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油压力论文-宫宝利,姚实聪,彭乐高,崔连波,胡君

喷油压力论文-宫宝利,姚实聪,彭乐高,崔连波,胡君

导读:本文包含了喷油压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柴油机,瞬变性能,分段轨压,烟度

喷油压力论文文献综述

宫宝利,姚实聪,彭乐高,崔连波,胡君[1](2019)在《喷油压力和EGR策略对柴油机瞬变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喷油压力和EGR策略对柴油机恒转速增转矩的瞬变工况下累积烟度和烟度峰值的影响。研究表明:分段轨压策略中,在490N·m负荷时,增加喷油压力,累积烟度和烟度峰值的下降幅度最大;在EGR率为5%时,全程原机喷油压力策略对瞬变过程中的烟度峰值影响较小;在EGR率为5%的20%~100%恒转速增转矩瞬变工况下,提高起始负荷和采用全程原机喷油压力策略,均能有效降低烟度峰值;在20%~100%恒转速增转矩的瞬变过程开始后的1.5s关闭EGR阀,能有效降低烟度峰值,结合分段轨压策略,能进一步降低烟度峰值。(本文来源于《小型内燃机与车辆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吴小军,徐春龙,王昭建,王家雄,孙树平[2](2019)在《共轨喷油器实际喷油压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试验中无法直接测试获取喷油器的实际喷油压力的问题,通过HDA喷油器性能测试设备,获取了某共轨喷油器匹配不同喷孔的喷油规律,计算得到不同喷孔下的平均喷油压力和最大实际喷油压力。分析可知喷油初期盛油槽压力下降,不利于针阀的快速开启。通过减小燃油轨与喷油器间的油管长度可以加快盛油槽的压力恢复,结合增加控制腔回油量孔与进油量孔的比值,提高针阀的响应速度,进而提高盛油槽高压燃油的利用效率,使得在原喷孔下,最大喷油压力和平均喷油压力能够分别提高70%与75%,循环喷油量提高34%。(本文来源于《车用发动机》期刊2019年05期)

杜巍,张乾坤,侯金赤,李萌[3](2019)在《不同喷油压力RP-3航空煤油、柴油碰壁喷雾着火和燃烧特性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直径0.22mm的单孔喷嘴高压共轨喷油器,以喷油器油量标定数据及控制参数为基础,采用高速相机成像技术在定容燃烧室内在等喷油量变喷油压力的前提下测量了着火点、着火滞燃期、燃烧持续期、火焰面积(AF)和火焰自然发光强度(SINL)的变化规律,对比研究了RP-3航空煤油、柴油碰壁喷雾的着火和燃烧特性。结果表明:在低喷油压力下着火点分布在离壁面较远的区域,在较高喷油压力下着火点位于壁面上,距喷油器中心线的距离随喷油压力的增加而增加,且RP-3航空煤油着火点距喷油器的距离比柴油更远。随着喷油压力的增加,RP-3航空煤油碰壁喷雾火焰的着火滞燃期先降低后增加,柴油碰壁喷雾火焰的着火滞燃期不断降低,且RP-3航空煤油具有更短的着火滞燃期。燃烧持续期随喷油压力的增加而降低,RP-3航空煤油的燃烧持续期比柴油短。喷油压力越高,火焰面积(AF)和自然发光强度(SINL)的变化速率越高,而AF和SINL的最大值及达到最大值所需的时间越小。与柴油相比,RP-3航空煤油的AF、SINL具有更高的变化速率,且AF、SINL的峰值更高,达到峰值的时间更短。(本文来源于《内燃机工程》期刊2019年05期)

