌胃小鼠30 d,观察其体重、脏器/体重比值、NK细胞的活性率、淋巴细胞转化率、半数溶血值和抗体生成细胞数的变化。结果表明,0.50,1.50 g/(kg·bw)剂量能显着提高小鼠NK细胞活性,1.50 g/(kg·bw)剂量能显着提高小鼠半血溶血值、抗体生成细胞数、淋巴细胞转化能力(p<0.05),各剂量对小鼠体重增长、胸腺/体重比值、脾脏/体重比值均无明显影响(p>0.05)。(本文来源于《农产品加工》期刊2019年20期)

陶俊,寇硕,唐小云[8](2019)在《生姜对小鼠肠道菌群及局部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生姜煎煮液对小鼠肠道菌群及肠道局部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昆明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生姜煎煮液大、中、小剂量组(H组、M组、L组)。H、M、L组分别灌胃浓度为1g/mL、0.5g/mL、0.25g/mL的生姜煎煮液0.25mL,每日1次,连续15d。NC组灌胃蒸馏水作对照。肠道菌群检测采用选择性肠道培养基培养计数,SIgA及IL-2的检测采用ELISA法。结果与NC组相比较,H、M、L组小鼠肠道大肠杆菌和肠球菌的数量明显减少(P<0.05),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明显增加(P<0.05),肠黏膜表面SIgA和肠组织匀浆上清IL-2的水平明显增高(P<0.05),而H、M、L叁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生姜对小鼠肠道具有调节作用,增加肠道益生菌的数量、提高肠道局部免疫功能。(本文来源于《牡丹江医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王虹,宁静,郭玉茹,裘鹏,田春莲[9](2019)在《芦丁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及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芦丁(Rutin)又称芸香苷,是一种存在于多种植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和免疫调节等药理作用。本研究通过建立环磷酰胺诱导的小鼠模型,揭示芦丁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观察病理组织切片、计算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考察芦丁对小鼠免疫器官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小鼠脾脏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的含量,评价芦丁对小鼠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TRAF6)和髓样分化蛋白88 (MyD88)蛋白相对表达量,进而揭示芦丁对Toll样受体(TLRs)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芦丁能够显着改善环磷酰胺对脾脏及胸腺造成的损伤;并能够显着(P<0.01)降低环磷酰胺诱导的小鼠细胞因子TNF-α和IL-6的分泌;能够显着(P<0.01)降低Toll受体信号通路中MyD88和TRAF6蛋白相对表达量。[结论]综上所述,芦丁能够通过介导Toll受体信号通路,调节细胞因子分泌和保护免疫器官,发挥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期刊2019-10-13)

陈龙云,周艳艳,徐安莉,赵敏,黄敏[10](2019)在《槲皮苷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槲皮苷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5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TX)(200 mg/kg)方式建立小鼠免疫抑制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20、50、80 mg/kg的槲皮苷,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14 d后测定胸腺及脾免疫器官指数、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及吞噬指数、脾脏组织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亚群及其比例、血浆IgG和IgM、IL-2和IL-4水平并观察脾脏组织病理学状态。以流式细胞术检测抗氧化指标活性氧(ROS),ELISA试剂盒检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氢酶(CAT)。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脾脏组织核转录因子kappaB(NF-κB) p65和TLR2蛋白表达水平,对槲皮苷的干预作用机制进行探索。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免疫器官指数、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及吞噬指数、CD4~+、CD8~+亚群及其比例、IgG、IgM、IL-2、IL-4、SOD、CAT均显着降低(P<0.05),脾脏病理学损伤明显,而ROS和MDA水平则显着升高(P<0.05);较模型组而言,给予槲皮苷干预后,各组免疫器官指数、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及吞噬指数、CD4~+、CD8~+亚群及其比例、IgG、IgM、IL-2、IL-4、SOD、CAT均剂量依赖性地显着升高(P<0.05),脾脏病理学损伤程度呈剂量依赖地减轻,而ROS和MDA水平则剂量依赖性显着降低(P<0.05)。Western blot法检测显示模型组的NF-κB p65和TLR2蛋白均较对照组显着上调(P<0.05);槲皮苷干预各组的NF-κB p65和TLR2蛋白表达水平则剂量依赖性显着下降(P<0.05)。结论:槲皮苷可改善小鼠免疫功能低下状态,通过促进免疫器官功能恢复及提高机体抗氧化水平来提高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免疫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TLR2信号通路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免疫学杂志》期刊2019年19期)

免疫功能调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积极液体复苏(active liquid resuscitation,AFR)与损伤控制复苏(damage control resuscitation,DCR)对创伤性休克伴创伤性凝血功能异常(trauma induced coagulopathy,TIC)患者凝血功能、免疫调节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创伤性休克伴TIC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液体复苏策略分为积极液体复苏组(AFR组,46例)和损伤控制复苏组(DCR组,48例),对复苏前20 min和复苏后12 h 2组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D-二聚体,复苏后18 h 2组休克指数(shock index,SI)、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血压波动幅度、总补液量,复苏前20 min和复苏后12 h、24 h、48 h 2组磷脂酶A_2(phospholipase A_2,PLA_2)、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复苏后96 h并发症发生率,复苏后1周存活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入院时2组MAP、SI、创伤严重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复苏前20 min APTT、INR、PT、D-二聚体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后12 h DCR组APTT、INR、PT、D-二聚体值明显低于AFR组(P<0.05)。复苏后24 h DCR组MAP、血压波动幅度、SI值、总补液量明显低于AFR组(P<0.05)。2组复苏前20 min和复苏后24 h PLA_2、PA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后12 h DCR组PLA_2、PAF明显高于AFR组,复苏后48 h DCR组PLA_2、PAF明显低于AFR组(P<0.05)。复苏后96 h DCR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FR组,复苏后1周DCR组存活率明显高于AFR组(P<0.05)。结论 DCR救治创伤性休克伴TIC患者,明显改善凝血功能指标,有效纠正休克,复苏期间血压稳定,并发症发生率低,存活率较高,与AFR相比临床疗效明显;但AFR在复苏治疗早期能有效抑制免疫细胞因子、炎症介质,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免疫功能调节论文参考文献

[1].银瑞,王俊钢.白术多糖对肺癌模型大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及机制研究[J].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19

[2].严晓薇,李小东,李素清,滑立伟,段立娟.不同液体复苏策略对创伤性休克伴TIC患者的凝血功能、免疫调节及疗效的影响[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9

[3].张沛,姚朝增,韩锰,周苗苗,周源.壳聚糖的特性分析及其免疫调节功能研究进展[J].药物分析杂志.2019

[4].郑薇,黄聘和,田嘉军,曾怡.沙棘全果油对小鼠免疫功能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J].职业卫生与病伤.2019

[5].李智伟,丁剑冰.巨噬细胞极化特点及其在胞内菌感染中免疫调节功能的研究进展[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9

[6].石峰,杨蕙文,罗余生,喻秋平,叶兴文.CRRT联合免疫吸附对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免疫功能调节的影响[J].江西医药.2019

[7].周明良,喻建辉,余春涛,江平屿.蜂王浆调节小鼠免疫功能研究[J].农产品加工.2019

[8].陶俊,寇硕,唐小云.生姜对小鼠肠道菌群及局部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9

[9].王虹,宁静,郭玉茹,裘鹏,田春莲.芦丁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及机制研究[C].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19

[10].陈龙云,周艳艳,徐安莉,赵敏,黄敏.槲皮苷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9

标签:;  ;  ;  ;  

免疫功能调节论文-银瑞,王俊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