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活跃氛围方法研究

小学语文课堂活跃氛围方法研究

农春林(广西百色市平果县新安镇中心小学广西百色533000)

【摘要】语文是小学教育的基础学科,在历次课程改革中都占有重要部分。因此,许多教育工作者致力研究其教学方法。尽管有的语文教师,在备课和授课阶段都进行了大量的准备,但是往往收效甚微,这是由于没有能够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没有活跃课堂导致的。活跃语文课堂氛围是提高语文教学水平不可或缺的一步,本文主要讲述了几种活跃语文课堂的方法,包括课堂导入、提问技巧、小组合作以及情境教学,供语文教育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语文教学;活跃;氛围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4-152-02

一、背景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实施课程改革的主要阵地。小学语文新课标对小学语文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加注重语文教学中对学生人文情怀的教学和运用语文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更好的教育学生,语文教育工作者研究了语文教学中的各个方面。尽管有的教师在备课阶段准备了大量的内容,并且在授课阶段积极讲授,但是仍然面临着课堂冷场或是无法调动学生注意力的情况。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往往是由于小学生在其年龄段本身注意力难以集中,并且由于知识储备不足,往往无法理解较为复杂的内容。因此,一名语文教师如果想要提高教学质量,需要充分调动学生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就对教师导入教学,活跃课堂氛围的能力提出了要求。

本文将围绕活跃课堂,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性这一核心目的,通过以下四个方面对活跃课堂的方法进行介绍:巧妙导入课堂,吸引学生注意力;多方式提问,提高学生参与度,活跃氛围;合理分组,扩大学生课堂参与度;建立课文情境,加深学生课程理解。

二、活跃课堂方法介绍

(一)课堂导入,吸引学生注意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语文授课的第一环就是课堂导入。课堂导入应该从一开始就抓住学生们的注意力。在导入课堂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小学生们的天性,考虑到他们的能力,贴近他们的生活。导入的手段可以通过身边的小事说起,也可以通过电教的手段,播放一些有趣的视频片段或者图片,对课程的背景进行描述。同时,教师也需要通过一定的语言引导,对即将开始的课程进行描述,描述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直接进入主题,也可以对课程内容设置一定的悬念,诱导学生们进行思考、想象。例如,在巴金《鸟的天堂》一文中,可以在课堂开始前,询问学生们是否见过鸟,在什么地方见过的,是什么种类,从而引入课文主体内容。如果在课堂的一开始,就能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思考能力,接下来的课程教学也会事半功倍。

(二)注重提问,活跃课堂氛围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当深入了解教材,理解课程重点,根据重点设置一定的问题,力求问题切合课文重难点、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同时,提问的时机正确与否,也是提高课堂质量,活跃课堂氛围的重点。一般来说,提问的时机最好是教师结束某一段授课,学生开始思考之前,例如在导入课文后,可以适当的提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此外,如果学生难以突破当前问题,导致课堂冷场,无人回答,可以利用一定的小奖品,例如小册子,糖果之类的东西,消除课堂紧张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感觉与表达想法;也可以利用引导提问的方式,通过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从侧面入手解决问题。最后,要明确提问的题目和其目的。提问的目的应该是调动学生积极性,解决课程疑难问题,而不是作为一种惩罚手段进行提问。如果有积极参与回答、交流的学生,应该给予其赞赏,并适当地与其他交流,询问是否有答案分歧,给其他学生思考的空间,甚至可以展开讨论,调动课堂氛围。此外,应该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对于不积极的同学,可以适当地提一些简单的问题,鼓励其回答问题,就算回答不上来,也应耐心等待,并对其进行肯定。对于扰乱课堂秩序者,不应当即对其进行提问,而是应在制止其行为之后一段时间,再提问,以减轻学生们对提问惩罚性质的感知。

