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关中渭河流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桃花品种,园林应用,关中地区
关中渭河流域论文文献综述
陈阿敏[1](2015)在《陕西关中渭河流域桃花品种及其园林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桃(Prunus persica(L.)Bstsch)隶属蔷薇科樱属,原产地中国,后经丝绸之路遍布世界。中国桃花种质资源丰富,品种繁多,分布全国各地,是深受广大民众喜爱的木本花卉,也是古今名人托物寓情,大加赞赏的园林花卉之一,在园林设计中应用前景广阔。关中地区历史文化景点星罗棋布,与桃花有关的诗词歌赋、历史文化名人与典故多不胜数,用桃花作为园林设计元素来表现关中地区城市和景区的深厚文化底蕴是最佳选择之一,可以实现悠久文化传承与现代园林设计的有机统一。关中地区桃花品种资源丰富,树形、枝姿、花型、花瓣、花色迥异,在给园林设计者提供丰富设计素材的同时,也给园林设计者如何选用不同品种的桃花在不同城市、区域或景区中的表现效果、栽植状态,主次关系以及与历史文化元素的结合度与表现力等方面带来困惑。为此,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陕西关中渭河流域桃花品种资源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调查研究,并对所调查品种按照株形、枝姿、花型、花色、叶色、树皮质地等性状进行分类,根据桃花品种的命名,制定桃花品种检索表,为园林工作者在选用桃花作为园林设计要素时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西安、宝鸡、咸阳、杨凌、周至为调查样地,对关中地区桃花的各个品种依据其形态特征进行实地调查、分类、研究、并拍照和详细记载,建立了桃花品种档案,共确定5个品种群46种桃花;将调查的桃花品种分析归类,依据植物分类标准和调查记载的各个品种的株形、枝型、花型、花色、叶色等性状,编制了关中地区桃花品种分类检索表;建立了关中地区桃花的品种档案和数字图谱,基本摸清了陕西关中渭河流域桃花品种资源现状。2.桃花的园林观赏价值突出,具备园林观赏树种的基本特征,是集树型、枝姿、花型、叶色为一身的优秀园林树种。桃花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可以采用孤、列、丛、群、盆等栽植方式,独立造景。也可应用于公园、校园、专类园、街道绿化等,还可以通过挖掘桃花文化达到意境造景的目的,充分发挥桃花的观赏价值。3.通过对桃花品种资源及其园林应用现状的调查、研究,总结关中地区桃花品种资源特点,分析其在园林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5-11-01)
段龙飞,郭邦利,陈国爱,刘婷,张百忍[2](2014)在《关中渭河流域南部建设魔芋基地可行性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魔芋为天南星科魔芋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可能作为大量提供葡甘聚糖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目前,陕南魔芋产业的发展受到制约。因此,分析了魔芋在渭河流域的种植优势,并且提出将魔芋的生产基地向渭河流域转移,以期解决制约魔芋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来源于《陕西农业科学》期刊2014年07期)
樊良新[3](2014)在《渭河流域关中地区农村居民生活用水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保障居民生活用水安全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成熟度的重要标志,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中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大幅提高了农村生活用水供给水平。然而因缺乏对农村居民生活用水行为系统分析与数据支撑,致使政府在农村用水定额制定、供给管理与价格制度等方面尚缺科学依据。水资源短缺与供给不稳定仍是制约农村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由此,本论文以渭河关中农村地区809户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与用水日记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供水方式、供水时间对农村家庭生活用水行为的影响;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PB)并结合结构方程构建的居民节水行为模型,剖析了农村居民节水行为、节水动机与障碍及其内在原因;分析了农村家庭生活用水的主导因子与未来农村人均生活用水量变化;并在此基础上对当前农村生活用水管理提出建议。本研究为揭示农村生活用水影响因素、识别农村生活用水行为内涵以及探索农村生活用水管理对策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供水方式不仅显着影响着生活用水量、用水结构,而且改变了居民用水行为。研究发现,连续式供水、间歇式供水以及公共供水点3种方式下的人均生活用水量差异显着,分别为71.3L/d、52.0L/d和46.5L/d。连续式供水方式下,家庭在洗衣、洗浴、个人卫生以及菜地用水量方面显着高于另外两种供水方式;居民个人卫生清洁频率、用水器具使用、以及菜地浇灌更加频繁。间歇式与公共供水点供水的村庄之间则仅在菜地用水量上存在显着差异。