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煎茶岭金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金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
煎茶岭金矿论文文献综述
李建伟,陈世杰,陈利斌,高关军[1](2014)在《煎茶岭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煎茶岭大型金矿床分布在超基性岩与白云岩的接触断裂含金蚀变白云岩带中。受F451断裂构造控制,矿体的空间变化规律与F451控矿断裂的空间分布是相对应的。超基性岩是金的主要矿源层;断头崖组白云岩刚性易破碎,节理发育,化学性质活泼,利于矿液的交代。(本文来源于《甘肃科技》期刊2014年08期)
岳素伟,林振文,邓小华,李福让,何怀新[2](2013)在《陕西省煎茶岭金矿C、H、O、S、Pb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一文中研究指出陕西省煎茶岭金矿床位于勉-略-阳叁角区东北部,勉略缝合带南侧。矿体受F1-45断裂及次级断裂控制。根据矿物共生组合及脉体穿切关系,可将成矿期划分为叁个阶段:(Ⅰ)石英-黄铁矿-白云石细脉,含少量硫化物,变形强烈,形成于变形早期或同构造变形期;(Ⅱ)石英-多金属硫化物-碳酸盐细脉,发育大量铬云母;(Ⅲ)白云石-方解石-石英-雄黄-雌黄细脉,形成于张性环境。H、O同位素数据显示,早阶段成矿流体的δD值平均为76.5‰,δ18OW值变化于7.5‰~21.1‰,类似于变质水,晚阶段δD值为81‰,δ18OW变化于2.5‰~7.7‰,接近大气降水线,指示初始成矿流体为变质流体,晚阶段向大气降水演化。C同位素研究显示,早阶段成矿流体δ13CCO2为2.4‰~2.6‰,中阶段成矿流体δ13CCO2为1.9‰~0.4‰,晚阶段为5.0‰~1.6‰,指示早阶段成矿流体来源于碳酸盐岩地层的变质分解,晚阶段有大气降水的混入。矿石S同位素显示较高的正值,集中于10‰~15‰,与断头崖组地层一致,指示成矿物质与断头崖组地层有关。相比于赋矿围岩,矿石Pb同位素具有更低的放射性成因铅,指示成矿物质需要有另一更低放射性成因铅的物质端元,即地幔物质的加入。总之,初始成矿流体以变质流体为主,成矿流体及成矿物质可能主要来源于围岩,另有少量深部(地幔)物质加入。(本文来源于《大地构造与成矿学》期刊2013年04期)
林强,周旭,杨陆海[3](2012)在《探采结合回采技术在煎茶岭金矿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澳华黄金煎茶岭金矿在经过9 a的机械化高效率回采以后,原控制矿体在2006年底已经基本回采结束。2007年,为充分利用矿产资源,陕西华澳矿业有限公司依据原澳华黄金煎茶岭金矿的SURPAC矿业软件所记录的矿山开采生产探矿相关钻孔、采空区、采切巷道等实测图等资料,走探采结合回采之路。2007—2011年5 a间,在未发生一例安全事故的情况下,回采金矿石28.08万t,黄金1 649.897 kg,创造产值3.28亿元。(本文来源于《现代矿业》期刊2012年12期)
岳素伟,林振文,邓小华,李福让,何怀新[4](2012)在《陕西省煎茶岭金矿床C、O、S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秦岭造山带属中国最重要的矿产资源储集地,被誉为中国的金腰带(陈衍景,2010)。西秦岭是我国最大的卡林-类卡林型金矿省,蕴含阳山世界级超大型金矿床(>300 t Au;陈衍景,2010及其引文)。勉(县)略(阳)阳(平关)矿床叁角区位于陕西省南部,以产金、铜、镍、铅锌等矿产而闻名,素有"金叁角"之(本文来源于《矿床地质》期刊2012年S1期)
