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牛副流感病毒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牛副流感病毒3型,NP蛋白,全病毒,间接ELISA
牛副流感病毒型论文文献综述
李德栋[1](2019)在《检测牛副流感病毒3型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建立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牛副流感病毒3型(Bovine parainfluenza virus type 3,BPIV3)的基因组是负链RNA,属副黏病毒科呼吸道病毒属成员,是引起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主要病原之一。该病毒引发的牛呼吸道疾病多发于长途运输之后,故又称为运输热病毒。我国于2008年首次检测到了基因C型的BPIV3,随后开展了一些相关的研究。国内目前在检测BPIV3血清抗体时主要是病毒中和试验,该方法不适合血清的大规模检测,而ELISA是目前检测动物传染病血清抗体的常用方法。为此,本研究开展了建立检测BPIV3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的研究,为国内BPIV3的防控提供技术支持。BPIV3的核衣壳蛋白(NP)是病毒粒子中含量较高的一个结构蛋白,能诱导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为此,本研究采用原核表达的方式,表达了牛副流感病毒3型的核衣壳蛋白。通过优化诱导表达条件,使得NP蛋白呈部分可溶性表达。利用Ni柱在非变性条件下纯化了重组蛋白NP。利用方阵滴定确定了包被抗原蛋白浓度为0.8μg/mL,血清样品的最佳稀释度为1:200倍,再对ELISA的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检测牛副流感病毒3型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特异性实验表明重组蛋白NP不与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阳性血清发生交叉反应。重复性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当BPIV3阳性牛血清在稀释至1:640时仍为阳性,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对94份牛血清的比对检测表明,本研究建立的以重组蛋白NP为包被抗原的间接ELISA方法与病毒中和试验的符合率为98%。同时,本研究以裂解的BPIV3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检测BPIV3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首先采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BPIV3,测定病毒蛋白浓度后充分裂解病毒,用方阵滴定确定了包被抗原蛋白浓度为0.2μg/mL,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50倍,然后进一步优化了ELISA的反应条件。特异性实验表明包被的裂解BPIV3不与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阳性血清发生交叉反应。重复性实验表明该方法亦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当BPIV3阳性牛血清在稀释至1:1280时仍为阳性,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对94份牛血清的比对检测表明,本研究建立的以裂解BPIV3为包被抗原的间接ELISA方法与病毒中和试验的符合率为98.9%。用上述两种间接ELISA方法分别检测了394份接种过BPIV3灭活疫苗的牛血清样品,结果显示两种方法检测的牛血清均呈强阳性。此外,用重组蛋白NP作为包被抗原的间接ELISA方法检测了95份未接种BPIV3疫苗的牛血清样品,阳性率为80%。随后用建立的以裂解病毒作为包被抗原的间接ELISA方法检测了591份未接种BPIV3疫苗的牛血清,阳性率为91%。从上述两种间接ELISA方法与病毒中和试验的检测结果比对来看,以裂解的病毒作为包被抗原的间接ELISA方法与病毒中和试验的符合率较高,比较适合BPIV3血清抗体的检测。本研究为BPIV3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和疫苗免疫检测提供了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9-06-01)
李德栋,向文杰,林俊,朱远茂,薛飞[2](2019)在《牛副流感病毒3型核衣壳蛋白的原核表达及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建立以牛副流感病毒3型(BPIV3)核衣壳蛋白(NP)为包被抗原的间接ELISA方法,本研究扩增BPIV3的NP基因并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获得重组表达质粒p ET30-NP。将其转化至表达菌BL21(DE3),获得了可溶性表达的重组N蛋白,用镍柱在非变性条件下纯化后将其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检测BPIV3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作为包被抗原的重组N蛋白仅与BPIV3阳性牛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与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等牛的常见病原无血清学交叉反应,表明其特异性较强。牛BPIV3阳性血清在1:640倍稀释时按该方法检测仍为阳性,显示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重复性试验显示批内变异系数小于6%,批间变异系数小于12%,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对94份牛血清的比较试验显示,本研究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与病毒中和试验的符合率为98%。