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平阳县榆垟中心学校潘如娥
1.引言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语言教学中能否成功地进行英语学困生的转化,成功地实现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使全体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这是《英语课程标准》的核心精髓。但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据报道“我国现有的3亿学生中,被老师和家长列入‘差生’行列的学生达5000万人,每6个学生中就有一个差生”,(刘经华,2006)。学困生的转化已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作为英语教师,积极主动思考转化学困生的方法、策略是一项不可推卸的责任。要转化学困生,首先就要认知他们产生的原因。
2.成因分析
英语学困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但追溯到其根源,他们的形成是由其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2.1内因分析
1)学习习惯与策略问题学习方法是发挥学习能力的手段,也是增进学习能力的途径。英语学科不同于其它学科,英语是一门语言,是一门交际工具。学英语的目的是获得听、说、读、写英语的能力,但是很多学生不了解这门学科的特点,他们普遍采用的学习方法是:对单词逐个字母拼读、死记硬背,常常前读后忘;对句型生搬硬套,练习句型时生吞活剥,逐句逐词对译,始终不能摆脱学习汉语的习惯。语言必须经过反复大量的笔头实践学习,不少学生仅满足于老师讲的内容听懂,而没有把主要精力用在听、说、读、写的实践学习上,所以无法形成语言技能,只能边学边忘,越学越困难,最终导致掉队。
2)缺乏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引导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动机是个体学习动力的主要来源,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但是一方面由于受客观环境或客观因素的影响,学生对自己所掌握的英语知识在课堂上稍微用一下之外没有其他的实践场所,此外,多数学习后进生在大量语言知识的识记过程中毫无参与语言实践活动的欲望,这是较典型的缺乏学习动机的表现。3)性格倾向一些学生由于内向、孤僻的性格,他们不愿开口,不善交往且模仿能力也差,这就使得他们更不愿参与各种英语练习活动,碰到问题常常不向同学或老师请教,在课堂上害怕表现不佳而有损自己在老师和同学心目中的形象,降低自己的价值,这样也就造成英语成绩的落后。
2.2外因分析
1)学校
从学校教育来说:首先,是应试教育对英语的影响。有的学校片面地为了追求升学率,导致一些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了信心;其次,有的老师英语教学方法单一,缺乏严谨的工作作风,对待学生的态度有失教师的基本师德,对学生存在情感偏见,并过分偏爱英语成绩优良、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正是英语教师的这种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甚至造成师生关系紧张的做法,导致了部分英语差生的产生。
2)社会
从社会教育来说:首先,文化意识受到社会不正之风的挑战。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很多学生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也有所放松,而对物质世界的崇拜有几分疯狂,一些不健康文艺作品的毒害,也随之而来。各种文化垃圾的存在,毒害着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心灵,这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其次,社会信息中的消极因素侵蚀着学生的思维方式。如许多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他们当中的不少人身受其害,他们的注意力也逐渐开始转移,读书没用的思潮也在学困生中广为流传,认为学到的书本知识到了社会上毫无实用价值,甚至产生了厌学心理;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都是英语学习中学困生形成的重要因素。
2.3家庭
从家庭教育来说:不容否认,一个人的生活环境对他素质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甚至会对他的性格的形成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有的学生家境殷实,从小在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环境里成长,他甚至不需努力就可以获得物质和精神的享受,所以他便不认真学习英语,对学习缺乏目的性,从此沦为英语成绩学困生;有的学生家庭缺少幸福感,父母感情不合,对他们的管教不严,甚至也从不过问子女的学习情况,对他们的学习情况一无所知,这些学生在家庭里得不到应有的关怀和温馨,所以便放纵自己;有的家庭家长给学生灌输一些学习无用的错误价值观,这使原本勤学好问的孩子也失去了学习的热情。还有的家长自身文化程度不高,无法有效地辅导孩子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孩子接触英语的有效时间也不多,基本上就是以课堂上老师的讲解为主,课后孩子由于英语基础不好,一般不会花太多的时间去学习英语,所以,家庭英语教育的背景对孩子的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3.相关理论
世界著名教育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能是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
3.1.每一个体的智能各具特点
