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铸造协会召开2003年度铸造理事、博士联谊会

华东铸造协会召开2003年度铸造理事、博士联谊会

一、华东地区铸造协会召开2003年铸造厂长、博士联谊会(论文文献综述)

刘兴山[1](2019)在《上海外滩城市公共雕塑演变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从上海外滩雕塑的起源出发,分析外滩雕塑产生的缘起与公共属性的根源所在,通过梳理外滩雕塑的演变特征,探索外滩公共雕塑在建立、存在、发展、毁灭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外滩公共空间的形成对公共雕塑出现形成的积淀作用、外滩空间公共文化的注入对公共雕塑出现的孕育过程、外滩空间的独特属性为公共雕塑呈现所发挥的不可替代作用。通过研究揭示出外滩之所以形成公共雕塑的内部根源,夯实外滩公共雕塑研究的学术基础。论文首先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将外滩公共雕塑演变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843年—1941年,为外滩公共雕塑演变的第一个呈现时期,论述这个时期中空间文化、政治因素、公共内涵与第一个雕塑呈现时期形成的演变关系。第二阶段:1943年—1992年,为外滩公共雕塑演变的缺失时期,分析这个特殊阶段形成的历史因素、未落成的雕塑、造成的文化流失、对未来城市雕塑发展的借鉴等具体问题,深入阐述外滩公共雕塑缺失时期与城市空间格局的演变、城市变迁的演变、文化背景的演变、历史进程的演变之间的因果关系,证得雕塑缺失时期形成与延续的内涵。第三阶段:1992年—2008年,为外滩公共雕塑演变的第二个呈现时期,以分析空间建设与格局调整对外滩公共雕塑演变产生的内因为研究的主要对象,论述外滩空间的独特地理位置与历史承载特征对雕塑演变起到的根源作用,提出外滩这个时期的公共雕塑出现和造型表现对中国城市雕塑建设发挥的重大作用。此外笔者从创作实践角度运用“本体语言研究”方法,对外滩历史中出现的每件公共雕塑进行了详尽的排查,对外滩现存的雕塑实体、遗留残骸、存在空间进行实地调研和具体测量。对外滩公共雕塑的造型语言、表现手法、材料运用、尺寸设计、安装工艺等艺术创作手法进行具有实践意义的分析。笔者考察发现了外滩《红石纪念碑》遗址所在地,并对其进行实地勘测与具体尺寸分析;对《赫德像》底座造型的残片进行了断代和具体的尺寸测量;对《巴夏礼像》底座进行了实地考察与具体尺寸和造型研究;对《汇丰铜狮》的实际存在环境和原作的演变痕迹,进行了具体的调研,为外滩公共雕塑整体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真实数据,以充实上海外滩雕塑研究的学术内容。全文将外滩公共雕塑的演变研究与“中国近现代城市雕塑史”融合贯通,组合论证了外滩公共雕塑建立机制、建立方式、造型语言、空间因素对中国城市雕塑的借鉴意义,提出外滩公共雕塑对中国城市雕塑发展所带来的启蒙与昭示意义;阐述论证外滩人物雕塑的表现形式对中国早期人物纪念雕塑的启示作用;实证分析外滩纪念碑雕塑表现特征开启了中国近代纪念碑雕塑的序幕;理据再现外滩公共雕塑的演变历程是中国近现代城市雕塑史的一个缩影,为中国近现代城市雕塑史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史证;最后,结合外滩现存公共雕塑现状的实地调研,深入剖析外滩现有空间中缺失现象产生的缘由,提出建设性意见。望将来研究成果能与中国近代城市雕塑的发展进行连接,使本研究的意义真正落到实处。