(2)通过供给时间的约束可调节生活用水结构,但因影响了居民用水行为而增加卫生风险。人均生活用水量随供水时间降低呈现下降趋势。当供水时间大于6.0h/d时,主要影响室外用水量:由30.1L(24h/d)下降到17.4L(6.0h/d);当供水时间低于6.0h/d时,主要影响室内用水量:由42.5L(42.4h/d)下降到23.5L(1.5h/d);当供水时间降到1.5h/d和1.0h/d时的用水量为(33.6-34.7L/d),为当地农村居民最低生活用水量。供给时间的限制显着影响了居民卫生用水行为。洗脸、手和脚频率(次/周):由36.3(24h/d)下降到19.8(1.5h/d)和22.1(1.0h/d);家庭成员共用一盆水的概率:由18%(24h/d)增加到56%(1.5h/d)和59%(1.0h/d)。(3)不同用水人群间的用水结构、节水行为、节水动机与障碍差异显着。通过对连续式供水条件下用水人群(低:<50L/d,中:50-95L/d和高:>95L/d)分析可知,不同用水人群间的室内用水相对稳定,室外用水量迥异。低用水人群的人均用水量为47.5L/d,仅有17.6L(37.8%)用于室外消费;而高用水人群室外用水量则占人均用水量的58.1%(63.7L)。室外用水(尤其高用水人群)可作为当地家庭节水首选目标。在20种节水措施中,农村居民更倾向于使用方便、易操作和低成本的节水措施。低用水人群倾向于因经济因素采用节水行为,不愿意改变现有的生活方式为其节水行为主要障碍。高用水人群的节水动机主要为环境保护意识,担心花费时间和精力是其节水行为主要障碍。(4)居民节水行为主要受节水结果预期、行为控制感知以及社会准则影响。依托计划行为理论(TPB)并结合结构方程构建的居民节水行为模型表明:村民节水行为主要受节水结果预期(路径系数:0.16,p<0.05)、行为控制感知(路径系数:0.21,p<0.01)以及社会准则影响(路径系数:0.24,p<0.01);村民节水态度对实际的节水行为无直接影响,其主要通过影响节水结果预期以及社会准则来间接影响节水行为。表明村民的节水态度难以直接转化为现实节水行为。(5)农村生活用水量主要影响因素为家庭净人口、太阳能热水器、户主年龄、菜地面积以及室外节水行为。生活用水行为的潜在影响因素分析表明,除了供水方式、供水时间与生活用水量呈显着相关以外,家庭净人口(NHS)、太阳能热水器(SWH)以及户主年龄(HHA)是决定室内用水量的主要因素(决定系数R2=0.45,p<0.001);菜地面积(GVA)和室外节水行为(OWCP)是决定室外用水量的主要因素(决定系数R2=0.28,p<0.001)。家庭总用水量则由NHS、GVA、SWH、OWCP以及HHA共同决定的(决定系数R2=0.36,p<0.001)。居民节水行为对室外用水有显着影响,而对室内用水量无显着影响,表明当前室内节水行为难以转化为实际用水量,需要开展深度节水措施。(6)未来渭河流域农村人均生活用水量将持续增加,其中室内用水为增加的主体。通过对影响农村生活用水主导因素的变化趋势分析,连续式供水方式下未来农村人均生活用水量(2015-2024年)呈逐渐上升趋势,从77.9L/d增加到82.8L/d,高于目前农村生活用水定额40-70L/d;其中室内用水由42.1L/d增加到46.6L/d。(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4-04-01)
郭巍,盛耘[4](2013)在《关中地区渭河流域COD排放量分析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掌握关中地区渭河流域污水排放情况,依据2001—2009年关中地区污水及污染物主要指标COD排放量的统计数据,在分析单位工业增加值COD排放强度与人均COD综合排放强度变化趋势的基础上,建立了关中地区渭河流域COD排放强度的灰色系统GM(1,1)模型,对近期该地区的COD排放总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近10 a来关中地区渭河流域污水排放量以年均6.7%的速度持续增长,COD排放量呈现波动变化的状态,2006年后COD排放量明显下降,年均下降率为5.8%;关中地区各市(区)工业、生活COD排放强度有所差异,渭南市单位工业增加值COD排放强度与人均COD综合排放强度均居各市(区)之首,应引起有关部门重点关注;预测2015年关中地区渭河流域COD排放总量为23.91万t,其中工业源、生活源COD排放量分别为3.23万、20.68万t。(本文来源于《人民黄河》期刊2013年07期)
王海龙,王会肖[5](2010)在《渭河流域关中地区农业节水潜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农业节水潜力的研究对节水农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总结农业节水潜力计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模式;以陕西省关中地区为例,计算了该区域在改善灌溉条件下未来10~20年小麦、玉米和棉花的农业节水潜力值。结果显示,2020和2030年叁种作物节水潜力分别可达6.852亿m3和11.023亿m3。(本文来源于《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期刊2010年04期)