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作为个体,我们每个人都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能,但每个人身上的八种相对独立的智能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绝对孤立、毫不相干的,而是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正是这八种智能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组合,使得每一个人的智能各具特点。
3.2.个体智能的发展方向和程度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在多元智能理论看来,个体智能的发展受到环境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教育条件的极大影响与制约,其发展方向和程度因环境和教育条件不同而表现出差异。尽管各种环境和教育条件下的人们身上都存在着八种智能,但不同环境和教育条件下人们智能的发展方向和程度有着明显的区别。
3.3.智能强调的是个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生产及创造出社会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
在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看来,智能应该强调两个方面的能力,一个方面的能力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个方面的能力是生产及创造出社会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根据加德纳的分析,传统的智能理论产生于重视言语—语言智能和逻辑—数理智能的现代工业社会,智能被解释为一种以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的整合的能力。
3.4.多元智能理论重视的是多维地看待智能问题的视角
在加德纳看来,承认智能是由同样重要的多种能力而不是由一两种核心能力构成,承认各种智能是多维度地、相对独立地表现出来而不是以整合的方式表现出来,应该是多元智能理论的本质之所在。
4.对策
4.1掌握学困生的心理,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
课外多与他们闲聊,争取实现零距离的接触,有意识地将一些任务交给他们去完成,当他们遇到困难时,给予及时的关照和帮助解决,只要教师耐心观察和善于发现他们的个性差异,仔细了解他们的心理特征,并加以恰当的引导,就能激发其自信心和学习热情,形成较为稳定的学习动机。
4.2对症下药,开发非智力因素
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人在学习活动中的动机、兴趣、情感和意志等。笔者们在教学实践中常常发现,一些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对学习感到厌倦,这就是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差异造成的。
人的思维活动,既有直接参与的智力因素,如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又有间接参与的非智力因素,如兴趣、动机、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可以说,学生的学习过程,实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的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提高了学习效率。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困生的非智力因素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心理学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特长是各不相同的,根据学生的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和问题与学生对号入座,使好的学生感到英语大有学头,让学困生也觉得有信心学好英语。决不能一刀切,使得一部分学生“吃不饱”,另一部分学生“吃不了”。如可以让成绩好的学生自由编对话,而差一点的学生则提供材料表演等,做到使他们各尽其材。让那些学困生找到英语学习的某个突破口,因势利导,将会带来英语学习的全面突破。
一位善于用表扬、鼓励之词的教师往往深得学生的爱戴,学生积极性就高。笔者们也常常发现:当学生尤其是成绩不好的学生答对问题受到表扬时,他们会激动不已,整堂课都会昂着头,目不转睛地盯着教师,聚精会神地认真听课。因此,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用信任的目光对待学生;当学生回答不出时,教师要耐心地铺路搭桥,尽可能引导学生自己找出答案,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愉悦的心情。在课堂上,笔者们应多用“Good”、“Verygood”、“Notbad”、“You’lldobetternexttime.”“Nevermind,justthinkover.”“Please”等,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同时也达到了英语口语的利用要求。批改作业时亦然,在学生的作业本上批上“Good”,“Better”,“Best”等,让学生知道你对他的重视,对他的希望,让他知道老师已经肯定了他那些点滴的成功。一旦他的内在价值得到外界的承认,学业成就的需要也就得到了满足,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这对他们既是一种肯定,又是一种鞭策。任何时候,作为老师都应多捕捉学生的闪光点,激励他们向上,培养自信心。
4.3理解、尊重、宽容、善待学困生