(三)小组合作,促使学生参与

尽管提问问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活跃课堂的氛围,但是在一堂课中,实际上提问的次数屈指可数,回答问题的学生也有可能寥寥数个,无法扩大参与讨论的学生范围,也难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感。大量研究表明,小组合作是活跃班级氛围,促使学生参与课堂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小组方式发挥作用的程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小组组成的形式。一支固定的小组往往会自动形成一定的分工,磨合程度也比较好。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化差异,以及其在班内的人际关系,将全班学生分为不同小组,保证组内存在可以调动整个小组氛围的领头人,带动一部分不积极的学生一起思考,有利于在小组中形成互帮、互促的学习氛围。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巡视了解每一小组的讨论情况,必要的时候参与小组讨论,给予不积极的学生一定的关注和鼓励,强调小组领头人的活跃作用,培养小组成员的团队合作精神。也可以在小组间采取不同组组间讨论,进一步提高学生热情。在最后进行小组评价时,教师应做好一位倾听者和引导者,关注小组成果,如果小组成果存在不足,也可以允许小组其他成员进行补充;除了关注成果之外,也要关注小组内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情况,根据参与积极度及时给予一定的反馈。

(四)情境教学,加深课程理解

情境教学是指教师有意识地创造带有感情色彩、形象、具体而生动的教学场景,以营造贴合教学内容的感情氛围,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学习兴趣,能让学生更好地走近文本,加深对文本思想感情的理解。一般来说,情境教学法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实现。

运用多媒体技术建立情境。小学生正处于认知感官最发达的年龄段,对于各种各样的直观信息,都能第一时间接收。多媒体技术集图片、文字、声音、视频片段于一体,可以从多角度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描绘,引导学生了解文本所描述的事物,并展开想象力,达到共情的阶段。例如《钱塘江大潮》一文,尽管课文中的文字已经栩栩如生地描绘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壮阔,但是由于大部分学生从未见过,也很难从单纯的文本中想象出钱塘江,也就无法体会到作者的激动心情。此时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将钱塘江大潮的地理位置、卫星图片以及带有雄壮的背景音乐以及浪潮声的视频片段展示出来,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就可以使学生仿佛置身在钱塘江观潮点前,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力量,也就可以体会到作者的激动心情。

角色扮演建立情境。要体会文章的想表达的情感,最重要的是领会文章中人物的心情。小学生由于经历较少,缺乏社会体验,一般很难做到换位思考,领会作者意图。这种时候,可以由教师、学生一起,将文章中的人物分配给学生,让学生们分角色朗读课文,甚至可以做成简易的舞台剧,这样我们就实现了角色的转换,学生们不再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进行阅读,而是将自己当成角色,结合角色的时代背景和经历,对文章进行理解。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同时也能建立起符合课文背景的情境,达到活跃课堂氛围的目的。

联系生活建立情境。在学习一些贴近生活的课文时,可以通过将课文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跳出文本的局限,将作者所描写的生活与实际的生活结合、对比,也可以建立出一个学生易于理解的情境,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例如,在《少年闰土》一文中描述了迅哥儿和闰土童年时期的回忆,这些回忆恰好是小学生们这个年级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的经历。可以通过让学生们介绍自己和伙伴玩耍的经历,使得他们融入课文中,体会到少年时期迅哥儿和闰土的真挚感情,也就可以理解到在他们长大时,由于阶级差异出现的隔阂是多么地让人无奈。

三、结语

语文的教学是教师通过教科书,教授学生字词句段以及领会文章感情的过程,这一过程并不是单纯的单向教学,它首先需要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让教授的内容真正地被学生所掌握。要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需要根据小学生的总体性格和个体差异,通过一系列地方法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学生走近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领会文本含义。本文针对语文课堂活跃氛围提出了一些方法,目的是为了能够充分利用小学生的天性,在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合理地引导,激发课堂,提高教学质量。本文期望能给广大的小学语文教育者的教学中带来一定的帮助和灵感。

参考文献

[1]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春阳中心校于桂艳.略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有效“激趣”[N].科学导报,2019-01-22(B02).

[2]叶轩辰.小组合作激活课堂——试论小学语文合作教学法[J].名师在线,2019(01):8-9.

[3]孙巍.浅谈小学语文课堂的提问技巧[J].黑河教育,2018(12):43-44.

[4]王雅平.精彩演绎,激活课堂——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教学设计分析[J].赤子(上中旬),2015(24):312.

[5]韩娟.运用情境教学法,激活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学周刊,2014(24):127.

标签:;  ;  ;  

小学语文课堂活跃氛围方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