朱东北[2](2018)在《民国合法工会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素来以农为本,工人及工会是“近代性”产生的重要底色。受近代社会转型进程影响,工人数量不断增加,权益意识与日俱增,逐渐成为规模庞大的新生力量。清末民初传统社会崩塌后,各业工会开始普遍发展,无可避免地成为20世纪国家与社会之间的重要环节。其中,1924-1949年,合法工会是一个主要的组成部分,其演变可分为发轫、重构、转型、复建四个时期。这个发展轨迹与城市社会的形成紧密联系,又与乡村社会的变迁不可分割,是传统中国社会内部变迁和接纳世界潮流相互结合的产物,是改造中国社会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维度,也是呈现多种社会人群近代化互动关系的载体。从实际情形看,工人加入行帮,主要由寻求庇护”心理促成。对于工会发展来讲,自发需要党治的引导,党治也会与自发相契合,两种趋向呈现了排斥与融合的历史轨迹。在执政与革命并行的时期,虽各地应有多样性的组织样本,工会的纵向、横向架构已具雏形,工会组织形态既符合政党对工运动员需要,也是现实经济产业结构平衡的结果。针对劳资纠纷及衍生的治安问题,依照“全民党”定位及工会法规,国民党形成了由党部、政府主管官署以及工商团体共同参与的调解机制。与此同时,工会活动家群体处于工会运转的枢纽地位,对工会组织与运行的重要性日益显着。在工会及活动家的努力下,边际工人群体从传统的偏重于人情援助向组织援助演变,与旧式联合的区别在于,合法工会不仅致力于所属成员的“互利共济”,也注意从社会公益角度开展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处于新兴社会组织的萌芽的时期,民国工会扮演着十分丰富的角色。国民党按照党部指导,政府监督的二元管理模式构建基层社会。在中央以民众训练委员会、民训部指导全国组织治理,国民政府则组成工商部、实业部,对工会进行事务性管理,并先后对全国工会及会员人数进行了调查统计,各地党务指导委员会、民训会也对本地工会进行整理。在全国范围内,国民党前所未有地改变了工会缺乏法律依据的状况。当然,也有必要从“法制”进程与“法治”形态两个方面,考察合法工会面临的存在空间。通过工会化的数量考察,可以了解工会运行的全貌。这一进程中所限定的工会形态分析其合法角色、职能的阶段性变迁,工会管理程序确立,与工会变革形成互动,通过对不同时期工会,以及成员资格、属性、名额作为分析指标,以及职工会、总工会、厂工会个案,可以看出合法工会稳定中改革、改革为了更好的稳定特征。民国社会的转型,不仅意味着“人”的近代化,也意味着“群”的近代化。普通工会中工会领导人与会员有鲜明的分化特征。研究的问题有二:一是工会参与者群体的人格化回归;二是他们所从事的以“公共性”为特征的社会生活空间,揭示工人日常组织生活的会务及问题。就特别系统而言,全国性及关乎国计民生的产业,铁路、海员、矿务、邮务、电务五个国营企业准许组织特种工会。研究将揭示特种工会结构网络扩展化、以及工会成员资格划分取向。通过特种工会与普通工会的对比,形成趋于完整的结论支撑与提升。另外,以铁路基层事务所为个案,分析其组织形态及人员构成,检验特种工会运行机制的效度。劳动争议中工会形成了独特的运行机制。通过通则式与个案式的解释模式,阐述劳资争议事件的工会处境与活动,这种分析可为最后论断提供复证。按照劳资协调的原则,国民党希望在劳方与资方之间达成协调,而不偏向于任何一方,具体为有限罢工与工厂检查办法。劳资调解仲裁体制得以初建,但在实际的运行中逐渐被边缘化,这个假设将为劳资关系提供进一步研究的视野。在此之下,合法工会寻求多样的“斗争手法”,以建立政治互信与足够的合法空间,诸如撇清与“非法”的关联,寻求会员维持与社会援助、团体之间的联络接洽、制度参与、党政请愿,等。抗战爆发以后,为缔造健全的工会体系,国民党实施强制工会化办法。理监事的上层活动与会员心态在团结对外情境中日益脱节。即便在抗战特定情境下,工会同群感及活动具有差异性,工会与“工合”的配合并不顺畅,因对现实情形不同的认知及反思,工会参与者分为强制派与教育派,结果是强制派与中枢意图共同促进了工会发展进入了历史性误区。从互动关系看,中央社会部改隶行政院,地方党部则改为党团形式对工会发挥指导作用。危机环境的国家与工人的互动,体现在工训的进行,及国家策动技术的调适,这些考察趋向于证明抗战时期工会发展仍然偏离国家意志之外。在基层,工会组织的“逆化”日益外显,为求得私利,滥用工会的职业控制权,形成变相的摊派,名利之争下的工会权位,地方总工会,以私沽权,以权生利,已完全不在法度之内。工会不免沦为执行工具与“权斗”砝码,工人的自主性抵制选择以一种不被察觉的方式存在及延续。战后,工会数量及会员数量达到了新的高度,而国民党与工人却日渐疏远。出于对内整合,对外联络需要,国民政府着手重建“全国总工会”。与此同时,大力推动地方工会的组建,一方面限于战前管理体制,另一方面又由于战时体制遗留,促使工会发展处于一个前后“混淆”的畸形空间之中,工会虽名义上是国家治理的参与者,但作为工人的合法代表者,它的民主化基础不足、发展有限。从考察看,并非每个工人都具备参加工会活动需要相应的能力与意愿,这导致工会日常会务参与的不平衡。地方党部的工会参选更为实用主义,在此基础上构建的高级民主,难以名副其实。从国家与社会关系来看,合法工会的最终呈现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发展过程,现代为表,传统为里,成为20世纪中国社会变迁的一个重要缩影。民国时期,合法工会作为政府许可的“法人”,担负着主张和维护工人的正当权益的角色,也承接政府劳动施政,国民党训练民众的功能,不仅救济失业,调解工人纠纷,也承接工人教育,引导工人文娱生活。在经费允许的情况下,兴建了各类工人福利设施。从更广阔的视角看,作为工人群体专门性的近代社团,民国工会也开始向公共领域扩张,不仅参与从业者准入,维护行业秩序,也提倡现代意识,参与公共事务与社会公益。尽管如此,由于劳工诉求无不受到政策需求、经济波动、雇主策略、保障机制、工人分化的制约,以及近代工人群体主体地缘、心理、传统的特征,民国工会表现出突出的弱组织化现象。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在这一发展进程中,合法工会对国民党策略的作用有限,反成为工人阶级形成的前提。民国合法工会的发展轨迹,证实了工人阶级形成与发展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对近代及其后历史样貌的塑造,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宋阳君[3](2018)在《泰国留华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泰中是友好邻邦,两国关系长期保持健康稳定发展。随着中国—东盟合作的逐步深化,泰中贸易逐年增加,而且中国游客是泰国旅游业的重要贡献者,意味着中国同泰国的合作将更加深入。各领域的合作需要越来越多的国际人才参与其中,泰中两国政府每年都互派一定规模的留学生,形成长期合作交流培养制度,而且泰国来华留学的学生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根据教育部2016年统计,泰国来华留学人数位于韩国、美国之后,排位第三。随着国际人才需求的逐步增强,泰国来华留学生规模的不断增加,笔者认为深入探究泰国来华留学生毕业的择业及就业去向,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剖析就业动态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希望通过研究泰国来华留学生的就业发展情况,分析影响泰国来华留学生的就业因素和择业方向因素。深入分析泰国来华留学生的就业动态(择业方向)与影响因素可以为泰国来华留学的有关就业政策的制定提供思路,同时为更多与笔者一样的泰国留学生提供就业或择业方向上的服务。本文基于文献资料法,首先采用访谈分析的方法,编制相关调查问卷。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情况进行初步分析,并就问卷编制及调查结果进行信度、效度分析等,进一步了解来华泰国留学生对就业发展的预期期望、就业选择与影响就业主导因素及就业竞争力形成。文章对来华留学的泰国留学生进行了两个月时间的访谈调查,共计访谈56人,其中31人为女性,25人为男性,调查分为两组,一组为已经毕业参加工作32人,另一组则即将要毕业参加工作24人。研究表明,泰国来华留学生的毕业意向中,主要有三个流向:毕业回国,继续留华,转去他国。来华留学的泰国人员相对青睐于回国就业与发展,特别希望能到政府机构或单位就业,有39人表达了第一意愿,占比69.60%。从所学专业与就业关系层面看,访谈的结论发现32人就业者中多为专业不对口,但被访谈者认为专业和就业之间不对口也是可以接受的,只要具备基本知识能力和学习能力也可以胜任自己的工作;从掌握语言需求方面看,被调查者中有26人除了在中国有过留学经历外,也有到其他国家学习的经历。从就业的薪酬和就业发展机会等方面的看,己就业中32人首先还是比较看重薪水,其次为福利,再者是就业环境地点等方面,而且发现良好的同事关系也是工作的动力源泉之一。在对就业后未来发展的规划方面,被访谈者认为需要有职业的继续培训,并可能希望有进一步继续深造学习的机会,而未就业者则认为当务之急是能先去就业获得职业经验,对职业培训和未来职业提升则没有思考的过多。在谈到就业时是否需要外来信息给予辅助时,大多数被访谈者认为如果有相关机构或者学校能提供回国发展或职业发展的信息自然是最好的。其次,本文利用调查的结果,进一步就针对就业者的基本情况、就业所需能力,特别是中文知识背景对其就业的影响以及工作中对就业的影响因素和未来就业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重点探查。调研项目首先设计调研目标和调研提纲内容,问卷主要围绕六个维度展开,采用5对相互印证的题目和6个多项选题为探索性问题,了解具体影响因素。在调查实施阶段,共计回收获取有效调查问卷200份,调查样本的可信性,具有一定的信度。问卷表明就业者的家庭情况、留学渠道等基本情况会影响就业方向和发展,所学专业与就业岗位关联性不一定很强,对未来就业找工作的竞争优势不一定很显着,懂得汉语的泰国留学生可能未来更倾向于到与华语有关系的单位企业从事相关工作,而且中文水平的高低对从事与华语领域业务的关联度有较强显着性,影响就业最重要的因素是薪酬收入和未来发展空间,在华留学的泰国学生一般会在中国参与就业活动,但多数人员由于国籍、法律、文凭等各方原因不能在中国获得较好的就业发展空间。对于调查问卷的数据结果,本文采用“临界比率”法(CR法)将全部问卷的总分(除去多项选择题)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将得分为前27%的被试作为高分组,将得分为后27%的被试数据作为低分组,通过对高、低分数据组在整体上的得分平均数进行差异性检验。总体的CR值达到显着性水平,也就表明该项目样本具有较好的鉴别能力。其中学习中文时间和在中国学习时间有着密切的内在逻辑关系,保持显着相关性。但来华泰国留学生在中国应聘或者找工作还存在法律的认可性以及语言障碍等,这也使得很多来华留学生最终会选择离开中国选择回国或去其他国家工作,例如71%的选择了回泰国或其他国家,而选择留在中国的仅为29%。对月收入感到不满意的也为大多数,达到了 73%。来华泰国留学生的不同来源对泰中两国的教育体系和制度会有不同的感知,58.5%的人认为中国的教育体制优于泰国。本文随后利用探索性因素分析之后所保留下的条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以评价该六因素对研究的适合性,采用SPSS中的载入模块,利用极大似然估计法检验拟合程度值为2.379,表明问卷检验拟合优度较好。结合问卷内容情况,NFI指标值为0.646,拟合优度尚可接受,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数值为0.068,表明整体拟合优度良好。关于影响就业工作的主导因素,64.5%的人员把“薪水”作为为第一选择,选择在泰国政府或者国有企业以及中国政府和中国国有企业工作的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都相对较高而且换工作的意愿也不太强烈。但多数人员由于汉语学习、国籍、法律、文凭等各方原因不能在中国获得较好的就业发展空间。最后,根据泰国来华留学生就业或择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提升泰国来华留学生就业发展质量的对策,一是做好泰国来华留学生生涯规划教育,为其就业夯实基础;二是做好泰国来华留学生实践设计,提供实习机会;三是做好泰国来华留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为其发展助力。通过设立泰国来华留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更好的对泰国来华留学生就业进行宏观调控和指导。四是构建泰国来华留学生就业服务体系;五是加强高校与用人单位合作,拓展留学生就业渠道,构建高校泰中国来华留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健全管理体制。企业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国际化管理水平,构建出针对泰国人的管理体系。最后,泰国来华留学生应注重对自身能力的提高,提高法律意识,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练就一身过硬的本事。