张文梅[6](2009)在《关中渭河流域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评价及空间差异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居环境是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是人类生存行为中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人居环境质量的好坏及适宜性不仅关系到人类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也会影响到人类社会进步与文明发展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使人居观念不断更新,与此同时,城市化、工业化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是人们对人居环境的结构和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没有一个与自然相和谐、安全的人居环境,就谈不上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进行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研究,对保护人类生存的空间,改善人类居住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证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健康发展,并使其向可持续发展方面迈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对人居环境的研究多集中于城市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评价,而对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这个大背景的评价较少。鉴于此,本文从自然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搜集DEM、遥感影像以及气象、水文等相关数据,以关中渭河流域为研究区,提出了基于自然环境各要素的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的计算模型和方法,运用地形起伏度、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水文指数、地被指数四个计算模型,分别评价了地形条件、气候条件、水文条件和土地覆被四个自然因素的人居环境适宜性,最后建立人居环境指数(HEI)加权模型,对关中渭河流域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在研究技术和方法上,运用RS和GIS技术对收集和获取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运算,并最终以1km×1km为栅格单元得出关中渭河流域人居环境评价结果,分析研究区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的空间特征差异。通过评价关中渭河流域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最终得到的结论和认识有:(1)关中渭河流域地形起伏度空间差别较大,最大值为5.33,最小值为0.32,包含了不适宜、临界适宜、一般适宜、中度适宜和高度适宜五个级别;土地条件为临界适宜和一般适宜状态,植被覆盖度在20%~60%之间,为中、低植被覆盖度;综合考虑温湿指数、风效指数和年均温度可知,研究区气候舒适期大都为5~7个月,年平均温度在10~15℃之间,为一般适宜区;研究区降水量充足,地均水资源量少,水文条件适宜程度有四个等级,临界适宜、一般适宜、中度适宜和高度适宜,水文指数介于0.32~0.85之间。(2)利用人居环境指数(HEI)加权模型对关中渭河流域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评价结果可知:研究区人居环境指数大多介于0.4634~0.7617之间,主要为一般适宜和中度适宜区,适合人类常年居住。研究区无高度适宜区,有小部分由于受地形条件和土地覆被的影响为不适宜区和临界适宜区。(3)影响人居环境适宜程度的各自然因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如地形起伏决定了土地利用类型和各气象因子的变化,水文条件和气候条件决定了植被的覆盖类型和程度,植被覆盖状况反过来又影响水、气的分配等等,各自然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它们共同作用于人类居住的生活环境。本文的主要特色和创新之处在于评价所用的方法,运用RS和GIS技术对搜集的DEM数据、遥感影像数据以及气象、水文数据进行提取、分析和运算,通过建立相应的数学评价模型,探索性的评价自然条件的人居环境适宜性。而以往人居环境的研究多集中于从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建立指标体系去评价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适宜性,其数据来源于统计数据,相比而言,运用RS、GIS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减少了数据搜集、处理过程中人为造成的误差,评价结果更加客观。(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09-05-01)
孙贵贞,赵景波[7](2008)在《明代关中渭河流域水涝灾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对明代(1368~1644年)关中渭河流域水涝灾害的时空特征、等级序列及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水涝灾害多发于夏秋季节,发生频率从早期到晚期呈明显增加趋势,且存在相对高发期;水涝灾害主要发生在关中渭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区,且主要分布在渭河的干流或支流沿岸;该地区水涝灾害以中度水灾居多,约占56.14%,重度和轻度水灾次之,特大灾很少发生。较集中的大雨和暴雨是明代关中渭河流域水涝灾害发生的的主要因素,森林植被的破坏和河渠的淤浅使该地区水量承载能力减小,增大了成灾的可能性。(本文来源于《灾害学》期刊2008年03期)