姜修道,魏刚锋,张梦平,聂江涛,张颖[5](2012)在《陕西略阳煎茶岭金矿床成矿作用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煎茶岭金矿床位于勉略宁叁角区东北缘,矿体产于环绕超基性岩体分布的含金蚀变带中,属蚀变岩型矿床。由于对其成矿作用认识分歧较大,严重影响了后续的找矿勘探工作。从矿床地质特征入手,通过矿区岩矿石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以及硫、氢、氧同位素的测试分析,探讨其控矿因素和成矿机理。结果表明,矿床受迭加于接触带部位的韧脆性剪切带控制,成矿不仅与超基性岩有关,而且与花岗斑岩关系密切。花岗斑岩的侵入引起超基性岩的彻底蚀变,同时导致原岩中的金等成矿物质被释放出来。矿石、蚀变超基性岩、白云岩中黄铁矿的硫同位素组成与花岗斑岩中黄铁矿的硫同位素组成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并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说明花岗斑岩提供了成矿所需的硫;矿石氢、氧同位素组成介于岩浆水与大气降水之间,且多数样品聚集在雨水线附近,暗示花岗斑岩提供了初始热液,随着成矿作用的进行,大气降水不断加入,从而形成复合热液。鉴于矿床与花岗斑岩的密切关系以及铬云母化的产出特点,根据同位素年龄,认为矿床形成于印支中期—燕山中期。(本文来源于《现代地质》期刊2012年01期)
佘岳峰,王瑞廷,陈荔湘,代军治,刘莉霞[6](2008)在《煎茶岭金矿床控矿因素分析及找矿标志》一文中研究指出煎茶岭大型金矿床的形成受超基性岩的褪化蚀变、F415断裂及白云岩地层、超基性岩体控制。F145断裂及与其大角度相交的上、下盘次级断裂、裂隙系统是重要的控矿构造。结合该区找矿实践,分析认为其找矿标志包括:1)具有一定规模和多期活动特点的断裂挤压破碎带及其分枝断裂;2)以金为主的金、银、砷、汞、硼、镍、钴、铬、锰、锌多元素化探组合异常,特别是原生晕金、砷异常的较强部位;3)断裂带中见有蚀变白云岩带,蚀变组合为黄(褐)铁矿化、硅化、碳酸盐化、叶蛇纹石化、滑石化、铬云母化;4)含金背景值高的超基性岩体,超基性岩体内有后期的中酸性侵入岩,并使得超基性岩体遭受了强烈改造变质;5)有利于交代作用进行的碳酸盐岩等围岩;6)区域上长期的构造岩浆活动。煎茶岭地区仍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这对于指导该地区进一步找矿并取得突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矿产与地质》期刊2008年06期)
周旭[7](2008)在《探采结合型浅孔留矿法在煎茶岭金矿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煎茶岭金矿矿体地质和采矿现状,对薄矿体的探矿控制和采准工程布置方面进行综合利用,加强采矿技术管理,表明探采结合型浅孔留矿法在该矿的选用极为适宜。加强了探矿网度,有效地降低了采矿中的损失、贫化问题,采矿安全性得以提高。(本文来源于《合作 发展 创新——2008(太原)首届中西部十二省市自治区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期刊2008-09-24)
曹兴贵[8](2008)在《煎茶岭金矿找矿新思路》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析和研究煎茶岭金矿床成因和矿体地质特征,结合近年来矿山生产和勘探的详实资料及本人多年的矿山工作经验,总结出矿区找矿和探矿的方法和思路,为今后的矿山生产和探矿提供技术指导和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合作 发展 创新——2008(太原)首届中西部十二省市自治区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期刊2008-09-24)
朱润亚[9](2008)在《煎茶岭金矿床北矿床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煎茶岭金矿床与超基性岩在时空和成因上具有密切关系,在秦岭造山带中尚属首例,在我国也是少见的金矿床类型,其独特的地质背景和成矿特征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来源于《硅谷》期刊2008年12期)