王纾然[4](2018)在《近代上海女性教育与职业生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初,随着维新运动的开展,女学在中国开始兴起。几十年间,中国女性走出闺阁,走向学校和职场,获得了独立和解放的可能,而这一变化在上海这一近代大都市尤为剧烈和多样。本研究所要探究的,是学校与职场向女性打开之后,近代上海女性的教育生活与职业生涯是如何开展和演变的。通过描述和分析近代上海女性教育与职业生涯的图景,探讨在20世纪上半叶的变迁中,女性生活空间延展和人生轨迹改变的过程。本文讨论的主要是普通上海女性如何进入近代教育和近代职场,她们接受教育和从事职业的图景如何演变,以及教育是如何作用于女性的职业生涯和自我实现的历程等问题。研究时间跨度为1900年至1949年,以上海女子学校教育的发展为起点,下至新中国成立之前。本研究所涉及的女性群体以占近代职业女性大多数的中下层女性为主,探寻沉默的普通女性的教育和职业生涯。除绪论外,正文部分共四章,第一章以城市与社会性别及女性教育的关系为视角,从更加广泛的意义上考察近代上海女性社会性别和社会生活的变迁。意在说明近代上海社会生活的变化对女性社会性别的重塑,描述近代上海女性教育与职业的概况,并试图寻找女性在其中的自我诠释。第二章研究的对象是近代教育中的女教师,她们伴随近代教育而成为职业教育者,又在这一传统与现代兼具的职业中表现出多重特性。第三章主要分析随着近代城市发展出现的商业、医护、公用事业等新的职业领域中的女性教育与职业状况,展现新的职业女性阶层的生态样貌。第四章记述在近代工业中成长的以纺织女工为代表的产业女工,传统的社会结构使她们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极其匮乏,却参与了最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也在最普遍和最广泛的意义上获得了自我实现和解放。本文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叙事研究法和口述史的方法。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有选择地访谈了14位曾在1949年之前接受教育或工作的普通女性或他们的配偶,他们的职业有产业工人、教师、职员、医护人员、自由职业者等,在他们的叙述中可以生动地再现近代女性教育与职业生涯的几个片段和侧面。本研究试图在相关领域丰富的成果基础上,将近代女性置于时代和社会嬗变的大背景下,从接受教育和从事职业的女性的主体视角描述女性的教育过程和职业生涯,以第一手口述和原始档案还原部分的真实历史,为理解教育与女性的职业发展和自我实现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一种新的可能。近代上海普通女性教育与职业生涯的图景,是上海城市大历史和女性大历史的组成部分。它相伴城市和时代变迁而生,又推动和改变着历史的轨迹。在近代上海女性教育与职业演变中,女性的社会性别和社会角色发生了彻底的转变。女性在教育中获得了社会的认同和自我的重塑,她们越来越深入地参与到教育过程中,找回了自己在教育中的位置。不同行业的女性的教育与职业的关系迥异。教育与医疗是社会留给女性相对宽容的职业空间,为此进行的女性教育有比较完备的专业性,教育与职业之间的联系十分直接而紧密。而在此之外的职业女性,她们的教育与职业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她们伴随城市职业生态近代化的过程出现,为近代上海提供了生动的职业样本。教育对女性职业和女性自我发展的作用是多样化的。在近代上海这样一个新旧并存并急速变迁的都市里,女性对自我认知的矛盾与困惑表现得尤为集中。女性本身对自我的认同和认知在不断蜕变,女性自我意识在教育和职业场景中的唤醒是一个充满纠结的过程。但最终女性在社会转型中实现了自我救赎,逐步接近了女性对教育的自主权,对性别角色的主动权,对职业生涯的选择权。

陈成[5](2018)在《中国当代戏剧节的类型与特征研究(1949-2017)》文中提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戏剧节曾长期由政府主导,直到上世纪80年代,随着一系列经济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戏剧节也从早期的单一类型开始逐渐丰富起来。如今,全国各地大大小小、不同类型的戏剧节已经多的不可胜数,它们在推动我国戏剧艺术不断发展的同时,也成为了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戏剧节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其背后带来的影响令人深思。本文从属性与定位两个维度,结合史料分析法、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对中国当代戏剧节进行考察,通过案例分析、文本分析、数据分析等方式对中国当代戏剧节的类型与特征进行了更细致的探讨。本文主要包括六章:第一章为绪论,对选题来源、研究内容与意义、研究现状与方法、概念界定与创新性进行了说明。第二章和第三章结合属性与定位,将中国当代戏剧节分为“两类五种”。“两类”包括:官方戏剧节和民营戏剧节;“五种”包括:政府主导的戏剧节、艺术家主导的戏剧节、大学生戏剧节、民营机构主导的非营利性戏剧节、民营机构主导的营利性戏剧节。同时,梳理了官方戏剧节的延续与演进、重生与扩张、膨胀和精简等三个发展阶段,以及民营戏剧节的兴起历程,并结合经典案例回溯对这“两类五种”戏剧节中政治意识的宣教、艺术力量的展现、校园文化的培育、民间热情的聚合、商业模式的重构等五种特征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探讨。第四章结合资金来源的多元化、组织架构的差异化、版块设置的沿袭与创新、宣传方式的细分与更新四种特点对官方戏剧节和民营戏剧节的运作机制进行了分析。第五章从国家和城市两个层面入手,对中国当代戏剧节在政治引导与舆论宣传、文化交流与美育普及、软实力增强与影响力拓展等三个方面的国家功能,以及文化空间构筑与文化服务体系完善、文化品牌铸造与文化输出、文化遗产利用与文化消费提升等三个方面的城市功能进行了总结,并作出了分析。第六章通过近年来的案例对中国当代戏剧节所面临的跟风与趋同、国际化程度不高、演出与反馈的不协调、市场机制的不完善、可持续性低五种困境进行总结分析,并基于这些困境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运作机制、科学整合资源等未来发展策略。

刘佳帅[6](2017)在《空间视域下的地域美术研究 ——以建国以来的山东美术为例》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地域美术开始成为学界关注的研究对象。进入21世纪之后,地域美术研究逐渐升温,几乎每年都有地域美术史着作出版,发表的相关研究论文也呈持续上升趋势,同时,学界举办过多次以“地域美术”为主题的研讨会,成为颇为亮眼的学术热点。从对研究范式的分析中发现,当前的地域美术研究,其理论资源、方法依据、阐释逻辑等,无一不是来自于中国美术史研究范式。但是,地域美术研究与中国美术史研究的差异特点,却是众多研究文本所忽视的。对中国美术史研究范式不加反思地挪用和套用,显示出地域美术研究问题意识和方法论意识的不足和缺失。目前,地域美术研究存在如下未曾明晰且亟需反思和解决的问题:1、“中心—边缘”的局部再现论是否是合理的解释框架? 2、“作者中心” “作品中心”的内部视角能否实现研究目的? 3、“地理—美术”的地理环境决定论是否具有普适性? 4、“美术—地理”的反映论是否是合理的入思路径?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众多研究成果要么成为了 “本地籍贯画家的介绍录和通讯录”,要么变成了 “本地艺术家及其艺术作品的资料汇编”,唯独没有对地域美术形象生成的历史情境、演变轨迹、及其与整体中国美术形象的差异进行深入分析。本文意图从这种“效果遗憾”的问题意识中进行阐释方法的探索和具体案例的分析。由此,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核心目标是通过对地域美术研究文本的分析,剖析现有研究文本的“洞见”与“不见”,通过吸收现代人文社科思想成果,建构地域美术研究的方法论阐释路径,将地域美术置于地域与外部空间的交流与互塑、美术创作与“地域意识自觉”的互动生成、地域美术创作与地域文化形象塑造等不同层次中进行探究,将时间中的演变置于不同空间之间交流的动态中进行把握,并将空间中的现象置于时间维度中的话语积累与演变欲望下进行阐释,力求建构更加立体的、植根于当下中国文化建设语境和学科问题意识的地域美术研究方法论,并运用于“山东美术”的案例分析,以检验方法的学理拓展效应。论文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地域美术研究的范式反思和方法论视域提炼;二是依托方法论,针对具体地域美术对象的研究解读,以求理论方法研究与美术现象解读互动推进。全文的章节安排如下:导论通过对地域美术研究现状的梳理,揭示出当前研究成果的研究角度、主导思维、研究方法和研究进度。阐述了研究意义及创新点,并对地域美术研究的核心概念进行了梳理和界定。第一章至第三章,是本文的第一部分,即地域美术研究的范式反思、理论资源阐述和方法论建构。第一章“地域美术研究的范式反思”,把地域美术研究分为地域美术史写作和地域美术专题研究两个模块,分别考察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当前的地域美术研究挪用中国美术史研究范式,使得当前研究成果呈现出千篇一律的面貌,这就导致地域美术研究出现了明显的瓶颈。如果不对此进行反思,便很难出现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第二章“空间:地域美术研究的理论视域”,基于地域美术研究的范式局限,意图通过理论资源的借鉴,在研究方法上进行探索和尝试。当前的地域美术研究都忽视了对空间维度的重视,而这一维度,恰恰对地域美术研究的方法路径具有建构意义。立足于“空间转向”以来的社会理论资源,进行研究方法的理论梳理和提炼,并通过与美术地理学的比较,可以展示“空间的地域美术研究”的方法论特点及其对现有研究方法的超越。第三章“空间视域下的地域美术研究”,论述了空间视域下的地域美术的逻辑层次和具体路径。地域美术的形象生成,是基于艺术家的具体实践,而其实践的心理基础和社会因素,与空间碰撞和空间博弈相关联。空间碰撞使得行动者产生不同的认知类型,而空间博弈也生产了行动者不同的实践欲望。地理空间、社会空间和视觉空间,构成了地域美术的空间关系,对这三个方面的把握,就把长时段的地理因素和短时段的社会因素纳入到了分析视域当中,由此在鲜活的具体语境下,可以把握地域美术形象的生成及演变逻辑。第四章至第八章,是论文的第二部分,即空间视域下的山东美术分析。此部分作为研究案例,旨在展示新方法应用的合理性与有效性。第四章“ ’山东美术’:一个地域美术研究文本”,在地理空间层面简述了山东美术的地域符号及地域特点。山东的“文化走廊”现象,是山东美术形象塑造的底色,也是建构山东美术形象的内在结构,始终伴随着山东美术的发展历程。第五章“群策群力与山东美术形象塑造”,以1949-1979年的美术实践情境分析了山东美术形象的塑造特点。通过对山东美术教育的历史境况、开拓者的特点的考察,以腰斩黄河写生创作活动和山东新年画创作为事件,分析艺术工作者在维护空间的欲望当中对山东美术形象的塑造意义。第六章“乡土趣味表达与山东美术形象塑造”,论述了 20世纪80年代山东美术的形象塑造特点。这一时期山东美术的乡土表达仍然是在维护空间的欲望下进行的,在“中国/西方”、“传统/现代”的二元关系比照下,这种“维护空间的欲望”呈现出复杂的意涵。第七章“个体的多样选择与山东美术形象的马赛克化”,以1990-2010年为历史时段分析了山东美术形象塑造的特点。这一时期的塑造特点全然不同于上述两个历史时期。首先,艺术家的实践是以个体的方式进行的,而非集体活动;是在“改变空间的欲望”支配下进行的形象塑造,而非“维护空间的欲望”驱动,这使得山东美术形象呈现出“马赛克化”的特点。第八章“空间视域下山东美术形象塑造的’优先级’思考”,在山东美术与整体中国美术、与其他地域美术的间性意义当中,提出了形象建设的可能性路径。结语部分,在问题意识自觉的基础上总结了本文的研究结论。整体来看,地域美术研究对中国美术史研究范式的跟随,遮蔽了地域美术研究的独特问题视域。对研究方法的探索和运用,是开拓新认知角度和新阐释路径的前提,亦是地域美术研究领域在今后需要重点开展的工作。作为案例分析的山东美术,其形象塑造历程与中国美术几乎同步。而山东美术的形象特点及其地域个性,及其艺术实践的话语谱系和表达方式,又典型地镌刻着美术家的地域意识,呈现出山东美术独特的地理空间和社会空间特点。