王武科,李同升,徐冬平,张洁[8](2008)在《基于SD模型的渭河流域关中地区水资源调度系统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流域水资源调度系统是一个具有复杂结构的开放巨系统,具有高阶次、多变量、多回路和强非线性的反馈结构,系统行为往往具有反直观的特性。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与方法建立流域水资源调度系统模型较传统的数学模型更能充分刻画系统的非线性结构和动态特征。本文以渭河流域关中地区为例,在深入分析系统内外因素及其反馈关系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动力学(SD)构建渭河流域关中地区水资源调度系统模型,以模型为基础,建立了渭河流域水资源调度的5种方案,即规划调度方案、经济优先发展方案、生态保护调度方案、需水量调度方案和缺水量动态调度方案,并采用VensimPLE软件进行系统仿真,获取2020年末5种调度方案的仿真结果。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3方面出发选取6组评价指标对各方案的仿真结果进行灰色系统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缺水量动态调度方案是渭河流域关中地区水资源调度的最佳方案(R=0.589),进而提出对现有水资源规划调度方案的优化措施。(本文来源于《资源科学》期刊2008年07期)
王武科,李同升,徐冬平,张洁[9](2008)在《基于SD模型的水资源调度系统优化研究——以渭河流域关中地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系统动力学(SD)构建渭河流域关中地区水资源调度系统模型,以模型为基础,建立了渭河流域水资源调度的五种方案,即规划调度方案、经济优先发展方案、生态保护调度方案、需水量调度方案和缺水量动态调度方案,并采用 Vensim PLE 软件进行系统仿真,获取2020年末五种调度方案的仿真结果。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叁方面出发选取(本文来源于《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8-07-01)
杜娟,赵景波[10](2007)在《清代关中渭河流域洪涝灾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对清代关中渭河流域洪涝灾害的时间、空间特征、灾害的等级序列和灾害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清代渭河流域关中段洪涝灾害共发生130次,平均每2.06年发生1次。清代中后期,洪涝灾害发生频率显着增加。该流域洪涝灾害的发生主要集中在渭河中下游的大荔、华县、华阴、渭南、潼关5县市。根据涝灾的等级序列可以得出,清代该流域2级涝灾发生次数最多,其次为1级偏涝灾,3级大涝和4级特大洪涝灾害发生次数较少。清代该流域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是由气候波动和流域自身的地形、降水特征等因素决定的,人为因素加剧了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本文来源于《干旱区研究》期刊2007年05期)
关中渭河流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魔芋为天南星科魔芋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可能作为大量提供葡甘聚糖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目前,陕南魔芋产业的发展受到制约。因此,分析了魔芋在渭河流域的种植优势,并且提出将魔芋的生产基地向渭河流域转移,以期解决制约魔芋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关中渭河流域论文参考文献
[1].陈阿敏.陕西关中渭河流域桃花品种及其园林应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
[2].段龙飞,郭邦利,陈国爱,刘婷,张百忍.关中渭河流域南部建设魔芋基地可行性探索[J].陕西农业科学.2014
[3].樊良新.渭河流域关中地区农村居民生活用水行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4].郭巍,盛耘.关中地区渭河流域COD排放量分析预测[J].人民黄河.2013
[5].王海龙,王会肖.渭河流域关中地区农业节水潜力研究[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0
[6].张文梅.关中渭河流域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评价及空间差异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9
[7].孙贵贞,赵景波.明代关中渭河流域水涝灾害研究[J].灾害学.2008
[8].王武科,李同升,徐冬平,张洁.基于SD模型的渭河流域关中地区水资源调度系统优化[J].资源科学.2008
[9].王武科,李同升,徐冬平,张洁.基于SD模型的水资源调度系统优化研究——以渭河流域关中地区为例[C].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08
[10].杜娟,赵景波.清代关中渭河流域洪涝灾害研究[J].干旱区研究.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