郑崔勇,刘建党,袁波,陈世杰,董广法[10](2007)在《与煎茶岭金矿有关超基性岩体地球化学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煎茶岭金矿与煎茶岭超基性岩体有密切的成因联系。岩体的主量元素分析成果表明:S iO2含量为27.38%~41.88%,MgO含量为25.16%~39.27%,(Na2O+K2O)含量为0.02%~1.67%,m/f比值为(5.35~9.75)。煎茶岭岩体属镁质、超镁铁质岩石。全碱-硅投影显示煎茶岭岩体原岩岩性为纯橄榄岩、斜方辉橄岩;微量元素分析成果显示成矿元素Au、Pb、As含量较高;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显示轻稀土富集而重稀土亏损;δEu值介于0.43~1.48之间,说明岩体有一定的分异演化,但程度不均匀。结合矿床地质特征,推测煎茶岭金矿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岩浆,在热液充填交代和氧化淋滤复合作用下,促使热液流体中的金沉淀成矿。(本文来源于《地质与勘探》期刊2007年06期)
煎茶岭金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陕西省煎茶岭金矿床位于勉-略-阳叁角区东北部,勉略缝合带南侧。矿体受F1-45断裂及次级断裂控制。根据矿物共生组合及脉体穿切关系,可将成矿期划分为叁个阶段:(Ⅰ)石英-黄铁矿-白云石细脉,含少量硫化物,变形强烈,形成于变形早期或同构造变形期;(Ⅱ)石英-多金属硫化物-碳酸盐细脉,发育大量铬云母;(Ⅲ)白云石-方解石-石英-雄黄-雌黄细脉,形成于张性环境。H、O同位素数据显示,早阶段成矿流体的δD值平均为76.5‰,δ18OW值变化于7.5‰~21.1‰,类似于变质水,晚阶段δD值为81‰,δ18OW变化于2.5‰~7.7‰,接近大气降水线,指示初始成矿流体为变质流体,晚阶段向大气降水演化。C同位素研究显示,早阶段成矿流体δ13CCO2为2.4‰~2.6‰,中阶段成矿流体δ13CCO2为1.9‰~0.4‰,晚阶段为5.0‰~1.6‰,指示早阶段成矿流体来源于碳酸盐岩地层的变质分解,晚阶段有大气降水的混入。矿石S同位素显示较高的正值,集中于10‰~15‰,与断头崖组地层一致,指示成矿物质与断头崖组地层有关。相比于赋矿围岩,矿石Pb同位素具有更低的放射性成因铅,指示成矿物质需要有另一更低放射性成因铅的物质端元,即地幔物质的加入。总之,初始成矿流体以变质流体为主,成矿流体及成矿物质可能主要来源于围岩,另有少量深部(地幔)物质加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煎茶岭金矿论文参考文献
[1].李建伟,陈世杰,陈利斌,高关军.煎茶岭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分析[J].甘肃科技.2014
[2].岳素伟,林振文,邓小华,李福让,何怀新.陕西省煎茶岭金矿C、H、O、S、Pb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3
[3].林强,周旭,杨陆海.探采结合回采技术在煎茶岭金矿的应用[J].现代矿业.2012
[4].岳素伟,林振文,邓小华,李福让,何怀新.陕西省煎茶岭金矿床C、O、S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J].矿床地质.2012
[5].姜修道,魏刚锋,张梦平,聂江涛,张颖.陕西略阳煎茶岭金矿床成矿作用探讨[J].现代地质.2012
[6].佘岳峰,王瑞廷,陈荔湘,代军治,刘莉霞.煎茶岭金矿床控矿因素分析及找矿标志[J].矿产与地质.2008
[7].周旭.探采结合型浅孔留矿法在煎茶岭金矿的应用[C].合作发展创新——2008(太原)首届中西部十二省市自治区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2008
[8].曹兴贵.煎茶岭金矿找矿新思路[C].合作发展创新——2008(太原)首届中西部十二省市自治区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2008
[9].朱润亚.煎茶岭金矿床北矿床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分析[J].硅谷.2008
[10].郑崔勇,刘建党,袁波,陈世杰,董广法.与煎茶岭金矿有关超基性岩体地球化学特征[J].地质与勘探.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