谢廷秋[7](2012)在《贵州抗战文化与文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由“绪论”和第一章“抗战时期教育西迁对贵州文学的影响”、第二章“抗战时期文化西迁对贵州文学的影响”、第三章“抗战时期贵州的文学环境”、第四章“抗战时期的贵州文学”等五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如下:绪论部分全景式地描述了抗战时期的教育两迁、文化西迁对于远在中国大西南偏僻落后的贵州的意义:由于抗战的教育西迁、文化西迁,竞迎来了文化教育事业的繁荣时期,文学艺术呈现一派兴盛之景。揭示这场空前绝后的中国文化事业和知识精英的战略大转移促使贵州文学与五四新文学的历史性相遇,历史灾难的另一面闪耀着令人无限感怀的光点。第一章从时代和地域两个维度,全面梳理了抗战时期教育西迁的过程与特点;西迁到贵州的高校与贵州建立的高校的关系;西迁高校对中国及贵州的影响;教育西迁对贵州文学的深刻影响,揭示教育西迁对贵州的价值和意义。第二章对抗战时期的文化西迁与贵州的关系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揭示了文学与新闻出版、期刊杂志、各类艺术之间的联系,义聚焦式地展示了抗战时期文化名人、文化机构、文化活动对贵州文学的深刻影响。第三章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到抗战时期的文艺社团、有影响的外来作家和本土作家的文学活动上,揭示抗战时期贵州的文学环境是一个交流与碰撞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五四新文学从北京、上海等中心大城市向贵州这样的边远地区深度传播扩散。第四章对抗战时期的贵州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分别进行了探讨,揭示了贵州抗战文学的战争性、多元性、碰撞交流性,特别是对“和平村”反战文学的研究,昭示着贵州抗战文学的独特性及其价值。结语部分揭示贵州与抗战的全方位联系及研究贵州抗战文化与文学的深刻意义。

李阳[8](2011)在《当代文学生产机制转型初探 ——以《上海文学》1980年代的文学实践为线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代文学的面貌,在“十七年”、“八十年代”、“九十年代”这三个历史时段,呈现出了巨大的反差。这种反差在作品内容、作者构成、文学观念等诸多方面,都有所表现。世界上大概还没有哪个国家的文学,像中国当代文学这样,在短短半个世纪里面,就经历了如此复杂的演变。对于这种独特的文学现象,若从既定的文学观念出发进行解释,很容易陷入价值判断的论战中去,因而无助于理解每一种文学形态产生的历史动力,以及不同形态的文学之间的历史关联。为了获得历史分析的支撑,很多学者倾向于采用知识谱系学的研究方法,清理文学观念的演变轨迹。1980年代是前后两种文学形态相互转换的时期,当人们为了绘制当代文学地图而探究历史的“断裂”与“延续”这个问题时,1980年代总会成为讨论的焦点和入口。因此,以知识谱系学的方式“重返80年代”的研究文章,就逐渐地多了起来。不过,本文认为,1980年代文学生产的基本特征,在于体制、知识、实践三者之间的转换。用知识谱系学的方法解释这种文学现象,存在很多限制。相比之下,文化研究在这个领域里虽然尚处起步阶段,却已打开了一个研究空间。如果我们进一步从文学期刊的角度,考察1980年代知识分子的文学实践,包括它的目的、条件、依据、成员构成等方面,我们将会对文学创作、文学观念、文学政策、文学体制、文坛形势等诸多层面的复杂关联,有更多的了解。本文将这些层面的错综复杂的关联,概括为文学生产机制(或文学生产方式),又将这些层面的变化给文学生产造成的影响,称为文学生产机制的演变。本文将以《上海文学》1980年代的文学实践为主要的考察对象,探讨当代文学生产机制的演变过程。在进入这个话题之前,本文首先概述了十七年文学生产方式的基本形态。本文认为,当代文学的生产是以文学体制为核心的,而当代文学体制的建制过程,经历了三次分工:文化生产单位与其他生产单位的分工、作家协会和新闻出版署的分工,以及作协体制内部的分工。本文将形成于三次计划分工的文学体制,称为“计划-专业文学体制”。作协刊物正是这三次分工的产物。这些分工的目的,在于加强党对作家的领导,进而通过统一的发行系统,将政党意志自上而下地传播到全国各地。但是,它也聚拢了大批持有纯文学观的知识分子,并再生产了脱离革命实践的专业化的工作方式,所以,知识分子改造运动,也就作为一种文学体制自我修复的手段而发生了。与此同时,计划-专业文学体制本身也随之调整,它在大跃进期间,演变为一种由各级党委直接主导、各种媒体协同工作、专家和群众互动写作、最终目标在于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行政化的文学体制”。在此,知识分子实际上直接参与到了宣传部系统对基层单位的管理工作中,即为基层的典型评选、资源配置、人事任免,提供意义标准。于是,文学生产不再以文学作品为中心,而是以主体的生产为中心。本文将这些包括文学体制在内的、相互配合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体制网络,称为主体生产机制。社会主义总体性正是形成于此,而人们对资源配置、人事任免等方面的公正性的关注,也同时被生产出来了。正因为这样,新时期文学才会从民主问题开始。以上是本文《导言》讨论的内容。本文的第一章,从作者队伍、栏目设置等方面入手,着重讨论了文坛早春时节《上海文学》的体制条件,即由“行政化的文学体制”、“计划-专业文学体制”,以及文革时期形成的写作组式的“文学体制”,三者混杂而成。《上海文学》借助这种体制条件,发表了《为文艺正名》等一系列评论员文章,形成了民主的办刊立场,并且在中央与地方、官员与群众、“文学”与“政治”之间,构筑了一个新的文学公共空间。从这个角度看,1980年代的文化政治与十七年和文革时期存在着复杂的关联。第二章讨论了刊物在文坛早春时期推重的问题小说。问题小说处理的问题,其实是以往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力图书写,但又因为“行政化的文学体制”的限制而无法处理的那些人民内部矛盾。表面上看,问题小说违背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但是它的写作目的、价值依据,却又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关系密切。因此,两者不是冲突的,而是同构的。问题小说的出现,意味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产生了自我更新的需要。这种更新寻求的是总体性的重建,然而,在当时的文坛形势和体制条件下,这个目标没有实现的条件。第三章从《上海文学》的编辑思想,及其嵌入变迁中的文学体制和文坛形势的方式为入口,重新概述了“85新潮”的发生过程和政治意味,并进而指出了编辑思想和刊物实践的生产性在这个过程中的变化。寻根文学与问题小说、八五新潮与民主诉求,存在着一脉相承的一面,前者是后者在体制和形势挤压下扭曲的表达形式。但是,由于刊物实践过分陷入对抗性的文化政治,也由于日益强化的专业作协体制的限制,刊物实践的出发点,即社会主义意义系统的重建问题,逐渐在对抗性的文学实践中遗失了。成名成家的欲望,反而受到了无形的鼓励。第四章讨论了《上海文学》在体制转型的过程中,如何应对经营的困难,作者队伍的溃败与读者群的消散。从刊物的不懈努力和它遇到的那些无法逾越的障碍,可以看到文学曾经具备过哪些空间,以及这些空间的消失过程和原因。本章着力讨论的话题之一,是双轨制给文学生产带来的影响。双轨制的两套体制侧面之间的差异,释放了单个体制的内部矛盾,让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逃逸,或以批判的姿态,从体制的张力间获得利益。当本文的结语回到本文的起点,回到“文学介入现实的能力”这个话题,我们携带了更多关于体制的自觉。1980年代的文学实践,是与“一体化”文学体制的瓦解相伴而行的。虽然期刊实践通过推动新的文学观念和文学创作,冲击着文学政策,进而触发文学体制的变革,但它的成功里面,已经种下了失败的种子。“一体化”文学体制的瓦解,意味着这种文学实践的体制条件永远消失了。在不具备实践条件的状况下,如若再缺乏体制的自觉,那么恢复文学介入现实的能力提法,就只能是一个伪命题。或许将这个问题换一个表述将更具建设性:对于当代中国文学来说,最重要的问题在于继续推动体制的价值化和价值的体制化。

