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海东市人民医院儿科810700)
【摘要】目的探讨水溶性维生素辅佐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所需,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抗病毒、补液、退热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水溶性维生素治疗。研究周期结束后,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0%,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组间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和疱疹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溶性维生素辅佐疱疹性咽峡炎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有效,能使患儿尽快康复,患者及家属满意度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水溶性维生素;疱疹性咽峡炎;疗效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上呼吸道感染的特殊类型,多见于1-7岁小儿,好发于夏秋季节。该病多为柯萨奇病毒(CVB)A组2、3、4、5、8、10型所引起,柯萨奇病毒B组1~5型办可引起,该病毒为RNA病毒类的小RNA病毒科。临床症状有发热、咽痛、流涎、拒食等,病程1周左右,多为自限性,大多预后良好。但是,随着病情的进展,部分患儿可能会继发下呼吸道感染,严重者可能出现病毒性脑炎、心肌炎等并发症,危及生命。因此,发现病症后,必须要及时选择安全、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以尽快缓解症状,缩短病程。采用抗病毒药物是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主要方法,目前,西医多用抗生素及抗病毒制剂,疗效不甚满意,且部分制剂有毒副作用,不易被患儿家长接受,治疗十分棘手。为探讨水溶性维生素辅佐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本文选择10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组研究,具体研究结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00例纳入研究对象的患儿中,男62例,女38例;年龄6个月-5岁,平均年龄3岁2个月。根据随机原则,将100例患儿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儿50例。所有患儿均符合纳入标准,并排除相关禁忌症,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方面,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患儿均进行常规抗病毒、适当补液、退热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水溶性维生素(北京利祥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20055735)治疗,体质量≥10kg的患儿,剂量为1支/d,体质量<10kg的患儿,剂量按每公斤1/10支;加入50ml或100ml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1次/d。疗程均为5d。
1.3观察指标
入院72h内体温正常,咽痛流涎减轻,开始进食,疱疹缩小或数量减少,无溃疡形成。有效:入院72-120h体温正常,咽痛流涎减轻,开始进食,疱疹缩小或数量减少,无溃疡形成。无效:5d后仍有发热,疱疹不愈形成溃疡。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检验。以P<0.05为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0%,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组间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所示。
表1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较[n(%)]
3讨论
疱疹性咽峡炎是儿科的常见疾病,起病急,以咽痛、流涎、发热、拒食等症状为主要表现,体征有咽部充血,在咽弓、软腭、腭垂黏膜可见多个灰白色小疱疹,直径1-3mm,周围有红晕,部分疱疹聚集成簇,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灶,溃疡表面覆盖白膜,常伴牙龈肿胀及颌下淋巴结重大,部分患儿还可出现咳嗽、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本病诊断要点如下:(1)发病年龄:1-7岁的儿童,3岁以内患儿全身症状重。(2)起病急骤,变化快。(3)临床表现为突然高热,咽痛以致不敢吞咽,流涎,有时呕吐,腹痛。(4)主要体征为咽部充血,病灶可见数个至十多个灰白色小疱疹,直径1-3mm,周围有红晕,1-2d溃破成潜溃疡,疱疹有时累及口腔。该病首先应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相鉴别: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常起病急,高热,咽痛明显,可导致患儿拒食,检查可见咽部充血,肿大的扁桃体上面有黄白色脓点或脓苔,颈部淋巴结肿大咽痒不适,常由细菌引起,治疗时必须使用抗生素。其次应与单纯性疱疹,小儿手足口病、白塞氏病相鉴别,这类病虽均有口腔粘膜损害,但疹型各异,部位不一。注意:在观察咽部充血程度的同时,还须注意咽壁黏膜的血管显现和淋巴滤泡增生的问题。疱疹性咽峡炎病因可分为外因与内因,外因常因风寒风热引起,内因是因小儿身体较弱,饮食、养护不当等导致。水溶性维生素是一种复方制剂,主要成分包括硝酸硫胺、核黄素磷酸钠、烟酞胺、盐酸吡哆辛、泛酸钠、维生素C、生物素、叶酸及维生素B12。机体体内的代谢过程需要多种维生素参与,B族维生素作为辅酶或辅基的组成成分,参与葡萄糖代谢及ATP的生成在促进葡萄糖转运、吸收和代谢,维持细胞正常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维生素C作为一种还原剂,参与重要的羟化作用,保护维生素A、E及某些B族维生素免遭氧化,使叶酸转变为四氢叶酸,发挥其生理作用,促进被损害的上皮细胞的修复与再生,促进正常胶原蛋白的合成。体内有一定量的维生素C,能减弱病毒的致病性,增强白细胞的吞噬功能,更重要的是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淋巴母细胞的生成,提高机体对外来和恶变细胞的识别和杀灭能力,促进干扰素的产生,干扰病毒mRNA的转录、抑制病毒的增生。大多数水溶性维生素不能在体内合成,也不能储存于组织中,仅少数(如维生素B)能由肠道细菌合成一部分,但也不能替代从食物中获得这些维生素。生理需要的维生素量很少,然而在调节物质代谢的过程中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每天都需要摄入一定量的水溶性维生素,以维持代谢的正常进行。患疱疹性咽峡炎时,患儿发热、拒食,更易引起水溶性维生素缺乏,影响疾病的恢复过程。因此,静脉滴注水溶性维生素,补充摄入不足,对疱疹的愈合、病毒的清除、疾病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经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安全性好,可供临床应用。在本文研究中,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0%,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组间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和疱疹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既有的文献研究结果相似。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水溶性维生素辅佐治疗患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并且较为廉价,是理想的临床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加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赵瑞玲,曾燕玲,陈娟.两种不同方法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9):80+83.
[2]胡旭东,龚峰.水溶性维生素辅佐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36):58-59.
[3]赵明明,彭茂民,周有祥,严伟,丁华,王婧,杨洁.水溶性维生素检测分析的研究进展[J].湖北农业科学,2013,52(23):5676-5680+5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