杨安杰,宋中界,杨建伟,王振鹏,成梁[4](2019)在《喷油器喷油压力对S1110型柴油机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发动机试验台架对S1110型单缸柴油机改变喷油压力进行了负荷特性试验和速度特性试验,测定了当喷油压力分别为16 MPa、20 MPa、24 MPa时,不同工况下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扭矩、燃油耗、排气温度、排气烟度等参数,并绘制了相应的变化曲线,比较分析了喷油器喷油压力对该型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与排气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喷油压力20 MPa条件下柴油机的动力性、经济性、排气烟度最佳。(本文来源于《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陈晖,黄荣,黄豪中[5](2019)在《喷油压力和PODE掺混对柴油机颗粒物排放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商用柴油机中排放的颗粒物对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有着越来越大的危害。为进一步研究喷油压力和PODE掺混比对降低柴油机颗粒物的潜力,在一台四缸增压柴油机上,进行了小负荷(BMEP=0.4 MPa)和大负荷(BMEP=0.8 MPa)工况下喷油压力和PODE掺混对柴油机颗粒物排放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叁种燃料分别为纯柴油(记为D100),PODE按体积比20%和30%与柴油进行掺混(分别记为PD20和PD30)。结果表明:在柴油中添加PODE能降低混合燃料的总颗粒物数浓度和质量浓度。在小负荷工况下,随着喷油压力升高,柴油/PODE混合燃料的总颗粒物和核态颗粒物数浓度增加,总颗粒物质量浓度变化不大。在大负荷工况下,与柴油相比,柴油/PODE混合燃料的总颗粒物数浓度和质量浓度降低。随着负荷增加,发动机排放的总颗粒物数浓度降低,总颗粒物质量浓度增加。在同一负荷下,随着喷油压力升高,总颗粒物数浓度进一步降低。(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李博仑[6](2019)在《喷油定时与进气压力耦合作用对低负荷RCCI燃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球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的日益严重,发展发动机的清洁高效燃烧研究迫在眉睫。活性控制压缩着火(Reactivity controlled compression ignition,RCCI)燃烧通过在着火前形成燃料分层,来实现清洁高效的燃烧。高活性燃料喷油定时(Start of injection,SOI)、进气压力(Intake pressure,IP)、低活性燃料预混比(Premixed ratio,PR)和循环能量(Cycle energy,CE)会影响RCCI燃烧着火前可燃混合气分层状态,从而影响着火与燃烧过程,进而影响排放特性。本文以缸内直喷柴油为高活性燃料,以进气口喷射汽油为低活性燃料,在转速为1000rpm,IP为110kPa和125kPa,SOI为-5~-30°CA ATDC,PR为40%和65%,CE为885J/cycle、1380 J/cycle和1700 J/cycle条件下进行RCCI燃烧的试验研究。主要以SOI与IP的耦合作用为中心,研究了不同PR或CE条件下,SOI与IP耦合作用对RCCI燃烧排放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对于SOI与IP的耦合作用对燃烧排放特性的影响研究,分析得出:IP的增加有利于冷焰反应的产生。IP的增加能够促进着火。随着SOI的提前,IP对着火的影响作用增加。对于高温放热过程,在SOI位于上止点附近时,IP的增加会抑制高温放热,使放热率减小;随着SOI的提前,IP的增加对高温放热的消极作用减小。IP增加导致缸内气体热容增加,从而导致缸内温度降低。IP的增加导致的缸内温度的降低是HC、CO和NOx排放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随着SOI的提前,IP对HC和CO排放的影响作用逐渐减小,对NOx排放的影响作用逐渐增加。IP的增加促进了核态颗粒物粒径的增加,促进了聚集态颗粒物粒径的减小。IP的增加使核态和聚集态颗粒物数量浓度增加。IP的增加使颗粒物排放质量增加。(2)对于在不同PR条件下SOI与IP的耦合作用对燃烧排放特性的影响研究,分析得出:随着PR的减小,IP的增加对冷焰反应、着火和高温燃烧的促进作用增强。随着PR的减小和SOI的推迟,IP的增加对高温燃烧的促进作用增强。随着PR的减小和SOI的推迟,IP对HC和CO的影响作用减小;随着PR的减小和SOI的提前,IP对NOx排放的影响作用增加。随着PR的变化,SOI与IP的耦合作用对颗粒物排放的影响作用发生了复杂的变化。(3)对于在不同CE条件下SOI与IP的耦合作用对燃烧排放特性的影响研究,分析得出:随着CE的增加,IP的增加对冷焰反应的促进作用减弱。随着CE的增加,IP对着火的影响作用减弱,对高温燃烧过程的影响作用逐渐从积极转变为消极。随着CE的增加,IP对HC排放影响作用大幅减小。SOI位于上止点附近时,IP对CO的影响作用随着CE的增加而增强;SOI远离上止点时,该影响作用随着CE的增加而减弱。随着CE的增强,IP对NOx的影响作用增强。对于颗粒物排放,在不同CE下,SOI与IP的耦合影响作用发生了复杂的变化。(本文来源于《西华大学》期刊2019-05-01)

S.Kang,W.Cho,C.Bae,Y.Kim,田永海[7](2019)在《250MPa喷油压力对轻型柴油机喷油器几何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在250MPa喷油压力下轻型柴油机喷油器喷嘴几何结构对燃油耗和废气排放特性的影响。试验中采用的发动机是1台排量为0.4L的单缸压燃式发动机。柴油燃料喷射装置在250MPa喷油压力条件下工作。分别比较了具有8、9和10个喷孔的3种喷油器。随喷油器喷孔数的增加,喷孔直径缩小,由105μm减小至95μm,点火延迟缩短。在不采用废气再循环(EGR)的条件下,具有多喷孔数的喷油器颗粒物(PM)排放更少。该结果表明,小喷孔直径改善了燃油雾化效果,燃油喷雾面积与大喷孔数喷油器保持相同。尽管如此,这叁种喷油器在更高EGR率和更高喷油压力下的氮氧化物(NOx)和PM折中关系类似。高喷油压力对减少PM排放效果最为明显,而在这些条件下,喷孔几何结构对PM排放几乎不产生影响。在这种条件下,更大喷孔直径导致的喷雾贯穿距离增大也有助于减少PM排放。由于这叁种喷油器具有相同的燃油体积流量和类似的缸内压力轨迹,因此,其指示燃油消耗率均处于相同的水平。另外,在采用相同喷孔直径(95μm)条件下,验证了8孔和10孔喷油器喷孔数的影响。喷油速率越高,喷雾次数越多,喷孔数由8增至10,燃油耗越低,PM排放越少。试验结果为车用发动机喷油器喷嘴喷孔数和喷孔直径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标准。(本文来源于《汽车与新动力》期刊2019年01期)