赵金坡[9](2011)在《声音与回响:我国农村中师毕业生的历史考察(1979-200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1979-2009年农村中师毕业生的求学、受业、工作、生活及其变迁为考察对象,主要利用人类学的实地研究(field study)和口述史(oral history)的方法,构筑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小学教师来源、培养、就业及其社会生活等多维的历史影像。具体地,在回顾中等师范教育改革与发展史实的基础上,研究以“加入者”、“受业者”、“坚守者”、“背离者”的观察视角,考察了不同历史阶段农村中师毕业生们及其“后继者”的现实景况;同时研究试将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等有关理论作为分析工具,对这段教育历史中的某些现象进行了分析与解读。通过历史考察,本研究主要发现:(一)在社会不断发展,尤其是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政府政策、农村家庭与中师生个体三者之间的交叉互动,共同构建了1979-2009年我国农村小学师资状况历史发展的现实,这一交叉互动不仅体现在我国中等师范学校发展变迁过程中,还体现在农村社会群体对“未来小学教师”教育的选取心态上。(二)“未来的农村小学教师”只能依靠农村。对这一群体的预定与确保,需要基于农村实际,需要在对中师教育的历史继承中改革,需要在良好的政策引导下走向可持续。根据地方实情,制订有吸引力的政策措施,吸引更多学子报考师范,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投身农村小学教育,是农村基础教育师资工作的起点与关键。(三)农村小学教师原始学历层次的不断提高,并不意味着对“面向农村,面向小学”为培养方向的农村师资培养传统的改变,中等师范教育的终结,并不意味着中师教育优良传统的消散。中师教育留给现行“未来农村小学教师”教育可借鉴与继承的优良传统包括:职业和执业思想教育方面、课程设置方面、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主的环境创设方面以及教育实践方面等。(四)改革开放以来任教于农村学校(尤其是农村小学)的中师毕业生们的业务水平、生存状态,流动状况,以及群体心态,值得关注与研究。它们对于中师之后的“未来小学教师”群体—尤其是小教大专毕业的教师群体—构成重要影响;同时对当前国家促进教育公平以及实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均衡配置,有参考价值。

卫欢[10](2011)在《中国第三部门的法理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代社会以来,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以其对公民权利和人的主体价值的弘扬,为第三部门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土壤,而第三部门也以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自律精神为民主与法治提供了动力和保障。权力制约和权利保障已经成为民主与法治的轴心。这就要求构建社会权利与国家权力之间的良好关系,扩大社会权利的运行范围,增强社会权利的自律能力,构建规范社会权利运行的相关制度。中国近30年的历史已经证明,第三部门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洪流而生,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浪潮涌动中生生不息,以其独有的方式使中国公民彼此携起手来,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汲取历史经验,立足于现实,展望未来,不难发现在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决定了社会权利与政治权力之间在运行方向上是一致的,提倡公民权利保障,规范社会权利运行体系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民需要,为人民谋福利。从这个意义上说,“为人民服务”不但是中国国家权力运行的根本目标,也是第三部门发展的终极目的。这一目的决定了中国第三部门的发展必须走出一条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事实上,法律在具有一定普适性的同时,其本身也是一种“地方性知识”,由于各国在历史文化、社会结构、民族性格等方面的不同,其法律制度也呈现出千差万别的特征,因此,要构建中国特色的第三部门法律制度就必须立足于中国的现实社会状况,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寻找第三部门的理论基础,探索在中国制度环境下第三部门发展的有效路径。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理论指导实践的精神,本文采取了从理论基础到制度构建的研究方式。首先,对中国第三部门的发展现状进行客观认识,以事实为基础,对中国第三部门所具有的不同于西方国家第三部门的特征进行梳理,在此为依托,对其功能进行阐述,并总结得出第三部门对法治发展的重要意义。其次,辨明中国第三部门的理论根基。一直以来,市民社会理论都被认为是第三部门的理论基础。西方国家的学者普遍认为第三部门的理论基础经过哈贝马斯、柯亨及阿拉托的精彩演绎之后经历了一场由“市民社会——政治国家”的二元分立模式到“经济领域——市民社会——政治国家”的三元分立模式的转变。上世纪60年代之后,第三部门在西方国家的蓬勃发展正是这一社会结构之变革的有力体现。然而,将国家与社会之关系置于中国的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范围内进行考察时,不难发现,如果将西方国家第三部门的理论基础直接照搬或套用于中国第三部门的研究,势必发生理论与现实的严重脱轨,进而产生中国第三部门的发展背离“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的可能性。因此,坚持以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为基础,并以包容的、开放的态度对待西方市民社会理论发展过程中的其他相关学说,汲取其精华,才能够真正起到夯实中国第三部门理论基础的作用。此外,在对权力制约模式和“以社会制约权力”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展开对完善我国权力制约机制的思考,以社会与国家之关系的演变为视角,厘清第三部门与权力制约之间的关联性,以此体现第三部门对构建中国特色权力制约机制的重要意义。再次,明确第三部门的法律权利和义务,并就制度构建过程中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使对第三部门的研究从基础理论迈向具体制度构建。法律权利方面,第三部门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其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共意识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然而,现实的制度困境却使第三部门不得不在“制度夹缝”中艰难徘徊,顽强生长。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对第三部门作为非营利组织和社会参与组织的相关权利进行法律上的界定,并以制度保障的方式为其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法律义务方面,以对第三部门公共责任问题的讨论为起点,明确其法定义务,并以相关的义务监督机制来保证第三部门运行的规范性。最终形成中国特色的权利义务相互配合、协调发展的制度模式。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构建国家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发展模式,并通过划定第三部门权利义务的运行轨迹的方式,确保第三部门的发展始终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相一致。只有这样,才能使第三部门成为中国国家发展和法治进程的重要推动力量,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早日建立。

二、华东地区铸造协会召开2003年铸造厂长、博士联谊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华东地区铸造协会召开2003年铸造厂长、博士联谊会(论文提纲范文)