英语教学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学习者的智力因素,还取决于他们的情绪、态度、学习动力等,因此教师在任何时候都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迁怒、不急躁,切忌使用训斥、侮辱人格和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话语;切忌向家长及班主任告状。这些学困生在班级中常被学生鄙视,有些教师也指定他们是班级的“败类”,“包袱”,在社会上受到冷眼,在家也受到家长的训斥,心里有一种压抑感,有厌学情绪,自信心不强。教师应主动采取适当的形式去栽培他们。看见那些学困生抄其他同学的作业时,不但不能责备,还应主动将最好学生的作业本借给他们抄,并叮嘱他们要“一抄、二读、三背”,第二天上课,可以有意识地叫差生站起来口头做一遍,同样也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每次的单元测验,可以将成绩有进步的学困生名字提出来及时表扬,让他们也享受一下成功的欢乐及喜悦,有些成绩差的学生的头脑反应慢点,有时一个简单的时态讲几遍还不理解,可以不厌其烦地再多讲几遍;有时想法编成公式和顺口溜,用浅显易懂的语言直到他们听懂为止。无数事实证明,学困生有消极性,也有积极性;有逆反心理,也有求知欲;有违反纪律的行为,也有守纪律的愿望。他们毕竟是十三、十四岁的孩子,教师一个宽容的微笑,一句体贴的话语,一个会意的眼神,一个轻微的触摸都会产生的巨大学习动力。
4.4帮助指导学困生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目标
一定的学习目标是学生获得学习动力的源泉,他们之所以成绩差,没有奋斗目标是一重要原因,笔者在对每位学困生全面了解的基础上,给他们制定了短期学习目标,长期学习目标(一学期),而且经常检查这一目标,及时修改目标,一旦发现给他们订得过高或过低,就逐一帮他们修正,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总之,教师掌握差生的心理,真诚的爱唤起学生的共鸣。达到他们自己想学的目的。
4.5根据英语特点,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
(1)活跃课堂气氛,激起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学困生上课时注意力往往不够集中,笔者尽量将难易适度的问题去问他们;叫他们到黑板上写有把握的句子;朗读事先已读过多遍的课文,当他们回答正确时,笔者总是面常笑容地说:“Verygood.”这样学生开口的习惯慢慢地养成。一学期下来,学困生的参与意识大大加强,消除了畏惧心理。为了延长他们上课专注的时间,笔者常结合课文听听录音,讲些有趣的小故事等。课堂上将优秀生和学困生搭配起来,采取集体、小组、双人、个别活动训练,凝聚学生的注意力,调节他们的情绪,让学困生在和谐轻松的气氛中学习。
(2)“笨鸟先飞”,帮助学困生做好预习工作
许多事实证明,先预习再学习,先复习再练习,非常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一课一得”课堂教学改革中,课前预习是关键。问题是,相当一部分学生以为这种方法烦琐、枯燥,因而弃置不用。没有全体学生在预习方面的配合,教师在课堂上,往往不得不迁就基础差、学习被动的学生,把时间耗费在复习英语单词、熟悉课文、介绍相关知识上,而难以集中精力引导学生解决重点、难点,难以通过必要的练习巩固知识,培养能力,进一步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针对上述这种现象,有必要给学生讲清楚预习的意义,让学生明白,在时间分配上,节省教师的时间比节省学生的时间更重要。如果学生在课外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教师在课堂上有了更充裕的时间,就可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方法论的指导,把自己积累的丰富经验传送给学生;也能腾出手来,进行必要的训练,巩固学生所学,提高其运用知识的能力。道理讲清了,还要郑重地布置预习,说明要求,指明方法。课堂上,更要时时检查预习,对认真预习、能与教师流利对话、正确回答问题的学生,随时予以表扬;对疏于预习、每每在课堂问答中张口结舌的学生,则予以婉劝和适当的批评。
学生都是通情达理的,当预习效果在学习过程中显现出来,学习效率逐步提高时,他们自会配合教师和教学,责求自己认真预习,使课堂学习更有成效。
正是在预习功课这个自勉、自励过程中,学生渐渐培养起学习的自觉性,培养起行止有节、“瞻前顾后”的良好习惯,渐渐减少学习的随意性,改变那种只凭兴趣和一时好恶来安排学习的状况。
(3)督促学困生课后复习
对差生的作业笔者经常是面批,这样可以让他们面对自己的错误及时订正,而且养成他们按时交作业的习惯。每天课余时间,差生要到笔者面前来朗读背诵昨天学过的句型课文,每单元后的checkpoint笔者帮助他们归纳重点难点及有用的词语,一单元结束后及时检查及时反馈,叮嘱差生千万不要把太多的缺漏带到下一单元,以免造成新的更大的差距。同时笔者也争取差生家长的配合:外语是一门语言,要进行“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大量训练,没有家长的积极配合,差生很难完成学习任务,笔者抓住家长一般都关心孩子学习这一特点,利用家长会,及家长来访常和他们联系,争取他们的合作,督促孩子做作业,听磁带,背书,默词等,这对差生成绩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
5.结论
本研究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激活学困生的英语思维定式,以他们身上的优势智能为切入点,创设多种智能展示的英语活动。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关注学困生学习策略的培养指导,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帮助学生有效地提高外语水平,同时为推动新课程改革提供积极的思考和探索。总而言之,“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转化英语学困生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过程,而是一个逐渐转化的过程。因此,必须以学校为纽带,要协调好家庭、社会和学校的关系,形成教育合力,以帮助他们尽早地摆脱阴影,重新焕发生命的光彩和活力。由于英语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一方面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观念、学习动机和学习方法等相关方面的情况,以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另一方面,老师要善于采取一些正确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专业的英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