衡伟,叶子枭,黄加亮,范金宇[8](2019)在《喷油压力对电控船用中速柴油机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船用4190型柴油机电控化改造后,喷油压力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利用AMESim软件,建立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仿真模型,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安排燃油系统参数仿真计算,以实现燃油喷射特性的优化;同时基于AMESim与AVL_FIRE软件耦合,将优化结果导入柴油机缸内燃烧模型,进行仿真计算,以完成不同喷油压力对柴油机性能影响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当参数组合为:喷孔直径0. 22 mm、凸轮型线速度0. 46 mm/(°)、柱塞直径14 mm、高压油管长度1000 mm时,喷油压力为125 MPa;当参数组合为:喷孔直径0. 26 mm、凸轮型线速度0. 43 mm/(°)、柱塞直径14 mm、高压油管长度800 mm时,喷油压力为105 MPa。喷油压力提高,改善了柴油机燃烧质量,使得油耗率较原机降低约14. 3%与7. 2%,但NO_x排放质量分数分别升高约50%和11%,因此,需要兼顾柴油机的经济性与动力性进一步优化排放。(本文来源于《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高浩卜,马玉坡,张峥[9](2019)在《低温低密度下喷油压力对柴油喷雾火焰特性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柴油机低温低密度工况着火困难问题,本文在723 K、14 kg/m~3环境的定容燃烧弹上,对40、80、120和160 MPa 4组喷油压力试验。高速摄影直拍获取火焰图像,进行蓝、热焰分离和双色法分析。研究发现:低温低密度下,随喷油压力增加,火焰脱体长度增加,温度下降。喷油压力过高,气流"吹熄"和蒸发作用增强,不利于燃油稳定燃烧。(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王九如,陈忠,张伟,刘传龙,肖裕善[10](2018)在《共轨喷油器控制阀静态液压力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作用在共轨喷油器平面阀、球阀、平衡阀等电磁控制阀上的静态液压力,特别是工作一段时间,阀的线密封磨损以后的静态液压力,建立了计算模型,用来计算和确定每种阀能承受的最高燃油喷射压力。通过计算,选择合理的控制阀结构参数,以便承受较高喷射压力。(本文来源于《现代车用动力》期刊2018年04期)

喷油压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试验中无法直接测试获取喷油器的实际喷油压力的问题,通过HDA喷油器性能测试设备,获取了某共轨喷油器匹配不同喷孔的喷油规律,计算得到不同喷孔下的平均喷油压力和最大实际喷油压力。分析可知喷油初期盛油槽压力下降,不利于针阀的快速开启。通过减小燃油轨与喷油器间的油管长度可以加快盛油槽的压力恢复,结合增加控制腔回油量孔与进油量孔的比值,提高针阀的响应速度,进而提高盛油槽高压燃油的利用效率,使得在原喷孔下,最大喷油压力和平均喷油压力能够分别提高70%与75%,循环喷油量提高34%。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喷油压力论文参考文献

[1].宫宝利,姚实聪,彭乐高,崔连波,胡君.喷油压力和EGR策略对柴油机瞬变性能的影响[J].小型内燃机与车辆技术.2019

[2].吴小军,徐春龙,王昭建,王家雄,孙树平.共轨喷油器实际喷油压力研究[J].车用发动机.2019

[3].杜巍,张乾坤,侯金赤,李萌.不同喷油压力RP-3航空煤油、柴油碰壁喷雾着火和燃烧特性的对比研究[J].内燃机工程.2019

[4].杨安杰,宋中界,杨建伟,王振鹏,成梁.喷油器喷油压力对S1110型柴油机性能的影响[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5].陈晖,黄荣,黄豪中.喷油压力和PODE掺混对柴油机颗粒物排放影响[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6].李博仑.喷油定时与进气压力耦合作用对低负荷RCCI燃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研究[D].西华大学.2019

[7].S.Kang,W.Cho,C.Bae,Y.Kim,田永海.250MPa喷油压力对轻型柴油机喷油器几何结构的影响[J].汽车与新动力.2019

[8].衡伟,叶子枭,黄加亮,范金宇.喷油压力对电控船用中速柴油机性能的影响[J].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9].高浩卜,马玉坡,张峥.低温低密度下喷油压力对柴油喷雾火焰特性影响[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9

[10].王九如,陈忠,张伟,刘传龙,肖裕善.共轨喷油器控制阀静态液压力的研究[J].现代车用动力.2018

标签:;  ;  ;  ;  

喷油压力论文-宫宝利,姚实聪,彭乐高,崔连波,胡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