(1)上海外滩城市公共雕塑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来源、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概况
    四、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创新点
第一章 外滩空间的形成及外滩雕塑的呈现
    1.1 外滩空间发展的历史沿革及空间文化孕育
        1.1.1 江浦合流工程造就了外滩的形成
        1.1.2 开埠拉开了外滩雏形的序幕
        1.1.3 初期的殖民文化与东方文化共同铸就了外滩空间
    1.2 空间形态铸就了外滩雕塑呈现的基础
        1.2.1 弯月形空间特征提升了雕塑造型的视觉展示效果
        1.2.2 丰富的空间层次构成了外滩的立体画面
        1.2.3 建筑形态对雕塑造型的烘托
    1.3 外滩雕塑呈现时期形成与整体面貌展现
        1.3.1 初期公共属性的整体面貌与第一个呈现时期的展现
        1.3.2 城市发展促成了外滩雕塑的第二个呈现时期
        1.3.3 外滩公共雕塑的演变引发对中国城市雕塑的思考
第二章 外滩城市公共雕塑演变的历程
    2.1 外滩公共雕塑第一阶段的演变历程
        2.1.1 独特的空间文化铸就了第一个阶段雕塑的兴起
        2.1.2 外滩空间的政治变革导致了第一阶段雕塑走向衰落
        2.1.3 雕塑造型的公共性内涵导致了第一个阶段演变
    2.2 外滩公共雕塑第二阶段的演变历程
        2.2.1 空间建设引发了第二次雕塑的呈现与兴起
        2.2.2 外滩2008 年的改造导致了外滩公共雕塑的流转
    2.3 外滩空间与公共雕塑演变的原因分析
        2.3.1 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外滩空间的重要性
        2.3.2 历史的传承感促成了外滩雕塑的演变
        2.3.3 外滩空间格局的不断变化造成了雕塑的演变与流失
第三章 外滩雕塑的缺失时期研究
    3.1 外滩雕塑缺失时期的形成与根源分析
        3.1.1 外滩雕塑的承载性导致了雕塑缺失时期的出现
        3.1.2 政局动荡、历史变迁、经济波动导致了雕塑缺失时期的形成
        3.1.3 空间文化主导因素形成了雕塑缺失时期延续的内因
    3.2 外滩雕塑缺失时期未能落成的雕塑探究
        3.2.1 空间中未落成雕塑的始末
        3.2.2 空间未落成雕塑的背后
        3.2.3 空间中未落成雕塑的演变思考
    3.3 外滩雕塑缺失时期对空间及城市文化带来的影响
        3.3.1 雕塑缺失时期造成空间结构的散落
        3.3.2 雕塑缺失时期导致城市文化记忆的缺失
        3.3.3 雕塑缺失时期引发的思考
第四章 外滩公共雕塑的独特性及意义体现
    4.1 外滩的“人物纪念雕塑”分析
        4.1.1 《卜罗德像》
        4.1.2 《巴夏礼铜像》
        4.1.3 《赫德铜像》
        4.1.4 《陈毅像》
    4.2 外滩“纪念碑雕塑”的特点与演变
        4.2.1 《欧战纪念碑》的建立与演变解读
        4.2.2 《上海市人民英雄纪念塔》
        4.2.3 《红石纪念碑》
        4.2.4 《马嘉礼纪念碑》
        4.2.5 《常胜军纪念碑》
        4.2.6 《伊尔底斯纪念碑》
    4.3 外滩纪念碑之比较
        4.3.1 形式语言之差别
        4.3.2 建立背景与表现主题之比较
        4.3.3 外滩纪念碑的意义体现及社会影响
    4.4 外滩建筑雕塑的演变研究
        4.4.1 外滩建筑雕塑的造型研究
        4.4.2 外滩建筑雕塑的演变
第五章 外滩公共雕塑的演变对中国城市雕塑的启示
    5.1 外滩雕塑的演变为中国城市公共雕塑建设开辟了先河
        5.1.1 工部局的建立为外滩雕塑注入了公共属性的基本因素
        5.1.2 外滩公共雕塑建立方式与公共内涵注入的分析
        5.1.3 外滩雕塑的陈列方式与公共雕塑属性的体现
    5.2 外滩雕塑的演变昭示了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
        5.2.1 外滩雕塑的演变体现了与城市背景的紧密结合
        5.2.2 外滩雕塑的演变丰富了中国近代城市雕塑发展历程
        5.2.3 外滩雕塑的演变经历给予中国城市雕塑发展史的借鉴
    5.3 外滩雕塑纪念性特征对中国早期纪念雕塑的启发
        5.3.1 外滩雕塑纪念性意义的体现
        5.3.2 外滩人物纪念像为中国人物纪念雕塑起到了先行作用
        5.3.3 外滩纪念碑雕塑的多样性为中国城市雕塑提供了借鉴的范本
    5.4 外滩公共雕塑的现状分析与思考展望
        5.4.1 外滩空间的现状分析
        5.4.2 外滩雕塑的历史回顾与现状之比较
        5.4.3 未来设想及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外滩雕塑统计表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专着、研究成果
致谢

(2)民国合法工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民国工会研究述评
    1.2 史料、概念与方法
    1.3 研究思路与结构
第2章 发轫:合法工会的蜕变
    2.1 民初工会崛起的背景
    2.2 从行会到工会
    2.3 自发与党治:工会形成的轨迹
    2.4 国家与工会的沟通形式
第3章 组织活动与现代事业
    3.1 工会的组织形态初建
    3.2 工会活动家的产生
    3.3 社会援助的开展
    3.4 越界、混乱与新秩序
第4章 重构:制度塑造和组织实态
    4.1 国民党工运的停顿与重整
    4.2 党治与整理:过渡性的转换机制
    4.3 表与里:制度话语与地方秩序
第5章 变革的张力、技术与向度
    5.1 工会化测评(一)
    5.2 会结构的演变
    5.3 职工会、总工会及厂工会
第6章 从“人”到“群”的互动空间
    6.1 工会及会员
    6.2 会务运行状况
    6.3 有限的公共空间
    6.4 文娱活动
第7章 特别系统:特种工会的组织形态
    7.1 组织网络的合法扩展
    7.2 会员划归:以海员工会为例
    7.3 基层实态:以“分事务所”为例
第8章 劳资争议处理(上)
    8.1 日常处理形态
    8.2 重大调处机制
    8.3 合法工会的“强”、“弱”转移
第9章 劳资争议处理(下)
    9.1 工潮与政府因应
    9.2 合法化行为:新新公司工潮案
第10章 转型:战时工会反思与调适
    10.1 工会化测评(二)
    10.2 出会与入会:工会“同群感”的量度
    10.3 “趋上”抑或“附下”:工会走向的论争
    10.4 “工合”与工会:互通与问题
第11章 国家意志与工人意愿的折冲
    11.1 从工人教育到工人训练
    11.2 战时调适:示范、奖励与福利
    11.3 法外空间:异化与抵制
第12章 复建:结构变革与角色困境
    12.1 工会管理体制调适
    12.2 工会化测评(三)
    12.3 地方工会的重组及运行
    12.4 战后工会的权威关系
第13章 经济社会中的工会作为
    13.1 劳工政策的进展
    13.2 工会的政治参与:以选举为例
    13.3 程序化的代理:从“规约”到“世俗”
第14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3)泰国留华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背景
        1.1.2 经济背景
        1.1.3 教育背景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2.1 选题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思路、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文献综述
        2.2.1 人才流动理论
        2.2.2 留学动机
        2.2.3 就业动机与就业竞争力
        2.2.4 就业发展方向
        2.2.5 劳动力跨国流动理论
        2.2.6 留学生就业理论
    2.3 研究现状评价
第三章 泰国来华留学生择业的历史与现状
    3.1 泰国来华留学生择业的历史
        3.1.1 第一阶段:1949年之前
        3.1.2 第二阶段:1949-1978年
        3.1.3 第三阶段:1978年以后
    3.2 泰国来华留学生择业的现状
        3.2.1 泰国来华留学生择业的流向
        3.2.2 泰国来华留学生择业的现状
        3.2.3 泰国来华留学生就业竞争力
第四章 泰国来华留学生择业方向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4.1 来华泰国留学生就业发展的访谈设计及分析
        4.1.1 访谈设计
        4.1.2 访谈结果分析
    4.2 来华泰国留学生就业发展问卷设计及分析
        4.2.1 项目形成
        4.2.2 预测及项目分析
    4.3 问卷正式测试与分析
        4.3.1 验证性因素分析
        4.3.2 问卷信度与效度
    4.4 调查分析验证与就业发展影响因素判定
        4.4.1 来华泰国留学生背景情况对未来就业的影响
        4.4.2 专业选择与就业及就业选择的关系
        4.4.3 教育制度差异与就业关系
        4.4.4 影响就业选择与发展的因素
    4.5 影响就业工作的主导因素
第五章 泰国来华留学生就业发展存在的不足
    5.1 泰国来华留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完整
    5.2 泰国来华留学生实习经历不足
    5.3 泰国来华留学生就业服务体系不健全
    5.4 用人单位招聘泰国来华留学生经验不充足
第六章 提升泰国来华留学生就业发展质量的对策
    6.1 做好泰国来华留学生生涯规划教育,为其就业夯实基础
    6.2 做好泰国来华留学生实践设计,提供实习机会
        6.2.1 校企合作,共建泰国来华留学生实践基地
        6.2.2 加强留学生教学工作安排,给他们更多形式的实习机会
        6.2.3 完善相关政策规定,放宽泰国来华留学生实习就业限制
    6.3 做好泰国来华留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为其发展助力
    6.4 构建泰国来华留学生就业服务体系
        6.4.1 留学生就业服务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6.4.2 当前留学生就业服务存在的不足
        6.4.3 留学生就业服务体系构建的措施
    6.5 推动用人单位构建相关企业制度、企业文化
第七章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近代上海女性教育与职业生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价值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问题
    第四节 研究方法、视角与过程
    第五节 研究结构和内容
第一章 城市、社会性别与教育
    第一节 新城市与新教育
    第二节 近代城市和教育的发展为女性带来的空间
    第三节 社会性别在学校和职场的涵义
    小结
第二章 近代教育造就的女性职业教育者
    第一节 女教师的职业与生活
    第二节 女教师在学校场域的影响力
    第三节 女教师的社会角色和经济地位
    小结
第三章 近代职业引发的女性教育和阶层
    第一节 经世适用的女性职业教育与女性职业
    第二节 近代上海女性医护助产教育
    第三节 社会性别和经济视角的女性职业者
    小结
第四章 在近代工业中进行的纺织女工教育与职业
    第一节 水路江南的纺织工业风景
    第二节 纺织女工的日常生活
    第三节 纺织女工教育的可能性和特殊性
    小结
结语
后记
参考文献
附录
    一、产业女工访谈记录
    二、教育工作者访谈记录
    三、医护人员访谈记录
    四、职员访谈记录
    五、自由职业者访谈记录