利用该方法检测了394份采自接种过BPIV3灭活苗牛场的血清样品和95份未接种疫苗牛场的血清样品,结果接种疫苗的牛血清均呈强阳性,而95份未接种疫苗牛血清的阳性率为80%。本研究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可以试用于国内BPIV3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免疫监测,为国内BPIV3的防控提供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中国预防兽医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赵贵民,吕丽霞,王洪梅,乔军,夏咸柱[3](2019)在《牛副流感病毒3型感染MDBK细胞后影响天然免疫基因表达的筛选与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筛选与验证牛副流感病毒3型(BPIV3)感染MDBK细胞后天然免疫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变化,通过细胞病变观察、Western blot验证病毒HN蛋白表达,以及病毒增殖复制动力学曲线,确定病毒复制情况。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对1MOI基因C型SD2014BPIV3毒株感染MDBK细胞的12h对照组与感染组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筛选,最后收集BPIV3感染MDBK不同时间点细胞样本,应用RT-qPCR在转录水平验证了天然免疫相关显着差异基因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表明,BPIV3毒株在MDBK细胞上有较强的复制能力,从病毒感染12h的转录组数据中获得了1 401个显着差异基因,经过筛选获得了9个与天然免疫相关的基因,最后在转录水平验证了MDA5、IRF7、STAT1、ISG65、TRIM25等9个与天然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并验证了其上、下游通路或同一家族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筛选与验证的BPIV3感染MDBK细胞差异表达天然免疫相关基因,为宿主细胞影响病毒复制的分子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动物医学进展》期刊2019年02期)
崔一龙,杨达汉,石芸,尹有勤,薛江东[4](2019)在《一株牛副流感病毒3型的分离鉴定及系统进化树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离鉴定一株疑似为牛副流感病毒3型(bovine parainfluenza virus type 3,BPIV3)的毒株,并分析系统进化树。方法从内蒙古某牛场患有呼吸道疾病的病牛鼻液中分离一株疑似为BPIV3的毒株,将分离毒株在MDBK细胞上进行增殖,并通过血凝试验及RT-PCR鉴定,同时对其N基因序列进行测定及分析,建立亲缘关系进化树。结果该分离病毒可在MDBK细胞上增殖,且可产生特异性细胞病变,第6代细胞的毒力为10~(7.1) TCID_(50)/100μL,与GenBank中已发表的BPIV3毒株N基因片段的同源性为99. 9%,与序列号为D84095. 1的BPIV3等亲缘性最近。结论本研究获得的分离株为BPIV3,与日本分离株(D84095. 1)同源性较高。(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王吉,付瑞,李晓波,王淑菁,王莎莎[5](2018)在《牛副流感病毒3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在牛源样本检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用于牛源性样本牛副流感病毒3型(BPIV3)实时荧光定量PCR (Q-PCR)快速检测方法。方法选择已发表的BPIV3 HN基因高度保守区域作为靶基因,设计合成引物和探针,建立BPIV3Q-PCR方法。并对方法的线性、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稳定性等进行方法学评价。同时用建立的Q-PCR方法检测105批次牛源性样本。结果建立的BPIV3Q-PCR方法线性范围为1×101拷贝/μl~1×108拷贝/μl;与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牛鼻气管炎病毒(BHV-1)、仙台病毒(SV)均无交叉反应;检测敏感度可以达到1.0×10~1拷贝/μl;3个不同浓度梯度标准品3次不同实验平均变异系数均小于5%。应用建立的方法检测105批次牛源性样本,BPIV3核酸阳性率为12.4%。结论建立的BPIV3QPCR检测方法线性关系良好,具有快速、特异、敏感及稳定的特点,可用于牛源性样本BPIV3的快速定量检测。(本文来源于《中国病毒病杂志》期刊2018年05期)
李丽阳[6](2018)在《牛副流感病毒3型感染MDBK细胞差异表达蛋白筛选及相关分子在感染细胞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牛副流感病毒3型(BPIV3)为副黏病毒科呼吸道病毒属,不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囊膜病毒。有报道显示,BPIV3的感染不仅需要招募宿主细胞蛋白参与自身复制,而且需要激活宿主相关信号分子来帮助其完成生命周期。因此,系统而全面地获得BPIV3感染后与其互作的宿主细胞蛋白,并解析其介导的信号通路,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研究采用i TRAQ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了BPIV3与宿主细胞蛋白之间的互作,获得了BPIV3感染宿主细胞差异蛋白表达谱。在蛋白质组学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探究了p38MAPK信号通路和胆固醇分子在BPIV3复制过程中的作用,为揭示BPIV3致病机制奠定基础。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BPIV3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双抗体夹心ELISA(DAS-ELISA)方法的建立利用纯化的BPIV3病毒,制备了3株抗BPIV3的单克隆抗体。