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校教师,“互联网+”,职业道德修养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论文文献综述
江朦朦,肖唯楚[1](2019)在《“互联网+”时代下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互联网+"时代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当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存在不同程度的失范现象,如职业道德认知存在偏差,职业兴趣不高,学术功利倾向严重等,其原因包括高校教师自我约束不力,高校外在约束不强以及社会风气不良影响。对此,"互联网+"时代提升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应当明确总体要求,提升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自我修养,健全高校教师评价管理的体制机制,同时将其融入到新时代高校的文化建设中,从而推进教师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师德养成。(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9年33期)
柳姗姗[2](2019)在《以赛为媒,创新引领职工思政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开展高校青年思政教师教学大赛、邀请德育专家出题考察班主任处理突发问题能力、将职业道德知识贯穿各类竞赛笔试环节……近日,从长春市总工会获悉,为更有效地引领产业职工思政教育,该市不断创新职工竞赛形式和内容,有力提升了职工职业道德水平和学习实践动力。(本文来源于《工人日报》期刊2019-11-22)
李小月[3](2019)在《双重身份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校教师队伍包括专任教师及兼职教师,其中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但不管是专任教师还是兼职教师,他们肩负重任,均承担传授基础及专业性知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及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职责和使命。以沧州职业技术学院的高职学生为例,年龄基本在18岁左右,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社交时期。作为兼职教师及辅导员,与学生的接触较为紧密,从双重身份出发,论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的相关问题。由于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高低,对职业院校的学生影响非常深厚,那么重点关注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也相当于从另一方面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本文来源于《科技风》期刊2019年32期)
李文涛,任兆妮[4](2019)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组织保障——以南京邮电大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教师职业道成为当下衡量教师队伍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和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的主要抓手,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为此,应根据"双一流"高校建设的要求,从特色大学精神、发展规划、建设方案等层面优化师德建设的顶层设计;从设立非常设机构、增设师德建设科级单位等层面完善师德建设的机构设置;从岗前培训、评选激励、晋升选拔、管理考核等层面健全师德建设的规章制度。(本文来源于《现代管理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周红勋,刘超[5](2019)在《如何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一文中研究指出青年教师是高校师资队伍的新生力量,其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与教育事业的成败息息相关。本文在解析青年教师职业道德近状的基础上,提出以职业修养为抓手,通过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完善制度建设、自觉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致力于提高业务水平等措施,促进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的提升。(本文来源于《长江丛刊》期刊2019年31期)
刘世杰,孙慧敏[6](2019)在《基于马斯洛理论的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马斯洛理论对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成长情况进行分析,由分析可知高校青年教师普遍存在地位待遇低、教学任务重、科研压力大、缺乏尊重、难以实现自我等困难,个人需求得不到良好满足,主要是由师德教育落实不力、教师管理不到位以及激励措施不完善叁个方面引起。本文提出高校应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提高青年教师的地位待遇,建立阶梯型教师队伍管理机制,以激发青年教师的活力和工作热情。(本文来源于《Proceedings of 2019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Reform, Management and Applied Social Science(ERMASS 2019)》期刊2019-10-27)
肖恰[7](2019)在《浅析“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一文中研究指出"互联网+"为高等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式,在提升教育质量和效率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进一步适应科技的进步以及时代的发展,高校老师们开始积极寻求,提升个人职业道德素养的解决方案。据此,本文主要对"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存在的问题及主要根源进行分析,并给出具体的方法和对策。(本文来源于《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期刊2019年10期)
白忠玉[8](2019)在《新进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塑造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新进高校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生力军,其职业道德塑造尤为重要,关系着高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人才培养能力。文章简要阐述了新进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塑造的重要性,分析了新进高校教师师德塑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进高校教师师德塑造应注意的几个方面,并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思考。(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期刊2019年10期)
周莹,邱文秀[9](2019)在《从高校生物学教师视角谈提升职业道德修养对大学教学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一个崇高的职业,高校青年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决定着国家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深度。因此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就显得特别重要。作为生物学青年教师,如何以人格魅力和道德情操去教育学生,影响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是必须探讨并解决的问题。(本文来源于《智库时代》期刊2019年40期)
王昳昀[10](2019)在《应用型本科高校建筑学专业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提升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首先阐述了应用型本科高校建筑学专业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现状,然后提出了应用型本科高校建筑学专业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提升策略,包括自我学习实践和建设开放循环的评价系统两个方面。(本文来源于《西部素质教育》期刊2019年17期)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开展高校青年思政教师教学大赛、邀请德育专家出题考察班主任处理突发问题能力、将职业道德知识贯穿各类竞赛笔试环节……近日,从长春市总工会获悉,为更有效地引领产业职工思政教育,该市不断创新职工竞赛形式和内容,有力提升了职工职业道德水平和学习实践动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论文参考文献
[1].江朦朦,肖唯楚.“互联网+”时代下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法制博览.2019
[2].柳姗姗.以赛为媒,创新引领职工思政教育[N].工人日报.2019
[3].李小月.双重身份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J].科技风.2019
[4].李文涛,任兆妮.“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组织保障——以南京邮电大学为例[J].现代管理科学.2019
[5].周红勋,刘超.如何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J].长江丛刊.2019
[6].刘世杰,孙慧敏.基于马斯洛理论的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研究[C].Proceedingsof20192nd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ducationReform,ManagementandAppliedSocialScience(ERMASS2019).2019
[7].肖恰.浅析“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9
[8].白忠玉.新进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塑造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
[9].周莹,邱文秀.从高校生物学教师视角谈提升职业道德修养对大学教学的意义[J].智库时代.2019
[10].王昳昀.应用型本科高校建筑学专业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提升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