(5)中国当代戏剧节的类型与特征研究(1949-2017)(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研究内容
    第三节 概念界定与创新性
第二章 政治与艺术的博弈:官方戏剧节的类型与特征
    第一节 官方戏剧节的发展历程概述
        一、延续与演进:“庆祝演出”与“话剧观摩会”(1949-1966)
        二、重生与扩张:从文艺调演到戏剧节(1978-2000)
        三、膨胀与精简:21世纪后的官方戏剧节(2001-2017)
    第二节 政治意识的宣教:政府主导的戏剧节
        一、政治意识的全面呈现
        二、综合性与专门性兼顾
    第三节 艺术力量的展示:艺术家主导的戏剧节
        一、学术追求下的探索
        二、“空间”演变下的实践
    第四节 校园文化的培育:大学生戏剧节
        一、校园演剧的历史驱动
        二、主体限定下的非职业化
第三章 商业与艺术的碰撞:民营戏剧节的类型与特征
    第一节 民营戏剧节的发展历程概述
        一、兴起的动因
        二、迅速的崛起
    第二节 民间热情的聚合:民营机构主导的非营利性戏剧节
        一、艺术热情的感召
        二、“贫困”剧场的坚守
    第三节 商业模式的重构:民营机构主导的营利性戏剧节
        一、文创融合的先锋
        二、文化主题的演绎
第四章 中国当代戏剧节的运作机制
    第一节 资金渠道的多元化
        一、依靠政府全额拨款
        二、政府拨款、社会筹资与市场开发相结合
        三、资源利用与戏剧节衍生品开发相结合
        四、个人出资与网络众筹相结合
    第二节 差异化的组织架构
        一、政府机构型组织架构
        二、企业型组织架构
    第三节 版块设置的沿袭与创新
        一、主版块的设置特点
        二、辅助版块的设置特点
        三、其他活动版块的设置特点
    第四节 宣传方式的细分与更新
        一、宣传手段的更新
        二、票务营销方式的更新
第五章 中国当代戏剧节的功能
    第一节 国家层面的功能
        一、政治引导与舆论宣传
        二、文化交流与美育普及
        三、软实力增强与影响力拓展
    第二节 城市层面的功能
        一、文化空间构筑与文化服务体系完善
        二、文化品牌铸造与文化输出
        三、文化遗产利用与文化消费提升
第六章 中国当代戏剧节的困境与未来之路
    第一节 中国当代戏剧节面临的困境
        一、跟风与趋同
        二、国际化程度不高
        三、演出与反馈的不协调
        四、市场机制的不完善
        五、可持续性低
    第二节 中国戏剧节的未来之路
        一、转变政府职能
        二、优化运作机制
        三、科学整合资源
结论
    一、本文的核心观点
    二、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三、对未来研究的建议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的研究(创作)成果
    一、作者简历
    二、在读期间的研究(创作)成果

(6)空间视域下的地域美术研究 ——以建国以来的山东美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文化现象:地域美术研究“热”
    二、地域美术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目的及创新点
    四、概念界定:地域、地域美术
上编
    第一章 地域美术研究的范式反思
        第一节 地域美术史的写作模式及其问题
        一、写作框架:“历史分期”+“美术门类细分”
        二、写作逻辑:“背景概说—作者介绍—作品描述”
        第二节 地域美术专题的研究模式及其问题
        一、主导思维:“地理—美术”的地理环境决定论
        二、阐释角度:“美术—地理”的艺术反映论
        第三节 地域美术研究的范式反思
        一、“中心—边缘”的局部再现论是否是合理的解释框架?
        二、“作者中心”+“作品中心”的内部视角能否实现研究目的?
        三、“地理—美术”的地理环境决定论是否具有普适性?
        四、“美术—地理”的艺术反映论是否是有效的阐释路径?
    第二章 空间:地域美术研究的理论视域
        第一节 “空间”的界定
        一、范畴区分:人文学科的“空间”与自然科学的“空间”
        二、概念比较:“地方”、“地域”与空间
        第二节 作为方法的空间
        一、知识谱系:“空间”的认知源起及其内涵演变
        二、时空关系:时间作为空间的内隐维度
        三、空间转向:地理空间与社会空间的接合
        第三节 方法比较:空间的地域美术研究与美术地理学
    第三章 空间视域下的地域美术
        第一节 空间碰撞与主体想象
        一、空间碰撞是地域美术形象塑造的前提
        二、想象类型:他者空间占优/自我空间占优
        第二节 空间博弈与主体欲望
        一、空间博弈是地域美术形象塑造由自发走向自觉的前提
        二、欲望类型:维护空间的欲望/改变空间的欲望
        第三节 地域美术实践的空间维度
        一、空间维度:地理空间/社会空间/视觉空间
        二、地域美术在空间关系中生成形象
        第四节 地域美术形象生成的间性意义
下编
    第四章 “山东美术”:一个地域美术研究文本
        第一节 山东美术:地域形象塑造的想象共同体
        第二节 地域符号:孔孟之乡与红色革命根据地
        第三节 文化走廊:在京津、苏沪杭高峰之间
    第五章 群策群力与山东美术形象塑造
        第一节 空间情境:红色中国与资本主义世界
        第二节 内部特征:文化资本与山东美术建设
        一、革命时代的文化资本再生产
        二、山东美术的形象塑造情境
        三、开拓者的特点与时代需要的龃龉
        第三节 维护空间的欲望——写生新英雄与呈现社会主义精神
        一、事件:腰斩黄河写生活动
        二、特点:腰斩黄河写生活动的形象塑造方式
        三、腰斩黄河写生活动的形象传播
        四、比较中再看特点
        第四节 维护空间的欲望——地域资源重塑
        一、事件:全国美展华东地区作品展与山东新年画创作
        二、创作方法:“领导—作者—群众”三结合模式
        三、本土资源:潍坊木版年画与山东民兵比武大会
        四、形象生效:自觉定位与“间性”意义生成
        五、语境效应:与体制互动的成功实践
        总结 50-70年代山东美术的形象特点
    第六章 乡土趣味表达与山东美术形象塑造
        第一节 空间情境:“中国现在”与“西方现代”
        第二节 维护空间的欲望:“新时期”的乡土趣味表达
        一、事件:山东风土人情油画展
        二、山东美术与四川美术的比较
        第三节 山东美术的“土”与民族化话语解读
        第四节 乡土认同:维护空间的欲望与时代诉求的背离
        总结 80年代山东美术的形象特点
    第七章 个体的多样选择与山东美术形象塑造
        第一节 空间情境:“流动的空间”与“西方眼光”
        第二节 改变空间的欲望:个体的南北流动与审美趣味分散
        一、“文化走廊”现象复现与集体创作方式解体
        二、审美趣味多样与山东美术形象的马赛克化
        第三节 “打造齐鲁”的建设愿景与话语实践的逻辑悖论
        总结 90年代以来山东美术的形象特点
    第八章 空间视域下山东美术形象塑造的“优先级”思考
        第一节 山东美术实践的“创作美学”意识自觉
        第二节 山东美术实践的“地域形象”意识自觉
        结语 空间的地域美术研究:一个新的学术增长点
图版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贵州抗战文化与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抗战时期教育西迁对贵州文学的影响
    第一节 抗战时期的教育西迁
    第二节 抗战时期教育西迁的过程与特点
        一、教育西迁阶段
        二、教育西迁路线
        三、教育西迁特点
        四、教育西迁中心
    第三节 西迁到贵州的高校与贵州建立的高校
        一、西迁到贵州的高校
        二、抗战时期贵州建立的高校
    第四节 教育西迁的影响
        一、教育西迁对中国的影响
        二、教育西迁对贵州的影响
    第五节 抗战时期教育西迁对贵州文学的影响
        一、抗战时期教育西迁对贵州文学的促进作用
        二、教育西迁的宝贵文学遗产——“湄江吟社”与《湄江吟社诗存》
第二章 抗战时期文化西迁对贵州文学的影响
    第一节 抗战时期的贵州新闻与出版业
        一、抗战时期的贵州新闻业
        二、抗战时期的贵州期刊
        三、抗战时期的贵州出版业
    第二节 抗战时期的贵州艺术
        一、抗战时期的贵州音乐
        二、抗战时期的贵州美术
        三、抗战时期的贵州电影
    第三节 抗战时期文化西迁对贵州文学的影响
        一、文化名人对贵州文学的影响
        二、文化业对贵州文学的影响
        三、文化活动对贵州文学的影响
第三章 抗战时期贵州的文学环境
    第一节 抗战时期的贵州文艺社团
        一、抗战时期的贵州文艺界抗日救国组织
        二、抗战时期的贵州音乐社团
        三、抗战时期的贵州话剧社团
    第二节 抗战时期贵州有影响的外来作家
        一、巴金与贵州
        二、茅盾与贵州
        三、齐同与贵州
        四、李青崖与贵州
        五、田汉与贵州
        六、熊佛西与贵州
    第三节 抗战时期贵州有影响的本土作家
        一、谢六逸
        二、蹇先艾
        三、冰波
        四、肖之亮
        五、张道藩
第四章 抗战时期的贵州文学
    第一节 抗战时期的贵州小说
        一、抗战时期贵州小说的特征
        二、抗战时期贵州小说的主题
    第二节 抗战时期的贵州诗歌
        一、抗战时期贵州诗歌的创作
        二、抗战时期贵州诗歌的主题
    第三节 抗战时期的贵州散文
        一、抗战时期贵州散文的创作
        二、抗战时期贵州散文的主题
    第四节 贵州抗战时期的戏剧
        一、抗战时期的贵州话剧
        二、抗战时期的贵州川剧
    第五节 抗战时期的贵州反战文学——“和平村”反战文学
        一、抗战中的“和平村”
        二、“和平村”的反战文化与文学活动
        三、鹿地亘与“和平村”
结语
参考文献