3株单抗可以与BPIV3感染的细胞发生特异性反应,能够特异性识别BPIV3病毒粒子,为后续的实验检测提供了基础。在获得单克隆抗体的基础上,建立了BPIV3 DAS-ELISA检测方法。所建方法特异性、灵敏性和重复性良好,适用于兽医基层临床样品的大规模检测。2.BPIV3感染MDBK细胞的蛋白质组学研究采用i TRAQ结合2D LC-MS/MS高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对BPIV3感染MDBK细胞的蛋白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和分析。共鉴定出116个差异表达蛋白,74个蛋白表达上调,42个蛋白表达下调。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差异蛋白主要富集在信号转导、脂质代谢、感染性疾病、免疫调控和炎症反应等过程中。为了进一步验证蛋白质组学结果的可靠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8个差异表达蛋白的m RNA进行了检测,结果与蛋白质组学结果一致。3.BPIV3感染激活p38 MAPK信号通路前期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发现,MAPK信号通路中多个蛋白在BPIV3感染过程中显着上调,其中MKK3是p38 MAPK通路中的关键激酶,这提示p38 MAPK可能与BPIV3的增殖相关。结果显示,BPIV3在感染后能够诱导MKK3的激活以及p38的磷酸化,激活了p38 MAPK信号通路。而且p38 MAPK信号通路参与了BPIV3的复制过程。ELISA检测BPIV3感染后以及使用抑制剂SB202190处理后的细胞上清中IL-6、IL-8、IL-13和TNF-α的水平发现,p38 MAPK信号通路参与了BPIV3诱导的炎症反应。4.胆固醇分子在BPIV3感染MDBK细胞中的作用此外,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显示,多个差异表达蛋白参与了脂代谢过程,其中LDLr和SAR1A是调节胆固醇内吞与外排的关键蛋白。为了研究胆固醇分子在BPIV3感染MDBK细胞中的作用,通过去胆固醇药物MβCD去除细胞膜胆固醇及病毒囊膜胆固醇。结果表明去除细胞膜胆固醇能够抑制BPIV3进入细胞及其复制,去除病毒囊膜胆固醇能够显着降低BPIV3的感染性。上述结果表明,本研究获得了系统而全面的BPIV3感染MDBK细胞的差异蛋白表达谱。对差异蛋白的进一步研究发现,p38 MAPK信号通路及胆固醇分子参与了BPIV3的复制过程,为阐明BPIV3致病机理及抗病毒策略的制定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期刊2018-06-01)
杨帆[7](2018)在《牛副流感病毒3型及相关疾病病原的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建立牛副流感病毒3型(Bovine parainfluenza virus 3,BPIV3)及相关疾病病原的多重PCR检测方法,根据Gen Bank上发表的BPIV3 3种基因型病毒株的HN基因序列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 virus,IBRV)、牛支原体(Mycoplasma bovis,M.bovis)、BPIV3的5’UTR、g C、opp D/F、HN基因序列,分别设计了3对和4对特异性引物,优化反应体系后建立了两种多重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建立的牛副流感病毒3型3种基因型叁重RT-PCR检测方法的敏感性较高,特异性强,可用于对临床样品的检测。建立的牛副流感病毒3型、牛支原体、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和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四重PCR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对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与已发表文献中PCR方法的检测结果一致。建立的多重PCR检测方法可同时对BPIV3、BVDV、IBRV、M.bovis进行检测,为这4种病原的诊断和检测提供了一种方法。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4个牧场的88份牛血清进行牛副流感病毒3型的血清学调查。结果显示,4个牧场中均有BPIV3的感染状况,且阳性率高,最高阳性率可达100%(22/22),最低阳性率为86.36%(19/22),平均阳性率高达95.45%(84/88)。(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傅欣玲,张聪,舒鑫,李文良[8](2018)在《一起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牛副流感病毒3型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诊疗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BRDC)流行普遍,临床上以多种病毒、细菌混合感染为主,并在机体免疫状态或环境条件改变时引起严重的临床症状,造成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近日,一肉牛养殖户新购肉牛饲养10余天后陆续发病,发病牛多沉郁、食欲减退,有发热、咳喘、腹泻等症状,更有急性病例牛突然倒地,口吐白沫,迅速死亡。发病20多天内死亡8头。经过对此养殖户外购牛发生的BRDC发病情况的询问、临床症状与病变观察、病原学检测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其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牛副流感病毒3型(BPIV3)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根据检测结果提出了防治措施,为疾病的防控提供指导。(本文来源于《畜牧与兽医》期刊2018年05期)
庄金秋,梅建国,张颖,莫玲,刘吉山[9](2018)在《牛副流感病毒3型实验室检测方法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是世界范围内引起牛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严重危害着世界养牛业的发展。牛副流感病毒3型是引起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主要病原之一,主要引起成年牛和犊牛的肺炎、支气管肺炎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牛副流感病毒3型的实验室检测方法研究进展,以期为预防和控制牛呼吸道疾病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奶牛》期刊2018年04期)
王吉,付瑞,李晓波,王淑菁,王莎莎[10](2018)在《牛副流感病毒3型RT-PCR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用于牛源性样本中牛副流感病毒3型(BPIV3)RT-PCR检测方法。方法选择已发表的BPIV3神经氨酸酶(HN)基因高度保守区域作为靶基因,设计合成引物,建立BPIV3 RT-PCR方法。并对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稳定性等进行方法学评价。同时用建立的RT-PCR方法检测137份牛源性样本。结果建立的BPIV3RT-PCR方法与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牛鼻气管炎病毒(BHV-1)、仙台病毒(SV)均无交叉反应;可检测病毒最小滴度为6 lgTCID_(50)/mL;BPIV3cDNA在-30℃冰箱放置12个月仍可检测出目的条带;应用建立的方法检测137份牛源样本,核酸阳性率为14.6%。结论建立的BPIV3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具有快速、特异、敏感及稳定的特点,可用于牛源性样本中BPIV3核酸的检测。(本文来源于《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期刊2018年02期)
牛副流感病毒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建立以牛副流感病毒3型(BPIV3)核衣壳蛋白(NP)为包被抗原的间接ELISA方法,本研究扩增BPIV3的NP基因并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获得重组表达质粒p ET30-NP。将其转化至表达菌BL21(DE3),获得了可溶性表达的重组N蛋白,用镍柱在非变性条件下纯化后将其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检测BPIV3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作为包被抗原的重组N蛋白仅与BPIV3阳性牛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与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等牛的常见病原无血清学交叉反应,表明其特异性较强。牛BPIV3阳性血清在1:640倍稀释时按该方法检测仍为阳性,显示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重复性试验显示批内变异系数小于6%,批间变异系数小于12%,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对94份牛血清的比较试验显示,本研究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与病毒中和试验的符合率为98%。利用该方法检测了394份采自接种过BPIV3灭活苗牛场的血清样品和95份未接种疫苗牛场的血清样品,结果接种疫苗的牛血清均呈强阳性,而95份未接种疫苗牛血清的阳性率为80%。本研究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可以试用于国内BPIV3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免疫监测,为国内BPIV3的防控提供技术支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牛副流感病毒型论文参考文献
[1].李德栋.检测牛副流感病毒3型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建立及应用[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
[2].李德栋,向文杰,林俊,朱远茂,薛飞.牛副流感病毒3型核衣壳蛋白的原核表达及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9
[3].赵贵民,吕丽霞,王洪梅,乔军,夏咸柱.牛副流感病毒3型感染MDBK细胞后影响天然免疫基因表达的筛选与验证[J].动物医学进展.2019
[4].崔一龙,杨达汉,石芸,尹有勤,薛江东.一株牛副流感病毒3型的分离鉴定及系统进化树分析[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9
[5].王吉,付瑞,李晓波,王淑菁,王莎莎.牛副流感病毒3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在牛源样本检测中的应用[J].中国病毒病杂志.2018
[6].李丽阳.牛副流感病毒3型感染MDBK细胞差异表达蛋白筛选及相关分子在感染细胞中的作用[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8
[7].杨帆.牛副流感病毒3型及相关疾病病原的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8
[8].傅欣玲,张聪,舒鑫,李文良.一起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牛副流感病毒3型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诊疗报告[J].畜牧与兽医.2018
[9].庄金秋,梅建国,张颖,莫玲,刘吉山.牛副流感病毒3型实验室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奶牛.2018
[10].王吉,付瑞,李晓波,王淑菁,王莎莎.牛副流感病毒3型RT-PCR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J].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