(8)当代文学生产机制转型初探 ——以《上海文学》1980年代的文学实践为线索(论文提纲范文)

附件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言 重绘当代文学体制
    第一节 "重返80年代"的问题与方法
    第二节 文学期刊与当代文学体制的建制
    第三节 计划-专业文学体制的内在矛盾——对知识分子改造运动的一个解释
    第四节 改革:专业作协体制的行政化
第一章 文化政治的"起点"及其体制条件
    第一节 文学体制的转换
    第二节 混杂交错的体制状态及其话语形式——《上海文学》评论员文章的产生
    第三节 新的文学公共空间的形成——《上海文学》的民主诉求与办刊方式
第二章 社会主义总体性的瓦解与重建的尝试
    第一节 主体生产:瓦解在基层政治与革命理想之间
    第二节 修复总体性的尝试——打捞被历史淹没的工人阶级文化
第三章 被形势透穿的形式与体制错动下的文化政治——《上海文学》与"85新潮"的发生
    第一节 形式的意味
    第二节 在形式背后:体制的"重建"与形势的激变
    第三节 体制矛盾的表达方式:形势的激化与形式导火线
    第四节 《棋王》的形式与寻根的意味
    第五节 1985:《上海文学》的改版与"新潮小说"的发生
第四章 文学体制改革与文化政治的衰落
    第一节 《上海文学》转制与编辑权的分解
    第二节 读者意识的产生与周介人的追问
    第三节 作家队伍的溃散
    第四节 双轨制下的"文学体制"——从"新市民小说"谈起
结束语
附录
    附录一:彭新琪访谈录
    附录二:赵自访谈录
    附录三:小说作者职业统计详表
    附录四:附表1-4
参考书目
后记

(9)声音与回响:我国农村中师毕业生的历史考察(1979-200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研究缘起、目的及意义
    二、已有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过程与理论工具
    四、概念界定与研究思路
第一章 中师教育发展及农村中师毕业生群体特征概述(1979-2009)
    一、恢复调整中的中师教育(1979-1984年)
    二、繁荣时期的中师教育(1985-1991年)
    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中师教育(1992-1998年)
    四、过渡与转型时期的中师教育(1999-2009年)
第二章 加入者:为什么选择中师
    一、家庭与个人选择的背后
    二、政策对选择中师的影响
第三章 受业者:中师所给予的
    一、职业理念与敬业思想
    二、课程设置与一专多能
    三、自我管理与主动成长环境的创设
    四、对教育实践环节的重视
第四章 坚守者:乡村学校的工作与生活
    一、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
    二、乡村学校生活
    三、婚恋与社会交际
第五章 背离者:理想与现实之间
    一、不同时期的同一个理由
    二、从背离到被背离
    三、一项关于中师毕业去向情况的调查
第六章 后继者:竞争中的迷惘
    一、小学教育专业的大专生
    二、本科院校中的免费师范生群体
结语:谁是未来的农村小学教师
    一、关于研究的几点说明
    二、研究发现
    三、期待
附录
    附录一:本研究重要采访活动
    附录二:有关改革开放后的"农村中师毕业生"情况问卷调查
    附录三:口述资料样本
    附录四:河南信阳师范学校教育实习成绩评定表
    附录五:中师毕业生毕业去向情况调查表
    附录六:湖南省祁阳县教育局《关于做好2090年农村小学教师定向培养专项计 划招生工作的通知》
参考资料和文献
后记

(10)中国第三部门的法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的起源及态度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三、方法论及本文的结构
第一章 第三部门概述
    第一节 第三部门的概念及特征
        一、西方学者对第三部门的界定
        二、中国第三部门的特殊性
    第二节 第三部门的分类
        一、清华大学非政府组织研究所的分类方法
        二、《2008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中的分类方法
        三、中国现行法上的分类方法
        四、总结
    第三节 中国第三部门的功能
        一、政治功能
        二、经济功能
        三、社会功能
    第四节 第三部门对法治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第三部门对西方法治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第三部门对中国近现代法治发展的重要意义
第二章 第三部门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
    第二节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
        一、马克思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继承
        二、马克思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批判
        三、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对构建中国和谐社会的意义
    第三节 市民社会理论的现代发展
        一、市民社会理论的当代转型:哈贝马斯的市民社会理论
        二、市民社会理论的再建构:柯亨和阿拉托的市民社会理论
    第四节 第三部门与市民社会理论的关系
        一、西方语境下的考察
        二、重塑社会结构之起点:对国家与社会之关系的中国式考察
        三、重塑社会结构之表现:第三部门与市民社会理论的中国式契合
第三章 第三部门与权力制约
    第一节 权力制约的一般理论
        一、权力制衡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二、"以社会制约权力"模式的思想渊源
        三、两种权力制约模式的比较
    第二节 第三部门与中国特色权力制约机制的构建
第四章 中国第三部门的法律权利及其保障制度
    第一节 第三部门的法律权利
        一、第三部门作为社会参与组织所享有的权利
        二、第三部门作为非营利组织所享有的权利
    第二节 中国特色的第三部门法律权利保障制度
        一、第三部门知情权保障制度
        二、第三部门参与权保障制度
        三、第三部门救济权保障制度
第五章 中国第三部门的法律义务及其监督机制
    第一节 第三部门的法律义务
        一、第三部门的公共责任问题
        二、第三部门的法律义务
    第二节 中国特色的第三部门法律义务监督机制
        一、第三部门的政府监督机制
        二、第三部门的社会监督机制
        三、第三部门的自律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四、华东地区铸造协会召开2003年铸造厂长、博士联谊会(论文参考文献)

  • [1]上海外滩城市公共雕塑演变研究[D]. 刘兴山. 上海大学, 2019(02)
  • [2]民国合法工会研究[D]. 朱东北. 吉林大学, 2018(12)
  • [3]泰国留华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研究[D]. 宋阳君. 广西大学, 2018(12)
  • [4]近代上海女性教育与职业生涯研究[D]. 王纾然. 华东师范大学, 2018(11)
  • [5]中国当代戏剧节的类型与特征研究(1949-2017)[D]. 陈成. 上海戏剧学院, 2018(12)
  • [6]空间视域下的地域美术研究 ——以建国以来的山东美术为例[D]. 刘佳帅. 山东师范大学, 2017(01)
  • [7]贵州抗战文化与文学研究[D]. 谢廷秋. 华中师范大学, 2012(09)
  • [8]当代文学生产机制转型初探 ——以《上海文学》1980年代的文学实践为线索[D]. 李阳. 华东师范大学, 2011(09)
  • [9]声音与回响:我国农村中师毕业生的历史考察(1979-2009)[D]. 赵金坡.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0)
  • [10]中国第三部门的法理学研究[D]. 卫欢. 武汉大学, 2011(05)

标签:;  ;  ;  ;  ;  

华东铸造协会召开2003年度铸造理事、博士联谊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